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 2018年 2月 2017年共享经济 发展概况 面临的新问题 趋势展望 主要内容 编辑标题 单击此次编辑您的文字 编辑标题 编辑标题 编辑标题 规模和速度 市场结构 就业影响 公众参与 市场融资 独角兽企业 六方面基础数据 2 1 3 市场总体 高速 增长,结构不断改善 6 5 7 4 8 拉动就业,促进包容性增长 就业影响 创新影响 最活跃的新动能,时代缩影 产 能共享 悄然崛起,模式创新见成效 大数据应用 成效显现, 数据驱动型发展 模式 企业态势 先行企业生态化发展,全产业链 政策环境 鼓励 创新,包容 审慎 国际影响 创新引领,全球关注 一、 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的八个基本判断 共享金融 28264亿元 生活服务 13214亿元 1.共享经济继续保持高速 增长:市场规模 生产能力 4120亿元 交通出行 2010亿元 知识技能 1382亿元 房屋 145亿元 医疗 70亿元 2017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 49205亿元 , 较上年增长 47.2% 126.60% 82.70% 70.60% 56.80% 48% 35.50% 25% 知识技能 生活服务 房屋住宿 交通出行 医疗分享 共享金融 生产能力 增速 分 领域 发展速度 2017年 知识技能、生活服务、房屋住宿 三个领域市场交易额增长最快,增速分别为 126.6%、 82.7%和 70.6%。 非金融共享 领域交易额为 20941亿元,比 上年 增长 66.8%; 金融 共享 领域交易额约为 28264亿元,比上年 增长 35.5%。 金融共享领域 28264亿元 非金融共享领域 20941亿元 5个百分点 5个百分点 市场结构 非金融共享 领域市场 交易额 非金融共享领域交易额为 20941亿元, 占 总规模的 比重 从上年的 37.6%上升到 42.6%,上升了 5个百分点。 金融共享领 域市场交易额 约为 28264亿元 , 占总规模的 比重 则从上年的 62.4%下降到 57.4%, 下降了 5个百分点。 融资情况 2017年共享经济领域融资 额约 2160亿 元 ,同比增长 25.7%。 2017年全球规模最大的 10笔风险投资中,有 5笔投向中国企业。 交通出行、生活 服务 、 知识 技能领域 共享经济的融资规模同比分别增长 53.2%、 57.5%、 33.8%。 1072 512 266 220 37 34 19 交通出行 生活服务 知识技能 共享金融 房屋住宿 生产能力 医疗分享 亿元 独角兽企业 类别名称 , 百分比 类别名称 , 百分比 2016 类别名称 , 百分比 类别名称 , 百分比 2017 全球 独角兽 企业 224家 ,中国企业 60家 ,约占 27%。 类别名称 , 百分比 类别名称 , 百分比 2017 类别名称 ,百分比 其他 64% 2016 中国 60家 独角兽企业中,共享经济企业 31家 ,占比约 52%。 2017年 新进入该榜单的中国 企业 17家。 中国共享 经济 “独角兽”企业 100亿以上 30-100亿 10-30亿 10亿 (市场估值) 中国 31家共享经济独角兽企业及其估值(单位:美元) 2.共享经济拉动就业成效显著,助力实现包容性增长 共享经济对扩大就业的作用 85万,6.5% 2016 其他领域新增 共享经济企业新增 131万 , 9.7% 2017 其他领域新增 共享经济企业新增 500 585 716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2015 2016 2017 (万人) 2015-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平台员工数 2017年我国 共享经济平台员工数 达 716万人 ,比上年增长 22.3%。 2.共享经济拉动就业成效显著,助力实现包容性增长 2017年我国 参与共享经济 活动的人数超过 7亿人 ,比上年增加 1亿人 左右。 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 7000万人 ,比上年增加 1000万人 。 共享型 企业 2108万 产能过剩行业: 393.1万人 复员转业军人: 178万人 失业人员再就业: 133万人 7 2 . 1万 月活跃用户 12.1万人 劳动密集型行业 50万 传统产业工人: 15.6万人 贫困地区人员: 4.6万人 滴滴出行 众志好活 美团网 3.共享经济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缩影 理念 创新 技术 创新 制度 创新 模式 创新 2300万辆 融资超过200亿元 用户 4亿人 20多个国家304个城市 74家企业 订单量 超过 115亿 产品创新: 轻便的一体化车身设计、真空鞍座、铝合金培林花鼓、 NB-IoT物联网智能锁、独特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双密度结构的特殊车胎等 。 技术创新: 共享单车企业累计申请专利数超过300项 算法创新: 优化调度服务,改善体验 4.制造业产能共享悄然崛起,运营模式创新取得积极进展 5.大数据应用不断深化,推动形成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 保障交易安全 优化产品与服务 智能化辅助决策 滴滴出行 : 74.3亿服务,需求预测准确率85%; 运满满: 找货 时间从2.27天缩短至 0.38天; 美团 : 人均日配送单量增长 46%,单均配送成本下降 20%。 Wifi万能钥匙:安全云感知系统、安全隧道保护系统; 名医主刀: 1分钟匹配; 微医: 中医诊断辅助系统 6.领先企业生态化步伐加快,积极打造全链条生态系统 领先企业 生态化步伐加快 一站式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一体化 吃喝玩乐 生活服务体系 一站式 创新创业服务 721家供应商 150位创业导师 100个投资机构 7.政策创新积极推进,“鼓励创新、包容审慎”成为主基调 党的十九大报告 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形成势头,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加速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 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我国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 第十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 着力培育新动能,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采取包容审慎监管,使它们能够成长起来,健康发展下去。 我们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方式,促进了其快速健康发展。 第 20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合作,构建共同参与、各获其利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 政府工作报告 1.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 2.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 3.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鼓励创新、包容审慎 ”成为 共享经济 制度创新的基本政策取向 2017年 3月 2017年 6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 1.要清理和调整不适应分享经济发展的行政许可、商事登记等事项及相关制度 2.按照 “鼓励创新、包容审慎 ”原则,审慎出台新的准入和监管政策 3.如果仍沿用老办法去管制,就可能没有今天的微信了! 2017年 7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 1.对于任何新生事物,应尽量秉持 包容审慎 的监管方式,不能一上来就 ”管死 ” 2.对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7.政策创新积极推进,“鼓励创新、包容审慎”成为主基调 7.政策创新积极推进,“鼓励创新、包容审慎”成为主基调 主 基调 “鼓励 创新 包容 审慎” 2017年 7月发 改委等八 部委 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重庆、浙江、天津、江苏、甘肃 等地区也出台了鼓励共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 意见 ; 昆山市共享经济发展规划; 网 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在线直播、互联网金融、网络餐饮、互联网医疗等领域 , 近年来 也都出台了相关 政策 。 8.中国成为全球共享经济创新者和引领 者 中国成为共享经济 全球创新者引领者 模式创新应用 领跑全球 国际化步伐 明显加快 中国式创新 全球媒体关注 制度创新探索 引领全球 2017年共享经济 发展概况 面临的新问题 趋势展望 目录 二、四个方面问题凸显 信息安全隐忧; 押金风险突出; 监管难 、 取证难 、 维权难 城市规划:共享单车; 配套设施:共享汽车; 管理方式:生活服务; 旧制度:条块分割; 新业态: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 ; 1 2 3 4 用户权益保护 难题进一步凸显 新业态与属地管理 矛盾更加突出 新模式给城市治理 带来挑战 理论研究滞后实践矛盾更加突出 平台责任界定; 市场垄断行为; 统计监测体系; 三、五大发展趋势 趋势 02 03 05 04 从起步期走向成长期 年均 30%以上高速增长; 领域越来越广; 竞争日趋激烈; 质量 不断 提升; 发展走向规范化 量身定制监管制度; 协同治理大势所趋; 国际市场拓展与治理合作趋势明显 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加强国际合作,破除壁垒; 信用体系与共享经济双向 促进作用凸显 信用免押成为趋势; 政企合作取得突破; 信用体系日益完善; 01 农业、教育、医疗、养老成重点领域 民生关切、痛点明显; 市场巨大、实践探索; 电子邮箱: yufxcei.gov 电 话: 010-68557220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 经济 研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