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餐饮行业龙头竞争研究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2020餐饮行业龙头竞争研究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19-2020餐饮行业龙头竞争研究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19-2020餐饮行业龙头竞争研究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19-2020餐饮行业龙头竞争研究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19-2020餐饮行业龙头竞争研究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2019-2020餐饮行业龙头竞争研究报告,2019年9月25日,摘要餐饮行业2018年市场规模超4万亿,增速平稳,近年来持续高于商品零售和GDP增 速,增长韧性强。相较于发达国家,人均餐饮消费提升空间大,行业赛道广阔。随着 标准化程度、连锁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品牌意识强化,行业有望诞生大型龙头企业。餐饮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整体格局极度分散,细分市场差异较大。目前国内连锁餐饮 企业主要采用直营模式,近年来加盟模式比重逐步提高。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 餐饮企业逐渐向上延伸布局供应链,自营供应链+第三方平台成趋势。餐饮行业未来 的发展将会更加注重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并且随着一二线城市竞争的加剧以及三四线 城市的快速发展,餐饮企业将逐步下沉渠道,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新的战场。细分赛道标准程度决定集中度,供应链与运营效率决定盈利水平。餐饮细分市场竞争 格局差异较大,西式快餐、现磨咖啡等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更为集中,更易产生龙 头企业。从任意一种餐饮业态来看,成本大抵可以分为原材料、员工成本、租金和其 他杂费,海底捞、麦当劳等成功餐饮企业一般通过自建供应链降低原材料成本,通过 高周转和高坪效,以及餐厅本身的流量议价,来降低租金成本。国内餐饮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居民外出就餐比例和消费水平持续增长,连锁化率和 行业集中度提升催生大公司。随着餐饮企业规模扩张,供应链成本下降,租金溢价能 力提升与加盟趋势提振盈利水平,看好国内的餐饮行业和龙头企业,建议关注:海底 捞、呷哺呷哺、百胜中国。,- 2 -,目录一、餐饮行业市场规模:规模超4万亿,增长韧性强于其他消费竞争格局:整体极度分散,标准化赛道集中度较高商业模式:直营为主加盟比例上升,各业态成本结构差异大餐饮供应链:自营+第三方成趋势,冷链和资金是短板发展趋势:线上+线下融合,加快渠道下沉步伐细分市场:小吃快餐遍地开花,火锅订单量高居榜首二、细分行业1、火锅:中式餐饮最优赛道,龙头市占率较低 上市公司:海底捞、呷哺呷哺2、西式快餐:规模平稳增长,头部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上市公司:百胜中国3、现磨咖啡:新零售模式破局,打造“快咖啡” 文化 上市公司:瑞幸咖啡4、中式餐饮:快时尚餐饮高速增长,多品牌标准化成趋势 拟上市公司:九毛九,- 3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万亿元,增长9.0%,其中, 餐饮收入4.2万亿元,增长9.5%,占比从10.8%提升至11.2%。2015年开始,餐饮消费增速持 续高于商品零售和GDP增速, 餐饮消费增长韧性较好。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9236亿 元,仅次于汽车、石油及制品、粮油食品、服装纺织品。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增 长6.4%,处于偏低水平,显示 出餐饮业竞争依然激烈,新进 入者众多,限额以上企业竞争 优势不太明显。,餐饮市场规模过4万亿,增长韧性强于其他消费,全国餐饮收入及其增速vs商品零售vsGDP,1614121086420-2-4,0,10000,50000400003000020000,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 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餐饮收入 家用电器和音像中西药品类日用品类 通讯器材类烟酒类文化办公用品类 金银珠宝类 化妆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 饮料类,各类型消费限额以上单位收入及其增速收入(亿元)增速(%,右轴),0%,5%,10%,15%,2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餐饮收入(亿元)商品零售增速(%),餐饮收入增速(%)GDP增速(%),- 4 -,餐饮市场规模:中国4.2万亿,美国6.1万亿,日本1.5万亿(人民币,下同);人均餐饮消费:中国3062元,美国1.87万元,日本1.23万元。美国餐饮市场:近50年规模持续扩张,近10年CAGR4.3%,高于GDP1.8%和CPI1.5%,诞生了诸多大型餐饮连锁,如麦当劳、星巴克、赛百味等,其门店数量均 超过1万家。日本餐饮市场:低速增长,据日本食品服务协会统计,2015年餐饮产业市场规模 25.1兆日元,增长2.2%,但与1997年顶峰时期的29兆日元市场规模相比有所下滑。,中国vs美国vs日本:人均餐饮消费提升空间大,赛道广阔,美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变化,10.8%,7.1%,4.7%,4.5%,2.0%0.0%,4.3%4.0%,12.0%10.0%8.0%6.0%,0,2000,4000,6000,8000,10000,197019801990200020102019,餐饮行业市场规模(亿美元),CAGR(右轴),61,187,42,716,15,63912,314,18,712,3,062,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日本,美国,中国,中国、美国、日本餐饮消费对比餐饮消费总额(亿元人民币)人均餐饮消费(元),- 5 -,2018年中国人均在外餐饮消费额达到3062元,近八年年均复合增长11.1% ;2018年连锁门店增长23%,是餐饮市场的3倍,但连锁化率较美国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中美单店创收能力差距依然显著,相较美国,中国餐饮门店呈现“小而散”的特点。,连锁化率待提升,单店规模普遍较小,全国连锁门店增长情况,中美连锁化率、单店创收比较,0,2000,4000,2014,2015,2016,2017,2018,餐饮行业按营业模式分类市场收入(十亿元)6000非连锁餐厅连锁餐厅,0,20,40,60,连锁化率(%),单店创收(十万元),23%8%,0%,10%,20%,30%,连锁门店增长率,餐饮市场实际增长率,0%,5%,10%,15%,20%,0,1,000,2,000,3,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中国人均在外餐饮消费4,000中国人均在外餐饮消费(元),增速(%),- 6 -,餐饮行业门店数量top20,国内餐饮市场分散,行业集中度低,2018年餐饮百强营业总额仅行业6%;从细分业 态来看,西式快餐和现磨咖啡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分别达到53.3占%和74.9%。门店数量top20小吃快餐居多,正新鸡排凭借1.5万家门店稳居榜首。,竞争格局:市场极度分散,小吃类门店规模居前,注:排名依据来源美团点评,部分品牌门店数为近似值。,53.3%,74.9%,100%80%60%40%20%0%,火锅,中式快时尚餐饮,西式快餐,现磨咖啡,餐饮细分业态行业集中度其他CR55.5%7.5%,其他企业营 业总额 94%,- 7 -,餐饮行业集中度(2018)餐饮百强营 业总额6%,当前餐饮行业主要大型上市公司经营品类以中式正餐、中式快餐和火锅为主,毛利 率较高,在60%-80%之间;其中海底捞市值最高,达1717.2亿元;百胜中国门店数量稳居第一,共计8751家。餐饮行业主要大型上市公司,- 8 -,餐饮类上市公司初具规模,海底捞百胜中国领跑,注:味千拉面净利率剔除非经常损益,餐厅数量截止2019Q2,收入、利润数据为2018,商业模式:直营为主加盟比例上升,各业态成本结构差异大,餐饮行业各运营模式收入及比重,餐饮各业态成本结构,从收入端来看,餐饮行业运营模式以直营为主,2017年占比约84.9%;近年来,加盟 连锁比重呈现上升趋势,预计到2020年提升至15.3%。餐饮行业主要成本包括原材料、租金和人力成本,各细分业态成本结构差异较大。传统餐饮/外卖成本结构,14.0%,14.5%,15.0%,0,2000,4000,600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E 2019E 2020E,独立营运餐厅(十亿元) 自营连锁餐厅(十亿元),加盟连锁餐厅(十亿元)加盟餐厅比例(%) 15.5%,40%,40%,25%,12.5%,16%,15%4%,12%,10%,10%,9%,6.5%,0%,20%,40%,60%,80%,100%,传统餐饮,外卖,原材料成本 平台促销,人力成本能源杂费/税费,房租成本平台佣金 净利润,- 9 -,供应链:自营+第三方平台,餐饮企业供应链模式可分为自营和第三方两种,根据配送方式进一步可分为:自采直 配、自采集配、集采直配和集采集配四种,由企业的经营规模、品类需求等决定。供应链模式对比,与第三方物 流合作 77%,餐饮行业供应链模式自建物流+ 与第三方合 作16%,自建物流团 队7%,占总成本 低于3% 33%,- 10 -,占总成本 3%-6%40%,餐饮行业物流成本占总成本 高于6% 27%,供应链:大型餐饮集团多自建供应链,餐饮自建供应链案例,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向上延伸建设生产基地和自营物流,一方面有利于保障食材供应 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成本上较第三方低10%左右。餐饮企业自建中央厨房情况餐饮行业自建养殖/生产基地情况,没有 78%,有1个15%,有2个 3%,有2个及以 上4%,没有 57%,- 11 -,有1个35%,有2个 6%,有3个 1%,有4个及以 上1%,供应链:中式餐饮供应链复杂,设中央厨房加工,供应商,餐饮门店,配送中心,中央厨房,配送,加工,供应商,餐饮门店,配送中心,采购中心,采购,下单,配送,蔬菜面包鸡肉牛肉,西式快餐,- 12 -,相比西式连锁餐饮,中式连锁餐饮食材种类繁多,制作工艺复杂,西贝、外婆家、 九毛九等中式连锁餐饮设立中央厨房,将食材统一初步烹饪后配送至门店。中式快餐采购采购中心下单,供应链:第三方区分轻重模式,重资产自建物流仓储,美菜,望家欢,链农,快驴进货,小农女,第三方供应链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重资产自营模式,一类是轻资产撮合模式。前者 是自身承包了采购、存储、物流等多个流程,把控整条供应链的物流品质,提高客 户体验度;而后者大多只需要搭建平台,以低成本模式解决餐饮食材供应链信息不 透明的问题。第三方供应链品牌划分,- 13 -,供应链:自营+第三方成趋势,冷链和资金是短板,供应商,餐饮门店,配送中心,加工中心,集中采购,下单,配送,第三方平台 采购中心,供应商,餐饮门店,仓储分拨中心,配送,- 14 -,配送,第三方:集采集配模式,重资产餐饮供应链难点:1)餐饮供应链上下游账期较长,对资金要求极高;2)餐饮门店分布零散,冷链物流是短板。目前更多连锁餐饮企业采用自建冷链+第三方冷链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多级配送网络第三方:集采直配模式集中采购下单第三方平台,发展趋势:线上+线下融合,餐饮零售化,餐饮企业零售化商品及渠道,餐饮经营在原有框架里效率的提升有限,升 级商业模式,打破效率限制成为必然选择。,线上+线下融合,业务全面覆盖“堂食+外卖+零售”,将餐饮体验、食品食材销售融为 一体。一方面,线下良好体验可以为线上外,卖和零售导流,另一方面,线上业务可以为 线下业务提供数据支持。,体验;社交,到店堂食,配送,渠道 数据,流量,外卖到家零售,刚需;效率,- 15 -,- 16 -,发展趋势:外卖市场高速发展,替代家庭用餐场景,美团平台外卖客单价,外卖市场不断发展,2018年市场规模达2414亿元;用户规模3.58亿人;客单价从2015年的24元上升至2017年的42元,增速呈上升趋势。当前外卖的点餐场景以住宅区为主(47%),表明外卖更多的替代了家庭用餐。在线外卖市场规模在线外卖用户规模,注:按订单量计算。资料来源:中国餐饮报告2018(美团点,评)、,0%,10%,20%,30%,40%,0,10,20,30,40,50,2015,2016,2017,美团外卖用户客单价(元),增速(%),住宅区 47%,学校 13%,企业&写字楼 11%,酒店 8%,商铺 7%,外卖点餐场景分布机关单位5%其他,9%,16%,17%,18%,19%,20%,0,1,2,3,4,2016,2017,2018,用户规模(亿人)增长率(%),0%,10%,20%,30%,40%,0,1,000,2,000,3,000,2015,2016,2017,2018,市场规模(亿元)增速(%),发展趋势:渠道下沉,小镇青年经济崛起,三四线优势:适度竞争、小镇青年经济风口、租金成本较低三四线劣势:供应链成本较高,与一二线城市存在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差异,0%,10%,20%,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2018,分级城市订单金额比重30%2017,三四线 74%,分级城市人口数量比重(2018)一线 5%二线 21%,40%,16%,43%,45%,15%,31%,2%,8%,100%80%60%40%20%0%,2002,2022E,分级城市中产阶级比重一线二线三线四线,32%27%22%17%12%,20152016201720182019H1,海底捞、九毛九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比重九毛九海底捞,- 17 -,细分市场:小吃快餐遍地开花,火锅订单量高居榜首,主要品类订单量数量比重,主要品类门店数量比重,餐饮行业可分为正餐、简餐、快餐和休闲几大 类。正餐供应时间较短,门店面积较大;简 餐、快餐和休闲类时间更加灵活,门店更为精 巧。小吃快餐多点布局,门店数量比重达44%,远 超其他品类。其次为水果生鲜、饮品和火锅。火锅订单量最高,最受欢迎,占比20%。其次 为小吃快餐和自助餐。主要品类特征、营业时间及餐厅面积,火锅 20%,小吃快餐 16%,自助餐 16%,饮品 6%,6%,烧烤4% 西 餐,其他32%,小吃快餐 44%,- 18 -,水果生鲜 6%,饮品 5%,火锅 5%,西餐 2%烧烤 4%,其他 34%,细分市场:日料客单价及增速双高,火锅盈利能力突出,据美团点评发布数据,2018年全国餐饮门 店客单价为35元(较2017年上涨1元),30 元及以下的客单价最为普遍,占比58%; 从细分品类来看,2018年日料以人均86 元,增长6.2%创客单价、增速双高;在火锅、正餐、快餐和西餐及休闲餐饮四 大品类中,火锅净利率和每平米营收稳居 榜首。餐饮门店客单价区间分布,资料来源:中国餐饮报告2019、,7.0%6.0%5.0%4.0%3.0%2.0%1.0%0.0%,0,20,40,60,80,100,小吃快餐饮品,烧烤,火锅,西餐日本菜,细分品类客单价及增速(元)20172018增速(%),120元 2%,302520151050,火锅正餐快餐资料来源:中国餐饮报告2019、,西餐及休闲餐饮,主要品类净利率、每平米营收净利率(%)每平米营收(千元),- 19 -,目录一、餐饮行业市场规模:规模超4万亿,增长韧性强于其他消费竞争格局:整体极度分散,标准化赛道集中度较高商业模式:直营为主加盟比例上升,各业态成本结构差异大餐饮供应链:自营+第三方成趋势,冷链和资金是短板发展趋势:线上+线下融合,加快渠道下沉步伐细分市场:小吃快餐遍地开花,火锅订单量高居榜首二、细分行业 1、火锅:中式餐饮最优赛道,龙头市占率较低 上市公司:海底捞、呷哺呷哺2、西式快餐:规模平稳增长,头部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上市公司:百胜中国3、现磨咖啡:新零售模式破局,打造“快咖啡” 文化 上市公司:瑞幸咖啡4、中式餐饮:快时尚餐饮高速增长,多品牌标准化成趋势 拟上市公司:九毛九,- 20 -,火锅:行业发展迅速,龙头市占率较低,火锅行业竞争格局(2017),其他 94.50%,海底捞 2.20%,刘一手 呷哺呷哺德庄 0.90%0.80%0.80%,朝天门 0.80%,2018年火锅行业规模达4814亿元/同比增长10.4%,餐厅数量超60万家,火锅行业 在中式餐饮的比重达到14%;当前火锅行业竞争格局分散,CR5仅占据5.5%的市场份额,前五大公司分别为海底 捞、刘一手、呷哺呷哺、德庄、朝天门,其中龙头海底捞占据2.2%的市场份额。,火锅行业市场规模,火锅 14%,四川菜 12%广东菜 8%江浙菜 6%,其他中式 正餐 30%,火锅行业在中式餐饮中比重(2017)中式快餐 及其他,30%,60.140.6,89.6,0,50,100,2013,2017,2022E,资料来源:艾瑞咨询,火锅餐厅数量火锅餐厅数量(万家),0%,5%,10%,0,2,000,4,000,6,00015%,201320142015201620172018,火锅行业市场规模(亿元)增速(%),- 21 -,火锅:细分品类繁多,大众市场为主体,其他56%,潮汕牛肉火 锅5%重庆火锅9%鱼火锅12%串串香13%,川味火锅5%,资料来源:中国餐饮报告2018、火锅市场规模城市分布(2017),从品类看,细分市场口味众多,串串香、鱼火锅、川味火锅、潮汕牛肉火锅和重庆火锅为主 流,五大品类占据44%的份额。从消费水平看,大众火锅为主(人均60元),占比70%,中高端火锅仅占比30%。从城市分布看,一线火锅消费414亿/占比9.5%;非一线火锅消费3948亿/占比90.5%。,火锅餐饮品牌十强(按2018年营业额计),6004002000,800,2013,2017,2022E,非一线城市及农村地区(十亿元)一线城市(十亿元),大众市场 70%,注:小龙坎全国布局823家,开业门店710家;,- 22 -,中高端市场 29%,按消费水平划分火锅细分市场(2017)火锅细分品类门店数量占比(2018)高端市场,1%,截止2019H1,海底捞开业550家,年均开业100-200家;呷哺呷哺开业995家,年 均开业100家。随着开业提速,海底捞翻台率略有下降至4.8,客单价104元/增长8%,同店数据稳 健;呷哺呷哺翻椅率逐步下降至2.4次,客单价57元/增长8%,同店数据略微下滑。,火锅:龙头扩张提速,同店经营是关键,-20%,-10%,0%,10%,20%,0,20,000,40,000,60,00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海底捞呷哺呷哺YoY右轴YoY右轴,146,176,273,466,0,55,330,394,452,552,637,738,886,955,0%,20%,40%,60%,80%,0,500,1,000,1,5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2019H1海底捞及呷哺呷哺客单价(元/人),海底捞及呷哺呷哺开业数(家)海底捞呷哺呷哺YoY右轴,YoY右轴,89.2,91.4,94.6,96.9,104.4,39.1,40.8,44.4,46.8,47.748.4,53.3,57.4,0%,5%,10%,15%,0,50,100,15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2019H1,海底捞呷哺呷哺YoY右轴YoY右轴,4,4.5,55,4.8,4.4,4.2,3.8,3.43.4,3.3,2.8,2.4,10%5%0%-5%-10%-15%-20%,0,1,2,3,4,5,海底捞及呷哺呷哺翻台率(次/天)6,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2019H1海底捞及呷哺呷哺坪效(万元/年),海底捞呷哺呷哺YoY右轴,YoY右1轴5%,- 23 -,火锅:高周转+高客单,塑造海底捞单店奇迹,0%,5%,10%,15%,6,0005,5005,0004,5004,000,2015201620172018海底捞成本构成(成本/收入),同店年均销售额(万元)YoY右轴,50010%4500%400-10%,5502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呷哺呷哺成本构成,同店年均销售额(万元)YoY右轴,- 24 -,海底捞定位聚餐火锅,单店面积1000平,坪效5.6万,年销售额在5600万,呷哺呷 哺定位单人吧台小火锅,单店面积240平,坪效2万,年销售额在480万左右。从成本结构上看,两家的毛利率相近,海底捞的人工成本高于呷哺呷哺,但租金成 本占比仅为4%,一方面是海底捞自带流量效应,对商场有较强的租金议价能力, 另一方面是餐厅营业时长较长,摊薄了租金成本,最终两家的利润率相近。海底捞同店年销售额及增速呷哺呷哺同店年销售额及增速,火锅:渠道下沉,受益低线城市消费升级红利,呷哺呷哺和海底捞近几年都向低线城市下沉,海底捞三线城市以下占比从13%提升 到27%,呷哺呷哺除北京外其他城市占比从11%增加到53%。由于三四线城市住房开支压力较小,实际消费能力并不弱于一二线城市,从海底捞 一二三线的经营数据来看,三线城市的翻台率在4.8次,客单价在92元,消费能力 与一二线城市相当。海底捞各线城市占比呷哺呷哺各城市占比,64%,62%,54%,50%,45%,38%,35%,32%,17%,14%,13%,11%,8%,7%,8%,9%,9%,9%,9%,9%,9%6%,9%6%,11%,16%,23%,31%,37%,46%,50%,53%,0%,20%,40%,80%60%,1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2019H1,北京上海天津其他地区,36%,33%,26%,25%,27%,51%,50%,47%,48%,47%,13%,17%,27%,27%,27%,100%80%60%40%20%0%,201520162017海底捞各线城市经营数据,2018,2019H1,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及以下,- 25 -,火锅:自营配送+上门服务,海底捞外卖主打中高端,海底捞外卖业务规模及增速,0%,50%,0,100,200,300,400,2017,2018,海底捞外卖业务(百万元),增速(%)150%,20152016海底捞外卖模式,海底捞2010年推出自营外卖,提供上门服务,定位高端外卖市场;2015年推出小 火锅,仅提供菜品;2016年,海底捞自营配送“海底捞外送”完全独立于门店运营;2019年开始启用 第三方外卖配送,-40%,-30%,-20%,-10%,0%,0,200,100%400,2015,2016,2017,2018,海底捞外卖客单价600海底捞外卖客单价(元),增速(%),- 26 -,火锅:冒菜+小火锅,呷哺呷哺外卖主打高性价比,呷哺呷哺外卖模式,呷哺呷哺2015年起先后推出呷哺小鲜和呷煮呷烫外送业务,分别定位小火锅外送 和冒菜,采用第三方配送团队呷哺呷哺外卖业务规模及增速呷煮呷烫冒菜设定四种口味,0%,100%,200%,300%,0,5,10,15,20,2016,2017,2018,呷哺呷哺外卖业务(百万元),- 27 -,增速(%),西式快餐:规模平稳增长,行业集中度较高,2018年西式快餐连锁餐饮市场规模达1648亿/增长7.5%,餐企门店数量达7万家西式快餐行业集中度较其他细分餐饮领域更高,CR5占据53%的市场份额,但近 年集中度不断下降;西式快餐前五大品牌依次为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汉堡王和华莱士。西式快餐行业连锁餐企营业收入及增速西式快餐连锁品牌门店数量及增速,0%,5%,10%,8642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西式快餐行业竞争格局,西式快餐连锁门店数量(万家)增速(%),0%,5%,10%,200160120804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西式快餐五大品牌,西式快餐连锁餐企营业收入(十亿元)增速(%),34%,31%,29%30%30%30%,14%,14%,14%,14%,14%,7%,8%,8%,8%,7%,7%,41%,44%,46%46%46%47%,100%80%60%40%16%2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汉堡王华莱士其他,注:按市场规模划分。资料来源:Euromonitor,,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28 -,百胜中国:三大支柱助力多元品牌发展,跨品牌三大支柱,人员,发展,供应链,配送,数字化,数据,未来有潜力增长到20,000家门店,是现在门店数量的2倍,职能模块,合规公共事务,可持续增长框架 百胜中国品牌组合,财务,运营,百胜中国旗下品牌包括:肯德基、必胜客、塔可钟、东方既白、小肥羊和COFFii& JOY,涉及西式快餐、中式快餐、火锅、咖啡等餐饮领域;数字化、数据和配送是公司跨品牌三大支柱,助力百胜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增 强顾客黏性。,市场IT,- 29 -,百胜中国:门店持续增长,同店增长略显疲态,百胜中国门店数量,5000,5200,5488,5910,1600,1700,2195,2240,4,0002,0000,8,0006,000,2015,2016,2017,2018,肯德基、必胜客门店数量肯德基必胜客,2018年底,肯德基数量达5910家,年均开业300-400家;必胜客数量达2240 家,较2017年小幅增加45家。肯德基2016-2018年同店销售保持2%-5%的小幅增长,必胜客同店数据下滑。,6715,7176,7562,7983,8484,0%,2%,4%,6%,8%,10,0008,0006,0004,0002,0000,2017,2018,门店总数,增速(%),10%5%0%-5%-10%,20142015201620172018,201420152016百胜中国同店增长(%)公司同店增长,肯德基同店增长,必胜客同店增长,1.20,1.10,1.11,1.12,1.0,1.1,1.2,1.3,20142015201620172018,百胜中国直营门店单店收入直营门店单店收入(百万美元)1.28,- 30 -,百胜中国:直营为主,加盟比重走高,百胜中国成本结构,注:麦当劳净利润率为调整值,剔除非经常损益,三费按门店数量分摊至直营与,百胜中国门店以直营为主,近年来加盟店比重逐渐上升至10%;租金、原料、员工是三大主要成本。较之麦当劳,租金成本较高,员工成本较低。百胜中国门店构成(2018)百胜中国特许经营门店数量及比重,直营 80%,合营公司 10%,特许经营 10%,541,612,718,785,841,7%,8%,9%,10%,11%,1,0008006004002000,2014201520162017麦当劳直营店(全球)成本结构,2018,特许经营数量特许经营占比,加盟店。,- 31 -,肯德基/必胜客数字化支付比重,百胜中国:强化数字体验,增强客户忠诚,25%,55%,78%,46%,70%,85%,90%89%,0%,20%,40%,60%,80%,100%,2016Q22017Q2,2018Q2,2019Q2,肯德基,必胜客,33%,45%,54%,9%14%,6%,46%,47%,60%50%40%30%20%10%0%,2016Q2,2017Q2,2018Q2,2019Q2,肯德基/必胜客会员销售比重肯德基必胜客,60,110,160,185,20,35,50,60,0,50,100,150,200,2016,2017,2018,2019Q2,百胜的数字化体验包含电子会员制度、手 机点餐服务等,能够让顾客实现简单、快 捷的消费,增强客户忠诚度。截至2019Q2,肯德基数字化支付比例90%,会员超过1.85亿,会员销售占比达54%;必胜客会员超过6000万,会员销售 占比47%。肯德基/必胜客会员数量(百万)肯德基必胜客,- 32 -,百胜中国:外卖业务持续增长,不断加强自营配送,注:2019H1肯德基外卖业务比重达到18%。,百胜中国外卖业务收入不断增长,2018年外卖业务收入达13亿美元,增速为32.5%,在全部业务中的比重也持续走高,2018年占全部业务的17%。肯德基外卖业务占比14%,配送方式全部为自营;必胜客外卖业务占比23%,配送方式是自营+第三方合作。百胜中国外卖业务收入及增速(百万美元)百胜中国外卖业务比重,0%,20%,40%,60%,0,500,1,000,1,500,20162017肯德基、必胜客外卖业务模式,2018,外卖业务收入增速(%),90%,86%,83%,10%,14%,17%,100%80%60%40%20%0%,2016,2017,2018,线下业务外卖业务,- 33 -,近年三四线人口数量、消费能力均处于上升趋势,百胜中国也在加快渠道下沉截至2019Q2,肯德基、必胜客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分别为55%和40%,2019Q2新开业门店均向三线及以下城市倾斜,比重分别为61%和58%。从单店模型角度出发,肯德基三线以下城市2年多回收成本,与一二线城市一致;必胜客近4年回收成本,较一二线城市更长。,肯德基/必胜客门店平均现金回收期,百胜中国:逐步下沉三四线城市,挖掘消费升级潜力,55%,40%,61%,58%,70%60%50%40%30%20%10%0%,肯德基,必胜客,肯德基/必胜客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比重所有门店2019Q2新开门店,- 34 -,现磨咖啡:所占比重低,发展空间广阔,368.3,279,249.5,209.4,6.2,0,200,400,600,800,各国人均咖啡消费杯量(2018)1,000867.4,台湾中国大陆,50%45%40%35%30%25%20%15%10%5%0%,100908070605040302010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各地区现磨咖啡消费量比重(2018),零售咖啡市场规模(十亿元)增速(%),80%70%60%50%40%30%20%10%0%,0,10,20,30,40,50,60,7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现磨咖啡零售市场规模(十亿元),占咖啡零售市场比重(%),中国咖啡市场规模逐渐扩大,零售总额已增至2018年的569亿元;目前,中国大陆人均 咖啡消费仅为6.2杯,远低于台湾、香港地区以及发达国家,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现磨咖啡占中国咖啡市场比重较小,主要由于品质不一、价格偏高以及便利性不足,随 着这些痛点的解决,未来人均现磨咖啡将会加速增长。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及增速中国现磨咖啡市场规模及占咖啡市场比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