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系列国产化专题之一:美国怎么做“自主可控”?.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演化系列国产化专题之一:美国怎么做“自主可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演化系列国产化专题之一:美国怎么做“自主可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演化系列国产化专题之一:美国怎么做“自主可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演化系列国产化专题之一:美国怎么做“自主可控”?.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演化系列国产化专题之一:美国怎么做“自主可控”?.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 点评 2020 年 5 月 19 日 Table_Industr yRank 强于大市 公司名称 股票代码 股价 (人民币 ) 评级 中科曙光 603019.SH 41.22 未有评级 浪潮信息 000977.SZ 42.55 买入 神州数码 000034.SZ 25.20 未有评级 东华软件 002065.SZ 12.35 未有评级 广电运通 002152.SZ 12.55 买入 金山办公 688111.SH 288.86 增持 中国软件 600536.SH 88.72 未有评级 资料来源:万得,中银 证券 以 2020 年 5月 19 日当地货币收市价为标准 相关研究报告 Table_relatedreport 2020 年 5 月行业观点 20200502 “演化”系列医疗信息化专题报告之三20200406 2020 年 4 月行业观点 20200401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Table_Industry 计算机 Table_Analyser 杨思睿 (8610)66229321 sirui.yangbocichina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 S1300518090001 Table_Title 演化系列 国产化专题之一 美国 怎么做 “ 自主可控 ” ? Table_Summary 美国 担心 ICT 供应链的自主可控 , 通过“可信代工”等计划 评估 和实施全球供应链安全 管理 , 仍然 做 不 到 完全本土化 ,科技之外还要靠政治、军事、金融等 手段 , 近年更是 日益封闭 走向 “半球 化 ” 。 中国 在国家战略、专门工作组、市场导向等 方面 已有布局 , 同时应 继续推动国际合作,做到“研发本土化、供应全球化” 。 支撑评级的要点 美国 同样有 自主可控 诉求 。 “ 自主 ”领先优势大 , 因此 美国更看重 “ 可控 ”,特别是 ICT 领域的供应链安全 。 最早的需求来源于对抗“假冒芯片”和自然灾害等客观风险 。 美 国防部 早期提出“可信代工”计划实现供应商管理, 2015 年 唯一可信供应商 IBM 将 芯片 制造业务出售给 阿布扎比 背景 的 格罗方德 , 一度 让美国 政府 重新评估 供应链潜在漏洞 。 后期,随着全球半导体技术高速发展、中国在 5G 等领域后来居上,美国的安全顾虑进一步转为主的“假想敌” 国家 的威胁。 美国 保障 供应链安全 的方法 首先是提升至国家 战略地位。 20082019 年,三界美国政府陆续推出相关法律,一步步将供应链安全从网络安全细分领域提升至独立的国家战略。特别是特朗普政府 推出多项政令以满足短期供应链对外制约。 美国 逐渐从 全球化 格局 受益者变成破坏者 。 对内,美国通过国家基金投资重点创新项目,项目中的投资比例大多超过 50%。国土安全部还设立了专门的 ICT 供应链特别工作小组(美版信创工作组),涵盖了众多业界头部企业和美国本土机构。 对外,美国加大外资对美企业投资并购 的审查,涉中的并购案被否决多起。 尽管如此,美 国也难以做到完全本土化的供应链安全 。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韩等地区在供应链中承担重要环节。近期,美国 仍在推动 “制造业回归美国” , 积极约谈台积电、 Intel、三星等 在美建厂。 短期内,美国能做到的安全供应链或许以“半球化”方式落地。 借鉴意义方面,我们认为, 中国 已经在国家战略、专门工作组、市场引导和资金投入方面和美国同时在布局;同时我们应该继续推动全球化分工合作,正如华为在 HAS2020 上表述 的计划一样。“研发本土化、供应全球化”或许是更合适的 发展 路径。 重点推荐 投资机会仍然来自于中国科技领域的自主可控市场, 芯片与服务器领域推荐 浪潮信息 、关注 中科曙光 ; 华为产业链 推荐 广电运通 ,关注 神州数码 、 东华软件 ; 软件领域 推荐 金山办公 ,关注 中国软件 等。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华为自主产品线重挫; 科技对抗扩大化;经济下行风险。 Table_Companyname 2020 年 5 月 19 日 演化系列国产化专题之一 2 美国也有自主可控问题吗? 2020 年 5 月 15 日, 美国商务部网站发布出口禁令,要求使用美国晶片制造设备的外国企业,供货之前必须先取得出口许可。 这意味着 白宫完全封锁了华为采购 美国软件和技术生产的半导体 即使使用美国技术和产品的第三方 ,要为华为和海思生产代工 前,都需要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证。 而明面所说的 许可证申请, 被拒 结果 基本上是可以预见的 。 美国无底线 滥用出口管制 旨在 科技 封锁 。面对芯片供应链遏制, 华为简单做出 “英雄自主多磨难”回应 。国内 自主可控 、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信创”) 的 迫切感 也愈发明显 。 在全球化的格局下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美国 的无理 施压事件 既令 我们为自主可控操心 , 同时 也 让美国 为 自身 的安全 可控 绷紧一根弦 。 此时, 研究了解美国的“信创”既能厘清这个竞争格局的边界,也有机会寻找可借鉴的方式去改善我们的工作 。 美国供应链安全 需求起源于 客观 风险 在上世纪 90 年代以前 ,信息技术革命发源于美国并且在全球尚未发展成熟,因此相对来说各方并没有太多自主可控的考量,先把蛋糕做大是更有意义的事。 21 世纪之后,各个国家的互联网基础设施逐步建设完善,技术研发人才和投入体量快速增长,各方竞争格局才逐渐成型。 “ 自主 ” 方面 ,美国 全面 领先 ,包括半导体、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 底层架构 等 几乎所有核心技术 都 源于美国本土。 例如,可以从 2018 年美国财政部发布的一项 27 个敏感行业限制国外投资的政策大致理解它在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领域。 因此, 对 美国 来说 更 重要的 是 “ 可控 ” ,尤其是 知识产权 和 供应链安全 的可控 。 其中,知识产权保护不依赖于第三方,易于实现;而供应链则需要(并受益于)全球化的产业分工,因此 供应链安全 也被认为是薄弱环节。 图表 1. 2018 年美政府 限制 27 个敏感行业 外国 投资 序号 行业代码 行业名称 序号 行业代码 行业名称 1 336411 飞机制造 15 332117 粉末冶金零部件制造 2 336412 飞机发动机和发动机零部件制造 16 335311 配电与特种变压器制造 3 331313 氧化铝精炼和初级铝产品生产 17 335912 原电 池(组)制造 4 332991 滚动轴承制造 18 334220 广播电视和无线通讯设备制造 5 334112 计算机存储设备制造 19 541713 纳米科技研发 6 334111 电子计算机制造 20 541714 生物科技研发(除了纳米生物科技) 7 336414 巡航导弹和空间设备制造 21 331314 铝合金的二次熔炼和合金化 8 336415 巡航导弹和空间设备推进单元和推进单 元零部件制造 22 334511 搜索、探测导航制导航空和航海系统 和仪器制造 9 336992 军用装甲车 辆、坦克和坦克零部件制造 23 334413 半导体和相关设备制造 10 221133 核能发电 24 333242 半导体机械制造 11 333314 光学设备和镜头制造 25 335911 存储电池制造 12 324180 其他基本无机化学制造 26 334210 电话部件制造 13 336419 其他巡航导弹和空间设备零部件和附属 部件制造 27 333611 水轮机和水轮发电机模组制造 14 325110 石油化工制造 资料来源: 路透社 、美国财政部 ,中银证券 美国对核心科技领域 的 供 应链安全 早有 认知 。 根据 我国 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 的 报告 ,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 NIST)指出,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的 “ 日常运转和功能正常 ”都 依赖 于 信息通信技术 ,而 信息技术 供应链的设计、 研发 、 制造、 分发 和部署 维护容易受到恶意或无意引入的漏洞的影响,如恶意软件和硬件、假冒组件,以及不良的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和维护等。利用供应链漏洞可导致系统可靠性问 题、数据盗窃和操作、恶意软件传播和网络内持续的未经授权访问等 。 可见,最开始,这一担忧更多来自客观层面的需要。例如,“假冒芯片”问题和自然灾害风险。 2020 年 5 月 19 日 演化系列国产化专题之一 3 2010 年美国商务部 发布的国防工业基础评估 : 伪冒元器件报告中称 , 美国国防采办中伪冒元器件案件数由 2005 年的 3,369 件增长到 2008 年的 8,644 件 , 增幅达 2 倍多。 根据 HIS 的报告 , 20142016年 的 假冒芯片中有 2/3 是针对原 制造商已经停产的芯片,或者说生产时间较早,但当前使用量依然较大的芯片 。 图表 2. 67%的假冒芯片是原厂不再维护的产品 资料来源: IHS( 2016),中银证券 图表 3. 假冒芯片按设备类型分布:存储 芯片 与 FPGA 占比 超 3 成 资料来源: IHS( 2016),中银证券 半导体产业链在自然灾害面前也是非常脆弱 。 2018 年 9 月 4 日,台风“飞燕” 登陆日本西部地区 ,包括村田制作所( Murata)、夏普、松下、京瓷等指标企业均暂时关闭工厂, 被动元件、面板等零组件 相应受到影响。 2011 年泰国南部地区洪水也 影响了一些关键产品、电子元件和子系统的生产,间接影响了包括笔记本电脑、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相机和机顶盒 厂商, Q4 硬盘驱动器( HDD)行业经历三年来最严重的衰退 , IHS 预计当季 HDD 产量减少 30%。 2020 年 5 月 19 日 演化系列国产化专题之一 4 美国 另外一个 必然 在意 的供应链安全领域 在于国防需求 。 例如, 2015 年 7 月 IBM 正式 将连续亏损的芯片制造业务贴钱 15 亿美金卖给格罗方德 ( Globalfoundries) 。 这一业务线的下游客户就包括美国军方 ,并且 2004 年 以 来 美国国防部的芯片供应上 IBM 几乎占据垄断地位。 Globalfoundries 公司 最早 拆分自美国芯片公司 AMD,但引入了阿联酋 阿布扎比 的 投资 而易主 , 是 一家非美国本土的芯片代工厂 。因此, 这也花费 了 政府 很大力气去重新评估。 经过资格审查 , 直到 2016 年 美国国防部才 决定Globalfoundries 取代 IBM 成 为 国防部最先进 微芯片 制造工艺唯一可信 供应商。 根据华尔街日报,双方签订了 7 年长约至 2023 年, 格罗方德将为美国军方提供间谍卫星、导弹与战斗机所用的最先进芯片 。 现阶段扩大化 供应链安全 诉求至不合理范畴 从 2018 年以来,美国明显将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为重点任务,尤其是 5G 领域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开始能够和美国相媲美,半导体领域也在大力研发和投建。 中国大陆 2011 年已建成的 12 英寸晶圆制造厂数量仅为 7 座, 2015 年缓慢增长至 9 座,但 20152017 年 新建厂数量高达 14 座。不仅是中国大陆,中国台湾 地区、韩国、东南亚等都在近年来成为半导体制造厂建设主力。相比而言,美国仅从15 座提升至 17 座,并且计划数量为 5 座,相对落后。 图表 4. 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半导体制造能力对比 资料来源:工信部电子科学情报研究所、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 2017) ,中银证券 前文提到的格罗方德官方与 2018 年 8 月宣布 将搁置 7 纳米 FinFET 项目, 这也使得 美国国防部“可信计划” 可能需要 新的应对方案 。 根据与非网消息 ,新方案中 军事 、 航空客户在晶圆代工厂的选择方面 可能会迎来 台积电、英特 尔、三星电子 等选项。 目前 美国国防部采购的 FPGA 产品, 可能来自 赛灵思( Xilinx) 或 Flex Logix, 但 都是由台积电位于 中国台湾 地区的晶圆制造厂生产的。 台积电 并不具备 没有“可信代工”或“值得信赖的供应商”资格 (见下一章),也就存在一定的漏洞 。 因此 , 美国 显然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 如果说之前供应链威胁的压力还来源于客观需求 , 那么 这一阶段美国的担忧则更多是来自其他国家科研投入的快速发展以及 “ 假想敌 ”,即政治因素为主。 2020 年 5 月 19 日 演化系列国产化专题之一 5 根据 我国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的信息 , “ 2018 年以来, ICT 供应链安全风险成为美国各 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美国政府频繁对 战略敌人 国家的 ICT 供应商下手,宣扬战略敌人 国家威胁论 ”。美国 采取了一系列激进措施, 包括 2018 年 1 月 美国参众议员 18 位议员 致函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 FCC), 要求 就通信网络和供应链完整性免受安全威胁采取行动,并重提 2012 年中国电信公司华为与中兴通讯对美国国家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 这一事件导致 2018 年年初 AT&T 与华为合作被临时取消。 2018 年 4 月,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发布了美国联邦信息通讯技术中来自中国供应链的脆弱性分析的报告,认为 “ 中国在优先自主生产、跨国企业获得特许权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以及将中国企业作为针对美国联邦网络和联邦承包商网络的国家工具等,增加了美国信息和 通信技术产业的供应链风险,也增加了美国国家和经济安全风险” 。 多项因素叠加 , 美国 终于 彻底 放弃 了供应链安全 、 网络安全 合理范畴的 底线 , 陆续推出了 针对 华为 、中科曙光 、 美亚柏科 、 科大讯飞等中国科技公司以及机构的 一系列 科技封锁 政令 ,进入了 “ 借供应链安全知名、行扼制中国之实 ” 的阶段。 美国供应链安全 措施 与局限性 美国反映在供应链安全的自主可控措施主要就是国家出面制定法规 、 建立相应管制 、 在涉及海外实体的知识产权和投资并购等经济活动中施加可调控的审核 。尽管特朗普政府还大力提倡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但经历了数十年的全球化过程,美国短时间内已经无法完全依赖纯本土的供应链方案。所以,在政治、军事、金融等领域采取相配合的手段,让供应链中处于非本土的环节尽量可控。 起步早, 政策足, 国家层面 主导 美国供应链安全的最早形态是可信代工 ( TFP, Trusted Foundry Program)。 美国国防部从 2003 年 左右 开始实施 “ 可信代工 ” 项目 , 可以说是美国版自主可控的代号。 这个项目的起源是美国在上个世纪意识到芯片供应链安全问题后, 国防部于 1990 年在马里兰的国家安全局( NSA)建立了自己的晶圆制造厂、封装厂,以确保芯片的安全供应。 但由于个人电脑带动的商用集成电路( IC)市场起飞,军用、航空芯片在全球芯片市场中占比不足 1%,单独建厂不具规模效应,成本昂贵,不得不关闭。因此,美国军方的自主可控也随之从自建走向产业链合作。 可信代工 项目 给了 IBM 第一份合同,使其成为唯一供应商,并 协助 IBM 建设可信代工线 , 又从 2007年起进一步对微电子 器件设计、掩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的供应商进行认证 , 增加可信代工产线 数量 , 以满足军方更丰富的需求。 “可信代工计划”规定, 项目中的 高级管理人员和晶圆厂工人必须接受背景调查和安全审查。晶圆生产线 虽然也可以 为商业客户制造晶圆 (获取规模效应),但给 国防部 的 业务必须和商业客户 的条线 分开。 但是 , IBM 并不能满足军方全部领域的需求 , 所以 2007 年 项目 扩大到覆盖整个供应链,包括 IC设计公司、光掩模供应商、特色晶圆制造厂和封装测试公司。通过认证流程 的企业 被称为“值得信赖的供应商 ” ( Trusted Suppliers),与 IBM 的区别在于 没有保证业务的年度合同 ,而是在有项目需求时可以参与竞标 。 这个资格都是随认证企业流转的,所以格罗方德具备继承唯一供应商资质的基础。 美国政府持续通过立法保障供应链安全管理师出有名 。 除了国防部的 “单打独斗”,美国政府积极在供应链安全领域推出相应法律,为自己做相应的管辖打造基础。 除了总统令方式外,甚至国会、参议院还会适时推出相应的法案,应美国供应链安全的实时需求做出相应规定。 2020 年 5 月 19 日 演化系列国产化专题之一 6 图表 5. 美国 政府机构在供应链安全方面推出的政策或计划 时间 发 布 方 政策 或计划 2008 年 布什政府 54 号国家安全总统令( NSPD54) 提出 国家网络安全综合计划( CNCI) ( 部署建立全方位的措施来实施全球供应链风险管理 ) 2008 年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 ( NIST) ICT 供应链风险管理项目( SCRM) 2009 年 奥巴马政府 网络空间安全政策评估报告 ( 应对供应链风险除了对国外产品服务供应商进行谴责外,更需要创建一套新的供应链风险管理方法 ) 2011 年 奥巴马政府 网络空间国际战略 (“ 与工业部门磋商,加强高科技供应链的安全性”作为保护美国网络空间安 全的优先政策 ) 2012 年 奥巴马政府 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 2017 年 特朗普政府 增强联邦政府网络与关键性基础设施网络安全行政令 2018 年 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 美国联邦信息通讯技术中来自中国供应链的脆弱性分析 2018 年 美国国会 安全技术法案( 联邦采购供应链安全法案 2018作为该法案的第二部分 ) 2019 年 特朗普政府 确保信息和通信技术及服务供应链安全的行政令 (宣布进入受信息威胁的国家紧急状态,禁止个人和实体购买和使用被 认定为可能带来安全风险的外国设计制造的 ICT 技术设备和服务 ) 2019 年 美国参议院 供应链反情报培训法 资料来源: 国家保密科技评测中心、 现代物流报、 中国科学报 ,中银证券 国家基金支持创新技术研发 。 中国 有 集成电路 大基金 (一期成立于 2014 年), 美国对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扶持也一直在路上 。 例如由能源部 、 国防部支持的下一代电力电子 、 集成光电和柔性混合电子制造创新中心 , 国家和当地政府投资基本都占到总投资额的 50%以上。 图表 6. 与半导体制造相关的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 资料来源:工信部电子科学情报研究所、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7),中银证券 直接成立供应链特别工作组。 2018 年 7 月, 美国国土安全部 ( DHS) 宣布成立 ICT 供应链特别工作组,为在面对供应链安全风险时需要操作性响应的组织编制 “ 操作手册 ” ,保护 “ 供应链端到端 安全 ” 。该特别工作组 的 成员包括埃森哲、 AT&T、 CenturyLink、 Charter、思科、康卡斯特电信、 CTIA、 CyberRx、Cybersecurity Coalition、 Cyxtera、火眼、英特尔、 ITI、 IT-ISAC、微软、 NAB、 NCTA、 NTCA、 Palo Alto Networks、三星、 Sprint、 Threat Sketch、 TIA、 T-Mobile、 USTelecom 和威瑞森 , 政府成员有 DHS、国防部、财政部、司法部、商务部、总务管理局、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和社会安全局。 可以说 ,这个工作组就 是美国版的 “ 信创 ”委员会。 2020 年 5 月 19 日 演化系列国产化专题之一 7 美国 还试图 利用 无所不在的审核扼制 杜绝 任何安全可控威胁 。 美国政府 除了支持本土工作,还广泛审核经济活动中的相关风险。 最典型的是中国企业对美国企业的投资收购。 20172018 年间 , 对这种收购的否决达到了高潮 ( 图表 7)。 2019 年之后中国企业很少尝试对美科技企业的大型收购 图表 7. 美国今年阻止中国企业收购案例 收购目标 收购方 国家 终止时间 交易规模 ( 美元 ) 高通 博通 新加坡 ( 被疑 华裔背景) 2018 年 3 月 1170 亿 Xcerra 湖北鑫炎 中国 2018 年 2 月 5.8 亿 速汇金 蚂蚁金服 中国 2018 年 1 月 12 亿 科文 华信能源 中国 2017 年 11 月 1 亿 爱励铝业 忠旺美国 中国 2017 年 11 月 11 亿 莱迪思半导体 Canyon Bridge 中国 2017 年 9 月 13 亿 Here 地图 四维图新 中国 2017 年 9 月 3.3 亿 全球鹰娱乐 海航集团 中国 2017 年 7 月 4.16 亿 Novatel 无线 TCL 工业 中国 2017 年 6 月 5000 万 资料来源: 观研网 ,中银证券 美国也做不到完全本土化的供应链安全 ,半球化趋势显露 即使如此 , 美国的 ICT 产业链并不能够做到完全本土化 ,例如芯片巨头 Intel 就在美国、以色列、爱尔兰、中国、越南、 马来西亚建有晶 圆厂和封测厂 。 当然, 之前的“可信代工”、 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 等工作其实都是试图打造基于全球产业链合作基础上的安全可控。所以,对美国来说,由某 些 海外地区 承担 供应链环节 目前 并没有 显著 风险,例如以色列、 日本、韩国 、中国台湾等。 例如 ,今年 5 月 份 ,美国就有考虑限制台积电对华为的代工活动。 但是,如果美国霸主位置发生改变,那么这些地区的安全可控程度会有所降低 。 所以 本 届美国政府特别希望能够重建囿于本土的安全供应链 , 提出 了 “制造业回归美国” 政策 。 据 路透社和 华尔街日报消息, 近日 ( 2020 年 5 月 ) 美国方面正在与包括英 特尔和台积电在内的芯片制造商商讨在美国建厂事宜。并且还提到,之所以会这么做是为了减少美国对亚洲进口商品的依赖。美国政府也在计划推动三星在美国本土的扩张,以便其在美国生产最先进的芯片。 Intel 方面 , 根据 Intel 政策与技术事务副总裁 Greg Slater 表示, Intel 对在美 建厂的计划 “ 非常认真 ” ,将设立一家同时为政府和其他客户供货的工厂。 这个消息这并不意味着 Intel 会转移已有工厂的产能 。 台积电 方面 , 除 与美国国防部、商务部讨论 在美设厂事宜 外,还 主要客户之一 Apple 进行了磋商。 台积电表示目前正评估所有 合适的地点,其中 包括美国,但 无具体计划 出炉。 在较早的 4 月份, 台积电总裁魏哲家回应 过 赴美建厂 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必须拥有计划中的芯片代工规模、成本必须划算、供应链必须完善”。 在 5 月 15 日 , 台积电 在 官网 宣布 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造一座先进芯片工厂 , 造价约为 120 亿美元 。 这座工厂将于 2021 年开始建设,并于 2024 年投产,主要用于量产 5nm芯片。 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目前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已经 是 5nm, 预计 2021 年底可能会试产 3nm 的芯片。 2024 年 的 5nm 工艺 很难属于“ 先进 ” 。所以这一计划到底如何推进还需观察。 2020 年 5 月 19 日 演化系列国产化专题之一 8 图表 8. 台积电 5nm 工艺 2020 年即将用于苹果 A14 处理器 资料来源: TechWeb,中银证券 参考鸿海 (富士康) 在美建厂获得的 有限 政策扶持以及在中国 大陆建厂的情况 , 我们预计这个 回归过程 即便 在推进也 会 耗时冗长 逆全球化不仅需要自身具备能力,还要合作伙伴配合, 并且很大程度上舍弃经济考量,因此 即使对美国来说,建成完全 本土化的科技产业链也难度极大 。 但是 ,将供应链进一步向美国本土和“盟友”国家和地区聚拢,形成半球化格局,可能会是美国短期 内 有可以达成 的目标。 中国能借鉴的经验与不同 认知 美国 科技 的自主可控存在 一定 风险 ,但更多来自业务层面, 同时也 没有接受过实质的压力 ,大部分时间处于 “ 未雨绸缪 ” 阶段 。 中国面临的局面显然不同,既面临 核心技术处于 追赶 位置的现状 , 更有来自 美国 严密的 制约 。 现阶段是我国的科技领域迎接考验的 艰难时期,在加码科技研发同时,我们不妨尽可能多地探索可行的方案 。 我们相信,要做到世界领先的核心科技自主可控,是政府、企业、市场各界在内积极运作的一盘大棋,所以只在此提出一点可行的思路。 全本土化思维 不妨碍 拥抱全球化 。 中国 研发自主可控的 核心科技 是必要的 ,但 能否打造一个本土化供应链 ?我们认为, 在数十年全球国际化 格局 下 , 在我们还有半导体架构、设备等核心环节暂时不能自给自足的情况下, 追求纯粹的 本土化 供应链是不可行的 。 而应该选择“研发本土化、供应全球化”。 正如 5 月 18 日 华为在 全球 分析师大会( HAS 2020)上提出的,封闭的生态圈和供应链会破坏各方信任,隔离其他国家科技也会减弱他国使用本国技术的意愿;华为坚持和全球供应商一起成长,包括 2019 年采购了美国 187 亿美金的上游产品。 2020 年 5 月 19 日 演化系列国产化专题之一 9 图表 9. 华为选择继续开放的供应链合作 资料来源:华为 全球 分析师大会( 2020),中银证券 管控手段可借鉴度低,科技与金融是可行途径 。 我们 既然不能完全依靠一己之力,那就需要联合尽可能多的可靠的第三方力量。但是 相比 美国政治 、 军事 等管控 手段 ,我们更可能做的是 以 科技和金融 的途径去 团结第三方。 在科技领域,中国已经( 1)建立了国家级战略;( 2)设立了类似的工作组,涵盖重要的企业和机构;( 3)引导政企客户 提升国产化产品接纳度。这些措施和美国的部分做法相互借鉴。 在金融方面, 一方面对内设立集成电路 大基金 进行 投资 、提升证券市场包容性;另一方面 还有更多对外影响 的事情 需要做,例如如何应对国际间美元结算局面、如何充分把握数字货币机会、如何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和互助等。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投资建议 投资机会仍然来自于中国科技领域的自主可控市场,芯片与服务 器领域 推荐 浪潮信息 , 关注 中科曙光 ; 华为产业链 推荐 广电运通 ,关注 神州数码 、 东华软件 ; 软件领域 推荐 金山办公 ,关注 中国软件 等。 2020 年 5 月 19 日 演化系列国产化专题之一 10 风险提示 1、华为自主产品线重挫 华为在科技界影响范围广 , 如果华为短时间内无法找到替代方案 , 或中美双方潜在的磋商结果低于预期 , 导致华为自主产品不能生产销售 , 将对供应链上下游公司产生严重影响 。 2、科技对抗扩大化 不排除美国扩大打击对象至更多中国科技公司的可能性 。 3、经济下行风险 对外受制的同时 , 国内市场将成为短期内承接的重要方向 , 如果经济下行严重 , 会 有 需求萎缩的 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