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数据 (人民币)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90 国金教育指数 1854 沪深 300 指数 3881 上证指数 2940 深证成指 9554 中小板综指 9033 相关报告 1. 2019 教育行业周报第 40 期:国考招录人数回升 66%,体制内 ., 2019.10.20 2.国考招录人数回升 66%,体制改革过程中 , 培 训 需 求 有 望 持 续 提 升 . ,2019.10.15 3. 2019 教育行业周报第 39 期:职教政策再推进 -社服领域人才 ., 2019.10.13 4. 2019 教育行业周报第 38 期: 网易有道赴美 IPO,网易或迎 ., 2019.10.7 5. 2019 教育行业周报第 37 期:立思辰大语文更名为“豆神大语文 ., 2019.9.22 吴劲草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8070002 wujc gjzq 郑慧琳 联系人 zhenghuilin gjzq 数据分析:中国可能还需要更多公务员 公务员体系 &结构量化分析 行业观点 本篇报告我们主要想要探讨的问题是我国的公务员体系现在人员数量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首先明确我们在本文中会用到三种公务员相关的人数口径:“狭义公务员”口径,即国家公布的在编公务员人数,约 700 多万人( 2016 年),“广义公务员”口径,可以理解为含在编和非在编的公务员人数,用的是国家统计局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数: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一指标,约 1800 多万人( 2018 年),“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口径,我们采用的是“广义公务员”加上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数(测算值),约 5100 多万人( 2018 年)。 对比国际情况,我国公务员占总人口比重仍有提升空间。 从狭义官民比来看,我国为 1.21%( 广义公务员) /0.52%(狭义公务员),对比美国 /意大利 /瑞士 / 德国 / 英国 / 加 拿大 / 澳 大利 亚 / 俄罗 斯 / 西 班牙 / 日 本分 别为3.25%/3.18%/2.97%/2.86%/ 2.78%/2.39%/2.37%/2.31%/2.20%/1.69%,从广义官民比来看,我国为 3.68%(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对比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分别为 7.47%/ 7.26%/ 5%/ 8.28%)。可以看到,我国公职人员占总人口比重相较国际水平仍有待提高,体现我国公职人员的供给总量仍不足,数量上需要补充,才能更好地提供公职服 务,同时,结构上可能也需有所调整。 目前,公务员招录人数小于潜在需求人数。 我们认为中短期国税、地税之间的调整动作预计会比较大,在摩擦过程中招录人数可能会有所震荡,但是 在职人员的退休轮换需求和城镇化率提升带来的新增需求 双重因素影响下,公务员的长期需求是持续看涨的。根据 测算, 我们预 计“狭义公务员”未来年均退休人数约为 18-24 万人,而“狭义公务员”年均新增需求约为 8 万 ,因此我们预计 未来年均“狭义公务员”招录需求约为 26-32 万。,而 2011-2018 年“狭义公务员”招录人数(国考 +省考)每年约 为 15-20 万人左 右,招录人数小于潜在需求人数。 2020 年国考招录人数显著回升;近年基层招录占比提高。 2019 年国考招录人数可能成为近年低点, 2020 年国考招录人数同比增长 66%,出现大幅回升,可能会对公务员报考需求有所提高。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国考招录需求集中在县(区)级及以下机关,且招录人数占比呈现提高趋势。基层招录相对而言,对于学历门槛要求更低以及专业限制要求更少,可参考的人群范围相应扩大。 公考市场规模扩大的核心在于参培率提升;行业龙头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我们认为公务员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最好的职业选择之一,也是最符合传统“考试 -录取”思维模式的职业之一,所以尽管竞争十分激烈,年轻人还是趋之若鹜,这种情况在低线城市尤为突出。公务员考试市场规模的扩大,核心在于参培率的提升,而并非录取率的高低,录取率低,一定程度上反而会引起参考人的焦虑心理,导致参培率的提升,最终带来参培人数的增长。我们认为类似于公务员、事业单位、考研等录取考试,具有“模糊且重要”的特质,相关培训的头部公司马太效应会越来越强,看好已经完成了企业的“工业化改造”,在课程研发、网点渠道、管理运营体系等 多方面具有优势的行业龙头中公教育。 风险提示 : 政策风险;参培率提升可能不及预期;招录人数下滑等风险。 1612174018671995212322512378181022190122190422190722国金行业 沪深 300 2019年 10月 21 日 消费升级与娱乐研究中心 教育 行业研究 买入 ( 维持评级 ) ) 行业深度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研究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0.引言 本篇报告我们 主要 想要探讨的问题是 我国的公务员体系现在人员数量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我们经过多方面的分析得到结论 我国公务员 (或者广义上的公职 人员 ) , 数量 上还有不足,需要补充, 结构 上可能也需要有所调整 。 首先明确我们在本文中会用到三种公务员相关的人数口径: “狭义公务员”口径,即国家公布的在编公务员人数,约 700 多万人( 2016 年) , 包括了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系统和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安全等政法系统的行政编制人员 ; “广义公务员”口径,可以理解为含在编和非在编的公务员人数,用的是国家统计局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数: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一指标,约 1800 多万人( 2018 年),在的基础上还包括了 履行部分公务行政功能,但是并非具有公务员编制的人员,如“辅警”等 ; “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口径,我们采用的是“广义公务员”加上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数(测算值,测算过程详见后文),约 5100 多万人( 2018 年 ) ,在的基础上还包括了教育、医疗卫生、农林牧水、文化新闻出版、城市公用事业、广播影视、社会福利、交通、后勤服务、信息咨询和科研等单位的事业编制人员 。 我们从理性数据和实际案例两方面论述,长期来看,我国的公务员体系对人员的需求仍将增加 理性数据方面,我们使用的是官民比的国际横向对比,体现公务员供给的总量仍不足; 实际案例方面,我们使用的是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现状真实反馈,体现公务员供给的层级结构性或需调整。 我们认为,公务员每年的招录需求来源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 存量方面,在职人员的退休轮换需求; 增量方面,伴随城镇化率提高,城镇人口增加,与其相匹配的公职人员需求有所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招录人数短期受到多种因素可能会有所波动(如机构改革,国税地税合并对 2019 年国考招录人数变动造成较大影响),但是中长期趋势向上。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最新公告显示, 2020 年国考招录人数同比增长66%。 1.公务员考试制度 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变革 :自从 1984 年中央提出制定国家机关人员法后,公务员制度就开始逐渐在我国形成,并且进一步完善。随着人事部的成立,公务员法的通过,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正在日趋完善,有着一套成熟的选拔、录用、退休流程。 1984 年我国开始着手起草国家机关人员办法,由于国家机关人员范围太过广泛,后改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1988 年中央决定成立国家人事部,人事部从 1989 年起即开始组织公务员制度的试点工作。首先在国务院的六个部门即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局、国家税务局、国家建材局进行了部门性试点。我国公务员制度进入实施阶段。 行业深度研究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993 年,国务院颁发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详细规定了公务员的权力义务、职位分类、录用、考核、奖励、纪律、职务升降、任免、培训、交流回避、退休、申诉控告等。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成立 (包含考试制度) 。 2005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公务员法,调整了公务员的范围,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018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公务员法,并于 2019 年 6 月 1 号实施。新修订的公务员法调整完善公务员职务、职级等有关规定;调整充实从严管理干部有关规定;健全完善公务员激 励保障机制,加强对公务员合法权益保护;对分类考录、分类考核、分类培训等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 图表 1: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变革 来源: 国务院官网,人民网 公务员的分类 并不明确,在公务员法仅给出如下的规定,而且规定比较灵活: 根据公务员法,我国的公务员按照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 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 。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公务员的选拔制度 主要是统一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和抵挡性公务员考试。两者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之间不存在什么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国家公务员考试 :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实施,招考单位主要包括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和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四类,招考对象面向全国,没有户籍限制。国考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部分,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 申论两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推理判断、资料分析五大部分,申论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一般会给出 46 篇左右的资料,通过设定问题,要求作答者在阅读完资料后,能站在“政府工作人员”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文字阅读和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国考一般是每年 10 月下旬报名, 11 月的第四个星期日或 12 月的第一个星期日进行考试。 地方性公务员考试 :由各省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实施,除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直辖市以 及广州、深圳外,各省省市县乡四级招录由省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招考单位主要是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招考对象主要面向当地的居民和在当地就读的大学生以及本省生源的大学生,但现在大部分省份也对户口的限制1984年,提出制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 1988年,中央决定成立国家人事部 1993年,国务院颁发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公务员制度建立(包含考试制度)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2018年,人大常委修订 公务员法 行业深度研究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进行放宽,一般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不受户籍限制。省考基本沿用国家的模式,大部分省考试大纲也是参照国家的,每年举办一次。但在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上,各地差异较大,时间安排比较灵活 ,多在每年 3 月和 4 月进行 。 图表 2: 两类公务员考试介绍 国家公务员考试 地方性公务员考试 组织单位 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实施 由各省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实施,除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直辖市以及广州、深圳外,各省省市县乡四级招录由省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 招考单位 主要包括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和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四类 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 招考对象 面向全国,没有户籍限制 主要面向当地的居民和在当地就读的大学生以及本省生源的大学生,但现在大部分省份也对户口的限制进行放宽,一般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不受户籍限制。 考试科目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部分,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基本沿用国家的模式,大部分省考试大纲也是参照国家的 报名时间 每年 10 月下旬 各地差异较大 , 多在每年 3月 考试时间 每年 11 月的第四个星期日或 12 月的第一个星期日 考试时间较灵活 ,笔试时间多在每年 4月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1.1 公务员的分布 因为公务员的考试有两种,所以公务员被自然而然地分成中央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二者的岗位有着较大的差异,中央公务员的岗位一般是中央部门或者是中央驻地方的部门,而地方公务员主要是地方职务。 图表 3:中央公务员 &地方公务员岗位分布 公务员种类 大类分类 具体实例 中央公务员 中央党群机关 中央办公厅、中央纪委、监察部门、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等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本级) 国务院和国务院所属的各个部门等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省级以下直属机构 地方铁路公安局、地方海关、 地方税务局、 地方通信管理局、地方海事局等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 国家统计局、中国气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震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等 地方公务员 全省党群机关 省纪委、省人民法院、省检察院、全省总工会、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党校等 省直政府部门 公安系统:省公安厅等。监狱系统:省监狱管理局等。省直行政机关:省司法厅、省教育厅等。戒毒系统: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参照管理事业单位:省劳动就业服务局等 设区市政府部门 市直政府机关、市政府办公室,市统计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等 县乡镇机关 县人民法院、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司法局、县审计局、县人民政府、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乡镇人民政府等 来源: 中公教育国考招生职位表,国务院官网, 福建省公务员网, 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研究 - 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中央公务员 图表 4: 中央公务员的岗位分布 来源: 中公教育国考招生职位表,国务院官网, 国金证券研究所 中央党群机关:主要分为党委机关和群众团体两部分。 党委机关主要有:中央办公厅、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台办、中央外文局等。群众团体有:中国文联、中国科协、中国侨联、全国总工会、中国贸促会 、中国残联 等。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本级):主要是国务院和国务院所属的各个部门等。 国务院主要由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 ( 包括外交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安全部、司法部等 26 个部门和国务院部委管理的信访局、能源局、烟草专卖局等 16 个国家局。 ) 、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国务院直属机构 ( 包括国家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局、体育总局等 10 个直属机构。) 、国务院办事机构 (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 ) 、国务院直属 事业 单位 ( 包括新华通讯社、中国气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 9 个事业单位 ) 构成。 图表 5: 国务院的组织构 成 来源: 国务院官网, 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研究 - 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省级以下直属机构:包括地方 铁路 公安局、地方海关、 地方税务局 、 地方通信管理局、地方海事局、地方测绘地理信息局、地方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地方铁路监督管理局、地方邮政管理局 等 。 (注:值得一提的是,国税和地税,均属于中央公务员,地税并非属于地方公务员。)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国家统计局、中国气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震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地方监管局等 。 地方公务员 图表 6: 地方公务员的岗位分布 来源:福建省公务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全省党群机关:主要包括省纪委、省人民法院、省检察院、全省总工会、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党校、省人大常委会人民接待室、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纪委、市委党校、市妇女联合会等。 省直政府部门:主要包括公安系统:省公安厅、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等;监狱系统:省监狱管理局等、省市监狱。省直行政机关: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省科学技术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村农业厅、省应急管理厅、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戒毒系统: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参照管理事业单位:省劳动就业服务局、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翻译室、省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无线电监测分站、省林业基金管理总站等。 设区市政府部门:主要包括市直政府机关 、市政府办公室,市统计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园林管理局、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市就业劳动中心等。 县镇级机关:主要包括县人民法院、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司法局、县审计局、县人民政府、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乡镇人民政府、乡镇党委等。 行业深度研究 - 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2 公务员相关人数规模 在本文中会用到的三种公务员相关的人数口径分别为: “狭义公务员”口径,即国家公布的在编公务员人数 ,约 700 多万人( 2016 年),“广义公务员”口径,可以理解为含在编和非在编的公务员人数,用的是国家统计局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数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一指标,约 1800 多万人( 2018 年),“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口径,我们采用的是“广义公务员”加上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数(测算值,测算过程详见后文),约 5100 多万人( 2018 年)。 事业单位在编人数及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测算 根据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显示, 2005 年 6 月 , 中央编制办负责人就“官民比”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提供了一组数据:到 2004 年底,中国行政和事业编制总数是 3540 万,其中 640 万为行政编制(即在编公务员,包括了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民主党派、 群众团体系统和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安全等政法系统), 2900 万为事业编制(包括了教育、农林牧水、医疗卫生、文化新闻出版、城市公用事业、广播影视、社会福利、交通、后勤服务、信息咨询和科研等单位),事业编制中教育为 1390 万名,占 48%,医疗卫生系统为 400 万名,占 14%,两项合计占总事业编制的62%。结合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可以看到 2004 年教育在编比例为 97.6%(教育在编人员占“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数:教育”比重),医疗卫生系统在编比例为 83.9%(医疗卫生系统在编人员占“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 数: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比重)。我们假设 2018 年教育系统在编比例逐步下降至 93.0%,医疗卫生系统在编比例逐步下降至 78.0%,教育和医疗卫生系统在编人员占总事业编制的比重逐步提升至 70%,测算出总事业单位在编人数,用“广义公务员”人数(即“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数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加上总事业单位在编人数获得“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人数。 图表 7: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测算 (人数单位为万人 ) 就业人员数 :教育 教育系统在编比例(假设值) 教育系统在编人数(假设值) 就业人员数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医疗卫生系统在编比例(假设值) 医 疗 卫 生系 统 在 编人 数 ( 假设值) 教育 +医疗卫生系统在编人数(假设值) 教育 + 医疗卫生系统编制占事业编制比重(假设值)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假设值) 2004 1424.52 97.6% 1390.00 476.82 83.9% 400.00 1790.00 62.0% 2887.10 2005 1444.73 97.2% 1405.00 491.37 83.5% 410.14 1815.13 62.6% 2900.90 2006 1466.33 96.9% 1421.21 505.82 83.0% 420.07 1841.27 63.1% 2916.04 2007 1483.64 96.6% 1433.14 521.48 82.6% 430.88 1864.02 63.7% 2925.59 2008 1490.78 96.3% 1435.16 536.24 82.2% 440.82 1875.98 64.3% 2918.19 2009 1501.66 95.9% 1440.73 563.69 81.8% 461.02 1901.74 64.9% 2932.20 2010 1581.75 95.6% 1512.40 632.54 81.4% 514.66 2027.06 65.4% 3098.13 2011 1617.80 95.3% 1541.57 679.10 80.9% 549.69 2091.27 66.0% 3168.59 2012 1653.38 95.0% 1570.07 719.28 80.5% 579.19 2149.26 66.6% 3228.51 2013 1687.23 94.6% 1596.70 770.03 80.1% 616.81 2213.51 67.1% 3296.72 2014 1727.33 94.3% 1629.00 810.43 79.7% 645.77 2274.77 67.7% 3359.36 2015 1736.47 94.0% 1631.95 841.65 79.3% 667.11 2299.05 68.3% 3366.81 2016 1729.20 93.7% 1619.46 867.00 78.8% 683.55 2303.02 68.9% 3344.63 2017 1730.40 93.3% 1614.93 897.90 78.4% 704.14 2319.07 69.4% 3340.22 2018 1735.58 93.0% 1614.09 912.37 78.0% 711.65 2325.74 70.0% 3322.49 来源: 国家统计年鉴 , 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 , 国金证券研究所 注: 2004 年均为实际值 行业深度研究 - 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三种 不同口径的公职人员数量均 呈现增长趋势 。 近年来, 虽然机构不断在进行调整和改组,但实际上公职人员仍需补充 ,公职人员的数量仍然是 在持续增长的 。 “狭义口径的公务员”数量从 2004 年的 640 万人增长到2016 年的 719 万人,年均增长率为 1.0%;“广义口径的公务员”数量从 2004 年的 1170 万增长到 2018 年的 1817 万 , 年均增长率为 4.0%;“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数量从 2004 年的 4057 万人增长到 2018 年的5140 万人 , 年均增长率为 1.9%。 图表 8: 不同口径的 公职人员 数量 (单位:万人) 年份 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 广义公务员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 广义公务员: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数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狭义公务员: 国家公布在编公务员 公务员 在编比例( %) 2004 640 1170 4057 54.7% 2005 N/A 1213 4114 N/A 2006 N/A 1235 4151 N/A 2007 N/A 1260 4186 N/A 2008 660 1292 4210 51.1% 2009 679 1337 4270 50.8% 2010 689 1428 4527 48.3% 2011 702 1468 4636 47.8% 2012 709 1542 4770 46.0% 2013 717 1567 4864 45.8% 2014 717 1599 4959 44.8% 2015 717 1638 5005 43.8% 2016 719 1673 5017 43.0% 2017 N/A 1726 5066 N/A 2018 N/A 1817 5140 N/A 来源: 国家统计年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年报,公考资讯网 , 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 , 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9:不同口径的公职人员 数量 来源:国家统计年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年报,公考资讯网 , 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 , 国金证券研究所 4057 5140 1170 1817 640 719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狭义公务员:国家公布在编公务员数量 广义公务员: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广义公务员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 行业深度研究 - 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长期来看,我国的公务员体系对人员的需求仍将增加 我们从理性数据和实际案例两方面论述,长期来看,我国的公务员体系对人员的需求仍将增加 理性数据方面,我们使用的是官民比的国际横向对比,体现公务员供给的总量仍不足; 实际案例方面,我们使用的是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现状真实反馈,体现公务员供给的层级结构性或需调整。 2.1 理性数据:我国官民比远低于相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狭义口径的官民比是指一个国家的 公务员人数 /总人口数。 在这里,我国狭义口径的官民比 有两种: “广义公务员”数 /总人口数(注:“广义公务员”口径,可以理解为含在编和非在编的公务员人数,用的是国家统计局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数: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一指标,约 1800 多万人); “狭义公务员”数与总人口数(注:“狭义公务员”口径,即国家公布的在编公务员人数,约 700 多万人)。 根据 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 , 卢森堡 /新加坡 /美国 /意大利 /瑞士 /德国 /英国 /希腊 /埃及 /马来西亚 /加拿大 /澳大利亚 /俄罗斯 /西班牙 /以色列 /波兰 / 日本 / 韩国 / 孟加拉 / 索马里 / 印度的狭义口径官民比分别为4.36%/3.30%/3.25%/3.18%/2.97%/2.86%/ 2.78%/2.65%/2.65%/2.61%/2.39%/2.37%/2.31%/2.20%/1.93%/1.93%/1.69%/1.60%/0.94%/0.75%/0.46%, 而目前 我国 约为 1.21%(广义公务员口径, 2018 年) /0.52%(狭义公务员口径, 2016 年) , 可以看到我国官民比远低于 发达国家, 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体现我国公职人员的供给总量仍不足, 数量上 需要补充 , 才能更好地提供公职服务,同时,结构上可能也需有所调整。 图表 10:狭义口径 的 官民比 ( %) 来源: 公共职位数量的国际比较与优化配置 , 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 , 国家统计年鉴 , 国金证券研究所 注: 卢森堡时间为 2000 年,新加坡时间为 2001 年;美国时间为 2002 年;意大利时间为 2000 年;瑞士时间为 1999 年;德国时间为 2000 年;英国时间为 1999年;希腊时间为 1998 年;埃及时间为 1998 年;马来西亚时间为 2003 年;加拿大时间为 2003 年;澳大利亚时间为 1999 年;俄罗斯时间为 1999 年;西班牙时间为1999 年;以色列时间为 1999 年;波兰时间为 2001 年;日本时间为 2000 年;韩国时间为 2001 年;孟加拉时间为 1992 年; 索马里时间为 1990 年;印度时间为1995 年 ;中国 (广义公务员) 时间为 2018年 ;中国(狭义公务员)时间为 2016 年 。 广义 口径的官民比是指一个国家 财政供养人员数 /总人口数。 在这里,我国广义口径的官民比指 “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 ( 广义公务员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 /总人口数 ;根据公共职位数量的国际比较与优化配置,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的广义口径官民比 分别为 7.47%/ 7.26%/ 5%/ 8.28%, 而目前行业深度研究 - 10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我国为 3.68%, 可以看到 我国广义 口径的官民比还是 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 ,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与狭义口径的官民比情况相似 。 图表 11:广义口径的官民比 ( %) 来源: 公共职位数量的国际比较与优化配置 , 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 , 国家统计年鉴, 国金证券研究所 注:美国时间为 2006 年 ;英国时间为 2003 年;德国时间为 2005 年; 法国时间为 2006 年;中国时间为 2018年 。 2.2 实际案例 :基层岗位公务员 工作压力 大 , 供给 结构性 或许调整 基层公职人员缺乏,需求尤为明显。 根据 公共职位数量的国际比较与优化配置 显示 ,我国的官兵之比为 1: 0.84,远远超出美国的 1: 1.7,日本 的 1: 3.6。人员结构的不合理必然造成行政人力资源的浪费。且美国和日本的官员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部门,大多处于社会基层,起公共服务的作用。而我国官员 基本 起到指挥引导基层的作用,具体执行由基层工作人员承担,基层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工资低的问题一直有待解决 。 根据浅析我国基层政府公务员心理素质现状分析, 基层公务员 的工作直接面向群众,承担着基层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相关联的重要角色,基层公务员面临着工作中各种各样繁琐 的事情,更加要面临人员精简的工作压力。近年来机构改革中,政府的职能 发生着转变,这决定着基层公务员必须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情况,而一些非程序化的工作,无法用 程序化的方法应对,更加增加了公务员 工作的复杂和困难程度 。 根据凤凰资讯数据,某省科技厅 按编制数计算,正厅级 1 人,副厅级 8 人,县处级 44 人,科级 8 人,科级以下 21 人。也就是说,全单位 82 人,科级以上 61 人,没有职务的普通公务员只有 21 人,官数约为兵数的 3 倍,上部存在一定冗余,基层公职人员缺乏,需求尤为明显。 7.47 7.26 5.00 8.28 3.68 0.01.02.03.04.05.06.07.08.09.0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