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科幻电影行业概览.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国科幻电影行业概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年中国科幻电影行业概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年中国科幻电影行业概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9年中国科幻电影行业概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9年中国科幻电影行业概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报告编号19RI0499 头豹研究院 | 休闲服务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消费研究团队 科幻电影是以建立在科学上的幻想情景为背景展开 叙事的影视作品,通过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幻想,展 现出电影作者对人类处境、社会、哲学或政治议题 的关注和探讨。2018 年上半年中国科幻电影总票房 为 95.1 亿元。未来随着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体系的逐 渐成熟及科幻电影制作质量的提升,中国科幻电影 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有望成为中国电影行业 的新增长点。 热点一: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娱乐性消费支出提升 热点二:中国科幻电影工业化体系将日益完善 热点三:大型互联网公司逐渐入局科幻电影行业 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带动了中国科幻电影行 业消费的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 至 2018 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67.1 元增长至 28,228.1 元,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为消费者进入电影院观 看电影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中国居民人均教育、文 化和娱乐消费支出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为中国科幻电 影行业发展提供了增长动力。 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国际特效制作团队经过多年发展具备 拍摄各类型电影的经验,在特效化妆和模型制作等细分 领域形成了专业分工和成熟的协同管理体系,中国影视 特效行业由于经验与核心技术的缺乏尚未形成专业化成 熟体系,然而随着中国本土科幻电影的兴起,科幻电影 产业链各部分将积累充分的行业经验,进而发展出成熟 的体系。 大型互联网公司利用手中的流量资源与平台优势与影视 制作和宣发公司合作制作科幻电影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制作出优质科幻电影如 星际迷航 3: 超越星辰 与 流 浪地球等,未来将有更多优秀科幻电影制作出品。 孟树远 邮箱:csleadleo 分析师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休闲服务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概览 休闲服务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网络大电影行业概 览 休闲服务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 3D 眼镜行业概览 2 报告编号19RI0499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市场综述 . 6 2.1 科幻电影定义及分类 . 6 2.2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市场规模 . 8 2.3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发展历程 . 9 2.4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产业链分析 . 11 2.4.1 上游分析 . 11 2.4.2 中游分析 . 13 2.4.3 下游分析 . 14 3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驱动及制约因素 . 16 3.1 驱动因素 . 1 6 3.1.1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娱乐性消费支出提升 . 16 3.1.2 中国科幻产业及受众的兴起 . 17 3.1.3 中国科幻教育提升中国科幻电影行业发展潜力 . 1 8 3.2 制约因素 . 1 9 3.2.1 中国特效制作公司技术水平较低 . 19 3.2.2 科幻电影对创作团队要求高 . 19 3.2.3 复杂的电影审查制度影响中国科幻电影行业发展 . 20 4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政策及监管分析 . 21 3 报告编号19RI0499 5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市场趋势 . 22 5.1 大型互联网公司逐渐入局科幻电影行业 . 22 5.2 中国科幻电影工业化体系日益完善 . 23 6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竞争格局 . 24 6.1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4 6.2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代表企业分析 . 25 6.2.1 华视娱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5 6.2.2 上海鹏城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26 6.2.3 七娱乐影业集团有限公司 . 27 4 报告编号19RI0499 图表目录 图 2-1 科幻电影分类(根据题材划分) . 7 图 2-2 科幻电影分类(根据科学严肃程度划分) . 8 图 2-3 中国电影行业市场规模(以行业综合收入计) ,2014-2023 年预测 . 8 图 2-4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发展历程 . 9 图 2-5 科幻电影行业产业链 . 11 图 3-1 中国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2018 年 . 16 图 3-2 中国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2014-2018 年 . 17 图 4-1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相关政策 . 22 5 报告编号19RI0499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娱乐、消费、互联网等领域着手,研究内容覆 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向上市 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 企 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文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7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499 1.2 名词解释 类型片: 由不同题材或技巧形成的不同影片形态, 如犯罪片、 恐怖片、 悬疑片、 西部片、 喜剧片和科幻片等。 码洋:图书出版发行部门用于形容全部图书定价的总额。 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在电影行业中指品牌,比如流浪地球电影 为中国科幻文学 IP。 2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市场综述 2.1 科幻电影定义及分类 科幻电影是以建立在科学上的幻想情景为背景展开叙事的影视作品,属于类型片的一 种。科幻电影通过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幻想,展现出电影作者对人类处境、社会、哲学或政治 议题的关注和探讨,从而满足观众对人类与未来世界关系的想象。 7 报告编号19RI0499 根据题材的不同,科幻电影可分为赛博朋克、机器人、穿越、太空和外星人等题材类型 (见图 2-1) : (1)赛博朋克(Cyberpunk)题材类科幻电影,又称网络朋克、电脑朋克、 赛伯朋克和数字朋克,是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黑客、网络与大型企 业之间的关系设计内容情节的科幻电影。赛博朋克题材类科幻电影的代表作品有第十三 层 、 银翼杀手 、 全面回忆和攻壳机动队等; (2)机器人题材类科幻电影,是以机 器人为主要参与者之一设计内容情节的科幻电影,代表作品有机器管家 、 机械战警和 终结者等; (3)穿越题材类科幻电影,是以时空穿越为背景设计内容情节的科幻电影, 代表作品有十二猴子 、 回到未来 、 源代码和蝴蝶效应等; (4)太空题材类科幻 电影,是以太空为背景设计内容情节的科幻电影,代表作品有星球大战 、 星际迷航和 太空漫游 2001等; (5)外星人题材类科幻电影,是以外星人为主要参与者之一设计内 容情节的科幻电影,代表作品有第五元素 、 ET 、 WALL E和黑衣人等。 图 2-1 科幻电影分类(根据题材划分)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根据科学严肃程度的不同, 科幻电影可分为硬科幻电影和软科幻电影 (见图 2-2) : (1) 硬科幻电影是以医学、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严肃科学为基础设计内容情节的科幻电影, 其主旨在于探讨科技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代表作品有海底两万里 、 攻壳机动队和 黑客帝国等; (2)软科幻电影是以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和哲学等人文科学8 报告编号19RI0499 为基础设计内容情节的科幻电影,其主旨在于表现电影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代表作品有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 时空恋旅人 、 盗梦空间和降临等。 图 2-2 科幻电影分类(根据科学严肃程度划分)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2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市场规模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 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在休闲娱乐领 域的消费逐渐增加。 电影作为居民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 行业得以稳定发展。 根据国家 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电影行业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296.4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609.8 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 19.8%。 受益于中国电影行业整体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科幻电影行 业取得了较大突破。根据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 2018 年 11 月发布的 2018 科幻产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院线科幻电影市场总票房为 129.6 亿元,同比增长 61.6%。2018 年上半年中国科幻电影总票房为 95.1 亿元。未来随着中国 科幻电影工业体系的逐渐成熟及科幻电影制作质量的提升,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市场规模将持 续增长,有望成为中国电影行业的新增长点,预计到 2023 年,中国电影行业市场规模将达 到 825.9 亿元(见图 2-3) 。 图 2-3 中国电影行业市场规模(以行业综合收入计) ,2014-2023 年预测9 报告编号19RI0499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自 1958 年开始发展, 经历了集体创作阶段、 数字化商业阶段和崛起 阶段(见图 2-4) 。 图 2-4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集体创作阶段(1958-1993 年) 1958 年,中国北京电影制片厂将中国话剧作家、歌词作家田汉的同名话剧十三陵水10 报告编号19RI0499 库畅想曲改编为科幻电影,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诞生的第一部科幻电影。1963 年,上海 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科幻电影小太阳 。1980 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科幻电影珊 瑚岛上的死光 ,上述两部电影展现了中国本土科幻电影拍摄者的积极探索,为中国科幻电 影集体创作阶段重要的科幻电影著作。1988 年,由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出品、知名作家张 之路编剧的中国第一部儿童科幻电影霹雳贝贝上映,受到少年观影群体的普遍好评,填 补了国内儿童科幻电影的空白。此后儿童电影制片厂开始大力支持科幻电影拍摄, 魔表 、 大气层消失 、 疯狂的兔子 等多部儿童科幻电影先后在中国上映。 在中国科幻电影行业 的集体创作阶段,除上述电影厂商外,西安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公 司也先后在科幻电影领域进行过尝试。 这一时期的电影出品商多为国有电影厂, 民营电影企 业尚未出现,科幻电影拍摄和出版目的以宣传教育为主。 (2)数字化商业阶段(1994-2014 年) 1994 年 8 月, 中国广电部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 , 决定自 1995 年起由中影公司每年以票房分账发行的方式进口十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 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自此中国电影观众可在影院观看到全球范围内的优秀科 幻电影作品, 提升了中国科幻电影观众的眼界。 对标中国国内科幻电影水平, 在此时期国外 科幻电影创作者基于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持下创作了大量优秀科幻影片,例如星球大 战 、 强殖装甲 、 勇闯青蛙城 、 未来冲击 、 异形毁灭者和黑客帝国等。21 世纪 后,电脑特效技术逐渐发展成熟,进而衍生出全球首部 3D 科幻电影作品阿凡达 ,该影 片在上映后大获成功。 特效视觉技术的成熟推动全球科幻电影发展呈现题材多样化趋势, 内 容逐渐延伸至外星人、 穿越、 机器人和太空等主题。 然而这一时期由于中国科幻电影制作缺 少成熟的制作体系, 在依靠票房支撑的数字商业时代, 国产科幻电影难以与具有完整工业化 制作体系的外国科幻电影竞争。 11 报告编号19RI0499 (3)崛起阶段(2015 年至今) 2015 年 8 月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著作三体获得第 73 届雨果奖最佳长篇 故事奖及 2016 年 8 月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著作北京折叠获得第 74 届雨果奖最佳 中短篇小说奖后,中国兴起科幻热潮,科幻读者数量、科幻主题活动日渐增多,科幻电影票 房逐渐提高,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9 年 2 月,中国本土科幻电影流浪 地球与疯狂的外星人在中国上映,分别获得了 46.55 亿元和 22 亿元票房,显示出中 国电影观众对本土优秀科幻电影的支持。 2.4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产业链上游主体为科幻电影融资和制片,中游主要为科幻电影发行, 下游主要涉及科幻电影放映(见图 2-5 ) 。 图 2-5 科幻电影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 上游分析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融资、制片环节,参与主体为电影制片商和投资者。 (1)融资环节 12 报告编号19RI0499 电影行业主要融资方式为风险投资、广告投入、个人融资、间接融资、电影基金、政府 出资、版权预售和金融贷款。融资环节关注的影响因素包括电影剧本、题材、导演、演员、 电影发行方及电影特效制作方等: 电影剧本为电影内核, 内容情节设计优秀的剧本可提升 观众观影体验,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电影。此外,著名作家的作品可提升电影知名度,如科 幻流浪地球改编自科幻作家刘慈欣同名小说流浪地球 ,在电影上映前的宣发阶段就 已获得市场关注; 电影题材是决定其能否在中国上映的审核标准之一, 符合电影审查制度 审核标准且能迎合市场热点的科幻题材才具有投资回报性。 科幻电影题材的选择是投资人考 量电影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衡量标准, 优质的电影题材可提升电影票房成绩, 为投资人 带来巨大收益; 电影导演为电影拍摄的负责人, 全程参与剧本改编、 场景搭建、 演员确认、 电影拍摄与后期制作等环节, 优秀的电影导演可提升电影知名度, 在电影上映前可吸引投资 人对其注资, 在电影上映后也可凭借影片拍摄质量提升电影票房; 演员的演技水平决定着 电影的观赏价值, 一方面优质演员可凭借演技完整呈现电影所需的艺术表现手法, 提升观众 观影体验。另一方面,知名电影演员常具有流量优势,可吸引更多的观影群体,从而提升电 影潜在票房; 电影发行商负责电影的宣传及营销环节, 优秀的电影发行方可在短时间内提 升电影知名度, 吸引投资者及电影观众的关注; 科幻电影常具有大量特效镜头, 优秀电影 特效制作公司可完美展现剧本与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为消费者提供震撼的观影感受。 中国电影产业融资多依赖国家电影产业基金资助。 对于间接融资募集资金方式, 中国电 影融资资金担保体系相对淡薄, 间接融资所融合的资金难以获得保障和回馈。 对于个人投资 者投资拍摄的电影, 电影必须具备很大的商业热点、 符合当下市场潮流, 使投资者认为有利 可图时才会放心融资。 综上所述, 投资方在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后决定是否对电影进行投资, 由于电影融资是电 影制作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上游融资环节中电影的投资方议价能力强。 13 报告编号19RI0499 (2)制片环节 科幻电影的影片制作涉及电影导演、 制片、 美术、 摄影、 录音、 后期制作和特效等部门: 电影导演负责确定拍摄场地、 设计拍摄方案和计划、 与摄制组沟通方案、 帮助演员熟悉剧 情并理解角色等工作, 在电影拍摄过程中通常需要多个导演协同合作, 如总导演负责组织和 指导摄制组内所有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作安排、 副导演负责协助总导演完成影片的艺 术创作和拍摄工作、演员副导演负责为影片角色寻找合适的演员等;制片部门负责电 影拍摄前期的融资, 电影拍摄时的拍摄准备及现场工作人员调度及电影拍摄完成后的后期制 作监督等工作, 始终贯穿于电影拍摄的整个流程; 美术部门包含服装和道具部门, 负责对 制景、 服装和道具进行管理和指导, 使所有美工部门工作人员可统一创作思路, 对电影中的 美学风格达成共识; 摄影部门负责对电影拍摄手法和布光方式进行提前设计, 并据此购买 或租赁器材;录音部门负责与导演沟通并确认拍摄场地的录音条件和设计电影的声音效 果;后期制作部门负责电影画面剪辑、电影声音制作、电影字幕、片头片尾信息表的制作 等; 特效部门负责对电影进行后期处理, 对实景拍摄无法达到的效果进行补充添加。 中国 主要影视特效制作公司包括 Base FX、天工异彩、MORE VFX、北京威驰克、红点影视、楷 魔视效、 聚光绘影和视点映画等。 由于科幻电影中的特效镜头数量较多, 电影特效处理的水 平决定电影质量,因此电影特效处理在这一环节的议价能力强。 2.4.2 中游分析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产业链中游为电影发行环节, 参与主体为电影发行商。 科幻电影的发 行流程为电影发行商从制作商购得代理权或电影发行权后, 与院线公司合作, 在院线公司旗 下的影院放映电影。由此可见,电影发行公司的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1)制定影片推广和营 销策略; (2)与院线公司洽谈合作; (3)电影拷贝投放; (4)电影版权销售。 14 报告编号19RI0499 电影发行商负责科幻电影的推广和营销工作, 优秀的宣发团队可使电影在短时间内提升 热度和曝光度,带动电影票房销量的提高。 2.4.3 下游分析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产业链下游为电影放映环节, 参与主体为电影院线公司、 电影影院及 观影群体。 (1)院线及影院 电影放映环节包括院线公司及影院: 电影院线公司为若干电影院的统筹管理方, 常由 一线电影院采取统一供片或资产联结方式组成, 也有大型集团企业统一构建系列电影院, 如 万达影院等。 电影院线公司与发行方合作制定影院的电影排片, 对旗下电影院实行统一管理、 经营和排片; 影院是电影的实际放映场所, 其本质是电影院线公司的零售渠道, 是实现电 影收入的关键环节, 影院利用专业设备将影片拷贝转换为屏幕效果, 并负责电影放映与电影 衍生品的销售。 (2)观影群体 观影群体即科幻电影面向的消费者, 为科幻电影提供票房收入。 一方面, 随着中国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 电影等娱乐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占比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 自中国 兴起科幻热潮后, 带动了观影群体对科幻电影热情的提升, 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科幻电影行业 市场规模的扩大。 电影院线负责对电影进行排片和放映,电影的放映周期与放映时间对电影票房影响较 强,科幻电影行业产业链下游三个主体重电影院线公司议价能力较高。 15 报告编号19RI0499 16 报告编号19RI0499 3 中国科幻电影行业驱动及制约因素 3.1 驱动因素 3.1.1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娱乐性消费支出提升 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带动了中国科幻电影行业消费的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 据显示,2014 至 2018 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67.1 元增长至 28,228.1 元,年 复合增长率为 8.8%,其中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4 年的 28,843.9 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39,250.8 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8.0%。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4 年 的 10,488.9 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14,617.0 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 8.7% (见图 3-1) 。中 国 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为中国科幻电影行业的消费增长奠定了基础。 图 3-1 中国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2018 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居民人均教育、 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为中国科幻电影行业发 展提供了增长动力。2014 年至 2018 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由 2,142 元增长至 2,974 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8.6%,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17 报告编号19RI0499 出由 860 元增长至 1,302 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 10.9% (见图 3-2) 。 受益于中国城镇及农村 居民在娱乐消费领域的支出提升,中国电影行业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296.4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609.8 亿元。中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的增长代表中国居民在科 幻电影观影领域消费潜力的提升,促进中国科幻电影行业发展。 图 3-2 中国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2014-2018 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1.2 中国科幻产业及受众的兴起 2015 与 2016 年,随着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和郝景芳凭借三体和北京折叠先 后获得雨果奖,中国兴起了科幻热潮。 2016 年科幻世界杂志零售价上涨 8 元,杂志增加 16 张内页,其内容与价格的提 升体现了中国读者对于科幻期刊内容的喜爱。2018 年上半年,科幻书刊销售量较去年同期 增长超过 50%,图书整体码洋 7.2 亿元,2018 年上半年科幻世界等机构出版的科幻刊 物超过 2017 年全年总额。 科幻新媒体行业兴起,八光分文化公司、未来食物管理局和科幻世界杂志纷纷创办18 报告编号19RI0499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通过举办 “经典科幻作品解读” 和 “科幻春晚” 等活动吸引了大量读者。 喜马拉雅等音频 APP 上线科幻音频作品,并邀请著名科幻作者叶李华进行科幻讲座。 2017 年 12 月,中国第一家以想象力、科幻、脑力认知和科技前沿探索为主要研究方 向的机构“科学与人类想象力中心”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成立。 “科学与人类想象力中心” 主要工作为对全球科幻文化变迁趋势、 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状态、 科幻文学革命和科幻未来主 义等方向进行研究。 科幻期刊、 杂志、 音频、 研究机构和赛事的兴盛表现代表中国消费者对科幻产业关注度 提升,有助于中国科幻电影行业发展。 3.1.3 中国科幻教育提升中国科幻电影行业发展潜力 科幻作品由于同时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 有助于批判思维、 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自 2011 年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科普科幻作品、历 史、 传记和文化读物以及介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 可由各有关学科老师 商议推荐学生进行课外阅读。2016 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收录了刘慈欣 1999 年中 国科幻银河奖获奖短篇小说作品带上她的眼睛 。2015、2016 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曾 以阿西莫夫所作的科幻小说机器人罗比 、叶卡捷林娜奥迦涅香所作的科幻小说超级智 能住宅 等为中考作文题目。 北京市北大附中高中部自 2017 年起开设科幻教育文学类选修 课程,包括科幻文学概论 、 科幻影视概论和25 年经典导读 。2017 年北京景山学 校成立 STEAM 科幻教育团队, 通过科幻小说的科学性、 故事性和精神性带动学生进行电脑 绘画、化学、地理、生物和语文等多学科、跨学科综合学习。北京景山学校 STEAM 科幻教 育团队提出选修课和项目学习模式, 推出 “开放型” 和 “成长型” 课程, 如 “构建未来城市” 和“设计未来机器人”等主题项目,培养学生体验和创新能力,释放和激发学生想象力。 19 报告编号19RI0499 科幻教育的兴起为中国科幻创作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提升中国科幻行业整体 创作水平,增加中国科幻电影素材,推动中国科幻电影行业发展。 3.2 制约因素 3.2.1 中国特效制作公司技术水平较低 中国影视特效行业技术水平低, 缺乏专业特效制作人才, 导致中国本土科幻电影作品在 视觉效果呈现层面难以达到国际水平。 中国特效制作人员创新能力和艺术修养参差不齐, 具 备优秀艺术功底的人员常缺乏对特效技术的了解, 难以将电影导演对作品的艺术需求转化为 特效形式, 擅长特效技术的人员也难以在艺术创作层面通过特效技术贴切表现出导演的艺术 表现需求, 中国影视特效行业严重缺乏两者兼具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 优秀视觉特效师通常 需积累大量项目工作经验, 然而中国特效制作行业流动率高, 缺乏进行深度钻研的特效人员, 难以通过特效技术展现特定艺术要求。中国特效制作公司缺少计算机图形特效创新研发团 队, 特效人员缺乏既懂得程序设计又精通特效制作的复合型人才, 难以在特效制作领域进行 科学创新,制约了中国特效水平的创新和发展。 3.2.2 科幻电影对创作团队要求高 科幻电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