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于博弈视角的中美国家实力消长评估报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 2013 年 1 月 19 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 7 个部门、运营管理3 个中心 ( 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成立于 2017 年 8 月 25 日,是教育部在国内设立的两家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之一,由人大重阳运营管理。建院以来,人大重阳调研美国 20余次,先后在中美两国主办过关于“一带一路”、南海问题、中美贸易战和中美关系等多次高层次双边智库对话,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大重阳“中美人文交流系列研究报告”第 2 期 3基于博弈视角的中美国家实力消长评估报告 基于博弈视角的中美国家实力消长评估报告 基于博弈视角的中美国家实力消长评估报告 核心提示 2018 年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10 周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全球局势复杂多变。全球范围内经贸摩擦增多,多边贸易体制受挫,国际经济规则酝酿深刻调整。而中美贸易冲突的发酵与演化,进一步深化了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中美贸易争端不仅仅是一场经济贸易领域的对抗,更是涉及两国国家实力各方面的综合博弈。虽然中美两国元首达成共识暂缓加征关税,但中美贸易争端仍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中美两国实力的消长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直备受全球舆论的关注,在当前背景下,看清中美实力的对比对于中国做好何种准备展开对美博弈以及如何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以中美贸易摩擦为背景,真实客观地比较了中美实力变迁以及分析了两者博弈的战略走向。 关键词 中美博弈;国际实力;结构性转化;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复兴;美国衰落 本文作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典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该报告为 2018 年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项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105211000000180027)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已发表至:王文 .中美出现结构性的实力消长,红旗文稿2018 年第 13 期,14-16 页;王文,刘典中美博弈与中国复兴基于两国实力消长的视角,东北亚论坛2019 年第 2 期,47-63 页。4 人大重阳“中美人文交流系列研究报告”第 2 期基于博弈视角的中美国家实力消长评估报告2018年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全球局势复杂多变,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发展蒙上阴影。全球经济整体增速回落,世界 GDP 增长率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约为3.7%、按市场汇率计算约为3.2%。除美国、印度等少数经济体之外,全球几大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呈现放缓趋势。国际直接投资活动低迷 2018 年全球直接投资(FDI)总规模预计下跌 19%,为 1.2 万亿美元左右,2017 年的规模为 1.47 万亿美元,这将是全球 FDI 连续第三年缩水,规模跌回至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最低水平。全球债务仍处于较高水平,威胁着世界经济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8 年 12 月 13 日发布报告称,2017 年全球国家和私人债务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84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5%。全球人均债务达 8.6 万美元,相当于全球人均收入的 2.5 倍。国际贸易增速放缓,2018 年前三季度,世界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14.3%、12.7% 和 8.4%,排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世界货物出口总量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3.7%、3.1% 和 2.7%,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 1.1、0.8 和 2.3 个百分点。全球范围内经贸摩擦增多,多变贸易体制受挫,国际经济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国际金融市场跌宕起伏,截至2018年 12 月 21 日,以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公司编制的明晟指数(MSCI 指数)来衡量,全球股指从年初以来下跌 13.3%,其中新兴市场股市指数下跌 17.4%。美股一度加速扩张,但 10 月以来连续下挫。美联储连续四次加息,美元走强,名义美元指数同比升值7.0%,实际美元指数升值6.5%,全球资本向美国流动,引发新兴经济体的货币贬值和流动性危机。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持续弱化,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速下行与分化风险加大。美国经济扩张进入晚期,GDP 增速将回落。随着减税措施刺激效果的减退,美国实体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凸显。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的下行将使得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将会降低投资者的信心,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其次,贸易保护主义对多边贸易体制构成了巨大威胁,世界贸易将步入碎片化时代,区域贸易协定发展进程加快。中美贸易争端及美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打破了原有的国际贸易体系,构建新的、更加公平合理的多边贸易规则的需求更为迫切,国际贸易格局将面临重组和洗牌。此外,美国股市泡沫破裂风险开始显现,预计美国金融市场波动性将会显著上升,并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溢出效应。同时,全球债务水平的持续上升将增加再一次爆发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全球金融风险处于上升状态,累积的脆弱性或将因为金融环境收紧而暴露,从而引发新一轮世界经济的衰退。2008 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剧烈冲击,全球经济陷入多年的萧条期。十年来,以中国为主要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高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引擎。2010 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 姚枝仲 .2018-2019 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R.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2018. 世界投资报告 2018R.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2019. 驻哈萨克经商参处 . IMF:2017 年全球债务总额达到创纪录的 184 万亿美元EB/OL. 商务部 .mofcom.gov/article/i/jyjl/e/201812/20181202817071.shtml,2018-12-14/2019-01-03. Quarterly merchandise trade volumeEB/OL.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english/res./quarterly_merch_trade_volume_e.xls, 2018-12-06/2019/01/05.人大重阳“中美人文交流系列研究报告”第 2 期 5基于博弈视角的中美国家实力消长评估报告 基于博弈视角的中美国家实力消长评估报告 美国经济实力之间的差距日益缩小,两国的综合国力也呈现了差距缩小的总趋势。2013 年以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先后主办了 APEC 峰会 ( 北京 )、G20 峰会(杭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厦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北京)、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青岛)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在周边与全球的影响力急剧上升。针对中国迅速提升的影响力,2017 年初上台执政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总目标,在亚太地区的介入变得非常强势,尤其是在经贸问题上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从而引发了中美贸易争端。2018 年的中美关系一度陷入到中美 197 年建交以来最复杂与最危险的境地,“中美将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设想甚嚣尘上。近年来,学界有种观点赢得越来越多的呼声:金融危机十年是美国衰落的十年,逐渐恢复元气的美国再也无法容忍中国发展,试图以遏制中国的方式来延缓美国衰落进程。“中国复兴,美国衰落”的假设是否成立,取决于如何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认识美国国家实力的变化,以及如何评估中国发展与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转变。为此,本文从关于美国衰落与中国复兴的流行论述出发,梳理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十年中美国家实力的部分变化,讲述中美实力格局的微妙变化,对“中国复兴,美国衰落”的假设做出必要的修正,并就中国未来发展战略提出一些设想与建议。 孟亮,梁莹莹 . 中美贸易争端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多阶段动态博弈分析J. 中国流通经济,2018,32(09):85-97. 吴志成,王慧婷 .“修昔底德陷阱”对中美关系发展的非适用性分析J. 政治学研究,2017(1):15-25. 王传军奥巴马阐述美国外交新政策:美国想要再领导世界 100 年N. 光明日报,2014-05-30. Joseph Nye.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M. New York: Public Affairs.127-147.美 约瑟夫奈 .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M.美邵杜罔译 .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29-30,138 陈晓晨,徐以升 . 美国大转向:美国如何迈向下一个十年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64-65.一、“美国衰落、中国复兴”?关于美国衰落的论调,学术界有一些分歧。有学者认为,美国国家实力只是处于暂时衰落中,会经历周期性的反复,不排除美国仍然会持续百年霸权。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曾说,“美国将继续领导世界一百年”。另一些学者则从软实力、相对实力、战略收缩论角度评估美国衰落。软实力论者认为,美国硬实力的下降是 20世纪末国际力量结构变化的重大现象,美国软实力是否能够保持其他国家不可企及的优势是美国霸权的关键。相对衰落论者认为,考察衰落一词要区分相对衰落和绝对衰落两个概念。相比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美国呈现了“相对衰落”的趋势,而美国实力仍在不断增长,并不是处在绝对的衰落进程。(29-30)战略收缩论者认为,美国的霸权只是收缩并非衰落,其基石依然牢固,将美国的战略收缩等同于衰退是不正确的,必须厘清战略收缩与衰退两个概念的不同。与“美国衰落论”相对,“中国复兴说”更流行。中国的兴起具有巨大的世界意义,背后也蕴藏着广泛而又深邃的理论逻辑,6 人大重阳“中美人文交流系列研究报告”第 2 期基于博弈视角的中美国家实力消长评估报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适应进程仍在进行中,随之所引发的各种看法、争议以及政策反应、战略调整,让“美国衰落”和“中国复兴”的论调处在一个平台上而受到热议。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十年里,中美国际权力再分配问题被屡屡提及,仿佛这是一个零和博弈、我强你弱、结构性消减的国际秩序再造进程。国际关系研究的主流观点认为,国际关系的本质就是无政府状态,即意味着世界上不存在一个高于主权国家的世界政府。但无政府状态并不意味着国际关系就是完全混乱无序的状态,国际社会中仍然存在有序的行为状态。而这种有序性取决于实力第一国家的更替。不同的实力第一强国,将带来不同的国际秩序。国家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的立身之本,其消长变迁极大地影响着国家间的权力分配、利益分配、观念分配,影响着国际格局的形势与国际秩序的构建。中美两国学术界、智库界都在热议中美实力接近,纵观中美国家实力对比的现实争论,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对“中国复兴说”持非常积极的态度,这类观点也有局部超越论和全面超越论的不同论调。局部超越论认为随着中国实力迅速增长,中美在亚太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表现为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安全领域,两国间的制度融合较少,而另起炉灶、相互竞争的态势却日益明显。其中代表人物马丁雅克认为中国将于本世纪 20 年代中期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并且随着中国持续崛起,中国将不仅仅只是一个经济现象,还会成为一个政治现象、文化现象、军事现象、道德观念现象、思维方式现象,也就是说,中国将越来越展现出一种有巨大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国才会具有的特征。全面超越论则认为中国和美国综合国力占世界比重的变化呈相反趋势,中国属于“持续发展型”,美国属于“持续下降型”或“衰落型”,“中国综合实力已成为全球第一强国”,中国有能力全面挑战美国,中国领导人能够非常有底气地向美方提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优势会越来越得以彰显。另一类则持悲观态度,可进一步归纳为“溢美论”和“唱衰中国论”。 “溢美论”认为中国实力差距美国仍有非常大的差距,是个“脆弱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各个领域相较于中国实力优势非常明显,随着美国经济近两年的复苏,中美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会越来越大,而中国本身由于面临经济下行等多方面因素,发展预期遭遇不确定性,从长远来看,无法超越美国。“唱衰中国论”则认为,美国国内问题并未导致国家实力的绝对衰退,只是由于他者崛起,美国在国际权力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受到了相对冲击,但是中国在全球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还远不能标志着美国世纪的结束。(138) 高程 . 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周边格局变化与战略调整J. 国际经济评论,2014(02):32-48,5. 阎学通 . 无序体系中的国际秩序J. 国际政治科学,2016,(1):1-31. 本文所采用国家实力(National Power)的定义,即一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也被称作综合国力。而所谓综合国力,即为一个主权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用于的各种力量的有机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比较研究课题组 . 对中国综合国力的测度和一般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1995(05):4-19. 凌胜利 . 拒优战略 : 中美亚太主导权竞争J. 当代亚太 , 2017(1):109-138. 马丁雅克 . 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M. 中信出版社,2010:84-92. 胡鞍钢 , 高宇宁 , 郑云峰等 . 大国兴衰与中国机遇:国家综合国力评估J. 经济导刊,2017(05):14-25. 王玉主 . 脆弱的超级大国 ?从中国:脆弱的超级大国看美国如何认识中国J. 当代亚太,2007(5):63-64.人大重阳“中美人文交流系列研究报告”第 2 期 7基于博弈视角的中美国家实力消长评估报告 基于博弈视角的中美国家实力消长评估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与政治影响的不断提升,西方对中国经济发展、外交感召、制度魅力等呈现“超越”的苗头感到压力,恰逢此时,“中国全面超越美国”等极端论调进一步加剧了西方的恐慌感。美国对华态度正在进行建交 40 年来最颠覆的反思,更有一些“中国威胁论”企图将中国定位为西方“假想敌”,控诉中国窃取西方高科技与知识产权,认为中国复兴是在搞“经济侵略”,是在实施“地缘政治扩张”,是在“破坏国际规则”,甚至指责中国“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和繁荣构成严峻威胁”。关于“美国衰落”和“中国复兴”现实争论的背后事实,是如何客观评估中美两国实力对比。中美两国的实力差距在缩小,却很少有人去分层化、分领域地探讨两国实力到底有多接近?哪些领域的实力在接近?不同领域实力接近的差异是否存在?国际金融危机十年来,对中美实力进行客观地对比,对于校正“全面超越论”、“唱衰中国论”等几类极端的论述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将参考中外学者关于国际实力的评估模型,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大方面来进行分层对比。 Hudson Institute. Vice President Mike Pences Remarks on the Administrations Policy Towards ChinaEB/OL. Hudson Institute, hudson/events/1610-vice-president-mike-pence-s-remarks-on-the-administration-s-policy-towards-china102018, 2018-10-04/2018-11-06. 针对国家实力的评估,不同学者构建了相应的模型。其中,克莱因国力方程是属于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实力评估模型。在该模型中,克莱因将国家实力分为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其中物质要素包含基本实体、经济实力和军事能力;精神要素则主要指战略意图和国家意志。(参见:美R.S. 克莱因 . 世界各国国力评估M.1976)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主义范式的代表学者约瑟夫奈着重强调了“软实力”的概念。他将国家实力分为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和软实力。其中,硬权力包括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而软权力主要来源自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参见:美约瑟夫奈 . 软实力:权力,从硬实力到软实力 M. 中信出版社,201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者也逐渐提出了一些国家实力的评估模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曾提出综合国力模型。在该模型中,国家实力包括资源、经济活动能力、对外经济活动能力、科技能力、社会发展程度、军事能力、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和外交能力 8 个构成要素。该模型首次将“社会发展程度”引入国家实力的评估中,其中涉及教育水平、文化水平、保健水平、城市化等指标。(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比较研究课题组 . 对中国综合国力的测度和一般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1995(05):4-19.)8 人大重阳“中美人文交流系列研究报告”第 2 期基于博弈视角的中美国家实力消长评估报告二、十年来中美实力的分层对比客观上看,过去十年,以经济总量为主要指标的中国硬实力已获得全面提升,经济总量与美国的差距逐渐缩小。在经济实力上,中国增长速度非常迅速,占全球份额逐渐扩大,并为世界经济的经济增长年均贡献 30% 左右。从GDP规模的角度分析,中国占世界份额逐步扩大,同美国差距逐渐缩小。根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数据统计,2008 年美国的 GDP 总量为 14.719 万亿美元,中国的 GDP 总量为 4.598 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 GDP 总量的 23.2% 和 7.2%(见图 1)。2017 年, 美 国 的 GDP 为 19.391万亿美元,而中国的 GDP 为 12.238 万亿美元,两国GDP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4%和 15.2%。从图上可以看出,美国GDP 占世界份额并没有明显变化,保持在世界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中国占比却有了很大提升,从 2008 年占美国 GDP 的三分之一增长至约三分之二。图 2008-2017 年中美国民生产总值对比(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十年内,中国的农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加值上也有迅速增长。2008 年,中国的农业增加值为 4713.57 亿美元,是美国的近3倍,而2017年中国的农业增加值为9686.28 亿元,是美国的 5.13 倍。2008 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为 2.158 万亿美元,约为美国的三分之二;而 2016 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为4.463万亿美元,是美国的1.27倍。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在 2011 年时就已超过了美国。在金融发展方面,人民国际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与此同时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并未动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IMF) 数 据,2016 年 10 月 1 日,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权重达到 10.92%,成为除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外的第五种货币,其中美元在 SDR 有超过 40% 的权重。从国际贸易角度看,中国货物出口额自 2013 年以来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为顺差状态,而服务贸易为逆差状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统计,2017 年中国贸易总额在世界占比为11.48%,高于美国 11.06% 的占比;2017 年中国的商品贸易出口额达 2.26 万亿美元,进口额达1.84 万亿美元;而美国商品贸易出口额达 1.55 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进口额达 2.41 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中国的国际贸易依存度也在逐步提升。美国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2017 年中国 World Bank Open DataEB/OL.The World Bank, data.worldbank/indicator/NY.GDP.MKTP.CD?locations=CN-US World Bank Open DataEB/OL.The World Bank, data.worldbank/indicator/NV.AGR.TOTL.CD?locations=CN-US 人民币自 2016 年 10 月 1 日加入 SDR 权重第三EB/OL. 中国金融信息网,rmb.xinhua08/a/20151201/1582379.shtml, 2015-12-01/2018-10-29. Country Profiles.China EB/OL.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stat.wto/CountryProfiles/CN_e.htm Country Profiles.US EB/OL.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stat.wto/CountryProfiles/US_e.htm人大重阳“中美人文交流系列研究报告”第 2 期 9基于博弈视角的中美国家实力消长评估报告 基于博弈视角的中美国家实力消长评估报告 和美国进出口贸易增速达到 12% 以上,美国向中国提供了 65.7% 的贸易顺差。同时,中国也是美国的第一大进口国,2017 年,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占其美国当年进口总额的 21.6%。在国际规则方面,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在很多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其中有一条便是国际规则的制定。国际规则的参与其实是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美国在很多国际规则的制定上占据主导权,这与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是分不开的。而现在,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中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重塑,努力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中国对国际规则制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国际气候公约中,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进行了谈判;在区域安全领域问题方面,中国主导并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在经济与发展领域,中国创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此外,中国参与创建了二十国集团、与东盟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在 WTO 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促成并发展“一带一路”等。所以,一方面要看到中国在国际话语权方面处于弱势和不利地位,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拥有足够的表决权和话语权;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美国并不是规则的唯一制定者,而是受到其他国家的制约,现在的世界不是“一强独霸”的状态。美国曾试图领头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建立“21 世纪高标准的贸易投资规则”,以失败结束。足以证明,世界体系正在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随着互联网经济在中国普及,中国移动支付规模得到迅速扩张。2017 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规模已达 202.93 万亿人民币,为美国的百倍,且近五年平均年增速高达 181%。2016 年中国移动支付比例高达 77%,而美国为 48%。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的移动支付技术也逐渐推广至其他国家,“技术出海”越来越普遍。短短两三年,中国的移动支付技术已经惠及全球超过 8.7 亿人。网络时代将给予中国金融“变道超车”的巨大机会。在科研投入上,中国保持着世界第二的位置,且研发投入额逐年稳步增长。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报告显示,美国现在是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国家,2016 年美国的研发经费为 5111 亿美元;2016 年中国的研发经费为 4510 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从研发经费占各国 GDP 的比重来看,2000年中国不足 1%,2016 年已经增至 2.1%;而美国的研发强度在 2000-2016 年间一直稳定保持在 2.5% 以上(2000 年为 2.62%,2016 年为 2.74%)。中国的研发经费增长迅速,2000-2015 年,中国研发经费的年均增长率为18%,重点在于研发而非基础研究;而美国同期的年均增长率仅为 Word Bank Open DataEB/OL.The Word Bank, data.worldbank/indicator/NE.IMP.GNFS.CD?year_high_desc=false. 习近平 . 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 2017 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EB/OL. politics.people/n1/2017/0118/c1001-29030932.html 甘源,石玲玲 . 中国移动支付报告:领跑全球 前景广阔R. 恒大研究院,2018. “ 一 带 一 路” 的 1+9 个“ 支 付 宝” 蚂 蚁 技 术 出 海 已 结 硕 果EB/OL. 移 动 支 付 网,mpaypass/news/201809/19180956.html China mobile payments dwarf those in US as fintech booms, research showsEB/OL.Financial Times, ft/content/00585722-ef42-11e6-930f-061b01e23655 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8R.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2018. 程如烟 , 许诺 , 蔡凯 . 中美研发经费投入对比研究 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8(11):1006-6055.10 人大重阳“中美人文交流系列研究报告”第 2 期基于博弈视角的中美国家实力消长评估报告4%。在高科技出口领域,中国的高科技出口占制成品的百分比基本稳定,从 2008年的 25.57% 稍降为 2017 年的 23.81%。而美国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由 2008 年的25.92% 变为 2017 年的 13.82%。在软实力领域,中国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方案”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统基于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政府的“华盛顿共识”相比,“北京共识”以其成功的市场经济模式受到了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可见,虽然在印象中中国与美国综合实力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这种差距并不是全面性的,中国在局部领域已呈渐进式缩小趋势甚至超越之势。这种逐步缩小甚至超越之势,让部分舆论开始变得骄躁,直至 2018 年中美贸易争端的爆发才变得更清醒。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在短时间持续升级,深刻地反映了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结构性的矛盾。此时,应该更加审慎地分析两国实力对比,仅仅片面鼓吹中国的崛起无益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尽管中国在诸多方面同美国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领先于世界的地位并未被根本撼动。从硬实力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快速崛起,但美国整体上看仍是世界经济第一强国。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从 2008 年的 7% 左右,上升到 2017 年的15%左右,增长了8%左右,实现了快速崛起。但中国经济的崛起,并不意味着美国经济衰落。2008 年到 2017 年,美国 GDP占全球份额一直稳定在四分之一左右。从人均GDP的角度来看,中美两国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2017 年,中国的人均 GDP 为 8827 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5% 左右。从经济产出效率的角度来看,2014 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PPP 计价)为美国的43%。虽然近年来,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向着高质量转型,但总体上中国的经济产出效率和美国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2017 年中国劳动生产率为 1.3 万美元,美国 11 万美元,中国约为美国 12%。从进出口结构来看,进口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增长项,出口则稍显薄弱。2017年中国出口总额的世界占比为9.8%,美国则是 12.9%,因此两国出口总额占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进出口涉及的对象主要为货物及服务,中国的弱势则主要体现在服务贸易领域,尤其是服务出口。中国的服务出口占比小于货物出口,美国的服务出口占比要大于货物出口。2017 年,中国服务出口世界占比仅为3.8%,大幅低于美国。从全球经贸交易的趋势来看,目前国际贸易正逐步由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按增加值统计,2017 年,全球服务贸易在总贸易中的占比超过 40%,全球贸易 State of US science enterprise report shows US leads in S&E as China rapidly advancesEB/OL. State of US science enterprise report shows US leads in S&E as China rapidly advancesEB/OL. High-technology exports (% of manufactured exports) China United StatesEB/OL.The World Bank,data.worldbank/indicator/TX.VAL.TECH.MF.ZS?view=chart 约瑟夫奈,张晓萌 . 金融危机后的中美实力对比分析J. 教学与研究,2013(10):67-76. 王文 . 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是一堂全民教育课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7-10. GDP per capita (constant LCU) China United StatesEB/OL.The World Bank, data.worldbank/indicator/NY.GDP.PCAP.KN?locations=CN-US. Word Bank Open DataEB/OL.The World Bank, data.worldbank/indicator/BX.GSR.NFSV.CD?year_high_desc=fals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