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报告:跨境并购寒冬中的星星之火.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度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报告:跨境并购寒冬中的星星之火.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年度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报告:跨境并购寒冬中的星星之火.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年度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报告:跨境并购寒冬中的星星之火.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8年度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报告:跨境并购寒冬中的星星之火.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8年度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报告:跨境并购寒冬中的星星之火.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境并购寒冬中的星星之火 2019 年 3 月 28 日2018 年度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报告主要内容: 2018 年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环境整体趋冷,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寒冬”。 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企业基本面恶化导致了其跨境并购的意愿与能力有所降低,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也导致中国境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的忧虑增加;另一方面,国内对跨境并购的政策由严监管向引导规范发展转变,而境外欧美市场普遍加强敏感行业跨境并购的审核,跨境并购政策环境体现出“内松外紧”的趋势。 2018 年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体现出五大特征: 一是交易数量及规模均显著下降,数量由 2017 年的 637 笔下降至 488 笔,金额也多年来首次下滑,由 2017 年的 1804 亿美元下滑至 898 亿美元;二是并购标的重点区域由北美和欧洲向东南亚和北亚转移,对东南亚标的的并购金额及其占比由 2017 年的 99 亿美元和 5.5%上升至 2018 年的 235 亿美元和26.2%,而对北美和欧洲的标的金额及占比均有明显下滑;三是并购整体正进一步由资源合作导向型向技术引进和市场拓展导向型转变,计算机与电子、医疗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并购金额排名靠前,资源合作导向与市场拓展导向行业的并购此消彼长,按区域来看,中国境内企业对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并购以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对拉美市场的并购以资源合作为主,对北亚和东南亚市场的并购标的的行业分布较为多元;四是并购主体双方特征较为明显,从并购者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在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中的占比提升,民营企业仍是跨境并购的主力军,从出让者角度来看,发达国家中,美国、英国、德国排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而新加坡、加拿大、法国、瑞典、卢森堡、日本等排名有所上升;五是并购支付方式仍以现金为主,估值略微修复, 2018 年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纯现金支付的交易数量及金额占比均保持在 90%以上,其他支付方式未见明显普及,估值方面,跨境并购估值略微修复,但近两年保持回归理性的趋势。 在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整体降温的环境下,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是其“星星之火”: 一是并购规模保持了一定的韧性,交易数量下滑幅度略小于总体交易数量,交易金额与 2017 年基本持平,在整体跨境并购中占比由 15.5%翻番至 31.2%,体现出跨国金融合作平台初步搭建成形、人民币互换推进的成效;二是并购标的进一步向东南亚集中,新加坡凭借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中新“互联互通”的深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保持了强大的影响力;三是行业分布方面技术引进与资源合作导向并重,计算机与电子、医药、油气、采矿、化工等行业交易金额排名均较高;四是美元与人民币结算比例均下降,新币上升,新币在跨境并购支付中的占比大幅提升,相反美元和人民币的结算金额占比均大幅下滑,分别由 45.1%和 26.3%下滑至 24.6%和 7.0%, 2012 年来首次出现美元与人民币合计占比不及总金额一半的现象。 展望 2019 年,我们认为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可能呈现五大趋势: 一是 2019 年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规模仍将承压,二是不同并购区域将持续体现并购类型的分化,对一带一路沿线与中国香港标的的并购热度有望提升,三是以电子及计算机、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行业仍将是 2019 年的并购热点,四是上市公司将成为最重要的并购主体,五是并购支付方式将更加多元化,人民币交易占比有望提升。1.政策环境:境内改善、境外恶化 . 5 1.1 经济下行背景下,企业跨境并购动力有所下降 . 5 1.2 跨境并购监管政策从严监管向引导规范发展转变 . 6 1.3 欧美市场针对跨境并购的 监管环境全面从严 . 7 1.3.1 中美贸易摩擦下,美国 CFIUS 加强跨境并购审核 . 7 1.3.2 欧盟整体限制外商投资,不同国家态度分化 . 9 1.4 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持续推 进,机遇与挑战并存 . 10 2.总量特征: 2018 年跨境并购规模显著下降 . 10 3.区域特征:由北美和欧洲向东南亚和北亚转移 . 11 4.行业分布:敏感行业的跨境并购受影响较大 . 13 4.1 跨境并购进一步向技术引进与市场拓展型行业集中 . 13 4.2 跨境并购标的行业分布体现出较鲜明的区域特征 . 16 5.并购主体:双方具有较鲜明的特征 . 18 5.1 买方: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是跨境并购的中坚力量 . 18 5.2 卖方:跨境并购出让方国家分布有所变化 . 19 6.支付方式:以现金为主,估值略 微提升 . 21 7.一带一路沿线跨境并购方兴未艾 . 24 7.1 总量特征:在跨境并购总量中占比提升 . 24 7.2 区域特征:并购标的进一步向东南亚集中 . 25 7.3 行业分布:技术引进与资源合作并重 . 27 7.4 结算货币:新币支付占比显著提升,结算货币多元化 . 28 8.2019 年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的五大趋势 . 29 目 录 图表目录图 1: 2018 年我国企业基本面恶化 . 5 图 2: IMF全球经济展望下调大多数主要经济体 2018 年增速预期 . 6 图 3:跨境并 购交易数量与总金额均明显下降 . 11 图 4:跨境并购交易数量占比大幅提升 . 11 图 5:跨境并购金额占比略微提升 . 11 图 6:计算机与电子行业并购趋势 . 16 图 7:航空航天行业并购趋势 . 16 图 8:油气行业并购趋势 . 16 图 9:公用事业与能源行业并购趋势 . 16 图 10:通信行业并购趋势 . 16 图 11:交通行业并购趋势 . 16 图 12:上市公司跨境并购交易数量与金额占比均达到近年 来高位 . 18 图 13: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占比(交易数量) . 19 图 14: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占比(交易金额) . 19 图 15: 2018 年中国境内企业跨 境并购出让方前十大国家(按交易数量排序,个). 20 图 16: 2017 年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出让方前十大国家(按交易数量排序,个). 20 图 17: 2018 年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出让方前十大国家(按交易金额排序,亿美元) . 20 图 18: 2017 年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出让方前十大国家(按交易金额排序,亿美元) . 20 图 19:现金支付比例保持高位 . 21 图 20:跨境并购平均估值( EV/EBITDA) . 23 图 21:近三年跨境并购估值( EV/EBITDA)分布(交易数量占比) . 23 图 22:一带一路沿线跨境并购交易体现出韧性 . 24 图 23:一带一路沿线跨境并购交易金额占比翻番 . 24 图 24:一带一路沿线跨境并购美元 结算金额占比下降 . 28 图 25:一带一路沿线跨境并购人民币结算金额占比下降 . 28 图 26: 2018 年各货币支付金额占比 . 29 图 27: 2017 年各货币支付金额占比 . 29 表 1: 2018 年部分 CFIUS 否决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案例 . 8 表 2: 2018 年部分德国否决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案例 . 9 表 3:近三年中国境内企业 跨境并购标的前五大区域(按并购金额排序) . 12 表 4:近五年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标的前五大国家或地区(按并购金额排序) . 13 表 5:近年来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标的所属行业(按交易数量排序) . 14 表 6:近年来 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标的所属行业(按交易金额排序) . 14 表 7:中国 2018 年企业跨境并购在各区域的前五大行业 . 17 表 8:近两年前十大民营企业并购主体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9: 2018 年中国境内企业跨境并购各区 域支付方式占比 . 21 表 10: 2010-2018 年前十大支付方式 . 22 表 11:溢价收购仍占主流 . 23 表 12:中国境内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购标的前三大区域(按并购金额排序). 25 表 13:中国境内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购标的前五大国家(按并购金额排序). 26 表 1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购前十大行业(按交易数量排序) . 27 表 1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购前十大行业(按交易金额排序) . 27 1. 政策环境:境内改善、境外恶化 1.1 经济下行背景下,企业跨境并购 动力 有所下降 经济下行背景下, 中国境内企业 2018 年 基本面有所恶化 ,跨境并购动力 下降 。2018 年, 在新旧动能切换期 ,中国经济持续面临较大的下滑压力 , GDP 同比 增速由2017 年的 6.9%下降至 2018 年的 6.6%。 在此环境下, 中国境内企业 基本面 有所 恶化, 2018 年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 6.2%,增速较 2017 年的 6.6%有所下降 ;2018 年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同比增 长 10.3%, 增速 较 2017 年的 21.0%有大幅下滑 。中国境内企业 基本面的恶化导致了其跨境并购的意愿 与能力均 有所降低。 图 1: 2018 年我国企业基本面恶化 2018 年 全球 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对我国企业“走出去”产生一定影响。 2018年 全球 经济 表现分化 ,美国经济保持强劲,欧洲经济表现疲 软,各新兴市场表现分化。年内市场对于全球经济走势的预判整体悲观, IMF 在 2018 年的四次 全球经济展望 ( World Economic Outlook)对 大多数 主要经济体的 2018 年全年经济 表现预期 均有所下调。在 中美 贸易摩擦 升级、 英国 脱欧进程一波三折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 等多方面 因素的影响下, 全球经济 不确定性上升, 导致 中国境内企业 在 “走出去” 的 过程中 的 忧虑 增加 。 5%10%15%20%25%30%35%6 . 0 %6 . 2 %6 . 4 %6 . 6 %6 . 8 %7 . 0 %7 . 2 %7 . 4 %2017 - 02 2017 - 05 2017 - 08 2017 - 11 2018 - 02 2018 - 05 2018 - 08 2018 - 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 - 左轴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 - 右轴图 2: IMF全球经济展望 下调大多数主要经济体 2018 年增速预期 1.2 跨境并购 监管政策 从严监管向引导规范发展转变 2017 年为应对跨境资本大幅流动以及央企 、 国企等盲目跨境并购行为 , 跨境并购监管政策全面趋严 。 2018 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 , 市场改革的重点也从重融资功能向投融资并重转变 。在此背景下,对于跨境并购的政策也有所转变,从年初的严监管逐步向规范引导转变 ,着重以规范促发展, 鼓励支持产业升级及服务实体经济的跨境并购 。 2018 年国内并购政策相继 松绑 , 各部委 出台多项利好跨境并购的政策。 首先,跨境并购的披露要求有所放松。 2018 年 11 月,中国证监会 修订发布 了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26 号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2018 年修订) ,修订内容包括了 针对 跨境 并购、招拍挂等交易允许简化或暂缓披露相关情况 ( “ 交易标的属于境外资产或者通过公开招标、公开拍卖等方式购买的,如确实无法披露财务数据,应说明无法披露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 。 其次, 跨境并购的事前审核流程有所简化。 2017 年 12 月由国家发改委发布的 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 于 2018 年 3 月 生效 , 其中 简化了跨境并购的事前审核流程,一是 取消 了3 亿美元以上 跨境并购 项目需要事前向发改委报送项目信息 的要求 ,二是 取消了 20亿美元以上的跨境并购项目需要国务院核准的要求,三 是 将发改委的核准或备案最晚时间推后至项目实施前(而非项目生效前),四是取消地方企业的 地方初审、转 报环节,属于国家发改委核准或备案范围的项目,地方企业通过网络系统 直接 向国家发改委提交有关申请材料 。 最后, 各部委鼓励对外投融资基金开展促进产业升级的项目。2018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委联合出台了 关于引导对外投融资基金健康发展的意见, 一是 明确鼓励投融资基金在推动中国先进制造和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 在外汇储备下降大背景下鼓励基金进行业务创新加大股权投资和其他融资方式支持 中国境内企业 通过多元化融资途径实施 跨境 并购 , 二是 提出了在 贸易保护012345678全球 美国 欧元区 德国 法国 中国 印度 巴西1 月预期 10 月预期- 0.2pts+0.6pts- 0.2pts - 0.4pts- 0.3pts持平- 0.1pt- 0.5pts%主义、限制投资盛行的环境下应弱化投资的战略目的,淡化企业的国资背景,强化投资的商业性和市场性,以 实现 盈利为投资目的,坚持市场化导向。 除此之外,国内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 跨境并购行为规范 发展 。 首先 , 对外投资备案(核准)规范出台。 2018 年 1 月,商务部、国资委、央行等多 部委 联合 出台 了 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报告暂行办法 ,对 对外投资备案(核准) 提出了详细的 要求 。 发改委 于 2 月发布了 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 的配套格式文本中, 对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申请、变更等项目格式 也 进行了规定 。 其次 , 对于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监管 进一步强化。 发改委发布了境外投资敏感行业目录( 2018 年版),明确规定了需要限制境外投资的行业包括 : 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在境外设立无具体实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基金或投资平台。 最后 , 对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及经营活动 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2018 年 7 月,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 ),明确规定了境外经营投资方面的责任追究 的六大 情形 ; 2018 年 8 月, 国资委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的通知,明确指出需关注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状况。 1.3 欧美市场针对跨境并购的监管环境全面从严 1.3.1 中美贸易摩擦下 ,美国 CFIUS 加强跨境并购审核 美国总统 特朗普基于 301 调查结果 指示 限制中国重点技术产业的跨境并购。 由2017 年开启的 针对中国的 301 调查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根据 1974 年贸易法第 301 条对他国“不合理或不公正的贸易做法”发起的调查) 形成最终报告。 报告中声称中国政府指示并辅助中国公司系统性地投资和收购美国公司和资产,以获得尖端技术和知识产权,并向中国政府产业 规划(主要指“中国制造 2025”)中的重点产业(航空、集成电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业机械和机器人、可再生能源和汽车)进行大规模技术转让。 基于 301 调查结果,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 2018 年 3 月 签署总统 备忘录,其中明确指示美国 对中国进行 投资限制,以应对 “ 由中国指示或辅助进行的在对美国来说至关重要的产业或技术领域的投资所带来的担忧 ” ( concerns abou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directed or facilitated by China in industries or technologies deemed important to the United States) 。 该 总统备忘录 将中美 商业 摩擦从贸易层面扩大到跨境投资层面。 美国 颁布 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 进一步强化 CFIUS 监管权限。 2018年 8 月,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 Foreign Investment Risk Review Modernization Act of 2018, FIRRMA) 由总统签署颁布 , 该法案 在审查范围、审查时间及审查程序方面均提升了 CFIUS(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 对外国投资审核的严格程度。 在审查范围方面, 该 法案 将 CFIUS 审查对象增加了四类 :一是 外国人买卖或者租赁军事基地和国家安全设施附近的地产( a purchase, lease, orconcession by or to a foreign person of real estate located in proximity to sensitivegovernment facilities) ,二是 可以 使外国人获得美国企业的重要非公开技术信息、董事会成员资格或其他除投票权以外决策权的“其他投资” ( “ other investments” in certain U.S. businesses that afford aforeign person access to material nonpublic technical information in the possession of theU.S. business, membership 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r other decision-making rights, other than through voting of shares) ,三是会通过外国投资者权利的变更使得外国得到对美国企业的控制或对美国某些其他企业的“其他投资”( any change in a foreign investors rights resultingin foreign control ofa U.S. business or an “other investment” in certain U.S. businesses ) , 四是 故意逃避或规避 CFIUS 审查的交易及安排( any other transaction, transfer, agreement, or arrangement designed to circumventCFIUS jurisdiction)。 在审查时间方面,该法案将 CFIUS 的常规审查时间由 30 天提升至 45 天 。 在审查程序方面, 该法案一是设立新的简易审查程序,并规定涉及实质性权益( substantial interests) 、关键技术 ( critical technology) 的非被动型投资在交割前必须强制性提交简易审查,二是规定对于已通过审查批准的交易,只要交易任何一方提供了虚假的或误导性的重要信息或忽略了重要信息,或者交易任何一方实质性地违反了交易批准条件, CFIUS就可以单方面重启审查。 总体 来说,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的颁布给予了CFIUS 更大的审查权限,对外资并购美国公司设立了更大的障碍。 表 1: 2018 年部分 CFIUS 否决 中国境内企业 跨境并购案例 时间 并购方 拟被并购方 被否理由 2018 年 2 月 22 日 湖北鑫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Xecerra CFIUS 担心 Xcerra 设备被美国政府和军方的供应链中的芯片制造商所使用,进而泄露机密 2018 年 2 月 22 日 蓝色光标子公司 香港 蓝标 Cogint, Inc. CFIUS 拟不予对本次交易进行批准 2018 年 3 月 5 日 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UQM Technologies Inc. CFIUS 对这笔交易心存疑虑 2018 年 3 月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 Waldo Farm, Inc. 未能通过 CFIUS 的审查 2018 年 4 月 30 日 海航集团 Skybridge Capital 海航集团一直在改变其资产的细节,并且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 CFIUS拒接了该交易 2018 年 5 月 11 日 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ystems,Inc. Polymer Akron 阿克伦公司参与少量美国军用材料项目,经过反复多次沟通, CFIUS 始终明确表示将对本次交易实施限制。 2018 年 7 月 北京喜乐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lobal Eagle Entertainment Inc. 未能在收购协议规定时间内获得CFIUS 的批准 2018 年 8 月 8 日 深圳能源 美国的三家太阳能 电站 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加剧,该交易未能通过 CFIUS 批准 2018 年 11 月 27 日 广田控股 Permasteelisa 该交易无法获得 CFIUS 的批准 1.3.2 欧盟 整体 限制外商投资 , 不同 国家 态度 分化 欧盟 将加强 针对 外资 跨境并购的审核。 2017 年,欧盟委员会曾发布 欧盟境外直接投资审查框架条例 ( Establishing a Framework for Screening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into the European Union) 的立法建议, 建议 针对外国直接投资设立泛欧盟的 “ 合作机制 ” ,内容 包括收集数据、交换情 报等。 2018 年 11 月,欧盟 28 个成员国的政府代表以及欧洲议会 就该框架条例达成一致,意味着欧盟将 扩大 其 在境外投资审查方面的作用,保护对欧洲安全有影响的产业 。 根据 该框架条例 ,欧盟各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可针对某个成员国的外国投资,要求获得相关资料和提供意见 ; 相关国家必须对这些意见进行 “ 适当考虑 ” ,以及高度重视欧盟委员会认为该投资可能影响欧盟计划或项目的意见 。 由于 设立欧盟投资审查框 架意味着将加强限制欧盟外国家通过跨境并购 对 欧盟国家的 “ 关键基础设施 ” (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关键科技 ” ( critical technology)和“关键投入”( critical inputs)产生 威 胁,这对 中国境内企业 跨境并购欧盟国家的 能源、交通、通信、数据、太 空、 半导体、机器人和人工智能 等 领 域的标的产生 了 一定 的 影响。 在欧盟国家层面, 德国与法国进一步加强对外资并购的审慎监管, 西班牙、 葡萄牙 等国欢迎中国投资 。 2018 年 12 月, 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对外贸易与支付法案的修正案,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基础建设领域与核心技术领域,将非欧盟投资者并购德国企业的审查红线从持股 25%下调至 10 ,下调幅度大于预期( 8 月 德国经济 部长阿尔特迈尔 曾称拟将审查红线降至 15%) 。 另外,该修正案 在 2017 年对外贸易法中明确的敏感领域( 能源、水、食品供应、电信、国防、金 融 ) 中增加了媒体公司 ,意味着需尽报告义务的被收购企业范围扩大。 该修正案的通过意味着德国政府将加强对经济敏感领域跨境并购的审查 , 结合 2018 年中国国家电网 并购 50Hertz 和 中国烟台台海集团 并购 Leifeld Metal Spinning 的 失败案例 ,我们认为 德国政府在2018 年明显 收紧 了对 中国境内企业 跨境并购德国企业的限制。 2018 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和经济部长 勒梅尔 也曾发表限制外商投资言论,重点提及 将对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 “ 战略性”产业的外国投资加强限制 。 另一方面,西班牙驻华大使和葡萄牙总理均于 2018 年表达过欢迎中国投资。 我们认为,在保护主义蔓延的背景下, 中国境内企业 在 欧洲 的跨境并购环境 整体上 恶化 ,但在不同 国家间情况有所分化 。 表 2: 2018 年部分德国否决 中国境内企业 跨境并购案例 时间 并购方 拟被并购方 被否理由 2018 年 7 月 28 日 中国国家电网 50Hertz 出于对安全政策的考量,德国联邦政府高度重视对关键能源基础设施的保护 2018 年 8 月 1 日 烟台台海集团 Leifeld Metal Spinning 德国经济部认为该收购案将引发“国家安全问题” 1.4 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持续推进 ,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8 年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持续推进,对沿线国家的跨境并购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首先, 跨国金融合作平台搭建 为 中国境内企业 跨境并购提供融资支持 。 2018 年6 月, 丝路基金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备忘录,并通过中哈产能合作基金购买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部分股权; 2018 年 7 月,丝路基金与欧洲投资基金( EIF)签署关于中欧共同投资基金首单项目落地与继续深化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宣布中欧共同投资基金投入实质性运作 。 丝路基金出资建立的中哈产能合作基金和中欧投资基金这些金融合作平台为企业跨境并购提供了融资支持 。 其次,人民币互换 为 中国境内企业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并购提供便利 。 2018 年,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与巴基斯坦国家银行、泰国中央银行、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等 央行签署或续签了人民币互换协议。 在一带一路国家以外, 中国 与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人民币互换协议也取得进展。人民币互换 在促进了双方贸易与投资往来的同时也 为 中国 跨境并购 的投融资创造了便利 。 最后, 政策鼓励部分行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并购重组。 2018 年 1 月, 国家邮政局发布国家邮政局关于推进邮政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要“鼓励业内企业通过战略联盟、绿地投资、兼并重组等方式,重点在跨境电商零售交易量大的国家加快布局,提升面向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周边国家的国际寄递服务能力,拓展在西亚、北美、南美和欧洲等地区的业务覆盖范围”。 2018 年 11 月, 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鼓励我国冶金企业在哈萨克斯坦、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印度等国家投资建厂以及在海外工程项目中 推进制 造业(比如钢铁行业)和信息通信领域的标准化合作。 此类政策利好邮政业、制造业和信息通信领域的跨境并购。 2. 总量特征: 2018 年 跨境并购 规模 显著 下降 2018 年 中国境内企业 跨境并购量 价双杀 ,近两年 中国境内企业 跨境并购热度明显下降。 2017 年之前, 中国境内企业 跨境并购的 交易 数量 (以交易完成时间为准,下同) 及金额(以披露金额的案例计算 ,下同 )保持了多年的 同步 上升态势 。 2017年,跨境并购的 交易 数量有所回落,金额仍保持增长 但 其 增速有所下滑 。 2018 年,跨境并购交易数量以更大的幅度下滑(由 2017 年的 637 笔下降至 488 笔),而交易金额也多年来首次下滑(由 2017 年的 1804 亿美元下滑至 898 亿美元) 。 这一方面是 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期企业面对盈利下滑 和国际不确定性上升时 对 国际业务布局更加 审慎的结果, 另一方面是全球保护主义蔓延下 中国境内企业 在一些区域和行业并购难度 提升 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