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船舶制造行业 研究报告 2019 年 03 月 18 日 正文目录 军船产业:海军装备需求旺盛,未来仍将持续高投入建设 .5 我国海军近年发展迅速,但与海军战略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5 航母编队建设叠加舰队换装,海军装备建设投资有望保持高位 .6 民船产业:航运业底部企稳,造船业砥砺前行 .9 航运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 .9 航运市场底部企稳,供需有望逐步改善 .10 环保要求有望催生新造船需求 .12 造船企业承压前行,头部船企竞争力加强 .14 韩国船企整合以 提升竞争力,我国也有望推进船舶行业战略性重组 .17 南北船集团是军船主要制造商,也是民船制造领先企业 .18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 .18 江南造船 .18 沪东中华 .19 外高桥造船 .19 黄埔文冲 .19 广船国际 .20 中船澄西 .2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21 大船重工 .23 武船重工 .24 渤船重工 .25 北船重工 .25 山船重工 .25 船舶制造产业链主要上市公司 .27 *ST 船舶( 600150.SH) .27 中国重工( 601989.SH) .28 中船防务 ( 600685.SH) .29 中船科技( 600072.SH) .30 中国动力( 600482.SH) .31 中国海防( 600764.SH) .32 中国应急( 300527.SZ) .33 久之洋( 300516.SZ) .34 瑞特股份( 300600.SZ) .35 湘电股份( 600416.SH) .36 海兰信( 300065.SZ) .37 风险提示 .37 图表目录 图表 1: 2007-2018 年中国海军舰艇服役数量(艘) .5 图表 2: 2018 年中美两国重要海军武器装备数量对比 .5 图表 3: 2009-2019 年美国海军历年预算及占国防部总预算比例 .6 图表 4: 辽宁号航母编队部分舰艇执行任务 .7 图表 5: 美国航母打击群 .7 图表 6: 国外航母编队舰艇构成(艘) .7 图表 7: MartinStopford 博士将 1741-2007 年全球海运发展划分为 21 个完整周期 .9 图表 8: 航运周期长度分布规律 .9 图表 9: 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四个阶段的典型特征 . 10 图表 10: 2001 年以来 BDI 指数走势图 . 10 图表 11: 近年 BDI 指数走势对比图 . 10 图表 12: 全球海运贸易及船队运力供给增速 . 11 图表 13: 油运行业供需增速 . 11 图表 14: 集装箱运输行业供需增速 . 12 图表 15: 干散航运行业供需增速 . 12 图表 16: 1970 年至 2018 年新造船交付数量 . 12 图表 17: 船队三大船型平均船龄变化趋势 . 13 图表 18: 船队三大船型平均拆解船龄变化趋势 . 13 图表 19: 船队三大船型的船龄分布 . 13 图表 20: 全球活跃船厂数量大幅下降 . 14 图表 21: 全球新接订单前 50 家船厂累计占比 . 15 图表 22: 我国手持订单前 25 家船厂累计占比 . 15 图表 23: 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 . 16 图表 24: 2016 年初以来国内 20mm 钢板价格 . 16 图表 25: 中船工业集团营收及净资产情况 . 18 图表 26: 中船工业集团利润总额及增速情况 . 18 图表 27: 中船工业集团船舶修造板块营收及增速情况 . 18 图表 28: 中船工业集团船舶修造板块毛利润及毛利率 变化 . 18 图表 29: 江南船厂承建了 055 驱逐舰首舰 . 19 图表 30: 上海外高桥营业收入及其增速情况 . 19 图表 31: 上海外高桥净利润情况 . 19 图表 32: 中船黄埔文冲营业收入及其增速情况 . 20 图表 33: 中船黄埔文冲净利润及其增速情况 . 20 图表 34: 广船国际营业收入及其增速情况 . 20 图表 35: 广船国际净利润情况 . 20 图表 36: 中船澄西营业收入及其增速情况 . 21 图表 37: 中船澄西净利润情况 . 21 图表 38: 中船重工集团营收及净资产情况 . 21 图表 39: 中船重工集团利润总额及增速情况 . 21 图表 40: 中船重工集团船舶修造板块营收及增速情况 .22 图表 41: 中船重工集团船舶修造板块毛利润、毛利率及毛利率增速 .22 图表 42: 中船重工集团主要军船产品 .22 图表 43: 中船重工集团主要民船产品 .22 图表 44: 大船重工营业收入及其增速情况 .23 图表 45: 大船重工主营业务利润及归母净利润 .23 图表 46: 大船重工主要军船产品示例 .23 图表 47: 大船重工主要民船产品示例 .23 图表 48: 武船重工营业收入及其增速情况 .24 图表 49: 武船重工主营业务利润及归母净利润情况 .24 图表 50: 武船重工主要军船产品示例 .24 图表 51: 武船重工主要民船产品 .24 图表 52: 北船重工修造船业务产品 .25 图表 53: 山船重工修造船业务 .25 图表 54: 2011-2018Q1-Q3*ST 船舶营收及其增速 .27 图表 55: 2011-2018Q1-Q3*ST 船舶归母净利润 .27 图表 56: *ST 船舶 2008 年以来的股价和 PB 变化 .27 图表 57: 2011-2018Q1-Q3 中国重工营业收入及增速 .28 图表 58: 2011-2018Q1-Q3 中国重工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28 图表 59: 2011-2018Q1-Q3 中船防务营业收入及增速 .29 图表 60: 2011-2018Q1-Q3 中船防务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29 图表 61: 2011-2018Q1-Q3 中船科技营业收入及增速 .30 图表 62: 2011-2018Q1-Q3 中船科技归母净利润 .30 图表 63: 2011-2018Q1-Q3 中国动力营业收入及增速 .31 图表 64: 2011-2018Q1-Q3 中国动力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31 图表 65: 2011-2018Q1-Q3 中国海防营收及其增速 .32 图表 66: 2011-2018Q1-Q3 中国海防归母净利润及其增速 .32 图表 67: 2011-2018 中国应急营收及其增速 .33 图表 68: 2011-2018 中国应急归母净利润及其增速 .33 图表 69: 2011-2018 久之洋营收及增速 .34 图表 70: 2011-2018 久之洋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34 图表 71: 2011-2018 瑞特股份营收及其增速 .35 图表 72: 2011-2018 瑞特股份归母净利润及其增速 .35 图表 73: 2011-2018Q1-Q3 湘电股份营业收入及增速 .36 图表 74: 2011-2018Q1-Q3 湘电股份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36 图表 75: 2011-2018 年海兰信营业收入及增 速 .37 图表 76: 2011-2018 年海兰信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37 海军装备需求旺盛,带动军船建造产业持续繁荣 我国海军近年发展迅速,舰艇服役数量及技术水平提升明显,但还有多艘 老旧舰艇在服役。目前海军现役装备与现代化海军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还无法满足未来我国海军战略要求。我们认为,航母编队体系建设叠加老旧舰艇换装,未来几年造舰需求依然旺盛,将带动海军装备特别是航母及 大型驱逐舰等高价值主战舰艇持续快速发展,带动军船建造产业持续繁荣。 此外,随着全电动力、燃气轮机、电磁弹射等诸多技术的日益成熟,未来有望在新型号舰艇中逐步得到应用,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航运市场底部企稳,供需有望持续改善 航运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历史上大部分时期航运周期都是 5 至 15 年, 自 2003 年开始的本轮航运周期,在 2008 年达到周期波峰,之后开始步入 衰退,并于 2016 年进入萧条期。 2017 年以来全球海运需求增速开始高于运力供给增速,航运供需格局开始改善。但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春节后传统航运淡季、巴西淡水河谷矿难等因素影响,年初至 今 BDI 指数大幅下跌,区间最大跌幅达 53.6%,目前 BDI 指数已企稳。据 Clarksons 预测, 2019 年全球海运贸易增速为 2.84%,运力供给增速为 2.57%,航运业供需状况未来有望逐步改善,但消化过剩运力仍需要时间。 环保要求有望催生新造船需求,头部船企竞争力加强 短期来看,国际压载水公约生效、全球硫化物排放要求升级、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区扩容,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将会导致船龄较大的船舶提前拆解,有望催生新造船需求。连续多年的船市低迷,导 致竞争力较弱的船厂被迫退出市场 ,据 Clarksons 统计, 2018 年全球活跃 船厂数量相比巅峰期 2009 年已减少 63%。船市下行,叠加供给侧改革, 我国活跃船厂及船舶配套企业数量也在快速下滑,在行业低迷背景下,龙头企业的研发与资金优势得以进一步凸显,我国船舶行业产业集中度也在提高,头部船企的竞争力正逐步加强。 韩国船企整合以提升竞争力,我国也有望推进船舶行业战略性重组 2019 年 1 月,韩国现代重工宣布拟收购大宇造船,如果交易最终完成,韩国造船业将从目前的三巨头模式转变为两巨头,据克拉克森的数据,截至 2019 年 3 月两家船厂合计手持订单量达 1646 万修正总吨,占全球总手持 订单量的 20.44%。两家船企合并将实现资源互补,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将会给我国船企带来较大压力。据新华社报道,2019 年 1 月 14 至 15 日, 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在京召开,称国资委将积极稳妥推进装 备制造、船舶、化工等领域企业战略性重组。建议关注船舶板块上市公司, 包括 *ST 船舶、瑞特股份、中国重工、中船防务、中国海防、久之洋等。 风险提示:军费增长及军用舰船采购低于预期,民船行业复苏不及预期。 重点推荐 EPS(元 ) P/E(倍)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收盘价 (元 ) 投资评级 2017 2018E 2019E 2020E 2017 2018E 2019E 2020E 600150.SH *ST 船舶 18.00 买入 -1.67 0.16 0.21 0.39 -10.78 112.50 85.71 46.15 300600.SZ 瑞特股份 25.07 买入 0.64 0.67 0.76 1.07 39.17 37.42 32.99 23.43 军船产业:海军装备需求旺盛,未 来仍将持续高投入建设 我国海军近年发展迅速,但与海军战略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近年我国海军装备发展迅速,舰艇服役数量及技术水平提升明显,但仍有多艘老旧舰艇在 服役。 2012 年至 2016 年,我国海军经历了一轮“下饺子”式造舰高峰,据美国国防部发 布的中国军力报告统计,从 2012 年至 2016 年, 5 年内共下水、服役水面主战舰艇 70 多艘。整体来看,这 5 年新建造的舰艇是为满足海军“刚需”,也就是替换大量性能落 后、舰龄老迈的 051、 053 等系列驱护舰,属于“还旧账、补短板”式行为。 经过 5 年的 高速造舰,虽然我 国驱逐舰已 经发展到第 四代 ( 055 型 ) ,但是海军 却仍有多艘 第一代驱 逐舰在服役。 2015 年中国发布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提出海军按照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 要求,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构建合成、多能、高效的 海上作战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 和综合保障能力。 我们认为,目前我国海军现役装备与现代化海军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仍无法满足未来我国海军建设要求。 图表 1: 2007-2018 年中国海军舰 艇服役数量(艘) 航母 攻击核潜 战略核潜 常规潜艇 驱逐舰 护卫舰 轻护舰 两栖运输舰及坦克登陆舰 中型登陆舰 导弹艇 合计 2007 5 53 25 47 25 25 41 221 2008 5 54 29 45 26 28 45 232 2009 6 54 27 48 27 28 70 260 2010 6 54 25 49 27 28 85 274 2011 5 49 26 53 27 28 86 274 2012 5 48 26 53 28 23 86 269 2013 1 5 49 23 52 29 26 85 270 2014 1 5 51 24 49 8 29 28 85 280 2015 1 5 53 21 52 15 29 28 86 290 2016 1 5 4 57 23 52 23 30 22 86 303 2017 1 5 4 54 31 56 23 34 21 88 317 2018 1 5 4 47 28 51 28 33 23 86 306 图表 2: 2018 年中美两国重要海军武器装备数量对比 类型 中国 美国 航母 1 11 巡洋舰 - 22 驱逐舰 28 68 弹道导弹核潜艇 4 14 攻击核潜艇 5 51 巡航导弹核潜艇 - 4 常规潜艇 47 - 护卫舰 51 4 轻型护卫舰 28 - 濒海战斗舰 - 16 坦克登陆舰 /两栖船坞运输舰 33 23 中型登陆舰 23 两栖攻击舰 - 10 导弹巡逻艇 86 - 总计 306 223 总 体来看,与美国相比,从海上武器装备总数量来看,目前我国海军占据优势,但从主战 舰艇数量与技术水平来看与美国仍有较大差 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