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 4 增值税下调的行业影响分析 2018 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2018 年全年经济增速创下了自 1991 年以来二十多年的新低。与此同时,企业盈利状况恶化,房地产行业增长低迷,出口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面临严峻的下行风险。在这一背景下,此次增值税政策的适时调整,对激活国内需求、促进行业发展和刺激实体经济增长均带来积极影响。 一、本次增值税下调的政策内容和目的 自 2019 年 4 月 1 日起,中国实施新的增值税政策。本次政策改革的特点是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主要内容包括:( 1)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 16%的税率降至 13%;( 2)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 10%的税率降至 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 3)保持 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其他的改革措施包括: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挡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抓好年初出台的小微企业普 惠性减税政策落实。 本次增值税改革是自 2017 年以来的关于增值税政策的第三次重大调整,总体的政策目标是简化税制,减轻企业税负,扶持实体经济发展。 表 1: 2017 年以来的增值税政策调整历史 另一方 面,当前我国增值税的水平,同世界上其他以制造业为主要支柱的经济体相比依然偏高,如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制造业 增值税普遍维持在 10%或以下的水平,说明我国增值税未来依然存有较大的下调空间。 二、增值税下调的宏观影响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增值税下调会对各级政府财政收入以及整体物价水平造成影响。增值税是我国各级政府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增值税政策调整时间 增值税政策调整内容 2017 年 7 月 1 日 增值税税率由 17%、 13%、 11%、 6%四档简并到 17%、 11%、6%三档 2018 年 5 月 1 日 增值税由 17%、 11%、 6%三档下调至 16%、 10%、 6%三档 2019 年 4 月 1 日 由 16%、 10%、 6%三档调整到 13%、 9%、 6%三档 资料来源:国家税务局 作 者 大公资信技术产品部 刘金贺 联系电话: 010-51087768 dagongratingsdagongcredit 宏观 研究 研究报告 2 / 4 增值税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减税短期内对各级政府的一般预算支出形成制约,但长期而言,政府减税让利激活了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内生活力,整个社会的效率由于减税而获得帕累托改进。物价方面,从历次增值税政策的调整结果观察,由于传导机制的差异,对生产端和消费端价格水平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有所不同。 (一)财政收入:短期而言财政缺口加大;长期而言减税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中国财政收入的 85%左右来自税收,而增值税在各级政府的税收收入中占比超三分之一 , 故短期而言,这次大幅下调增值税税率,会造成较大的财政缺口。在 2019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政府减让自己存量利益的解决办法,即减税造成的财政收入缺口通过政府压缩一般预算和地方挖潜等措施予以消化。短期内,减税能否可持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级政府能否切实让利,如果政府开支不能有效压缩,就会出现财政税收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市场主体的宏观税负总体并没有减少,则增值税改革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长期而言,减税为实体经济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提高市场主体的内生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最终得益的不仅是企 业和实体经济 ,也能带来更多的税收增长。减税通过促进投资和消费,拉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进而为财政收入创造更广泛的税基,短期税收下降造成的财政缺口会逐步得到弥补甚至会有更大的盈余。 (二) 物价水平:短期内生产端价格指数下降明显,需求端价格指数影响不大;长期而言总需求的增长会推高整体物价水平 由于我国大部分产业市场的完全竞争性,减税会促使企业下调产品的价格,短期内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会走低,而消费端价格传导则相对滞后,而且价格粘性较大,故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变化不大,从上两次增值税调整后的市场表现也印证了 这一点。今年一季度以来,当前无论 CPI 或者 PPI,都处于相对低位,这一现象更多是由当前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处于相对低迷周期的大环境所决定的。国内外需求的疲软降低了企业投资的动力和信心,社会信贷增速放缓,货币传导机制失灵,也是造成价格指数偏低的原因之一。因此,故相对于以往增值税调整后短期内价格水平的表现,本次价格水平的调整受到的影响因素更加多样、更加复杂。 长期而言,减税会从促进投资和消费两方面推升总体需求和价格水平。从投资角度而言,减税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从而刺激企业扩大投资以增加产出;从消费的角度而言,企业利 润的提高会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从而促进消费的增长。消费的增长3 / 4 进一步拉动企业的产出和投资,投资和需求的共同增长将会推高消费端和生产端的价格水平。 三、增值税下调的行业影响 增值税属于间接税,税率调整会影响到行业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动,进而使得供需端作出 调整,增值税税率下调减少政府部门在收入分配中的份额,由此增值税下调让渡出的收益事实上是在企业和居民部门之间进行分配。至于如何分配,则同行业的性质关联度较大,换言之,同行业的市场竞争充分性和行业集中度有较大的关系。对于汽车等制造行业而言,由于市场竞争较充分,集中度不高,减税所得的利益主要向消费终端转移,消费者将从减税所得中获得较大的比重;对于石油、电力、通讯和其他公用事业而言,由于市场的集中度较高,减税更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减税收益更多地为企业所获得。从行业大类划分,减税的影响大致如下: (一)汽车、交通运输 、文娱、批发零售等市场竞争相对充分的行业,会迎来整体市场价格的明显下调 在集中度较低、竞争充分的行业中,减税之后,厂商将通过降低价格来销售更多的产品,以此获得市场份额。这个过程一般可以持续到价格降低幅度与税收减少幅度相等,税收的降低会完全传导到价格上。如汽车行业对本次增值税政策调整反应迅速,已有多个品牌的汽车企业宣布降价,反映出了由于行业的相对充分竞争性,减税获益更多向终端消费者倾斜。 (二)电力、通讯、石油、燃气、公用事业等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企业从减税蛋糕中获得的比例较高,关联企业的运营成本得到改善 由 于这类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价格调整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同时,由于这类产品消费者需求价格弹性较低,一般除了政策指导性的价格调整,行业自身调整价格的动力不足。针对此次增值税下调,有关部门对燃油等价格也进行了指导性下调,降低了交通运输等行业的运营成本。同时,由于行业的传导性,减税自上而下的传导将覆盖上下游关联行业,有利于改善相关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 (三)房地产业由于其行业其特殊性,减税同房地产市场变化及价格调整的联动并不明显 房地产行业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特殊性表现在同银行信贷以及地 方财政的关联程度较高,价格的大幅波动极易造成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因此也成为历次财政金融政策调整的关注点。同时,由于其区域和土地供应的垄断4 / 4 性,价格更多反映了地方政府意志、人口流动和资源分配不均衡等诸多要素的特点,单纯增值税税率的调整难以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本次税率下调,虽然使地产行业税收负担有所下降,但由于其利润规模同样较大,下调税率所获税收减免部分被企业所得税抵消,对行业整体利润改善的影响并不显著。概括而言,本次增值税税率调整对房地产行业市场的影响整体上偏中性。 报告声明 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大公资信,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