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中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研究报告,生鲜农产品发展背景,1,生鲜农产品市场研究,3,疫情影响简析,4,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现状,2,9%,8%,8%,8%,7%,生鲜农产品发展基本盘,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注释:农业机械总动力指全部农业机械动力的额定功率之和,308083,346178,383374,425912,469575,277572,282040,296548,332743,366001,55626,57775,60139,62100,64734,2016年,2017年2018年,2014年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产业构成趋于稳定,农业效率革命催熟生产力进入千禧年以来,大量的智械设备进入农业生态,改造基本的生产模式,这为农业的效率革命奠定了物理基础;在长达10 年的周期里,第一产业的GDP贡献率由10%下降到7-8%并在近年来稳定在这一水平。农业效率的提升是产业结构转移的 根本保障,这也进一步说明农业生产力的成熟和高效,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2014-2018年中国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变化20年间中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变化(万千瓦),20年间提升204%,48996,87496,100372,1999年,2009年,2018年,政策与技术环境,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 品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2017年9月要求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全链条、网络化、 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 化冷链物流体系,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政策,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2019年5月加强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发展农产品 冷链物流,各地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农产品产 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和冷链物流的比例不得低 于70%。,技术,农业科技化与冷链溯源技术体系现代农业基于智械设备进行规模化 生产,底层生产流通数据逐渐完善, 同时在流通中的监控手段和监控技 术越发安全多样,这便给了生鲜供 应链流通更多的空间。,技术,基于IOT的物流服务体系生鲜对于在加工、存储以及运输环 节中涉及的冷链物流技术要求较高, 信息化网络和物联网为物流服务体 系提供了革新化的能力升级,政策强推效率革命,冷鲜技术持续输血自生鲜农产品市场形成以来,国家层面多次颁布新政与法规来加快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农产品是民生之 本,其流通效率决定了民生的质量和水平。不仅是政策的鼓励与推动,在社会环境和技术层面,网络时代的信息化给生产 和流通环节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物流体系已经初见雏形,逐渐向生鲜供应链辐射动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环境分析,生鲜农产品供给,注释:生鲜产量=蔬菜产量+水果产量+肉类产量+水产品产量+禽蛋产量+奶产量。,64949,66425,67434,69193,70347,23303,24525,24405,25242,25688,8818,8750,8628,8654,8625,2930,3046,3161,3096,3128,3160,3180,3064,3039,3075,6002,6211,6379,6445,6458,2016年,2014年2015年蔬菜产量(万吨) 禽蛋产量(万吨),水果产量(万吨) 奶产量(万吨),2017年2018年肉类产量(万吨)水产品总产量(万吨),2.7%2.8%,0.9%,2.5%,1.4%,蔬菜60%,水果22%,肉类7%,奶类3%,禽蛋水产品3%5%,庞大的生产体系提供充足的生鲜供给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我国拥有3.1亿以上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204万个农业经营单位,耕地面积超过13亿千公 顷。完备而庞大的生产体系是的生鲜农产品的供给量十分充足。此外近年来全球贸易加速,农业经营亦有全球化趋势,这 更加丰富了国内的产品供给能力。2014-2018年中国生鲜农产品产量变化2018年中国生鲜农产品产量结构,64512,83137,2009年,2018年,生鲜消费需求,人口消费的结构化转型成为生鲜需求变革底层动力(1/2)2019年中国人均年GDP6.46万元,正式进入到万美元行列,中国人均消费支出连年增长,其中食品烟酒的消费支出增长 高达35%。另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聚集活动,中国形成了以城市为轴心的巨 大的消费人群,这一切都给生鲜农产品市场提供了最基本的需求和动力。,4494,4814,5151,5374,5631,6084,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居民人均其他消费支出(元)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元),5年间同比增长,2009&2018年中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增长84.8%,2014-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变化情况食品饮料消费支出35%,生鲜消费需求,来源: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CNNI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务院报告。注释:2020年食物消费目标要求为国务院报告发布,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报告中简称为“EC”。,人口消费的结构化转型成为生鲜需求变革底层动力(2/2)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个体消费者对于食物尤其是生鲜食物的观念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生鲜从最早只属于少数人群的奢侈品逐渐成为今天茶前饭后的消费必需品。根据国务院发布要求,2020年全民人均生鲜消费量要达到299公斤,这个标准较2010年提升了34%,给生鲜市场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Y1978,EC=60%贫困级别,Y2003,EC=40%,小康级别,Y2017,EC=29.3%,富足级别,Y2015,EC=30.6%相对富裕级别,Y2018,EC=28.4%富足级别,蔬菜31%,口粮29%,水果13%,豆类3%蛋类3%水产品4%肉类6% 奶类8%,食用油3%,改革开放前夕,生活化水平 较低,处于贫困级别,温饱 为第一需求,食物消费主要 以口粮为主。,千禧年间,随着改革开放和 农业技术大爆发,基础生产 力大幅上涨,达到小康水平, 食物消费开始有多种选择。,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后,国民 经济飞越式发展,食品消费 丰富程度极高,非口粮的生 鲜消费成为最大需求。,历史各阶段恩格尔系数变化,温饱时代,国内历史各阶段食物消费内容变化经济时代,大健康时代,2020年食物消费目标要求,人均年生鲜消费量 将达到299公斤较2010年消费标准提 升34%生鲜消费总量将达到4.2亿吨,生鲜物流需求,冷链物流需求空间巨大由于我国生鲜供应市场化时间短,供应链配套设施还处于发展阶段,冷链物流的质量和效率都无法与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 根据中物联统计,2018年生鲜冷链的需求规模达到1.82亿吨,2019年有望突破2.3亿吨,而我国冷链物流水平尚不足,冷 链流通率较低,与巨大的需求形成了结构性矛盾,是制约供应链发展的要因之一,同时也是未来生鲜供应链发展的核心动 力。,水果(亿吨)28%,蔬菜(亿吨)27%,肉类(亿吨)18%,水产品(亿吨)21%,乳制品(亿吨)6%,2018年中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需求结构,2018-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需求规模变化,YOY=29%,1.89,2.352,2018,2019,冷链需求(亿吨),生鲜农产品发展背景,1,生鲜农产品市场研究,3,疫情影响简析,4,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分析,2,市场篇物流篇趋势篇,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分析,2,市场篇物流篇趋势篇,生鲜农产品流通链,注释:图示仅为示意图,未将所有企业logo列入其中。,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图谱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流通渠道&物流,下游/零售终端&消费场景,生鲜供应链整合,批 发 市 场,2B供 应 链,零 售 便 利,2C电商,全渠道零售+全链路物流,O 2 O与 新 业 态,生鲜O2O,线上+线下新业态,冷 链 物 流,生鲜农产品流通链,国内生鲜农产品流通现状,商 业 形 态,流 通 环 节,农户,其他生产组织,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产地批发商,物流供应商,销地批发商,超市/电商直供,零售终端(all),餐饮店,生鲜超市,生鲜电商,O2O平台,消 费 者,直销点/露天市场,常温库存,冷库仓储,冷链零担运输,冷链整车运输,常温整车运输,前置仓,生产预冷,包装加工,运输,中心冷库,转运冷库,终 端,即时物流,冷链宅配,配送,生产,渠道,终端,生鲜农产品流通链,中美日流通模式优劣势对比,日本/美国生鲜农产品主要流通模式,流通 效率,流通 环节,流通 主体,物流 设施,农业协会,个体农户,合作社,多,高,优,优,高,多,低,欠,少,农 户/ 生 产 方,中 央 批 发 市 场,多 级 中 间 市 场,地 方 批 发 市 场,零 售 商,中 间 合 作 组 织,消 费 者,B端配送中心,批发市场/代理,大型超市 连锁零售,日本模式,美国模式,对比成熟模式,孱弱的流通主体是发展的首要限制日本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主要以多级批发市场长链条模式为主,美国则以发展大型配送中心的短链条模式为主。我国流通 模式的情况更为复杂多样,既出现多级批发市场的流通体系,也出现了农超对接等直供模式,相比发达的流通体系,我生 鲜国农产品流通市场还需加强流通主体的组织能力和基础设施的布局完善。,流通环节差异,生鲜农产品市场供给,来源: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注释:生鲜农产品产量地域分布图按照18年各省份生鲜年产量进行排序(生鲜包含蔬菜、水果、肉、禽蛋、奶、水产)。,地域性:“两超多强”+“东密西疏”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多种地理形态造成了我国农产品生产环境的差异性,加之各地 管理差异,最终呈现出生鲜农产品生产上的地域不均,山东与河南是我国最大的生鲜产区,全国则呈现出“东密西疏”的 供给趋势。,2018年中国生鲜农产品产量地域分布图,.,. . .,.,.,.,.,10000万吨+5000-10000万吨3000-5000万吨3000万吨以下,供给地域性特征分析山东河南产量过亿吨,成最大生鲜源产区山东农产品进出口已连续17年稳居全国第一,2017年农产品进 出口占全国23.8%。山东平原广阔,适合发展农业,同时地势 平坦,适合机械化操作。山东寿光被称为“蔬菜之乡”,山东 的苹果、梨等全国有名,拥有全国最多的农产品地理标志(366个),其生鲜农产品年产量超过1.2亿吨,名列全国第一。 河南生鲜年产量超过1亿吨,是唯二过亿吨的省份(山东)。河南耕地面积全国第三,基本粮食农作物生产能力极强,在生 鲜果蔬和禽蛋的生产上也高居全国前三,是华中最大的生鲜产 区。区域生鲜供给能力不均衡我国生鲜产量与供给能力整体呈现出东密西疏的格局,同时 大中型城市群生产能力不足。西部地域由于耕地条件不足、 地域辽阔物流设施不足等特点,生鲜生产能力较弱。供给的 不平衡就使得生鲜的流通价值大大提高。,生鲜农产品市场供给,2012年6月2012年8月2012年10月2012年12月2013年2月2013年4月2013年6月2013年8月2013年10月2013年12月2014年2月2014年4月2014年6月2014年8月2014年10月2014年12月2015年2月2015年4月2015年6月2015年8月2015年11月2016年1月2016年3月2016年5月2016年7月2016年9月2016年11月2017年1月2017年3月2017年5月2017年7月2017年9月2017年11月2018年1月2018年3月2018年5月2018年7月2018年9月2018年11月2019年1月2019年3月2019年5月2019年7月2019年9月2019年11月,2012-2019年国内部分农产品价格随季节周期性波动情况注释说明:数据抓取自农 业网,选取52中农产品(水果33,蔬菜19)在 长期网的价格波动情况, 主要参考数据为各地批发 市场提供的平均价格,春,夏,秋,冬,时域性:季节周期性强加大供应链运作难度我国气候复杂多,跨纬度较广,这种差异性致使绝大部分生产的蔬菜和水果都是在固定季节收获,这决定了生鲜从收获到 消费的时间周期较短。虽然反季节水果和冷链仓储的出现,降低了生产季节性带来的供给不均衡,但整体来看,生鲜农产 品的季节性强、需求弹性小、易腐坏、不耐运等特征还是给供给侧与流通侧带来了相当的运作难度。部分典型生鲜水果产期季节分布情况,生鲜农产品市场供给,完善的农产品认证体系或成为生鲜供应链 “贸易语言”我国国土广袤,地大物博,各区域差异化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其特 征难以被消费者直观和接受。通过第三方的认证体系的建成和管理,能够对不同品质、不同地域的生鲜农产品进行基本的 特征管理。“三品一标”是我国独有的农产品认证体系,对农业发展、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言非常重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内特色“三品一标”认证体系,其他认证体系,生鲜农产品认证体系的功能与现状分析,提升了供给端的标准化能力,降低了生鲜农产品在商业流通时的消 费者所产生的顾虑,能够为供需两端都提供一套基本的买卖标准。助力生鲜农产品品牌成长和市场营销,给生鲜农产品品牌化、生鲜 农产品经营者市场化提供了稳定的形象支持。丰富生鲜农产品的核心价值和地域特征,对生鲜农产品的营养标准、 质量质地、地域化特征都有了明确的标准,增强了消费市场的信息,生鲜农产品认证体系的功能分析,生鲜农产品认证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与生鲜农产品的分等分选体系结合不足,分等分级有助于生产者和 经营者在产品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和标价,将其与认证体系结合起来, 将为市场提供一种强有力的贸易语言认证流程持续优化,认证落地程度逐步提高,将会给广大的生鲜农 产品生产者、生产组织带来更多更稳定的销路,HACCP认证,GMP认证,GAP认证,PEOP认证,生鲜农产品市场供给,121,202,2524224220041792158813751047835525,67% 160% 59%,25%,31%,15% 13% 12% 12% 13%,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农产品地理标志总量(个)增速(%),异军突起,地标农产品成为不可忽视的品牌化力量农业部于 2007 年 12 月发布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并开始接受申请,并颁发“农产品地理 标志”专用标识。地标 农产品不同于一般农产品,它往往具有独特的特色,很多地标农产品都 附带了当地的文化、历史,因而地标农产品的价值 绝不仅仅是其食用价值,由于其产地、空间、质量等界定的严格性,地理标志农产品往往会具有一定的稀缺性。我国农产 品地标认证数十余年间增长近20倍,成为农产品与生鲜农产品供给侧不可忽视的力量。2008-2018年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总量及增速地标农产品差异性分析,生鲜农产品渠道,注释:生鲜批发市场成交额由水产、干鲜果品类、蔬菜类、肉禽蛋类的亿元以上市场交 易额之和计算得出。,根基难撼,传统渠道仍是生鲜农产品主要流通渠道国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起才正式打开生鲜农产品流通市场,流通主体的经营能力、规划化能力,流通效率、供应 链基础设施等发展时间都较为短暂。在政策的推动和经济发展的多重条件下,国内已逐渐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零售 市场和超市为基础的流通模式。2012年以来爆发了生鲜电商和新零售等多种以线上化或线上线下一体的生鲜渠道模式,但 从宏观来看,国内的流通渠道仍处于以批发市场和中间商为主的线下运作模式,线下渠道为生鲜农产品带来的品牌影响相 对有限,而线上流量能给生鲜品牌化、标准化提供生长空间,通过多渠道融合来赋能生鲜品牌或将成为未来最优策略。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占比2014-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与批发市场交易规模对比,274,497,889,1308,2045,12890,13786,14555,16842,15675,2014,2017,2018,20152016生鲜电商(亿元),批发交易额(亿元),生鲜电商总交易额,6%,传 统 渠 道,电 商 模 式,农 超 模 式,生鲜农产品渠道,萌芽期,发展期,规范期,1996-2008,出于农产品安全问题,由国家政府主导统购统销 未形成自由市场,市场主体规模较小,流通过程的价 格问题暴露无遗,国家统筹流通规 范和质量标准 1985-1995联产承包制等市场制度规范建立,农产品生 产积极性大幅提高,各地批发市场开始兴起1970s-1984,2009-至今,竞争加剧,供应链各环节出 现兼并收购,批发市场在消 费升级和信息技术的催动下 加速聚合,形成集团化发展,销地批发市场增长快于产地批发市场据15年统计,我国销地批发市场数量约为2500家,产地批发市场约为1500家,两者之比为5:3,这与发达国家恰好相反,这正是是我国消费爆发下,市场形态发展滞后所形成的不良现状批零兼营普遍,交易机制发展不完善市场交易已现货交易为主,批零和兼营现象比较普遍,而发达国家批 发市场多以期货交易为主。但进入集成期以来,更多地现代经营管理 方式在市场中得到了应用,这也是批发市场管理发展的趋势所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服务链条不断拉长在当下,批发市场不仅是交易结算的场所,还能通连供应链上下游, 完成运输、包装、加工、存储等多项配套服务,甚至部分批发市场还 改造成配送中心或连锁市场,形成产销一体的运营模式,市场主体向多元化发展随着流通体系的不断升级,农产品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环节不同 的竞争格局,供销个体户、合作社、专业社等其他联合体不断发展壮 大,未来市场主体将以多种形式并存的方式持续进化发展,批发市场的发展与特点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在内部政策规范强化和外部市场竞争融合的多股力量下,逐渐摆脱低效能、高成本的运作形态走向成熟,但相比发达国家成熟的批发市场模式,依旧有较长的路要走。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历程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与特征集成期,传 统 渠 道,电 商 模 式,农 超 模 式,生鲜农产品渠道,直接价值,延伸价值,经营 主体,需求主体,C端消费群体,B端批发商B端零售商,机构/企业等,合作社,种植基地,品牌商,主体多元,产地小而分散,农户信息传递,价值增值,物流服务,消解供应链信息不对称,重塑生鲜产品的信用价值,供应链管理,市场价格分析,结算金融中心,标准化认证,物流信息中心,用户管理中心,市场营销中心,提供基于国 家或组织标 准的认知管 理制度,根据市场的 价格变化为 供需两端提 供交易策略,为经营者和 顾客提供交 易支付接口 和金融支持,提供物流跟踪、 订单管理、冷 链信息监控等 功能,提供完善的 售前售中售 后用户服务 体系,为经营主体提 供宣传营销服 务,为消费者 提供便利,生鲜电商的渠道变革:重塑生鲜流通价值链尽管生鲜电商模式上线以来屡遭质疑,但必须承认电子商务对于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交易成本优化、供应链品控管 理优化等多个环节有着巨大的价值。生鲜农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交易,安全品质的鉴别困难导致了生鲜农产品的渠道优势 在线下,而生鲜电商正在寻求电商模式背后的包括供应链管理、标准化认证、交易金融以及生鲜品牌建设等一系列延伸价 值,通过重塑用户心中的生鲜信用标准来改变价值链。生鲜电商的供应链价值分析,传 统 渠 道,电 商 模 式,农 超 模 式,生鲜农产品渠道,成 本,采购-批发市场采购模价格低廉,但市场波动大式-代理商/品牌商采购分类采购成本较高,链条稳定性强-产地直采鲜度价格最优,但管控难度极大,运配,-专线直配不经流转直达前置仓或门店 运输成本高,损腐率低优化空间小,需要启动规模-网络化运输依托多级转运后进入城配环节 冷链要求极高,脱冷风险大 成本低,具有规模效应,仓储-中心仓储集中仓储集中管理大仓规模易于管理,成本较低 时效不稳定-前置仓模式生鲜存储前置与零售设施或 消费者附近,成本高昂,布 局规划难度大,-采购商品成本-包装加工成本,-冷链干线运输-冷链宅配/城配,-选址建仓成本-库存成本,城市物流模式的演变,前置仓,零售门店/终端,消费者,仓店一体,消费者,前置仓B2C模式,仓店一体O2O模式,选择性外包,生鲜电商供应链模式:城市冷链布局是核心生命线生鲜电商需要关注交付环节的质量,尤其在物流过程中要保障最后一公里冷链体系的绝对安全。生鲜电商的供应链物流模式,传 统 渠 道,电 商 模 式,农 超 模 式,生鲜农产品渠道,农超对接实现市场与供给合作双赢农超对接模式本意是指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便利店直接直接供应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虽然 农超模式自2002年起就被提出,但其发展模式仍不够成熟,农超模式对于生鲜流通意义重大,它将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 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农超对接也存在诸多限制,一是零售端要能有较 大的单点需求量,二是对于冷链管理控制和产品标准化管理有极其严苛的要求。,对农户/生产方的价值为农产品提供稳定的销售市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利于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对零售端的价值零售端对生产进行直接管理承接完善了产品的安全管理机制提供农产品新鲜度,农超模式与核心价值分析,农户,农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基地,龙头企业,超市,多种零售主体,逐渐发展,直供便利店直供门店,直供中央厨房 直供社区,传 统 渠 道,电 商 模 式,农 超 模 式,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分析,2,市场篇物流篇 趋势篇,生鲜农产品物流,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升级步履维艰由于生鲜农产品自身具有鲜活性、难存储、易腐坏等特点,决定了生鲜农产品物流不同于一般物品的运输。为了保障生鲜 农产品的质量,其物流配套(如冷库、冷藏车、温湿监测仪器等)设施必须有针对性的购置和使用,对全链条的监控实施 标准有很精准的要求。同时生鲜农产品是消费必需品,需求弹性小,物流规模大且物流类型复杂。生鲜农产品的物流规模 超过万亿元,但冷链水平仍旧较低,有巨大的发展升级空间。,2015-2020年中国生鲜农产品物流规模变化及预测,物流资产专用性强生鲜物流尤其是冷链需求的产品,其配套设施专用性强,物流体系化要求高物流整体性要求高,需要仓、运、配、加工、包 装等各环节协同保障,物流体量大,链条长物流需求的大量性和多级批发市场的体系和长链 条致使物流企业的生存困难,供应链不确定性强物流风险大生鲜农产品生产分散,季节性强,供需两端容易 产生波动,生鲜农产品物流特征,9794.2,10152,10936,11509,12387,12676,12910,3.7%,7.7%,5.2%,7.6%,2.3%,1.8%,201420152016201720182019e2020e生鲜物流费用规模(亿元)增速(%),生鲜农产品物流,生鲜农产品物流的仓储现状及特点2010年以来,随着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兴建、物流配送网络的蓬勃发展,使得生鲜农产品的仓储水平和管理技术方法上了一 个新的台阶。由于生鲜农产品仓储的大量性、频繁性、季节性和易损耗性等特点,决定了仓储在其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复 杂性,仓储承接了生鲜农产品流通加工、分拣配货、信息服务等多个职能。生鲜农产品仓储物流现状及特点分析,仓储物流基础设施不足农产品仓储基础设施和装备较 为薄弱,给农产品物流和食品 安全带来隐患,链条冗余,难以形成集聚由于中间流通环节过多(且个 体经营为主),造成生鲜农产 品仓储难以形成规模效应。,0.11,0.3,0.96,中国,西欧,美国,各国人均冷库保有量对比(m/人),移动式冷库/冷藏设备兴起由于生鲜电商模式的兴起,为 了满足2C消费者和社区冷链需 求,各种新型的冷藏设备和移 动冷库相继进入市场,移动冷库,宅配保温箱,仓 运 配,冷 链,产 地 模 式,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复杂,网点分布众多,生鲜冷链质量体系技术要求高,运配范围受限,区域性强,运配安全与风险较大,目前主流的运输方式为产销地之间的多级仓 储模式,这一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装卸 次数多,网点分布不均,造成运配质量不高、 货损率大等。因此在在产地直供前置仓模式 中,网点区位规划是最核心的要素。,生鲜农产品对于运输工具、包装、养护技术、 信息监控等技术要求远高于普通物品的运输。 尤其是需要冷链流通的高附加值果蔬、水产 肉禽等,因此其运配技术体系要求更为严苛。,这是由于消费的多样性、农产品生产的区域 性、季节性和配送半径之间的多方矛盾所造 成的,尤其对于鲜活类生鲜,其本身限制了 运输范围和运输时效,导致部分生鲜只能进 行区域内流通。,12,4,3,生鲜农产品物流的运配特点生鲜农产品生产上的区域性和消费上的分散性决定了运配网络的复杂性,尤其是目前物流条件尚不成熟,运配环节还不具 备标准化规模化的运输能力,这使得配送网点分布不均,专线运输成为主要的运配手段。同时冷链监控也是生鲜农产品运 输的生命线,完备的技术监控体系尤为重要,这些技术上的难点和生鲜属性上的特点,都给生鲜农产品的运配环节带来极 大的安全风险。生鲜农产品物流运配环节的特点分析,仓 运 配,冷 链,生鲜农产品供应的周期性、易腐蚀性决定了 在交付质量上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在交付 的数量上有一定的资源弹性,生鲜配送的售 后风险和损耗程度较常温运输高出很多。同 时市场体系不完善带来的价格波动也是国内 流通市场的通病,这使得运输成本也随之波 动。,产 地 模 式,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载具的升级优化为物流升级提供动能我国生鲜农产品最早启用铁路作为主要运输工具,铁路满足大规模指向性的生产型运输。当生鲜农产品市场逐渐繁荣兴起 时,灵活的公路冷链逐渐成为核心的运输载具,到今天高铁和航空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海陆空”三位一体的运输方式。 同时冷链零担运输的崛起标志着国内冷链网络化运输能力的起建,这是搭建未来健全冷链流通体系的必要条件。,冷链运输的结构性优化,冷链零担的起量意味着辐射型冷链 网络的兴起,这将会极大地优化全 网冷链运输的成本,通过更经济, 弹性更好的集散网络对生鲜冷链供 应链进行优化与整合,冷链运输形式的变化与生鲜运输载具升级趋势分析,冷链整车75%,2018年冷链运输细分业务占比冷链零担25%,仓 运 配,冷 链,产 地 模 式,生鲜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起步虽晚,增长迅猛冷链物流指的是在加工、运输、储藏、配送等物流环节中,以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环境,从而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减 少损耗的物流体系。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统计,我国冷链物流规模已突破3000亿,且每年保持15%以上的增速,我国冷库容 量自15年至今已提升90.8%,冷链整体水平虽低,但发展速度极快。,1800,2210,2550,2886,3391,4015,21.1%,22.8%,15.4%,13.2%,17.5%,18.4%,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冷链物流规模(亿元),2019e2020e增速(%),2015-2020年中国冷链物流规模,2015-2020年中国冷库容量变化,371040154775523860537081,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e,2020e,6年净增预计可达90.8%,6年间GAGR达17.7%,仓 运 配,冷 链,产 地 模 式,22%,34%,41%,生鲜农产品物流,日本=1.95(台/千人),美国=1.76(台/千人),差距仍较大,冷链物流:发展水平低,基础配套设施亟需完善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仍然存在自动化水平低、物流成本较高、冷链流通率低、政策环境不够宽松、尚未形成完善的冷链物 流体系等问题,导致农产品冷物流水平与居民消费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出口需求扩大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美国 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高度市场化的物流体系、健全的物流政策和标准,对加快推进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 体系建设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中美冷链流通率对比(2015年)国内外每千人冷藏车保有量对比,冷链流通率不足,流通损耗大,水果,蔬菜,肉禽,0.08,0.1,0.13,0.15,2016,2017,2018,2019e,仓 运 配,冷 链,产 地 模 式,生鲜农产品物流,产地仓/云仓,包装加工预冷/打冷,航空网,高铁网,产地集散,产地采摘/生产,公路冷链,配送网点,C端消费者,末端集散,生鲜电商,到店消费前置仓(店)集散,始发地集散中心,同城配送,城际整车/零担,多级中转体系,普 通 快 递,较普通快递时效提升24-72小时,生鲜搬运次数降低1-3次,电商助力新产地快递模式在生鲜电商的催动下,各类鲜果鲜品相继走向大众视野。而随着快递运营的成熟和国家空铁货运网络的完善,已经完全可 以支撑起由产地到C端消费者之间的直供物流链条。产地生鲜快递模式较普通快递时效有了极大的提升,在鲜度和损腐率 上也比传统运输质量高出一截。生鲜电商引流下的产地快递模式仓运 配O2O即时配送,冷 链,产 地 模 式,产地快递模式,. . .,.,. . .,. .,.,.,. .,.,南海,诸岛,黑龙江,哈尔滨五常大米,辽宁,河北,大连樱桃大连海鲜山西,运城苹果,沧州枣制品山东,临沂蜜桃滨州沾化冬枣烟台苹果日照海产品潍坊青州花卉青岛樱桃,德州扒鸡烟台大樱桃“聊城一筹”农产品临沂沙琪玛潍坊寿光蔬菜江苏,无锡水蜜桃苏州大闸蟹泰州猪肉晡,安徽,亳州花草茶宿州砀山酥梨黄山茶叶六安茶谷,浙江,杭州临安炒货,衡州江山猕猴桃杭州临安山核桃,福建,泉州安溪铁观音 漳州平和蜜柚漳州漳浦地瓜南平茶叶,宝鸡猕猴桃渭南冬枣延安苹果,中药材,甘肃,昆明鲜花保山市隆阳区农 业种养项目红河蒙自石榴,云南,攀枝花芒果眉山爱媛38号,奉节脐橙潼南柠檬,四川,重庆,宜昌脐橙黄冈蕲艾,湖北,怀化麻阳冰糖橙,湖南,江西,赣州赣南脐橙宜春樟树中药材,九江茶叶萍乡甘源食品,河南,三门峡苹果,广东,广西,梅州金柚,柳州螺蛳粉玉林百香果,百色芒果北海海鸭蛋,海南,海南芒果,中国产地生鲜快递分布图2018年快递包裹数量超过200万件的产地项目陕西,仓 运 配,冷 链,产 地 模 式,产地快递模式,优势一:交付体验极佳,能够在时效体验上给消费者带 来极大的提升,同时产地包装 和鲜度的提升加强了用户对于 生鲜质量的信任评级,整体的 交付体验较其他物流模式优势 明显,优势二:链条清晰,溯源能力强,极大的简化了供应链环节,在 信息流打通的情况下有极强的 溯源能力,利于生鲜品控和客 诉舆情管理,痛点与限制:物流成本高、管理难度大,产地生鲜快递模式由于使用了高铁、全货机(航空代理)等高时效载具,其运输成 本显著高于普通快递,同时产地加工包装和资产投入也是额外的成本支出。在管理 难度上,产地快递需要特殊产品标识和时效路由管理,这也近一步提升了管理成本。,30%,20%20%,30%,40%,20%,10%30%,产地模式,普通模式,其他 运输 配送 揽收,不同模式成本结构对比,痛点与限制:只限于高附加值生鲜的流通,产地生鲜快递单均价格约为普通快递成本的2-4倍,这个波动性是由 供需的不平衡造成的。这样的成本也就限制了低附加值产品的渗透,10,11.6,不同产品普价与快递价格对比99,苹果普价(3KG)快递单价樱桃普价(3KG),仓 运 配,冷 链,产 地 模 式,利与弊:产地模式或将加快特产生鲜品牌的形成生鲜电商的出现极大的缩短了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供应链条,产地快递模式应运而生,其特点十分显著,凭借着强大的时 效保障和优质的食用鲜度迅速的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整体链条溯源能力极强,较普通快递在生鲜品控和客情管理上有着 巨大的优势。但痛点与限制也十分明显,高昂的物流成本和极具难度的管理造成了这种模式无法在所有生鲜品类中都胜出, 目前仅是针对一些如阳澄湖大闸蟹、烟台樱桃、茂名荔枝等高附加值生鲜。产地生鲜快递模式优劣势分析,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分析,2,市场篇物流篇趋势篇,生鲜供应链发展趋势多元化市场下物流与品牌的发展机会犹存,结构性供给过剩将生鲜农产品 推向买方市场,据统计,2010年起我国农产品滞销事件已逾1600起, 这反映出我国农产品与生鲜农产品供给已经逐渐超过市场需 求,进入到结构化的供给过剩时期。这使得市场开始转为以 消费者为中心的买方市场,一切供应链环节需要围绕最终消 费者来重新定标,供应链质量的价值进一步放大。,流通链条将形成以批发市场为核心 多类主体并存的多元形态,渠道压缩给零售端与物流端留下充足的品牌建设空间,农超直供模式等多种模式兴起社会化第三方冷链物流将产生巨大需求,目前生鲜农产品已经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零售 商等多种主体并存的多元形态,大型超市、生鲜电商、生鲜 超市、便利店等多种零售业态将给供应链整合带来更大的空 间,物流管理和冷链布局将成为产品成本优化、产品质量控 制、产品品牌建设等环节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