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粤港澳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分析报告 2019 年 03 月 19 日目录 1 科创金 创 “双 ”助 力,粤 港 澳起 航正 当其时 . 4 1.1天时地利人和, 粤 港澳进入大有可为期 . 4 1.2优融劣补,两区 九 市融创共赢指日可待 . 5 1.3创新驱动首当其 冲 ,国家级大湾区再上一层 . 7 1.4双轮驱动 , “科技 +金融”创新抢占开放发展至高点 . 10 2 复盘粤 港 澳大 湾区 指数, 两 个视 角寻 找投资 机 会 . 12 2.1聚焦粤港澳主题 行 情,找寻股价高弹性的相关标的 . 12 2.2抽丝剥茧,层层 细 则且看长期受益 标的 . 15 3附表 . 18 图表目录 图 1:历届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不断引导粤港澳发展逐步落实 . 4 图 2:粤港澳地区经济引领,产业优势凸显,政治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 . 6 图 3:融合发展、取长补短,两区九市共赢指日可待 . 6 图 4:原框架协议和新规划关于基本原则的差异 . 8 图 5:促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三大合作平台资源流通 . 9 图 6: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目标两步走 . 9 图 7:具体规划章节和总体设计逻辑一脉相承,思路清晰、规划合理 . 10 图 8:发展要点清晰、急缓有序,层层推进打造世界一流大湾 区 . 11 图 9:珠三角地区曾经经历过的那些主题 . 12 图 10:从指数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主题有过两次明显的机会 . 13 表 1: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发展步步为营, 2019 年进入全面落实新阶段 . 5 表 2:四大核心城市各司其职,力求优势互补,以点带面 . 7 表 3:通过测算,粤港澳大湾区主题反应最为强烈的一次和最近的一次。 . 12 表 4: 17 只粤港澳主题相关股票超额收益大于 15% . 13 表 5: 5 只粤港澳主题相关股票超额收益大于 15% . 14 表 6:长期受益标的汇总 . 17 附表 1:粤港澳大湾区最终股票池 . 18 附表 2: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历程及政策规划 . 20 本期投资提示: 2019 年 2 月 18 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 以下简称规划 )正式发布,对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湾区给出自上而下、内容详尽的实施规划,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进入加速落实阶段。 规划分几大章节对发展方向和要领进行了全面的规划,从中我们总结出“金融创新“ “科技创新”两个最大的亮点,文件落地后,这两大领域的推进发展均得到相关部委的先后回应,与规划中的亮点内容相互承接,具体内容如下: 1) 锚定创新驱动基本原则,从“科技创 新”出发抢占先进制造业“智高点”。 3 月 3 日, 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王景武表示:“央行落实规划的具体政策,已经征求各部门意见 并完成了会签,预计很快出台”,后续跟进行动指南指日可待。 本次规划与 2017 的框架协议文件相比重新调整了内容顺序,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到首要位置 ,具体规划内容从孕育科技,激发创新,保护知识几个方面展开。为打破湾区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流动壁垒,文件提到尝试多种创新开放的解决方式。 2) 一切从创新开放原则出发,以“金融创新”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建设也大有看点。 3 月 6 日,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正抓紧粤港澳大湾区“ 1+N”的政策体系设计,科技创新 方面有重大举措”。 规划浓墨重彩的描述了金融创新发展的可行路径,字里行间无不透 露出对粤港澳地区打造特色创新金融产业的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 ,规划提到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可以尝试更进一步,这将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的驱动力,其相关金融衍生业务发展也变得可以期待。同时,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相关规定也将首次出台,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时。此外,还提到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并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前海 、南沙和横琴设立经营机构,这也给湾区金融发展带来无限想象。 3) 生态文明建设单独成章,绿色发展刻不容缓。 规划提到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 制度,连用三个“最”字,充分体现了发展不以环境为代价的前提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 我们从主题相关度和基本面最为受益两个思路筛选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标的: 思路一:复盘主题投资行情,找寻股价高弹性的相关标的。 通过复盘粤港澳地区行情从萌芽、风起、高潮和再反复的过程,我们对比总结股票弹性和每次行情最受益的 标的,最后基于股票池的弹性回测和我们补充梳理的相关性原因得出最终的高弹性股票池 。(详见正文 表 7) 思路二:抽丝剥茧,从层层细则看受益标的。 从发展推进节奏、优先性和文件着墨轻重来看,我们重点推荐以下五个方向: 1)科技: 创新发展的核心,抢占先进制造“智高点”; 2) 金融: 创新发展的血液,金融开放即刻起航; 3) 能源环保: 坚守绿色发展底线,实现 蓝天下的腾飞; 4) 基建: 大湾区融合发展,基建先行; 5) 房地产: 风口之上,区域深耕房企将受益 。 ( 具体推荐标的详见正文 2.3) 科创金创“双”助力,粤港澳起航正当其时 本文 第一部分首先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地的契机和推进过程出发, 分析大湾区推进的节奏和阶段;然后,梳理其融合发展的具体原因及定位;最后,通过对顶层设计中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定位进行对比解读,归纳出本次大湾区发展新阶段的亮点和着力点。 天时地利人和,粤港澳进入大有可为期 粤港澳地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聚集地和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在全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保护主义倾向抬头,我国处于深化改革,进一步开放的 重要阶段。而粤港澳地区城市群大多具有改革引领的标签,创新特质流淌在血液中,而我们正需要粤港澳地区城市更深入的协调合作,优势互补,以创新发展为轴,使城市群爆发出更大的潜力,跨过目前的发展瓶颈,完成重要的新时代使命。 回首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发展,可谓步步为营,规划出台过程环环相扣: 1)“做什么“清晰明了。 2017 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制定首次在两会提及,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紧随其后,新时代的大湾区发展研究正式开始。 2)“谁来做?”责任明确。 2018 年两会期间正式提出出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 展规划。同年 8 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发展粤港澳正式进入全面的筹备阶段。具体的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担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及澳门特首崔世安均担任小组成员,而这是港澳特首首次被纳入中央决策组织,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关键一步,紧密合作协同发展不再是纸上谈兵,为后续可执行打下坚实基础。 3)“怎么做?”合理详实。 2019 年 2 月 18 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全面详细的顶层规划文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落地。自此粤港澳大湾 区发展正式进入落实执行新阶 段,发展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十足。 图 1:历届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不断引导粤港澳发展逐步落实 规划落地后,科技和金融关键“双创”领域得到相关部委回应,后续分部细则及行动将即刻跟上,粤港澳地区政府则延续了其一贯的超强执行力,迅速成立战略研究院。 3 月 1 日,由广东省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合作共建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在广州揭牌成立,该研究所的成立为后续协调发展行动的战略方向的正确性提供了保证。 3 月 3 日,全国人大代表、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王景武表 示:“央行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政策,已经征求各部门意见,并完成了会签,预计很快出台”,后续跟进行动指南指日可待。 3 月 6 日,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正抓紧粤港澳大湾区“ 1+N”的政策体系设计,科技创新方面有重大举措”,执行与顶层设计紧密契合。规划落地后短短 几天,从跟踪进程可以看到各部委及推进人员执行力超强,且布局规划已久,可以说这一次顶层设计到位,受到领导高度认可,推进方向明确的大计划。 表 1: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发展步步为营, 2019 年进入全面落实新阶段 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历程及政策规划详见附录 2 优融劣补,两区九市融创共赢指日可待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与京津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列的国家级区域一体化战略, 任重而道远。经济引领、产业基础优势和其在政治战略中不可取代的地位使得粤港澳地区城市群备受瞩目。 而产能过剩、供需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也使得大湾区融合的发展势在必行。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粤港澳地区所属城市的一体化发展显得更为迫切。为提升港澳及广东九市的国际竞争力,解决大湾区经济中存在的产能过剩、供需结构不平衡不匹配等突出矛盾三阶段 代表性文件及事件 粤港澳合作发展的萌芽阶段 2008.12 国家发改委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 年)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快速推进阶段 2016.03 2017.07 国务院 发改委、粤港澳三地 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 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入全面加速阶段 2018.08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 2019.02 国务院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大湾区 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图 2:粤 港 澳 地 区 经 济 引 领, 产 业 优 势 凸 显 , 政 治 重要 性 同 样 不 言 而喻 两区九市融合之下,大湾区跃进共赢指日可待。规划中明确指出“香港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稳固支撑,澳门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发展资源有限,珠三角九市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同时对各区域的优势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清晰的定位,融合互补迫在眉睫。若能逐步消除资源流通壁垒,那么粤港澳大湾区包括的两区(香港、澳门)、 九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有望达到 9+211 的共赢局面,湾区城市群的 发展将更上一层台阶。 图 3:融合发展、取长补短,两区九市共赢指日可待 根据规划,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四大城市将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香港将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着重于金融、航运、贸易、航空、科技创新等领域;而澳门则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着力于旅游休闲、中葡合作等领域;广州则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重点在商贸、交通、科教、文化等领域;最具活力的深圳则将大力发展成为创新型引领城市、现代化国际城市,主攻方向是金融与创新。 表 2:四大核心城市各司其职,力求优 势互补,以点带面 、 、 创新驱动首当其冲,国家级大湾区再上一层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 规划是习主席亲自予以肯定的一份极高级别政策文件,具体指导了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合作发展的路径,具体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制度协调发展、对外开放等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和规划进行了明确。 粤港澳大湾区力求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该规划是以进一步建立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关系,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富有活力 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为核心指导思想。 据此指导,规划的总体要求部分相应也给出了六大基本原则和五大战略定位, 其中不乏亮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也可从中斟酌: 强调一切从创新、开放出发,同时坚守绿色发展底线。首先与 2017 年的框架协 四大城市 关键字 具体定位 香港的角色 国际金融 +贸易中心 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劢金融、商贸 物流、与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斱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 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澳门的角色 旅游休闲 +文化交流 建设丐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不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广州的角色 商贸中心 +交通枢纽 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深圳的角色 创新引领 +经济中心 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丐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议对比,“创新驱动”始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且 2019 的新规划将创新二字再次提前,表述变化看似微小,但仍然值得注意,创新就是重中之重。此外,生态环保的重视程度更上一层,提高到六大原则的前列。因此,我们认为此次发展保护生态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