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险企养老社区发展和海外经验.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我国险企养老社区发展和海外经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我国险企养老社区发展和海外经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我国险企养老社区发展和海外经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我国险企养老社区发展和海外经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我国险企养老社区发展和海外经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请务 必阅读 正 文之 后的信 息披露 和重要声 明 industryId investSuggestion ( investS uggesti onChan ge relatedReport emailAuthor 分析师: wangchenyjyxyzq S0190520060001 投资要点 summary 目前大多龙头险企均已布局商 业养老产业 链 , “养老年金+养老地产+长期护理”产业 链雏形初现, 但整体还处于初期 阶段。 本篇报告重点讨论险企养老社区的现状以及 美 国养老社区的经营情况。 我 国险企的 养老社 区布局 处于初 期阶段 , 各家 险企养 老社区的 投资模式 和定位 有所不 同 ,目前大 多 还处 于运营 亏损的 阶段 。 我国保险公司在 2010 年后陆续开始布局养老 社区, 目前部分社区已进入运营阶段 。 投资模式上 , 部分险企采用 重资产模式, 使用 自有资金建立养老社区,部分 险企则采用纯轻资产或轻重资产结合 的模式;定位上, 目前龙头险企的养老社区整体上以高端养老社区为主,但 具体定位上 (例如以度假型 活力养老社区为主或采用 CCRC 模式)有所区别。我国险企养老社区的收入来源包括 入门费、 会员卡、 月费和其他服务费 用等,并 通过给予满足条件的保险客户入住养老 社区的资格、 优先入住的权限和部分折扣优惠的形式来实现 和保险业务的 联动。 由于 我国险企养老社区仍处于初期阶段, “只租不售”的监管要求也使险企养老社区的投 资回报周期较长,目前大多数养老社区还处于运营亏损的阶段。 在 需求加大 和政策 支持下, 我国 险企养老 社区发 展空间 较大。 我国处于人口老龄化加 剧的背景,同 时 “421 ”家庭数量逐渐增加,造成了子女赡养压力和家庭养老难度加 大, 给予了养老社区更大的需求空间 , 并且目前险企主要以高端养老社区为主, 在一 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传统家庭观念对于机构养老的排斥 。 政策对于机构养老的发展处于 支持态度, 主要体现在提出发展目标、 税收优惠 (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收入以及用于 社区养老的土地等)和补贴等 ,对养老社区的发展带来正面作用 。 美 国养老社 区产业 链明确 , 目前 投资方大 多能实 现盈利 , 运营 机构 由于 折旧等 问题 出 现 亏损状态 。 在政策支持和人 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美国养老社区在 1960 年后开 始加快发展,1980 年到 2000 年期间美国养老社区的发展达到高峰期。 美国养老地产 产业链结构明确,可分为投资方、开发商和运营机构 ,投资方投资方包括政府部门、 私募基金和 Reits 等, 通常采用 净出租模式或委托运营模式; 开发商 承担地产开发过 程中的风险, 开发商也可能同时是投资者和运营者 ; 运营机构主要以自有或向投资方 租赁的养老社区的经营获得利润, 收入来源主要为客户的租金 和 投资方委托运营的管 理费。 美国的养老地产运营机构 由于资产折旧的支出较大, 通常 净利润长期为负 (包 括最大的运营机构 Brookdale ) , 但 EBITDA 通常为正; 投资 方大多能 够实现盈利, HCP 、 Welltower 和 Ventas 等龙头的 近 5 年平均 ROE 在 3%-7% 之间。 我国险企的养老社区大多同时为投资方和运营商, 虽然目 前处于亏损状态 (不考虑地 产 本 身 的 增 值 ) , 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入住率的提升,养老社区在未来有望逐渐实现 盈利。 更为重要的是, 保险业务和养老社区能够形成 更多的协同效应, 提高险企品牌 竞争力, 例如目前险企还基本处于观望和研究的长期护理险等, 优先布局的险企会有 较大的先发优势。 我 们再 次强调 健康和养 老是 保 险行业 长期最 重要的增 量, 且二者 能 够 形成一定 的协同 效应 , 保险行 业还有 10 年以上 的 “ 黄金发展 期” , 并且 将逐 渐 往高 质 量方向发 展,在 目前估 值仍相 对较低的 情况下 ,继续 从配置 的角度推 荐保险 板块 。 title 我国险 企 养 老 社区 发展和 海外 经验 createTime1 2020 8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