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0 年 2 月 12 日 策略 研究 战疫: 看好 无接触经济 六 大行业 及策略 的联合研究 策略 深度 现实社会的隔离,无接触经济 的 契机。 一方面 , 中国正式进入新经济时代。 伴随着劳动 力 日益稀缺、资本日益过剩,以机器取代人为重要标志的无接触经济有望逐步提高经济上的合理性,无接触经济的逐步发展壮大将是 新经济时代的 重要标志之一。 另一方面 , “战疫”期 , 传统经济遭受的冲击,对于无接触经济而言,是一个机遇。 新经济的发展在当前面临 瓶颈 :由于制度、习惯等因素,无接触经济在教育、生产等领域 面对路径依赖 造成的巨大交易成本。疫情直接降低了接触式经济的性价比, 这样即便没有巨额补贴 ,也让无接触经济在 “ 战疫 ” 期变得具有更好的经济合理性。 我们 从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两个维度 看好 无接触经济的加速发展 机会 。 海外 TMT: 中国远程办公市场渗透率以及 IT 服务支出水平仍远低于全球, 疫情窗口期带来良好的市场教育机会, 有助于 加快国内 IT 服务行业模式向线上化转变,推动企业级服务行业云端转型;中长期需求供给端变革驱动行业持续发展 , 建议 关注: 中国软件国际 、金蝶国际、浪潮国际。 通信 : 关注远程办公 /IDC/大数据 。 远程办公迎风口 ,应用面持续扩大,云服务厂商扩容进一步带动了 数据中心等底层资源需求上升 ,音视频会议相关公司 : 亿联网络 、二六三、会畅通讯、三五互联; IDC 相关公司 :科华恒盛、 光环新网 、数据港。大数据在防疫狙击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多款疫情相关的大数据应用产品问世 ,互联网、大数据在大众生活中的重要程度日益提升,关注:美亚柏科、中新赛克、恒为科技。 计算机: 互联网医疗在线、实时、高效的诊疗特征,能 较好满足用户尤其是轻症患者的诊疗 咨询 需求, 疫情背景下将加速推广和普及。同时疫情防治有望拉动 区域医疗平台、公共卫生系统、传染病防治管理系统等医疗IT 需求 , 建议 关注: 卫宁健康 、思创医惠 ; 远程办公和音视频会议等需求上涨带动 以服务器为代表的基础设施需求 明显 改善, 建议 关注: 浪潮 信息 。 传媒 &电商 : 短中期 由于线下娱乐需求转向,互联网泛娱乐产品再获 宝贵的用户及时长增量 , 长期 来看 互联网视频平台影响力日益增强 带来 内容发行渠道之变 和 商品流通渠道之变 。建议关注: 腾讯控股、新媒股份、芒果超媒 。 随着快递公司陆续复工,实物电商履约端效率有望逐步改善并开始享受疫情带来的需求红利。生鲜电商供应链在春节期间保持正常运转,订单规模及客单价均实现了大幅提升,获得了难得的低成本获客良机。本地生活服务电商方面,外卖或先于餐饮到店实现复苏,大量企业复工后将迎来外卖团餐的需求增长。 建议关注 : 阿里巴巴、京东、美团 。 教育 : 众 多互联网企业、传统培训机构以及在线教育机构开放更多 免费额度与 课程 支持 疫情期间 “停课不停学”。各方 对 在线教育( 2C)和教育信息化( 2G) 的 接受度短期有望在疫情催化下 提升, 长期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并步入快速发展期。 建议关注: 新东方在线、立思辰、视源股份 。 机械 &军工 :人口红利消退推动机器人需求激增。 未来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有望加速推进生产制造环节中的机器人自动化改造升级。 相关标的 :埃斯顿 。 军工方面关注 通信新媒介卫星导航以及红外 测温在疫情中的应用。 风险提示 : 疫情超预期扩散;经济超预期下行;海外市场波动加大;疫情结束后行业需求增长放缓风险。 分析师 谢超(执业证书编号: S0930517100001) 010-56513031 xiechaoebscn 刘凯 (执业证书编号: S0930517100002) 021-52523849 kailiuebscn 石崎良 (执业证书编号: S0930518070005) 021-52523856 shiqlebscn 姜国平 (执业证书编号: S0930514080007) 021-52523857 jianggpebscn 付天姿 (执业证书编号: S0930517040002) 021-52523692 futzebscn 孔蓉 (执业证书编号: S0930517120002) 021-52523837 kongrongebscn 王锐 (执业证书编号: S0930517050004) 010-56513153 wangrui3ebscn 卫书根 (执业证书编号: S0930517090002) 021-52523858 weishugenebscn 范佳瓅 (执业证书编号: S0930518100002) 021-52523691 fanjialiebscn 联系人 乐济铭 021-52523797 lejimingebscn 贾昌浩 021-52523835 jiachanghaoebscn 黄亚铷 021-52523815 huangyrebscn 2020-02-12 策略 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目 录 1、 现实社会的隔离,无接触经济的契机 . 4 1.1、 互联网推动无接触经济的发展 . 4 1.2、 无接触经济有助于缓解疫情对于消费的冲击 . 4 1.3、 疫情有望加速无接触经济的发展 . 6 2、 远程办公:疫情提供市场教育机会,驱动中国加快迈向 “云 ”办公时代 . 8 2.1、 中国远程办公渗透率远低于全球,行业仍在起步阶段 . 8 2.2、 短期疫情催化需求,逐步培育用户习惯 . 9 2.3、 中长期需求供给端变革,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 10 2.4、 远程办公产业链全貌,由 “软 ”及 “硬 ”逐步受益 . 11 2.5、 产 业链相关公司 . 12 3、 通信:关注音视频会议 /IDC/疫情大数据 . 13 3.1、 音视频会议:远程办公主力产品 . 13 3.2、 IDC:疫情催化 IDC 需求上升 . 17 3.3、 大数据:防疫阻击战大数据显身手 . 18 4、 计算机:医疗信息化和产业互联网有望加速 . 19 4.1、 促进互联网医疗普及,提振医疗 IT 需求 . 19 4.2、 产业互联网 受益 . 21 4.3、 提振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 22 5、 传媒 &互联网 . 24 5.1、 短中期:互联网泛娱乐产品再次获得宝贵的用户及时长增量 . 24 5.2、 长期:互联网视频平台影响力日益增强,带来内容发行和商品流通渠道变革 . 27 6、 电商:履约端正常化后尽享需求红利 . 30 6.1、 实物电商:履约端即将恢复正常化 . 30 6.1.1 快递配送:快递运力在 2 月 10 日后逐步恢复正常 . 30 6.1.2 商家发货:平台提供大量激励措施加速商家发货 . 31 6.2、 本地生鲜电商:迎接高光时刻 . 32 6.3、 本地生活服务电商:外卖或先于堂食实现恢复 . 33 6.4、 相关电商将受益 . 33 7、 在线教育和教育信息化 . 34 7.1、 在线教育行业:千亿市场空间,快速、直播、集中度提升成为未来趋势 . 34 7.2、 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智慧生态 . 35 8、 机械军工:关注机器人及卫星、红外发展机遇 . 37 8.1、 机器人需求持续走高,本土企业有望实现进口替代 . 37 2020-02-12 策略 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8.2、 通 信导航靠卫星,红外测温阻疫情 . 40 9、 建议关注标的 . 44 10、 风险提示 . 45 2020-02-12 策略 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 在春节后 开市 的第一周中,市场大幅震荡,上证综指下跌 3.4%,沪深300 下跌 -2.6%,我们的二月十大金股却实现了 V 型反转并整体上涨了约10%。 除了三只医药股外,贡献涨幅最大的是新东方在线教育(上周涨37.3%)、中国软件国际(上周涨 20.6%)、思创医惠(上周涨 14.3%)、腾讯控股(上周涨 7.9%)等科技股。之所以在二月十大金股中重配这些科技股,背后的主要逻辑来自于对 “战疫 ” 中买入无接触经济的思考。下面,我们将对这个逻辑进行详细的策略与行业层面的阐 述,并梳理对应的标的清单以供参考。 1、 现实社会的隔离,无接触经济 的契机 1.1、 互联网推动无接触经济的发展 人类作为社会性的动物, 数万年以来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来实现社会性的组织 。从这个角度讲,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人类的经济活动并没有本质的进化,无论是原始的狩猎、采集,还是工业革命以来的 机械化大生产,本质上 都是基于人与人 在 物理上 的 直接接触 开展的 。 在最近数十年,伴随着 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一种新的社会形式正在不断的成长。 从初期的聊天偷菜,逐步过渡到视频娱乐,再到相亲 网购 ,各种线上活动的蓬勃发展,推动着人类的社会性组织模式,日益从高度依赖人与人接触的现实社会模式向虚拟社会的组织模式演进。 在现实社会 的组织模式 下,我们产生了高度依赖人与人接触的传统经济,无接触经济则是 虚拟社会下 经济活动的重要特点 。 1.2、 无接触经济有助于缓解疫情对于消费的冲击 本次 “ 新冠 ” 病毒与 “ 非典 ” 病毒的属性有明显差别,虽然致死率更低,但传染性明显更强,各地采取了 “ 速冻社会 ” 的隔离模式来应对快速传播的病毒。隔离在有效切断 病毒传染的同时,也对经济增长造成了严重负面冲击。可以说,新冠病毒对短期经济增长 造成 冲击的观点几乎成为市场一致预期。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强调 , 人类社会已经从单一的现实社会模式进化到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并行的模式。 虚拟社会下的无接触经济,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疫情对于经济活动的冲击。 如 我们对“ 非典 ”时期的 复盘所示,消费是严重传染病冲击经济增长的主要渠道 1。 从消费的角度看,当前与 2003年类似的地方在于,最终消费占 GDP 比重均是 55%左右;不同的地方在于,过去十七年中国经济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消费领域互联网经济的全面兴起。在过去五年,网购占中国社消的比重由 2014 年初的 7.76%上升至 2018 年底的 24.64%,年化复合增长率约为 38%。由于数据可得性问题,我们无法看到 2003 年社消中的网购比重,但从淘宝 +天猫的交易额来看,在 2003 年仅0.23 亿, 2015 年则高达近 3 万亿。据此推算, 2003 年社消中的网购比例应该微乎其微。 社消中网购占比的大幅增加,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隔离等措施对日常消费造成的冲击。 1谢超、陈治中、黄亚铷、李瑾、黄凯松:长线资金可逐步买进:估值隐含增速预期降至5.3% 2020年 2月策略观点及十大金股, 2020年 2月 1日。 2020-02-12 策略 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5- 证券研究报告 图 1: 2002-2004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社消增速 图 2:当前中国消费占 GDP 比重与 2003 年较为接近 资料来源: 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注:截止 2004 年 12 月 资料来源: 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注:截止 2018 年 图 3:社消中的网购占比 资料来源: 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图 4:淘宝 +天猫年度交易额和社消金额 图 5:淘宝 +天猫年度交易额和社消年度增长率 资料来源:淘宝网,光大证券研究所 注: 2016 年起阿里不再按季度公布交易总额,前后口径不一致 资料来源:淘宝网,光大证券研究所 注: 2004 年和 2005 年 淘宝 +天猫 的 交易额 增长率分别为 43 倍和7 倍 78910111213141020304050602002-01 2002-07 2003-01 2003-07 2004-01 2004-0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累计同比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累计同比 % 右 40%50%60%70%80%90%19521956196019641968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820122016GDP:最终消费支出 /GDP:支出法 0%5%10%15%20%25%30%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网络购物市场规模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淘宝 +天猫交易额 (亿元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十亿元 ) 0%5%10%15%20%25%0%50%100%150%200%淘宝 +天猫交易额增长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 右 2020-02-12 策略 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6- 证券研究报告 1.3、 疫情 有望 加速无接触经济的发展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 与无接触经济在消费领域自发的蓬勃发展不同,在消费之外的生产、办公、教育等环节,无接触经济的发展似乎并不顺利。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种典型的由 成本、 制度、习惯等因素导致的路径依赖现象 。 例如, 中国 目前的劳动力供给还比较充裕,用机器 在 服务业 替代人的经济性还不高; 在目前的正规教育制度安排下,现场教学依然 是 主要方式;在目前的办公习惯中,各家公司还是倾向于集中办公、现场开会等传统接触式办公模式。 这些刚性较强的 经济 约束、 制度安排或者习惯,构成了无接触经济由消费向其他领域 发展的交易成本。 不过, 无接触经济有可能正处于即将加速发展的前夜。 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正式进入新经济时代。 新格局下,我国的要素禀赋已经正式进入资本过剩、劳动 力 稀缺的新格局 。在人口红利丰厚的时代,提出 要素推动型增长模式向 TFP 推动型增长模式转变 的观念 ,更多体现 的是 我国的发展理念。现在,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负增长,而且未来十年这个负增长的幅度将会越来越大。这个背景下,如果不投入大量资源去提升TFP,如果转不到 TFP 推动的增长模式上去, 就很难维持 中高速增长 趋势 。另一方面,从趋势上讲, 伴随着劳动 力 日益稀缺、资本日益过剩,以机器取代人为重要标志的无接触经济有望逐步提高经济上的合理性。因此,在未来十年的新经济时代, 伴随着劳动力的逐步减少, 无接触经济的逐步发展壮大将是重要标志之一。 图 6:中国经济新格局 2 资料来源: Wind、 BIS、联合国人口署,光大证券研究所 2左轴一个单位代表劳动年龄人口增量 50万或名义 GDP 增速 1个百分点。 -0.08-0.06-0.04-0.0200.020.040.060.08-20-100102030401998 2003 2008 2013 2018 2023 2028劳动年龄人口增量( 50万) 经济周期 金融周期(右) 十年人口红利 十年 金融周期 十年新经济 2020-02-12 策略 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7- 证券研究报告 另一方面, 对于打破制度、习惯等路径依赖而言,通常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才 有可能 做到。 例如,在滴滴打车、共享单车等崛起的初期,都是靠大量的用户补贴才逐步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打车模式、骑车模式的路径依赖,逐步树立起新的消费模式。 这些采取共享经济模式的公司中, 有些 推行 补贴策略成功了,有些却因为路径依赖下的交易成本过 于 高昂,最终在花光所有的 募集资金 后归于失败。 在本次疫情下,从现实社会的传统经济角度看,这当然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 由于要进行隔离,现场的集中教育 、办公 模式被迫中断 ; 线上购买需求的激增导致快递员供给不足,快递员自身 被 感染 的 风险继而产生 交叉传染的风险进一步暴露 ; 如果疫情持续扩散,可能 会 逐步出现保洁和保安等服务型人员 短缺等等。 传统经济遭受的冲击,对于无接触经济而言 , 是一个机遇 。因为 疫情直接降低了 人与人接触式经济的性价比,甚至让接触式经济变成了一个潜在成本巨大的活动,这样即便没有补贴的存在 ,也让无接触经济在 “ 战疫 ” 时期变得具有更好的经济上的合理性。 以美国为例, 2009 年 4 月 -2010 年 8 月美国爆发的新型 H1N1 流感 3中, 4 月 25 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 H1N1 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PHEIC)。全球 CRM 软件市场 则 在 2010 年的增长明显加快, 云服务 技术水平逐渐成熟,用户数 大幅 增长。 代表 公司 Salesforce付费客户数量 也在 2010 年出现明显放量。 图 7: 全球 CRM 市场规模在 2010 年大幅增长 图 8: 代表 公司 Salesforce 付费客户数 (万家) 资料来源: Gartner、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公司财报 、光大证券研究所 总之, 对于无接触经济而言,一方面将受益于即将到来的新经济时代,另一方面将因为疫情而提升 无接触经济 在 现实社会 中 的经济合理性,综合考虑下来,我们建议在 “战疫”期 , 可对 无接触经济 多加关注 。 从分析 无接触经济 在“战疫”期的受益程度而言 ,主要有两个思路。一是绝对受益思路, 这个主要来自于无接触经济对于接触式经济的替代,例如:隔离导致现场集中教育、集中办公等传统接触式教育 、 生产 模式不得不中断,32009年 4月美国爆发了新型 H1N1流感, 4月 25 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 H1N1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PHEIC)。 4月 26 日美国政府宣布公共卫生紧急情况。 5月下旬,第一波 H1N1感染达到高峰。 2009 年 4-10 月,美国前后经历了两波感染高发季,部分学校被迫停课。 2009年 9月 15 日美国药品管理局批准了 4批 H1N1疫苗, 2009年 9月 30 日美国各州政府开始投放疫苗,疫情逐渐好转。到 2010年 8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结束。 8.1 9.15 9.29 13.9 16.1 18.1 20.4 23.4 26.3 33.7 41.7 48.2 0102030405060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全球 CRM市场规模 (十亿美元 ) 同比增速 (%) 0.2 0.4 0.6 0.9 1.4 2.1 3.0 4.1 5.2 6.3 8.7 10.4 02468101220002001 2002 2003 2004 2005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Salesforce付费用户数 (万家 ) 2020-02-12 策略 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8- 证券研究报告 强大的外部冲击最终改变了路径依赖轨迹,为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无接触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长逻辑方面,疫情导致的获客率的提升有望在未来几年支持包括线上办公及相关基础设施的扩张和发展。 另外一个是相对 受 益的思路。 与现实社会相类似,在虚拟社会也存在终端需求和支撑终端需求的基础设施,例如线上的消费、生产、教育等需求属于虚拟社会的终端需求,给予这些终端需求支撑的基础设施包括半导体等硬件设备、软件支撑等基础设施,对于一部分基础设施而言,不乏一些增量受益的逻辑,例如线下经济活动向线上的转移,又带动了服务器等需求的上升 。 对于 更多的虚拟社会的基础设施而言, 其相对受益 更多的是因虚拟社会受冲击相对较少,因为相比于现实社会的零售餐饮旅游等经济活动而言,给虚拟社会提供支撑的软件、硬件等基础设施受到的冲击也相对较小,因而有相对 受 益 的机会。 下面我们将从远程办公 、视频会议、产业互联网、线上传媒、电商与机器人等多个维度阐述 无接触经济的行业逻辑与相关公司 。 2、 远程办公:疫情提供市场教育机会,驱动中国加快迈向 “云 ”办公时代 2.1、 中国远程办公渗透率远低于全球,行业仍在起步阶段 美国超八成企业引入远程办公制度,全球科技企业快速渗透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引用数据: 2017 年,美国超过八成企业引入了远程办公制度,已有 3000 万人在家中远程办公,占美国工作人口的 16%-19%。数据显示,至 2017 年,全世界已有 24%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采用远程办公方式;到2020 年,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大约 50%的科技公司将会有约 29%的员工实现远程办公。 表 1:美国及全球远程办公市场规模 时间 美国规模 世界规模 2017 超过 80%企业引入远程办公制度,3000 万人在家中远程办公,占美国工作人口的 16%19%。 全世界已有 24%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采用远程办公方式。 2020E - 大约 50%的科技公司将会有约 29%员工实现远程办公。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光大证券研究所 我国远程办公渗透率仍低,处于快速发展期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引用数据: 2005 年中国仅有 180 万名远程办公员工,而到 2014 年,这一数据上升到 360 万, 2018 年估算约 490 万人; 2012-2017 年,我国远程办公平台市场规模呈现较大的增长, 2017 年远程办公规模达到 60 亿元,同比增长68.07%。 2012-2017 年市场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95.52%。 2020-02-12 策略 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9- 证券研究报告 图 9:我国远程办公人数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光大证券研究所 2.2、 短期疫情催化需求,逐步培育用户习惯 新冠疫情影响牵动人心,全国范围开工延后。 2020 年 1 月下旬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由湖北向全国扩展,截至 2 月 8 日 16 时,全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 34640 例,累计疑似病例 27657 例,其中湖北省累计确诊人数超过24953 例。由于肺炎疫情正值春节假期,部分道路运输路线被封锁或削减,农业、旅游、餐饮、交运等行业受冲击较大,而各省均不同程度地推迟复工,其中湖北推迟至 2 月 13 日后、大部分地域推迟至 2 月 10 日后,且大部分区域要求员工复工后自我隔离 14 天。 图 10:中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 图 11:中国每日新增确诊疑似病例数 资料来源:卫健委官网,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卫健委官网,光大证券研究所 疫情或将逐步培育远程办公习惯。 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尚无特定的疫苗或特效药,预防手段以避免去疫情高发区、人流密集场所、开窗通风、佩戴口罩、洗手等防护措施为主。从目前的致死率、患病症状的严重程度看,其毒性似乎较 SARS 和 MERS 低。但从目前确诊人数分布省份来看,传染范围较 SARS 更广,这可能反映病毒本身的传染性比 SARS 强,也可能因为交通运输的发展导致人员流动速度和范围高于 “非典 ”时期。由于疫情较高的传染性和复工时间延后,大部分企业均开始推进远程办公,带来行业需求端 增长 。远程办公概念 并 不陌生,很多中大型企业 OA 系统本身也有 相应的远程办公功能模块,但是用户缺乏使用意识 及 系统培训等导致渗透率偏低;2020-02-12 策略 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0- 证券研究报告 疫情冲击背景倒逼个人用户使用、企业客户统一培训,疫情 所 提供时间窗口期带来极佳市场教育机会。 表 2:部分企业在疫情期间开放远程办公资源 公司 开放产品 开放时间 免费开放功能介绍 开放范围 华为 华为云 WeLink 2020.1.25-2020.6.1 提供 1000 人以内账号使用及 100 方不限时长视频会议 全社会用户 腾讯 腾讯会议 2020.1.24-疫情结束 开放 300 人不限时会议功能 全国用户 亿联网络 亿联云视讯 疫情期间 100 方视频会议,单次会议不限时长通话 全国用户 会畅通讯 会畅通讯云视频会议 疫情期间 免费申请使用 100 方的云视频会议 全国用户 二六三 263 视频会议 疫情期间 绿色通道开通使用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及教学直播课堂功能 全国用户 浪潮集团 浪潮云 疫情期间 提供疫情管理、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全方位服务 政府、全国企业及个人 金山办公 WPS+云办公 即日起 -2020.5.1 免费开放云办公协作版,功能包括全文检索, 800G 存储空间及 200 人企业人数 全国用户 腾讯 腾讯文档 疫情期间 免费开放会员,单文档在线编辑人数200 人 全国用户 致远互联 Formtalk 云平台 开放平台 阿里巴巴 钉钉 2020.1.29-疫情结束 发布健康管理功能,支持在家办公的全套免费解决方案 全国企业用户 字节跳动 飞书 2020.1.28-2020.5.1 开放远程办公协作商业版服务,湖北地区组织开放三年商业版服务 全国用户 腾讯 企业微信 疫情期间 疫情期间升级支持万人群、 300 人音视频会议,并针对医疗、教育行业提供疫情特色服务 全国用户 泛微 泛微 疫情期间 为客户提供各类远程服务 阿里巴巴 阿里云 疫情期间 提供疫情管理、在家办公、在线问诊、在线教育系统免费搭建;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提供一起 AI 算力 全国用户、全球公共科研机构 百度 百度云盘 湖北地区开放一个月超级会员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2.3、 中长期需求供给端变革,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多因素驱动行业快速发展 。需求端,产业链在跨地区以及全球分工趋势不断增强,跨地区工作协调需求日益提升;此外,疫情、恶劣天气等短期突然因素催化远程办公需求上升。供给端:互联网与科技巨头纷纷布局,云计算、大数据、 AI 等新技术发展为远程办公提供技术支撑,日益丰富的网络资源提供行业发展的底层基础,远程办公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快车道。 图 12:远程办公市场发展驱动因素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 绘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