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0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20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20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20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OGO,2020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报告,疫情将拖累宏观经济,尤其是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大,2000年2007年,国内经济快速增长,SARS疫情短期对经济形成拖累,但不改长期经济向好的趋势。在疫情全面爆发以及国家全力应对阶段,2003年二季度GDP增速下滑2个百分点。但从三季度开始,经济重新恢复增长。随着SARS疫情在7月份基本被控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三季度快速恢复,而第三产业于四季度才消化疫情的负面影响。当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明显高于2003年,且当前经济正处于下行周期之中,仍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而2003年整个经济 处于“投资热”阶段,经济增长势头较好。基于前后两次疫情所处的环境不同,我们认为本次新冠疫情对于经济的负面冲击要 相对大于2003年SARS期间。,消费遭受重创,企业生产受拖累,对投资也将产生负面影响,SARS时期,消费遭受重 创,企业生产受拖累,投 资和出口所受影响并不显 著本次疫情恰逢春节,疫 情影响节后复工,对消费、 工业生产的负面冲击更大, 对投资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当前消费对于GDP的贡 献显著高于投资,预计本 次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相对大于SARS时期。,分行业来看,交运和住宿餐饮等服务性行业所受影响最大,分行业来看,SARS疫情对于各行业而言也呈现为短期的负面冲击,且交运和住宿餐饮等服务性行业所受影 响最大。与2003年相类似,本次疫情期间限制出行以及集会聚餐,预计交运和住宿餐饮行业仍将面临较大的负面冲 击。此外,本次疫情爆发期恰逢春节,预计这两个行业所受负面影响要大于SARS时期。,细分行业消费出现分化,疫情期间医药类消费增速上升更为显著,SARS期间,多数行业消费增速均出现下降,而医药类消费增速显著改善。其中,建筑装潢和家电等地产后 周期消费的显著改善主要源于地产竣工高峰,与疫情无关。,LOGO,2003年“非典疫情”影响下市场走势复盘,2003年SARS(非典)疫情爆发的时间线,2002年12月15日广东省出现第一例报告 病例患者,2003年2月6日 广东省发现 病例218,例,新增病例骤升,2003年2月14日 媒体报道非典型肺 炎疫情影响不大,2003年3月6日 北京接报第一例输入 性非典病例,2003年4月15日科研机构完成对冠状病 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2003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全力应对SARS疫情,2003年4月19日温家宝正式警告地方官员,瞒报少报疫情的官员将面临严厉处分,2003年4月20日,国务院对“五一”放假做 出调整,取消集中长假,2003年4月30日 防范非典专门医院小 汤山医院启用,2003年5月19日 北京非典新增病例数 降至个位数,2003年6月15日中国内地实现确诊病例、疑 似病例均为0的记录,2003年7月13日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 例人数均不再增加,本次非 典过程基本结束,2003年SARS(非典)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复盘,尽管相关的专家称,本次武汉新型肺炎疫情和2003年SARS疫情并不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的,而且有了 2003年应对非典疫情的经验,我们能够较好地应对,不会重蹈2003年SARS时期地覆辙。但疫情对于股票市 场而言,我们认为反应的资金情绪大概率是相同的。因而,对2003年SARS疫情期间市场走势的复盘有助于我们把握未来新型肺炎疫情对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2003年非典疫情总的时间阶段:2002年12月 2003年7月。具体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非典疫情扩散期(2002年12月至2003年3月);非典疫情集中爆发期(2003年4月至5月);非典疫情基本控制期(2003 年6月至7月)。,2003年SARS(非典)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复盘,2003年SARS疫情对国内股市影响的全面复盘:对市场的冲击主要集中在疫情快速爆发阶段,2002年12月15日广东出现第一例报告病例,2004年4月19日北京市市长及国家卫生部 部长双双被免职,2003年5月19日 北京非典新增病例数 降至个位数,2003年7月13日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 例人数均不再增加,本次非 典过程基本结束,非典疫情扩散期(2002.122003.3),非典疫情集中爆发期 非典疫情基本控制期(2003.4-2003.5)(2003.6-2003.7),后非典疫情阶段(2003.7之后),2003年6月15日中国内地实现确诊病例、疑似 病例数均为0的记录,2003年SARS(非典)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复盘,2003年SARS(非典)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复盘,2003年SARS疫情对市场的影响总结SARS疫情对市场影响偏短期,但短期的冲击和跌幅均较深。从SARS疫情本身对市场的影响而言,从影响 时间看,趋向于短期,而且主要是集中于快速爆发期;从影响程度看,市场主要是受恐慌情绪所主导,通常 会经历一轮快速杀跌,尽管影响偏短期但期间的跌幅也不小。其中,上证指数在2003年4月16日-4月5日期间 累计下跌8.85%。短期需重点关注疫情爆发引发的恐慌情绪对市场带来的冲击,中期市场走势仍取决于A股市场自身的基 本面情况。在2003年6月SARS疫情逐步被控制之后,市场恐慌情绪逐步消退,大盘逐步企稳,尽管仍呈现缓 慢下跌的态势,但这段期间的市场下跌并非由于SARS疫情导致的,而是由于当时中国经济过热,央行开始收 紧货币政策,从9月份开始宣布提高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03年SARS(非典)疫情对行业板块的影响复盘(申万一级行业),2003年SARS(非典)疫情对行业板块的影响复盘(申万二级行业),2003年SARS(非典)疫情对行业板块的影响复盘,SARS疫情集中爆发期及逐步得到控制期对行业板块的影响总结SARS疫情集中爆发触发市场大跌期间:短期利好医药生物板块,而对休闲服务(如餐饮、酒店、景点旅游、 影视、娱乐传媒、文教)、交通运输(如运输设备、公交、航空运输、铁路运输等)、房地产、建筑建材、轻 工制造等行业板块普遍形成较大的利空冲击。与此同时,价格弹性较大的电气设备、通信、电子、计算机、传 媒等板块也跟随市场的重挫而呈现大幅下跌。SARS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阶段:随着SARS疫情逐步被控制,市场呈现反弹。受疫情驱动的医药生物板块表现 受到压制,而价格弹性较大的传媒、计算机、电子、通信等板块表现居前。同时,前期受疫情影响出现大跌的 休闲服务、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板块亦出现较大幅度反弹。,LOGO,本次新冠疫情对市场的影响评估及应对,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时间线梳理,2019年12月1日 已知第一个出现 症状病例(未接 触海鲜市场),2019年12月10日出现第一个与海 鲜市场有关病例,2019年12月31日武汉发现27例肺炎 病例,未发现明显 人传人现象,未发 现医务人员感染,2020年1月1日 海鲜市场休市整治,2020年1月11日 专家组副组长: “目前病人的病 情和整体疫情处 于可控状态”,2020年1月23日从上午10点开始武汉封城2020年1月20日 钟南山:“证实 了有人传人,有 医务人员感染”,2020年1月24日 WHO:新型肺炎不构成国际突发卫生事件;武汉将以小汤山模式建医院,定名火神山医院。,2020年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 署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1月26日火神山医院将移交军方; 多省市医疗救援队驰援武汉,2020年1月27日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2020年1月28日 钟南山:疫情1周或10天左右达到高峰,2020年1月29日 曾光:疫情控 制到正月十五 有明显成效,2020年1月30日 国办:迅速组织 疫情防控物资企 业复工复产,2020年1月31日新冠肺炎疫情被WHO列为PHEIC,疫情发展现状: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快速爆发阶段,从2019年12月30日首次发布疫情相关公告算起,“新型肺炎”病例数在短短不到30天的时间内,确诊人数已 超过了2003年“非典”确诊的病例数,尤其是在1月26日之后,每日确诊的病例数呈现爆发式增加。从铺天盖地的疫情报道,加上每天不断增加的确诊病例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快速爆发阶段。由于病 毒具有2-14天不等的潜伏期,春节后人口大规模返程上班,节后的疫情大概率仍将处于快速增长期。,春节期间全球资本市场出现了股市、商品、汇市全线重挫的局面,春节期间国内股市、期市均休市, 外盘正常交易。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 爆发及蔓延把全球资本市场搅的“稀 巴烂”。春节期间全球资本市场出现 了股市、商品、汇市全线重挫的局面。 资金集体涌向避险类资产而寻求避险。从春节期间外围市场大类资产的 走势情况看,市场已经在交易由疫情 爆发所触发的恐慌情绪及未来疫情走 向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因素。,近20年春节前后国内A股市场涨跌情况复盘,近20年春节前后外盘股市涨跌情况复盘,但新冠肺炎疫情将直接导致本轮“春耕行情”提前夭折,2003年SARS疫情的爆发也导致当年的“春耕行情”夭折对近20年全球股市春节前后行情的复盘情况看,在春节前后一周左右的时间窗口内,股市的走势均较好。其中,持有上 证综指平均能获得3.86%的收益,其中取得正收益的年份有17年,胜率高达85%。但在新冠疫情影响下,过去20年的历史统 计规律将失效,疫情的爆发将直接导致本轮“春季行情”提前夭折。近期市场的情形与2003年SARS期间类似。2003年1月初至4月中旬期间,当时市场正在上演“春耕行情”。其间有SARS疫情的发生,但由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市场尚未出现恐慌,“春耕行情”得以继续。4月中旬开始,随着疫情的全面爆发引发市场恐慌,“春耕行情”戛然而止。,“春耕行情”如火如荼,“春耕行情” 提前上演,2003年市场走势情况,当前市场走势情况,新冠疫情对节后市场冲击的影响评估:A股风向标A50期指出现暴跌,疫情影响下,全球股市春节期间一片“风声鹤唳”在春节期间,A股的重要风向标新加坡A50股指期货累计跌幅超过7%,这既是A股的一个先行指标,更是外资资金的 风向标。港股方面,恒生指数累计跌幅超过了5%,而恒生国企指数的跌幅则更深。同时,欧美市场及亚太市场主要股 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受疫情的影响,A股市场延期开市,将迎来严峻考验。尽管节前A股市场对疫情有了一定情绪的宣泄,但我们认为 疫情对节后A股的冲击仍然非常大,短期内股市的走势不容乐观,需提前做好交易应对。,新冠疫情对节后市场冲击的影响评估:市场下跌空间“沙盘推演”,新冠疫情对A股市场可能冲击的幅度有多大?在对疫情可能对A股冲击的“沙盘推演”中,我们选取以下观测的依据:(1)2003年SARS疫情引发市场恐 慌期间的表现;(2)与A股走势关联最为密切的新加坡A50期指及香港恒生指数二者在春节期间的表现;(3) 对全球宏观经济形势感知最为敏感的LME铜期货春节期间的表现。根据所锚定的上述观测情形,我们认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所引发的恐慌情绪对A股市场冲击的幅度可能在10%-14%之间(从上证指数本轮行情高点3127点算起)。,新冠疫情对节后市场冲击的影响评估:市场下跌空间“沙盘推演”,根据沙盘推演的结果,预计节后大盘仍有5%-10%下跌的空间根据前述沙盘推演,疫情对大盘冲击的幅度可能在10%-14%区间。按照这个幅度去推算上证指数所对应的位置,大概在2690-2800区间。考虑到春节前大盘已累计最大下跌的幅度在5.5%左右,预计春节后大盘仍有5%-10%下跌的空间。需重点提醒注意的是, 这个只是我们结合几种观测情形所做的沙盘推演。至于本轮疫情对A股市场最终冲击有多大,需要视后续疫情发展情况和市场 走势继续做出动态跟踪与评估。,大盘2019年8月6日创下的2734点阶段性低点,大盘2019年12月3日创下 的2857点阶段性低点,节后股市开盘交易应对策略,短期面临市场情绪的宣泄,不建议贸然抄底结合外盘股指在春节期间的表现情况,我们认为本次武汉新冠疫情短期内将对A股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暴跌行情更多反映的是市场恐慌情绪的宣泄,市场走势在短期内往往和基本面情况无关,更主要的是受市 场恐慌情绪的主导。因而,当务之急就是做好下周开盘交易的应对。操作层面:在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或出现拐点之前【可跟踪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的变化】,提示以观望为主,短期内切忌盲目贸然去抄底。应对策略前期我们一直提示做多股指IC合约,若持有IC合约多单过节。我们建议可考虑采取以下策略应对:1、情形1:若下周一开盘低开不深(如大盘低开幅度在3%以内),建议直接IC多单先减仓,后续再找机会买入。 此外,也可考虑配置IF或IH的空头去对冲IC多头短期风险。 2、情形2:若下周一开盘低开较深(如大盘低开幅度达到3%以上),接下来这反而是安全的,因为大幅的低开 意味着恐慌情绪在瞬间得到了足够的释放。此时,建议可以等盘中找机会再减仓。,新增SARS病例数量快速下降成当年行情阶段性止跌的重要信号,2003年4月中旬开始,股票市场开始反应SARS疫情爆发所触发的市场恐慌情绪,并在短短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急速重 挫10%左右。进入到5月份之后,市场恐慌的情绪有所消退,市场呈现止跌企稳反弹,反弹的空间在7%左右。触发市场情绪缓和非 常重要的因素即是市场观察到进入到5月份后,新增SARS病例数量快速下降,疫情爆发的势头逐步得到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对股市影响的拐点:跟踪新增确诊病例数何时出现趋势性下降,客观而言,当下新冠疫情蔓延的势头何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未来蔓延的势头又将如何?疫情还将蔓延多长时 间?诸如此类的问题,目前仍难以预测,这也是该事件最大不确定性的地方。相应地,也增加了我们对未来市 场行情预判的难度。参照当年SARS疫情对市场冲击的情形,当新增的SARS病例人数逐步在减少,股票市场呈现阶段性的止跌企稳。我们认为可将【每天新增确诊的病例数】作为重要的跟踪指标,作为未来市场情绪何时能够缓和,市场何时能够止跌企 稳的一个信号。,新冠疫情短期对市场形成巨大冲击,但砸下来就是“黄金坑”,市场会不会重蹈2003年6月之后单边下跌行情?2003年4月中旬SARS疫情引发市场短暂的急速重挫,随着5月份疫情逐步被控制,市场随即开启企稳反弹。 但好景不长,市场进入6月份之后陷入长达半年之久的持续下跌,一直持续到2003年年底。那么,市场担忧后 续A股市场会不会重蹈2003年的覆辙?我们认为立足当前股市大的市场环境,后续市场大概率不会出现2003年6月之后的单边持续下跌行情。主 要基于以下几点:1、进入到2003年6月份之后,SARS疫情逐步得控制,对市场恐慌情绪影响减弱。2、2003年6月之后,市场下跌的根源在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当时外部“热钱”持续流入,货币增速大幅 攀升;市场出现投资过热现象;物价持续攀升。国家为了抑制投资过热的现象,从2003年9月份开始缩紧货币 政策,提高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而引发了市场持续的调整。,经济过热背景下货币政策转向是2003年6月之后持续下跌的症结所在,2003年9月,央行上调法 定存款准备金率,新冠疫情短期对市场形成巨大冲击,但砸下来就是“黄金坑”,新冠疫情的爆发无法撼动股指中长期走牛的根基,砸下来就是“黄金坑”站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历史当口,包括股市在内的资本市场被赋予全新的历史使命,已经上升为国 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股市经过多年的下跌,指数静态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配置价值极高。资本市 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速,外资将成为未来A股增量资金流入的重要渠道。新冠疫情的爆发只会对短期市场形成扰动, 但无法撼动股指中长期走牛的根基。如果大盘真的如前面“沙盘推演”模拟的那样会跌破2800点,建议关注2800点以下做多的机会。大盘2800点以 下,股指的机会大于风险。,疫情不改市场风格基调,后续中小风格占优的格局不变,SARS疫情爆发期间对市场情绪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深成指弹性更大,较沪指跌幅更深。但是2003年“五朵金花”行情贯 穿疫情前后A股市场行情,2003年SARS疫情的爆发并没有改变市场的主基调。从创业板年报预告来看,创业板业绩显著改善。创业板已进入新一轮并购重组政策周期、新一轮产业周期、盈利向上周期三大周期共振向上阶段,决定了中小创相对业绩优势的确立,2019年下半年以来创业板行情成为新的时代主题。短期来看,中证500指数弹性大,跌幅将深于沪深300和上证50指数。中长期来看,继续看好中证500指数相对沪深300指数 或上证50指数具备超额收益,即“IC合约强,而IF/IH合约弱”的现象将大概率延续。2003SARS疫情的爆发并未改 变市场“沪弱深强”的格局,代表IC相对于中证500 指数的贴水幅度缩小代表IC相对于中证500 指数的贴水幅度扩大,新冠肺炎疫情恐慌情绪冲击下将加深IC合约贴水中证500指数的幅度,对比IC合约相对于中证500指数的升贴水情况可发现:通常在市场大跌阶段,IC合约相对于中证500指数的贴水幅度将会扩大。在市场表现较好的阶段,IC合约相对于中证500指数的贴水幅度将会缩小,甚至有可能出现期货相对于现货指数升水的情形。 主要的原因在于在市场大跌阶段,通常股指期货端做空的力量也会加强,这会加剧股指期货的下跌,进而贴水幅度拉大。春节前几个交易日,市场出现较大幅度下跌,IC品种4个月份合约相对于中证500指数贴水的幅度迅速扩大。,疫情恐慌冲击将加深IC合约的贴水,但这部分贴水后续将转化为IC的超额收益,从历史基差变动规律看,随着交割月的临近,IC合约存在明显的基差修复规律。也就是说IC合约较高的贴水相当于市场给 的“天然红利”。当市场下跌时,IC合约的相对高贴水可提供天然的安全垫,IC合约相较于中证500指数更为抗跌;当市场上 涨时,IC合约的相对高贴水可转化为收益,IC合约相较于中证500指数涨幅更大。预计本次疫情冲击将导致IC更远月的合约相对于中证500指数出现较大的贴水,待疫情逐步缓解,建议择机去做多IC2006 或IC2009合约。,信达期货研发中心宏观金融团队服务介绍,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