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角度看新冠肺炎和风险发展.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从历史角度看新冠肺炎和风险发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从历史角度看新冠肺炎和风险发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从历史角度看新冠肺炎和风险发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从历史角度看新冠肺炎和风险发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从历史角度看新冠肺炎和风险发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table_page 宏观专题 table_subject 2020年 04月 03日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专题报告 从历史角度看新冠肺炎和风险发展 table_date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胡少华 执业证书编号:S0630516090002 电话:20333748 邮箱:hushlongone 证券分析师:刘思佳 执业证书编号:S0630516080002 电话:021-20333778 邮箱:liusjlongone 联系人:李沛 电话:021-20333403 邮箱:lplongone 联系人:陈茜茜 电话:021-20333532 邮箱:cxxlongone table_product table_main 东海策略研究类模板 投资要点: 全球新冠疫情超预期地严重。新冠肺炎于 2020 年 1 月发生,3 月 11日被宣布为最严重的“全球大流行”级别。历史上全球大流行疫病有中世纪的黑死病、1918 年的西班牙流感、1957 年的亚洲流感 H2N2、1968 年的香港流感 H3N2 和 2009 年的墨西哥流感 H1N1,在我国影响很大的 SARS不在其内。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的确认病例和死亡病例已经超过 2009 年甲型 H1N1流感。虽然中国、韩国的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等主要经济体疫情仍然很严重。 1918 年的西班牙流感 H1N1。爆发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末期,经历了三波疫情,持续时间较长,主要爆发国家包括美国和欧洲等主要经济体。据估计,西班牙流感造成全球约 5 亿人感染,死亡病例数达 5 千多万人。但当时世界众多国家为参战国,美欧主要经济体处于战时状态,经济增速较低,股市历过一轮较大的熊市,也已经跌到底部区间。疫情爆发时期,在世界大战结束的大好形势下,经济和股市呈现出从底部向上升的趋势,疫情没有对经济和股市形成重创。 1957 年的亚洲流感。主要爆发于东南亚,美国也相对较重,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据世卫组织估计,全球大约 100-400 万人死亡。当时我国正处于解放后的快速恢复期,当年 GDP增速下降 9.9 个百分点,次年很快得到恢复。美国 1958 年一季度的 GDP增速跌至-10.0%,后也很快恢复。美股处于 1953年开始的牛市中,1957 年 7 月中旬美股从阶段顶部的回落至 10 月末,跌幅约 19%,之后继续上行。 1968 年的香港流感。主要爆发于中国大陆和香港,美国也相对较重,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据世卫组织估计,全球大约 100 多万人死亡。我国 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GDP 增速仅-5.7%,1968 年-4.1%,疫情影响从增速上表现不明显。香港经济正处于走出萧条阶段,恒生指数经过四年熊市后处在1967 年三季度见底至 1973 年的牛市中的开始阶段,疫情对香港股市未形成显著的负面冲击。 2003 年的 Sars。重灾区主要在中国,疫情总规模和传播范围相对较小。据 WHO 数据,全球累计患病 8422 例,死亡 916 例。疫情对经济只有季度性短期影响,股市在疫情爆发期有较大下跌。 2009 年的墨西哥流感。主要爆发于墨西哥和美国,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全球约 1.85 万人死亡。美国 CDC 估计全球死亡15.17-57.54 万人,其中美国死亡 1.25 万人。当时处于 2008 年金融危机后的恢复阶段,经济和股市处于大幅下跌后上升初期。疫情爆发的 2009 年,墨西哥、美国、全球 GDP增速分别下降至-5.29%、-2.5%和-1.68%,但均很快得到恢复。美国股市在疫情爆发初下跌,但在政府公布确认病例后开启上升过程。 密切关注新冠疫情和风险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疫情爆发大多对短期的经济和股市有影响,长期主要还是受经济发展自身趋势决定。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重,传播范围广,世界主要经济体处于疫情爆发的重灾区,传播时间可能相关研究报告 table_page 宏观专题 也会较长。而且,全球经济正处于景气度较低的艰难时期,而美国股市又处于10 年来的高位。近期,美国在股市下跌开始后出台了创历史的宽松政策,来防范金融、经济风险,估计短期内股市暴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已经基本解除,但仍然没有阻止住美股的下跌趋势。随后,美国政府又出台了创历史的2 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政策,股市暴跌现象得到缓解。 结论。如果疫情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控制,全球合作顺畅,估计经济会在较快的时间内得到恢复,股市也会逐步走好,不会再下跌。如果大规模的疫病延续到下半年,主要经济体之间又不能有效合作,加上美国股市暴跌后已经存在一定风险,道指目前的走势与1929年大萧条前期的走势很相似,则这次疫病很可能会成为美国股市从高位中长期下跌的开始,导致经济熊市,并有可能会产生经济金融危机。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全球疫情发展和主要经济体的国内外政策措施及其经济恢复情况,把握好发展趋势。 table_page 宏观专题 正文目录 1. 中世纪鼠疫 . 5 2. 1918 西班牙大流感 . 5 2.1. 疫情回顾 . 5 2.2. 防控措施 . 6 2.3. 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6 2.4. 股市的表现 . 6 3. 亚洲流感 H2N2(1957-1958 年). 7 3.1. 疫情回顾 . 7 3.2. 防控措施 . 7 3.3. 经济影响 . 8 3.4. 股市表现 . 9 4. 香港流感 H3N2(1968-1969 年). 9 4.1. 疫情回顾 . 9 4.2. 经济影响 . 10 4.3. 股市表现 . 10 5. SARS病毒(2003年). 11 5.1. 疫情回顾 . 11 5.2. 防控措施 . 11 5.3. 经济影响 . 12 5.4. SARS 疫病期间的股市表现 . 13 6. 2009 年墨西哥 H1N1 流感 . 13 6.1. 疫情回顾 . 13 6.2. 防控措施 . 14 6.3. 经济影响 . 15 6.4. 墨西哥流感对股市的影响 . 15 7. 新冠肺炎 Coronavirus . 16 7.1. 疫情回顾 . 16 7.2. 防疫措施 . 17 7.3. 经济影响 . 18 7.4. 股市表现 . 20 7.4.1. 中国股市大跌 . 20 7.4.2. 美股历史性暴跌. 21 7.4.3. 欧股历史性暴跌. 21 8. 密切关注新冠肺炎和风险发展. 22 图表目录 图 1 (1918 年西班牙大流感死亡比例,每一千人) . 6 图 2 (亚洲流感期间中国GDP不变价同比,%) . 8 图 3 (亚洲流感期间美国不变价GDP环比折年率,%). 8 图 4 (道琼斯工业指数亚洲流感期间行情) . 9 图 5 (香港流感期间中国GDP不变价同比,%) . 10 图 6 (香港流感期间香港GDP不变价同比,%) . 10 图 7 (2003年 SARS疫情中国死亡人数变化,个) . 11 图 8 (2003 年非典确诊人数曲线,例). 11 图 9 (中国与中国香港GDP不变价当季同比,季,%). 12 table_page 宏观专题 图 10 (中国客运量总计,月,亿人). 12 图 11 (中国 2003 年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12 图 12 (中国 2003 年各月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增速,%). 12 图 13 (上证综指非典期间行情) . 13 图 14 (恒生指数非典期间行情) . 13 图 15 (美国与全球 GDP不变价同比,年,%) . 14 图 16 (墨西哥 GDP不变价同比,季,%) . 14 图 17 (墨西哥住宿和餐饮业 GDP不变价,同比,%). 15 图 18 (墨西哥交通运输、邮政仓储 GDP不变价,同比,%) . 15 图 19 (2008-2010 标普 500 指数行情 ) . 16 图 20 (2018-2010 道琼斯工业指数行情). 16 图 21 (主要国家累计确诊病例数排名,例) . 16 图 22 (主要国家新增确诊病例数排名,例) . 16 图 23 (中美意累计确诊病例发展趋势,例) . 17 图 24 (中国与海外累计确诊病例趋势,例) . 17 图 25 (中美意当日新增病例趋势,例) . 17 图 26 (中国与海外当日新增病例趋势,例) . 17 图 27 (中美意累计死亡病例发展趋势,例) . 17 图 28 (中国与海外累计死亡病例发展趋势,例) . 17 图 29 (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 18 图 30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 . 18 图 3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 19 图 32 (城镇调查失业率,%). 19 图 33 (进出口当月同比,%). 19 图 34 (制造业 PMI,%). 19 图 35 (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 20 图 36 (美国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人) . 20 图 37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行情) . 21 图 38 (美国三大股指行情) . 21 图 39 (标普 500 波动率指数:VIX). 21 图 40 (欧洲股市行情) . 22 图 41 (美国道指与 1929 年走势比较) . 23 表 1 (历次疫情回顾概览). 24 table_page 宏观专题 新冠肺炎的流行在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控制,但是在全球特别是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的流行时间估计要长得多,规模也更大,对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影响可能会很严重。本文对全球历史上疫病大流行情况及其对经济和市场的影响作一比较研究,以便更好地预估新冠肺炎的发展以及有关风险发展。 1.中世纪鼠疫 1347 年至 1353 年,一场席卷整个欧洲被称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爆发,仅仅数年的时间就造成全欧洲 2500 万以上的人口死亡,占当时全欧洲总人口的约三分之一。根据当时受感染的情况,法国和意大利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国家,其中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因此次瘟疫损失了近 80%的总城市人口。黑死病严重冲击了欧洲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迫使欧洲从蒙昧走向理性,也成为欧洲文艺复兴导火线。 2.1918西班牙大流感 2.1.疫情回顾 20 世纪之后最严重的全球大流行性疫情即为1918 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此次流感疫情不仅规模大,而且还有三波发病高峰。 第一波疫情发生于 1918 年3 月,感染患者症状多体现为普通的流行性感冒。1918 年3 月,一处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发生流感,之后在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间传播。据报道,此次流感疫情的全球死亡率大约为0.04%-0.65%。1918 年 6 月,欧洲和北美的患病人数出现下降,社会误以为疫情告一段落,然而1918 年 8 月,疫情又出现了反弹。 第二波疫情发生于 1918 年秋季,出现在美国的波士顿,这也是疫情爆发最严重的一个阶段。此时的流感病毒杀伤力远超第一波,10 月,美国国内流感的死亡率达到了创纪录的 5,特别是在 2035 岁的青壮年群体中死亡率特别高,其症状除了高烧、头痛之外,还有脸色发青和咳血等症状。当时处于一战末期,疫病可能间接地加速了战争的结束。11月,为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各地都举行了盛大的集会,这加速了病毒在全球的大肆传播。在最先受到冲击的塞拉利昂,1 个月内就损失了全国 3%的人口。 1919 年冬季,流感再次席卷重来,此次死亡率介于前两次之间。1920 年春季疫情逐渐消退。 据估计,西班牙流感在全世界共造成约 5 亿人感染(当时世界人口约 17 亿人),全球死亡病例数达到 5 千多万人,这意味着全球三成的人被传染上了西班牙流感,死于西班牙流感的人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3%-6%。 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美国约 28%的人被传染上了西班牙流感,其中 67.5 万人死亡;流感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让美国平均人口寿命减少了 12 年。此外,根据现有的公开资料显示,印度成为此次流感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估计因西班牙流感死亡病例达1700 万,约占当时人口总数的 5%;伊朗的流感死亡病例为 243 万,占人口总数的 22%;印度尼西亚死亡病例为 150 万,占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