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浙江、云南、广西、贵州产能置换情况解析:星星之火可否燎原?.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浙江、云南、广西、贵州产能置换情况解析:星星之火可否燎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建筑材料:浙江、云南、广西、贵州产能置换情况解析:星星之火可否燎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建筑材料:浙江、云南、广西、贵州产能置换情况解析:星星之火可否燎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建筑材料:浙江、云南、广西、贵州产能置换情况解析:星星之火可否燎原?.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建筑材料:浙江、云南、广西、贵州产能置换情况解析:星星之火可否燎原?.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Industry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 点评 报告 2019 年 07 月 03 日 建筑材料 星星之火可否燎原? 浙江、云南、广西、贵州产能 置换情况解析 Table_Main Table_Title 评级:增持(维持) 分析师:张琰 执业证书编号: S0740518010001 电话: 021-20315169 Email: zhangyanr.qlzq 研究助理 :祝仲宽 Email: zhuzkr.qlzq 研究助理 :孙颖 Email: sunyingr.qlzq Table_Profit 基本状况 上市公司数 82 行业总市值 (百万元 ) 876771.9678 876771.9678 295919 行业流通市值 (百万元 ) Table_QuotePic 行业 -市场走势对比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Table_Finance 重点公司基本状况 简称 股价 (元 ) EPS PE PEG 评级 2017A 2018 2019E 2020E 2017A 2018 2019E 2020E 海螺水泥 42.59 2.99 5.63 6.04 6.08 14.24 7.57 7.05 7.01 买入 华新水泥 21.17 0.99 2.47 2.85 2.88 21.36 8.57 7.42 7.36 增持 塔牌集团 11.83 0.60 1.45 1.45 1.73 19.56 8.19 8.17 6.83 增持 天山股份 11.81 0.25 1.18 1.73 1.77 46.74 9.98 6.84 6.67 增持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我国水泥产能总量上看过剩严重 , 但是区域间发展情况不均衡情况严重 。 截至 2018 年年末 ,我国 登记在册的新型干法 熟料 设计 产能为 18.19亿吨,熟料产量 14.22 亿吨,产能利用率 78%,整体产能仍然处于过剩状态;因而政府从 2015 年以来已经严禁全国范围内的熟料产能批文新增。但是分区域看,由于 不同省份天然施工条件区别、 地区发展先后的不同 , 产能过剩的情况并不均衡。 北方区域气候相对极端 ,近年人口产业流失相对严重,且当年在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时期 大量产能无序投放,导致产能利用率底下 ; 南方地区由于 经济发展情况良好、人口产业聚集流入且可施工季节较长, 水泥产能率整体维持在较高水平;甚至 南方 部分区域由于 近年高铁高速、“补短板”“新农村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仍在逐渐释放,导致需求仍然连年增 长 ,部分区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 产能置换政策的初衷 是作为一种 过渡期 产能政策 ,近年也在不断收紧,2017 年最新的产能置换政策要求 1.5:1 或者 1.25:1 的置换比例;希望能够通过“减量置换”的模式对不均衡的产能结构进行调整 ,并同时达到产能去化的目的 , 然而实际的执行 情况 和 这一政策的 初衷一定程度的背离。 我们梳理了 产能置换较为密集的浙江、云南、广西、贵州四省的具体情况, 我们发现,除了浙江南方水泥 为 主导的产能置换是名副其实“减量置换” 之外, 西南区域的 产能置换基本上都存在“借尸还魂” 的情况 (详情见正文列表) 。 根据统计,贵州区域内预计新增总产能 约932 万吨 , 产能冲击约为 10%;云南区域内预计新增总产能约 1807 万吨,产能冲击约为 19%; 广西区域拟在建产能约 1074 万吨,产能冲击约为 14%。这些区域 短期投资强度在政府主导下仍然相对较高(贵州已初现疲态),但是人均水泥累计消耗量已经 接近或达到 25 吨 /人 ,接近浙江等发达省份 2013 年左右的水平,往后看年均消耗量持续大幅增长的潜力较弱,本轮新增的负面影响将逐渐在近年显现。 对西南区域的供给格局形成压力。 “星星之火”可否燎原? 为什么在都具备产能置换指标、 资金实力的情况下 ,不 同区域的产能置换 会出现明显的差别 ? 很多人定义企业扩产的目的是对于高盈利的追求 ; 但是 我们认为, 企业逐利是必然,但是 新增产能 并不只是为了眼前的短期利润 ,从理性行为角度看,企业扩产的 先决条件有两个: “有钱有能力” 、“有梦有野心” 。 对于当前的水泥企业而言,高盈利对资产负债表形成了较好修复,钱自然不是问题;而大量的闲置、淘汰产线的批文也能够成为企业绕过政府严禁 产能 新增约束- 4 0 . 0 0 %- 3 0 . 0 0 %- 2 0 . 0 0 %- 1 0 . 0 0 %0 . 0 0 %1 0 . 0 0 %2 0 . 0 0 %3 0 . 0 0 %4 0 . 0 0 %建筑材料 沪深 30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行业深度研究 的重要手段。 但是近年不同区域内高盈利的形成 过程是截然不同的,对于西南等过去数年需求仍然增长 且玩家众多 的区域, 新增 市场 的 “量”和“份额” 仍然是企业核心追逐的目标,这就是 所谓“梦和野心” 。 换言之,在一个需求 仍有 增长的区域内 , 完全杜绝产能新增 是有很大难度的 ;对于西南地区出现的产能新增,并非是企业 完全 不理性的行为,更多应该理解成为是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情况的 时间 错配 ,与 2013 年之前华东等区域的产能新增行为并没有 本质区别 。 反观 浙江区域 ,虽然也有数条新增产能投产,但是由于区域内 供给格局已经固化, 且人均水泥累计消耗量已经超过 30 吨,企业将区域内近年盈利增长的原因更多归结于 供给端的优化而非需求的再度扩张。 所以南方水泥虽然有较多可用于置换的产线,但是却执行了严格于政策要求的置换比例,实质上退出了落后产能 ,优化了产能结构,也对区域格局进行了有效维护 。 这是企业经营思路由行业成长期的 “量在价先” 逐步转变为 行业成熟期的 “ 价在量先 ” 的体现 。 总而言之, 我们认为“产能置换”确实会在部分近年需求仍然有增长的区域,产生一定程度产能冲击, 但是这是由于产能政策与行业发展的错配导致的。 但是 这一政策无需被妖魔化, 在水泥行业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甚至产能已经出现严重过剩的地区 , 企业对于“量”的诉求是明显减弱的,无需担心“星星之火 燎原 ” 的 情况 ,龙头企业仍然能够保持对于区域的控制能力 。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 无论是否产生实质的新增, 任何 类型 的产能置换都会使得 企业的成本下行,以及 区域内 行业平均生产成本曲线出现下滑, 对于像 中国建材 这样还在进行结构调整、成本优化的龙头企业而言,无疑增强了未来行业 需求 下行期的竞争力。 风险提示: 1. 宏观经济风险 。 2. 供给侧改革不达预期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行业深度研究 内容目录 产能置换:初衷与结果背离? . - 5 - 产能置换政策的前世今生 . - 5 - 不同地区的产能置换初衷与现实 . - 7 - 星星之火可否燎原? . - 8 - 主要产能置换地区情况梳理 . - 10 - 浙江:南方水泥大幅减量置换树立正面标杆 . - 10 - 贵州:前车之鉴,供需失衡难解 . - 12 - 云南:近年基建仍然支撑需求, 新增众多压力将现 . - 17 - 广西:需求顶部不远,短无虞长隐忧 . - 21 - 风险提示 . - 23 - 图表目录 图表 1:水泥产能政策历史沿革 . - 5 - 图表 2: 2018 年全国分省熟料产能利用率 . - 6 - 图表 3:南方水泥近期产能置换公示 . - 7 - 图表 4:广西省三条熟料产线产能置换方案 . - 8 - 图表 5:水泥行业当前处于需求平台期的末端 . - 9 - 图表 6:浙江省水泥产量增速 . - 10 - 图表 7: 浙江省水泥累计消费量(吨 /人) . - 10 - 图表 8:浙江省水泥集中度 . - 10 - 图表 9:浙江省产能置换公示 . - 11 - 图表 10:贵州省水泥增速 % . - 12 - 图表 11:贵州省水泥累计消费量(吨 /人) . - 12 - 图表 12:贵州及周边省份水泥价格 . - 12 - 图表 13:贵州省熟料产能冲击(万吨) . - 12 - 图表 14:贵州省水泥 熟料产能拟在建项目进度情况 . - 13 - 图表 15:贵州拟建 /新建项目明细(一) . - 14 - 图表 16:贵州拟建 /新建项目明细(二) . - 15 - 图表 17:贵州拟建 /新建项目明细(三) . - 16 - 图表 18:云南省水泥产量增速 . - 17 - 图表 19:云南省产能冲击 . - 17 - 图表 20:云南省水泥熟料产能拟在建项目进度情况 . - 18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 21:云南省区域新增产能冲击 . - 18 - 图表 22:云南省置换产能明细(一) . - 19 - 图表 23:云南省置换产能明细(二) . - 20 - 图表 24:广西省水泥产量增速 . - 21 - 图表 25:广西省产能冲击 . - 21 - 图表 26:广西省水泥熟料产能拟在建项目进度情况 . - 21 - 图表 27:广西产能置换统计(一) . - 22 - 图表 28:广西产能置换统计(二) . - 23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5 - 行业深度研究 近年在供给侧改革和“逆周期调节”的共同作用下,水泥行业盈利 逐年走高;然而 在 大面积产能新增不再,企业“价在量先”思路形成,看似一片祥和的行业氛围中,“产能置换 ”政策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了市场热议的 话题; 随着较多区域置换产能的逐渐投产,对于产能置换的担忧 也更为 强烈。 我们将在本文中探讨产能置换政策的历史沿革 , 梳理几个产能置换密集区域的 具体情况 和影响 ,分析“产能置换”政策将何去何从。 产能置换 :初衷与结果背离? 产能置换政策 的前世今生 水泥行业 自 2011 年以来 产能 逐步过剩,为了提高行业运行效率 ,国家政策从总量上严禁新增水泥产线 ,近几年力度 呈现 不断加码 态势 。 2013年 ,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确有必要建设的新项目,必须按照等量或减量的原则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为规范产能置换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工作, 2015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出台了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该办法已于 2017 年 12 月 31 日到期。为确保政策的连续性,便于产能置换工作有章可循,必须根据化解产能工作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对原办法进行必要的修订 ,并于 2017 年末颁布 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 办法 , 将产能置换的比例进一步收紧 。 截至 2018 年,我国水泥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合计产能 18.19 亿吨,熟料产量 14.22 亿吨,产能利用率 78%,整体产能 仍然 处于过剩状态。 图表 1: 水泥 产能政策历史沿革 来源: 工信部 , 中泰证券研究所 年份 政策 内容2009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发 2009 38 号 )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执行等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 对 2009 年 9 月 30 日前尚未开工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一次认真清理 ,对不符合上述原则的项目严禁开工建设。各省 ( 区、市 ) 必须尽快制定三年内彻底淘汰落后产能时间表。落后水泥产能比较多的省份,要加大对企业联合重组的支持力度, 通过等量置换落后产能建设新线,推动淘汰落后工作。2013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 2013 41 号)加快制修订水泥、混凝土产品标准和相关设计规范,推广使用高标号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尽快取消 3 2 . 5 复合水泥产品标准,逐步降低 3 2 . 5 复合水泥使用比重。鼓励依托现有水泥生产线,综合利用废渣发展高标号水泥和满足海洋、港口、核电、隧道等工程需要的特种水泥等新产品。支持利用现有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产业废弃物,进一步完善费用结算机制,协同处置生产线数量比重不低于 10% 。 强化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和能源、资源单耗指标约束,对整改不达标的生产线依法予以淘汰。2015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工信部产业 2015 127 号)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建设,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环境敏感区域需置换淘汰的产能数量按不低于建设项目产能的 1 . 2 5 倍予以核定 ,其他地区实施等量置换。本办法所称的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以及按照国发 2013 41 号文件要求清理的未经国家核准且有必要继续建设的在建项目。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可不制定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方案,依据本地区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优化布局。2017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工信部原 2017 337 号)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项目。确有必要新建的,必须实施减量或等量置换,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位于国家规定的环境敏感区的水泥熟料建设项目,每建设 1 吨产能须关停退出 1 . 5 吨产能;位于其他非环境敏感地区的新建项目,每建设1 吨产能须关停退出 1 . 2 5 吨产能 ; 西藏地区的水泥熟料建设项目执行等量置换。 用于建设项目置换的产能,在建设项目投产前必须关停,并在建设项目投产一年内拆除退出。已超过国家明令淘汰期限的落后产能,已享受奖补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产能,无生产许可的水泥熟料产能,均不得用于产能置换。用于置换的产能指标不得重复使用。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6 - 行业深度研究 区域间 经济发展 差异 ,以及 当地水泥行业发展的先后,导致 水泥行业的供需发展 出现 不平衡 ; 而我国在 2015 年对全国新增批文进行了“一刀切”式的收紧 ,随着后续需求的变化,区域间差异愈发增大 。 我们梳理了 全国各区域 2018 年的熟料产能利用率情况。 分区域看, 华北、东北、西北的熟料产能相对过剩, 一些地区处于严重过剩; 而南方地区的 熟料普遍供需情况普遍健康 ,某些地区 例如广东 、云南部分地区 ,由于 2015年全国严禁新增以来仍然有需求增长且季节性的施工条件良好,这些区域仍然有着 一定程度的供不应求 。 图表 2: 2018 年全国分省 熟料 产能利用率 来源: 数字水泥网, 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 产能 置换 政策 (尤其是异地产能置换政策) 在水泥整体需求过剩,但是部分地区仍需新增的背景下,原本是被作为 被视为一种过渡政策,主要用作 弥补 部分区域 供需缺口, 优化产能结构。 虽然我国水泥行业整体严重过剩,但是 由于水泥的 “短腿” 特性, 在南方的 个别 地区仍然存在供需缺口,在整体水泥行业严禁新增的大背景下,通过异地产能置换能够优化区域水泥供给结构,弥补供需缺口。 大区 省份 2018 年熟料产量(万吨) 2018 年熟料产能(万吨) 产能利用率北京 272 301 91%天津 69 124 56%河北 5890 9378 63%山西 3219 6405 50%内蒙 2750 6671 41%辽宁 2976 5447 55%吉林 1202 2666 45%黑龙 842 2368 36%上海江苏 5288 6082 87%浙江 5214 6349 82%安徽 13300 13497 99%福建 5192 4938 105%江西 6385 6625 96%山东 7597 11174 68%河南 6394 9564 67%湖北 5714 6581 87%湖南 6744 7874 86%广东 10723 9998 107%广西 7569 7837 97%海南 1518 1395 109%重庆 5484 5307 103%四川 9174 11033 83%贵州 8030 8900 90%云南 8338 9294 90%西藏 555 636 87%陕西 3787 5617 67%甘肃 2924 4278 68%青海 928 1516 61%宁夏 1447 2120 68%新疆 2715 7948 34%全国 142242 181923 78%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7 - 行业深度研究 不同地区的产能置换初衷与现实 产能 置换 的初衷是 控制产能 总量 , 优化 产能 结构 ;在近年的实施中不乏成功的案例 , 例如浙江南方水泥近年来的产能减量置换,实际上 是 通过将 在产的新型干法产能 进行停产 退出 ,置换为更符合区域环保 和 资源开发要求的产能 。 南方水泥目前所公布的产能 6 个产能置换项目中, 停产的有多 条 5000t/d、 2500t/d 的新型干法在产产线 ,仅个别是 1000t/的新型干法产线,相比 购买 JT 窑 、 “立窑”指标进行产能置换的模式,南方水泥的产能置换是真正的减量置换。 图表 3: 南方水泥近期产能置换 公示 来源: 数字水泥网, 中泰证券研究所 然而,也有部分地区利用产能置换这一政策,将停产较久的 “僵尸产能”转变 成为新的产能,造成产能置换后造成区域 实际有效产能 增加 。 2015年后,产能置换 的 要求 中提出 置换 产线必须达到减量要求 ,以求达 到总量上 控制 产能的目的 ;但是从 实际 操作层面 看,大量落后产线、僵尸产线 由于批文仍然存在,其 产能 作为被 置换指标 进行参与到置换当中;但由于 这些产线原本 已不参与市场竞争, 相当于本应该淘汰的产线 摇身一变 又回到了市场 当中 , 导致 部分地区 的实际产能出现增加 。 利用自身的僵尸产能指标或者 购买僵尸产能指标成本最低 ,也是目前最常见的异地产能置换方案类型 。 举例来看, 近期广西三条熟料产能置换方案中, 例如广西合山虎鹰的产线置换指标从北方各省例如 甘肃、宁夏、新疆、内蒙、陕西 产能严重过剩的区域 购买,而这些产线在当地都属于规模非常小的淘汰落后产线, 其本身已不参与市场竞争,而若此次 若成功 通过异地产能置换 ,则 会导致这些小产线“借尸还魂” ,加剧供给压力。 新线名称 窑规格 新建产能( t / d ) 置换类型 企业名称 产能( t / d ) 置换比例湖州南方 2 * 5 0 0 0煤山南方 2 * 2 5 0 0小浦南方 2500富阳南方 5000胥口南方 2500尖峰水泥 1000建德南方 5000浙江水泥 2500绍兴南方 2500宜城南方 250025005000徐舍南方 250010002500江山南方 2 * 1 0 0 0衡州南方 2500赣州南方 1000三清水泥 1500玉山南方 25006 江西银山新材料 4 . 3 * 6 4 1 3 7 0 白水泥 异地 德清南方 2000 1 : 1常山南方1 . 7 3 : 14 宜兴宜城南方 5 . 5 * 7 8 7500 1 . 6 7 : 1阳羡南方同省5 江西玉山南方 5 . 5 * 7 8 7500异地2 杭州山亚南方 4 . 8 * 7 2 5000 1 . 7 : 1同省3 杭州建德南方 4 . 8 * 7 2 5000 2 : 1同省序号置换产能1 湖州槐坎南方 5 . 5 * 7 8 7500 2 . 3 3 : 1新建产能同省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8 - 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 4: 广西省 三条熟料产线 产能置换方案 来源: 数字水泥网, 中泰证券研究所 星星之火可否 燎原 ? 从当前情况来看 ,通过利用僵尸产能指标进行产能置换对单个企业是最优的选择方案。 基于目前的水泥行业高盈利的背景,对于水泥企业来说通过产能置换对自身来说是最优选择,能够调整自身的产能区位结构,优化自身的产线质量。 对于整个水泥行业来说,如果出现大量僵尸产线的变相复活将威胁水泥行业景气。目前水泥行业已经进入平台期 4-5 年时间,基于国外经验,未来几年进入下滑期是大概率事件,在需求端较为确定性下滑的前夕,产能置换是否会造成大面积的“供需失衡”,这也是市场对“产能置换”政策最为担心的一点。 “星星之火”可否燎原? 为什么在都具备产能置换指标、资金实力的情况下,不同区域的产能置换会出现明显的差别?很多人定义企业扩产的目的是对于高盈利的追求;但是在我看来, 企业逐利是必然,但是新增产能并不只是为了眼前的短期利润 ,从理性行为角度看,企业扩产的先决条件有两个: “有钱有能力” 、“有梦有野心”。 对于当前的水泥企业而言,高盈利对资产负债表 形成了较好修复,钱自然不是问题;而大量的闲置、淘汰产线的批文也能够成为企业绕过政府严禁产能新增约束的重要手段。但是近年不同区域内高盈利的形成过程是截然不同的,对于西南等过去数年需求仍然增长且玩家众多的区域,新增市场的“量”和“份额”仍然是企业核心追逐的目标,这就是所谓“梦和野心”。 换言之,在一个需求 仍有 增长的区域内 ,完全杜绝产能新增是有很大难度的;对于西南地区出现的产能新增,并非是企业完全不理性的行为,更多应该理解成为是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情况的时间错配,与 2013 年之前华东等区域的产能新增行为并没有本质区别 。 反观浙江区域 ,虽然也有数条新增产能投产,但是由于区域内供给格局已经固化,且人均水泥累计消耗量已经超过 30 吨,企业将区域内近年盈利增长的原因更多归结于供给端的优化而非需求的再度扩张。所以南被置换企业名称 核实产能( t / d ) 用于置换产能 拆除退出时间(年、月) 置换项目规模 用于置换产能合计 置换/ 被置换甘肃省寿鹿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1000 1000 2 0 1 9 年8 月3 1 日前宁夏萌成水泥有限公司 1000 1000 置换项目投产前宁夏贺兰金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800 800 置换项目投产前库车青松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1000 1000 2 0 1 9 年1 2 月底鄂尔多斯市蒙西建材有限责公司 1167 1167 置换项目投产一年内牙克石蒙西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1000 1000 置换项目投产一年内临潭县建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800 800 置换项目建成投产前山西川东水泥有限公司 1500 108 置换项目建成前兆山新星集团浙江云石水泥有限公司 2500 2000 2 0 2 2 年1 月兰溪市立马建材有限公司 1000 1000 2 0 2 0 年1 2 月3 1 日赤峰星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800 800 2 0 1 9 年底山西晋投夏工水泥有限公司 1000 800 南宁红狮项目建成前拆除哈尔滨金山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000 1000 2 0 2 1 年1 2 月前淮北市松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660 660 2 0 2 0 年1 2 月底前阳城县西城水泥厂 1333 1333 2 0 1 9 年8 月山西天王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1000 375 2 0 1 8 年7 月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2000 2000 2 0 2 0 年1 月前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3200 3200 2 0 2 0 年1 2 月前68756260690880%80%80%广西合山虎鹰5 5 0 0 t / d 项目南宁红狮5 0 0 0 t / d 项目广西鱼峰水泥5 5 0 0 t / d 项目55005000550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9 - 行业深度研究 方水泥虽然有较多可用于置换的产线,但是却执行了严格于政策要求的置换比例,实质上退出了落后产能,优化了产能结构,也对区域格局进行了有效维护。这是企业经营思路由行业成长期的 “量在价先” 逐步转变为 行业成熟期的 “ 价在量先 ” 的体现 。 总而言之, 我们认为“产能置换”确实会在部分近年需求仍然有增长的区域,产生一定程度产能冲击,但是这是由于产能政策与行业发展的错配导致的。 但是这一政策无需被妖魔化, 在水泥行业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甚至产能已经出现严重过剩的地区, 企业对于“量”的诉求是明显减弱的,无需担心“星星之火燎原”的情况。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 无论是否产生实质的新增, 任何 类型 的产能置换都会使得 企业的成本下行,以及区域内 行业生产成本 曲线平坦化 , 对于像 中国建材 这样还在进行结构调整、成本优化的龙头企业而言,无疑增强了未来行业 需求 下行期的竞争力。 图表 5: 水泥行业当前处于 需求 平台期的末端 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 QT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2010 2015 20202005限 产 量阶段 去产 能阶段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10 - 行业深度研究 主要产能置换地区 情况梳理 浙江 : 南方 水泥 大幅 减量置换树立正面标杆 从 浙江省 的水泥需求 量 看, 2013 年以来已经逐步步入平台期 ;在 存量博弈的格局上, 由于 区域内 集中度较高 , 企业 的 产能 新增意愿 相对较弱 。从水泥产量的累计同比看, 2013 年前后水泥人均累计消费量达到 25 吨左右 , 已经超过国际成熟市场的平均水平 ; 在 区域内企业 集中度较高 的情况下,南方、红狮、海螺三家形成的 CR3 高达 77%,企业竞争能力相对比较 。 当竞争格局固化,市场玩家相对确认自己份额的时候,大企业才愿意进行减量置换。 我们 也 可以从 目前 南方水泥所公布的 浙江省 6个产能置换项目中 看到 , 公司 甚至 愿意用自身较大规模的 若干条 5000t/d的新型干法 在产产线去置换, 置换比例在 2:1 左右,大幅高于 要求值 。 图表 6: 浙江省水泥产量增速 图表 7: 浙江 省 水泥累计消费量 (吨 /人) 来源: 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 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8: 浙江省水泥集中度 来源: 数字水泥网, 中泰证券研究所 - 1 0-50510152025浙江水泥产量累计同比 % 全国水泥产量累计同比 %051015202530354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浙江 两广 贵州 云南熟料产能集中度情况 产线数量 产能(万吨/ 年) 占比 % 占比合计 %中国建材集团 40 3 ,7 1 4 5 8 . 5 红狮水泥 7 8 5 3 1 3 . 4 海螺水泥 2 3 1 0 4 . 9 江山虎集团 2 2 3 3 3 . 7 金圆水泥 2 1 5 5 2 . 4 其他企业合计 1 7 . 1 浙江8 2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