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20XX年度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2 目 录 一、 专项资金概况 . 3 二、 专项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 . 3 三、专项资金组织实施情况 . 5 四、专项资金绩效情况 . 6 (一)科学安排部署, . 6 (二)优化引进 “绿色通道 ”, . 7 (三)科学选派科技人才, . 8 (四)推动人才工作改革创新, . 9 (五)全力发展全域旅游人才, . 9 (六)加大培养培育力度, . 10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六、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 11 3 根据市财政局统一安排,我部认真按照要求自评并组织相关资金使用单位及时开展自评,现将 20XX 年度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 专项资金概况 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是 2012 年起根据 XX 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暂行规定(张发 2009 10 号)由市财政设立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的专项资金,当年预算为 100万元。 20XX 年预算增加至 200 万元,截止 2016年 12月底,因考虑人才随到随引的需要预留了 53.28万元,合计 253.28 万元, 20XX 年总计安排使用专项资金 31 项共 203.65 万元,预留 49.63 万元。这 31 个子项涉及人才引进、科技特派员、市级拔尖人才、现有优秀人才、旅游文化名家、全域旅游人才(中山大学)精英班、市旅游营销智库建设等人才重点专项经费,同时也安排了市委人才办、市科特办等工作经费。 二、 专项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 1.专项资金的安排程序。我部(市委人才办)经请示领导同意按以下程序进行安排:市委人才办根据 XX 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暂行规定(张发 2009 10号)及其实施细则、 XX 市拔尖人才管理办法(张办发 2012 18号)、关于推进人才工作 “四化两建 ”的实施意见(张办发 2015 38 号)等文件规定、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或人才工作试点单位年初申报需求的情况和 20XX年 XX 市人才工作要点确定的年度人才工作重点专项实施需要等按照 “资金使用单位申报 市委人才办综合汇总初审 市委人才办草拟4 预算方案 报部领导审签 报领导小组正副组长批准 送市财政拨付资金使用单位 涉及人才个人的由使用单位发放 ”程序进行预算安排。全年共安排 253.28 万元,其中,上半年安排 101.4 万元,下半年安排 151.88万元。 2.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上半年 12 项:市派科技特派员生活交通补贴、奖励经费 14.88 万元,旅游特派专家生活交通补贴、奖励经费3.76万元,市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慰问经费 2万元,引进人才联谊活动 3.5万元,市级拔尖人才疗养、体检经费 6.96 万元,市科特办工作经费 5 万元,市委人才办工作经费 20 万元,鸽子花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奖励经费 5 万元, XX 人才在线运行经费 2 万元,现有优秀人才生活补贴和体检费 27.8 万元, 引进人才安家费( 2016年第二次引进) 4.5 万元, XX人才 “VIP”服务窗口运行经费 5 万元。下半年 19 项:全域旅游人才(中山大学)精英班 10 万元,市旅游营销智库建设 5万元,国际化导游领军人才培养 3万元,市教育人才发展 “双名 ”计划5 万元,全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3万元,市茶叶产业专家服务于团建设 5 万元,市旅游产业领军人才培育计划 5 万元,电子商务人才发展专项 3 万元, “三区 ”文化人才培训 3 万元,非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3 万元,旅游服务标准化(人才)团队发展培育计划 5 万元, XX人才众创空间建设 3 万元,儿科医学人才团队建 设 5万元,公共应急救护人才技能培训 3 万元,市生态环境监测专业人才培养 3万元,高水平水质监测专业人才团队建设 5 万元,全市 “胜地工匠 ”、 “技能大师 ”、 “技师工作站 ”10万元, 20XX 年引进人才安家费 15.85 万元,组5 建梭子丘白族文化艺术团、马合口乡卫生院引进医卫人才 10 万元。有 3 项即市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慰问经费、引进人才联谊活动经费、市级拔尖人才疗养经费没有按期使用外,其他均已使用。 3.专项资金管理情况。为深入推进人才工作 “四化两建 ”,推动人才发展专项 “AB C ”科学分类管理,切实使用好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根据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 XX 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张财行 2016 444号)等有关要求, 20XX 年 6 月,成立了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评审小组负责对各单位申报的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进行初审。去年共对 18 项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进行了审核。 三、专项资金组织实施情况 1.专项资金组织情况。由于市人才开发资金除文件有明确规定的以外,资金安排到使用单位资金量一般较小(单项不超过 10 万元),因此,一般未使用财政投资评审、项目招投标、竣工验收等程序。在执行过程 中,我们在确定市级拔尖人才、市旅游文化名家等专项人才资助对象时,均采用了公开选拔、评审的方式进行,确保了公平公正。 2.专项资金管理情况。现在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严格按现有文件规定标准执行人才资助标准,如市级拔尖人才、现有优秀人才、科技特派员补贴等;另一种是人才重点专项资助标准在支持前先审定出台相关工作方案,然后按方案明确的标准为准。同时,我们计划于 5 月下旬对人才发展专项执行情况进行了督查和了解。 20XX 年年底,我们对各单位人才重点专项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绩效考核。 2018年 4月,6 市委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各 区县及成员单位就人才重点推进情况进行了述职。 四、专项资金绩效情况 20XX 年,我们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省委人才办的有力指导下,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有效履行市委人才办的职能,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的部署安排,按照 “127”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综合运用 “四化两建 ”和 “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 ”两大抓手,加快建设一支 “升级版 ”人才队伍,加快建成旅游人才高地,取得明显成效。去年 9 月,新华网金牌栏目 “新华访谈 ”根据中组部安排制作播发的喜迎党的十九大 组织工作经验谈系列报道中专题 报道了我市发展旅游人才、建设旅游人才高地、推进旅游人才扶贫的经验。 (一)科学安排部署,强化宣传保障。一是科学安排部署。组织召开 20XX 年度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由领导小组副组长、可知部长主持,时任市委副书记、领导小组组长刘革安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听取了市委人才办 2016 年的工作汇报和部分区县、市直成员单位履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情况的述职。讨论通过了 XX 市技能人才发展规划( 20XX2020 年)等重要文件。审议通过了第六批市级拔尖人才建议人选。二是加大保障力度。设立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评审小组,市财政追加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20 万元预算,达到 220万元,市、区县预算专项资金增幅均达到 10%以上。区县委组织部均已按要求设立人才工作机构;市本级设立由组织、纪委、人社、财政7 4 家组成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评审组。把履行党管人才的情况纳入了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的内容。三是强化宣传推介。各级党校主体班开设 “人才课堂 ”,累计讲授 “人才发展基本理论与改革创新 ”课8 节。在中国人才国家级刊物上发 表 1 篇,湖湘人才周刊等省级媒体上发表 2 篇, XX 通讯等市级媒体发表 5 篇。在 XX 电视台推出 “人才是第一资源 ”系列报道,播发 “第六批市级拔尖人才、引进的优秀人才 ”等节目 20 多期, XX 日报、红网 XX等同步推出宣传专栏;掌上 XX 以 “出得来、回得来、进得来、留得住: XX的人才经 ”为题大篇幅报道了 XX人才工作开展情况。 (二)优化引进 “绿色通道 ”,引进一批高质量人才。印发 20XX年 XX 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开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实施方案,发布人才引进年度目录,继续优化了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建设,具体优化体现在五个方 面:一是开启进校引才模式。到扬州大学等高校采用 “校园引进 ”模式引人才;二是优化安家费、住房补贴设置。对于 “985、211”高校毕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具有副高职称的人才每人发放 3万元安家费(其他的为每人 2 万元),在 5年服务期内由住房保障部门按照每人每月 500 元的标准发放住房补贴;三是推进人才引进考试改革。 “笔试、面试 ”一体化改革,笔试、面试一天考完,有效减轻了考生的考试负担。四是实现了人才引进区县全覆盖。所有区县均开展了公开引进人才工作。桑植县创新实施 “百名人才入桑计划 ”、创新开展脱贫攻坚人才引进工作,武 陵源区提出实施人才引进 “121”工程。目前 ,全市引进专业人才 70 名,其中,市本级引进人才 23 名,市8 本级事业单位公开引进的人才中 , “985、 211”高校毕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11 人,占事业单位引进总数的 55%,较上年度增长 22%。 (三)科学选派科技人才,有效开展人才扶贫。一是调整优化科技特派员选派。开展科技特派员增派、调整工作,选派 109 名科技特派员到驻点单位开展科技服务,其中省派 36 人,博士 17 人,高级职称 56 人;支持永定区率先实现科技特派员贫困村全覆盖。全年共实施科技项目 60 个,项目总投资近 5000 多万元,组建专业合作社(协会) 79 个,推广新技术 60 项,引进新品种 77 个,建设创业链 532个;受益贫困村 147 个、贫困户 6192个 17000 多人,人均收入 6397元。制发科技特派员工作牌、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室,建设了一批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促进科技人才扶贫 “可视化 ”。在 “XX 人才在线 ”系统上实行了科技特派员网上实时管理。二是促进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落实武陵山片区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人才支持措施,确保人才津贴发放到位,公开招聘乡镇教师 277 名,全科医生 53名,招募 “三支一扶 ”人员 23 名。三是充分发挥科技副区县 长的作用。选派的永定区(金融类)科技副区长郑洪斌大力鼓励 “四有两好一项目 ”的贫困户通过 “自贷自还 ”扩大产业规模,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 “扶贫财银保 ”项目加速产业发展,完成贫困户初级评级授信,授信率达 85.12%。桑植县科技副县长彭曙光发挥作用,近两年争取扶贫资金 1000 万元,引进落实扶贫项目3 个。四是组建精准扶贫专家服务团队。市本级分别组建茶叶产业专家服务团队、卫生人才团队、 “旅游 +民族(民俗)文化 ”专家服务团,9 在产业扶贫、文化扶贫和健康扶贫中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 四)推动人才工作改革创新,有序实施人才发展专项。一是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组织开展全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区县、乡镇、企业一线了解情况及长沙市、湘江新区、省农科院等学习考察先进经验,并形成了调研成果,理清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人才发展的总体思路。二是创新推行市人才发展重点专项 “ABC”分类管理机制。下发关于申报人才发展专项的通知,按照申报专项的创新性、影响力和作用大小进行评审, A 类 10 万元, B类 5 万元, C类 3 万元的标准分别给予资金支持,共计支持 18 项, A类 3 项, B类 6 项, C类 9 项。 支持举办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运动会,支持市自来水公司高水平水质检测人才团队建设和市人民医院儿科医学人才团队建设等。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被评为全市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估优秀奖。三是推动建立联系服务人才工作机制。组织开展 “科技工作者日 ”系列活动, 6 名市级领导走访慰问 20 名优秀科技人才,组织近 30名科技人才到 XX大峡谷开展联谊活动。组织召开了全市 “发挥人才作用、服务全域旅游 ”优秀人才座谈会,绍建副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可知部长对人才服务作了强调,为市第六批市级拔尖人才颁发了荣誉证书。优化人才服务 VIP窗口建设,规范了服务标 准和服务流程,印发了人才服务指南。 (五)全力发展全域旅游人才,加快旅游人才高地建设。一是重点实施了旅游人才发展 “157”专项计划。选派 2 名同志赴美国伊利诺大学研修学习。首次举办 20XX XX 市全域旅游人才(中山大学)精10 英班, 57 名来自重点旅游企业及景区景点、重点旅游乡镇的相关人才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效果明显,社会反响好。开展文明导游培训,共培训 7332 人,举办特种语言导游培训班,共培训 1700 人次。二是组建旅游特派专家团队。继续选派旅游特派专家团队到两县分别支持东线、西线旅游发展。 “特派专家计划 ”实施 后,慈利县大峡谷经济区实现了与吉首大学联姻,举办 20XX 年大峡谷经济区全域旅游人才培训班,为经济区培训乡村旅游等人才 67 人。吉首大学实践教学与就业基地落户经济区,实现 “产 ”、 “学 ”、 “研 ”结合和转化,促进经济区创新发展。西线团队积极为茅岩河旅游区及桑植县红色旅游发展当好了高参。三是推动 “旅游 +”人才发展。推动市人民政府与省农科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继续实施 “旅游 +”农业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先后举办 2 期培训,重点培育领军人才 26 名。召开 XX 市旅游文化名家通报座谈会,为 15 名入选人员颁发了入选证书并发放创新创业支持 资金11 万元,充分激发了他们促进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创造激情。四是持续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运用 “XX 人才在线 ”软件系统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依托系统初步建立了各领域高层次人才、青年旅游英才、公开引进人才等专业人才库,有序推进了 “互联网 +”人才工作。 (六)加大培养培育力度,统筹推动人才队伍提质升级。一是选拔任用党政人才力度加大。围绕市委重大发展战略配班子、育干部,提请市委常委会研究任免干部 6批次 226人次,其中提拔重用 73人;公开招录公务员 296 名;培训干部 59 期 7849 人次。二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规范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509 名,稳步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