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分析手册.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财政预算分析手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财政预算分析手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财政预算分析手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财政预算分析手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财政预算分析手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30 Table_Title 宏观专题报告 20180322 Table_Industry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研究 宏观专题报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Main 财政分析手册初阶:预算篇 摘要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预算由 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资金预算 构成。每年主要对外公布四张报表: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表、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表、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表、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表 。通过四类预算串联起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显示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支出方向。 除了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 调入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和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地方财政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 也是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总量的重要来源。 政府性基金预算不列赤字,不影响一般公共预算赤字规模 。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是我国政府性基金收入的重要来源, 2017 年占比高达84.70%。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将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相关项目收支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并将政府性基金项目中结转较多的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以盘活存量资金。 自 2010 年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逐步加大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力度。2017 年预算草案中明确提出,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的比例由 19%提高至 22%,十八届三中全会决 定则明确提出,要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 2020 年提高到 30%。 社会保险基金不能用于平衡一般公共财政预算,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可补助社会保险基金 。 财政赤字不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简单相减得出的结果,还要考虑使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动用结转结余资金。相较于财政赤字, 实际赤字能更好地度量财政收支之间的真实差额,更能反映出当年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 。 实际赤字超过财政赤字的部分由结转结余和调入资金填补 。 2017 年实际赤字超财政 赤字 6,963.46 亿元,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加力,在 2015和 2016 年相继动用了 7,408.54 亿元和 6,350.24 亿元的结转结余和调入资金后, 根据 测算, 2016 年末的历史累计结余 仅有 1,315.78 亿元 。 风险提示: 财政收入增长不及预期;实际 赤字 风险 上升 ;地方 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上升 。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1 当我谈 CDR 时,我谈些什么? -20180320 2 央行又该加息了吗?-20180214 3 三分法视角下, 18 年 CPI有多高? -20180201 4 17 年财政超支 7000 亿,钱从哪来? -20180127 5 房产税,呼之欲出? -20180111 6 2018 年宏观经济展望:风起于青萍之末 -20171213 7 我们能期待怎样的制造业复苏? -20171018 Table_Author 2018 年 03 月 22 日 证券分析师 周岳 执业证书编号: S0600518010003 021-60199782 zhouyuedwzq 研究助理 肖雨 021-60199607 xiaoydwzq 2 / 3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目录 1. 财政核算体系 . 4 1.1. 财政核算体系的定义 . 4 1.2. 我国财政核算体系内涵 . 4 1.2.1. 分税制财政体制 . 4 1.2.2.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 6 1.2.3. 财政统计核算体系 . 6 2. 一般公共预算 . 7 2.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7 2.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11 3. 政府性基金预算 . 14 3.1. 政府性基金收入 . 14 3.2. 政府性基金支出 . 17 4.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 19 4.1.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 19 4.2.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 20 5.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 22 6. 赤字里的那些事儿 . 23 7. 风险提示 . 28 3 / 3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图表目录 图表 1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责任划分 . 4 图表 2 : 2000-2017 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 5 图表 3 : 2017 年中央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比重 5 图表 4 :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划分 . 5 图表 5 : 2000-2017 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 6 图表 6 : 2017 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 6 图表 7 : 2009-2017 年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 6 图表 8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表 . 8 图表 9 : 2017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 . 9 图表 10 : 2017 年主要税种占总税收收入比重 . 10 图表 11 :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 10 图表 12 : 2003-2018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 11 图表 13 : 2013-2018 年中央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 . 11 图表 14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科目 . 12 图表 15 :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 13 图表 16 : 2017 年主要财政支出比重 . 13 图表 17 :一般公共预算各账户勾稽关系 . 14 图表 18 :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划分 . 15 图表 19 : 2010-2018 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及其比重 . 15 图表 20 :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中计提的专项资金 . 16 图表 21 : 2016 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表 . 18 图表 22 :我国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 19 图表 23 :政府性基金预算各账户勾稽 关系 . 20 图表 24 : 2016 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表 . 21 图表 25 :我国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情况 . 22 图表 26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各账户勾稽关系 . 23 图表 27 : 2016 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情况总表 . 23 图表 28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 24 图表 29 : 2009-2018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赤字 . 25 图表 30 : 2009-2018 年中央财政赤字和地方财政赤字 . 25 图表 31 :财政赤字与实际赤字间的勾稽关系 . 26 图表 32 : 2001-2017 年财政赤字、实际赤字及占 GDP 比重 . 26 图表 33 : 2013-2017 年各项财政指标 . 27 图表 34 :结余结转和调入资金总余额 . 29 4 / 3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随着财政上升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1,读懂财政数据成为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条件。本文对“国家账本”中的财政收支核算进行深入解析,以供投资者参考。 1. 财政核算体系 1.1. 财政核算体系的定义 政府财政统计核算体系( GFS)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一个政府治理国家、管理经济活动运行情况的多功能 体系。 IMF 于 1974 年 6 月编制了政府财政统计手册:草稿, 2001 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新,最新版本是GFS2014。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不同,政府财政统计核算体系以政府为核算主体,对本期的支付进行核算而不管该支付是否反映本期发生的经济活动。 1.2. 我国财政核算体系内涵 1.2.1. 分税制财政体制 1994 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确立了分税制财政体制,主要包括: ( 1)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划分。 中央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需支出,中央直接管理的社会 事业发展支出;地方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支出。目前,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 图表 1: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责任划分 2 支出项目 中央财政支出 国防、武警经费,国家安全支出,外交和援外支出,中央国家机关行政管理费,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资本金支出,地质勘探费,中央安排的农业支出,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以及中央本级负担的公检法支出和文化、教育、卫生、科学等各项事业费支出。 地方财政支出 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经费,民兵事业费,地方统筹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的改造和新产品试制经费,农业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以及其他支出。 数据来源:国务院,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 1 资料来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 资料来源: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 2016 49号)。 5 / 3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图表 2: 2000-2017 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3 图表 3: 2017 年中央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比重 4 0102030405060708090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0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中央财政支出 地方财政支出中央财政支出 : 比重 地方财政支出 : 比重亿元 %14.68%85.32%中央财政支出 : 比重地方财政支出 : 比重数据来源: Wind 资讯,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财政部, 东吴证券研究所 ( 2)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 属于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的税种属于中央固定收入;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则由中央与地方共享;适合地方征管的部分税种则为地方固定收入。 图表 4: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划分 收入项目 中央固定收入 关税,车辆购置税,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含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的部分) 地方固定收入 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 税,烟叶税 中央、地方共享收入 (非进口环节)增值税:中央 50%、地方 50%5;企业所得税:中央 60%、地方 40%( 中央铁路总公司、各银行总行、海洋石油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收入全部归中央 );个人所得税:中央 60%、地方 40%( 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除外 );资源税: 海洋石油企业的资源税归中央 、非海洋石油企业的资源税归地方;城市维护建设税: 中央铁路总公司、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的城建税归中央 ,其他城建税归地方;印花税: 证券交易印花税归中央 (自 2016 年 1 月 1 日起) ,其他印花税归地方。 数据来源:中国 注册会计师协会,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 3 此处中央财政支出指中央本级支出,不含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的部分。 4 同 3。 5 参考资料: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国发 2016 26 号)。 6 / 3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图表 5: 2000-2017 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6 图表 6: 2017 年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7 404244464850525456586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90,000 100,0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中央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收入 : 比重 地方财政收入 : 比重亿元 %47.01%52.99%中央财政收入 : 比重地方财政收入 : 比重数据来源: Wind 资讯 , 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财政部, 东吴证券研究所 ( 3)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中央和地方收支划分后,为解决财力分布不均衡问题,中央对地方实施转移支付,包括 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弥补财政实力薄 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地方政府可统筹安排使用,目的是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专项转移支付重点用于“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以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及事业发展目标,或对中央委托地方事务、中央地方共同事务按其相应资金进行补偿,地方政府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 图表 7: 2009-2017 年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8 303540455055606570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一般性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 专项转移支付比例亿元%数据来源: Wind 资讯,财政部, 东吴证券研究所 ( 4)税收返还和地方上解。 税收返还是为保障 地方既得利益、顺利推进相关改革设立的,包括增值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三项。地方上解主要是指地方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财政体制规定上解中央的各项收入,主要包括 1994 年分税制改革时保留的地方原体制上解收入和出口退税专项上解收入。 2009 年,为简化中央与地方财政结算关系,中央财政将地方上解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作对冲处理,相应取消地方上解中央收入科目。 6 此处地方财政收入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不含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的部分。 7 同 6。 8 2017 年数据为预算数,其余年份为当年决算数。 7 / 3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1.2.2.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国务院编制中央预算草案,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执行。地方各级政府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并由同 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执行。在预算编制上,我国目前采用复式预算制,将年度内的全部预算收支按照经济性质划分,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 我国预算管理分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 。 1.2.3. 财政统计核算体系 我国财政核算工作由财政部负责,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编制本级地方政府财政报表。 我国财政核算体系的特点可归纳为“两个基础”和“一个核心”。“两个基础”:财政统计以财政 预算 和 决算 为基础。各级财政部门对本级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凭证并登记入账,于年末编制年度决算 报告和下一年财政预算报告。 “一个核心”:财政统计的核心是财政资金的流动,其会计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财政数据的外部体现是财政收支报表,对财政资金来源和使用流量进行统计,由于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统计的主要是现金交易事项。 我国政府财政核算体系框架:以四张财政收支预决算表为中心,关注财政赤字或结余。 对外公布的主要有四张报表: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表、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表、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表、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表 。相较于国际标准的 GFS,我国政府财政核算体系的框架较为简单,整体的核算围绕着财政收支预决算表进行,反 映现金的收入和使用状态(流量),由于仅公布存量总量,流量和存量之间未建立起关联关系。对于财政状态,以单个财政赤字或结余来反应。 2. 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由两部分构成: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 。 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主要来源于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动用结转结余资金三部分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又可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等于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和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之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等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地方财政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之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之和。由于存在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并非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加之和,还需要扣除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重复计算的部分。 勾稽关系: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 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 =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其他预算资金 +动用结转结余资金 =调入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调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和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地 8 / 3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方 财政使用结转结余和调入资金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调入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调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和中央国有 资本经营预算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地方财政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 在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表(图表 8)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表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表汇总而成。进行核算的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进行核算的支出包括按功能分类的细分项,然后汇总列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的收支数。 图表 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表 收入项目 支 出项目 一、税收收入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国内增值税 二、外交支出 国内消费税 三、国防支出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 四、公共安全支出 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 五、教育支出 企业所得税 六、科学技术支出 个人所得税 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资源税 八、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城市维护建设税 九、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房产税 十、节能环保支出 印花税 十一、城乡社区支出 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 十二、农林水支出 城镇土地使用税 十三、交通运输支出 土地增值税 十四、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车船税 十五、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船舶吨税 十六、金融支出 车辆购置税 十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 关税 十八、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 耕地占用税 十九、住房保障支出 契税 二十、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烟叶税 廿一、其他支出 其他税收收入 廿二、债务付息支出 二、非税收入 廿三、债务发行费用支出 政府住房基金收入 廿四、预备费 专项收入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罚没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部分金融机构和中央企业上缴利润) 9 / 3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捐赠收入 其他收入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全国财政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 扣除地方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后支出 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 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数据来源:财政部,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 从 2017 年各项税收收入(图表 9)来看, 我国依旧呈现出流转税占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 。国内增值税的比重最 大,达到了 39.05%,增值税和消费税(包括进口环节)的规模之和已超过税收收入总量的“半壁江山”。另外,我国征收规模较大的税种还包括企业所得税( 22.24%)和个人所得税( 8.29%)等直接税。 图表 9: 2017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 9 项目 占税收收入比重( %) 收入规模(亿元) 同比增长( %) 国内增值税 39.05 56378 8.0 国内消费税 7.08 10225 0.1 企业所得税 22.24 32111 11.3 个人所得税 8.29 11966 18.6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 11.06 15969 24.9 关税 2.08 2998 15.1 出口退税 9.61 13870 14.1 城市维护建设税 3.02 4362 8.1 车辆购置税 2.27 3281 22.7 印花税 1.53 2206 -0.1 资源税 0.94 1353 42.3 契税 3.40 4910 14.2 土地增值税 3.40 4911 16.6 房产税 1.80 2604 17.3 城镇土地使用税 1.63 2360 4.6 耕地占用税 1.14 1652 -18.6 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 0.65 944 8.5 税收收入 100 144360 10.7 数据来源:财政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9 数据来源: gks.mof.gov/zhengfuxinxi/tongjishuju/201801/t20180125_2800116.html。 10 / 3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图表 10: 2017 年主要税种占总税收收入比重 国内增值税 , 39.05%企业所得税 , 22.24%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 , 11.06%出口退税 , 9.61%个人所得税 , 8.29%国内消费税 , 7.08%土地增值税 , 3.40%数据来源 :财政部, 东吴证券研究所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图表 11)可以发现, 2017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的预算数与预算执行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预算执行收入总量比预算收入总量多出 11,642.42 亿元 ,其中有 7,705.5 亿元来自地方财政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的增加, 3,936.57 亿元来自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预算的 102.3%。 图表 11: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项目 2015 年决算数(亿元) 2016 年决算数(亿元) 2017 年预算数(亿元) 2017 年预算执行数(亿元) 2018 年预算数(亿元) ( 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2) +( 7) 152269.23 159604.97 168630 172566.57 183177 ( 2)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9267.19 72365.62 78612 81119.03 85357 ( 3)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 1000 1000 1350 1350 2130 ( 4)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 - 315.06 283 283.35 323 ( 5)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 =( 2) +( 3) +( 4) 70267.19 73680.68 80245 82752.38 87810 ( 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7) +( 8) 138099.55 146640.05 155668 156665.64 168164 ( 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 83002.04 87239.35 90018 91447.54 97820 ( 8)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 55097.51 59400.7 65650 65218.1 70344 ( 9)地方财政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 7236.07 5911.31 800 8505.5 400 ( 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 145335.62 152551.36 156468 165171.14 168564 11 / 3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入总量 =( 6) +( 9) ( 11)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 =( 3) +( 4) +( 9) 8236.07 7226.37 2433 10138.85 2853 ( 1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 =( 1) +( 11) 160505.3 166831.34 171063 182705.42 186030 数据来源:财政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近年来,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长率不断下降,已经从 2011 年的 25%下降为 2016 年的 4.5%,不过 2017 年小幅回升至 7.4%。 除了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调入中央预算稳定调 节基金、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和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地方财政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也是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的重要来源 。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和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的资金比较稳定,数额也较小;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余额基本在 1,100 亿元到 2,700 亿元波动, 2017 年末回升至 4,666.05 亿元 10。 2017 年地方财政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规模达 8,505.5亿元。 在我国进行结构性减税的背景下 ,未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能会保持相对较低的增速。那么,利用好地方财政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则显得尤其重要。 图表 12: 2003-2018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1 图表 13: 2013-2018 年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 12 05101520253035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0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数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数决算数同比增长亿元 %1,483.08 1,341.151,156.372,678.064,666.052,536.05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亿元数据来源: Wind 资讯 , 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财政部, 东吴证券研究所 2.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由三部分构成: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结转下年支出的资金。 其中,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可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中央 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中央预备费。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在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占比最高,每年都达 60%以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包含增值税返还等 5 部分;转移支付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等 7项,专项转移支付则包含按功能分类的 19 项(图表 14)。因为存在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并不是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相加之和,还需要扣除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重复计算的部分。 10 数据来源:关于 2017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 2018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摘要) ,mof.gov/zhuantihuigu/2018ybbgjd/2018ysbg/201803/t20180306_2826212.htm。 11 “决算数” 一列中的 2017 年数据为预算执行数。 12 财政部公布值, 2017 年数据为预算执行数, 2018 年数据为预算数。 12 / 3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图表 14: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科目 一般性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 税收返还 1均衡性转移支付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增值税返还 2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 2国防支出 2消费税返还 3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 3公共安全支出 3所得税基数返还 4体制结算补助 4教育支出 4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 5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 5科学技术支出 5地方上解 6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7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移支付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8医疗卫 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9节能环保支出 10城乡社区支出 11农林水支出 12交通运输支出 13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1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15金融支出 16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 17住房保障支出 18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19其他支出 数据来源:财政部,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数为中央本级支出、对地方税收返还、对地方转移支付和中央预备费预算数之和。 但在决算时,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数为中央本级支出、对 地方税收返还、对地方转移支付三者决算数之和,并不包含中央预备费。这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因为 中央预备费当年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部分将转入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例如, 2017 年中央预备费预算 500 亿元,实际支出 60.7 亿元,剩余439.3 亿元全部转入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3。 勾稽关系: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结转下年支出的资金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 +地方一般公 共预算支出总量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中央本级支出 +对地方税收返还 +对地方转移支付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数 =中央本级支出预算数 +对地方税收返还预算数 +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数 +中央预备费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