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告八从军》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送告八从军》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送告八从军》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告八从军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送告八从军 唐代:孟浩然 原文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 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译文 男子汉只要有一股勇气,又何必像我读许多书本。 尚勇武你的确超过了我,多才艺你对我启发很深。 你将去军队中施展才干,我无事在家里隐居待聘。 等你我成就了功名之后,我跟你学两疏回归山林。 注释 告八:名字事迹不详。告当为姓,与郜同。告八,排行第八。 一片气:一股勇气。 五车书:是说书读得很多。 好勇方过我:用论语典故,赞扬告八勇力过人。 多才便起予( y):用论语典故,夸奖告八有才而且能对自己有所启发。起予:启发我。 送告八从军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运筹( chu):指谋划。 幕( m):指军中帐幕。这句是说告八将入军幕中参预机密。 养拙( zhu):即守拙,指退隐不佳。此句是讲孟浩然自己。 遂:成功。 两疏( sh):指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二人。 赏析 孟浩然 “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 ”,读了许多书,以求仕途显达,有益于社会。可是 “欲济无舟楫 ”,仕途上屡受挫折,使他陷入了出世和入世的矛盾痛苦中。 第一联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描绘出一 幅男儿要有英雄气、不必天天在家读书的景致,在武与文的对照中,明确揭示出全篇主旨,把诗人 “儒冠误身 ”的不平之鸣,像江河开闸那样突然迸发出来,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表现了诗人才大难为用的愤慨心情。这种思想,是由于唐代社会积蕴着浓郁的 “英雄 ”气氛,投笔从戎显然不是诗人的一时激奋之举,而是边塞诗人英雄意识和功名情结长期孕育而产生的结果。 第二联借用论语典故,运用概括描写,以旷达的情怀称颂晚辈好勇多才,笔调轻松,感情真挚而又得体。从所用典故来看,告八送告八从军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当为诗人的晚辈。诗人用此诗勉励年轻人从军报国,极具壮逸之气,讴 歌建功立业的英雄理想,具有极强的震撼力量。诗人笔下的主人公,心中充盈着豪荡侠情和肝胆意气。有志男儿凭此足以立功边陲。诗人对豪勇意气的赞美之情,正是盛唐人心绪的真实流露。 第三联承接前面的才气对照,再写两人的不同遭遇。一个 “运筹将入幕 ”,一个 “养拙就闲居 ”,在鲜明的对照中,表达出对告八的鼓励和羡慕,流露出自己不得不隐居的苦情。这对当时人们在儒术之外,还重侠尚武的社会思潮作出了很好的揭示。 末联写诗人借用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二人的典故,以功成身退互勉,在消积申蕴含着积极和奋发,在隐逸中充满了幻想和期望 ,又告诫告八必须像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一样,知进知退,切莫贪恋禄位。功成名就之后又双双归卧田园的典故,以抒发诗人对告八必能恃才建功且会功德圆满的信心。这种热切期盼和信心,同样从一个侧面辉映出典型的盛唐面影。 此诗忧而不伤,哀而不怨,虽失意但无苦语,送友人而不见别绪,风格俊爽,颇有韵致。此诗奇句写告八,偶句写自己,句句对照,写得颇有特色。诗中处处闪现着男儿的豪情志节,充溢着一股不同于多婉约情调之宋词的阳刚之气。一方面写告八从军,鼓励他上进;一方面写自己,想求功名后身退。诗中处处照顾到两者的相互关系。最后,送告八从军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以功成身退的 “两疏 ”互勉。写得既真挚而又得体。诗人借送别告八从军,抒发了自己 “魏阙心常在修,希求立功成名 ”的思想,发出了书多无用,功成便退的感慨。 孟浩然( 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 “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 “不才明主弃 ”之语,玄宗谓: “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 “王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