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深度分析:换购,有望开启新一轮黄金成长周期.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汽车行业深度分析:换购,有望开启新一轮黄金成长周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汽车行业深度分析:换购,有望开启新一轮黄金成长周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汽车行业深度分析:换购,有望开启新一轮黄金成长周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汽车行业深度分析:换购,有望开启新一轮黄金成长周期.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换购,有望开启新一轮黄金成长周期 中国车市遭遇阶段性瓶颈,换购进入加速通道。2016 年中国车市迎来换购潮,由“增量时代”步入“存量时代”。未来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趋势下,年轻人口继续向一二线城市集中,适龄购车人口数量下滑叠加低结婚率,乘用车市场增长或将遭遇阶段性瓶颈。据历年二手车车龄分布和过往每年乘用车销量的换购率,我们测算出2020-2022 年乘用车换购比例分别为 38.11%、42.02%和 45.98%,而首购用户占比将于2021 年首次低于 50%,换购进入加速通道,2022 年后预计将成购车主力。 换购加速车市分化,头部企业迎来量价齐升。换购加速市场分化, BBA、大众和丰田本田是换购相对更受欢迎的品牌。换购升级带动中高端车型放量,销量结构优化比销量增速更显著提升车企盈利能力,合资车中两田满足换购群体非常看重的高保值率需求,近几年乃至未来几年产品力上都相对占优,随着产品矩阵的进一步丰富和渠道的进一步扩展,有望超越大众成为换购潮中合资品牌的大赢家。综合来看,换购单价高,格局好,单车盈利能力强,预计随着换购的持续推进,头部合资车企盈利将呈非线性增长。 对标日本,中国车市洗牌在即,龙头盈利有望提升。复盘日本车市,日本自1970 年进入换购周期,1970-1983 年龙头公司销量份额上涨,盈利能力提升,1985-1990 年日本泡沫经济刺激首购需求,市场集中度短暂下滑。后期海外市场拓展完毕,换购导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龙头车企带领日本汽车行业开始洗牌,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集中,目前已经形成丰田、日产和本田三足鼎立的局面。借鉴日本换购周期汽车行业的发展,我们认为中国进入换购周期的汽车行业将加速整合,前期表现为份额向头部集中,中期可能也会在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市场集中度出现阶段性下滑,后期或将再度迎来行业的洗牌和整合。 投资建议:中国车市已进入换购周期,未来几年换购加速,豪华车和德日合资将是换购趋势明显受益者,同时随着首购比例的下降,边缘自主加速出清,行业格局改善,头部自主有望受益。我们认为格局改善有利于提升豪华车、德日系和头部自主的盈利能力,龙头价值更加凸显,重点推荐广汽集团(A/H)、星宇股份和继峰股份,建议重点关注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北京汽车、中升控股和美东汽车。 风险提示:乘用车整体销量或不及预期;换购进程或不及预期;增购占比增速或不及预期;车市集中度提升或不及预期;折扣回收或不及预期;外部整合或不及预期;重磅车型及广汽销量目标或不及预期。 Table_Tit le 2020年02月17日 汽车 Table_BaseI nfo 行业深度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评级 领先大市-A 维持评级 Table_Fir st St ock 首选股票 目标价 评级 601238 广汽集团 17.00 买入-A 601799 星宇股份 72.00 买入-A Table_Char t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Wind资讯 % 1M 3M 12M 相对收益 -4.93 -2.68 -26.26 绝对收益 -8.95 0.18 -6.82 袁伟 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18100002 yuanwei2essence 021-35082038 吴文丽 报告联系人 wuwl1essence 021-35082030 相关报告 特斯拉创新无止境,颠覆性设计频出 2020-02-11 SARI对汽车行业影响的综合评估:短空中多,春播秋收 2020-02-01 传感器:观四路,听八方,行千里汽车电子系列深度之二 2019-04-08 汽车电子:下一个苹果产业链 汽车电子系列深度之一 2019-04-01 -5%-1%3%7%11%15%19%23%2019-02 2019-06 2019-10汽车 沪深300 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送“增量”迎“存量”,换购潮悄然已至 . 4 1.1. 换购潮来袭,车市步入“存量时代” . 4 1.2. 增长遭遇瓶颈,换购进入加速通道 . 5 2. 换购加速车市分化,头部合资迎来量价齐升 . 7 2.1. 换购分化剧烈,豪华合资受益 . 7 2.2. 大众遥遥领先,两田奋勇直追 . 10 2.3. 换购单价高,格局好,盈利非线性增长 . 13 3. 对标日本,行业洗牌在即,龙头盈利提升. 15 3.1. 日本:行业持续整合,龙头盈利提升 . 15 3.2. 中国:换购周期已至,行业洗牌在即 . 21 4.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 22 4.1. 广汽集团 . 23 4.2. 星宇股份 . 23 4.3. 继峰股份 . 23 图表目录 图 1:中国车市迎来转型和调整 . 4 图 2:2016 年换购率进入快速提升通道 . 4 图 3:中国基尼系数较大. 5 图 4:各国基尼系数对比. 5 图 5:适龄购车人口进入快速下滑期(单位:亿人). 5 图 6:年轻人口大幅流入一二线城市 . 5 图 7:结婚率自 2013 年“五连降”,2018 年创新低. 6 图 8:出生人口数自 1988 年下滑,至 2002 年企稳 . 6 图 9:乘用车换购比例加速提升 . 7 图 10:3-6 年车龄的二手车交易量稳居 42-43%. 7 图 11:换购前自主和合资份额高 . 8 图 12:换购后自主降低,豪华增高. 8 图 13:豪华车换购多选豪华车. 8 图 14:合资车换购后多选合资和豪华 . 8 图 15:自主车换购多选择自主和合资 . 8 图 16:合资车品牌壁垒高. 9 图 17:换购前自主最高,日系和德系次之 . 9 图 18:换购后德系最高,日系次之,且份额上升. 9 图 19:换购时德系、法系、韩系、美系、日系和英系30%以上选择德系. 10 图 20:换购前大众、五菱、长安份额高. 10 图 21:换购后,德系、日系和别克份额高 . 10 图 22:德系忠诚度20%以上,日美系 10-20% .11 图 23:除五菱外,其他自主忠诚度低于10%.11 图 24:换购转变中,SUV最受欢迎. 12 图 25:换购前后价格上涨至少14 万(单位:万元) . 13 图 26:汽车售价越高,单车盈利越高 . 14 图 27:2014-2017 吉利单车均价持续提升(单位:万元) . 14 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28:吉利汽车单车盈利走势与均价相近 . 14 图 29:广本单车均价先降后升,2016 触底(单位:万元) . 15 图 30:广本单车盈利与其均价走势也基本相近 . 15 图 31:上汽大众单车均价波动大先降后升(单位:万元). 15 图 32:上汽大众单车盈利与其均价走势吻合度较高 . 15 图 33:日本上世纪七十年代进入低速成长期. 16 图 34:日本上世纪七十年代进入换购周期 . 17 图 35:日本微型乘用车和普通乘用车占比提升 . 18 图 36:主力购车群体1980 年达到顶峰. 18 图 37:日本财富多集中于老年人手中 . 18 图 38:丰田市场份额提升,大发和富士份额下降. 19 图 39:丰田销量大幅上涨. 19 图 40:丰田净利润大幅上涨 . 19 图 41:1976 年乘用车出口销量首次超过国内乘用车销量 . 20 图 42:七十年代大发、富士出口大幅上涨 . 20 图 43:日本乘用车行业开始洗牌和整合. 21 图 44:行业洗牌和整合后,市场份额更集中. 21 图 45:丰田(包括大发)市场份额大幅上涨. 21 图 46:丰田净利率大幅上涨 . 21 图 47:中国市场分散,日本市场集中 . 22 表 1:大众产品矩阵丰富,丰田、本田产品少 .11 表 2:B级轿车和 SUV保值率排名中,日系几乎霸屏 . 12 表 3:两田技术更新快,产品力强. 13 表 4:日本乘用车不同车型规格 . 17 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4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送“增量”迎“存量”,换购潮悄然已至 1.1. 换购潮来袭,车市步入“存量时代” 历经十多年增长,中国车市步入转型调整期。2002 年汽车进入家庭市场,2004 年国家颁布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在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国汽车行业迅猛发展为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2000 年以来,中国乘用车市场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2004-2010 年为快速增长期,CAGR 高达27.05%,2)2011-2017 年为平稳增长期,剔除小排量乘用车免征购臵税政策影响,乘用车销量增速稳定在个位数水平;3)2018 年至今为转型调整期,乘用车销量增速下滑,2018 年甚至经历了 28 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市场迎来转型和调整。 图 1:中国车市迎来转型和调整 资料来源:中汽协,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换购潮已至,中国乘用车市场跨入存量市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积累,换购率不断提升。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1-2015 年乘用车换购率稳定维持在 19%左右,2016 年开始换购率进入快速提升通道,2016-2018 年分别提升3.0、3.3和 3.5pp,提升速度加快,主要原因是 2016 年迎来了 2010-2015 年车市快速扩张积累的老用户的大规模臵换。乘用车销量增速放缓,叠加换购率大幅提升,中国乘用车市场正式由增量市场跨入存量市场。 图 2:2016年换购率进入快速提升通道 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75.60% 74.60% 74.60% 73.80% 72.70% 69.90% 66.20% 62.20% 18.50% 18.80% 19.10% 19.40% 19.70% 22.70% 26% 29.50% 5.80% 6.60% 6.30% 6.80% 7.60% 7.40% 7.80% 8.3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首购 换购 增购 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5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2. 增长遭遇瓶颈,换购进入加速通道 宏观经济下行,乘用车市场进入阶段性瓶颈期。汽车销量短期影响因素主要是政策,中长期主导因素是财富和人口。财富主要体现在,1)宏观经济:中国经济转型期投资率降幅显著低于其他经济体,主要原因是政府冒着国企和政府背负大量负债的代价,持续使用逆周期政策对抗经济下降,未来随着政府逐渐减少使用反周期政策,更多选择结构政策,叠加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宏观经济或呈趋势性下滑。2)收入分配机制:2011-2018年,中国基尼系数较高,与美国相当,显著高于欧盟与日韩。叠加宏观经济下行,中国市场潜在的汽车购买力受抑制,外加中国汽车购臵成本和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千人保有量或始终与发达国家保持较大差距。从边际上观察,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家从 2018 年开始启动精准扶贫,2020 年将会作为主要任务,或将一定程度上改善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但传导至汽车终端消费仍需时日。 图 3:中国基尼系数较大 图 4:各国基尼系数对比 资料来源: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人口则主要体现在人口年龄结构、分布结构和结婚率,人口年龄结构方面,根据每年出生人口数据推演,预计 2018 年开始适龄购车人口数量步入下滑期,直至 2030 年逐步企稳,但25-39 岁的主力购车人群数量在未来三年仍处上行周期。人口分布结构方面,人口持续大幅流入一二线城市,且主要为年轻人口,预计未来仍将持续流入一二线大城市大都市圈和部分区域中心城市。一二线乃至周边卫星城高昂的房价、紧缺的牌照和停车位资源,以及发达的出行网络,或都将削弱新迁入年轻人口的购车需求。 图 5:适龄购车人口进入快速下滑期(单位:亿人) 图 6:年轻人口大幅流入一二线城市 资料来源: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恒大研究院,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结婚率方面,在中国结婚生子与购车存在密切关系。据民政部统计,中国结婚率2006-20130.400.410.420.430.440.450.460.470.48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0.47 0.49 0.30 0.31 0.31 0.000.100.200.300.400.500.60中国 美国 日本 韩国 欧盟 02468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2026年2027年2028年2029年2030年50-54 45-49 40-44 35-39 30-34 25-29 20-24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6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年稳步提升,自 2013 年起出现“五连降”, 2018 年结婚率更是创近 10 年来最低。结婚率降低的根本原因是出生人口数降低带动适婚年龄人口数下降,当前23-30 岁为主力的适婚年龄人口为 1988-1995 年出生的人口。据国家统计局,自 1988 年起中国出生人口下滑,直到2002 年企稳,因此未来几年结婚率或将持续下滑。此外,单身和晚婚是目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据共青团中央青年之声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约40%的女性和 20%的男性倾向于单身。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趋势下,年轻人口往一二线城市集中,适龄购车人口数量下滑叠加低结婚率,乘用车市场增长短期或将遭遇瓶颈。 图 7:结婚率自 2013 年“五连降”,2018年创新低 图 8:出生人口数自 1988 年下滑,至2002年企稳 资料来源:民政部,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换购进入加速通道,2022年后预计将成购车主力。据历年二手车车龄分布,3-6 年车龄的二手车始终是交易量最多的,近三年的占比稳定在42-43%之间,其次是 3 年以内车龄的二手车,占比通常在 22-25%之间,紧随其后的是 7-10 年车龄的二手车,交易量占比在 21-22%。对于 2020 年,2014-2016 年销售的新车将大规模进入换车周期,其次是2017-2019 年。以此类推,2021-2022 年换购量大幅增加而乘用车销量进入瓶颈,换购占比快速提升,换购加速。基于历史数据和以上分析,假设广义乘用车销量 2020-2022 年增速为-3%、10%和 2%,增购占比每年增加 0.10%-0.20%,我们根据过往每年乘用车销量的换购率测算出 2020-2022年乘用车换购量分别为793、961和1073万辆,换购比例分别为38.11%、42.02%和45.98%,而首购用户占比将于 2021 年首次低于 50%,增换购人群预计将成为未来购车主力人群。 0.00%0.20%0.40%0.60%0.80%1.00%1.20%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0500100015002000250030001980年1982年1984年1986年1988年1990年1992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7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9:乘用车换购比例加速提升 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测算 图 10:3-6 年车龄的二手车交易量稳居42-43%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 换购加速车市分化,头部合资迎来量价齐升 2.1. 换购分化剧烈,豪华合资受益 换购升级趋势明显,换购市场是豪华车和合资车的竞技场。从换购前后的份额来看,换购前合资份额最高,在 50%-60%,自主份额次之,在 35%-40%,豪华份额最低,仅个位数。换购时升级趋势明显,自主多换购合资和自主,合资近1/3 向豪华换购。换购后,合资仍占最大份额为 50-60%,而自主份额则降低至不到 20%,豪华反而一跃仅次于合资,2019 年高达25.8%,换购市场俨然是豪华和合资的竞技场。 18.46% 18.74% 19.18% 19.44% 19.70% 22.65% 26.07% 29.36% 33.83% 38.11% 42.02% 45.98% 0%5%10%15%20%25%30%35%40%45%50%05001000150020002500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E 2021年E 2022年E 首购 换购 增购 换购占比(%) 17.17% 18.52% 21.33% 21.07% 21.99% 15.72% 22.45% 24.79% 23.87% 25.07% 48.36% 43.49% 42.67% 42% 20.98% 22% 22.59% 21.71% 76.01% 75.31% 71.81% 72.53% 70.91% 76.47%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1-9月 3年以内 3-6年 7-10年 3-10年 10年以上 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8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11:换购前自主和合资份额高 图 12:换购后自主降低,豪华增高 资料来源:中汽中心数据中心,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中汽中心数据中心,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 13:豪华车换购多选豪华车 图 14:合资车换购后多选合资和豪华 资料来源:中汽中心数据中心,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中汽中心数据中心,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 15:自主车换购多选择自主和合资 资料来源:中汽中心数据中心,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换购市场看重品牌属性,豪华和合资品牌壁垒高。换购具备明显的消费升级特征,换购消费者更加看重品牌的价值。比较合资与自主的销量结构,合资在15-25 万和 25 万以上销量的绝对值和相对值更高,而自主几乎没有25 万元以上的产品,且 15-25 万销量绝对值和占比3.88% 4.33% 5.66% 6.26% 56.30% 56.55% 58.95% 58.92% 39.82% 39.13% 35.39% 34.82% 0%20%40%60%80%100%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豪华 合资 自主 22.92% 23.24% 24.65% 25.08% 57.47% 56.07% 56.48% 56.43% 19.60% 20.68% 18.87% 18.49% 0%20%40%60%80%100%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豪华 合资 自主 80.44% 79.57% 77.65% 77.48% 18.25% 18.85% 21.20% 21.47% 1.31% 1.58% 1.15% 1.05% 0%20%40%60%80%100%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豪华 合资 自主 28.78% 28.35% 28.36% 28.36% 60.56% 59.17% 60.15% 60.38% 10.66% 12.49% 11.49% 11.26% 0%20%40%60%80%100%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豪华 合资 自主 9.04% 9.64% 10.00% 10.11% 56.93% 55.72% 56.02% 56.04% 34.03% 34.64% 33.99% 33.85%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豪华 合资 自主 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9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都较低,主要原因是合资具备比自主更高的品牌价值,更符合换购消费者的品牌需求。 图 16:合资车品牌壁垒高 资料来源:交强险,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注:上汽通用包含凯迪拉克,一汽大众不包含奥迪 换购品牌分化大,德系最高,日系次之。据中汽中心数据,换购品牌分化很大,换购前自主份额最高,在 35-40%,日系和德系均接近 20%,换购后德系份额最高,在 30%以上,日系份额次之,自主位列第三,美系位列第四,韩系、法系和英系合计持有 10%。具体来看,德系、法系、韩系、美系、日系和英系换购时 30%以上选择德系,德系、法系、韩系、美系和日系换购的第二选择是日系,英系换购的第二选择则是英系,而自主换购时更倾向于自主和德日系。换购选择的不同导致换购品牌分化日趋加大,2016-2019 年德系份额从 31.80%逐年上升至 32.83%,日系份额从 20.54%上升至 23.61%,自主份额则从 2016 年的 19.64%下滑至 2019 年的 18.55%,美系和英系比较稳定,韩系和法系持续下滑。 图 17:换购前自主最高,日系和德系次之 图 18:换购后德系最高,日系次之,且份额上升 资料来源:中汽中心数据中心,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中汽中心数据中心,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广丰 广本 东本 东日 一众 一丰 上众 长福 长安 吉利 长城 奇瑞 15万以下 15-25万 25万以上 17.57% 17.61% 18.67% 18.89% 7.14% 7.39% 7.72% 7.43% 10.29% 10.97% 12.08% 12.31% 18.69% 18.37% 19.80% 20.33% 39.92% 39.21% 35.45% 34.87%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德系 法系 韩系 美系 其他 日系 英系 自主 31.80% 31.21% 32.69% 32.83% 6.62% 6.12% 4.22% 4.00% 12.76% 13.48% 13.17% 12.55% 20.54% 20.05% 22.55% 23.61% 19.64% 20.72% 18.91% 18.55%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德系 法系 韩系 美系 其他 日系 英系 自主 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10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19:换购时德系、法系、韩系、美系、日系和英系 30%以上选择德系 资料来源:中汽中心数据中心,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2. 大众遥遥领先,两田奋勇直追 BBA广受欢迎,大众、两田、别克和日产是换购市场主力。据中汽中心数据,换购前大众、五菱、长安等份额较高,换购后份额最高的是德系的大众、BBA,日系的丰田、本田和日产,以及别克,换购时 BBA 份额大幅上涨,有力支撑德系成为换购的首选。 图 20:换购前大众、五菱、长安份额高 图 21:换购后,德系、日系和别克份额高 资料来源:中汽中心数据中心,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中汽中心数据中心,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大众忠诚度更高,两田产品矩阵丰富有望提升换购份额。各品牌忠诚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