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农林牧渔行业发展前景有检测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农林牧渔行业发展前景有检测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农林牧渔行业发展前景有检测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农林牧渔行业发展前景有检测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0农林牧渔行业发展前景有检测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0农林牧渔行业发展前景有检测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农林牧渔行业发展前景有检测报告,2019 年 12 月 17 日,目 录展望:外糖流入趋稳,国内减产推动糖价延续上行.1产量:甘蔗种植面积和单产或超预期下降开启减产周期.1外糖:进口量受管控制约,非正规渠道规模有望不断缩小 .4库存:国储糖存量稳定,工业库存处于历史低位.8需求:糖类消费进入平稳期,淀粉糖替代形成短期扰动.10价格:19/20 榨季供需缺口扩大,糖价延续周期上行 .11复盘:糖价驱动股价,走势背离预期差待修复 .12近四轮糖价上行周期与股价关系.12总结往轮糖价周期的共性 .14总结往轮糖价周期的差异点.15投资建议.17风险提示.17表 目 录表 1:19/20 榨季数据预测(万亩,吨,万吨,%,万吨).3表 2:糖产量同比变动百分比的敏感性分析.3表 3:进口糖成本(元/吨)对关税和原糖价格变动的敏感性分析(以巴西糖为例).5表 4:产需结余变化(千吨)和糖价走势关系.5表 5:国内食糖供需平衡表.11表 6:糖价往轮上行周期情况.15表 7:南宁糖业股价在往轮糖价周期中的表现情况.16表 8:中粮糖业股价在往轮糖价周期中的表现情况.16,图 目 录图 1:国内糖产量和现货糖价走势.1图 2:国内糖产量同比变化(万吨) .1图 3:甘蔗种植收益(元/亩)以及国内糖产量比较.2图 4:广西甘蔗种植收益与其他可替代作物收益比较(元/亩).2图 5:国内食糖分榨季生产进度 .4图 6:国内自产食糖分榨季销售进度 .4图 7:我国分年度食糖进口量(千吨).4图 8:我国进口量与进口糖利润空间走势(吨,元/吨).4图 9:19/20 榨季全球及各主产区产量同比变化预估.6图 10:泰国出口至台湾地区、缅甸、柬埔寨精炼糖(分月份,吨).7图 11:泰国出口至台湾地区、缅甸、柬埔寨精炼糖(分年份,吨).7图 12:2018 年台湾地区、缅甸、柬埔寨进口泰国精炼糖的占比情况.7图 13:台湾地区对泰国精炼糖分月份进口量(吨).7图 14:缅甸对泰国精炼糖分月份进口量(吨).8图 15:柬埔寨对泰国精炼糖分月份进口量(吨) .8图 16:国储糖存量情况(单位:万吨).9图 17:历年榨季末工业库存量(单位:万吨).9图 18:历年国储糖收放情况(单位:万吨).9图 19:国内食糖消费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10图 20:国内食糖和淀粉糖比价. 10图 21:往轮糖价周期复盘. 13图 22:糖价高点发生在糖产量(千吨)高点. 14图 23:广西制糖企业利润(元/吨). 14图 24:中粮糖业 PBband. 17,新榨季供需缺口有望扩大,糖价上行趋势未改2019 年 12 月 17 日,展望:外糖流入趋稳,国内减产推动糖价延续上行。供给端,我们预计 19/20 榨季国内糖产量将超预期下降,而外糖受配额和许可证制度以及走私管制影响流入国内总量预计保持相对稳定,储备糖规模平稳,且储备糖的投放主要为缓解市场供需矛盾进而稳定市场价格,不会对糖价上涨造成较大抑制。需求端,近年来由于淀粉糖的替代作用,我国食糖的工业需求走弱,随着替代糖产能的日渐饱和,我们预计食糖需求将逐步趋稳。不考虑非正规渠道进口的情况下,我们预计19/20 榨季国内食糖供需缺口为 133 万吨,缺口较上榨季进一步扩大,主要来源于国内减产。我们认为 19/20 榨季国内食糖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将推动糖价延续周期性上涨,19 年高点看至 7000 元/吨。复盘:糖价驱动股价,走势背离预期差待修复。往轮糖价周期存在一些共性和差异点。共性首先体现在糖价和股价的联系度。糖价波动对制糖企业盈利有较大影响,往轮糖价周期均与股价有较高联系度;糖价拐点发生在增产榨季当年而不是滞后于增产榨季,主要原因包括,增产末年糖价极度低迷,糖厂陷入深度亏损,形成绝对的成本支撑,此外新榨季也在当年开启,减产导致供需情况边际改善,主导糖价触底反转;每轮糖价上行期均会经历深度回调,主要原因包括糖价上行期市场的看涨心态导致工业库存短期积压,以及内外价差扩大造成进口量阶段性增加,等其他导致国内糖市短期供应过剩的情况。差异点主要体现在糖价和股价拐点、不同企业股价弹性等方面。目前糖价和股价处于调整后的第二轮上涨期,与往轮周期相比股价和糖价走势背离严重,预期差亟待修复。投资建议:糖价是股价的核心驱动因素,糖价上涨驱动制糖企业盈利转好、价值回升。目前来看糖价正处于周期上行通道,短期回调不改向上趋势,但股价整体表现背离,估值已回调至历史底部区间,市场预期差明显。我们认为糖价周期性上涨将带动市场预期逐步向上修复。由于新榨季开启,且主产区开榨时间较往年提前,目前国内糖市出现阶段性供应过剩,糖价承压调整,但基于对后市糖价反转的预期,股价已提前调整到位,布局时机成熟。重点推荐中粮糖业,近些年来中粮糖业战略重心不断向糖业转移,同时不断整合优化其他业务,食糖业务的业绩比重在不断提升,相较往轮糖价上行周期或将有更大的弹性表现。风险因素:政策变动风险;极端天气风险;替代品价格变动风险等。,展望:外糖流入趋稳,国内减产推动糖价延续上行供给端,我们预计 19/20 榨季国内糖产量将超预期下降,而外糖受配额和许可证制度以及走私管制影响流入国内总量预计保持相对稳定,储备糖规模平稳,且储备糖的投放主要为缓解市场供需矛盾进而稳定市场价格,不会对糖价上涨造成较大抑制。需求端,近年来由于淀粉糖的替代作用,我国食糖的工业需求走弱,随着替代糖产能的日渐饱和,我们预计食糖需求将逐步趋稳。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预计 19/20 榨季我国食糖供需缺口同比将进一步扩大,推动国内糖价延续周期性上涨。产量:甘蔗种植面积和单产或超预期下降开启减产周期规律:产量与糖价负相关,5-6 年一个周期国内糖价运行表现出明显的周期规律,并且与糖产量呈现负相关。影响糖供需的因素很多,包括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因素,供给方面产量占糖供应量的比重最大,且年波动强于其他因素,糖产量同比变动最小的年份在 30 万吨左右,最高的达 300 万吨以上,因此国内糖产量是影响糖供需的核心因素,主导糖价的周期变化。从周期规律来看,2019 年是国内糖产量连续增产的第 3 年,是国内糖价发生周期拐点启动反转之年。,图 1:国内糖产量和现货糖价走势,图 2:国内糖产量同比变化(万吨),逻辑:甘蔗宿根性决定连续增减产,种植效益决定拐点糖产业上游是糖料种植业,因此影响糖产量的因素包括糖料种植面积、单产和出糖率,天气稳定的情况下单产和出糖率每年波动较小,因此每年糖料种植面积的变化是影响糖产量变化的核心因素。我国主要糖料为甘蔗,甘蔗种植面积的变化与其宿,根的生长特性和种植效益密切相关。甘蔗宿根可以连续生长三年,基本决定了甘蔗种植面积和糖产量的三年连续增减变化。蔗农连续种植三年甘蔗后,面临重新种植和作物品种的选择,一般会综合考虑甘蔗种植效益的变动和其他可替代作物的相对收益,进而做出种植选择,如果蔗农继续种植甘蔗的意愿比较低从而改种其他作物,则下榨季甘蔗种植面积和糖产量发生转折。受糖价低迷影响,18/19 榨季甘蔗收购价较上榨季略有下调,加之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国内主产区甘蔗种植收益同比大幅下滑,云南产区甘蔗种植陷入亏损,广西甘蔗种植收益大幅低于其他可替代作物平均收益。我们认为,由于 18/19 榨季是连续增产的第三个榨季,甘蔗面临换根的年份其种植效益大幅降低且低于替代作物,主产区蔗农的甘蔗种植积极性将受此影响,19/20 榨季甘蔗种植将进入减产周期。,图 3:甘蔗种植收益(元/亩)以及国内糖产量比较,图 4:广西甘蔗种植收益与其他可替代作物收益比较(元/亩),预期:甘蔗种植面积和单产下滑主导食糖进入减产周期据中糖协和农业部最新预测数据显示,19/20 榨季国内糖产量较上榨季分别下降 2.42%和 1.30%,其中,甘蔗糖预期产量同比分别下降 3.50%和 2.22%,甜菜糖预期产量同比增长 5.30%。我们认为甘蔗糖预期偏保守,年初种植阶段受蔗农种植意愿偏低以及主产区天气异常影响,种植面积和单产有望超预期下降。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预估难度较大,今年下半年以来的连续估产、下调种植面积和单产预期则表明,除天气因素外新榨季国内甘蔗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认为 19/20 榨季甘蔗种植面积和单产有望超预期下降,将主导国内糖产量进入下行周期。,表 1:19/20 榨季数据预测(万亩,吨,万吨,%,万吨),19/20 榨季种植面积单产,中糖协预期17644.40,同比-45-0.24,%-2.49%-5.17%,农业部预期17874.30,同比-22.00-0.34,%-1.22%-7.41%,甘蔗甜菜总计,甘蔗产量出糖率甘蔗糖产量种植面积单产甜菜产量出糖率甜菜糖产量糖产量,776911.73%9113193.42109012.75%1391050,-6250.48%-33-34-0.21-1902.44%7-26,-7.45%4.27%-3.50%-9.63%-5.79%-14.84%23.66%5.30%-2.42%,7684.112.01%9233483.471207.5611.51%1391062,-709.900.77%-21.00-5.00-0.16-72.441.20%7-14,-8.46%6.81%-2.22%-1.42%-4.33%-5.66%11.62%5.30%-1.30%,糖产量对甘蔗种植面积和单产变动的敏感性分析:以中糖协的预期同比变动为基准做糖产量同比变动百分比对甘蔗单产和甘蔗种植面积同比变动百分比的敏感性分析。分析显示,以当前预期为基准,甘蔗种植面积和甘蔗单产变动百分比分别变动 2个百分点,糖产量变动百分比分别变动 1.79 和 1.74 个百分点。如果甘蔗种植面积和甘蔗单产同比变动百分比在糖协预期的基础上再分别减少 6 个百分点,19/20 榨季国内糖产量将同比下降 12.66%,同比下降 136 万吨至 940 万吨。表 2:糖产量同比变动百分比的敏感性分析甘蔗种植面积变动%,-8.49%,-6.49%,-4.49%,-2.49%,-0.49%,1.51%,3.51%,甘蔗单产变动%,-11.17%-9.17%-7.17%,-12.66%-10.98%-9.31%,-11.03%-9.32%-7.61%,-9.40%-7.65%-5.91%,-7.78%-5.99%-4.21%,-6.15%-4.33%-2.51%,-4.52%-2.67%-0.81%,-2.90%-1.00%0.89%,-5.17%-3.17%-1.17%0.83%,-7.63%-5.95%-4.28%-2.60%,-5.89%-4.18%-2.47%-0.76%,-4.16%-2.41%-0.66%1.09%,-2.42%-0.63%1.15%2.94%,-0.68%1.14%2.96%4.78%,1.05%2.91%4.77%6.63%,2.79%4.68%6.58%8.48%,产量供给的时间错配产生阶段性的价格波动:根据温度和降雨情况,每年甜菜糖和甘蔗糖的开榨时间有一定差别。19/20 榨季北方甜菜糖和南方甘蔗糖开榨均有所提前,导致 10 月份和 11 月份食糖产销量高于往年,且 11 月份产销量达到往年平均的 2倍左右。阶段性的供应增加导致糖价短期承压,现货糖价从 10 月开始有所调整。我们认为,19/20 榨季减产主基调已定,前,期产量的提前释放将加剧后期的供应紧缺程度,从糖价和公司股价角度来其安全边际有所增加,回调之后更加具备投资价值。,图 5:国内食糖分榨季生产进度,图 6:国内自产食糖分榨季销售进度,外糖:进口量受管控制约,非正规渠道规模有望不断缩小1)进口量主要受管控约束,其次受国内外价差阶段性影响。我国食糖进口实施配额管理和配额外许可证制度,每年发放定额的配额和许可证,因此进口总量方面受到管控约束。国内外价差影响进口糖利润进而影响阶段性的进口量,但长期范围内进口量主要由配额和许可证的总量管控决定。考虑到当前国内现货糖价处在成本线附近,我们预计 2020 年进口额度和许可证使用量与今年基本持平,预计全年进口量在 330 万吨左右。,图 7:我国分年度食糖进口量(千吨),图 8:我国进口量与进口糖利润空间走势(吨,元/吨),进口糖成本对关税和原糖价格变动的敏感性分析:2019 年 5 月 23 日-2020 年 5 月 22 日我国加征 35%的保护关税,在此期间我国配额内关税为 15%,配额外关税为 85%。受全球库存积压影响,国际原糖价格从年初开始维持在 13 美分/磅上下波动,目前配额外巴西糖进口成本为 5348 元/吨,若保持当前 85%的税率不变,国际原糖价格每变动 1 美分/磅,进口成本变动约 350元/吨,原糖价格涨至 14 美分/磅则接近当前国内现货糖价。明年是否延长关税保护期尚无定论,若取消关税保护,配额外关税回落至 50%,则 13 美分/磅对应的原糖进口成本将大幅下降至 4402 元/吨;若延长贸易保护期并加征额外的保护关税,则13 美分/磅对应的原糖进口成本在 90%和 95%的关税下分别为 5483 和 5618 元/吨。表 3:进口糖成本(元/吨)对关税和原糖价格变动的敏感性分析(以巴西糖为例)国际原糖价格:美分/磅,9,10,11,12,13,14,15,16,17,18,19,20,进口关税,95%90%,4136.884039.78,4507.214400.61,4877.544761.45,5247.875122.28,5618.25483.12,5988.535843.95,6358.866204.78,6729.196565.62,7099.526926.45,7469.857287.29,7840.187648.12,8210.518008.96,85%50%15%,3942.683262.982583.29,4294.023547.852801.69,4645.363832.723020.09,4996.74117.593238.49,5348.034402.463456.89,5699.374687.333675.29,6050.714972.23893.69,6402.055257.074112.09,6753.395541.944330.49,7104.735826.814548.89,7456.076111.684767.28,7807.416396.554985.68,全球缺口预估:19/20 榨季全球最大主产区印度受天气影响将大幅减产,主产区泰国受替代作物玉米、木薯和大米收益相对提高影响甘蔗种植面积和糖产量有望继续下滑。据近期全球各机构预测,19/20 榨季全球产需缺口的预测均值在 500 万吨左右。我们研究发现糖价涨跌与产需结余值的同比变化关系明显。19/20 榨季全球糖产需由过剩转向紧缺,将大概率推动全球糖价上行。但库存的抛压会对糖价涨幅形成抑制,这也是今年糖价底部承压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上榨季全球结转库存高企,面临一定抛压,但按照回归到适当水平进行估算,19/20 榨季全球库存释放大概率不足以弥补产需缺口,糖价有望走出底部。表 4:产需结余变化(千吨)和糖价走势关系,年份2009201619612019198420011980200419622005,产需结余-10,615.00-5,388.005,885.008,223.00-2,617.00372.00-6,501.002,743.001,181.00-1,843.00,较上年变化-22,625.00-14,106.00-11,448.00-11,401.00-8,752.00-7,735.00-7,662.00-6,727.00-4,704.00-4,586.00,糖价走势上涨上涨上涨平稳上涨下降上涨上涨上涨上涨,年份1985199520122017201120102003198220072018,产需结余2,258.002,377.0012,132.002,246.006,283.00-1,742.009,470.007,480.0012,879.0019,624.00,较上年变化4,875.004,902.005,849.007,634.008,025.008,873.0010,057.0010,189.0012,330.0017,378.00,糖价走势下跌下跌下跌下跌上涨下跌下跌下跌下跌下跌,图 9:19/20 榨季全球及各主产区产量同比变化预估,2)非正规渠道进口量有望不断缩小。非正规渠道流入国内的外糖主要为泰国出口至台湾地区、缅甸和柬埔寨等主要地区的精炼糖,其中缅甸约占 50%,是最大的中转地。近年来我国走私打击力度日益加大,年初开始泰国出口至主要非正规渠道中转地区的食糖数量大幅缩减,我们预计全年同比减少 50%左右。随着我国走私管理力度的日益加强,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非正规渠道进口食糖规模将不断缩小。,图 30:泰国出口至台湾地区、缅甸、柬埔寨精炼糖(分月份,吨)图 42:2018 年台湾地区、缅甸、柬埔寨进口泰国精炼糖的占比情况,图 11:泰国出口至台湾地区、缅甸、柬埔寨精炼糖(分年份,吨)图 13:台湾地区对泰国精炼糖分月份进口量(吨),图 54:缅甸对泰国精炼糖分月份进口量(吨),图 15:柬埔寨对泰国精炼糖分月份进口量(吨),库存:国储糖存量稳定,工业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国储糖收放的主要目的为稳定市场价格,从历次国储糖收放情况来看,放储主要发生在糖价周期上行阶段或高点位臵,收储主要发生在糖价周期下行阶段或低点位臵,主要为抑制糖价上涨过快或放缓糖价下跌。短期来看,国储糖的收放造成糖市阶段性的紧缺或宽松,导致糖价上涨途中的暂时回落或下跌过程中的反弹,但放在长周期来看,国储糖的收放并不改变周期运行的趋势。国储糖历史最高存量为 680 万吨左右,目前稳定在 600 万吨左右。考虑到较高的收储成本,我们认为短期国储糖投放的可能性不大,同时一旦投放规模也较为有限。工业库存是供给端的重要补充,由历次榨季的结转库存构成。18/19 榨季走私糖大幅缩减致使国内食糖供需由宽松转为紧缺,因此 18/19 榨季自产糖和工业库存消化较快,榨季末结转工业库存累计量回落至近六年的历史低位。我们认为工业库存为供应端带来的压力已大幅缓解,将有力支撑糖价上行。,图 17:历年榨季末工业库存量(单位:万吨),图 66:国储糖存量情况(单位:万吨)图 78:历年国储糖收放情况(单位:万吨),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8.07%,6.26%,需求:糖类消费进入平稳期,淀粉糖替代形成短期扰动随着人口增长的逐渐放缓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糖类消费进入平稳增长期。近年来淀粉糖发展迅速并逐渐成熟,对食糖消费形成一定替代。淀粉糖对食糖的替代主要发生在食糖和淀粉糖比价较高的阶段。从历年国内食糖消费数据来看,食糖消费量同比降幅最大的年份分别是 2005 年、2011 年和 2016 年,分别是往轮糖价周期的顶部。当前糖价处于周期反转的初期,短期来看食糖和淀粉糖比价或将维持在合理偏低位臵,我们预计 19/20 榨季国内食糖消费量与上榨季基本持平。,5.96%0.68%-2.94%,-8.95%,15.55%13.01%11.39%10.00%8.67%2.58%1.20%,-11.54%,10.03%5.30%3.13%-1.32%,-6.80%,4.03%2.32%0.09%,-15%,-5%-10%,20%15%10%5%0%,600,900800700,1600150014001300120011001000,图 89:国内食糖消费量及同比变化情况消费量:万吨,同比,图 90:国内食糖和淀粉糖比价,价格:19/20 榨季供需缺口扩大,糖价延续周期上行不考虑非正规渠道进口的情况下,我们预计 19/20 榨季国内食糖供需缺口为 133 万吨,缺口较上榨季进一步扩大,主要来源于国内减产。我们认为 19/20 榨季国内食糖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将推动糖价延续周期性上涨,19 年高点看至 7000 元/吨。表 5:国内食糖供需平衡表,10/11 榨季,11/12 榨季,12/13 榨季,13/14 榨季,14/15 榨季,15/16 榨季,16/17 榨季,17/18 榨季,18/19 榨季,19/20 榨季预期,产量进口量期初结转工业库存国储投放总供应量消费量出口量总需求量供需缺口,1045.40206.001.85187.841441.091450.407.101457.50-16.41,1175.00425.707.68-111.851496.531283.004.801287.80208.73,1310.00366.1041.68-163.441554.341323.104.601327.70226.64,1331.80402.4011.680.001745.881393.204.401397.60348.28,1055.60479.7080.470.001615.771533.005.921538.9276.85,870.19366.0052.350.001288.541512.8015.431528.23-239.69,928.80226.2041.13101.591297.721410.0012.501422.50-124.78,1031.04243.0037.710.001311.751442.7018.401461.10-149.35,1076.04324.0026.490.001426.531500.9019.201520.10-93.57,980.00330.0028.3750.001388.371502.2019.201521.40-133.03,复盘:糖价驱动股价,走势背离预期差待修复,近四轮糖价上行周期与股价关系,2004-2006 年:02/03 榨季国内糖产量见顶,周期因素叠加天气不利影响 03/04 榨季开始进入 3 年减产期,供需边际改善带动糖价从 03 下半年开始触底反转,周期上行持续至 16 年 2 月。糖价回升带动食糖板块行情阶段向上。周期上行的过程中糖价和股价发生一次较大回调。04 年底由于糖厂前期惜售带来的库存积压以及当年高进口量和新糖上市导致短期利空叠加,糖价回调较深引发市场恐慌,股价转而下跌。随着减产周期的持续,05 年糖价反弹带动市场预期再度向上修复,糖价和股价齐涨。,2008-2010 年:08/09 榨季国内糖开启减产、外糖受厄尔尼诺影响主产国大幅减产,造就近些年来最大的一轮内外糖价联动行情,糖价持续时间和涨幅均为历史最高。糖价和股价关系来看,糖价拐点和基本面预期拐点同步发生在 08 年底。板块行情持续 1 年后受市场环境恶化及外糖暴跌影响进入阶段性调整期。10 年下半年糖价调整结束后重启上涨,板块行情跟随糖价再度冲高。,2014-2016 年:15 年超强厄尔尼诺席卷全球,加码减产周期,国内外 14/15 和 15/16 两个榨季深度减产,内外糖价自 14 年下半年(13/14 产量高点)起进入 2 年上行期。市场预期拐点发生在 13/14 榨季后、糖价触底前,第一轮行情结束于 15 年股灾和糖价阶段性调整期。随后糖价回升带动板块行情再度向上。,2019 年至今: 18 年下半年糖价跌破成本线进入底部区间,年初配合内糖产量和价格三年增减的规律以及现货糖价触底后有所反弹,市场对糖价拐点的预期得以强化,板块行情受此提振。随后由于政策面的不确定性、新榨季启动后市场对国内减产周期产生一定质疑、对储备糖有所担忧以及市场环境转恶等因素导致悲观情绪不断放大,市场迅速进行调整。目前由于新榨季开启,且主产区开榨时间较往年提前,国内糖市阶段性供应过剩,糖价承压调整,基于对后市糖价反转的预期股价提前调整到位,糖价周期上行趋势未改,股价整体表现背离,市场预期差有望逐步修复。,4,885.00,放大,市场迅速进行调,图 21:往轮糖价周期复盘,2,070.00,3,235.002,600.00,2,665.00,5,525.00,7,020.00,1050,300020001000,1540003,970.00,90008000700060005000,柳州现货糖价:元/吨,上证指数,ST南糖收盘价,中粮糖业收盘价,2014-2016:15年超强厄尔尼诺席卷全球,国内外14/15和15/16两个榨季深度减产,内外糖价自14年下半年(13/14产量高点)起进入2年上行期。市场预期拐点发生在13/14榨季后、糖价触底前,第一轮行情结束于15年股灾和糖价阶段性调整期。随后糖价回升带动板块行情再度向上。7,765.005,580.004,990.00,2004-2006:02/03榨季国内糖产量见顶,周期因素叠加天气不利影响03/04榨季开始进入3年减产期,供需边际改善带动糖价03下半年触底反转。糖价回升带动板块行情阶段向上。04年底由于糖厂惜售带来的库存积压以及当年高进口量和新糖上市导致短期利空叠加,糖价回调较深引发市场恐慌,05年才再次确认预期修复,糖价冲高拉动板块行情。,2008-2010:08/09榨季内糖开启减产、外糖受厄尔尼诺影响主产国大幅减产,造就近些年来最大的一轮内外糖价联动行情。糖价和股价关系来看,糖价拐点和基本面预期拐点同步发生在08年底。板块行情持续1年后受市场环境恶化及外糖暴跌影响进入阶段性调整期,10年下半年板块行情跟随糖价再度冲高。5,45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