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由“ NTT 投资 NEC 事件 ” 分析 5G 时代 CT领域的新玩家 中国移动研究院 2020 年 7 月 2 / 11 目录 一、 5G 时代 CT 领域的新玩家 . 3 二、传统云计算巨头现阶段更倾向于与运营商合作 . 6 三、新玩家进入 5G 移动通信基础设施领域动因分析 . 8 四、未来的总体判断 . 9 3 / 11 6 月 25 日消息, NTT 宣布将以 644 亿日元 1入资 NEC,本次入股过程将以 NTT 定增 NEC 库存股的形式实现,完成后 NTT 持股比例约为 NEC 流通股的 4.8%。本次合作的主要目的为“共同研究开发最前沿的信息与通信技术”,长期看 NEC 提出要在“通信设备领域实现 2030 年全球市场份额 20%的发展目标”。主要的研发领域将聚焦于“ 5G 通信技术、 6G 超高速无线通信、海底光缆”等。同时 NTT 也在合作公告中称计划在 5G 核心网部署过程中部分采购NEC 的设备和解决方案, 由此 NEC 正式宣告进军 5G,成为 5G 移动通信基础设施领域的新玩家。 一、 5G 时代 CT 领域的新玩家 第一类以 NEC、 Fujitsu 为代表的综合科技 集团。 该类公司主要特点为 一是 企业综合实力较强, NEC 为传统的日本跨国信息技术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涵盖 IT 解决方案、网络解决方案和电子设备等领域。 二是 长期保持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及商业存在, Omdia 报告显示 2019 年 NEC 在该移动通信基础设备领域占全球 0.7%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六。 三是 已经有比较成熟的 5G核心网产品及部署方案。 NEC 技术资料显示, 在年初其已实现了在 AWS 上的 5G SA 核心网解决方案的提供 ,其 5G 核心网解决方案与 AWS 的托管服务相集成,主要的客户对象为电信运营商及企业专网。英国在宣布禁 止华为之后,目前已经逐步开始推进与 NEC1 约合 人民币 42.55 亿元 4 / 11 等公司的联系,计划引入日本供应商已以弥补禁止华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类为 HPE、 Oracal 为代表的传统 IT 技术服务提供商。该类公司主要特点为 一是 IT 技术研发实力较强, HPE、 Oracal 均为传统的软件服务提供商, Oracal 为目前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产品服务主要涵盖服务器和企业应用软件等领域。 二是 具备相关的电信运营商服务经验, HPE、 Oracal 等专攻于企业解决方案领域,与电信运营商也有长期的合作经验, Oracal 向诸多国外电信运营商提供业务支持系统的开发及运营 支持服务。 三是 已经具备5G 核心网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 2020 年初, HPE 联合三星推出 5G解决方案,该方案涵盖无线接入网( vRAN)及 5G 核心网等部分;Oracal 更是早于 2013 年收购了 Tekelec2和 Acme Packet3,目前已完全具备 4G、 5G 核心网解决方案提供的能力。 第三类为围绕 Open RAN Policy 的系列初创公司。 该类公司主要集中于美国,主要云原生通信软件厂商和云原生通信设备制造商,如微软先后收购的 Affirmed Networks、 Metaswitch Networks。以及其他众多 Open RAN Policy 加盟厂商如 Airspan、Altistar 等。该类公司的主要特点为, 一是 更热衷于推动 Open RAN 的发展; 二是 整体规模较小,多以软件技术开发公司的形式存在; 三是 技术创新实力较强。 第四类为以微软为代表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一是 云计算技2 通信软件提供商 3 网络设备 供应商 5 / 11 术领先、云基础设施全球部署领先。微软目前为全球第二大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2019 年微软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为 16.9%,且同比增速超 60%。 二是 产业影响力及生态整合能力较强。微软于 2020年先后完成了针对 Affirmed Networks、 Metaswitch Networks 的收购,目前已通过 Azure 整合了收购的两家通信公司,进而形成了两套产品体系,分别为 Azure Edge Zones、 Azure Private Edge Zones。在 Azure Edge Zones 方面,目前已经达成与 AT&T、 SKT、Vodafone、 Telefonica、 Telstra 等运营商的合作,该服务可直接经由电信运营商 5G 网络接入 Azure,方便开发人员使用 Azure 的API 接口开发跨云和边缘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目前主要的应用方向在工业物 联网、媒体、机器人、以及云游戏等领域。在 Azure Private Edge Zones 方面,微软则计划整合收购的通信产品供给能力, 专供大型工业企业构建 5G 企业专网 。目前主要的应用方向在 智能工厂、物流以及医疗 等共三个领域。 6 / 11 图 1 微软 5G 企业专网解决方案示意 以上梳理的四类企业基本上也为目前美国力推的 Open RAN Policy 的主要成员。 Open RAN Policy 5 月 5 日官宣, 31 家公司发起成立,用以推动 Open RAN 政策。其主要的初始成员包括三类,一是 AT&T、 Verizon、 NTT 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二是微软、亚马逊为代表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三是三星、思科、 Juniper、Fujitsu 以及围绕 Open RAN 所成立的一系列美国初创公司如Airspan、 Altistar 等。 表 1 Open RAN Policy 主要成员 电信运营商 AT T、 Verizon、 DISH Vodafone、 Telefonica Rakuten、 NTT 云服务提供商 亚马逊、微软、谷歌、 IBM、 VMWare 电信设备供应商 Airspan、 Altistar、 Mavenir、 NEC、 Parallel Wireless、 Samsung、 Cisco、 Juniper Networks、Fujitsu、 CommScope 等 二、传统云计算巨头现阶段更倾向于与运营商合作 与微软不同, 亚马逊、谷歌 等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进军 5G 移动基础设施领域的商业计划。亚马逊、谷歌等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领域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 边缘计算 领域。 谷歌 于 2020 年 3 月发展了 全球移动边缘云 ( GMEC)战略,该战略将提供与电信运营商共同构建的 5G 解决方案的 产品组合和市场:可用于开发以网络为中心的应用的开放的云平台、以及用于最佳部署解决方案的全球分布式边缘基础设施。而此后,谷歌7 / 11 云宣布与 AT&T 合作,提供由谷歌云和 AT&T 边缘网络支持的 5G 相关边缘计算解决方案。谷歌和 AT&T 还计划在整个网络边缘侧部署服务器,以补充谷歌庞大的区域数据中心,有效缩短响应时间。该服务最终还可以用于为消费类设备,例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 亚马逊 于 2019 年 12 月在其 AWS re:Invent 全球大会上发布了新的边缘计算平台 AWS Wavelength,这一服务可以满足 5G无线网络几毫秒时延需求,并让开发者直接在 5G 网络上构建边缘计算应用。 AWS 不仅仅发布这一平台,同时还发布与 Verizon、沃达丰、 SKT 和 KDDI 四家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合作计划,将 AWS Wavelength 边缘计算服务嵌入到这些运营商的 5G 网络中。 其他如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宣布进军 5G 产业的互联网 IT 企业, 目前的发力点主要还是集中于 5G 应用层面。 2019 年 3 月,阿里巴巴 达摩院宣布成为 XG 实验室,聚集 5G 技术和应用的协同研发,关键突破点是 5G 时代的视频编解码技术、网络传输协议和相关标准 ,并明确披露 6 个 5G 业务率先进军的领域,分别是超高清视频、在线办公、 AR/VR、工业互联网、智能物流、自动驾驶。阿里并非最早关注 5G 技术和应用的互联网公司, 腾讯 早于 2018年 4 月成立了未来网络实验室,致力于对基于 5G 的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云游戏、高清视频直播、工业互联网等典型业务场景进行探索。 Omdia 2020 年 3 月 发 布 的 Hyperscale and Telco Partnerships报告统计分析了 2018、 2019 两年全球主要的大型8 / 11 互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的 322 个对外合作案例,最新的数据表明对于大型互联网公司而言, Cloud、 AI、 Network Services 成为排名前三的战略合作领域;对于电信运营商, Network services, Cloud, Smart places & devices 则是最主要的三个领域。 这一数据显示出由于云计算、 5G 的发展以及云网融合的趋势加深使得电信运营商与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竞合加强,传统 IT、 CT 的产业边界也在逐步变得模糊。 图 2 2018-2019 年电信运营商和大型互联网公司对外合作相关情况分 析 三、新玩家进入 5G 移动通信基础设施领域动因分析 一是 5G 时代云网融合, 5G 网元云化部署,需要丰富完善的光网和数据中心资源,构建基于 MEC 的边缘云架构是 5G 网络全面云化的关键,也是 5G 网络成功部署的基础。 二是 5G 具备三方面特性,其很多重要创新功能如网络切片等需要核心网全面云化的支持,同时 5G 面向千行百业, 5G 应用的发展需要云计算厂商及垂直行业的大力支持。 三是 5G 基础设施部署和行业应用发展将带来新的市场发展机会。预计到 2027 年, 5G 基础设施市场 规模将达到 478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67.1%; 2020 年,全球 5G9 / 11 服务市场规模估计将达到 414.8 亿美元,并且从 2021 年到 2027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43.9%。 总体看主要是由于 5G 核心网的全面云化和接入网开放力度加大为通信设备商基于云计算基础设施进军 5G 提供了可能性。同时 5G 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新机遇,新玩家具备进军 5G 基础设施领域的基本动力。 四、未来的总体判断 云原生模式距成熟尚远,现阶段不会对通信产业链产生过大影响 。 整体看借助云原生实现 5G 核心网部署是行业以及技术发展的新兴趋势,但目前距离成熟尚 远,至少还需要 3-5 年时间。一是 5G 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始部署,传统四大设备商依旧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二是 云原生解决方案尚缺乏完整的市场检验,其在成本控制、产品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尚存疑问; 三是 全球范围内看推动云原生持续发展的动力尚有不足。 5G 企业专网成为短期内最直接的竞争领域 。 从目前的 5G 产业发展形式来看, 云原生解决方案首先应会在 5G 企业专网方面得到应用, NEC、微软等会成为电信运营商在 5G 专网建设方面的直接竞争对手。 一是 5G 时代大型工业企业对于构建 5G 企业专网存在实际需求。全国范围内看 5G 行业专网建设需求将集中在 12类区域,其中,电网、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港口、医院、政府、文体场馆等领域市场空间巨大,预计 2026 年将形成超千亿规模。二是 出于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以及网络自主性等方面考虑,工业10 / 11 企业自建 5G 专网的倾向较高。 三是 云原生建设方式相较部署较为便捷,同时基于如微软、亚马逊等的云计算能力,垂直行业应用的开发及部署效率较高。 图 3 5G 专网建设需求 从目前全球 5G 企业专网的发展情况看,欧洲尤其是德国走在前列。德国目前已经完成了专网频段的划分,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将 5G 频段划分为“全国性频段”、“本地频段”两个类别,其中全国频段分配给德国电信、沃达丰等用以构建全国性的 5G 公网; 3.7GHz-3.8GHz 之间的 100MHz 带宽全部划分为“本地频段”,用于分配给垂直行业部署限于园区和工厂的本地 5G 专网。截至到 2020 年 6 月 25 日,已有 50 家德国企业获得了 5G 专网许可。中国相关的政策计划预计将在年底推出,至于是否类似德国划分专门的“本地频段”用以支持 5G 企业专网 建设, 目前尚没有定论,但可能会存在类似“城建模式”的政策选项。 另外目前国内尚不存在类似微软、 NEC 性质的云原生移动基础设施供应商, 但不排除未来如阿里巴巴等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通过自研或者并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