《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菩萨蛮 杏花含露团香雪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 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菩萨蛮 杏花含露团香雪 唐代:温庭筠 原文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译文 杏花含着晶莹的晨露,一簇簇好似凝香的雪团。在我们分手的小路上,自古就有很多伤心的离别。孤灯摇曳在残月朦胧中,梦醒时闻晓莺啼鸣。 翠帐还需玉钩挂起,隔宿的淡妆黛色已轻。梦中情景惹引情思种种,凝眸,镜中的蝉鬓薄又轻。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 香雪:杏花白,故比作香雪。 胧明:形容月色朦胧。 玉钩:挂窗帘的玉制之钩。搴( qin):揭起。 旧眉薄:旧眉指昨日所画的黛眉,因隔夜而颜色变浅,故称 “薄 ”。 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轻:即薄。 菩萨蛮 杏花含露团香雪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 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赏析 首句以杏花之芳美点明时节,也暗逗思妇致梦之因。春物这样芳美,独处闺中的少妇,不禁思绪牵萦而梦魂颠倒。这句写物色极为清丽。 “香 ”和 “雪 ”形容杏花的气色,着一 “团 ”字,则花朵丛集的繁密景象宛然。再于前面着上 “含露 ”二字,赋予 “香雪 ”以更清鲜的生气,使人感到春物的芳妍。这句也表明时间是夜晚,如果说 “含露 ”也可说是早晨景象,杏花如雪则定是夜间。韩愈杏花诗 “杏花两株能白红 ”方世举注 : “杏花初放,红后渐白。 ”其红者入夜暗不可见,白者得月色照映而愈显。证以杨万里诗 “近红暮看失燕支,远白宵明雪色奇。 花不见桃惟见李 ,一生不晓退之诗 ”,确是如此。 次句写主人公的梦中情节。 “绿杨陌 ”是绿杨夹立两旁的大道,这是梦中的离别之地。 “多 ”字极妙,因别事萦心,故频见梦中,着一 “多 ”字,以见伊人梦魂之颠倒零乱。 “杏花 ”两句亦似梦境,而吾友仍不谓然,举 “含露 ”为证,其言殊谛。夫入梦固在中夜,而其梦境何妨白日哉!然在前章则曰: “雁飞残月天。 ”此章则曰: “含露团香雪。 ”均取残更清晓之景,又何说耶 ?故首两句只是从远处泛写,与前谓 “江上 ”两句忽然宕开同,其关合本题,均在有意无意之间,若以为上文或下文有一 “梦 ”字,即谓指此而言,未免黑漆了断纹琴也。以作者其他菩萨蛮观之,历历可证。菩萨蛮 杏花含露团香雪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 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除上所举 “翠翘 ”“宝函 ”两则外,又如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 ”,殆较此尤奇特也。更有一首,其上片与此相似,全引如下: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一样的讲起梦来,既可以说牡丹,为什么不可以说杏花?既可以说院中杨柳,为什么不可以说陌上杨柳呢?吾友更曰: “飞卿菩萨蛮中只 闲梦忆金堂,满庭 萱草长 ,是记梦境。 ” “灯在 ”二句写梦初醒时的感觉。帘内残灯尚明,帘外残月朦胧,而又闻晓莺恼人,其境既迷离倘恍,而其情尤可哀。 “灯在 ”,灯尚在也; “月胧明 ”,残月也;此是在下半夜偶然醒来,忽又朦胧睡去的光景。 “觉来闻晓莺 ”,方是真醒了。此两句连读,即误。 “觉来 ”句既点明 “绿杨 ”句为梦境,又与首句相映,增浓春的美感。这句收束上阕,启开下阕,上阕前三句所写皆为觉前之事,下半则为觉后起来的活动情态。 “玉钩 ”二句写主人公晨起后的活动情态,与上阕末二句在时间上有一段距离。 “玉钩 ”句晨起之象。 “妆浅 ”句宿妆之象,即另一首所谓“卧时留薄妆 ”也。从 “月胧明 ”看,主人公被晓莺惊醒时天还未大明,而 “褰翠幕 ”当在既明之后,这其间当是醒后萦思梦境,长久饮卧床榻而慵于起一身之故。 “褰翠幕 ”即挂起翠色窗幕。 “妆浅 ”意谓淡淡梳妆。“旧眉薄 ”意谓旧来画的眉已经黛色淡薄了,表明未重新画眉,活现出主人公的慵惰心情。这种情态的表现,正是由上阕描写梦别醒来的心菩萨蛮 杏花含露团香雪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 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情滋生的。 “春梦 ”句是对上句情态表现的申释,更点明 “绿杨 ”句所写之为梦境。 “关情 ”意谓梦中之事牵系情怀,中间连一 “正 ”字,可想见弄妆时的凝思之状。末句突出人物形象。 “蝉鬓 ”形容女子鬓发梳得匀薄如蝉翼。对镜妆梳,关情断梦, “轻 ”字无理得妙。古今注载:魏宫人莫琼树 “制蝉鬓,缥缈如蝉,故日蝉鬓 ”。蝉鬓已极薄,而更日 “轻 ”,用以形容鬓发之枯搞,即以见其人之面容憔悴。发槁容悴,绝非一夕梦思而致,当为已忍受长期相思折磨的征验,春梦离别,不过是这种生活中的一折而已。对镜而觉蝉鬓轻。正当春梦关情之际,其中心当如何难堪,然并未明言,只从人的观感略点一句,则其中蕴蓄人情,极为微婉易感。 这首词和作者同调其他诸作一样,通体只作客观的描写,从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及行动中体现其深刻隐微的情 绪,即在景物动作上亦只作扼要的勾点。使读者从所勾点的事物中想象到丰富的境象及其中隐含的深微的人情,初读稍苦难入,既入则觉包蕴层深,体味无尽,这就是温词的 “深美闳约 ”所在。 温庭筠(约 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菩萨蛮 杏花含露团香雪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 们及时删除。 第 5 页 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 “温八叉 ”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 “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 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 “花间派 ”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 “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