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内互联网巨头 竞速数据中心建设情况简析 中国移动研究院 2020 年 7 月 2 / 12 目录 一、国内互联网巨头加码数据中心投资 . 3 二、互联网企业加快数据中心建设主要目的 . 3 三、互联网巨头入局数据中心建设的影响 . 6 四、启示与建议 . 10 3 / 12 一、国内互联网巨头加码数据中心投资 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当前加快 IDC 建设是政策所趋,也是产业所需,受到了多家科技巨头重视,今年以来纷纷宣布加大数据中心投资。 4 月 20 日,阿里巴巴旗下阿里云宣布未来3 年再投 2000 亿,用于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 5 月 26 日,腾讯宣布 在未来五年投入 5000 亿元人民币,用于新基建项目进一步布局。在数据中心方面,腾讯将陆续在全国新建多个百万级服务器规模的大型数据中心。 6 月 7 日,快手宣布投资百亿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自建超大规模互联网数据中心。 6 月 19 日,百度宣布未来十年将继续加大在人工智能、芯片、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领域的投入。预计到 2030 年,百度智能云服务器台数将超过 500 万台。 二、互联网企业加快数据中心建设主要目的 1、 满足自身业务发展和战略布局的需要 互联网企业的用户发展速度和业务广度使其采用传统的租赁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其本身的需求。一是运营成本持续增长。 互联网业务对于数据流量资源的消耗非常庞大 ,随着业务的高速增长,服务器跟着不断扩容,租赁和购买数据中心成本将持续上涨 ,虽然自建数据中心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对于高速发展且拥有雄厚资金实力的互联网巨头来说,自建的长期投资回报要高于租赁的投资回报。 二是难以实现快速扩张和调整的能力。 过去数据中心4 / 12 增长和互联网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同步性,但随着互联网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互联网的业务模式的增长更加具有突发性和高速性,数据和流量加 速呈指数级增长,使得在业务“倒逼”下扩容服务器已经越来越难以奏效,基础架构无法快速扩展和调整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三是对维持未来发展的独立性至关重要。 自建数据中心从安全角度来说,显然比把企业核心数据放在别人的机房中更加安全,也避免了从竞争对手处购买数据中心、云计算资源等为他人做嫁衣的状况。 另一方面,科技巨头目前已并非单纯培养用户和流量,而是聚焦于科技基础设施和核心科技,从在长期内奠定真正的竞争优势。一是数据中心能够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重要的资源卡位优势。作数据中心主要面向云计算、 5G、 AI、物联网等,是进入 万物互联时代的底层支撑,是互联网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互联网巨头纷纷抓紧布局,阿里 2020 年 Q1 资本开支 96.8 亿元,同比增速 48.1%,腾讯 2020 年 Q1 资本开支 61.51 亿元,同比增长 36.51%。 二是,数据中心能够有效保障互联网企业未来业务发展。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关键的生产要素,数据中心作为互联网企业平台数据的物理承载者,是与自身业务结合度最高、可量化、投入产出过程最快的,能够使企业在满足中长期发展需求的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2、 抓住政策和产业需求双重红利 5 / 12 一方面,“新基建”推动数据中心建设迎来政策利好 。仅 2020年上半年,各部委就陆续推出了多项政策推动数据中心建设和发展,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细则和政策吸引数据中心投资。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新基建这一概念的整体覆盖面过于广大,而且是宏观经济的范畴,因此,要想发力新基建,必须寻找到一个有效的切入口。而目前,互联网企业选定的入口就是数据中心。 表 1 上半年国家部委关于数据中心相关政策 另一方面,产业需求快速增长推动数据中心市场前景广阔。2019 年,中国 IDC 业务的总体营收已达 1132.4 亿元。未来,受益于互联网行业 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 5G 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普及、疫情下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增加等,国内 IDC 行业仍将保持3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 1。 一是云计算、 5G 等技术商业化日益成熟推动需求扩张。 随着以云服务为代表的云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落地的重要载体更是发展迅猛, 5G 商用带来的更快更大的流量,也对数据中心容量产生了更多的需求。 二是1 来源:信通院 数据中心白皮书( 2018 年)、艾瑞 2020 年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发展洞察 1 月 14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多部位共同发布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 4 月 20 日, 发改委 首次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范围,数据中心作为算力基础设施位列第一方面内容 ; 5 月 30 日 发改委 透露,将在 2020 年制定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并实施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重大工程,将在全国布局 10 个左右区域级数据中心集群和智能计算中 心; 7 月 10 日,工信部在网站发布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 2020 年工作计划 , 提出 要 在 2020 年 12 月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 6 / 12 疫情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疫情为整个社会数字化进程加速带来了新的契机 ,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诸多需求的爆发 ,许多企业的数字化意识觉醒,数字化转型提速,使得数据中心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互联网巨头入局数据中心建设的影响 1、 推动和加速数据中心转型升级 在规模方面,将推动数据中心朝大型化、集约化的方向迈进。截至 Q2,全球超大规模商运营的大型数据中心总数增至 541 个,有超过 100 个新的超大规模中心正在建设中。中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仅占全球的 9%2,而美国占据 38%,其中亚马逊和谷歌掌握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5G 时代的都来 催生海量数据,推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发展,此轮中国互联网巨头数据中心建设的重点方向也是超大型数据中心。 在选址方面,数据中心逐步从一线城市外迁。 互联网巨头总部多位于一线城市,且一线城市数据中心需求量明显更高,但一线城市当前土地和电力资源已到开发极限,未来将形成诸多环一线城市数据中心产业带。比如对于北京而言,随着 2019 年严控政策的推出,拥有土地和能源优势的张北,内蒙,怀来和廊坊都将成为北京计算力需求外溢的承接者。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巨头自带大需求,不用考虑出售率、上架率等问题,因此在选择数据2 来 源: Synergy Research Group: Hyperscale Data Center Count Reaches 541 in Mid-2020; Another 176 in the Pipeline 7 / 12 中心的地理位置时更容易考虑在成本更低的偏远地区建立数据中心,而不用担心长期运维的问题。 在架构方面,推动数据中心虚拟化、模块化的部署。 疫情催生的远程办公、在线视频爆发式增长,强化了互联网企业要求快速部署,有更强的扩展性、更高的空间利用率、可移动等诉求,虚拟化可以加快数字中心服务器的准备时间,提高运行时间和灾难恢复能力;模块化能够解决数据中心建设周期长、一次性投入大、能源消耗高、不易扩展等问题,通过定制化设计让数据中心更为迎合业务需求的变化。目前虚拟化、模块化在大型云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 (HPC)中已变得很常 见,国内外大型互联网公司,特别是拥有云服务业务的企业,如微软、谷歌、亚马逊、腾讯等均在自己的数据中心已采用了虚拟化、模块化的设计。 在运营方面,强化低成本、低功耗数据中心设计理念。 互联网企业新建数据中心通常会将节约能耗的理念贯穿整体设计,如Google、 Facebook 等在建设数据中心的时候,会在附近建设风力或水力发电,提升发电效率。微软则为了节约耗电量在苏格兰海底建设数据中心,通过将机房设计成可上升的形式解决维护问题。互联网企业也更多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和设备,部署创新的低功耗元器件,强化软件技术,加强机器学 习、深度学习及其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互联网企业形成了一套可靠的一体化设计和高效的运维体系,能够有效减少人工,降低成本。 2、 改变数据中心商业模式和竞争核心 8 / 12 一是促进数据中心属性由商业地产 IT 服务过度。 云服务的出现,打破了许多企业购买和使用数据中心的方式,而互联网巨头的数据中心多是作为其云服务的基础载体,更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云的服务、新的技术,形成智慧产业的解决方案,最终让企业、让客户受益。促使传统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创建新的商业模式,更多地以服务而非租赁的形式为客户提供基础设施和增值服务。 二是中心计算 +边缘计算互为补充,成为主流数据中心布局模式。 边缘节点聚焦于实时、短周期的数据处理,中心节点聚焦于非实时、长周期的数据处理,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分工将日益明确,互联网巨头将带领中心节点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向更大规模演进,而第三方数据中心提供商将更多的承担流量分配的角色,解决集中式运算架构中带宽和延迟问题,缓解中心节点计算压力,缩减数据传输成本,边云协同,互为补充。 三是销售能力和运维能力比资源能力更具竞争力。 随着更多自带“地、电、钱”的资源禀赋的新竞争者入场,短期内激烈的竞争将对数据中心的销售能力、成 本控制能力、运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互联网企业自身就是数据中心的大客户, BAT 等巨头正在积极发展 TOB 业务,有望对其企业客户实现绑定,且有大规模数据中心运维经验、融资能力强,更易获得大客户青睐,这使得数据中心竞争力将更多的体现在其销售能力和运维能力上。 3、 短期看加剧市场竞争,长期看份额向头部集中 9 / 12 目前,数据中心行业参与者主要包括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为代表的基础电信运营商;以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为代表的云计算服务商;以万国数据、光环新网、世纪互联、数据港、鹏博士等企业为代表的第三方 IDC 服务商。 2019 年,我国IDC 市场格局以运营商为主,凭借其网络带宽和机房资源优势,份额占比约达 65%3。 图 1 2019 年我国 IDC 行业企业竞争格局 短期来看,将会加剧市场竞争。 由于需求端增长迅速,供给端随着新基建政策持续刺激,特别是政府在能耗审批方面放宽限制,可能会持续刺激一批例如国电、广电、远洋等一批自带能耗或土地资源的跨界新进入者。随着具有云业务的互联网巨头加强对数据中心建设的投入,必将对行业起到促进和带头作用,也将进一步加剧数据中心产业竞争。 3 来源:前瞻研究院 2020 年中国 IDC 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10 / 12 但长期来看,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靠拢,有望开启行业并购整合期。 首先,由于企业对数据中心需求结构的变化将使得数据中心的投资主体向云厂商靠拢。其次,技术驱动的数据中心变革要求新数据中心建设中更具优势和前瞻性。第三,数据中心属于重资产,需要有较高的资本实力和客户资源。大企业将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具有成为头部企业的竞争力,行业整合和并购将兴起,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四、启示与建议 面对互联网巨头加入数据中心市场竞争,运营商作为市场领导者应当积极思考,谨慎应对。 一是明确数据中心的战略定位 。 参考美国数据中心发展阶段,目前美国运营商正在逐渐剥离数据中心业务,一方面是处于战略布局的主动的业务收缩,如 AT&T 在收购时代华纳后,于 2018 年12月 31日以 1100美元的价格将某些数据中心出售给 Brookfield Infrastructure Partners。另一方面是随着亚马逊、谷歌云服务的快速发展,以及 2016 年以 Facebook 为代表的互联网新贵启动建设数据中心后,激烈竞争下市场的选择。如 Verizon 2016 年12 月,以约 36 亿美元的价格向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 Equinix 出售美国和拉丁美洲的 23 个数据中心站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