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离开与回归2017-2018海归人才生态分析报告,2017年5月,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把送子女出国留学作为家庭的主要消费项目之一。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52.4万,对比2014年数据,增长13.9%。另一方面,相比于国外的经济形势,国内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催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国发展事业,2015年,回国人员达到40.9万,较2014年增长78%,超过同期出国人数增幅。海归大多数在国外完成了硕士学位,整体学历较高,智联招聘2017年监测的数据显示,2015-2016年完成硕士学位的求职者占比高达63.7%。 如何将海归人才转化成企业的生力军,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对海归来讲,如何尽快适应国内就业环境,融入职场,提升职业竞争力,也是 他们在职业发展初期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从宏观社会背景来讲,“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开展给大量需要走出去的企业提出了迫切需要面对 的问题具有国际化视野、背景的人才招聘。本篇报告随机抽取了智联简历库中毕业于2015-2016年的海归,样本总量48543,同时对121名毕业于2016年的海归做了访谈,并结合当前 国际国内形势,从留学、就业(初职)、机遇三个层面入手,探讨了海归在留学、就业上的选择,以及初入职场的困惑,并指出了海归在当前形 势下的机遇与挑战。期望对您有所助益。,前言,回国人数历年变化回国原因工作地的选择从事行业类型,企业类型上的选择偏好薪酬初职职业观初职求职方式,01 离 开,出国留学人数历年变化出国留学原因海归的来源出国留学目的地出国完成学位,出国留学专业分布性别与留学专业偏好专业选择上的留学去向地偏好出国留学低龄化趋势,02 回 归,03 结 语,目录,海归人才的挑战与机遇,现 状,1. 近10年,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增加,但增速放缓,3. 商科留学热度最高,STEM领域学科大受追捧,留学低龄化趋势渐显,出国留学的学生分散地来源于经济发达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读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的学生大多数会选择留学美国,选择商科、文学、艺术设计为留学专业的学生会倾向于赴英留学女性偏好选择文学、艺术、教育学等专业,男性则在工程、数学、计算机等专业占比较高。,01 离 开,2. 寻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出国留学最主要的原因,来 源,选 择,趋 势,英美澳为留学主要目的地,留学国家、地区渐趋多元化超过一半的学生在海外完成了硕士学历,海归整体学历层次较高,7.2%,-21.4%,34.8%,64.2%,115.4%,49.1%,-6.3%,-2.2%,3.3%,13.1%,7.5%,24.9%,27.5%,24.2%,19.3%,17.6%,3.6%,11.1%,13.9%,2.12.21.82.43.98.412.511.711.511.913.414.418.022.928.534.040.041.446.052.4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1996-2015年出国留学人数及增幅出国留学人员(万人)增幅(环比),的主要项目之一。近10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逐年增加,2015年出国留学人数达到52.4万,相比2014年增加13.9%。从留学人数的增幅来看,,2001年出国留学人数呈井喷式爆发。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启全球化进程,是留学人,数激增的宏观背景。此后,留学人数逐年增加,但是增幅较为平缓,且有所下降。,留学人数及增幅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高净值家庭将子女出国留学作为家庭消费,现状,来源,选择,趋势,71% 更优质的教育资源,54.9% 锻炼独立、社交、创新等能力,50.3% 开阔视野、增进见识,职业准备30.8%,名校情结 19.1%,移民17.7%,其他 3.5%,出国留学原因,43.7% 逃避国内教育体制数据来源:海归访谈,有效样本121图表为南丁格尔玫瑰面积图,图形的面积越大,数值越大由于回答者回答了多个原因,因此百分比之和大于1,对国内当前教育体制的逃避和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构成了学生出国留学的推力和拉力。另外,锻炼独立、社交、创新等能力,开阔视野, 为职业发展做准备也是大多数学生出国留学的主 要原因。,现状,来源,选择,趋势,00.25%0.25%0.5%0.5%1%1%5%5%10%,一线城市21.3%,新一线城市24.3%,其他城市54.4%,海归的户籍所在地分布(市一级),现状,来源,选择,趋势,数据来源:智联招聘简历库中,毕业时间为2015-2016年的海归,N=48543.,海归来源城市:东部聚集,中西部分散从海归的户籍所在城市来看,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输出了最多的海归,但占比仅为21.3%、24.3%。另外,超过50%的海归分散地来源于中东部其他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和地区。,美国 16.1%,香港 6.1%,韩国 5.5%日本 6.0%,法国 4.8%,德国 2.4%,加拿大 2.8%,澳大利亚 8.9%,在留学国家或地区的选择上,超过一半(58.5%)的学生选择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11.7%的学生选择了主流留学国之外的国家或地区,留学的地,域分布既集中,又呈现出多元化的姿态。另一方面,国家海外发展战略的实施会催生新的人,才需求,也可能促使留学目的地选择的多元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推进,非通用语言的,人才需求或将大幅增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中国留学生向相关国家分散。,留学国家或地区,俄罗斯 2.4%,英国 33.5%,现状,来源,选择,趋势,留学国家/地区分布,数据来源:智联招聘简历库中,毕业时间为2015-2016年的海归,N=48543.,其他 11.7%,现状,来源,选择,趋势,出国完成学位情况,了硕士学历回国的,另有30%的本科海归回国求职。在国外完成博士学位的人属于职场上最 不活跃的人群,表现为简历注册量很少,简历投递不活跃,这一类人群需要企业/猎头主动挖掘。,出国完成学位以硕士为主智联招聘的海归数据显示,在智联招聘上活跃的海归,超过一半(63.7%)的是在国外完成,数据来源:智联招聘简历库中,毕业时间为2015-2016年的海归,N=48543.,职业导向(career-oriented)的专业 选择从专业选择来看,超过一半(78%)的学生选择了商科以及偏应用性的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受全球科技热潮推动,STEM领域留学高涨。另一方 面,国内职场上软件、互联网、数据挖掘等职位薪 酬较高,这也为大多数学生选择这类专业提供了现 实的参考。,现状,来源,选择,趋势,留学专业选择,数据来源:智联招聘简历库中,毕业时间为2015-2016年的海归,N=48543.注:部分海归为双学位,因此专业占比之和大于1STEM专业指的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 商科包含:管理、会计、金融、经济、市场营销等专业,专业选择,男女有别专业选择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性别对专 业选择的影响表现在,除了商科,女性在文 学、艺术、语言等专业上的比例高于男性在 这类专业上的比例,而男性则在技术、数学 主导的专业中占据优势地位。,现状,来源,选择,趋势,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女,男,毕业时间为2015-2016年的海归,N=48543.,商科,语言与文学,教育学,艺术与设计,工程类,数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不同专业选择留学目的地的偏好美国在自然科学、数学、计算机等理工科类的专业中占据优势地位,因此读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学生大多数会选择留学美国。选择商科、文学、艺术设计为留学专业的学生会倾向于赴英留 学。,现状,来源,选择,趋势,毕业时间为2015-2016年的海归,N=48543.,65,4503,6725,23795,2005/06,2008/09,2010/11,2012/13,在美就读私立高中的中国学生数量,2015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14年赴美攻读本科学位的中国学生人数第一次超过了赴美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 数,2014-2015学年,赴美留学读本科的中国学生达,124552人,较前一年增长12.7%,赴美读研究生的中国学生达120331人,较前一年增长了4%。,另一方面,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数据,赴美就读高中的学生数量在2012/13学年陡增,留学低龄化趋势显现。,出国读本科人数超过研究生,高中增长较 快,留学低龄化趋势渐显,现状,来源,选择,趋势,现 状,1. 近10年,回国人数不断增加,相比增幅较为缓慢的出国人数,回国人数增幅较大,回国发展成主流,1. 在工作地的选择上更看重职业发展机会,社会关系网络强度对海归选择工作地的影响不大,1. 海归的薪酬受到工作所在城市的影响,一线城市海归分布在高薪上的比例高于其他城市,02 回归,2. 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是海归回国的主要原因,选 择,薪 酬,2. 一线城市职场上较大的海归需求促成了海归向其聚集,海归的初始薪酬存在专业上的差异,数学/计算机科学的海归薪酬最高海归的初始薪酬存在学历上的差异,学历越高,在高薪上所占的比例越大工作经验的积累有助于海归薪酬的增长,工作3-4年的海归在高薪上所占的比例高于才进入职场的海归,教育、金融、互联网、咨询成海归求职热门行业相比国内应届毕业生对国企的偏好,海归更偏爱民营与外企第一份工作,海归更看重发展空间和工作内容,初职职业观更加务实和理性网络招聘是海归初职获得的主要渠道,0.70.70.70.80.91.21.82.02.53.54.24.46.910.813.518.627.335.436.540.9,31%,32%,42%,33%,23%,15%,14%,17%,22%,30%,31%31%,39%,47%47%,55%,68%,85%,79%,78%,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1996-2015年学成回国人员数量学成回国留学人员(万人)回国人数占当年出国人数百分比,近两年,出国人数的增幅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上,且整体增长幅度较小,而同期归国人员,的数量却达到了80%左右的增幅。回国发展成为绝大多数海归的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国内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不断优化的就业、创业环境对海外学子的强大吸引力。,归国| 回国发展成主流,2.5%,59.7%,55.0%,15.1%,16.4%,40.3%,2.3%,签证到期或无法拿到国外永居,情感与文化因素,国内经济形势好,政治稳定,海归政策吸引,国外社会关系网络薄弱,国内就业/创业机会更多,其他,有效样本121.,归国| 文化与情感因素是归国的重要因素海归回国的主要原因是情感、文化上的认同 感和归属感。除此之外,国内稳定的政治经 济环境、大量的就业机会也是海归回国寻求 发展的现实基础。,选择回国发展的原因(多项),海归在选择工作地时,着重考虑的因素为工作机会,同时,城市公共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基础设施是否完善也是影响海归工作地选择的重要因素。生 活成本则成为海归在选择工作地时最不会着重考虑 的因素。,工作地| 机会是决定性因素,有效样本121,海归选择工作地时最看重的因素(多项),面,新一线城市对海归的吸引力也较大。中西部地区对海归吸引力最大的城市为成都。2017年13月智联招聘监测数据显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企业下载了超过50%的海归简 历,其中北京的企业表现最为抢眼。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现代化程度更高,可供选择的 机会更多,对海归的需求量较大,这是海归选择这些 城市最现实的因素。,北京28%,广州4%,成都4%,2%,2%,大连 2%,天津2%,海归简历投递城市分布top10,工作地选择|向一线城市聚集比起相对分散的海归来源,海归对工作地的选择更为 聚集,超过50%的海归期望在一线城市工作。另一方,41.0%,14.0%,北京上海,不同地区企业下载海归简历数量,数据来源:智联招聘简历库中,毕业时间为2015-2016年且在2017年1-3月投递过简历的海归,样本量为300132017年1-3月在智联上下载海归简历的企业,企业数为98534,下载海归简历量为417312份,由于对国内就业市场缺乏了解,因此相比于国内的学生,海归更可能依据专业选择工作,而不是国内行业、职业 热度。海归留学大多选择商科、数学/计算机科学,因此在行业的选择上,大多数海归倾向于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如金融类、教育培训、互联网、咨询服务等。,另一方面,该类行业在实际的招聘中,对海归的需求量也比其他行业大,招聘端与需求端的诉求协同作用,导,致该类行业中的海归占比高于其他行业。,行业| 教育、金融、互联网、咨询成海归求职热门行业,2017年1-3月下载海归简历量最大的行业top5,12%,11%,8%,8%,5%,基金/证券/期货/投资,教育/培训/院校,互联网/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咨询,媒体/出版/影视/文化传播,海归第一份工作所在行业,11%,9%,7%,4%,4%,互联网/电子商务,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基金/证券/期货/投资,大型设备/机电设备/重工业,银行,2017届国内应届生简历投递行业,40.4%,15.9%,11.7%,10.5%,10.2%,9.9%,1.3%,0.1%,海归简历投递企业类型,25.8%,23.2%,17.2%,14.3%,3.8%,1.0%,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其他,2016年国内应届生期望签约单位性质,智联招聘2016年应届生就业力报告显示,国内应届毕业生期望签约的单位性质以国企为主,占比23.8%,智联招聘监测的海归数据 显示,40.4%的海在简历投递时选择了民营 企业。相比国内的毕业生,海归在求职方向,上思维更加开阔,并不一心求稳。,企业类型偏好|海归最爱民营与外企,数据来源:智联招聘2016年应届生就业力报告,民营外商独资 股份制企业国企其它合资事业单位 国家机关数据来源:智联招聘简历库中,毕业时间为2015-2016年且在2017年1-3月投递过简 历的海归,样本量为30013,对海归的访谈结果显示,超过一半(53.4%)的海归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更加关注职业的,发展空间,另外有20.6%的海归选择了工作内容。可以看出,海归的初职职业观更加理性,更加关注长远的职业发展,认为工作的实质内容与 发展空间更有助于提升职场竞争力。,发展空间53.4%,工作内容20.6%,薪酬 13%,环境 12.6%,其他 0.4%,第一份工作最看重的因素(单 项),初职职业观| 更具发展视野的初职职业观,数据来源:海归访谈,有效样本121.,58.1%,8.7%,7.6%,6.4%,4.4%,6.3%,7.2%,国内招聘网站,企业校园招聘(海外),企业校园招聘(国内),家人/朋友/熟人推荐,企业自建渠道(如官网/官博/公众号等),专场招聘会,留学生专属社交平台(校友会/留交会等),其他,国内第一份正式工作通过什么渠道找到的,生专属社交平台形成的弱关系网络在海归求职方式中占比达到22.7%,但是由于这类求职方式的非连续、非系统性和偶发性等特征,它没有成为海归求职的主要方式。,初职求职渠道| 网络招聘是主要方式网络招聘平台是海归回国求职的主要方式,同时,社 会关系网络,如家人/亲戚等强关系网络、依托留学,国内的第一份工作比较难找,一来海外校招比,较少,竞争激烈;回国求职的话,时间上不方便,成,本太大。还有就是对国内的招聘环境不熟悉,也没有,太多可利用的人际关系。,1.3%数据来源:海归访谈,有效样本121.,“,”,海归说,初职薪酬| 薪酬存在工作地上的差异,从全国来看,海归的月薪集中分布在4001-8000元,占比为46.2%。从城市分级的数据来看,一线城市如北上广深地区的海归,第一份全职工作的工资在 6001-8000元/月的最多,工作在新一线、2线及3线 城市的海归月薪在4001-6000元的占比最高,工作在4/5线城市的海归,月薪分布在2001-4000元的最多。概括来说,工作地经济越发达,薪酬越高,海归第一 份工作的薪酬分布与所在城市整体薪酬分布一致。,工作在不同城市的海归的薪酬分布,数据来源:智联招聘简历库中,毕业时间为2015-2016年的海归,N=48543.城市分级参见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划分结果,一线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新一线城市为成都、杭州、天津、重庆等15个城市,完整榜单参见文末附录。,物科学,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受到专业的影响。麦可思2017年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较高专业排名前10的大多数为计算机相关的专业。 海归的数据也反映出这一现实情况。在国内的第一 份工作,所学专业为数据/计算机科学的海归,月 薪在10000-15000元之间的占比最大,且高于其他 专业在这一薪酬区间上的百分比。,初职薪酬| 数学/计算机科学专业薪酬最高,毕业时间为2015-2016年的海归,N=48543.,不同专业的海归第一份工作薪酬差异,海归在国内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酬会受到学历的影响,整体显示为学历越高,薪酬越高。具体来讲,本科学历的海归第一份工作的月薪大多数分布在 4001-6000元,其次为2001-4000元;硕士学历的 海归第一份工作的月薪大多分布在4001-6000元, 其次是6001-8000元,并且在6000元以上的各个 薪酬区间,硕士的占比都高于本科的占比;超过40%的海归博士初职月薪在15K以上。,初职薪酬| 学历越高,薪酬越高,数据来源:智联招聘简历库中,毕业时间为2015-2016年的海归,N=48543.,薪酬变动|,为了考察海归群体初职薪酬和工作经验增加之后的薪酬,我们分别选取了毕业于2013-2014年、2015-2016年的海归的最近一份工作的薪酬数据, 数据结果如图左所示。概括来讲,初入职场的海归,薪酬大多分布在4001-6000元/月,并且随着薪酬的增加,占比逐渐降低。 而工作经验为3-4年的海归群体,月薪主要分布在 6001-8000、8000-10000,并且在高薪(8000元以上)的分布上,工作3-4年的海归占比显著高于初 入职场的海归。,工作经验的增加会带来薪酬的增长,10.7%,15.4%,22.6%,20.9%,13.0%,11.0%,6.5%,0.4%,6.1%,19.3%,22.4%,20.0%,19.2%,12.5%,2000元/月以下,2001-4000元/月,4001-6000元/月,6001-8000元/月,8001-10000元/月,10001-15000元/月,15000元/月以上,初入职场的海归薪酬与工作3-4年的海归薪酬第一份工作工作经验3-4年,工作3-4年:选择的是智联招聘中毕业于2013-2014年的海归的最近一份工作的薪酬,样本量N=33696.第一份工作:选择的是智联招聘中毕业于2015-2016年的海归的最近一份工作的薪酬,样本量N=48543.,03 结 语,挑战企业招聘“去群体化”,重视个体异质性,随着赴海外留学的人数和归国人数的增加,海归变得越来越不稀缺,企业的HR面临很多选择,对海归这一群体的认识也变得越来越理性。在招聘中,企业更加看重海归个体的能力,而不是海归这个词本 身所带的光环。在光环逐渐褪去之后,海归需要的是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价值。,筛简历的时候,我会对条件很符合的海归特别留意,但是一切还是看,面试的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吧。现在海归越来越多,我们其实要招的,是合适的人,他是不是海归并不重要。,HR(中小企业,互联网行业),“,”,我们公司比较大,海外的业务岗位会倾向于招聘海归,毕竟他们有国,外生活的经验,语言能力、海外适应能力更强。如果没有在国外留学,的经验,但是有国外工作的经验,相比之下我们会倾向于后者。,HR(大型企业,跨领域经营),“,”,64.5% 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缺乏合格的国际化人才”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最大困难。,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需要,7.5W名具备国际经验的经理人,而目前中国仅具备5000名此类人才。,新形势,新机遇国际化人才缺乏制约中国企业“走出去”,新形势,新机遇,“一带一路” 战略下,企业“走出去” ,人才需先行,企业人才国际化水平低是中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 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总共达成270多项具体成果,涵盖政策 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对企业而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中 国企业开启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化市场,企业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出去。企业走出去,人才需先行。 而国际化人才的缺乏是中国大多数企业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有着海外生活、工作、学 习经历的海归必将拥有更多的机遇和发展前景。,附 录样本一:毕业时间为2015-2016年,2017年1-3月在智联招聘有过注册、更新、投递简历行为的海归,有效样本量为48543。样本二:毕业时间为2015-2016年,2017年1-3月在智联招聘至少投递过一次简历的海归,有效样本量30013。 样本三:2017年1-3月,在智联招聘上下载过海归简历的企业数量,有效样本量98534,下载简历量417312份。 样本四:121个海归访谈个案。参考资料一:智联招聘2016年应届生就业力报告。参考资料二:智联招聘2017年应届生就业力报告。参考资料三:王辉耀,苗绿,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参考资料四:王辉耀,苗绿,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参考资料五:王辉耀,苗绿,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附 录城市分级名单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谢谢观看,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