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年中国 智慧 教育 行业市场 发展及趋势研究 报告前 瞻 产 业 研 究 院 出 品目 录CONTENT0102030405智慧教育 行业定义智慧教育行业 发展环境分析智慧教育行业发展 现状智慧教育行业细分 市场智慧教育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目 录CONTENT01 智慧教育行业定义Definition of the Smart Education Industry前 瞻 产 业 研 究 院1.1 教育行业 1.2 智慧教育行业1.1 中国教育行业覆盖范围广,细分领域多我国教育行业覆盖范围广 , 细分领域多并且互有交叉 。 一般可划分为校内教育信息化领域 、 早幼教 、 K12、 高等教育 、 职业培训 、 语言学习和素质教育等 。中国教育行业覆盖领域 图谱校内校外出生 6-7岁 12-13岁 15-16岁 18-19岁 亲子园 、 早教园 启蒙内容 学科辅导 课后托管 艺 考 高考志愿咨询 成人继续教育 考 研 留学 职业考试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 企业培训早幼教领域 K12教育领域 高等教育领域 职业培训领域素质教育领域 艺术类 运动类 科创类 ( 机器人 、 编程 、 科学 ) 基础素养类 ( 阅读 、 国学 、 演讲 ) 棋类 研学旅游语言学习领域 启蒙英语 少儿英语 中高考英语 大学考研英语 留学英语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其他语种教育信息化领域幼儿园 小学 初中 中专 /职高普通高中 成人本科普通本科 硕博 /MBA1.2 智慧教育行业“ 智慧教育 ” 是政府主导 、 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构建的现代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 。 该体系由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数字课件 、 公共服务平台 和云端 设备组成开放 校园 , 实现跨时跨地共享教育资源;教育 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可以通过该体系实现廉洁高效的管理 。 “ 智慧教育 ” 的 本质就是通过 教育信息化的手段 , 来实现教育信息与知识的 共享; “ 智慧教育 ” 有 “ 教育 ” 的属性 , 也有 “ 信息化 ” 的属性 。智慧教育的五大核心基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信息技术依托:智能设备和互联网中心:教育资源建设保障:各项配套保障措施主导:深入实施教育体制改革1.2 智慧教育行业的发展意义智慧教育的优势体现在其能解决传统教育行业一直存在的痛点 。 数据显示 , 2018年总计超过 500个城市均在 政府工作报告 或 “ 十三五 ” 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已有 290个城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 而智慧教育作为智慧城市布局的重要一环 , 也迎来了行业风口 。综 上 ,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教育新形态 , 是 “ 互联网 +教育 ” 的必然 , 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 。教育行业痛点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配不均教学难度大、教育效率低下家校信息不对称、校园安防 隐患以初中为例, 2017年北京的学生 /老师比例为 7.73,而江西为 15.85,老师资源几乎相差一倍课堂趣味性不足,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或者部分课程教学难度大,学生难以生动理解,导致教学效率低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信息获取不对称、学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校园人群复杂、管理难度大在线教育 /智慧课堂智慧课堂 /智慧教室智慧校园互联网等技术助力下,可以实现跨时跨地共享教学资源,实现一师多用智慧课堂可以增加趣味性、提供沉浸式体验;通过智慧教室,可及时获取学生学习状态,进行查漏补缺智慧校园的应用可同时便利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端、教师端、家长端、学生端,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教育环境智慧教育的发展价值借助新技术赋能使得教育 “ 智慧化 ”02 智慧教育行业发展环境分析PEST Analysis of the Smart Education Industry前 瞻 产 业 研 究 院2.1 政策环境分析2.3 社会环境分析2.2 经济环境分析2.4 技术环境分析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教育新形态 , 智慧教育的发展最重要的政策背景就是 “ 教育信息化 ” 。 2012年 3月教育部发布 教育信息化 十年发展规划 ( 2011-2020年 ) , 开启我国 “ 教育信息化 1.0” 时代; 9月 , 国务院明确 “ 十二五 ” 期间以建设好 “ 三通两平台 ” 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为抓手 , 推进智慧教育 。2.1 政策环境分析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三通两平台介绍05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依据、公共教育信息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信息和数据、管理信息化的标准04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各类合作伙伴提供数字教育资源汇聚平台,吸引各类合作伙伴加入,聚合多样的教育行业优质资源03人人通每个教师、学生和机构都享有自己的空间,所有与学习相关的活动都可以在教育云中完成02班班通优质资源通达每个班级,师生可以充分利用教育云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01校校通宽带网络通达每个学校,所有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在学校使用教育云的服务结合历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关于 “ 三通两平台 ” 的建设目标来看 , 各项指标呈逐年提升的趋势 , 我国三通两 平台 ( 校校通 、 班班 通 、人人通 、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 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 的 建设工作正在逐年推进 。2.1 政策环境分析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2015-2018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关于“三通两平台”建设的要求目标时间宽带网络校校通 优质资源班班通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两平台中小学网络建设10M+宽带接入比例多媒体教室占比 普通教室配多媒体比例教学资源情况 网络学习空间数量师 /生实名空间比例地区布局2015年 基本完成中小学互联网接入50% 每校至少拥有 1套 -400万名教师、优课5万堂4500万 50%/30% 20个以上省级平台2016年 实现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 95%60% 全国中小学都拥有多媒体教学条件 城镇80%/农村 50% 新增 200万名教师、优课 2万堂6500万 80%/50% 25个以上升级及若干市县级平台2017年实现具备条件的学校互联网和网络教学资源环境全覆盖70% 80% 60% 270万名教师、优课 2万堂7500万 90%/60% 全部省级平台及一批市县级平台2018年 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接入和提速80% 90% 90% 100万名教师、新增优课 1万堂 新增100万 - 基本形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体系2.1 政策环境分析 教育信息化 1.0取得重大进展面对 教育主管部门 、 学校 、 老师 、 家长 、 学生等多端用户的 “ 三通两平台 ” 的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 校校通完成度较高 , 学校网络环境大幅改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明显提升 , 名师名课资源逐年增加;人人通则是较为长远的目标;两平台也初步建成 。 “ 三通两平台 ” 从网络 、 设备等硬件配备和宽带建设 、 到资源互通的软件基础 , 为 2018年提出的 “ 教育信息化 2.0计划 ” 奠定了基础 。教育信息化 1.0建设 “三通两平台”取得重大进展90%校校通完成率最高, 2018年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接入和提速70%班班通名师、名课资源逐年增加45%人人通人人 通则是较为长远的目标,将在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中继续推进教育管理公共服务 平台 教育 资源公共服务 平台2012年底上线运行, 2018年已与全部省级平台互联互通 ,主要面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学习提供新闻动态、教师培训、教研管理、招生考试等功能的服务平台两级建设、五级应用格局基本形成,全国学生、教职工、教育机构等管理信息系统和国家级数据中心基本建成, 全国学校“一校一码”、学生电子学籍“一人一号”基本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