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leadleo 2020年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概览 概览标签 :移动通信、无线电通信、中继站 报告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图像等)均系 头豹研究院独有的高度机密性文件(在报告中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 未经头豹研究院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再造 、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报告内容,若有违反上述约定的行 为发生,头豹研究院保留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利。头 豹研究院开展的所有商业活动均使用“头豹研究院”或“头豹”的商号、商标 ,头豹研究院无任何前述名称之外的其他分支机构,也未授权或聘用其 他任何第三方代表头豹研究院开展商业活动。 报告主要作者:单琳 2020/032 2020 LeadLeo leadleo 目录 名词解释 - 05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市场综述 - 06 定义及分类 - 06 运营商分析 - 07 发展历程 - 08 产业链分析 - 09 市场规模分析 - 13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驱动因素 - 14 物联网与互联网需求提升 - 14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风险分析 - 15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相关政策 - 16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趋势 - 17 5G标准商业广泛应用及多行业融合 - 17 关键技术突破成重要趋势 - 18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19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投资企业推荐 - 20 移动通信行业投资企业推荐华为 - 20 移动通信投资企业推荐紫光展锐 - 22 移动通信投资企业推荐芯天下 - 243 2020 LeadLeo leadleo 方法论 - - - - 26 法律声明 - - - - 27 目录4 2020 LeadLeo leadleo 移动通信是沟通移动用户与固定点用户或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方式,通信双方有一方或两方处于运动中,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 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伴随物联网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通信行业下游应用场景增多,移 动通信服务范围扩大,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市场规模(按营收入计)在过去五年间上升速度整体较快。2013-2015年中国4G通信基 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促使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市场规模于2015-2018年快速上升,由3,101.9亿元上升至9,134.0亿元人民币, 2019年由于资费降低市场规模降至8,942.0亿,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0.3%。2018年中国进入5G通信建设阶段,并于2020年实现商用, 因此预计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至2024小幅波动后快速上升。 移动通信行业发展受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推动,应用领域拓宽,市场需求增大 伴随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移动通信业务与互联网的结合为用户提供了崭新的使用体验,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影响深远,促进移动通信下游 应用场景的拓展。物联网的发展则扩展了移动通信行业的服务范围,行业服务从人与人通信,延伸到物与物、人与物智能互联,使移动 通信技术应用行业和领域更加广阔 。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投资成本高、周期长导致投资风险较大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风险投资资金通常在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入,对产业创新、产业拓展方向及投资回报周期产生不同影响, 在新技术发展的起步阶段,投资通常具有投资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等特点。 5G通信技术及相关技术的突破是行业发展的重点 5G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新时代与科技发展的重要表现,与4G相比, 5G移动通信技术在智能化及自动化方面更具优势,未来将为智慧城 市等智能应用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无线传输和无线网络技术是5G发展的关键技术,突破目前存在的关键技术是5G面向用 户市场的根本平衡点和突破点,因此突破关键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企业推荐: 华为、紫光展锐、芯天下 概览摘要5 2020 LeadLeo leadleo 天线:多个导体的组合,用来发射或接收无线电波的设备。 滤波器:由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的滤波电路,可对电源线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后 的电源信号。 移动通信基站: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话务量:电信设备承受的负载,以及用户对通信需求的程度。 频段:电磁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分为低频段(低于3GHz)、中频段(3到6GHz)和高频段(大于6GHz)。 频谱:频率谱密度的简称,是频率的分布曲线。 室内分布系统: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 O2O:Online to Offline,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 B2B: 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专用网络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传递,开展交易活动的商业模式 B2C:Business to Consumer,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 4G:第四代的移动信息系统。 5G:第五代的移动信息系统。 名词解释6 2020 LeadLeo leadleo 移动通信是沟通移动用户与固定点用户或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方式,通信双方有一方或两方处于运动中,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 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业务是电信业务中方基础电信运营业务之一,按通信方式与服务对象划分可分为:无线寻呼、移动电话、调度电话、无绳电话等类业务,其 中,移动电话业务是移动通信业务主体部分。 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台、移动交换局组成。若要同某移动台通信,移动交换局通过各基台向全网发出呼叫,被叫台收到后发出应答信号,移动交换局收到应答后 分配一个信道给该移动台并从此话路信道中传送一信令使其振铃。 移动通信是进行无线通信的现代化技术,该技术是电子计算机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目前,中国移动通信技术经过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技术 的发展,现已迈入了第五代发展的时代(5G移动通信技术),这也是目前改变世界通信的几种主要技术之一。 移动通信定义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定义及分类 移动通信是进行无线通信的现代化技术,该技术是电子计算机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 成果之一 电信业务分类 移动通信业务分类 无线寻呼业务 移 动 通 信 业 务 调度电话业务 无绳电话业务 在规定的范围内,供某系统 或某单位内部专用的无线电 话系统,主要用于生产指挥 调度和工作联系 模拟式无绳电话 数字式无绳电话 移动电话业务 基础电信运营 电 信 业 务 通信设备制造 内容和应用信息 服务 增值电信运营 (1)固定网络中国长途及本 地电话业务; (2)移动网络电话和数据业 务; (3)移动通信及卫星移动通 信业务; (4)互联网及其它公共数据 传送业务; (5)带宽、波长、光纤、光 缆、管道及其它网络元 素出租、出售业务; (6)网络承载、接入及网络 外包等业务; (7)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国 际电信业务; (8)无线寻呼业务; (9)转售的基础电信业务。 (1)电子邮件; (2)语音信箱; (3)在线信息库存储和 检索; (4)电子数据交换; (5)在线数据处理与交 易处理; (6)增值传真; (7)互联网接入服务; (8)互联网信息服务; (9)可视电话会议服务 公用无线寻呼 专用无线寻呼 移动通话、 手机短信、手机上网7 2020 LeadLeo leadleo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运营商分析 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三大运营商重组以后,通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通 信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环境和通信设备系统日益复杂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运营商在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和与运营的产业链汇总中占据核心地位,随着通信行 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三大运营商重组以后,通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通信网 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环境和通信设备系统日益复杂。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由2G到3G、3G到4G的不断升级。目 前移动互联网技术已呈现高速发展态势,4G网络普及速度加快,运营商的数据流 量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2015年至2019年,伴随4G网络的普及,中国移动互联 网接入流量消费由20.6亿GB增长至1,220亿GB,六年复合增长率为126.2%。 2019 年比2018年增长71.6%,移动互联网接入量仍保持高速发展。全年移动互联网月 户均流量达7.82GB/户/月,是2018年的1.7倍。预计未来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 费仍将保持高速发展,5G技术成熟并进行大规模商用后,行业还将迎来下一波爆 发式增长。 20.6 41.9 93.8 246.0 711.1 1,2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2014-2019年 % 移动通信运营商首先通过购入固定资产、建设移动通信网络并覆盖一定区 域。系统设备包括:核心网设备、基站主设备、天线等辅助配套设备、直 放站等设备。 其次,需要购入光线光缆、配线产品、通信电源等传输产品,购买网络测 试设备等进行网络建设和初步测试。 网络建设初期和建设完毕后,运营商与网络优化公司合作,进行网络运营、 维护、优化及进一步完善。运营商除提供SIM卡供终端使用,还销售终端产 品、提供增值服务。 著名移动通信运营商 移动通信运营商 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范围 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中国电信 世界六大通信运营商: 英国Vodafone 法国Orange NTT(日本电话电报公司)旗下DoCoMo 德国电信旗下T-Mobile 荷兰KPN 美国Sprint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年复合增长率 2015-2019年 126.2%8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市场综述发展历程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历经了四代网络的发展,直到2019年华为公布5G标准,中国已成为全 球少数可独立开发并掌握先进移动通信技术专利的国家之一 1980年 1980年,基于模拟技术的蜂 窝无线电话系统1G诞生,仅 可传输语音通信,并受到网 络容量的限制。自1987 年11 月中国电信开始启动模拟移 动电话业务,到2001年12月, 关闭模拟移动通信网,1G 系统在中国应用长达14年, 用户数高达660万。 美国高通开发CDMA技术,其通讯 速度比GSM快10倍。1991年,中 国联通引进CDMA技术,使联通成 为中国第二大通讯公司。90年代后 期,在2G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础上 发展出了与IMT-2000相同的高速 数据通信系统,该系统被定义为 2.5G,标志着通讯技术进入2G-3G 的过渡期。 2008年 2008年3月,国际电信联盟-无 线电通信部门指定一组被命名 为IMT-Advanced规范且用于 4G标准的要求,设定4G服务 速度峰值在高速移动通信中达 100Mbit/s,在固定或低速移 动通信达中到1Gbit/s,标志着 迎来4G通讯新时代。 1990年 进入2G时代,移动通信行业主要以数字 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施行第二代移动 通信技术规范,2G通信可实现数字传输, 提高数据的机密性,但无法直接传输电 子邮件、软件等信息。中国移动在2G时 代初期引进的标准为欧洲基于TDMA技 术的GSM标准。 2000年 在信息产业部的扶持下,中国于 2000年5月获得国际电信联盟(ITU)的 批准,中国开始自主研发T D - SCDMA标准。自此,中国在3G移动 通信标准中占据一席之地,与 WCDMA、CDMA2000一同发展。 2013年 2013年底,中国移动宣布计划建成 全球最大的4G网络系统。2014年 底,4G网络在中国高速发展,覆 盖面高达340个城市,标志着中国 全面进入4G移动通信新时代。 2017 至今 1991年 自中国电信1987年11月启动模拟移动电话运营业务起,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已近半个世纪。在1G时代,中国零基础起步发展。进入2G时代, 中国组建了中国移动公司专门运营移动通信业务,但仍使用源于欧洲的GSM网络标准。进入3G时代,伴随中国自主研制的D-SCDMA标准,中 国移动通信领域进入提速发展阶段,涌现出如中兴、华为等优秀的移动通信企业。目前,中国已成为移动通信行业应用最大市场之一,在5G标 准中,华为、中国移动、中兴获得相关专利占比高达22.93。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少数可独立开发并研制5G通讯技术的国家之一,中国正 带动全球移动通信行业高速发展。 2017年底,中国工信部发布关于正式启 动5G技术研发第三阶段工作的通知,鼓 励相关通讯科技公司开展研发工作。 2018年2月,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中 国5G标准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并在MWC2018展会发布5G商用芯片和终 端,推动中国5G技术研发及商业发展。 截止目前,5G已在中国部分地区试点使 用,并推广至全世界。9 2020 LeadLeo leadleo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参与企业主要涉及基带芯片、光模块或器件、射频器件及其他产品制造商;产业链中游参与 主体是主设备主设备生产商和网络技术公司;下游产业链涉及通信设备终端制造商、通信运营商及终端消费者。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产业链 中游 下游 上游 通信设备终端制造商 基带芯片制造商(成本占比约40%) 数据通信终端: 中兴通讯、华为、烽火 通信、小米、oppo、 vivo 多媒体终端: 鹏博士 ODM/OEM制造商: 特发信息、凯乐科技、 卓翼科技 通信运营商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市场综述产业链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上中下游产业链发展较为成熟,其中下游通信 运营商处于行业核心地位 消费领域:语音、通信、物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等 网络工程: 宜通世纪、日海通讯、 超讯、海格通信 网络优化: 富春通信、亿阳通信、 世纪鼎利、三维通信 光模块/器件制造商 射频器件及其他制造商 网络技术公司 主设备生产商 海思 中兴 联发科 联芯科技 紫光展锐 终端消费者 光迅科技 天孚通信 新易盛 博创科技 射频电缆 铁塔 滤波器 天线 光纤光缆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基站(建设费用约100万元): 中兴通讯、华为 传输设备:中兴通讯、烽火通信 SDN/NFV:中兴通讯、华为、 紫光股份、烽火通信10 2020 LeadLeo leadleo11 2020 LeadLeo leadleo 上游环节主要包括基带芯片、光模块或器件、射频器件三部分,中国企业在移动通信行业产业链上游环节整体竞争力较弱。其中射频器件和光器件被美国、日本企业垄断, 技术壁垒高,仅少数中国本土企业涉及部分细分行业,如:光迅科技、昂纳科技和天孚通信等。 来源:文献资料,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产业链上游分析 高端基带芯片市场由高通、英特尔等跨国企业主导,联发科、展讯等本土企业市场优势 明显,在中低端基带芯片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光模块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部件组成。光模块的作用是完成光纤传输中的光电转换, 可将发送端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也可将接收端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光芯片是光模块中价值量最集中的环节,占光模块总成本的30%-50%,高端产品的光芯片成本占 比约为50%-70%。光芯片行业壁垒较高,Avago、三菱、住友、Oclaro、Lumentum等海外供应商 企业基本垄断高端芯片市场,市场份额占比超过90%,中国本土企业中,光迅科技和昂纳科技是 现阶段光芯片制造能力较为成熟的企业。 中国光器件厂商约全球市场份额的15%,在光无源器件领域,本土企业竞争力相对较高,主要厂 商有光迅科技、昂纳科技和天孚通信等,此外光有源器件领域在中国呈现加速发展趋势。 基带芯片的作用是合成发射的基带信号,解码接收到的基带信号,编译地址信息、文字信 息和图片信息。基带芯片是通信行业的核心部件,可完成从信号发射编译到信息接收解码 的全过程,基带芯片科发展技水平决定了终端设备的产业化进程。目前,高端基带芯片市 场由高通、英特尔等跨国企业主导,联发科、展讯等本土企业市场优势明显,在中低端基 带芯片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射频器件是无线通讯设备的基础性零部件,作用是将二进制信号转换为高频率无线电磁波信号发 送,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转换成二进制数字信号解读。中国射频器件厂商主要为:武汉凡谷、大 富科技、东山精密、国人通信、春兴精工、波发特和摩比发展等。其中武汉凡谷、大富科技、春 兴精工以及东山精密的主要客户为华为、爱立信和诺基亚,武汉凡谷、大富科技和春兴精工直接 进入爱立信和诺基亚的供应链体系。国人通信、波发特和摩比发展的主要客户为中兴。中游主设 备商主导射频器件的产业格局,随着中国5G设备商全球市场份额的提升,中国本土射频器件厂商 的市场份额有望大幅增长。 第一梯队 第二梯队 第三梯队 高端市场 中低端市场 低端市场 基带芯片领域的主要市场参与者(按技术水平分类) 高通、英特尔、三星和海思 实力较强,占据5G基带芯片 的高端市场,海思和三星的 5G基带芯片基本自用,极少 外销 基带芯片简介 光模块简介 联发科和展讯主要占据基带芯片的中低端市场。联发科 综合技术水平强于展讯,展讯的本土优势更强,更易获 得中国市场的支持和其合作伙伴英特尔的技术支持 第三梯队有大唐联芯科 技等企业,竞争力弱 射频器件简介 光模块制造链 代表性制造企业 光芯片 Abago、Broadlight、Teknovus、住友、光迅科技 光器件 Finisar、Lumentum、光迅科技、博创科技、华工正源 光模块 Abago、Finisar、AOI、中际旭创、新易盛、海信宽 集成设备 华为、中兴通讯、烽火通讯、爱立信、诺基亚、思科 光模块制造企业12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产业链中游分析 移动通信行业主设备厂商间竞争激烈,基站、传输设备等产品依赖顶端技术生产,研发 成本、制造成本高昂,利润空间有限 主设备生产商 70.4 71.5 71.9 70.8 68.2 29.6 28.5 28.1 29.2 31.8 0 20 40 60 80 1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移动通信业务和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占比情况,2015-2019年 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占比 固定通讯业务收入占比 % 移动通信行业主设备厂商间竞争激烈,基站、传输设备等产品依赖顶端技术生产, 研发成本、制造成本高昂,利润空间有限。中国四大通信主设备生产商分别为:华 为、中兴、诺基亚和爱立信。华为、中兴等企业产品利润偏低,相比于华为和中兴, 爱立信、诺基亚等企业盈利能力弱,企业在2013至2018年间多处于亏损状态。 目前四大通信主设备生产商中,仅华为保持了连续盈利,主要原因是华为在通信、 网络、存储、终端、芯片等业务方面布局全面,华为终端业务慢慢成为华为的主营 业务,2019年华为手机全球销量位列第四。 2019年,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完成4,161亿元,比上年增长9.5%,在电信业务收入中 占比达31.8%,占比较上年提高2.6%;移动通信业务实现收入8,942亿元,比上年减 少2.9%,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降到68.2%。伴随互联网的崛起,移动通信中传统 短信和语音业务大幅削弱,数据流量增长明显,但资费呈下降趋势,整体移动通信 业务收入下降,利润的降低将进一步压缩中游盈利空间。 网络技术公司 移动通信运营商通常将通信网络技术服务外包给专业的网络技术公司。运营商在 一个通信网络上需面对多家设备商,运营商的运营管理难度持续增大。运营商为 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将自己从繁复的设备维护和技术细节中解脱出来,可以 将客户关系管理、业务开发、品牌建设以及技术复杂、管理难度高的通信网络技 术服务业务外包给技术服务提供商,由通信网络技术服务商为其提供稳定、高效 的通信网络技术支撑,保证了通信行业快速发展。 网络技术服务商的市场竞争力弱、缺乏市场定价权。中国通信网络技术服务市场 格局中,运营商所属的运维实体凭借着资产规模大的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设备商也占据着一部分市场份额,而第三方通信网络技术服务提供商除少部分起 步早、技术领先的外,大多数网络技术服务商的范围较窄、实力较弱、规模较小, 且业务主要集中在少数地区,以本地服务为主,地域特性较为显著。 通信技术服务商只有构建跨技术专业、多网络制式、多设备厂家的全业务服务体 系,才能在行业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因此综合性网络技术公司在行业竞争中优 势显著,逐渐脱颖而出。 中国网络技术高端服务市场的技术准入壁垒较高,有实力的竞争者较少。高端的 技术服务市场主要包括核心网技术服务、网络优化和系统解决方案等技术复杂度 较高的业务,需要综合考虑整个网络架构和网络资源配置,融合硬件技术、软件 技术、通信协议技术等,是通信技术的高端应用。与传统的通信技术服务相比, 高端技术服务具有较高的利润水平和成长优势,具备高端技术服务能力的企业将 在竞争中凸显优势。13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产业链下游分析 通信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世界各国均对通信行业实施严格的牌照管制,因 此通信运营商通常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及市场地位 通信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世界各国均对通信行业实施严格的牌照管 制,因此通信运营商通常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及市场地位,进而导致运营商在 商品采购中具备较强市场定价权。中国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为:中国移动、中国 电信及中国联通。2018年,中国移动的行业营收入为7,368.0亿元人民币,占比 达53.3%,中国电信2018年营业收入为3,771.2亿元人民币,市场占比为27.4%,中 国联通全年营收为2,637.0亿元,行业占比为19.1%。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目前已步入5G时代,但5G通信网络所使用的高频段信号穿透 力差,网络覆盖面积小,大规模使用5G通信网络所需基站数量远高于4G通信网 络,建设成本较高,因此距离全面进入5G时代尚有距离。 移动通信行业下游网络结构 下游产业链涉及通信设备终端制造商、通信运营商及终端消费者 移动通信网络分为核心网(CN,Core Network)和无线接入网(RAN,Radio Access Network)。 核心网包括电路交换域(CS,Circuit Switch)和分组交换域(PS,Packet Switch), 可处理传统语音业务和处理数据业务。 无线接入网由基站控制器(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和基站(Node B) 组成,RNC和Node B通过有线连接,统一管理无线资源,基站通过天线实现区域 覆盖范围内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核心网实现电话间交换、路由和传输,也可处理 传统语音话务和数据业务。 网络构成结构示意图 RNC RNC Node B Node B 核心网 (CN) 中国移动, 7,368.0 , 53.5% 中国联通, 2,637.0 , 19.1% 中国电信, 3,771.2 , 27.4% 中国移动通信三大运营商营业收入情况,2018年 单位:亿元14 2020 LeadLeo leadleo 3,101.9 4,333.0 9,071.0 9,134.0 8,942.0 8,705.2 9,144.7 9,903.5 11,203.6 13,583.9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预测2021预测2022预测2023预测2024预测 亿元 伴随物联网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通信行业下游应用场景增多,移动通信服务范围扩大,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市场规模(按营收入计)在过去五 年间上升速度整体较快。 2013-2015年中国4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从而促使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市场规模于2015-2018年快速上升,由3,101.9亿元上升至9,134.0亿 元人民币,呈现爆发式发展。2019年由于通信资费降低导致市场规模降至8,942.0亿,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0.3%。2018年中国进入5G通信建设阶段, 并于2020年实现商用,因此预计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至2024小幅波动后快速上升,于2024年达到13,583.9亿元规模,五年复合 增长率约为8.7%。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市场规模(按营业收入计),2015-2024预测 术 伴随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移动通信业务与互联网的结合为用 户提供了崭新的使用体验,在住宿、出行、以及手机产品本 身需求方面,促进移动通信下游应用场景的拓展。 未来五年市场增长因素预测 未来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增长将受以下两点因素驱动: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市场规模 年复合增长率 2015-2019年 30.3% 2019-2024年预测 8.7%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市场规模 伴随物联网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通信行业下游应用场景增多,移动通信服务范围 扩大,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市场规模(按营收入计)在过去五年间上升速度整体较快 来源:工信部,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物联网扩展了移动通信行业的服务范围,行业服务从人与人 通信,延伸到物与物、人与物智能互联,使移动通信技术应 用行业和领域更加广阔。未来伴随,车联网、移动医疗、智 能家居、工业控制、环境监测等下游产业的发展,物联网应 用将呈爆发式增长,各类设备接入网络并实现“万物互联”, 将为移动通信行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机遇 。15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驱动因素物联网与互联网需求提升 伴随互联网与物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产业链下游应用场景增多,互联网行业发展促进 应用场景拓展,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刺激移动通信服务范围扩大 物联网扩展了移动通信行业的服务范围,行业服务从人与人通信,延伸到物与物、人与物智 能互联,使移动通信技术应用行业和领域更加广阔。未来伴随,车联网、移动医疗、智能家 居、工业控制、环境监测等下游产业的发展,物联网应用将呈爆发式增长,各类设备接入网 络并实现“万物互联”,将为移动通信行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机遇 。 互联网行业发展促进应用场景拓展 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刺激移动通信服务范围扩大 伴随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移动通信业务与互联网的结合为用户提供了崭新的使用 体验,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影响深远,促进移动通信下游应用场景的拓展。 在住宿需求方面,住宿应用场景更多,满足需求速度更快。例如:逐步兴起 的Airbnb、途家将共享经济的模式引入个体租住领域,携程、去哪儿、美团、 艺龙、飞猪等线上平台已打通酒店住宿服务,可实现手机应用便捷实时处理。 中国在线住宿预订市场中,携程是交易结构中的主体部分,约占据50%的市 场份额,美团与去哪儿各占约12%的市场份额。 城市出行方面,多种类出行需求得以满足。一方面,滴滴对既有的出租 车市场产生极大冲击,以高效的接单处理机制改变了用户对出行习惯。 另一方面,摩拜、小鸣、哈罗单车等共享单车致力于解决用户出行的最 后一公里问题,截至2019年9月,哈啰出行注册用户已达2.8亿,累计为 用户提供超过123亿次服务,实体产品和手机移动应用相结合,满足用 户的骑行需求。 对于手机本身,工具应用种类繁多。针对界面风格个性化的壁纸、针对手 机终端系统正常运行的深度清理工具和安全工具等手机应用,可满足用户 对于手机产品本身正常使用的维持需求。截至2019年12月,中国移动应用 市场上APP数量为367万款,日常工具类共51.4万款,占比14%,生活服务 类共31.7万款,占比8.6%。这类应用是移动互联网应用存在和发展的先锋, 可为移动通信创造更多需求。 5G移动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架构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高效性电力故障处 理、智能性供电优化及电力设施的运行能耗控制。中国拥有全球覆盖面积 最广、用户数量最多、复杂化程度最高的供电网络,在超高压、特高压电 力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将5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中, 可有效降低电力企业中间运行成本及电网运行成本,提升电力企业效益, 将是未来5G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从移动通信技术与工程机械通信技术的融合方面分析,5G移动通信技术的 发展应用趋势之一为汽车自动驾驶。当前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基于 有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智能技术进行应用。(1)从理论层面分 析,业内已实现较为完善的汽车自动驾驶技术;(2)从实际应用角度进 行分析,实现“自动化”驾驶运行的基础逻辑,正是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通 信技术;(3)从普遍的行车安全以及全面普及5G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 5G移动通信技术对汽车自动驾驶中通信技术的升级,有助于实现数据延迟 减少、数据传输效率提升可进一步增强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安全性, 促进其技术的成熟化发展。16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风险投资资金通常在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入,对产业创新、产业拓展方向等 产生不同影响,在新技术起步阶段通常具有投资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等特点 移动通信行业起步初期投资成本高、投资风险大、智力资源需求多。 移动通信行业起步初期,需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研发通信技术,建 设通信基础设施投资、完善通信设备装配,单个基站造价在100万 以上,投资成本较高。同时,全球范围内通信技术发展速度快,企 业须在技术和产品方面持续、大量投入资金,以确保技术升级来维 持行业优势地位,因此,技术更新换代快导致行业投资具有成本高、 风险大、所需智力资源多等特点。 移动通信行业的建设与发展呈现周期性特征,投资周期长。以4G网络发展过程为例,2013 年至2015年,中国4G网络技术兴起,中国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资本性支出增加,主要用于 铺设4G网络基础设施,资本性支出于2015年达到峰值。2015-2017年,移动通信运营商的 资本性支出持续降低,于2017年达到谷底。伴随中国用户端4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中国4G手机用户渗透率从2014年的4%上升至2018年的34%。 伴随通信技术突破和移动通信产业升级,中国移动通信行业产业链配套的发展周期、 创新性技术、技术应用与投资呈现不同特征。2013-2014年是4G网络基础设施的主建 设期,80%的投资事件发力于应用层面。应用层面主要指:物联网、可穿戴设备、医疗、 金融、教育、 O2O、 B2B、B2C,营销、旅游、物流配送、文娱、社交、体育、工具 软件、游戏及其他移动互联网应用,投资者较为注重争夺流量入口,关注变现模式。 2014年末,伴随流量红利见顶,投资机构开始布局掌握底层核心技术的创业项目。底 层技术层面主要指:集成电路设备制造、材料与元器件、半导体、区块链、光电设备、 电信设备、终端设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通用技术层包括仪器仪表、VR、AR、 电子设备、人脸识别、云服务、IT服务等技术。 移动通信行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投资特点 投入周期长 起步阶段投资成本高、风险大 2014-2018年,中国大型互联网企业资本性支出逐年递增,用以 建设数据中心,达到支撑移动用户数据需求和改善用户使用体验 的目的。2018年,中国进入5G网络的建设初期,中国移动运营商 资本性支出再次攀升。3G和4G通信技术的演进周期约为4至5年, 预计5G通信技术的发展周期更长,可能持续8至10年,投资周期 的延长使得投资风险进一步增大。 2015年,移动通信行业进入业务爆发期,针对底层和通用技术 层的投资事件占比持续攀升。到2016年,投资机构在底层和通 用技术层的投资事件占比超过对应用层投资事件数。 由于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风险投资有不同需求,风险投资资 金通常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入,对产业创新、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