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后周期之动物保健专题报告:补栏需求迫切,动保行业迎机会.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养殖后周期之动物保健专题报告:补栏需求迫切,动保行业迎机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养殖后周期之动物保健专题报告:补栏需求迫切,动保行业迎机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养殖后周期之动物保健专题报告:补栏需求迫切,动保行业迎机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养殖后周期之动物保健专题报告:补栏需求迫切,动保行业迎机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养殖后周期之动物保健专题报告:补栏需求迫切,动保行业迎机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农林牧渔行业 推荐 ( 首次 ) 补栏需求迫切,动保行业迎机会 风险评级: 中 风险 养殖后周期之动物保健专题 报告 2019 年 10 月 17 日 分析师:魏红梅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0340513040002 电话: 0769-22119410 邮箱: whm2dgzq 研究助理:雷国轩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0340119070037 电话: 0769-23320072 邮箱: leiguoxuandgzq 动物保健 指数走势 资料来源:东莞证券研究所, Wind 相关报告 1.生物股份( 600201)深度报告:补栏需求迫切,市场苗龙头迎机会 投资要点: 动保行业概况。 动物保健是畜 禽养殖三大产前产业之一,动保产品 分为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和药物饲料添加剂三类。 2018年我国动物疫苗市场规模接近 200亿元,预测 2019年规模约 250亿元。生猪和禽用生物制品占比最大,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动物疫苗主要产品。 2019年预测猪用疫苗市场规模达到 106.6亿元,禽用疫苗市场规模达到 87.0亿元。 动保行业三大趋势。 趋势一:未来是市场苗时代。我国动物疫苗分为政采苗和市场苗,政策开放后市场苗份额提升迅速,大规模养殖企业对生物防疫重视程度高,倾向购买市场苗来满足防疫需求。趋势二:养殖规模化加速。养殖业发展过程是从大量的小规模养殖场到少量的大规模养殖场转变,我国养殖业处于加速期,养殖场规模的迅速扩张,小散场清退,疫苗渗透率提高。趋势三:行业集中度提升。动保行业是高度监管行业,行业壁垒高,研发成本大,资质要求严格。近年来企业整合速度明显加快,整合后整体实力增强,对研发投入增加,提高市场竞争力。 非洲猪瘟疫情带来行业机会。 猪肉是 主要消费肉类,消费需求强劲。自2018年 8月非洲猪瘟疫情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从 3145万头急剧下降,截至 9月存栏量为 1913万头,同比下降 38.90%。 2019年全国猪肉供给缺口将超过 700万吨,供给缺口明显。截至 10月 11日,全国 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为 32.19元 /千克,同比上涨 129.93%。行业供给紧张,补栏需求迫切,四季度至明年加大补栏量是必然趋势,补栏量的增加会直接增加动物疫苗的需求。猪用 O-A二价口蹄疫疫苗与 H5+H7三价禽流感苗推行有望总体呈价量齐升趋势,利好动保行业。 复盘蓝耳病疫情,当前仍 是良好布局时点。 2006年 5月,我国爆发蓝耳病疫情, 2007年 1月确定致病病毒, 2007年 5月疫苗上市使用, 2007年年底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蓝耳病疫情致生猪价格上涨 200%,中牧股份和生物股份股价连翻数倍。农科院 9月 10日发布消息称非洲猪瘟疫苗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当前是疫苗上市前夕,对比蓝耳病疫情时点,疫苗上市后相关企业股价仍有很大的上行空间,判断当前仍为良好布局时点。 投资策略:重点关注动保龙头企业。 2019年四季度至明年补栏需求巨大,补栏增加将加大动物疫苗需求量。建议优先关注研发实力强、生产技术先进、 疫苗生产资质多的头部动保企业,如中牧股份、生物股份、普莱柯等。 风险提示: 疫情集中爆发、非瘟疫苗研发不及预期、养殖规模化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等。 行业专题 行业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专题 养殖后周期 之动物保健专题报告 2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目 录 1、动物保健行业概况 . 5 1.1 动物保健业是畜禽养殖上游产业 . 5 1.2 动物保健行业分类 . 5 1.3 行业市场规模 . 6 1.4 行业重点政策法规 . 8 1.5 重点品种动物疫苗简介 . 9 1.5.1 口蹄疫简介 . 10 1.5.2 高致病性禽流感简介 . 12 2、动保行业趋势 . 13 2.1 趋势一:未来是市场苗时代 . 13 2.2 趋势二:养殖规模化加速 . 15 2.3 趋势三:行业集中度提升 . 17 3、非洲猪瘟疫情带来行业机会 . 20 3.1 非瘟疫情下猪肉供给缺口明显 . 20 3.2 供给收紧致生猪价格同比上涨 130% . 22 3.3 鸡肉替代效应凸显 . 23 3.4 补栏需求引出疫苗行业机会 . 24 4、复盘蓝耳病,非洲猪瘟疫情能带来多大机会 . 25 4.1 蓝耳病疫情复盘 . 25 4.2 疫情推动动保企业股价大幅上行 . 26 5、投资策略 . 29 6、重点公司分析 . 29 6.1 中牧股份:动保龙头 . 29 6.2 生物股份:市场苗龙头 . 29 6.3 普莱柯:动保产品体系完善 . 30 7、风险提示 . 30 养殖后周期 之动物保健专题报告 3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插图目录 图 1:畜禽养殖产业链 . 5 图 2:动保行业分类 . 6 图 3:我国兽药市场规模 . 6 图 4: 2014-2018 年中国动物疫苗行业 市场规模 . 7 图 5: 2019-2025 年我国动物疫苗的市场规模预测 . 7 图 6: 2018 年我国肉类消费结构 . 7 图 7: 2017 年生物制品分类市场份额 . 7 图 8:猪用和禽用疫苗市场规模预测 . 8 图 9: 2016 年口蹄疫生产企业市占率 (市场苗) . 11 图 10: 2016 年口蹄疫生产企业市占率 (政采苗) . 11 图 11:中国动物疫苗行业发展代表性事件 . 14 图 12:市场苗份额快速提高 . 15 图 13: 2015 年动物疫苗渠道结构 . 15 图 14:生猪养殖规模场户数 . 15 图 15:肉鸡养殖规模场户数 . 15 图 16:美国猪场数量不断下滑 . 16 图 17:美国规模化出栏比例图 . 16 图 18:中美生猪出栏规模化对比 . 16 图 19:我国生猪养殖结构将向纺锤型演变 . 16 图 20:大型养殖公司兽药疫苗投入占营收比例( %) . 17 图 21:大型养殖公司兽药疫苗投入 . 17 图 22: 2017 年中美十大生猪养殖企业市占率 . 18 图 23:不同规模养 殖户疫苗投入占收入比重 . 18 图 24:企业营业总收入对比(亿元) . 19 图 25:企业毛利率对比( %) . 19 图 26:企业研发投入对比(百万元) . 19 图 27:企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 %) . 19 图 28:前十大企业销售额占比 . 20 图 29: 2018 年上市动保公司按营收划分 . 20 图 30:猪肉仍是主要消费肉类 . 21 图 31:人均猪肉消费量大 . 21 图 32: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下降 . 21 图 33: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同比均大幅下降 . 21 图 34:生猪存栏量大幅下滑 . 22 图 35: 2019 年猪肉产量预期下跌 . 22 图 36: 2019 年猪损失量大幅攀升 . 22 图 37:进口量提升出口量下降 . 22 图 38: 22 个省市生猪和猪肉价格大涨 . 22 图 39:仔猪和猪粮比价大涨 . 22 图 40:国内猪肉消费量全球占比 . 23 图 41:国内鸡肉消费量全球占比 . 23 图 42:肉鸡价格稳步上涨 . 24 图 43:肉鸡苗价格同比大幅上涨 . 24 图 44:典型猪周期图 . 24 养殖后周期 之动物保健专题报告 4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图 45:蓝耳病疫情时间线 . 25 图 46:蓝耳病疫情下中牧股份和生物股份股价走势 . 26 图 47: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进程 . 28 图 48:非洲猪瘟疫情下动保企业股价表现 . 28 表格目录 表 1 :动物疫苗行业重点政策法规 . 8 表 2 :优先防治和重点防范的动物疫病 . 9 表 3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考核标准 . 9 表 4 : 2020 年口蹄疫疫苗市场规模预测 . 10 表 5 :我国主要口蹄疫疫苗及品牌 . 11 表 6 : 重组禽流感病毒 (H5+H7)三价灭活疫苗生产商信息 . 12 表 7 :我国现行疫苗销售体系 . 14 表 8 :国际动保行业大型并购事件 . 18 表 9 : 2015 年至今我国动保行业并购情况 . 19 表 10 :首批 12家蓝耳病疫苗生产企业 . 26 表 11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2019/10/16) . 30 养殖后周期 之动物保健专题报告 5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1、动物保健行业概况 1.1 动物保健业是畜禽养殖上游产业 动保是畜禽养殖三大产前产业之一。 饲料、动物保健、育种是畜禽养殖三大上游产业。饲料贯穿畜禽的一生,为畜禽的生长提供能量、蛋白质和各类微量元素。动物保健产品根据生产途径的不同普遍分为兽用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和饲料添加剂,其中兽用化学药品市场份额最大,但生物制品扩张速度高于化药,饲料添加剂占比较少。育种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养殖场养殖是产中产业,把畜禽幼崽按照标准养殖流程喂养至符合上市交易标准后出售给屠宰加工企业。屠宰和销售和产后产业,生鲜肉和经加工的肉制品通过各级经销网络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形 成了完整的畜禽养殖产业链。 1.2 动物保健行业分类 兽用化学药品是动物保健市场主要产品。 动物保健品一般按成本分类,主要分为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和药物饲料添加剂三类。兽用化学药品主要用于疾病防治和抗寄生虫,分为化学药剂、原料药和中药三类。兽用生物制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的疾病的菌苗、疫苗、虫苗、类毒素、诊断制剂和抗血清等制品,主要分为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诊断用生物制品三类。药物饲料添加剂通图 1:畜禽养殖产业链 资料来源: iF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养殖后周期 之动物保健专题报告 6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过混合添加剂与饲料达到疾病防治和促进畜禽生长的作用。动物保健行业发展迅速,兽药发展报告显示, 2017 年我国兽药市场规模已达 484.05 亿元,其中兽用化学药品占比约 72%,是动物保健市场主要产品。 1.3 行业市场规模 兽药市场规模达 500 亿元。 我国动物保健行业正处于规模化加速期阶段,具体表现为小型养殖场数量的快速减少和大型养殖场数量的快速增加。养殖场规模越大,对生物防疫的重视程度越高,是我国兽药市场规模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兽药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兽药市场规模于 2017 年已达到 484.05 亿元,化药占比约 72%,生物制品占比约 28%,对比 2009 年规模已接近翻倍,当前已基本达到 500 亿元的水平。 图 2:动保行业分类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3:我国兽药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 兽药发展报告,东莞证券研究所 养殖后周期 之动物保健专题报告 7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动物疫苗市场规模攀升迅速。 兽用生物制品中动物疫苗是主要种类,我国动物疫苗行业起始于 1918 年青岛商品检验局血清所,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分别是起步阶段、粗放发展时期和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我国养殖业规模化是主要的发展方向,规模化的养殖场对动物疫苗有刚性需求,是疫苗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2000 年后,我国动物疫苗行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截止 2018 年我国动物疫苗市场规模已经接近 200 亿元。非洲猪瘟疫情将加速动物疫苗行业的发展,预测 2019 年我国动物疫苗市场规模约 250 亿元,并将持续保持高速发展,预测到 2024 年市场规模 有望突破 500 亿元。 生猪和禽用生物制品占比最大。 我国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是占比最大的品种, 2018年国内消费猪肉 5539.8 万吨,占据我国肉类消费总量的约 61.9%。其次是禽肉和牛肉,2018 年消费量分别为 1153.5 万吨和 791.0 万吨,占比分别约 12.9%和 8.9%。由于猪肉和鸡肉是我国消费量最大的两种肉类,针对其生物制品同时也是市场占比最大的种类。兽药发展报告显示 2017 年我国生猪用和禽用生物制品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 39.39%和33.43%,是占比最大的两类生物制品。 2019 年预测猪用疫苗市场规模达到 106.6 亿元,禽用疫苗市场规模达到 87.0 亿元 。由于养殖规模化加速,到 2024 年猪用疫苗和禽用疫苗市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 160.8 亿元和 131.2 亿元。 图 4: 2014-2018 年中国动物疫苗行业市场规模 图 5: 2019-2025 年我国动物疫苗的市场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 观研天下,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观研天下,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6: 2018 年我国肉类消费结构 图 7: 2017 年生物制品分类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 观研天下,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兽药发展报告,东莞证券研究所 养殖后周期 之动物保健专题报告 8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1.4 行业重点政策法规 行业政策优势明显。 为了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依据动物防疫随着我国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的畜牧业已经逐渐向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方面转变质量和效益也在不断提高。近些年,国家陆续出台多个生物制品相关政策,这为生物制品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其中包括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明确了动物防疫问题受到法律保护 ;2009 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 :要大力发展动物疫苗和农用生物制品 ; 2016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三五”生物产业 发展规划,将重点支持生物兽药制造、新型动物疫苗研发和动物疾病诊断测试等。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我国动物疫苗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大,行业前最广阔。 图 8:猪用和禽用疫苗市场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 智研咨询,东莞证券研究所 表 1:动物疫苗行业重点政策法规 时间 部门 名称 内容 2012年 5 月 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2012-2020) 根据规划,我国优先防治和重点防范的动物疫病有 29 种,其中优先防治的国内一类动物疫病有 5 种,包括口蹄疫 (A 型、 亚洲 1 型、 0 型 )、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规划提出,到2020 年,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16 种优先防治的国内动物疫病达到规划设定的考核准,生猪、家禽、牛、羊发病率分别下降到 5%、 64、4%、 3H 以下,动物发病率、死亡率和公共卫生风险显著降低。牛海绵状脑病、非洲猪瘟等 13 种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传入和扩散风险有效降低,外来物疫病防范和处路能力明显提高。 2016年 7 月 财政部 关于调整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的通知 国家继续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离流感和小反刍兽疫实施强制免疫和强制扑杀 ;在布病重疫区省份 (一类地区 )将布病纳入强制免疫范围,将布病、结核病强制扑杀的畜种范围由奶牛扩大到所有牛和羊 ;将马岛疽、马传贫纳入强制扑杀范围 ;包虫病重疫区省份将包虫病纳入强制免疫和强制扑杀范围 ;对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暂不实施国家强制免疫政策,由国家制定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指导意见,各地根据实际开展防养殖后周期 之动物保健专题报告 9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1.5 重点品种动物疫苗简介 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动物疫苗主要产品。 为了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依据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012 年 5 月 20 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 2012 31 号印发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2012 2020 年)。规划重点任务是: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控制主要人畜共患病,消灭马鼻疽和马传染性贫血,净化种畜禽重点疫病,防范外来动物疫病传入。规划界定了我国 5 种优先防治的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 A型、亚洲 I 型 、 O 型)、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国内动物疫苗生产商均有生产上述疾病疫苗,其中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为最常见疫病,针对其生产的疫苗也是用量最大的动物疫苗。规划要求到 2020 年, A 型口蹄疫 全国达到免疫无疫标准 , 亚洲 I 型 口蹄疫 全国达到非免疫无疫标准 , O 型 口蹄疫重点省份 达到免疫无疫标准 , 高致病性禽流感 重点省份 达到免疫无疫标准 。 治工作。 2016年 10月 农业部 全国兽医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 规划指出,到 2020 年兽药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中型以上生产企业占比超过 70%6,产能利用率提高 10%以上。“十三五” 末兽药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 95%以上。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占比超过 80%,生猪代幸亭下降 10%以上,生猪居宰场点。小、散、乱 “状况得到基本改善。“十三五” 规划提出要构建全链条兽医卫生监管服务信息化体系,强调对荞殖到居宰全链条的监管,尤其是对居幸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大。 资料来源: 观研天下 ,东莞证券研究所 表 2:优先防治和重点防范的动物疫病 优先防治的国内动物疫病( 16 种) 一类动物疫病( 5 种): 口蹄疫( A 型、亚洲 I 型、 O 型)、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 二类动物疫病( 11 种):布鲁氏菌病、奶牛结核病、狂犬病、血吸虫病、包虫病、马鼻疽、马传染性贫血、沙门氏菌病、禽白血病、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 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 13 种) 一类动物疫病( 9 种):牛海绵状脑病、非洲猪瘟、绵羊痒病、小反刍兽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 C 型、 SAT1 型、 SAT2 型、 SAT3 型)、猪水泡病、非洲马瘟、H7 亚型禽流感。 未纳入病种分类名录、但传入风险增加的动物疫病( 4 种 ):水泡性口炎、尼帕病、西尼罗河热、裂谷热。 资料来源: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2012 2020 年) ,东莞证券研究所 表 3: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考核标准 疫病 到 2015 年 到 2020 年 口蹄疫 A 型 A 型全国达到净化标准。 全国达到免疫无疫标准。 亚洲 I 型 全国达到免疫无疫标准。 全国达到非免疫无疫标准。 O 型 海南岛达到非免疫无疫标准;辽东半岛、胶东半岛达到免疫无疫标准;其他区域达到控制标准。 海南岛、辽东半岛、胶东半岛达到非免疫无疫标准;北京、天津、辽宁(不含辽东半岛)、吉林、黑龙江、上海达到免疫无疫标准;其他区域维持控制标准。 养殖后周期 之动物保健专题报告 10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1.5.1 口蹄疫简介 口蹄疫简介。 口蹄疫是一种高传染性、高死亡率的牲畜疾病,侵害牛、羊、猪、骆驼、鹿等偶蹄性牲畜动物(两瓣蹄子的兽类),目前防治仍以接种疫苗为主,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口蹄疫多发病与春冬季。母猪和商品猪均需要免疫:母猪每年免疫 2-3 次(主要是在产前 1 个月做免疫),商品猪免疫 2 次(仔猪 25 公斤以下免疫 1 头份,中大猪再免疫加强 1 头份)。 口蹄疫疫苗是动物疫苗体量最大单品。 口蹄疫是政府强制免疫的疫病种 类之一。口蹄疫疫苗又是动物疫苗中体量最大、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单品。 2011 年之后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2016 年国内口蹄疫疫苗市场规模约为 38 亿元,政府招采 20 亿元,市场直销 18亿元。近几年来,随着养殖规模化进程加速,口蹄疫市场苗规模增长迅猛。在养殖规模程度提升和“先打后补”等政策额刺激下未来口蹄疫市场苗还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 年口蹄疫市场苗的规模将达到 71 亿元。 口蹄疫疫苗市场格局。 口蹄疫疫苗由农业部指定的企业生产,生产资质严格管控。目前全国共有 8 家猪口蹄疫疫苗生产企业,分别是:中牧股份及其控股子公司乾元浩、必威安泰、天康生物、中农威特、金宇保灵(生物股份)、申联生物和杨凌金梅。从口蹄疫疫苗市场规模看, 2016 年国内口蹄疫疫苗市场规模达 37 亿元,前三大厂商金宇集团(生物股份)、中农威特和中牧股份的口蹄疫销售额分别为 14.3 亿、 5.9 亿和 4.2 亿元,市场份额分别为 38.3%、 15.8%和 11.3%。从口蹄疫销售体系上看, 2016 年生物股份口蹄疫市场苗收入约 10 亿,占据市场苗 58%的份额处于绝对龙头地位。而中牧股高致病性禽流感 生物安全隔离区达到免疫无疫或非免疫无疫标准;海南岛、辽东半岛、胶东半岛达到免疫无疫标准;其他区域达到控制标准。 生物安全隔离区和海南岛、辽东半岛、胶东半岛达到非免疫无疫标准;北京、天津、辽宁(不含辽东半岛)、吉林、黑龙江、上海、山东(不含胶东半岛)、河南达到免疫无疫标准;其他区域维持控制标准。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部分区域达到控制标准。 全国达到控制标准。 猪瘟 部分区域达到净化标准。 进一步扩大净化区域。 新城疫 部分区域达到控制标准。 全国达到控制标准。 资料来源: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2012 2020 年) ,东莞证券研究所 表 4: 2020 年口蹄疫疫苗市场规模预测 免疫对象 疫苗类型 出栏量(亿头) 存栏量(亿头) 疫苗单价 (元) 免疫次数(次) 免疫覆盖率 商品猪 政府苗 7.08 - 1.5 2 80% 商品猪 市场苗 7.08 - 7.5 2 25% 能繁母猪 政府苗 - 0.35 2 2.5 50% 能繁母猪 市场苗 - 0.35 7.5 2.5 80% 牛 - 0.5 9 2 35% - 奶牛 - - 0.15 9 2 80% 羊 - 2.95 - 8 2 35% 市场规模 - - - - - 71 亿元 资料来源: 中国产业信息网 ,东莞证券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