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二 一八年第四季度 2019 年 2 月 21 日 内容摘要 2018 年以来,全球经济总体延续复苏态势,但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保持较强韧性,但在新旧动能转换阶段,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暴露增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 问题较为突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面对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内外部形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主动作为、创新操 作、精准发力, 前瞻性地采取了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措施,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 体经济尤其是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着力缓解资本、流 动性和利率等方面的约束,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并把握好内部均衡与 外部均衡之间的平衡,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 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 通过定向降准、中期借贷便利( MLF)等操作, 增加中长期流动性供应,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并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 二是 在保持总量适度的同时,运用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扩大 MLF 等 工 具担保品范围,三次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 4000 亿元、下调 支小再贷款利率 0.5 个百分点、扩大支小再贷款对象和支持企业范围, 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 ( TMLF) ,根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民营企 业支持情况,以优惠利率向其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推动以永续债为突 破口,多渠道补充商业银行资本,创设央行票据互换( CBS)工具, 为银行发行永续债提供流动性支持。 三是 适时调整和完善宏观审慎政 策。充分发挥宏观审慎评估( MPA)的逆周期调节和结构引导作用, 在宏观审慎评估中增设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债转股情况等 专项指标,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出台资管新规,并 推动其平稳实施。 四是 继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 成机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推动同业存单和大额存单有序发展,引导金融机构自主合理定价,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 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在保持汇率弹性的同时,果断采取一系列有针 对性、创新性的措施,适时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重启人民币汇率 中间价报价“逆周期因子”,有效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了人民币汇率 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香港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完善香港 人民币收益率曲线。 总体 来看,货币政策调控较好把握了支持实体经济和兼顾内外部均衡之间的平衡,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贷款同比大幅多增,广义货币 ( M2) 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与名义 GDP 增 速基本匹配,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 2018 年以来, M2 增速保持在 8% 以上;人民币贷款全年新增 16.2 万亿元,同比多增 2.6 万亿元;年 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 9.8%。截至 2018 年 12 月,企业贷款 加权平均利率已连续四个月下降,累计下降 0.25 个百分点,其中, 微型企业贷款利率已连续五个月下降,累计下降 0.39 个百分点。年末, CFETS 人民币汇率指数为 93.28,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稳定。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2018 年 GDP 同比增长 6.6%,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CPI 同比上涨 2.1%。 当前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有利因素较多,中国仍处于并将长 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 入推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宏观政策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但世界经济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我国 发展长短期、内外部等因素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内生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增 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 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 线,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 创新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保持银行体系 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稳定,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平衡好总量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发挥“几家 抬”的政策合力,从供需两端共同夯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的微观基础。协调好本外币政策,处理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间的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平衡好促发展与防风险之 间的关系。提高金融结构的适应性,在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 增强金融体系的韧性。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 挥好资本市场功能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框架,促进国民经济整 体良性循环。 目 录 第一部分 货 币信贷概况 . 1 一、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市场利率整体下行 . 1 二、 金融机构贷款增长较快,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 2 三、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 6 四、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弹性增强,跨境人民币业务快速增长 . 9 第二部分 货 币政策操作 . 10 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 11 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和常备借贷便利操作 . 12 三、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 12 四、继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 15 五、支持扩大小微、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投放 . 16 六、充分发挥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 . 21 七、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 22 八、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 23 九、深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 . 25 十、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 26 第三部分 金 融市场运行 . 27 一、金融市场运行概况 . 27 二、金融市场制度建设 . 34 第四部分 宏 观经济形势 . 38 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 . 38 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 45 第五部分 货 币政策趋势 . 54 一、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 54 二、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 . 56 专栏 专栏 1 货币发行机制 . 6 专栏 2 当前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 . 14 专栏 3 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 . 18 专栏 4 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有效实施 . 21 专栏 5 如何理解稳健的货币政策 . 56 表 表 1 2018 年人民币贷款结构 . 3 表 2 2018 年分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情况 . 3 表 3 2018 年 1-12 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 4 表 4 2018 年 1-12 月大额美元存款与美元贷款平均利率 . 5 表 5 2018 年人民币存款结构 . 6 表 6 2018 年社会融资规模 . 8 表 7 2018 年银行间外汇即期市场人民币对各币种交易量 . 24 表 8 2018 年金融机构回购、同业拆借资金净融出、净融入情况 . 28 表 9 2018 年利率互换交易情况 . 29 表 10 2018 年各类债券发行情况 . 31 表 11 2018 年末主要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及占比情况 . 33 表 12 主要发达经济体宏观经济金融指标 . 40 图 图 1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 . 1 图 2 经常项目人民币收付金额按月情况 . 10 图 3 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化情况 . 30 第一部分 货 币信贷概况 2018 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外部不确定性增大、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的形势变化,有针对性地适时适 度预调微调,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市场利率整体下行,金融机构贷款增长较快,信贷结构继续改善, 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总体平稳增长,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 一、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市场利率整体下行 2018 年,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四次降准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 ( MLF) 操作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投放力度,同时灵活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2018 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 2.4%,较上年同期高 0.3 个百分点。货币市场利 率总体平稳,利率中枢有所下行, 12 月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 7 天期回购利率( DR007) 中枢在 2.6%左右,较上年同期下行约 30 个基点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 图 1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 二、金融机构贷款增长较快,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贷款保持较快增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稳固。 2018 年末,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 141.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9%,比年初增加 16.2 万亿元,同比多增 2.6 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为 136.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5%,比年 初增加 16.2 万亿元,同比多增 2.6 万亿元,多增量是上年的 3 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表外融资的减少。 2018 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着力缓解资本、流动性、利率等信贷供给的制约因素,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 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 2018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口径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 效果逐步显现。 2018 年末单户授信 1000 万元以下的普惠小微贷款全年新增 1.23 万亿元,是上年 2.3 倍,年末余额增速为 15.2%,同比 提高 8.2 个百分点。从人民币贷款部门分布看,住户贷款增速趋稳, 2018 年末为 18.2%,与 9 月末持平,比上年末低 3.2 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回落至 17.8%,较上年末低 4.4 个百分点, 2018 年增量为 3.9 万亿元,同比少增 818 亿元,增量占比为 24.1%,较上年 低 5.3 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之外的其他住户贷款比年初增加 3.5 万亿元,同比多增 3117 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比年初增 加 8.3 万亿 元,同比多增 1.6 万亿元。从人民币贷款期限看,中长期贷款增量比重回落。 2018 年末,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 10.5 万亿元, 同比少增 1.2 万亿元,增量占比为 65.0%,比上年同期低 21.2 个百 分点。 表 1 2018 年人民币贷款结构 单位:亿元 2018 年末余额 同比增速 当年新增额 同比多增额 人民币各项贷款 1362967 13.5% 161705 26427 住户贷款 478843 18.2% 73641 2299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868289 10.5% 83082 16010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 10760 69.2% 4401 7584 境外贷款 5075 14.8% 581 534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表 2 2018 年分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情况 单位:亿元 新增额 同比多增 中资大型银行 63388 9773 中资中小型银行 97915 24286 小型农村金融机构 20002 4400 外资金融机构 908 -569 注:中资大型银行是指本外币资产总量大于等于 2万亿元的银行(以 2008 年末各金 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参考标准 ) 。中资中小型银行是指本外币资 产总量小于 2万亿元的银行 (以 2008年末各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参考标准 )。 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贷款利率下行,企业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分别连续四个月和五个月下降。 12 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63%,同比下降 0.11 个百分点,比 9 月下降 0.31 个百分点。其 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91%,比 9 月下降 0.28 个百分点; 票 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 3.84%,比 9 月下降 0.38 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基本稳定, 12 月加权平均利率为 5.75%,比 9 月微升 0.03 个百分点。前期出台的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连续四个月下降,累计下降 0.25 个百分点,其中,微型企业贷款利率已连续五个月下降,累计下降 0.39 个百分点。总体看,包括银行贷款、债券、表外融资等在内的全社会 综合融资成本较上年末有所下降。 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下降,执行基准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上升。 8 月以 来,一般贷款中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持续下降, 12 月为 65.26%,比 7 月下降 11.07 个百分点;执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持续上升, 12 月为 16.27%,比 7 月上升 6.68 个百分点;执行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也从 9 月开始持续上升。 表 3 2018 年 1-12 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单位: % 月份 下浮 基准 上 浮 小计 (1, 1.1 (1.1,1.3 (1.3,1.5 (1.5, 2.0 2.0 以上 1 月 11.89 20.31 67.80 16.45 19.67 12.32 12.11 7.26 2 月 12.50 18.83 68.67 15.98 18.66 12.88 12.65 8.50 3 月 9.61 16.04 74.35 15.86 21.29 14.00 14.53 8.68 4 月 10.38 15.15 74.47 15.77 21.12 14.13 14.72 8.73 5 月 9.03 14.36 76.61 16.60 20.85 14.39 15.65 9.12 6 月 9.93 14.83 75.24 15.19 21.36 14.10 16.32 8.27 7 月 9.59 14.08 76.33 14.96 21.08 14.07 16.63 9.59 8 月 11.87 13.33 74.81 13.20 20.53 14.23 16.31 10.55 9 月 12.60 13.64 73.76 12.79 21.26 13.87 16.06 9.78 10 月 12.91 14.40 72.69 12.15 19.73 13.22 16.49 11.10 11 月 14.92 14.87 70.21 12.39 19.71 13.12 15.28 9.70 12 月 16.27 18.47 65.26 13.59 17.81 11.52 13.89 8.45 受美联储连续四次加息、境内外币资金供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外 币存贷款利率持续上升。 12 月,活期、 3 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加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