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消费金融创新案例研究--爱财集团.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6年消费金融创新案例研究--爱财集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6年消费金融创新案例研究--爱财集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6年消费金融创新案例研究--爱财集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6年消费金融创新案例研究--爱财集团.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6年消费金融创新案例研究--爱财集团.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research消费金融创新案例研究 爱财集团2016年2消费金融发展的宏观环境爱财集团案例分析爱财集团案例启示1233消费金融兴起从 2013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元年开始 , 消费金融一直处于一个快速 “ 奔跑 ” 的状态 。 艾瑞咨询认为 , 以下六大因素是促进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消费环境丰富: 随着居民物质生活的提高 , 各类消费及娱乐场景逐渐增多 , 人们的消费环境也随之丰富起来 。 而消费环境的丰富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消费规模的快速增长 , 从 2011年到 2016年 ,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 18.4万亿元增长了将近一倍 , 达到了 33.2万亿 ,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0.3%。传统信贷升级: 近 5年来 , 消费金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 16.4%, 远高于整体信贷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9.1%。 在传统信贷增速放缓的这一段时期 , 消费金融异军突起 , 填补了金融市场的空白 , 也倒逼了传统信贷的升级转型 。互联网促进: 互联网技术与电商消费给我国居民所带来的最大的改变就是新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观念的形成 , 也就是消费升级 。 如今 , 人们的品牌意识 、 理财观念不断增强 , 对消费品的要求不断提高 , 超前消费意识不断被解放 。 而这些改变也促进了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 。用户信贷需求旺盛: 我国传统金融机构由于长期被政府过度保护 , 因此业务模式较为僵化 , 不能很好地覆盖到新兴的大学生 、 蓝领等消费群体 , 而这些潜在信贷用户被压抑的需求急需新型消费金融模式来释放 。政策促进: 国家政策引导的方向是大力鼓励消费金融的发展 , 从打开地域限制 , 到参与主体放开 , 允许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业务 , 再到加强监管 , 规范市场 , 防止 “ 劣币驱逐良币 ” 。 整体来看 , 我国政策对消费金融的发展是利好的 。资本圈关注: 2016年资本市场发生 30例以上与消费金融有关的融资事件 , 融资总金额近 200亿元 。六大因素助力消费金融兴起政策促进资本圈关注互联网促进用户信贷需求旺盛传统信贷升级消费环境丰富 消费金融来源: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2017.1 iResearch Inc. iresearch六大因素助力消费金融兴起4中美消费金融市场对比相较美国,我国信贷覆盖程度低,提升空间大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联、艾瑞咨询。2015年 , 我国信贷人口渗透率仅为 26.7%, 相当于只覆盖了我国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 , 而同时期的美国信贷人口渗透率则是达到了 82.0%。 对比来看 , 我国信贷覆盖程度相较美国差距巨大 , 因此参考美国的发展情况 , 我国信贷人口潜力十分可观 , 消费金融行业将继续享受信贷人口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红利 。艾瑞咨询认为 , 传统金融坚信 “ 二八 ” 法则 , 即 20%的高净值用户可以带来 80%的利润 , 从而忽视了剩余 80%的普通客户 。而互联网消费金融则抓住了这部分长尾用户 , 使他们能享受到真正的消费信贷服务 , 并且这些用户的消费能力正在提升 ,消费需求也在不断释放 , 拥有极高的价值 。 传统金融造成的缺口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崛起的主要原因 。1.0 1.4 1.8 2.3 2.6 2.9 3.2 3.4 3.7 4.0 40.0%28.6% 27.8%13.0% 11.5% 10.3% 6.3% 8.8%8.1%7.8% 10.6% 13.2% 16.8%19.4% 21.3% 23.6% 25.1% 26.7%29.1%0123456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e2007-2016年 中国 信贷人口规模信贷人口规模(亿人) 增长率( %) 渗透率( %)2015年美国信贷人口渗透率为:82.0%2017.1 iResearch Inc. iresearch5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开数据及艾瑞计算, 2008年我国短期消费信贷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仅有 3.6%,而美国作为消费模式和信贷模式都已成熟的国家,其信贷支出比高达 26.5%。随着我国居民对消费信贷的熟知和认可,短期消费信贷占比呈线性持续上涨, 2016年占比达到了 18%左右,相较 2008年增长了数倍,但仍和美国有很大的差距,增长空间巨大。艾瑞咨询认为,美国信贷消费的占比远高于我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是美国很好地在校园内就普及了信贷服务,使得许多人在学生时期就建立了信贷习惯;第二是美国消费金融发展时间较长,行业竞争者多,结合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生态建立得更完善;第三是美国消费金融法律制度相对完善,市场更加规范,企业普遍能够做到合规经营。而中国消费金融要获得长足地发展,也需要借鉴美国这三个方面的经验。美国学生贷款人数超过 4000万,后高中教育(大学,高职)当中有超过70%的学生有信贷记录,学生时期的信贷习惯一般会延续到毕业后。中美消费金融市场对比中国短期消费信贷占比远低于美国,消费金融提升空间巨大来源: 2008-2015年数据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 2016年及以后数据为艾瑞预测。2017.1 iResearch Inc. iresearch学生时期建立的信贷习惯消费金融产品多样化,细分化消费金融法律制度的相对完善美国消费金融发展时间较长,大量的金融机构都加入了消费金融行业。如今美国的消费金融已经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基于场景的消费金融产品,产品模式也愈加细分化。伴随着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从1968年开始,美国花费大约 10年的时间制订了一系列专门针对消费金融的法律,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系统。美国短期信贷消费占比较高的三大原因3.6% 5.0%6.6% 7.7%9.8% 12.1%13.4% 15.5%17.9%26.50% 26.80% 26.40% 27.10% 27.40% 28.00% 27.80% 27.70% 27.90%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e2008-2016年中国短期消费信贷 /消费支出消费信贷 /消费支出(中国) 消费信贷 /消费支出(美国)来源: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2017.1 iResearch Inc. ww.iresearch6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格局牌照优势尚未突显,消费金融行业百舸争流金融牌照是允许企业或机构从事与金融有关领域的资质许可证明,是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保证。多数成熟的细分行业中,相关牌照已成为稀缺资源,持牌机构的价值不断突显。截至 2016年 12月 30日,全国共有 20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了牌照,且多数为银行系。目前市场上存在 300多家消费金融公司,但获得牌照的平台仅有 20家。多数持牌机构的股东有银行背景;像苏宁、海尔等非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为少数。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规模较大的消费金融平台也不属于“正规军”。艾瑞咨询认为,消费金融牌照本应具有四个方面的价值,但由于行业尚未成熟,牌照的合规性价值尚未体现出来,造成目前行业鱼龙混杂。但是随着行业不断成熟,牌照合规性的价值将不断突显。但是,目前牌照申请要求稍显严苛,将一些优质平台挡在门外。考虑到这些企业对于行业的影响力,消费金融牌照许可条件会放宽。2010年 4家获牌机构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6家获牌机构 2015年 4家获牌机构 2016年 6家获牌机构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盛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晋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长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包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哈银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背书获得消费金融牌照意味着该家平台具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充足的资金。一定程度上代表行业里的龙头企业,知名度较高。资金在资金方面,持牌企业获取经营资本渠道拓宽,既可以同业拆借,也可以吸收股东存款,大大降低融资成本。风控获得牌照的企业可以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统,获得一定规模级别的征信数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风险识别能力。合规获得牌照意味着获得了开展消费金融的资质许可证明,未来在行业规范期,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具有强大的优势。消费金融牌照获取情况及价值来源: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2017.1 iResearch Inc. ww.iresearch7中国消费金融总规模万亿级消费信贷规模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世界银行、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突破了 22万亿,同比增长 19%,同时消费信贷在我国所有消费中的占比达到了 46.8%,成为了我国消费的主流形式。消费信贷规模的快速增长,除了消费环境丰富、传统信贷升级等六大因素助力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消费市场规模本身就非常巨大, 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达到了 33.2万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占消费的比重与美国接近,但形式上有很大区别,我国的消费信贷仍以房贷车贷为主,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所占比例很小。因此未来消费金融要获得长足的发展,还需要向美国学习,在校园市场推广信贷业务,培养大学生的信贷习惯;基于场景细分消费金融市场;完善消费金融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督促企业合规经营。7.5 8.9 10.4 13.0 15.4 19.0 22.6 26.2 29.8 34.9 40.1 18.2% 17.6% 24.3% 18.5% 23.3% 19.0% 16.0% 14.0% 17.0% 15.0%30.2% 30.2% 31.7%34.8% 38.8% 43.9% 46.8% 50.2%53.2% 57.8%63.4%67.1% 67.9% 62.9%56.7% 56.4% 52.7% 51.0% 49.2% 48.1%46.8% 45.6%0204060801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e 2017e 2018e 2019e 2020e2010-2020年中 国消费信贷规模及占消费的比重中国消费信贷总规模(万亿元) 中国消费信贷增速( %)中国消费市场总规模比例( %) 美国消费市场总规模比例( %)2017.1 iResearch Inc. iresearch8中国消费金融结构细分房贷占比持续减少,信贷源头正逐步变化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艾瑞咨询。目前,房贷和车贷在我国的信贷结构中仍占据主要地位,而传统金融机构依靠房产抵押和汽车抵押贷款牢牢掌控着这部分的信贷源头。但是从 2010年以来,房贷车贷所占比重逐步减小,信用卡消费信贷及其他消费贷款占比逐渐增加。而以小额信贷为主的信用卡消费信贷及其他消费贷款多采用无抵押的形式,因此小额信贷的源头并不像房贷车贷一样是物品,而是具有消费及信用延续性的贷款者。也就是说新型的消费金融的源头是用户,是流量,因此未来掌控主要信贷源头的将是具有获取流量和留存客户能力的这类消费金融公司。82.5% 80.4% 78.1% 75.1% 73.8%72.5% 71.2% 70.0%3.4% 3.2% 3.0%2.6% 2.7% 2.5% 2.3%2.0%6.0% 9.2% 10.9% 14.2%15.2% 15.5% 15.8% 16.0%8.1% 7.2% 8.0% 8.1% 8.3% 9.5% 10.7% 12.0%0%20%40%60%80%1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e 2017e2010-2017年中国信贷结构住房贷款 汽车贷款 信用卡消费信贷 其他消费贷款2017.1 iResearch Inc. iresearch9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千亿级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来源:艾瑞数据库,综合行业访谈及艾瑞统计预测模型推算。互联网消费金融从 2013年开始爆发到 2016年,其交易规模从 60亿增长到了 4367.1亿,年均符合增长率达到了 192.1%。艾瑞咨询认为,整体市场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 首先,参与主体逐步丰富,从 之前 P2P为主导拓展到目前以电商生态和网络分期平台为基础,参与其中的企业数量和类型较 2013年有明显突破;其次,新兴市场不断被开拓,大学生、蓝领等新兴消费金融市场被企业深耕,长期被压抑的消费金融需求爆发式释放;最后,我国政府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也是持鼓励扶持态度,这也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得到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2017.1 iResearch Inc. iresearch6.8 18.6 60.0 183.2 1183.5 4367.1 9983.4 19428.9 33983.4 173.5% 222.6% 205.3%546.0%269.0%128.6% 94.6% 74.9%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e 2017e 2018e 2019e2011-2019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及增速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亿元) 增长率( %)1022.7%26.5%31.4%37.1%41.1%45.3%49.0%52.0%55.0%58.0%61.0%0%20%40%60%80%2010 2012 2014 2016e 2018e 2020e2010-202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渗透率中国移动互联网渗透率( %)互联网消费金融改变电商和移动互联网共同刺激下的线上消费金融移动互联网方面: 2010年以来,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持续上涨,预计 2020年其渗透率将达到 61%。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消费金融公司可以通过 App端与用户的消费场景紧密结合起来,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电商方面:从电商巨头的真实消费数据来看,电商平台使得用户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蚂蚁花呗为例, 2016年其整体成交笔数、双 11购物节交易笔数同比均大幅增长。 2015年双 11期间,用户使用花呗支付占整体交易笔数的 8.4%, 2016年提升到 9.52%。由此可以看出电商生态正在逐步解放我国居民的超前消费意识,培养居民的信贷消费习惯,而这也为其他领域的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来源:艾瑞咨询, CNNIC,软银, Statista2017.1 iResearch Inc. iresearch9.52%相关消费数据如下:2016年累计交易笔数双 11分期笔数占比实际活跃用户规模1亿笔32亿笔2016年双 11交易笔数344%65%13.3%8000万人来源:蚂蚁金服,艾瑞数据库。2017.1 iResearch Inc. iresear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