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债信用研究大图谱之九:电子行业与债券深度梳理.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产业债信用研究大图谱之九:电子行业与债券深度梳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产业债信用研究大图谱之九:电子行业与债券深度梳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产业债信用研究大图谱之九:电子行业与债券深度梳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产业债信用研究大图谱之九:电子行业与债券深度梳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产业债信用研究大图谱之九:电子行业与债券深度梳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周岳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8120001 zhouyue1 gjzq 电子行业与债券深度梳理 产业债信用研究大图谱之 九 基本结论 电子行业概览。 电子行业 是 制造电子设备、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及其专用原材料的 行业,涉及范围较广 。 电子行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明显的周期性、产业链 分布全球 、市场集中度高等特点。 半导体 板块: 调整接近尾声,有望开启新一轮产业周期。 近两年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需求萎缩影响,半导体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也有所下滑。而 2019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着 5G 商用的普及,半导体行业有所回暖,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中美贸易摩擦刺激下,国产替代 加速 进行。 中国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 销售规模占全球的 35%。我国已初步形成 设计 -制造 -封测的 半导体产业链,但核心环节依旧依靠进口。 2018 中美贸易摩擦 发生之后,半导体进行国产替代的需求刻不容缓。预计在景气周期和国产替代的双重浪潮下,我国半导体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面板板块: 供求关系有所改善,行业景气或将回升 。 近年来随着新建产能的大幅投放,行业呈现供过于求,面板价格自 2017 年开始持续下跌。韩国厂商开始加速退出部分产能,今年 LG 和三星相继宣布将于 2020 年关闭 LCD面板产能 ,供给将得到有效收缩。与此同时产能扩张也接近尾声。伴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预计 2021 年面板需求将得到恢复性增长。 逆周期投资是弯道超车的有效方式,大陆厂商后来居上。 液晶显示面板也经历了从日本向韩国、台湾,再向中国大陆的产业转移。 2008 年金融危机后 ,大陆 产商 开始了高世代 面板产 线的建设与迅速扩张,加之下游产业链的成熟配套, 中国LCD 面板的 市场份额占比不断加速提升 。 2018 年中国大陆地区超越韩国,显示面板产能 跃居世界第一。 消费电子板块: 5g 带动智能手机景气度回暖。 2019 年国内 5g 手机出货量1370 万台 ,仅占同期智能手机出货量的 8.5%, 2020 年前五个月,国内 5g手机出货量 1.21 亿部,市场份额达到 38%。随着 5G 手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有望带动智能手机销量实现正增长。 此外, TWS 耳机 的火爆也将 带动可穿戴设备景气度持续。 电子行业信用分析框架。 截至 2020 年 6 月,债券市场共有电子债发行人 32家,存量债券 95 支,债券存量余额共计 986.51 亿元。 我们对电子行业信用质量 的 分析分为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经营情况主要关注企业的市场地位、技术水平、资本运作 等 方面 ;财务情况包括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偿债能力、现金流状况和营运能力等方面。 电子行业 整体信用质量有所下降。 电子 行业在 2017 年到达景气度高点之后开始下滑, 营收增速放缓,净利率小幅下滑,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均有所下降,整体信用质量 下滑 。但 行业 研发投入保持稳定,资本负债结构有所改善,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向好,抗风险能力 也 在逐渐 增强。 长期来看,在国家逆周期调节政策以及 5G 商用的趋势下, 电子行业 有望 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整体信用水平预计将有所恢复。根据我们的信用分析框架,京东方、立讯精密、海康威视,上海华虹、长电科技和 TCL 科技 六 组 发债主体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较优秀,信用质量较高。 风险提示: 1) 5G 商用进度不及预期; 2)海外疫情反复导致供应链、出口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3)信用融资环境恶化增加企业流动性压 力 。 2020年 07月 15 日 固收专题分析报告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总量研究中心 固收专题分析报告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内容目录 一、电子行业综述 .4 1电子行业概述 .4 2电子行业的特点 .4 二、电子行业重点板块深度梳理 .5 1半导体板 块 .5 2面板板块 .10 3消费电子板块 .14 三、电子行业产业债整体情况分析 .17 四、电子行业信用分析 .19 1电子行业信用分析框架 .19 2电子行业发债主体信用分析 .19 五、总结 .25 六、风险提示 .26 图表目录 图表 1:电子行业产业链 .4 图表 2:科技创新带来的电子行业周期(单位:亿美元) .5 图表 3:半导体分 类 .6 图表 4: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 .6 图表 5: 2019 年全球半导体营收结构(单位:亿美元) .6 图表 6:半导体产业链分工模式 .7 图表 7: 2019Q4 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额同比转正 .7 图表 8:预计 2020 年半导体资本支出将回升 .7 图表 9:全球半导体行业的产业转移 .8 图表 10: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全球的 35% .8 图表 11:我国集成电路及主要电子元件进出口规模 .8 图表 12:国内半导体产业相关政策 .9 图表 13: 中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及增速 .9 图表 14: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及增速 .9 图表 15:国内外主要半导体企业分布 .10 图表 16:显示面板产业链 .10 图表 17: 2018 年显示面板的下游应用分 布 .10 图表 18:全球主要厂商现有产能情况(单位:百万平方米) . 11 图表 19: LCD 面板市场份额(按地区) .12 图表 20: 2019 年 LCD 面板主要厂商产能分布 .12 图表 21:全球 电视面板出货量及出货面积 .12 图表 22:电视面板平均尺寸走 势(单位:寸) .12 固收专题分析报告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23: 2017 年起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行 .13 图表 24: 2019 年部分面板厂商销售净利率 .13 图表 25:全球 OLED 面板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13 图表 26: 2019 年主要 OLED 手机面板厂商市场份额 .13 图表 27:全球量产和在建 OLED 产能情况 .14 图表 28: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15 图表 29: 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 .15 图表 30:中国及全球智能手机季度出货 量 .15 图表 31:主要智能手机厂商季度出货量(百万部) .15 图表 32: 2020Q1 主要智能手机厂商市场份额 .15 图表 33: 5G 手机出货量及市场份额 .16 图表 34: 主要手机品牌现有 5G 机 型 .16 图表 35: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单位:百万部) .17 图表 36: 2020Q1 可穿戴设备主要厂商市场份额 .17 图表 37: 全球 TWS 耳机出货量(百万对) .17 图表 38: 2019 年 TWS 耳机市场结构 .17 图表 39: 电子行业存续债券主 体属性分布 .18 图表 40: 电子行业存续债券评级分布 .18 图表 41: 电子行业存续债券类型分布 .18 图表 42: 电子行业存续债券到期情 况 .18 图表 43:电子行业债券余额前五的发行主体概况 .18 图表 44:电子行业信用分析框架 .19 图表 45:电子行业债发债主体主营业务及市场地位情况 .20 图表 46: 电子行业债券主体研发人员情况 .21 图表 47: 电子行业债券主体研 发支出情况 .21 图表 48:研发投入较大的债券主体一览(单位:亿元) .21 图表 49:电子行业发债主体 2018 年以来资本活动情况 .22 图表 50: 电子行业债券主体营收情况 .23 图表 51: 电子行业债券主体毛利率和净利率 .23 图表 52:盈利能力优秀的 债券主体一览(单位:亿元) .23 图表 53: 电子行业债券主体资产负债率及短长债比 .24 图表 54: 电子行业债券主体长短期偿债能力 .24 图表 55: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优秀的债券主体一览( 2020Q1) .24 图表 56: 电子行业债券主体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净额(亿元) .24 图表 57: 电 子行业债券主体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净额(亿元) .24 图表 58:重点债券主体的现金流一览( 2019,单位:亿元) .25 图表 59: 电子行业债券主体应收账款及周转率 .25 图表 60: 电子行业债券主体存货及周转率 .25 图表 61:营运能力优秀的债券 主体一览 .25 固收专题分析报告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一、 电子行业综述 1 电子行业 概述 电子是制造电子设备、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及其专用原材料的 行业 ,涉及范围较广 。 电子行业具有明显的产业链, 上游主要包括 金属、陶瓷和化工等各种 原材料、 生产 设备等,中游 为各类电子元器件,分为主动元件和被动元件等,其中主动元件包括集成电路和二极管、三极管等各式分立器件,被动元件主要包括电容、电阻和电感等元件。下游主要为汽车电子、消费电子 、通讯设备等 ,包括 手机、电脑和电视机等。 图表 1: 电 子行业产业链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整理 2 电子行业的特点 电子行业 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 具有 较 高 的 进入门槛。 从技术上看,电子行业 属于精密制造领域, 具有很强的 专业和技术性,对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都很高;从资金上看,一方面,电子生产设备通常价值较高,需要很大的资本支出,另一方面,对于新技术的研发,通常需要数年的时间,因此企业需要面临前期 巨 大的研发投入,其资本回报周期较长。 对于电子行业来说,通常越是头部的企业资本支出 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越大。 电子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 性 。 通常来讲, 科技 行业一般规律是十年左右一次技术大革新,期间叠加若干小周期。 从 19 世纪 80 年代以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 行业经历了从计算机、 手机 、 智能手机再到 5G 和人工智能的创新,每一次科技创新都是电子行业的一轮大周期。 具体到技术上,行业发展整体遵循著名的 摩尔定律: 当价格不变时, 集成电路 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 个月 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每一次技术 创新 会带动下游需求大幅扩大,行业进入高景气, 市场规模迅速扩张,继而 厂商扩大 生产,同时需求放缓,又会导致供过于求,行业景气度下行,等待下一轮技术创新。 上游 中游 下游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化工材料金属材料电子元器件消费电子通讯设备汽车电子军工主动元件 被动元件集成电路分立器件电容电阻电感固收专题分析报告 - 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2: 科技创新带来的 电子 行业周期 (单位:亿美元) 来源: 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电子行业具有全球产业链。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下,全球分工 进一步加强 ,电子行业 由于 环节 复杂 , 产业链 遍布全球。 通常 设计、 精密零部件 等 产业链上游环节 对技术要求较高, 主要由于 美日韩等 国家 主导,而封装、测试等劳动力密集型的下游行业主要分布在 亚洲 发展中国家。 电子行业的 市场 集中度高。 电子 行业由于专业和技术性强,进入门槛高,行业的集中度也较高。 以半导体和智能手机为例, 根据 Gartner 数据, 2019 年半导体行业 CR 5 市场份额 42.78%, 前五大厂商 营收接近全球总销售额的一半 , 智能手机前五大厂商的市场份额合计更是达到 70%。 电子行业以半导体为核心,根据具体的材料和原理,又可详细分为半导体、面板、印刷电路板( PCB)、被动元件等中游板块,以及下游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安防等板块。下一章我们对重点板块进行深度梳理。 二、电子 行业重点 板块 深度梳理 1半导体板块 1.1 半导 体行业概况 半导体指 的是 在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从具体产品形态上可以分为分立器件、光电子、传感器和集成电路四大类,其中集成电路(简称 IC) 为 整个半导体产业的核心, 规模最大。集成电路一般被称为芯片,又可分为模拟电路、微处理器、逻辑电路和存储器等,其中以存储器和逻辑电路规模较大。 2019 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 4110 亿元, 同比下降 12.33%; 其中集成电路销售额 3303.5 亿元,占比超过 80%。 05 0 01 0 0 01 5 0 02 0 0 02 5 0 03 0 0 03 5 0 04 0 0 04 5 0 05 0 0 0固收专题分析报告 - 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3: 半 导体分类 来源: 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4:全球半导体 市场规模 图表 5: 2019 年全球半导体营收结构( 单位: 亿美元) 来源: 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 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从产业链上看, 半导体器件 主要涉及电路设计、芯片制造与封测检验这三个环节。 从产业模式看, 半导体 包括垂直整合和垂直分工两种模式。 早期的半导体行业只有垂直整合模式(简称 IDM),由一家企业独立负责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部环节,传统的半导体巨头如英特尔、三星等均采用的是 IDM 模式。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工艺要求日趋精密,制造环节需要投入的资源也越来越大,行业内的分工逐步深化。无工厂( Fabless)模式 是指专门从事 IC 芯片设计 、 销售 的公司 ,将制造环节委托给外部。台积电的成立标志 着 设计及制造业务相分离的晶圆代工厂( Foundry)模式正式诞生, Foundry 模式指的是专门负责半导体芯片的制造,并不涉及设计、封装测试等其他领域。 专门从事封装测试的公司( 简称 OSAT)也不断发展壮大,半导体产业的垂直分工模式从而逐步细化。 目前垂直分工模式 为半导体 行业 的主流模式 。 半导体集成电路传感器光电子分立 器件存储器逻辑电路微处理器模拟 电路-20-1001020304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2020Q1全球半导体年销售额(亿美元 ) 同比 (% ,右 )3303.581%239.66%410.5610%136.233%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子传感器固收专题分析报告 - 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6:半导体产业链分工模式 来源: 公开资料 ,国金证券研究所 整理 半导体调整接近尾声,有望开启新一轮产业周期。 近两年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需求萎缩影响,半导体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也有所下滑。而 2019 年 下半年开始,伴 随着 5G 商用的普及, 半导体行业有所回暖,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一方面, 2020Q1 行业整体销售额增速 8%, 重回正增长 ;另一方面, 从半导体设备及企业资本开支开 等先行指标 看, 2020 年 Q1 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额同比增长 12.91%,增速 继 2019Q4 由负转正之后继续 为正 。另外,半导体龙头产商 台积电和三星 在 2019 年 Q4 资本支出 均 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 半导体企业资本支出继 2019 年下滑之后, 2020 年预计 将达到 732 亿美元,增速 2%左右,开启新一轮资本 支出 。 图表 7: 2019Q4 全球 半导体设备出货 额 同比转正 图表 8: 预计 2020 年 半导体资本支出将回升 来源: 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 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1.2 半导体行业的产业转移 半导体 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两次明显的产业转移: 第一次, 19 世纪 70 年代从美国转向日本 ;第二次, 80 年代 从日本 转向韩国与台湾。美国是半导体产业的发源地, 19 世纪 50 年代,晶体管诞生于美国, 1971 年英特尔公司 开发出第一款商用处理器 Intel 4004,被誉为是跨时代的创新,开启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技术革命。 出于经济与政治因素考虑, 70 年代 美国 向日本提供技术与 设 备支持, 与此 同时日本 政府抓住机会 大力 自主研发芯片,半导体 产业 逐步 转向日本 。 80 年代随着 计算机 的普及和发展,对 DRAM 存储器的需求大幅扩大,日本借此机会赶超美国, 根据日本半导体协会数据, 1986 年日本半导体行业在全球市占率上升至 65%,成为行业龙头 。 20 世纪 80 年代,韩国政府推出 “长期半导体产业促进计划”,为四大主要半导制造( F o u n d ry )设计( F a b le s s ) 元件封测( O S A T )设备材料ID M-30-20-1001020304050607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亿美元) Y O Y (右, % )-6 0-4 0-2 00204060801 0 01 2 014 001 0 020 03 0 04 0 05 0 06 0 07 0 08 0 090 0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亿美元) y o y ( % ,右)固收专题分析报告 - 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体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财政、税收优惠,但其对企业的 干预 较少, 激发 了 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与自主性。 财团模式对韩国半导体产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三星、现代和 LG 三大财团相互竞争、独立研究, 使得 韩国 DRAM 技术大幅提升。1994 年,三星率先发布全球首款 256M DRAM,确立了三星以及韩国在国际半导体技术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1976 年, 台湾 政府 筹建了以半导体为核心的新竹科技园区,并于 1980 年完成,新竹园区从产业 的 多方面吸引高科技企业来园区发展 , 并大力吸引海外人才 、加强高校合作 , 提供丰富的人才储备。 1987 年 台积电 成立, 首创 Foundry 模式,台湾以代工环节切入全球半导体产业链 。 90 年代后, 台湾半导体产业向上游延伸,逐步将范围扩大到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 目前 台积电和日月光分别稳居 全球 晶圆代工和封测龙头。 2010 年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 随着中国的科技实力的增强, 半导体产业开始逐步向我国大陆转移。 图表 9:全球半导体行业的产业转移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整理 1.3 国产替代加速进行中 中国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 2019 年中国半导体销售规模 1441 亿美元, 占 全球的 35%。 其中 半导体材料 消费 规模 88.6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市场。 我国的半导体主要依靠进口。 我国的半导体元器件一直处于逆差状态, 国产自给率低, 并且随着市场 需求 的扩大,逆差也逐年扩大。 2018 年我国集成电路及主要电子元件进口规模 3416 亿美元,出口仅 1141 亿美元,净进口额 2275 亿美元。 图表 10: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全球的 35% 图表 11:我国集成电路及主要电子元件进出口规模 来源: 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 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首只晶体管诞生,半导体行业兴起于美国1 9 5 0 s 1 9 6 0 s 1 9 7 0 s 1 9 8 0 s 1 9 9 0 s 2 0 0 0 s 2 0 1 0 s 2 0 2 0 sPC 普及,半导体行业转移至韩国和台湾PC 时代技术积累 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兴起,半导体行业逐步转移至中国大陆PC 兴起,半导体行业转移至日本移动互联网时代051015202530354002 0 04 0 06 0 08 0 01 0 0 01 2 0 01 4 0 016 0018 002 0 1 4 2 0 1 5 2 0 1 6 2 0 1 7 2 0 1 8 2 0 1 9 2 0 2 0 Q1美洲 欧洲 日本 中国 中国市场份额( % ,右)亿美元05 0 01 0 0 01 5 0 02 0 0 02 5 0 03 0 0 03 5 0 04 0 0 0进口 出口 进出口净额亿美元固收专题分析报告 - 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半导体行业政策密集出台。 我国半导体行业 发展时间较短 , 2010 年开始, 国家为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其中 国务院于 2014 年 6 月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 , 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纲要 提出到 2020 年,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超过 20%,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增强。 16/14nm 制造工艺实现规模量产,封装测试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关键装备和材料进入国际采购体系,基本建成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到 2030年,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实现跨越发展。 图表 12: 国内半导体 产业 相关政策 时间 部门 政策 2012.02 工信部 集成电路产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2014.06 国务院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 2015.05 国务院 中国制造 2025 2016.11 国务院 “十三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2018.03 财政部、发改委、工 信部、税务总局 关于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 通知 2019.05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 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来源: 国务院,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 ,国金证券研 究所 整理 与此同时, 2014 年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一期 股份有限公司(大基金 一期 )注册 成立, 大基金一期以 IC 制造为主, 投资规模超过 1000 亿元, 具体分布为:集成电路制造 67%,设计 17%,封测 10%,装备材料类 6%。 在政策和资金的强力支持下,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取得了良好进展 ,基本 完成 了设计 -制造 -封测的 产业布局 。 2019 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 2018.2 亿片,同比增长 16.02%, 10年复合增长率 达到 17.15%。 图表 13: 中国 集成电路销售收入 及增速 图表 14: 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及增速 来源: 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 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我国已初步形成半导体产业链 ,但核心环节依旧依靠进口 。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 设计环节目前仍由美国主导,市场占有率超过 60%, 中国大陆在 2010年以来 快速 增长,市场占有率 13%, 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华为海思位列全球半导体设计厂商第五。 日 韩 、欧洲半导体公司 则 以 IDM 模式居多。制造环节台积电一枝独秀,市场占有率 52%,我国自 2000 年 中芯国际成立开始布局晶圆代工,目前在该领域具有一定地位,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跻身全球前十半导体制造厂商。封测环节是相对劳动密集型、 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的领域,我国企业在这一领域具备了较强的产业竞争力,目前封测行业整体呈现出台湾、美国和中国大陆三足鼎立的局面,我国企业 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20-10010203040506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集成电路销售额 (亿元) Y O Y ( % ,右)-20-1001020304050607005001000150020002500集成电路产量(亿块) YOY( 右, % )固收专题分析报告 - 10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微电跻身全球前十,其中长电科技位列 第 三。 上游 半导体材料中, 我国多处于靶材、封装基板等中低端领域 。硅片、光刻胶和 抛光垫等材料技术壁垒高,主要由欧美日等 少数国际大公司垄断,我国主要靠进口。 半导体设备研发周期长,技术门槛较高, 主要核心设备领域 由美日 厂商主导, 2018 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 CR4 接近 60%, CR10 接近 80%,市场集中度高。国内设备厂家在单晶炉、刻蚀、 沉积、划片、减薄等环节实现逐步突破, 光刻机等 中高端 技术设备依然主要 依赖国外进口。 图表 15:国内外主要半导体企业分布 产业环节 境外企业 境内企业 IDM 英特尔、三星 无 设计 高通、博通、德州仪器、英伟达、联发科 全志科技、汇顶科技、兆易创新 材料 信越化学、 TOK(日)、液化空气(法) 江丰电子、上海新阳、中环股份 设备 AMAT、东京电子、泛林半导体、 ASML 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晶盛机电 制造 台积电、美光、海力士、联华电子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 封测 日月光、 Amkor( 安靠 ) 、矽品精密 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 来源: 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中美贸易摩擦刺激下,国产替代 加速 进行。 2018 中美贸易摩擦 发生之后, 对 我国 电子行业造成巨大的打击, 半导体进行国产替代的需求刻不容缓 。 2019 年10 月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大基金二期)正式成立,注册资本达 2041.5 亿。 与 大基金一期 不同, 大基金二期可能重点向上游设备和材料领域倾斜 , 打造一个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体系 。 预计在景气周期和国产替代的双重浪潮下 ,以及 凭借 技术上的逐步突破,我国半导体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2 面板板块 2.1 面板行业概况 显示面板是使用光电技术进行图像呈现的元件。从技术上看,显示面板经历了从 CRT(阴极射线 显像 管) 到 PDP(等离子显示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