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乐·翠荷残》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普天乐·翠荷残》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普天乐·翠荷残》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天乐 翠荷残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普天乐 翠荷残 元代:滕宾 原文 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二只,归去来兮。 赏析 此为滕宾普天乐失题小令十一首的第三首,作者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官场免得的批判,表现了归隐田园的志趣。此曲在构思上也颇有佳处。作者仍从写景入手, “翠荷 ”四句,写秋景。前二句是写眼前景,翠荷凋残,苍(深绿色)梧坠叶;后二句,一个 “应 ”字耐人玩味,仿佛山若有情,山亦当憔悴消瘦。无情之物遂亦人格化,此用移情入景之法。 这四句写景,由近及远,由真切具体而至博大苍莽,层次分明;作者连用 “残 ”、 “坠 ”、 “瘦 ”、 “稀 ”四字,写出了百卉俱腓、草木摇落的萧瑟秋景,再加以 “千山 ”、 “万木 ”,极状空间范围之大,于是,疏木衰林、万物悲秋的肃杀之气,塞空而下,读之不减老杜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 “无边落森萧萧下 ”的气概。其实,春华秋实,秋天固化剂橙黄橘绿时,秋本无所悲,即如宋代杨万里所说:“秋气堪悲未必然。 ”但因作者有感于岁月迟暮,有如草木凋零,故觉普天乐 翠荷残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秋景惨然多凄。回首人生旅途,大半生已过,却仍然碌碌风尘,为名缰利锁所羁。故紧 拉着由景物转入人事,写出了 “蜗角 ”、 “蝇头 ”等四句。蜗角,典出庄子 则阳,去蜗牛左角上有触氏国,右角上有蛮氏国,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百万。 ”苏轼满庭芳词又有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这里用以表现作者对名利的鄙视。然而作者身羁官声,归隐之志未遂,在识时知机,进退行藏的认识上,应该承认自己是输与陶渊明了。一个 “输 ”字,表现了作者对隐士陶渊明的倾慕和对自己未能及早归隐田园的悔恨,大有 “觉今是而昨非 ”之意 “黄菊围绕 ”、 “良田数顷、黄牛一只 ”是作者预想归后田园生活的蓝图。一想到躬耕田亩,远离风波的自由自在 ,便欣然神往,故煞句以 “归去来兮 ”表示其浩然归志。 此曲以景起兴,以情作结,皆统一于落叶归根这一主旨上。中间虚实交错,景与情,古与今,人与我,眼前与未来,时空腾挪跌宕,有对比、有反思、有展望。曲辞曲折而横放,语调苍凉而愤激。 黄州黄冈人,字玉霄,一名宾。喜纵酒,其谈笑笔墨,为人传诵。武宗至大间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山为道士。有玉霄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