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电商平台抗疫助农实践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2021电商平台抗疫助农实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2021电商平台抗疫助农实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2021电商平台抗疫助农实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2021电商平台抗疫助农实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2021电商平台抗疫助农实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电商平台抗疫助农实践报告 目录 一、疫情之下国家保障农产品供给和春耕生产的主要措施 . 3 (一)农产品供给 . 3 (二)春耕生产 . 4 二、主要电商平台抗疫助农的实践做法 . 5 (一)主要电商平台抗疫助农的实践情况 . 5 (二)电商平台保障农业产业链运行实践 . 9 三、未来展望及对策建议 . 12 (一)未来展望 . 12 (二)对策建议 . 14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一年之计在于春。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 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要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 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关注短 期农产品供给以及春耕生产,确保农业产业链正常有效运行,是当前电商平台抗 疫助农的重要任务。本报告通过分析疫情之下我国农产品供给和春耕生产面临的 变化,继而梳理分析国内主要电商平台抗疫助农的具体实践,最后对未来形势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疫情之下国家保障农产品供给和春耕生产的主要措施 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当前进入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 3 月 4 日的中 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指出,“当前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 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 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完善相 关举措,巩固和拓展这一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力争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条 件。”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会对市场链、供应链和贸易链 产生影响,就农业和食品领域而言,涉及到养殖业、食品加工业、零售业及餐饮 业等多个领域,对农产品供 给、春耕生产和农业产业链运行带来挑战。 (一)农产品供给 面对蔬菜水果供给问题,各级政府和电商平台等企业的有效举措,明显减轻 了疫情影响。 第一,各地政府保障运输 。各地政府努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农产 品运输保障工作,全力确保“菜篮子”产品出得了村、上得了路、进得了城,将 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纳入生活必需品运输保障范围。 第二,商超加大蔬菜水果供 应。 疫情期间,城市商超大多数正常营业,保证蔬菜水果的正常销售。一些地方 出台对商超的补贴政策,调节蔬菜水果价格,减缓居民恐慌心理,防止因抢购囤 货造成物资短缺。 第三,电商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新电商平台针对疫情等特 殊情况,集中力量发挥优势,协助遭遇滞销的各地农户对接平台消费者,促进农 产品上行。在各方努力下,疫情对于蔬菜水果供给的影响处于较低水平,物价和 供给量基本稳定,基本能够保证市民正常需求。 (二)春耕生产 我国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的一半以上,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就是 保障全年经济基础和社会稳定。每年 3 月至 5 月是我国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春 耕生产自南向北陆续展开,种子、化肥、农药、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有效供应, 对保障春耕生产和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障春耕生产,部分省份已出台相关措施,涉及农业企业复工复产、重 点农企包保、疏通农业生产资料运输通道、降低融资成本等。供销社、农商行、 中储粮、农发行等多部门联合,在农资供应和融资信贷等方面为农民提供便利服 务,帮助农户顺利开展春耕生产。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供销社发挥农资主渠道 作用,储备化肥可用量 120 万吨,占到全省春季用量的三成多;山东省农信联社 计划单列专项资金 100 亿元支持农业生产 1。一些农业社会化服务互联网公司, 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性地研发“无接触种地”春耕新模式,会员农民只需要在 其平台上选择服务或产品,便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农事、农资等服务, 既有效实现疫情防控,又能保证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部分电商平台联合全国农产品公益联盟,为小农生产主体提供优质农资直供 服务,推动农业生产资料下乡。部分地区基层农业部门利用互联网平台,线上组 织专家和农技推广人员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针对农民对于选种、施肥施用等问 题,给予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通过为农民提供线上技术指导,增 强农民在疫情期间进行农业生产的信心,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可见,政 策支持引导以及实践创新举措,对保障我国疫情期间春耕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主要电商平台抗疫助农的实践做法 2020 年 2 月 2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 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疫情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抗疫助农 实践,为供需处于两端的城镇居民和农业生产者搭建起了桥梁,很大程度上满足 了城镇居民购买农产品和食品的需求,减轻了外出购物带来的防疫压力,有效缓 解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帮助农民在特殊时间减 少损失,同时致力于保障农业产业链的顺利有效运行,促进经济恢复和繁荣。本报告对拼多多、阿里巴巴和京东三 家国内主要电商平台进行分析。 (一)主要电商平台抗疫助农的实践情况 1. 拼多多设立“抗疫助农”专区,大力推动“农货产销对接”。 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视频会议,在农业农村部指导下,新电商拼多多发起成立“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公益联盟”,并协同各 会员单位积极与全国农业产区展开农产品产销对接。拼多多一直致力于打通农产 品上行的难点、痛点,大力推动“农货产销对接”,发挥平台“天网” +“地网” 农产品供需匹配机制的优势。相关数据显示, 2019 年拼多多平台农产品成交额 达到 1364 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农产品上行最大的平台之一。 拼多多于 2020 年 2 月 10 日正式上线“抗疫开拼、爱心助农”专区。该专区 覆盖包括 230 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在内的全国近 400 个农产区,商品覆盖脐橙、苹 果、草莓等各类水果和主要生鲜食材。消费者通过拼多多 APP 首页搜索“助农” “农货”等关键词以及限时秒杀等入口,即可直达该专区,以最优惠价格购买产 地直发的水果和蔬菜。截止至 2 月 23 日,“抗疫助农”专区累积售出超过 1900万斤农产品,累计帮扶各类型农户超过 6300 余户,覆盖全国 400 个农产区 230 多个贫困县。 2 月 14 日,拼多多紧急开通“滞销农货反馈通道”后,截至目前, 拼多多已收到来自 23 个省及直辖区的超过 500 条信息反馈,涉及近百种农产品, 拼多多抗疫助农小组联合平台商家全力对接帮扶,目前已有超过 40%通过拼多多平台实现线上销售。 2 月 17 日,农业农村部指导拼多多联合优农协会专项采购百亿贫困地区农产品。2 月 19 日,拼多多“农货产销对接”活动首日开启,首 批上线的助农产品超过 55 种,活动上线首日,总计售出超过 100 万斤农产品。 随着物流运力持续恢复,拼多多“抗疫助农”专区成交订单继续快速上升。来自各个主要农产区的高品质农产品,以实惠价格持续受到全国消费者热捧。为了保障“抗疫助农”专区顺利运营,拼多多全方位多角度实施保障工作。 第一,集中全平台资源,优化产销对接。 拼多多为了解决农产品直销和果蔬 生鲜订单猛增的供需错位问题,线上线下两手抓。线下,直接或间接发动近 6万名新农人,对接 400 多个产区,帮助农产品出村。线上,通过“抗疫农货”专 区,给予农产品最高优先级的流量扶持,帮助农产品进城,以最短路径直达消费 者,以最优惠价格购买产地直发的水果和蔬菜。 第二,联合各方力量,打通农产品上行通路。 一方面,通过新农人迅速摸清各主要产区的库存现状,按照销售周 期对农产品进行排序,将库存紧张、食用周期短的农产品,优先推送到消费者面 前。另一方面,协调邮政、顺丰等骨干物流企业,保障重点产区的农产品上行通畅。同时,对平台农货系统里的产区信息、物流数据以及节点进行了紧急重新规 划,优化农产品上行网络。第三,提供资金扶 持,稳定农产品供应链。 拼多多针 对高频刚需农产品,提供了 5 亿元专项补贴,一方面引导农商以高于市场均价收购滞销农产品,保障小农户收入;另一方面平抑农产品价格,让消费者得到实惠。 此外,拼多多还设立了 10 亿元物流专项补贴基金,针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订单, 每单补贴 2 至 3 元 ,调动小农户和物流企业积极性,保障源头供应。 2. 阿里巴巴搭建“爱心助农”平台。 阿里巴巴于 2020 年 2 月 6 日全面启动 “爱心助农”计划,淘宝、天猫、菜鸟、盒马、饿了么、聚划算、乡村事业部、 数字农业事业部等 20 多个涉农业务全团压上,合力打通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的 全域网络,在助力滞销农产品触网“突围”的同时,加速农产品数字化。 2020 年 2 月 12 日,淘宝宣布设立 10 亿爱心助农基金 2,帮助滞销农产品打 开销路,主要包括:开通“爱心助农专线”,收集滞销农产品信息;推出农产品 特卖系列专区,增加对核心产地农产品集中采购;加大对农产品快递物流专线投入力度,降低农产品在平台的销售成本;帮助涉农商家免费开通淘宝直播,推动 原产地农产品标准化等;呼吁所有参与“爱心助农”项目的商家拿出最好的产品回馈广大消费者的爱心;“村播”推出一些针对性扶持政策,比如批量的主题营 销活动、降低淘宝主播入驻的门槛、流量扶持、培训课的加入等;创新大商家与 农民直播连麦帮卖的形式,力求用最新颖的形式助力农产品上行。阿里巴巴通过 更加生动的形式帮助滞销农产品更好地触达消费者。 3. 京东开通“全国生鲜产品绿色通道”。 京东于 2 月 10 日发布“告全国农 人书”,宣布开通“全国生鲜产品绿色通道”,全面开放并倾斜供应链、物流、 运营、推广等核心资源,解决滞销生鲜农产品上 行问题,让这些优质的生鲜产品迅速送达更多用户手中。 “绿色通道”所提供的支持和扶助的措施包括:京东生鲜将为平台商家提供 入驻、运营、推广等帮扶政策,例如极速审核、流量倾斜;为湖北商家制定“商 家成长专属服务”,减免疫情期间的平台使用费、代运营服务费;通过公开邮箱, 京东向全社会收集受疫情影响导致滞销的农产品信息;京东物流专门为绿色通道 推出冷链专项支持方案,针对滞销农产品搭建专线解决运输问题,并进行重点升 级保障,优先生产、优先派送。针对交通受阻问题,京东冷链充分依托冷链仓配 网、冷链卡班网、生鲜宅配网“三位一体”的冷链布局网络,及时对运输线路做出调整。京东的“全国生鲜产品绿色通道”已经初现成效,未来将继续促进农产品上行和农民增收。 (二)电商平台保障农业产业链运行实践 疫情期间,一批主要电商平台大力推动物流产业链发展,帮助食品加工企业、 餐饮服务业渡过难关,保证农业产业链合理平稳运行。 1. 减少产业各环节人员接触机会,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风险。疫情期间,尽 量减少产业工人接触机会,是降低感染风险的主要途径。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利用 网络服务系统,既保证了商业信息的有效互动沟通,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了人员接 触几率,实现足不出户完成业务产品往来的交易环境。 第一,建立农产品不接触 配送新模式。疫情期间为保障人员安全,多家电商推出“不接触配送”服务新模式,消费者与电商平台、物流人员约定时间及配送位置,实现 无接触送货 ,减少 传染风险。以生鲜蔬菜为例,通过电商平台助力,基本可实现所有生鲜蔬菜源头 整车拿货,产销地无缝链接;再通过各中心仓检测加工,配送到各小区分销店; 消费者通过小程序下单买菜,不出小区即可购买,减少了出门在外的时间,也减 少了病毒传染危险。 第二,建立农产品网上会客厅。 通过构建数字大平台,实现 在线交流,平台议价。以广东省为例,广东农产品采购商联盟联合 800 多家企业 搭建“保供给稳物价安民心”行动平台 3。 2020 年 2 月 3 日,平台首次上线采购 商会客室,供货商直接进入网上会客室,与采购商在线交流,根据采购商需求实 时对接供货。 2. 充分利用现有物流体系,保证农产品供应通畅。 各大电商平台在疫情期间, 积极承担企业责任,实现对于商家、农户、食品加工业企业的实时调整,柔软宽 松管理,进一步为产业链各环节减轻负担。第一,保证食品加工类企业供应稳定。 疫情期间,各大电商平台联合顺丰、中国邮政等物流公司,对已复工食品加工类 企业,提供绿色通道,保证加工类企业及时获得相关农产品投入,同时帮助农户 拓展产品销路,促进产销衔接,降低农户损失。 第二,减轻农产品平台商家物流 压力。 疫情发生后,各大电商平台对销售农产品的商户给予支持及补贴,对采购 农产品提供大量支持措施,对于在疫情期间坚持承担物流成本并向消费者发货的 商家给予补贴,用于激励所有在疫情期间内坚持服务消费者的商家。此外,对于因疫情缺货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发货的商家,协助其承担订单取消费用。 3. 发挥批发采购作用,建立产销对接的销售体系。 第一,建立单位食堂直销体系。 由于餐饮服务行业大量关闭,导致农户水果 蔬菜无法及时销售,造成农户损失。然而,部分疫情严重地区医疗服务机构,难 以获得稳定的食品供应来源。各大电商平台积极开展对接服务,保证生活必需品 及时供应。 2020 年 2 月 2 日拼多多召集部分相关员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前 上岗,启动“农货天网系统”,迅速从有配送能力的省份,调集新鲜水果蔬菜直供医院食堂,保证流通渠道通畅,将疫情对于供应的影响降至最低。 第二,发挥临时性批发市场作用。 受疫情影响,大量批发市场关闭或减员, 导致农产品运行不畅,中转缓慢。各大电商平台积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