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概览.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概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0年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概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20年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概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20年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概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20年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概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leadleo 报告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图像等)均系 头豹研究院独有的高度机密性文件(在报告中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 未经头豹研究院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再造 、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报告内容,若有违反上述约定的行 为发生,头豹研究院保留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利。头 豹研究院开展的所有商业活动均使用“头豹研究院”或“头豹”的商号、商标 ,头豹研究院无任何前述名称之外的其他分支机构,也未授权或聘用其 他任何第三方代表头豹研究院开展商业活动。 2020年 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概览 2020 China Wireless Positioning Module Industry Overview 2020年中国無線測位業界概要 报告标签:卫星定位、室内定位、北斗、GPS 报告作者:谢子博 2020/072 2020LeadLeo leadleo 头豹研究院简介 头豹研究院是中国大陆地区首家B2B模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互联网商业咨询平台,已形成集行业研究、政企咨询、产业规划、会展会 议行业服务等业务为一体的一站式行业服务体系,整合多方资源,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专业、最完整、最省时的行业和企业数据库服务,帮助 用户实现知识共建,产权共享 公司致力于以优质商业资源共享为基础,利用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围绕产业焦点、热点问题,基于丰富案例和海量数据, 通过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汇集各界智慧,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300+ 50万+ 行业专家库 1万+ 注册机构用户 公司目标客户群体覆盖 率高,PE/VC、投行覆 盖率达80% 资深分析师和 研究员 2,500+ 细分行业进行 深入研究 25万+ 数据元素 企业服务 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报告服务、管理 咨询、战略调整等服务 提供行业分析师外派驻场服务,平台数据库、 报告库及内部研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地方产业规划,园区企业孵化服务 行业峰会策划、奖项评选、行业 白皮书等服务 云研究院服务 行业排名、展会宣传 园区规划、产业规划 四大核心服务:3 2020LeadLeo leadleo 报告阅读渠道 头豹科技创新网 leadleo PC端阅读全行业、千本研报 头豹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搜索“头豹”、手机扫右侧二维码阅读研报 图说 表说 专家说 数说 详情请咨询4 2020 LeadLeo leadleo 无线定位模组是对基带芯片、GNSS芯片、通信信号处理器件及其他电子元器件、功能性接口二次集成的模块化组件,承担收发信号、处理信号、降 低干扰、推算定位等职责,是实现用户设备及物联网设备接入无线定位系统的核心组件。低精度GNSS定位模组受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影响,其出货量 呈明显周期性,2021-2024年预计将迎来新一轮上涨周期。2024年低精度GNSS模组出货量预计达到5.7亿个,同比增长6.7%。高精度GNSS定位模组 出货量预计将保持稳定上升趋势,2020年出货量将达到1,269.6万个,同比增长5.9%。 亚太地区GNSS设备数量持续上升,释放无线GNSS模组需求 2019年亚太地区GNSS系统设备接入数量达34亿部,较2015年上升79.0个百分点,占全球总接入数量的53.1%,是全球最大的GNSS系统接 入设备市场。无线定位模组是GNSS系统设备的重要组成部件。随着GNSS设备数量上升,亚太地区无线定位模组市场需求将被进一步释 放,拉动中国无线定位模组市场规模扩容,推动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发展。 GNSS模组北斗配置率有望加速提升 中国GNSS定位模组对不同卫星导航系统配置率有明显差异。随着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完成组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天地一张网”布局 架构,为中国大陆地区用户提供的高精度定位服务,拉动中国市场GNSS定位模组对北斗卫星系统配置需求。此外,北斗系统与GPS、 GLONASS系统的兼容,降低多模GNSS模组开发成本,拉动具备更高性能的多模模组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系统配置率上升。 WLAN技术升级推动室内定位发展 新一代Wi-Fi 6技术标准采用OFDMA频分复用技术及MU-MIMO技术,引入BSS着色机制,优化信道复用效率,其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提升 至9.6Gbps,平均时延降至20ms,大幅提高Wi-Fi室内定位系统响应速度。新一代蓝牙5.1标准采用AOA、AOD技术,解决由于信号强度 衰减导致的定位误差问题,降低了用户设备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距离要求,实现厘米级室内定位精度,大幅提升了IPS系统可靠性。 企业推荐: 千寻位置、天工测控、博实结 概览摘要5 2020 LeadLeo leadleo 名词解释 - 07 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市场综述 - 09 无线定位技术概述及分类 - 09 无线定位模组概述 - 13 产业链分析 - 14 产业链上游分析 - 15 产业链中游分析 - 16 产业链下游分析 - 17 无线定位模组市场规模 - 18 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驱动因素 - 19 GNSS设备需求上升,释放模组需求 - 19 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政策分析 - 20 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发展趋势 - 21 GNSS模组北斗配置率有望加速提升 - 21 WLAN技术升级推动室内定位发展 - 22 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风险分析 - 23 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4 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投资企业推荐 - 25 千寻位置 - 25 目录6 2020 LeadLeo leadleo 天工测控 - 27 博实结 - 29 方法论 - 31 法律声明 - 32 目录7 Contents Terms - 07 China Wireless Positioning Module Industry Overview - 09 Overview and Classification of Wireless Positioning Technology - 09 Overview of Wireless Positioning Module - 13 China Wireless Positioning Module Industry Chain Analysis - 14 Upstream analysis - 15 Mid-stream analysis - 16 Downstream analysis - 17 China Wireless Positioning Module Industry Market Size - 18 China Wireless Positioning Module Industry Driver - 19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GNSS Device Releases the Demand of Wireless Positioning Modules - 19 China Wireless Positioning Module Industry Related Policy - 20 China Wireless Positioning Module Industry Trend - 21 The Installation Rate of BDS in GNSS Module Is Expected to Growth Increasingly - 21 The Upgrade of WLAN Technolog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oor Positioning Technology - 22 China Wireless Positioning Module Industry Risk - 23 China Wireless Positioning Module Industry Competitive Landscape -2 48 Contents China Wireless Positioning Module Industry Valuable Enterprise Recommendation - 25 Qianxun SI - 25 Skylap - 27 Boshijie - 29 Methodology - 31 Legal Statement - 329 2020 LeadLeo leadleo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利用一组卫星的伪距、星历、卫星发射时间等观测量,为用户设备提供全天候空间坐标及运动速度等 参数信息的无线电导航系统。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由美国国防部研制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标准配置为24颗人造卫星。 GLONASS:是俄语“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缩写,也称格洛纳斯系统,由俄罗斯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标准配置为24颗人造卫星。 Galileo: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由欧盟主导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标准配置为30颗人造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BDS,由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标准配置为35颗人造卫星。 QZSS: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准天顶卫星系统,由日本研发的区域性卫星导航系统,标准配置为3颗人造卫星。 NAVIC:Indian Region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由印度政府控制的区域性卫星导航系统,标准配置为7颗人造卫星。 SA技术:Selective Availability技术,1984-2000年由美国采用,通过引入误差,实现对民用GPS定位精度的降低。 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收发有线网络数据,并以无线传输方式与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交换。 bps:Bit Per Second,比特/秒,数据传输速率单位,表示一秒内可传输的数据量。 蜂窝网络:Cellular Network,一种移动通信硬件架构,构成网络覆盖的各通信基地台的信号覆盖呈六边形。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使用无线电磁波或电场与磁场作为数据传输媒介的局域网。 2G:2-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 Technology,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传输速率为150Kbps,折合下载速率15-20K/s。 3G:3-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 Technology,第三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传输速率为6Mbps,折合下载速率120-600K/s。 4G:4-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 Technology,第四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基于3G发展优化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传输速率为100Mbps,折合下载速率1.5M-10M/s。 5G:5-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 Technology,第五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传输速率为1Gbps,折合下载速率1.25G/s。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演变自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 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一种采用纳米级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的超高数据传输速率无线通信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的技术。 名词解释(1/2)10 2020 LeadLeo leadleo Wi-Fi:又称“无线热点”,一种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通信技术。 Bluetooth:蓝牙,一种低成本、低耗能的短距离无线局域网通信技术。 ZigBee:又称“紫峰”,一种适用于传输范围小、数据传输速率低的无线局域网通信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通过RFID、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 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包含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四个组成架构。 V2X:Vehicle to Everything,车联网,车对周围的移动交通控制系统实现的信息交互技术,X可指代车辆、红绿灯等交通设施,也可是云端数据库,该系统通过整合全球 定位系统(GPS)导航技术、车对车交流技术、无线通信及远程感应技术等多种技术实现信息融合共享,可用于指导车辆路线规划、规避障碍物等。 SSOA:Signal Strength of Arrival,上行链路信号强度,用于测量用户设备定位的信号特征参数。 AOA:Angle of Arrival,上行链路信号入射角度,用于测量用户设备定位的信号特征参数。 AOD:Angle of Departure,下行链路信号入射角度,用于测量用户设备定位的信号特征参数。 TOA:Time of Arrival,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延,用于测量用户设备定位的信号特征参数。 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上行链路到达时延差,用于测量用户设备定位的信号特征参数。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信号强度,用于测量用户设备定位的信号特征参数。 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l-time K inematic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 差解算坐标,实现空旷地区厘米级精确定位。 WPS:Wi-Fi P ositioning System,Wi-Fi定位系统,通过多个临近的 Wi- F i网络接入点测算用户设备信号强度,实现设备室内定位。 IPS: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室内定位系统,通过多个临近的网络接入点测算测算用户设备信号特征参数,实现设备室内定位。 名词解释(2/2)11 2020 LeadLeo leadleo 无线定位技术定义及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市场综述无线定位技术概述及分类(1/4) 无线定位技术利用电磁波传输原理实现用户设备精准定位;卫星定位技术是基于卫星 实现的定位技术,用户设备通过获取卫星广播数据,推算设备三维坐标及运动速度 无线定位技术是利用卫星、基站、无线接入点及传感器对用户设备进行精准定位的技术,通过获取卫星、基站等参照物空间位置信息、电磁波传播时间及信号强度,推算用 户设备空间坐标及移动速度,实现定位功能。无线定位技术基于覆盖范围可分为三类:卫星定位技术、广域网定位技术及局域网定位技术。 卫星定位技术概述 卫星定位技术是以卫星作为参照物的定位技术,可实现用户设备的全球范围内定位。用户设备通过接收卫星周期性广播,获取卫星实时位置并计算广播从卫星传出到设备接 收所经历时间。根据对多个不同卫星广播数据进行联立推算的结果,用户设备可得到其本身基于地球参照体系的三维坐标及运动速度等数据。由于卫星信号强度到达金属外 壁时会严重衰减,卫星定位技术在城市建筑群及室内环境下定位精度较低。 卫星定位技术模型 1 2 3 4 5 (1)在与地面控制中心校准星历、钟差等参 数之后,卫星向地面发送周期性广播。广播数 据包括广播发报时刻、卫星编号、卫星星历、 钟差及地球电离层参数等数据 星历:基于卫星进入预设轨道后的运行时间, 反映卫星空间坐标及速度等参数的轨迹表 钟差:卫星时钟钟面时间与标准时间的误差 电离层参数:用以修正卫星信号通过电离层 时产生的时延 (2)搭载GNSS系统的用户设备接收卫星广播 信号。若两次启用GNSS系统时间间隔过长,用 户设备需较长时间重新搜寻卫星信号并进行精 确定位,该过程称为“冷启动” (3)用户设备基于广播发报时间、广播到 达时间、钟差、星历等数据对卫星空间坐 标位置进行校准 (4)用户设备根据广播发报、到达时间, 计算电文传播总耗时,并基于钟差、电离 层参数等进行校准。设备根据电文传播总 耗时可推算出广播卫星与用户设备之间的 距离 (5)通过联立多个卫星播报数据及卫星与 设备之间的距离,用户设备可推算其经度、 纬度及高度。通过周期性位置推算,用户 设备可获取其在空间坐标系中的运动速度 *注:图中卫星位置及卫星轨道位置非实际位置,仅为卫 星定位技术介绍提供辅助参考12 2020 LeadLeo leadleo 全球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发展历程 来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网、GPS系统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市场综述无线定位技术概述及分类(2/4) 全球四个处于服役阶段的G N S S系统分别由美国、中国、俄罗斯及欧盟研发及运维;中 国自主研发GNSS系统起步较晚,已完成北斗三号系统共计30颗卫星组网计划 截止至2020年7月,地球上空共运行4个由不同国家及地区研发、运行的GNSS系统,分别为美国GPS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GLONASS系统及欧盟Galileo系统。 美国GPS系统 中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 俄罗斯 GLONASS系统 欧盟 Galileo系统 全球各GNSS系统发展历程及现状,截止至2020年7月 2010-2020年 2000-2009年 1970-1999年 2003 年 , 欧 盟正式批准实 施伽利略系统 建设计划 2003 年 , 欧 盟正式批准实 施伽利略系统 建设计划 2005 年 发 射 第一颗试验 卫星 2005 年 发 射 第一颗试验 卫星 2011 年 发 射 第一颗正式 卫星 2011 年 发 射 第一颗正式 卫星 截止至2020年7月,欧盟 Galileo系统服役在轨卫星 共计26颗,尚未完成30 颗卫星组网目标 截止至2020年7月,欧盟 Galileo系统服役在轨卫星 共计26颗,尚未完成30 颗卫星组网目标 1973年提出GPS系 统组建计划,1978- 1984年完成方案论 证及技术试验 1973年提出GPS系 统组建计划,1978- 1984年完成方案论 证及技术试验 1984年,确定采用SA技术降低民用GPS 系统精度;1989-1997年,共成功发射9 颗Block 批次卫星及19颗Block A批次 卫星,完成GPS系统组网 1984年,确定采用SA技术降低民用GPS 系统精度;1989-1997年,共成功发射9 颗Block 批次卫星及19颗Block A批次 卫星,完成GPS系统组网 2000年,取消SA技术使用;1997- 2016年共成功发射12颗Block R批 次卫星、8颗Block M批次卫星及 12颗Block F批次卫星 2000年,取消SA技术使用;1997- 2016年共成功发射12颗Block R批 次卫星、8颗Block M批次卫星及 12颗Block F批次卫星 2018年,开始新一代 Block 批次卫星发射 计划,于2020年6月成 功发射第三颗卫星 2018年,开始新一代 Block 批次卫星发射 计划,于2020年6月成 功发射第三颗卫星 截止至2020年 7月,美国GPS 系统服役卫星 共计31颗 截止至2020年 7月,美国GPS 系统服役卫星 共计31颗 1994年,正式启动北斗卫星导航试验 系统的研制,至2003年完成北斗一号 系统组建,共计三颗卫星,实现区域 性导航功能 2004-2012年,完成北斗二 号系统组建,共计16颗卫星, 实现对亚太地区全天候定位 导航功能 2009年,开启北斗三号系统组 建计划,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 2020年6月,成功发射最后一 颗组网卫星,实现全球定位 截止至2020年6月,俄 罗斯GLONASS系统服 役卫星共计27颗,由 二代、三代卫星组成 截止至2020年6月,俄 罗斯GLONASS系统服 役卫星共计27颗,由 二代、三代卫星组成 2006年,补充发射 12颗一代GLONASS 卫星及4颗二代 GLONASS M卫星 2006年,补充发射 12颗一代GLONASS 卫星及4颗二代 GLONASS M卫星 2011年,启动第 三代GLONASS K 卫星发射计划 2011年,启动第 三代GLONASS K 卫星发射计划 1976年提 出 GLONASS 系 统组建计划 1976年提 出 GLONASS 系 统组建计划 1984-1985 年,完成方 案论证及技 术实验 1984-1985 年,完成方 案论证及技 术实验 1990-1996 年 , 完成G L O N A S S 系统组网,共计 24颗工作卫星 1990-1996 年 , 完成G L O N A S S 系统组网,共计 24颗工作卫星 2002年4月,由 于卫星老化退役, GLONASS系统仅 剩8颗工作卫星 2002年4月,由 于卫星老化退役, GLONASS系统仅 剩8颗工作卫星13 2020 LeadLeo leadleo 基于基站的广域网定位技术: 用户设备发送定位请求; 多个基站检测移动设备上行链路信号特征参数,包括信号强度(SSOA)、信号到 达时间(TOA)、信号对天线入射角度(AOA)及信号到达不同基站的时间差 (TDOA)等; 基站将特征参数及基站编号传输至网络定位服务器进行设备位置测算,并经由基 站传送回用户设备。 基于GNSS系统的辅助定位技术: 用户设备发送定位请求; 基站获取移动设备基于基站的模糊定位参数,并发送至辅助定位服务器; 辅助定位服务器通过大功率天线快速搜寻基于设备模糊定位附近的卫星广播信 号源,并将信号源参数经基站发送至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根据信号源参数接收卫星广播信号,减少“冷启动”时间; 用户设备将卫星广播数据经基站发送至辅助定位服务器; 辅助定位服务器通过高算力处理器,快速处理卫星广播数据,得到用户设备定 位,并经由基站发送至用户设备。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市场综述无线定位技术概述及分类(3/4) 广域网定位技术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由基站提供位置参考,通过测算信号特征参 数完成空间定位,降低卫星定位系统在城市建筑群环境中的定位误差与定位时延 广域网定位技术 广域网定位技术是以移动通信基站为参照物的中距离定位技术,实现在城市建筑群环境中定位精度的提升。该技术要求用户设备接入移动蜂窝通信网络。但由于移动通信网 络信号的强度经过金属外壁时会严重衰减,广域网定位技术对室内环境中的的定位精度较低。广域网定位技术有三种解决方案。 基于基站的广域网定位技术模型 GNSS定位系统辅助定位技术模型 基于移动台的广域网定位技术: 移动设备发送定位请求,获得附近基站空间定位数据,检测基站信号传输时间; 移动设备联立多个基站位置及其信号传输时间,推算设备空间位置。14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电子创新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市场综述无线定位技术概述及分类(4/4) 局域网定位技术解决卫星定位技术及广域网定位技术室内定位精度低问题,为室内定 位提供“最后一米服务”;UWB技术具有穿透性强、抗干扰性强、定位精度高等优点 局域网定位技术 局域网定位技术是基于无线局域网架构实现的室内短距定位技术,弥补了卫星定位技术及广域网定位技术无法对建筑内部设备精准定位的缺陷,为用户设备的无线定位提供 “最后一米服务”。局域网定位技术实现手段与广域网定位技术相似,通过预先在室内空间完成架设并记录位置信息的网络接入点及传感器,对室内用户设备信号进行特征检 测,完成设备室内定位。局域网定位技术采用的信号特征参数包括信号强度(RSSI)、信号到达时间(TOA)、信号对天线入射角度(AOA)及信号到达不同基站的时间差 (TDOA)等。 非局域网定位技术 局域网定位技术 红外线 超声波 RFID Wi-Fi 蓝牙 ZigBee UWB 信号传播速度 光速 音速 光速 光速 光速 光速 光速 信号特征参数 TOA TDOA TDOA RSSI RSSI、AOA、AOD RSSI TDOA 数据传输速率 16Mbps 600bps 2Mbps 100Mbps 1Mbps 100Kbps 1Gbps 传输距离 5km 10m 5m 300m 100m 300m 10m 穿透性 抗干扰性 定位精度 应用 科学实验、精密仪器内 部等 无人车间流水线、水下 定位等 电子标签、仓库及工厂 货品定位等 商场、公园及写字楼等 低定位精度需求场景 商场、公园及写字楼等 低定位精度需求场景 大型工厂及车间等 安保、医疗、工业及物 流等 部分短距定位技术对比15 2020 LeadLeo leadleo 无线定位模组定义 来源:电子创新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市场综述无线定位模组概述 无线定位模组对芯片及其他功能性组件二次集成,并提供内置操作系统的模块化组件, 为核心芯片在目标设备中实际应用提供硬件及软件支持 外接晶振 (XTAL) 微处理器(CPU) ROM RAM 串行闪存 实时时钟芯 片(RTC) 外设接口控 制器 GNSS系统信号处 理引擎 FDMA解复用器 (FDMA Demux) 有源干扰抑制器 (AIC) 射频前端 集成低噪 声放大器 (RF Front End Integrated LNA) 电源接口及 管理单元 外接温度补偿晶 振(TCXO) 外接低噪声放大 器及声表面波滤 波器(LNG & SAW) 天线 电源 外设 GNSS定位模组内部结构 无线定位模组,又称GNSS模组,是对基带芯片、GNSS芯片、功放器、调制解调 器、滤波器、干扰抑制器、分路器及其他电子元器件、功能性接口二次集成,并 烧录了Linux、Android等操作系统的模块化组件,承担收发信号、处理信号、降 低干扰、推算定位等职责。无线定位模组是实现用户设备及物联网设备接入无线 定位系统的核心组件。 低噪声放大器:噪声系数极低的功率放大器,完成对接收信号的幅度增强; 声表面波滤波器:滤波器内部完成“电声电”信号转换,利用声波传播速率较低 的特点,实现对信号中特定频率段信号的提取以及对其他频率段信号的滤除; 有源干扰抑制器:对完成提取的特定频率段信号进行二次干扰抑制; FDMA多路分配器:对经过FDMA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得到分路信号; GNSS信号处理引擎:记录无线定位模组支持的GNSS系统卫星数据以及对应定 位算法,卫星数据包括卫星编号、卫星星历及对应卫星系统信号频段等,为卫 星信号搜寻、卫星广播数据处理及设备定位测算提供技术支持; 微处理器:控制调配无线定位模组内部所有硬件资源,读取并执行预先设定的 计算机指令,根据卫星广播数据及定位算法完成设备空间定位推算; 实时时钟芯片:提供实时日历及时钟信息,校准信号收发时间,为无线定位模 组内部数字逻辑电路提供计时支持; 存储模块:存储预先设定的计算机指令,存放执行中的数据。16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无线定位模组行业市场综述产业链分析 低精度G N S S模组上游芯片市场集中度较高,下游主体由智能手机、车载定位设备厂商 组成;高精度GNSS模组上游基础硬件产品差异性较低,下游市场需求量较小 中国低精度GNSS模组行业产业链 芯片厂商 低精度无线定位模组兼容移动蜂窝通信网络及WLAN 网络,主要面向智能手机及车载定位系统设备厂商, 利用卫星定位、广域网定位及局域网定位技术实现复 杂环境下精确定位功能,市场需求量较大 海外 厂商 本土 厂商 基础硬件厂商 模组代工厂 下游:需求方 中游:低精度无线定位模组厂商 上游:硬件提供商及模组代工厂 智能 手机 车载 定位 中国高精度GNSS模组行业产业链 下游:需求方 中游:高精度无线定位模组及终端设备厂商 上游:基础硬件提供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