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内需系列一:新基建一本通:建什么?建多少?谁出钱?谁受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扩内需系列一:新基建一本通:建什么?建多少?谁出钱?谁受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扩内需系列一:新基建一本通:建什么?建多少?谁出钱?谁受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扩内需系列一:新基建一本通:建什么?建多少?谁出钱?谁受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扩内需系列一:新基建一本通:建什么?建多少?谁出钱?谁受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扩内需系列一:新基建一本通:建什么?建多少?谁出钱?谁受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专题】 新基建一本通:建什么?建多少?谁出钱?谁受益?扩内需系列一 前言: 今年的宏观背景较为特殊,疫情冲击下,内外需均面临较大的压力,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外需来看,主要的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疫情都较为严重,封城的区域越来越多,对国内出口将带来较大的压力。内需来看,1季度一段时间的经济停摆,使得居民部门、企业部门现金流有所受损,叠加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悲观预期,后续支出可能都会有所偏谨慎。因而,这样的背景下,从稳增长、稳就业的角度看,扩内需的必要性大幅提升。无论是通过积极的财政计划加大基建的投入,还是通过多种手段促进汽车等耐用品的消费,可能都将是今年宏观层面会看到的故事。作为宏观研究团队,我们将对今年扩内需这一宏观脉络保持高频而深入的跟踪。本篇报告,作为扩内需系列的第一篇,从新基建入手,回答关于基建以及新基建方面的系列问题。 一方面,我们对基建的多个概念予以厘清。到底什么是基建?怎么判断一项投资是不是属于基建?新基建哪些领域应该纳入基建口径?另一方面,我们对新基建七大领域,每一块,做了非常详细的解读。新基建,到底要建什么?预计今年会建多大规模?相比去年增长多少?能拉动多少基建增速?谁来出资完成新基建的建设?谁又将受益新基建的建设?哪些区域格外值得关注? 此外,我们进一步从宏观层面测算了稳增长、稳就业需要的基建增速,以及今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可能实现的基建增速。以期给投资者提供从点到面的全方位的信息。 第一个问题:厘清概念,到底什么是基建?怎么判断一项投资是否属于基建? 基建的定义,我们采纳统计局的口径。即“包括以下行业投资: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管理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不含电力。 判断一项投资是否属于基建,关键看投资方属于哪个行业。比如,5G,基站的投资方是三大运营商。而中国联通的行业属性(证监会行业)为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则 5G基站的建设属于基建投资。我们认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中,只有轨交与高铁、5G、数据中心的投资归入基建口径中。 第二个问题:稳增长需要多少基建增速?怎么实现? 我们使用倒推法,测算稳增长需要的基建增速在 12%-25%左右。这一测算假设如下:经济增速在 5%左右,则名义增速可能在 7%。那么参考 2017-2019年的经验看,三驾马车(固投、社零、出口)的加权增速基本要在 4%左右。在出口全年-15%至-10%,社零全年 2%-5%的假设下,需要的固投增速在7.8%-12.1%左右。进一步假设制造业投资 3%,地产投资增速 10%,则需要的基建增速在12%-25%左右。 怎么实现?预计积极的财政作用下,全年基建增速可能在 12.9%-18.5%。需要强调的是,这一测算未考虑 2018 年-2019 年的固定资产核减问题。若基建体量有所核减,则增速可能更高,或者同样的增速需要的资金增量会偏低。 第三个问题:新基建:建什么?建多少?谁出资?谁受益?能够贡献多少基建增速?哪些区域值得关注? 我们预计新基建7大领域合计投资规模在 2020年能够达到 2万亿-2.45万亿。相比2019年,增加 2400-5500亿,增速为13%-29%。其中纳入基建部分,拉动基建增速 1.1%-2.6%。其他细节,参见正文。 整体而言,新基建对基建增速的拉动不算特别大,实现两位数的基建增长,传统基建依然是中坚力量。但新基建的增速较快,代表的是新兴产业的方向。 风险提示: 内需不振,海外疫情持续扩散中。 证券分析师:张瑜 电话:010-66500918 邮箱:zhangyu3hcyjs 执业编号:S0360518090001 证券分析师:陆银波 电话:010-66500987 邮箱:luyinbohcyjs 执业编号:S0360519100003 【华创宏观】美国“疫情”的不同声音战“疫”系列十五 2020-03-18 【华创宏观】“人”是最重要的稳就业的四点看法&战“疫”系列十六 2020-03-18 【华创宏观】当下海外问题的交流看法疫世界资产观系列四 2020-03-20 【华创宏观】当前中资美元债投资 ABC疫世界资产观系列五 2020-03-23 【华创宏观】美国货币基金抛售潮会带垮美票据市场吗?疫世界资产观系列六 2020-03-26 相关研究报告 华创证券研究所 宏观研究 宏观专题 2020年 03月 30日 宏观专题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亮点有三。第一,明晰了市场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如基建、新基建、宽口径的基建等。从定义的角度,详细阐述了,新基建哪些领域应该划入基建口径,哪些不应该。第二,对新基建的七大领域,逐个梳理了四个核心问题。到底建什么?建多大体量?资金从哪来?谁会受益?这四个核心问题,市场一般只测算了第二个,即建多大体量。我们承认,新基建体量不大,但更加详细的测算,包括梳理清楚新基建的资金来源与受益行业及个股后,便于投资者从中寻找到结构性的投资机会,以及了解新基建的弹性来源。第三,进一步由点及面,测算稳增长需要的基建增速,新基建贡献的力量,给投资者呈现一个更加全面的图景。 投资逻辑 本篇报告的行文思路由面及点。新基建之所以要加快,之所以在今年成为较热的投资方向,在于今年特殊的宏观背景。即疫情影响下,内外需承压,经济形势严峻。因而,需要基建,包括新基建发力,以达到扩内需、稳增长、稳就业的目的。介绍完这一宏观背景后,我们逐一梳理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且,紧紧围绕四个问题,即新基建,建什么?建多少?谁出钱?谁受益。对每个领域予以详细的梳理。本篇报告,行文较长,但框架简明,逻辑清晰,便于阅读。 宏观专题 目 录 一、基建的几个概念厘清以及新基建的几点判断 . 6 (一)基建的概念厘清:到底什么是基建? . 6 (二)如何判断一项投资是否属于基建?新基建哪些应当纳入基建口径? . 6 (三)宏观背景下,稳增长需要多少基建增速?怎么实现? . 7 (四)新基建:体量多大?增速多快?能贡献多少基建增速? . 8 (五)新基建:钱谁出?哪些行业、区域、公司受益? . 9 二、城际高铁与城际轨交 . 10 (一)为什么城际高铁与城际轨交划入新基建? . 10 (二)建什么?建多少? . 10 (三)谁出钱?谁受益? . 11 (四)区域角度看,哪些地方值得关注? . 12 三、特高压 . 13 (一)建什么?建多少? . 13 (二)谁出钱?谁受益? . 14 四、充电桩 . 15 (一)建什么?建多少? . 15 (二)谁出钱?谁受益? . 16 五、5G建设. 16 (一)建什么?建多少? . 16 (二)谁出钱?谁受益? . 17 (三)区域角度看,哪些地方值得关注? . 18 六、大数据中心 . 18 (一)建什么?建多少? . 18 (二)谁出钱?谁受益? . 19 七、工业互联网 . 19 (一)建什么?建多少? . 19 (二)谁出钱?谁受益? . 20 八、人工智能 . 21 (一)建什么?建多少? . 21 (二)谁出钱?谁受益? . 21 (三)区域角度看,哪些城市值得关注? . 23 九、附录:新基建,政府近两年定调一览 . 23 宏观专题 图表目录 图表 1 基建子项如下 . 6 图表 2 全年大概需要的基建增速估计 . 8 图表 3 财政增加基建支出情形下,基建增速展望 . 8 图表 4 新基建体量估算 . 9 图表 5 新基建出资方、受益方、重点区域 . 9 图表 6 铁路投资额,每年维持在8000亿左右 . 11 图表 7 铁路投产线路看,今年计划数低于2019年 . 11 图表 8 轨交投资,2011年-2019年持续上行 . 11 图表 9 轨交在建线路里程,进入高位平台期 . 11 图表 10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梳理 . 12 图表 11 长三角主要铁路建设规划 . 13 图表 12 粤港澳主要铁路建设规划 . 13 图表 13 特高压相关建设项目 . 14 图表 14 特高压相关设备供应商一览 . 15 图表 15 预计2020年充电桩建设数量略高于2019年 . 15 图表 16 充电桩的功率、直流模块的价格 . 15 图表 17 各运营商充电桩保有量 . 16 图表 18 充电桩产业链梳理 . 16 图表 19 5G基站及铁塔的资本开支 . 17 图表 20 5G基站建设主要受益公司 . 17 图表 21 各省(直辖市)两会对5G 建设的表述 . 18 图表 22 数据中心运营商固定资产周转率都较低 . 19 图表 23 IDC业务市场规模 . 19 图表 24 IDC市场份额构成图 . 19 图表 25 IDC市场产业链 . 19 图表 26 工业互联网按销售额划分的细分市场结构 . 20 图表 27 赛迪顾问测算的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 . 20 图表 28 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行业分布 . 21 图表 29 工业互联网建设中四类企业受益明显 . 21 图表 30 国内外权威机构对中国人工智能规模2017年的估计以及2020年的预测 . 21 图表 31 人工智能持续获得资金青睐 . 22 图表 32 BAT人工智能领域投向 . 22 图表 33 2019年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独角兽榜单 . 22 宏观专题 图表 34 国内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发展迅速 . 22 图表 35 人工智能企业分区域分布 . 23 图表 36 人工智能企业分城市分布 . 23 宏观专题 一、基建的几个概念厘清以及新基建的几点判断 (一)基建的概念厘清:到底什么是基建? 到底什么是基建?以今年3月16日统计局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数据为例,会单独提到一个数据,“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 30.3%。”这是大家通常会引用的基建(不含电力)数据。这个数据的口径根据统计局官网,定义如下:“指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基础性、大众性服务的工程和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行业投资: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管理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4-2015 年,统计局有公布全部的基建子项投资数据。其中,占比较大的有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利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 图表 1 基建子项如下 资料来源:WIND,华创证券 基建的宽口径与窄口径又是怎么回事?宽口径,一般指的是 wind 自行计算的基建投资。计算方法是将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这三个行业相加。窄口径,即上述统计局定义的基建口径。 宽口径与窄口径之间就是含不含电力(电热气水)的区别吗?严格来讲不是。统计局定义的基建口径中,并未包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的仓储业;增加了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但由于这三个子行业体量都不算很大,将宽口径减去电力(电热气水),基本也就等于窄口径了。 我们怎么使用基建的口径?与统计局保持一致,如不特殊说明,谈基建时就是指统计局的定义。用基建或者基建(不含电力)这样的措辞予以描述。但考虑到电热气水的公用属性也较强,我们考虑基建增速问题时,也对电热气水的增速予以考虑。 (二)如何判断一项投资是否属于基建?新基建哪些应当纳入基建口径? 怎么判断一项投资是否属于基建? 分两步。第一,看这项投资的投资方属于哪个行业?第二,根据其行业属性,判别其是否应当纳入基建统计中。比如,5G,基站的投资方是三大运营商。而中国联通的行业属性(证监会行业)为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则 5G 基站的建设属于基建投资。如果中兴通讯增加资本开支算基建吗?我们认为不算。中兴通讯的行业属性(证监会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属于制造业投资。 宏观专题 新基建的七大领域,按照统计局的口径,哪些应当算基建,哪些应当不算? 轨交与高铁肯定算(投资方属于道路运输业)。特高压不能算(投资方是国家电网,属于电力行业,但可以纳入基建的宽口径中)。充电桩大概率不能算(投资方有国家电网、有汽车企业、有电力设备公司,这些公司的投资都不算基建)。5G算。数据中心可以算(投资方有中国电信等运营商,有数据港这类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的公司,这两类公司的投资都算基建)。工业互联网大概率不能算(投资方主要是制造业)。人工智能很模糊,不太清楚投资方的行业属性。(比如海康威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投资就不算基建。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投资可能算)。 我们将轨交与高铁、5G、数据中心的投资归入基建口径中。将充电桩、特高压算入电热气水这一行业的投资中。 (三)宏观背景下,稳增长需要多少基建增速?怎么实现? 今年的情况较为特殊,疫情冲击下,内外需都承受着较大压力。外需来看,全球疫情仍处于扩散趋势,受疫情影响的国家数量仍在增长中,主要的经济大国如美国、德国、英国等疫情都较为严重。预计将使得国内的出口面临较大压力。内需来看,1-2月社零、制造业投资增速都大幅下滑,对全年增速形成拖累。企业部门、居民部门现金流都受损,后续支出可能都会偏谨慎。全年社零、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会偏低。地产与基建成为政策逆周期调控的两个直接抓手。若进一步假设地产政策的放松较为温和,那么基建将承担更重的责任。 我们使用倒推法,测算稳增长需要的基建增速在12%-25%左右。假设稳就业对应的经济增速在5%左右(这个增速基本能稳就业),则名义增速可能在7%。那么参考2017-2019年的经验看,三驾马车(固投、社零、出口)的加权增速基本要在 4%左右。在出口全年-15%至-10%(2009 年全年增速是-16%),社零全年 2%-5%的假设下(2%对应的是 1-2 月社零-20.5%,3 月社零 0%,4-12 月 7%增速),需要的固投增速在 7.8%-12.1%左右。进一步假设制造业投资3%(实际可能会低一些),地产投资增速10%(与去年增速持平),则需要的基建增速在12%-25%左右。(假设今年电热气水行业的投资与基建投资增速保持一致)。 我们预计在积极的财政作用下,全年基建可以做到12.9%-18.5%。基本可以满足稳增长需要的基建增速。财政的发力可能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提高赤字率等方式,安排一般预算支出增速继续保持在8%左右,(2019年是8.1%)。二是提高专项债发行额度,同时将专项债多数用于基建。以及安排一部分专项债作资本金,以撬动配套资金。三是发行特别国债,用于基建建设。我们预计,不考虑特别国债下,假设安排3.5万专项债,其中2.5万亿用于基建,10%作资本金,做资本金部分可以撬动 1 倍资金。则全年基建增速在 12.9%。若考虑发行特别国债,比如 5000 亿左右。再撬动配套资金5000亿,则全年基建增速在18.5%。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对基建增速的测算,可能会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