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农村电商发展趋势 研究 报告 目录 一 、 新常 态 下的 重 大历 史 机遇 . 3 二 、 工业 品 下行 的 难 得 历 史 机会 和 重大 现 实意义 . 4 ( 一 ) 工 业 品 下 行 呈 现 令 人 鼓舞 的发 展 趋 势 . 4 ( 二 ) 工 业 品 下 行 仍 蕴 含 着 巨大 机 遇 . 8 三 、 农货 上 行的 发 展现 状 与未 来 趋势 . 10 ( 一 ) 传 统 农 产 品 价 值 链 面 临 的 四 大 挑战 . 11 1. 小农户经营,交易成本高,传统商业模式下大资本止步不前 . 11 2. 产业链过长,中间商疲于转手,消费者出高价、生产者不赚钱 12 3. 天量生产者对海量消费者,超时空交错,物流成本过高 . 13 4. 信息流失真,优质难优价,特色品牌成为“免费 WiFi” . 14 ( 二 ) 农 货上 行带 来 重 配 农 业 生 产 要 素 的 历 史 机遇 . 15 1. 农货上行的产业发展脉络 . 15 2. 农货上行的政策支撑环境 . 17 3. 农货上行的市场演变过程 . 19 ( 三 ) 农 货上 行 的 发 展 趋势 . 24 1. 有望建立农户 +经销商 +消费者的超短供应链 , 解决消费者出高价生产者不赚钱的难题 . 24 2. 有望建成低成本高效能的特色物流网,构建不同于欧美的中国特色 农产品物流体系 . 26 3. 有望培育既熟悉生产者又亲近消费者的“新农人 ”, 形成中国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 30 4. 有望实现线上游戏体验和线下电商消费的创新结合,创造农产品消 费的“第七产业” . 32 一、新常态下的重大历史机遇 农村电商的发展正在迎来新常态下的重大历史机遇。截至 2018 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提高到 59.58%, 但乡村常住人口仍有 5.64 亿,中国农村的生产和消费主体仍然是约 2.3 亿小农户。从生产和消费的空间格局来看,中国农村仍属于数千 年来“内卷化”发展所形成的自给自足型小农社会的延续。 总体来看,中国农村的各类生产要素仍处于低效能的配置格局之中,而电商的发展将从三个维度推动中国农村的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重组,拥抱 一 个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 第一个维度,高效能的互联网平台,可以将分散的农户家 庭生产行为纳入到后现代工业化体系中,中国农村面临互联网 时代再工业化的历史机遇。例如,淘宝村以家庭为主生产并经 营工业品的模式,建立在以下三个前提之上:一是互联网以极 低的成本将数以亿计的消费者与家庭生产者连接起来;二是中 国农村仍有包括富余劳动力在内的大量生产要素处于闲置或低 效率配置状态;三是高速发展的软硬件基础设置使得物流、资 金流和其他要素的流动成本大幅度降低。 第二个维度,电商推动工业品下行(让工业品走进农村 市场) 农村,不仅会 大幅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使农村 的生产和消费迅速融入国家现代化体系之中,而且将高效推 动城乡融合,重构中国特色城镇化的边界。 4 第三个维度,农货上行 ( 把农产品卖到城里去 ) 将小农 户与大市场低成本对接, 有望破解中国现代化之路上所面临的千年难题,以拼多多为代表的农货上行模式,正在推 动中国的农村电商走出一条完全不同于现有发达国家的小 农户背景下的现代化之路 。 鉴于篇幅所限,本报告不再就第一个维度展开论述,对于第二个维度仅作框架性分析,主要将着墨的重点放在第三个维度。 二、工业品下行的难得历史机会和重大现实意义 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 以 2014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常态”概念作为时间节点),根据国家统计 局网站信息,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 2014 年的 26.2 万亿元增长到 2018 年的 38.1 万亿元,增幅为 45%,消费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从 2014 年的 51.2%增长到 2018 年的 76.2%,清晰展示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向消费驱动转型的 过程。 (一)工业品下行呈现令人鼓舞的发展趋势 显然,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 ,消费已经转换为关键主力,尤其是网上零售更是以三倍于消费总体增速的节奏高 速成长。图 1 所示为 2018 年 2 月到 2018 年 12 月吃、 穿、用类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增长率。 5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 9.0%的情况下,吃、穿、用类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月累 计增长率均超过 20%,其中吃类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增 长率处于 33.8%-57.3%的高位增长区间,显示了网络零售的长足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农村消费尤其是表征工业品下行的农村网络零售一直处于超高速增长通道中,据国家统计局信息,从 2014 年的 1800 亿元,迅速增长到 2018 年的 1.37 万亿元,增 长了 8 倍。从 2017 年 3 月到 2018 年 12 月的乡村、城镇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 ( 图 2) 可以看出,乡村的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的月增长率要高于城镇 2 个百分点左右,70 60 57.3 50 46.5 44.9 42.4 42.3 41.6 43.8 40 36.8 33.9 36.1 36.3 31.1 33.8 30.7 29.7 30 33.1 29 33.3 27.7 25.8 25.9 28 20 24.9 24.1 23.4 23.3 22.5 21.2 22 10 0 2018年 2 2018年 4 2018年 6 2018年 8 2018年 10 2018年 12 吃类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增长 (%) 穿类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增长 (%) 用类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增长 (%) 6 显示 7 出乡村消费的巨大潜力,以及国家发展所呈现出的均衡化趋 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2018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6112 元,增长 6.8%。虽然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2124 元,仅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 46.4%,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 10.7%,较城镇快 3.9 %。 8 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构成分析(如图 3、图 4 所示), 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中,排在前三位的 都是食品烟酒、居住、交通通信;城镇居民排在第四位是教 育文化娱乐消费,而农村居民排在第四位的是医疗保健消 费,同样显示城乡的消费结构正在向均衡化的方向收敛。也 预示着未来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 9 (二)工业品下行仍蕴含着巨大机遇 实际上,中国消费的增长潜力,尤其是工业品下行的增 长潜力仍然巨大。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高 度相关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的过程就是消费的高速补偿性 增长过程。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2018 年全国居民按照 5 等份( 每一等份约 2.79 亿人)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 图 5) 差距显著,高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70640 元是低收入组 6440 元的 11 倍,中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23189 元尚低于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 23336 元。如此明10 显 的收入差距也意味着,如果未来的发展呈现出均衡的 “ 收 敛化 ”趋 势,那么我国未来的消费尤其是工业品下行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