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omposed by EO intelligence, July 2020研究报告2020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分析报告亿欧智库 iyiou/intelligenceResearch Report on Business Models of Chinese Internet of Vehicles序言INTRODUCTION2020年 , 全球车市 “ 寒冬 ” 之下 , 中国车联网产业正在孕育新一轮生机 。 随着汽车智能化 、 网联化 、电动化的进程加速 , 百年传统汽车产业迎来了大变革 , “ 软件定义汽车 ” 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车联网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 ,是 5G垂直应用落地的重点方向 , 未来具有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和应用市场空间 , 对于带动传统汽车行业 、 交通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 、系统创新和融合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为传统汽车升级成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 , 近年来 ,车联网产业引来了无数传统企业 、 互联网企业以及创新企业入局 , 共同围绕 “ 新技术 、 新理念 、 新模式 ” , 打造新一代的智能汽车 。在中国 5G商用的关键节点之上 , 亿欧汽车围绕以“ 智能汽车 ” 为核心的车联网产业链展开梳理和分析 , 理清当下中国车联网企业的创新和短板 , 探究车联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商业模式 , 共同促进产业实现良性发展 。目录CONTENTS中国车联网发展现状041.1 车联网的定义1.1.1 车联网的概念1.1.2 车联网产业图谱1.2 车联网产品驱动因素1.2.1 政策指导1.2.2 技术驱动1.2.3 车企战略402.1 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2.1.1 软件服务2.1.2 硬件支持2.1.3 整体解决方案2.2 中国车联网商业化存在的共性问题2.2.1 产业标准尚未统一2.2.2 信息安全存在漏洞2.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分析19中国车联网商业发展启示3.1 BATH的车联网布局3.2 中国车联网 A股及创新企业3.3 中国车联网“破圈”3.4 2020中国车联网企业创新 30强 榜单21世纪以来 , 以信息革命和工业革命的代表产品信息技术正与传统汽车加速融合 。2009年 , 被誉为中国车联网发展的元年 。 从最早的安吉星系统 , 到如今搭载着眼花缭乱功能的智能汽车 。 互联网巨头 、 传统硬件厂商以及车企都纷纷整合资源 ,依托各自优势进军车联网领域 。本章将重点介绍车联网行业概况 , 以及中国车联网的发展近况和重要参与者 。Six Trends of China high-level Autonomous Driving from 2020 to 2023CHAPTER 12020-2023中国高等级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六大趋势2020-2023中国高等级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六大趋势Six Trends of China high-level Autonomous Driving from 2020 to 2023中国车联网发展现状Current State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net of Vehicles45 广义概念: 车联网 ( Internet of Vehicles ) 指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 , 在 “ 人 -车 -路 -云 “ 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网络 。 即首先实现汽车智能网联化 , 再利用各种传感技术 , 感知车辆状态信息 , 并借助无线通信网络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交通的智能化管理 。 整体而言 , 车联网产业是汽车 、电子 、 信息通信 、 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 。 狭义概念: 车联网是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 、 控制器 、 执行器等装置 , 运用信息通信 、 互联网 、 大数据 、 云计算 、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 具有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 , 由单纯交通运输工具逐步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的新一代汽车 。 智能汽车通常也被称为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汽车 、 无人驾驶汽车等 。1.1 车联网的定义1.1.1 车联网的概念2020年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分析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Business Models of Chinese Internet of Vehicles广义车联网V2VLTE-V2X 5G-V2X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P智慧交通车路协同智能汽车信息来源:亿欧汽车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 , 车联网实现了人们 “ 第二空间 ” 汽车的智能化 , 同时也是万物智联中的一部分 , 汽车不再是冰冷的机器 , 而是有感情 、 温度的智能硬件 。 车联网在推动 汽车产品升级的同时 , 数字技术 的 演进 , 同样赋予了汽车感知和智慧 , 让汽车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终端进化 , 具有了交互和服务的能力 。V2IVehicle to NetworkVehicle to PedestrianVehicle to VehiclePart 1.中国车联网发展现状1.1 车联网的定义1.1.1 车联网的概念1.1.2 车联网产业图谱1.2 车联网产品驱动因素1.2.1 政策指导1.2.2 技术驱动1.2.3 车企战略Part 2. 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分析2.1 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2.1.1 软件服务2.1.2 硬件支持2.1.3 整体解决方案2.2 中国车联网商业化存在的共性问题2.2.1 行业标准尚未统一2.2.2 信息安全存在漏洞2.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Part 3. 中国车联网商业发展启示3.1 BATH的车联网布局3.2 中国车联网 A股及创新企业3.3 中国车联网 “ 破圈 ”3.4 2020中国车联网企业创新30强 榜单1.1 车联网的定义2020年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分析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Business Models of Chinese Internet of Vehicles车联网的定义下游中游上游整车厂 、 出行服务 、 生活服务 、 数据增值服务等系统集成 、 TSP平台 、 智能座舱 、整体解决方案等云平台 、 芯片 、 通信模块 、 智能硬件设备等信息来源:亿欧汽车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亿欧汽车通过对车联网行业的商业研究分析 , 将整个以智能汽车为核心的车联网分为上中下游 , 产业环环相扣 , 相连紧密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未来市场空间广阔车联网涉及车企 、 软件提供商 、 通信运营商 、 芯片和模组生产商等 , 产业链长 ,涉及范围广 。 上游主要涉及传感层 , 主要有雷达 、 芯片 、 通信模组以及各类基础设施智能硬件厂商;中游主要涉及控制层 , 主要包括车辆控制 、 系统集成集成商 、TSP厂商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下游主要是应用层 , 包括智能汽车制造厂商 、 内容服务提供商等 。随着各环节服务商纷纷活跃 , 未来有望迎来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 在车联网生态不断丰富完善下 , 围绕汽车相关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 广告 、 服务 、 内容等增值服务将会成为未来车联网行业核心价值所在 。61.1.1 车联网的概念图片来源: iSlidePart 1.中国车联网发展现状1.1 车联网的定义1.1.1 车联网的概念1.1.2 车联网产业图谱1.2 车联网产品驱动因素1.2.1 政策指导1.2.2 技术驱动1.2.3 车企战略Part 2. 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分析2.1 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2.1.1 软件服务2.1.2 硬件支持2.1.3 整体解决方案2.2 中国车联网商业化存在的共性问题2.2.1 行业标准尚未统一2.2.2 信息安全存在漏洞2.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Part 3. 中国车联网商业发展启示3.1 BATH的车联网布局3.2 中国车联网 A股及创新企业3.3 中国车联网 “ 破圈 ”3.4 2020中国车联网企业创新30强 榜单2020年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分析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Business Models of Chinese Internet of Vehicles71.1 车联网的定义亿欧汽车:车联网产业图谱生态应用整车智能驾驶座舱车辆控制基础设施感知层地图导航基础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支付应用 停车服务 充电服务 生活服务传统OEM造车新势力出行服务车联网数据应用驾驶状态监测DMS语音交互技术高精定位高精度IMU云计算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 超声波波雷达 智能摄像头V2X芯片 /模组 V2X RSU V2X OBU CA 平台线控制动EHB/EMB线控转向HPS/EHPS电子油门TSP/智能座舱OS车机 /智能座舱芯片中控屏集成车控 /自动驾驶OS自动驾驶芯片全液晶仪表集成 HUD显示芯片显示屏模组自动驾驶芯片车联网产业链条长 , 产业角色丰富 , 涉及生态应用 、 整车企业 、 智能驾驶座舱 、车辆控制 、 基础设施以及芯片 、 模组等厂商 。1.1.1 车联网产业图谱Part 1.中国车联网发展现状1.1 车联网的定义1.1.1 车联网的概念1.1.2 车联网产业图谱1.2 车联网产品驱动因素1.2.1 政策指导1.2.2 技术驱动1.2.3 车企战略Part 2. 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分析2.1 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2.1.1 软件服务2.1.2 硬件支持2.1.3 整体解决方案2.2 中国车联网商业化存在的共性问题2.2.1 行业标准尚未统一2.2.2 信息安全存在漏洞2.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Part 3. 中国车联网商业发展启示3.1 BATH的车联网布局3.2 中国车联网 A股及创新企业3.3 中国车联网 “ 破圈 ”3.4 2020中国车联网企业创新30强 榜单2020年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分析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Business Models of Chinese Internet of Vehicles8从全球车联网发展趋势来看,按照时间节点,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 车载信息服务阶段、智能网联汽车阶段以及智慧出行阶段。 目前,中国车联网产业链已经从单纯的车载信息服务迈入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黄金阶段。1.2 车联网产品驱动因素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乘用车商用车电动车人服务车底盘路建设共享化车载信息服务阶段 智能网联汽车阶段 智慧出行阶段亿欧汽车:车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信息来源:亿欧汽车根据公开资料整理车联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20世纪 50年代 , 美国部分私营公司开始为汽车研发自动控制系统 。 到了 60年代 , 美国政府交通部门开始研究电子路径引导系统 。 日本在20世纪 80年代中期至 90年代中期 , 相继完成了路一一车通信系统 ( RACS) , 交通信息通信系统 ( TLCS) 、 超智能车辆系统 ( SSVS) 、 安全车辆系统 ( ASV)等方面的研究 。1996年 , 通用汽车推出了 OnStar, 是最早导入车联网功能的汽车制造商 。 中国车联网技术及相关研究同样离不开 OnStar系统的引入 。 2009年 11月 , 由通用汽车 、 上汽集团以及上海通用汽车合资组建的上海安吉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 并宣布将于 2009年 12月起全面启动其在中国市场的车载信息服务 。协同式智能交通协同式自动驾驶智慧出行 /人 -车 -生活1996-2015 2016-2025 2025-十年磨一剑,中国车联网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黄金阶段Part 1.中国车联网发展现状1.1 车联网的定义1.1.1 车联网的概念1.1.2 车联网产业图谱1.2 车联网产品驱动因素1.2.1 政策指导1.2.2 技术驱动1.2.3 车企战略Part 2. 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分析2.1 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2.1.1 软件服务2.1.2 硬件支持2.1.3 整体解决方案2.2 中国车联网商业化存在的共性问题2.2.1 行业标准尚未统一2.2.2 信息安全存在漏洞2.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Part 3. 中国车联网商业发展启示3.1 BATH的车联网布局3.2 中国车联网 A股及创新企业3.3 中国车联网 “ 破圈 ”3.4 2020中国车联网企业创新30强 榜单2020年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分析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Business Models of Chinese Internet of Vehicles9虽然中国车联网产业起步晚 , 但是近年来 , 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扶持下 , 车企已经将车联网纳入了公司重要战略规划 。 同时 , 随着技术不断迭代 , 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 未来 5年 , 中国车联网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1.2 车联网产品驱动因素第一阶段( 2009-2010年)萌芽: 车联网的发展主要由主机厂主导 , 同时车联网的应用以商用为主 , 此时车联网技术大多数为基于传感器的车载式技术路线;蓄能: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车联网发展 , 国家“ 十二五 ” 规划将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十大重点部署领域之一 。 车联网有关项目也已被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第三阶段( 2014-2015年)第二阶段( 2011-2013年)创新: BAT等互联网巨头 , 以及华为纷纷切入车联网领域 。相继推出各类娱乐车联网产品 , 尤其是 2015年 , 百度发布车联网解决方案 CarLife , 阿里与上汽共同出资成立斑马网络等;第四阶段( 2016-2020年 )突围: 车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 车联网应用蓬勃发展 , 不过其发展主体依旧是互联网巨头 , 其凭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积累的优势 , “ 生态车联网 ” 成为当下主流 。2009年 , 丰田 G-Book和通用 OnStar在中国正式推出车联网服务 , 同年 , 中国部分本土技术企业开始积极参与到车联网产业链中 , 赛格导航 、 好帮手 、 城际通等企业陆续推出相关 Telematics车载信息服务系统 , 2009年也被认为是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元年 。信息来源:亿欧汽车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图片来源 iSlide亿欧汽车:中国车联网发展历程Part 1.中国车联网发展现状1.1 车联网的定义1.1.1 车联网的概念1.1.2 车联网产业图谱1.2 车联网产品驱动因素1.2.1 政策指导1.2.2 技术驱动1.2.3 车企战略Part 2. 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分析2.1 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2.1.1 软件服务2.1.2 硬件支持2.1.3 整体解决方案2.2 中国车联网商业化存在的共性问题2.2.1 行业标准尚未统一2.2.2 信息安全存在漏洞2.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Part 3. 中国车联网商业发展启示3.1 BATH的车联网布局3.2 中国车联网 A股及创新企业3.3 中国车联网 “ 破圈 ”3.4 2020中国车联网企业创新30强 榜单中国车联网发展始于 2009年, 2020年预计将实现规模最大化2020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分析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Business Models of Chinese Internet of Vehicles101.2 车联网产品驱动因素2017工信部 、 发改委 、 科技部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 , 着力推动关键零部件研发 , 重点支持传感器 、 控制芯片 、 北斗高精度定位 、 车载终端 、 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工信部 国家车联网产业体系建设指南 (智能网联汽车 )(2017年 ) (征求意见稿) :到 2020年,初步建立能够支撑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工信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 :加快共性基础标准制定,加紧研制自动驾驶及辅助驾驶相关标准、车载电子产品关键技术标准、无线通信关键技术标准、面向车联网产业应用的 5GeV2X 关键技术标准制定;工信部 车联网 (智能网联汽车 )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到 2020年,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 30%以上,新车驾驶辅助系统( L2 )搭载率达到 30%以上,联网车载信息服务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到 60%以上;交通运输部 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 :2025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全要素、全周期的数字化升级迈出新步伐,数字化采集体系和网络化传输体系基本形成;国务院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发改委、工信部等 11个国家部委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 :针对车联网产业发展技术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道路交通管理行业应用需求,分阶段建立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信息来源:亿欧汽车根据公开资料整理201820192020亿欧汽车:( 2017年 -2020年)中国车联网主要政策盘点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落地 , 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 。 2020年 2月 , 11部委联合出台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作为标志性事件 , 意味着车联网产业将在中国获得高速发展重大机遇 。 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数据开放模式 。 尤其是和金融保险 、 出行服务等行业的深度融合 , 以及解决好汽车产业涉及的数据所有权 、 使用权 、 经营权问题 , 将有可能探索出崭新的市场空间 。Part 1.中国车联网发展现状1.1 车联网的定义1.1.1 车联网的概念1.1.2 车联网产业图谱1.2 车联网产品驱动因素1.2.1 政策指导1.2.2 技术驱动1.2.3 车企战略Part 2. 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分析2.1 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2.1.1 软件服务2.1.2 硬件支持2.1.3 整体解决方案2.2 中国车联网商业化存在的共性问题2.2.1 行业标准尚未统一2.2.2 信息安全存在漏洞2.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Part 3. 中国车联网商业发展启示3.1 BATH的车联网布局3.2 中国车联网 A股及创新企业3.3 中国车联网 “ 破圈 ”3.4 2020中国车联网企业创新30强 榜单1.2.1 政策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