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福建省金融运行报告 内容摘要 2018 年,福建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 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 “六稳 ”部署,打好三大攻坚战,全 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3%。作为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生 态环境保持良好,全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3.4%,森林覆盖率连续 40 年保持全国第一。 福建省 2018 年经济增长主要特点:一是总需求稳步扩张,民间投资贡献突出。 投资增幅居全国前 列,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1.5%,增速居全国第四位。民间投资全年增长 20.6%。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高技术服务业和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投资快速增长,生态环保投入实现倍增。消费平稳增长,网上零 售占比继续提高。出口增长有所加快,产品结构改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占全部出 口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二是工业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调整优化,企业盈利能力上升,旅游收入快速增长。 第二产业延续上年的回升态势,全年增加值增长 8.5%,增幅较上年提高 1.6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3.9%,较上年加快 1.4 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多功能乘用 车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 16.1%,新增利润主要来源于非金属矿、有色 金属、纺织、化学材料等行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8.8%,生产性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规模 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超过 20%。 “清新福建 ”名片越发亮丽,旅游总收入大幅增长 30.5%。 三是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回落。 居民消费价格指 数上涨 1.5%,涨幅为近九年 来的低位水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 2.8%,涨幅比上年回落 1.3 个百分点。 四是居民和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稳定增长。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 7.4%,增幅比上年提高 0.5 个百分点。 五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 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 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短板领域 中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教育、卫生等投资均大幅增长;年末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 9.6%。 2018 年,福建省金融业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 模适度增长,融资结构持续改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险保障功能提升,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福建省 2018 年金融运行主要特点:一是地方法人贷款增速创近年新高,普惠、民营等薄弱领域信 贷增势良好。 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较上年末提高 0.1 个百分点至 11%。普惠领域信贷增势良好,以 产品创新带动信贷支持涉农、小微、民营等薄弱领域,年末 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农村 “两权 ”抵押贷款余 额均快速增长,全年个人经营性贷款明显多增,支持 “双创 ”力度加大。认真贯彻落实宏观审慎评估要求, 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年末人民币贷款增速为 19.8%,创近年新高。 二是存款增速放缓。 2018 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速为 3.9%,较上年末回落 5 个百分点,主要受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尤其国企去杠杆、表外业务监管加强、区域资金归集能力偏弱等因素影响。 三是不良贷款延续上年 “双降 ”态势。 年末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比上年末减少 132.9 亿元、下降 0.5 个百分点。年末银行业金融机 构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 /不良贷款比例由上年末的 101.36%降至 85.19%。 四是人民币贷款利率下半年明显回落,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12 月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5.82%,比 7 月下降 49 个基点,其中对 小微企业贷款利率 5.45%,比 7 月下降 61 个基点。 五是直接融资取得新进展。 全年企业在银行间市场 发债筹资 1340.8 亿元,比上年增加 354.1 亿元。债券品种持续创新,永续中期票据、并购票据、扶贫中 期票据、绿色资产支持票据发行相继取得突破,三安集团成功发行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地方法 人金融机构积极发行绿色金融债、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 六是保险业风险保障功能进一步发挥。 省内保 险公司积极承保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等业务,较好支持相关实体领域发 展。全年保险业承担风险总额 58.5 万亿元,增长 31.7%,赔付支出 346.3 亿元。 七是金融改革和对外开 放持续推进,金融基础服务水平继续提升。 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区域金融改革稳步推进。深化发展普 惠金融取得积极成效,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 建设成效斐然。全年云闪付 APP 新增注册用户数、有效 用户数均全国第一。自主建设福建省银政通系统,大幅提升开户服务效率。信用体系不断完善,公共信 用信息交换共享应用稳步推进,与省工商局在全国率先启动首批信息数据交换共享,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进展。金融司法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展望 2019年,全省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改革 开放、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进, 2019年对全省生产总值的预期目标是增长 8-8.5%。也要看到,福建省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居民消费 增长持续放缓,外贸出口形势更加严峻。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增多。金融风险整体可控但点上仍散发、多发,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依然面临一些梗阻。要正视这些困难和挑战,深刻认识到当前乃至 今后一段时间福建省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不会改变, 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不会改变。 2019 年福建省金融业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贯彻执 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切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完善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 架,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继续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注重防控金融风险,对各类金融风险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目录 内容摘要 . 1 一、金融运行情况 . 5 (一)银行业稳健运行,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升 . 5 (二)多层次证券市场平稳发展,融资功能进一步提升 . 8 (三)保险市场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助推经济与保障民生作用增强 . 9 (四)金融交易活跃,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 . 9 (五)金融基础服务水平继续提升,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 . 10 二、经济运行情况 . 11 (一)投资、消费平稳增长,出口有所加快 . 11 (二)第一、三产业增速放缓,第二产业增速加快 . 12 (三)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回落 . 13 (四)财政收入平稳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 14 (五)房地产有效去库存,中心城市房价出现分化 . 14 三、预测与展望 . 15 附录: . 16 (一)福建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 16 (二)福建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 17 专 栏 专栏 1 :多措并举 加大金融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力度 . 6 表 表 1 2018 年福建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 5 表 2 2018 年福建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 8 表 3 2018 年福建省证券业基本情况 . 9 表 4 2018 年福建省保险业基本情况 . 9 表 5 2018 年福建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 10 表 6 2018 年福建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 10 表 7 2017-2018 年福建省支付系统业务发展情况 . 10 图 图 1 2017-2018 年福建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 . 5 图 2 2017-2018 年福建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 . 7 图 3 2017-2018 年福建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增长变化 . 7 图 4 2017-2018 年福建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 8 图 5 2018 年福建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分布 . 9 图 6 1978-2018 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 11 图 7 1980-2018 年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 12 图 8 1978-2018 年福建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 12 图 9 1982-2018 年福建省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 12 图 10 1984-2018 年福建省外商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 12 图 11 2001-2018 年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 13 图 12 2002-2018 年福建省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 13 图 13 1978-2018 年福建省财政收支状况 . 14 图 14 2002-2018 年福建省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 14 图 15 2018 年福建省主要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 . 14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18 年,福建省金融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 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融资结构持续改善, 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险保障功能提升, 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一)银行业稳健运行,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升 1. 银行业规模平稳增长。 2018 年末,福建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 9.9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3.3%;机构个数 6622 个,增长 1.3%;从业人员 12.3 万人,增长 1.0%;法人机构数 141 个,增加 4 个 ( 3 家为村镇银行、 1 家为消费金融公司 ) 。 2015 年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后,省内 金融机构 利率定 价能力 有效提 升,改 革 冲击逐渐 减弱,叠 加近年 来不良 贷款处 置高峰 期 已过,金 融机构收 息率和 盈利能 力回升 ,全年 净 利润增速比上年提高 3.0 个百分点。 表 1 2018 年福建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机构类别 营业网点 法人机构 (个) 机构个数 (个 ) 从业人数 (人 ) 资产总额 (亿元) 一、大型商业银行 2292 54508 21644 0 二、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46 1937 7031 0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 914 26050 48227 1 四、城市商业银行 243 8998 9388 4 五、小型农村金融机构 1929 20255 8232 68 六、财务公司 6 140 401 5 七、信托公司 2 806 243 2 八、邮政储蓄 1062 6079 2229 0 九、外资银行 39 961 589 1 十、新型农村机构 84 1899 309 55 十一、其他 5 1683 332 5 合 计 6622 123316 98624 141 注:营业网点不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数据;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机构包括村镇银行; “其他 ”包含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民营银行。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保监局。 2. 存款增速持续走低,金融机构吸收存款压力 增大。 受经济增长放 缓、企 业尤其 国企去杠 杆、 表外业务 强监管 、区域 资金归 集能力 偏弱等 因素 影响, 2018 年福建省增速明显放缓,年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4.6 万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3.9%, 增速创 1991 年来新低。全年存款增加 1726.11 亿元,比上年大幅少增 1873.68 亿元。年末余额贷存 比 与 比 年 初 增 量 贷 存 比 分 别 高 达 101.5%、 263.2%。在存款增速走低及实体经济亟需加大信 贷支持 背景下 ,金融 机构吸 收存款 压力 增大。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图 1 2017-2018 年福建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 3. 贷款平稳增长,普惠领域信贷增势良好。 2018 年末,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 4.7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1.0%。全年全省贷款新增 4543.60 亿元,比上年多增 431.17 亿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大力支持省内经济发展,年末人民币贷款增速为 19.8%,创近年新高。 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明显少增,票据融资 大幅多增。 2018 年全省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 别增加 523 亿元、 3101.27 亿元,比上年分别少增 862.93 亿元、 545.64 亿元。全省票据融资增加 848.53 亿元,比上年多增 1861.55 亿元,票据融资明显多增 原因除 了上年 基数较 低外主 要有: 一是 价格较低 ,部分 企业更 愿意用 票据融 资替代 短期 贷款;二 是相对 一般贷 款风险 较小, 部分银 行更 青睐票据业务。 普惠领域贷款增势良好。 2018 年,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将普惠金融发展列为首要推动 的重大决 策,以宁 德、龙 岩两地 为试点 ,推动 福 建省申报 全国普惠 金融改 革试验 区,大 胆创新 、 勇于实践 ,补齐金 融短板 。一是 加大对 乡村振 兴 战略的金 融支持力 度。扎 实推进 农村 “ 两权 ” 抵 押贷款试点。年末全省直接支农的农户贷款余额 4131.06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3.75%;农村 “ 两权 ” 抵押贷款余额 114.9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44.48%; 在全国率先推出普惠制林业金融产品 “ 惠林卡 ” 。二是加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推出 “ 担保金 扶贫贷 ”“ 惠农宝 扶贫贷 ”“ 万通宝 扶 贫贷 ” 等 3 个专属金融产品。年末,全省金融精 准扶贫贷款余额 198.13 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26.22% 。三是 加强信 用体 系建设 。年 末全省 建立 小微企业信用档案户 11.36 万户,其中 2.73 万户企业获得 银行融 资。与 此同时 ,积极 贯彻落 实健 全货币政 策和宏 观审慎 政策双 支柱调 控框架 的决 策部署, 充分运 用多种 货币政 策工具 ,发挥 宏观 逆周期调 节作用 ,加强 政策预 调微调 ,引导 金融 机构加大 对实体 经济尤 其是民 营企业 、小微 企业 的支持力度。 专栏 1:多措并举 加大金融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力度 一是健全完善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成立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工作领导 小组,印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20 条措施意见。 2018 年末,全省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 本外币贷款余额 11823 亿元,比年初增加 813.19 亿元。 二是实施四次定向降准,为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创造适度的流动性环境。 2018 年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布置下共实施四次定向降准,合计直接释放资金约 1137.75 亿元用于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市场化法治化 “债转股 ”融资。 三是发挥宏观审慎评估( MPA)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引导信贷资金优先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新增 MPA 临时性专项指标,专门用于考察 定向降准机构普惠口径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情况。 四是推动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推动省财政出资奖励协助推动小微企业应收账款业务的 龙头企业,同时推动政府采购合同项下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2018 年各类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通过应收 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达成交易 328 笔、金额 29.86 亿元。 五是积极加强政银企常态化对接。 2018 年 12 月 11 日召开全省政银企对接视频会暨产融云平台上线启动活动,现场为各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自福建省产融云平台试运行上线以来,已吸引 112 家金融机构入驻,服务企业 82 家,实现融资对接 110.1 亿元。 六是创新福建省特色的信贷产品。引入 “互联网 +”和大数据技术,结合具体经营信息创新推出电商贷、农 e 贷、银(云)税贷等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金融服务。其中,泉州银行 “无间贷 ”和宁德恒兴村镇银行 “茶贷通 ”产品被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相关专刊登载并宣传推广。 七是成功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在福建省落地。在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推动支持下, 2018 年 11 月 15 日,招商银行独立为福建三安集团信用风险缓释凭证 2.5 亿元 ( 保费价格 2.01%), 成功带动发行超短期融资券 5 亿元,利率 6.68%,系福建首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项目,是继浙江、广东、江苏三省先行先试后,福建省在全国第四个成功发行。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图 2 2017-2018 年福建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图 3 2017-2018 年福建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增长变化 4. 人民币贷款利率下半年明显回落,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2018 年,福建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高效运行,引导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定价, 全省贷款利率走势平稳。全年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6.03%,比上年上升 17 个基点,其中,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5.28%,比上年上升 20 个基点。 在存款 竞争加 大背 景下, 全年人 民币 整存 整取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 2.07%,比上年上升 8 个基点,金融机构负债成本提高,制约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对此,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加大金融服务实体力度,深化对民营、小微企业等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在政策引导下,下半年贷款利率明显回落, 12 月全省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5.82%,比 7 月下降 49 个基点,其中,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5.14%, 比 7 月下降 38 个基点, 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 5.45%,比 7 月下降 61 个基点,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得到缓解。 美元存、贷款利率上升。 2018 年全省美元活期、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 0.14%、 1.57%, 比上年分别上升 2 和 35 个基点;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3.8%,比上年上升 70 个基点。 表 2 2018 年福建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单位: %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合计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下浮 基准 12.8 17.2 10.7 16.2 8.3 14.4 5.2 15.4 7.5 10.5 3.2 12.2 上浮 小计 70.0 73.1 77.3 79.4 82.0 84.6 (1.0-1.1 16.9 20.0 17.2 19.1 16.8 20.0 (1.1-1.3 17.4 16.1 18.2 19.4 18.9 20.0 (1.3-1.5 17.3 17.2 19.0 17.9 20.3 18.9 (1.5-2.0 11.8 13.0 15.8 15.9 17.8 18.2 2.0以上 6.7 6.8 7.1 7.1 8.2 7.5 月份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下浮 4.7 6.6 7.9 7.4 10.7 14.9 基准 9.5 11.0 13.6 13.0 12.8 14.3 上浮 小计 85.8 82.4 78.5 79.6 76.5 70.8 (1.0-1.1 15.0 17.5 16.0 13.5 14.1 13.9 (1.1-1.3 21.4 18.4 20.8 21.8 21.7 19.8 (1.3-1.5 21.2 19.2 18.5 20.1 18.6 18.3 (1.5-2.0 20.6 19.9 16.3 16.2 15.3 12.4 2.0以上 7.6 7.5 7.0 7.8 6.9 6.4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 图 4 2017-2018 年福建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5. 不良贷款继续实现 “ 双降 ” 。 2018 年,通过 “控新化旧 ”综合施策,全省不良贷款快速上升势头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省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 132.9 亿元;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 0.5 个百分点,降至 2014 年 2 季度以来的新低。同时,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偏离度有所下降,年末全省银行机构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 /不良贷款比例由上年末的 101.36%降至 85.19%。总体上看,全省不良 贷款防控成效明显。不良贷款实现 “双降 ”的同时, 省内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进一步减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经营总体平稳;房地产金融平稳运行, 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有序推进,重点区域、 重点领域风险稳定,打好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良好开端。 6. 金融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不断深化。 一是福建自由贸 易试 验区等 改革稳 步扎 实推进 。二是 推 动福建省 特殊 经济区 域台资 企业 资本项 目管理 便 利化试点正式落地。截至年末,共有 33 家台资企业办理试点业务 129 笔,金额 2.29 亿美元。三是对台跨境人民币业务不断推进。 2018 年,全省对台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 397.1 亿元,占全省跨境人民币总结算规模的 11.6%。 (二)多层次证券市场平稳发展,融资功能进一步提升 1. 证券期货机构加快培育。 2018 年末,全省共有证券期货机构 656 家,其中,法人证券公司 3 家、法人期货公司 5 家、法人基金公司 3 家、区 域性股权市场 2 家。年末,全省法人证券公司总 资产 1668.2 亿元,净资产 440.2 亿元,分别下降 1.7%、 2.0%;全省法人期货公司总资产 182.9 亿元,净利润 2.4 亿元,分别下降 6.3%、 24.0%。闽台合资金 圆统一 证券、 闽港 合资百 富证券 设立进 程加快。 2. 直接融资取得新发展。 2018 年,全省上市、挂牌企业、非上市企业累计实现直接融资 1902.98 亿元,比上年下降 4.46%。其中 2 家公司实现首发上市,首发融资 71.5 亿元;上市、挂牌公司通过发行普通股、 ABS 融资等方式实现股权和债券再融资 1831.48 亿元,下降 2.68%。 银行间市场发债成效明显。全年福建省企业 在银行间市场发债 217 期,筹资 1340.8 亿元,比 上年分别增加 69 期和 354.1 亿元。债券品种持续创新,福 建三安 集团发 行民营 企业债 券融资 支持 工具在全国率先突破,厦门象屿集团成功发行 10 亿元永续中期票据,福建阳光集团成功发行 5 亿 元并购票据,福建漳龙集团成功发行 5 亿元扶贫中期票据,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 6.8 亿元绿色资产支持票据。厦门象屿集团已向交易商协会提交 15 亿元的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票据的注册 申请材 料。与 此同时 ,厦门 银行、 厦门 农商银行、福建海峡银行、泉州银行共成功发行 145 亿元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兴业银行成功发行两期共 600 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厦门国际银行成 功发行 100 亿元一般金融债;长乐农商银行发行 2 亿元二级资本债。 3. 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提升。 年末,全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 133 家,较上年末增加 1 家,总市值 1.4 万亿元。全省 (不含厦门 ) 上市公司家数、总股本和总市值分列全国第 12、第 9 和第 8 位。全年 14 家次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涉及金额 37.7 亿元,并购重组活跃度有所下降。 4. 场外市场建设深入推进。 全省新三板挂牌企业共 373 家。 表 3 2018 年福建省证券业基本情况 项 目 数量 总部设在辖内的证券公司数 (家 ) 总部设在辖内的基金公司数 (家 ) 总部设在辖内的期货公司数 (家 ) 年末国内上市公司数 (家 ) 3 3 5 133 当年国内股票( A股)筹资(亿元) 当年发行 H股筹资(亿元) 当年国内债券筹资(亿元) 其中:短期融资券筹资额(亿元) 中期票据筹资额(亿元) 109.8 0.0 1210.1 118.5 437.7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证监局。 (三 ) 保险市场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助推经济与保障民 Th作用增强 1. 保险业规模持续增长。 2018 年末,全省保险业总资产 2632.4 亿元,增长 10.7,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 ( 指原保险保费收入,下同 ) 1081.4 亿元,增长 4.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315.3 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 766.1 亿元,分别增长 4.6 和 4.9。 2. 保险服务实体经济力度逐步增强。 2018 年, 全省信用保证保险保费提供风险保障约 3210 亿元,其中出口信用险为全省提供收汇风险保障 268.9 亿美元;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逾 3000 亿元,累计赔款支出近 5 亿元;小贷险累计支持小微企业增信融资 8.1 亿元,保险资金支农支小试点支持新增融资 7735 万元。 3. 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2018 年,全省累计承担风险总额 58.5 万亿元,累计赔付支出 346.3 亿元,分别增长 31.7%和 6.3%。保险密度 2744.0 元 /人,增长 4.0%,保险深度 3.0%。全省城乡大病保险参保人数达 2339 万,保费收入 9.1 亿元, 参与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经办服务共 537 万人次报销医疗费用 27.1 亿元。商业健康保险累计赔付支出 50.6 亿元,增长 19.2%。责任保险共提供风险保障达 3.9 万亿元。 表 4 2018 年福建省保险业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福建银保监局。 (四)金融交易活跃,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 1. 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提高。 2018 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5619.8 亿元,下降 14.7%。其中,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分别多减 550.6 亿元、 1652.7 亿元、 417.0 亿元,主要受金融去杠杆、表外业务强监管影响。 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快速增长带动下, 全年全省人民币贷款新增 4631.1 亿元,比上年多 增 562.2 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 82.4%,创近年来新高。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图 5 2018 年福建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分布 2. 货币市场交易活跃。 2018 年福建省银行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