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教育行业投资前景研究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下半年教育行业投资前景研究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9下半年教育行业投资前景研究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9下半年教育行业投资前景研究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9下半年教育行业投资前景研究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9下半年教育行业投资前景研究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下半年教育行业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19.7.10,主要内容,1. 渗透率提升抵消人口乏力增长2. 政策引导新一轮高校扩张,3. 财税角度推演政策利多大于利空4. 希望、宇华,教育行业最优投资标的,2,1.1 服务3亿人的大行业,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大专1104万人本科1650万人,中职(中专)1592万人普通高中2379万人,初中4455万人,小学1亿人,学前,4660万人,2.5-6岁,6-15岁,15-18岁,18岁及以上,培训 9200万(人次)技工学校(技校),338万,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9E,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2008-01-01,2009-01-01,2010-01-01,2011-01-01,2012-01-01,2013-01-01,2014-01-01,2015-01-01,2016-01-01,2017-01-01,2018-01-01,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9E,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1.2 行业增长动力:人口&支付能力, 适龄人口及渗透率影响各个学段在校生规模。,K12适龄人口已经企稳高等教育适龄人口2022年触底, 付费能力增长潜力:家庭远大于政府,支撑未来教育行业的增长。,各学段渗透率仍有较大差异,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14,000,初中,幼儿园普通高中&中职,小学普通高等学校,未来10年适龄人口数量将保持平稳万人,100%80%60%40%20%0%,120%,幼儿园普通高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初中普通高等学校,百分比,25%20%15%10%5%0%,人均家庭支出,生均财政支出,家庭教育开支增速远高于政府教育财政开支增幅35% 百分比30%,1952-01-01,1955-01-01,1958-01-01,1961-01-01,1964-01-01,1967-01-01,1970-01-01,1973-01-01,1976-01-01,1979-01-01,1982-01-01,1985-01-01,1988-01-01,1991-01-01,1994-01-01,1997-01-01,2000-01-01,2003-01-01,2006-01-01,2009-01-01,2012-01-01,2015-01-01,2018-01-01,0-4 15-1930-3445-4960-6475-7990-94,2015,2019,2023,2027,2031,2035,2039,2043,2047,2051,2055,2059,2063,2067,2071,2075,2079,2083,2087,2091,2095,2099, 人口总量缓慢增长,按照目前生育率水平,总人口将于2029年前后达到峰值。, 扭转持续下降的生育率是维持合理人口结构的关键。生育刺激政策近几年频繁出台(2015年放开单独二胎政策;2017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1.3 人口危机或是机遇,生育率持续下降至1.2%,150,100,50,0,50,100,150,中国青年人口结构保持稳定2015 2030,百万人,百万人,1 300 0001 100 000900 000700 000500 000,中性假设 China,乐观假设 China,悲观假设 China,联合国就中国人口预测中性假设情况下2029年人口达到峰值14.4亿1 700 000 万人1 500 000,302520151050,35,504540,千分比,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9E,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9E,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1.4 教育适龄人口已经触底 基础教育适龄人口规模过去10年(2007-2017)降幅达16.7%。将于2021年触底后缓慢增长至2030年稳定在2.56亿人,增幅4.7%。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过去10年(2007-2017)降幅17.5%,2022年触底后将稳定于6400万左右。,历年在校生人数,适龄人口逐渐触底回升,15010050,250200,350300,普通高等学校适龄人口(百万),基础教育适龄人口(百万),2007-2017降幅16.7%,2022年触底后开始企稳,2021-2030增幅4.7%,百万人2007-2017降幅17.5%,10,0005,0000,20,00015,000,30,00025,000,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万人,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9E,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9E,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我们预计2030年受益渗透率提升,学前教育在校生自2017年4600万增长至5275万(+14.7%);高中自2017年2379万增长至3487万(+46.6%)。义务制教育(小学,初中)由于渗透率近乎100%,在校生规模随人口缓慢增长自2017年1.45亿增长至2030年1.5亿人(+5.5%)。,1.5 基础教育在校生以结构变化为主 在生育政策的刺激下,我们预计基础教育适龄人口将于2022年开始回升,2030年缓慢恢复到2.56亿人。 总量几乎不变的情况下,基础教育各个学段在校生人数增减由渗透率决定。,学前及高中在校生受渗透率提高而增长,学前及高中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60.0%40.0%20.0%0.0%,80.0%,100.0%,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百分比,75%60%45%30%,105%90%,40.035.030.025.020.0,45.0,55.050.0,学前教育在校生(百万)学前教育渗透率(右轴),普通高中在校生(百万)普通高中渗透率(右轴),百分比,百万人,20%,30%,40%,50%,6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E,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70%,80%,福建,重庆,吉林,毛入学率,,我们预计适龄人口大学录取率(毛入学率)在2030年达到68%。, 从渗透率和毛入学率两大维度,各省高校生增量空间差异巨大。,中部省份,华南地区提升空间优于西部及东北地区。,1.6 高等教育渗透率最为关键 渗透率的提升是高等教育在校生增量的关键驱动因素。,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江西陕西山内蒙古天津,四川河北湖南云南广西黑龙江贵州甘肃新疆青海,80.0060.0040.0020.00-,100.00,120.00,高校在校生增长潜力南高北低人口:百万人广东,浙江辽宁上海北京百分比,50%40%30%20%10%0%,70%60%,80%,8,0006,0004,0002,0000,10,000,12,000,在校生(万人),适龄人口(万人),毛入学率(%,右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30年达到68%,在校生近4000万万人 百分比,1.7 人口增长与流动同步影响高教在校生数量 各省份之间人口增量差异巨大:一些省份进入存量博弈,而其他省份仍有增量空间。 不同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可以跨省招生,对人才吸引力更大的省市能获得更大的生源优势,从而实现高校生人数的增长。2018年各省市人口净流入排行,常住人口,人口增量 自然增长人口 净流入人口,省份,常住人口,人口增量 自然增长人口 净流入人口,广东浙江安徽重庆陕西四川湖南江苏福建广西海南天津,11,346.05,737.06,323.63,101.83,864.48,341.06,898.88,050.73,941.04,926.0934.31,559.6,177.080.068.626.629.039.038.721.430.041.08.62.6,92.831.040.310.717.133.735.218.427.640.07.92.0,84.249.028.315.911.95.33.53.02.41.00.70.7,青海山西河北甘肃内蒙古上海辽宁河南江西湖北山东北京,603.23,718.37,556.32,637.32,534.02,423.84,395.39,605.04,647.65,917.010,047.22,154.2,4.916.036.811.65.05.8-9.646.025.615.041.2-16.5,4.816.036.811.66.06.8-4.453.034.126.861.05.8,0.0-0.0-0.1-1.0-1.0-5.2-7.0-8.5-11.8-19.8-22.3,教育财政经费占比GPD约为4.2%居民教育经费占比GPD约为1.6%, 近5年居民教育开支年均增速为12%远高于财政教育经费开支9%的增速。,2013至2018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年均幅度为9.3%,教育支出占比可支配收入的自2.7%提升至3.3%,2018年居民教育开支近1.45万亿。,1.8 居民教育开支相比政府教育开支增速更高 教育总开支主要来自政府财政,家庭支出作为补充。,历年教育财政经费&居民教育支出,家庭教育人均开支快速上升,8186,9619,10937,12330,13574,14483,24488,26421,29221,31396,34208,37807,50000,1500010000,20000,350003000025000,400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居民教育开支,教育财政经费支出,亿元,1988,2142,2383,2638,2847,2974,755,860,969,1070,1171,1302,5000,15001000,300025002000,3500,2013/1/1,2014/1/1,2015/1/1,2016/1/1,2017/1/1,2018/1/1,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元,百万户,1.9 中产阶级扩容提供充足支付能力 中产阶级扩容:据麦肯锡估计中等偏上收入的家庭数量将快速增长,2022年达到2.3亿户,10年复合增长 率18%。户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万,10年复合增长率3%。 教育支出占比提升:受益中产人数增加,教育消费支出占比将提升。,8,32,36,193,138,74,5779,500,100,350300250200150,中等偏上及高收入家庭数量大幅增加, 占比将于2022年提升至63%(2012年为17%)400,2012,2022E,富裕家庭,中等偏上家庭,中等偏下家庭,低收入家庭,0%,2%,8%6%4%,10%,中国,中国台湾,韩国,中国家庭教育支出占比远低于亚洲邻国百分比,主要内容,1. 渗透率提升抵消人口乏力增长2. 政策引导新一轮高校扩张,3. 财税角度推演政策利多大于利空4. 希望、宇华,教育行业最优投资标的,12,2.1 第二轮高校扩招拉开帷幕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预示职教改革拉开序幕。我们认为职教改革是涵盖了应用型本科,高职,中职,技校的整个教育系统的改革。我们判断高职院校扩招及技师院校并入高等序列为改革两大主线。 职业教育改革的原因解决人才供需错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型人才培养占比过重,市场迫切需求的具备实操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供给不足。对比结构合理的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高等教育人才结构失衡相当严重。,职教改革涵盖人数广泛,劳动力市场,第一次,分,流,学前教育,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教育,普通高中,在校生2380,万人,中职教育(含技工学校)在校生1551万人,普通本科,在校生1697,万人,第二,次分流,高职院校,在校生1134万人,继续教育,非全日制学历教育,职业培训,60.0%,40.0%,67.6%,57.4%,20%10%0%,30%,70%60%50%40%,90%80%,100%,中国,32.4%美国,42.6%德国,研究型,应用型,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失衡百分比,2018E,2019E,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2015,2016,2017,2020E,2025E,2030E,2010,2015,2.2 职教改革推动高职扩招 我们认为以扩大高职院校规模作为职教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源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同市场结合较为紧密。我们预计专科在校生将于2030年达到1940万人,规模较2018年1100万人提升约76%。 我们认为高职扩招为一项长期政策,19年为高职扩招元年。我们预计教育主管部门将控制本科招生规模,将其增速维持在年均1%的水平。而专科招生规模的增速将扩大至年均4.5%。专科生占比将从2015年的39%提升至2030年的51.5%,高职扩招将迅速提升高职在校生规模,高职院校在校生占比显著提升,0.0,5.0,15.010.0,20.0,25.0,本科,专科,百万人,12.7,15.8,17.4,18.4,19.4,9.3,10.2,16.6,19.6,20.6,0%,10%,30%20%,60%50%40%,80%70%,90%,100%,本科(百万人),专科(百万人),百分比,2.3 扩招政策落地,学额增长可观 今年6月上市高校19/20年学年专科(高职)学额均出现大幅增长,增速远超往年。增量学生的教育需求绝大部分被民办教育所满足。 专科办学具备优势的学校,招生指标增速更高。我们判断以优异的运营经验为依托,特色专科院校在办学规模上将迎来更高的成长性。,民办高校招生指标增速远超往年,专科办学优势的学校招生指标增速更高,5.5%,1.8%,14.1% 13.8%,11.0%,37.0%,0.0%,15.0%10.0%5.0%,25.0%20.0%,30.0%,40.0%35.0%,中教控股,民生教育,希望教育,学额增速(可比口径17-19学年),学额增速(可比口径20学年),百分比,59%,46%,14%35%,5%,51%,26%,24%,3%,12%,0%,0%,40%30%20%10%,60%50%,80%70%,100%90%,中教控股,民生,希望教育,本科,专科,技校,其他,百分比26%,2.4 技工院校品牌得以提振,生源扩大是趋势 技工院校是职教改革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打通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互认机制,将增加技工院校对学生及社会群体的吸引力。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农民工、退伍军人、下岗工人皆可成为技工院校招生对象。假设3/4农民工,全部退伍军人及下岗工人具备初中以上文化学历,我们预计此3类人群将增加技工院校潜在生源约2.82亿人。,资格证书(人社部主管),学历/学位(教育部主管),全日制,非全日制,普本毕业/学位证,专科毕业证,成人中专毕业证,职高毕业证,中专毕业证,普高毕业证,初中毕业证,小学毕业证,研究生毕业/学位证,研究生毕业/学位证,本科毕业/学位证,专科毕业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称,职业资格证书,技工学校毕业证,技师学院毕业证,技工学校毕业证,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准入类职业资格,一二 级级 : 高技 级师 技师,三级:高级工,四级:中级工,五初 中 高 级级 级 级 :职 职 职 初称 称 称 级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互认通道正在创建国家资历框架等值转换体系已开始建设,社会群体为技校潜在生源扩容2.82亿,71.75,215.25,57,10,282.25,初中文化以下人群,农民工,退伍军人,下岗工人,主要内容,1. 渗透率提升抵消人口乏力增长2. 政策引导新一轮高校扩张,3. 财税角度推演政策利多大于利空4. 希望、宇华,教育行业最优投资标的,17,3.1 减税降费趋势明朗 我国财政收入构成税收和非税收入、土地资产、央企资产和中央社保资金其中主要税种有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及行为税。 税收分成流转税,所得税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分配。每年收入中53%归入中央财政,47%归入地方财政。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增加地方政府一般预算开支,从而获得财权掌控能力。,2017年流转税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的50%行为税, 13.64%资源税, 3.80%房产税, 2.38%流转税, 49.69%所得税, 30.55%,企业所得税,22.25%,个人所得税,8.29%,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是税收收入的两大主要来源其他, 23.33%增值税, 39.05%消费税, 7.08%,3.2 减税将推动政府财税收入增速下行 为了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刺激经济增长,一系列的税收减免改革措施将降低中央和地方政府未来的税收增速。,流转税(增值税)和所得税(主要是企业所得税)的占比最大,是减税的主要落脚点。我们预计经过2012年以来政府对增值税进行了四次调整,增值税(含营业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自2012年的7.8下降至2022年的5.8。同期的企业所得税收入占GDP比重将从3.88%下降到3.38%。,时间2012/1/1前2012/1/12017/7/1,修正两种不同的税率:17(标准税率)和13(较低税率)四种不同的税率,在维持原有税率下,增加11(运输)和6(服务)三种不同的税率:将13的税率降至11,2018/5/1,两种不同的税率:将之前的税率分别降至16,10和6,增值税改革一直侧重于降低费率和简化结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在改革后占GDP的比重下降,3.0%,8.0%7.5%7.0%6.5%6.0%5.5%5.0%4.5%4.0%3.5%,-,80,000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2015 2016 2017 2018E 2019E 2020E 2021E 2022E增值税(含合并前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占GDP比重(增值税),占GDP比重(企业所得税),百分比,亿元,发展中国家平均,发达国家平均,印度尼西亚,比利时,加拿大,阿根廷,新西兰,澳大利亚,墨西哥,马来西亚,法国,丹麦,德国,英国,日本,美国,巴西,中国,埃及,韩国,印度,38%37%36%,30%28%,3.3 政府收入增长正在放缓 受减税政策影响,我们预计政府财政收入将于2022年将达到23.3万亿元人民币,增速从2017年的10.4%下降 这2022年的6.4%。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也相应的从21%下降这18.9。 我国财政收入构成中税收收入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我们预计受减税影响政府税收收入占比将从2007年的89%降至2022年的85。 我们预计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会将至同其他新兴经济同等水平。,25.0%20.0%15.0%10.0%5.0%0.0%,3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250000,税收收入同比(右轴),非税收入占GDP比重(右轴),亿元,政府收入增长正在放缓百分比,中国政府收入占比GDP将最终接近其他新兴国家的水平,44%40%39%39%,34%33%,27%25%21%21%21%20%14%,50%40%30%20%10%0%,60% 57%52%52%,3.4 政府赤字比率继续上升 政府部门支出相对保持韧性。政府支出/收入比率从2007年的97增加到2017年的118,政府进入赤字运营阶段。 大部分政府预算被用于教育,社会保障,社区,农业,公共服务和医疗保健等部门。其中教育支出占比最大,常年维持在15%的水平。,赤字比率在过去4年中继续增加,教育费用占总支出约15,排名第一,90%85%80%,110%105%100%95%,115%,120%,50000,200001500010000,25000,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政府收入,政府支出,开支收入比,十亿元,百分比,20%10%0%,70%60%50%40%30%,80%,90%,100%,14% 14% 14% 14% 15% 17% 16% 15% 15% 15% 15%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一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与计生,其他,3.5 教育支出主要靠地方政府 2017年地方政府的教育支出达到2.86万亿元人民币,而同期中央政府支出仅为0.155万亿。教育支出占地方政府财政总收入的16.5,占全国教育支出总额的95。,教育支出占地方政府财政总收入的16.5(包括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地方政府的教育支出占教育总支出的95,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11%城乡社区事务,服务,9%,交通运输,5%,医疗卫生与计生8%,教育17%,其他,32%,0,5,000,12%10,000一般公共,20,00015,000,6%30,00025,000,35,000,地方,中央,亿元,3.6 地方政府教育投入放缓源自沉重的财政负担 近几年地方债务总额不断超过财政收入总额。政府负债运营阻止了其提高公共预算用于应对增长的教育服务的需求。 20122017年教育财政支出五年复合增长率放缓至7.3相比2007-2012 增速放缓17.2个百分点。,106.8,106.4,104,107106105,109108,110,112111,2015,2016,2017,地方债务总额(政府加准市政债券)/地方财政收入(地方收入加转移支付)超过100百分比值110.9,10%5%0%,20%15%,25%,35%30%,1000050000,2000015000,25000,3500030000,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地方财政支出,同比增长(右轴),过去五年,教育财政支出的增长显著放缓亿元,2018E,2019E,2020E,2021E,2022E,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3.7 教育需求增加 随着渗透率不断提高,K12和高等教育学生入学人数将从2017年的2.59亿增加到2022年的2,85亿,教育需求呈不断增长的态势。 由于教学成本刚性增长(主要是教职工工资和学校运营投入),我们政府对每名学生的教育支出将从2017年的12,328元预计增加到2022年的18,658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维持过去平均水平。,学生总数将继续增长,单名学生教育支出呈上升趋势,50000,300002500020000,学前,小学,初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中Average,元/每学生,10,0005,0000,1500015,00010000,30,00025,00020,000,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万人,3.8 支出增长超过预算,教育赤字持续扩大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和单个学生支出增加,总的教育开支将从2017年的3.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5.2万亿元。 随着未来税费减免后政府预算增长放缓,教育赤字将从同期的980亿增加到6867亿。2022年教育赤字将近7000亿元人民币,129,928,1,297,4,374,5,436,1,0000,2,000,6,0005,0004,000,8,000,100000,2,9273,00020000,4000030000,6,8677,00050000,60000,2016,2017,2018E,2019E,2020E,2021E,2022E,教育财政经费,按生均经费计算的教育所需经费,缺口(右轴),亿元,亿元,2017,学生总数(千),每名学生教育预算(元),预算节省(亿元),高等教育,6,513,20,299,1,322,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总计,5,2855,7778,14225,72351,440,13,76914,64110,1997,13910,813,7288468301,8365,562,3.9 民办教育节省政府预算 由于向学生家长收取续费而非政府财政补助,民办学校作为补充弥补了教育支出和预算之间的差距。 根据我们估计,民办教育为教育财政的减免从2007年的584亿增加到2017年的5,562亿。,2017年民办教育为地方政府节省了超过5560亿元的预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