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设备行业深度系列专题之二:锂电设备需求爆发在即,行业拐点如期而至.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锂电设备行业深度系列专题之二:锂电设备需求爆发在即,行业拐点如期而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锂电设备行业深度系列专题之二:锂电设备需求爆发在即,行业拐点如期而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锂电设备行业深度系列专题之二:锂电设备需求爆发在即,行业拐点如期而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锂电设备行业深度系列专题之二:锂电设备需求爆发在即,行业拐点如期而至.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锂电设备行业深度系列专题之二:锂电设备需求爆发在即,行业拐点如期而至.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 锂电设备行业拐点已现,行业供需情况变化在即 核心结论 :锂电设备行业的景气度持续提升,产能利用率在较高水平,下游电池巨头的全球排产计划持续超预期, 景气度拥有持续性 。 行业供需关系逐步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认为, 1)行业的付款方式有望改善,现金流情况环比有望逐步好转;2)锂电设备企业议价能力有望改善; 3)宁德时代、 LG 等核心客户订单有望超出市场预期; 4)行业集中度提升速度将快于下游,龙头可以更好地匹配下游的需求放量; 5)锂电设备的国产替代和技术迭代加速。 新能车驱动下游开启高成长时代,行业快速放量在即 2021 年 ,在大众、特斯拉等车企的 新 产品强周期驱动下,国内和海外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开启新一轮的高增长时代 ,年平均同比增速有望超过 45%。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 1)大众、特斯拉等车企的新一轮资本开支扩张周期开始,新能车的强新产品周期已至; 2)海外补贴政策加码及碳排放要求的升级; 3)智能驾驶对汽车电子架构的要求与燃油车不同,电动化和智能化不再是孤立的,协同发展驱动电动化趋势的确定性更强; 4)使用成本和环保需求等。 我们认为,下游新能车将是中长期驱动行业高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锂电设备行业拐点已现,高增长时代已经开启。 锂电设备技术迭代产生 的成长性影响 锂电设备行业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 行业技术的提升主要包括: 1)集成化的提升,2)生产效率的提升, 3)生产稳定性和良率的提升, 4)设备零部件自制率的提升,5)应对不同技术路径的设备设计方案的相应能力等 。 技术迭代也是锂电设备行业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 主要包括: 1)根据新的电池设计推出新的锂电设备产品,通过产品的迭代去提升产品的价值量; 2)通过增加单一设备的附加值提升所供设备的价值量; 3)对老旧设备的改造升级产生的后市场空间; 4)部分老旧设备的跟新置换需求。 国 内设备企业技术提升,国产替代加速 目前国内的锂电设备供应商已经具备整段设备的供应能力,并且主要性能参数不亚于国外同行。目前国内每 GWh 的设备价值大约在 1.5 亿 1.8 亿元之间 。 国内电池和锂电设备企业经历了高速发展期, 具有 整段设备和综合问题解决能力, 国产替代加速 。 行业龙头 已经进入 海外企业 ,全球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集中度加速提升,行业格局清晰 锂电设备行业的集中度提升速度大概率快于行业下游 。 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逻辑包括: 1)龙头现金流和融资能力较好,景气度高的周期下,有更好的扩产能力,份额加速提升; 2)客户结构好,应收账款的安全边际高; 3)深度绑定宁德时代等巨头,长期合作形成的问题反馈机制,形成较强的技术壁垒。 投资建议 我们持续看好已经进入 LG 和宁德时代供应链的锂电设备龙头,推荐逻辑包括 : 1)新能车驱动的行业高成长性 ; 2)现金流环比改善 ; 3)扩产能力更强,提升市场份额 ; 4)深度绑定优质客户,形成的技术壁垒 ; 5)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重点 关注 先导智能 、 杭可科技 、赢合科技、 星云股份 。 Table_ProfitDetail Table_Invest 推荐 维持评级 Table_QuotePic 行业与沪深 300 走势比较 资料来源: 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Table_Author 分析师:徐昊 执业证号: S0100520090001 电话: 021-60876739 邮箱: xuhao_yjmszq 研究助理:关启亮 执业证号: S0100120030002 电话: 021-60876757 邮箱: guanqiliangmszq 研究助理:张建业 执业证号: S0100120080003 电话: 010-85127604 邮箱: zhangjianyemszq Table_docReport 相关研究 1.民生机械周报:基金持仓比例增加,行业关注度提升 20201102 2.民生机械行业周报: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复苏,长期看好锂电设备 20201019 -11%1%14%27%40%19-11 20-02 20-05 20-08 20-11机械 沪深 300Table_Title 机械 行业研究 /深度报告 锂电设备需求爆发在即,行业拐点如期而至 锂电设备行业深度系列专题之二 深度研究报告 /机械 2020 年 11 月 10 日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2 Table_Page 深度研究 /机械 Table_Summary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 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风险,现金流改善不及预期风险。 盈 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代码 重点公司 现价 EPS PE 评级 11 月 9 日 2019A 2020E 2021E 2019A 2020E 2021E 300457 赢合科技 30.78 0.44 0.53 0.61 69.95 58.08 50.46 推荐 300450 先导智能 66.75 0.87 1.00 1.59 76.72 66.75 41.98 推荐 300648 星云股份 32.14 0.03 0.68 1.07 47.26 30.04 推荐 688006 杭可科技 57.00 0.73 1.12 1.50 78.08 50.89 38.00 推荐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民生证券研究院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3 Table_Page 深度研究 /机械 目录 一、新能源汽车驱动行业巨大成长空间 . 4 (一)新能车渗透率提升,动力电池产能扩张 . 4 (二) 5G 换机潮提升 3C 锂电池需求 . 8 (三)储能市场驱动行业长期成长性 . 9 (四)锂电设备行业具有中长期高成长性 . 10 二、技术迭代推动的改造和升级需求 . 12 (一)主要产品及性能参数介绍 . 12 (二) 电池技术路径驱动的改造和置换需求 . 16 (三) 设备技术进步驱动改造需求 . 18 三、国产锂电设备的全球份额扩张加速 . 22 (一)前中段目前基本国产化 . 22 (二)后段加速替代中 . 24 (三)海外电池企业份额提升 . 28 四、行业分化,集中度加速提升 . 31 (一)现金流是行业分化的关键因素 . 31 (二)三个维度分析技术壁垒的形成 . 34 五、估值简析与投资建议 . 38 六、风险提示 . 39 插图目录 . 40 表格目录 . 40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4 Table_Page 深度研究 /机械 一、新能源汽车驱动行业巨大成长空间 (一)新能车渗透率提升,动力电池产能扩张 1、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 大众、 特斯拉新产品周期驱动行业加速放量 2020 年欧洲等海外地区新能车在大众、特斯拉等车企的强新产品周期驱动下,叠加补贴政策和碳排放标准升级,新能车销量实现爆发式增长 。 5 月 19 日,欧盟提案将电动车纳入绿色经济复苏计划。 2019 年以来, 欧洲 对电动车的单车补贴最高接近 1 万欧元, 直接导致 2020年初以来欧洲 新能车的高增长 。 目前全球新能车渗透率仍不足 5%,行业成长空间仍然巨大,可以预见行业将在未来五年,大概率实现快速放量。 欧洲新能源汽车的加速不仅受补贴的加大而且受欧盟乘用车中期排碳目标的压力,将对超标的燃油车实施直接的罚款措施。欧盟 2021 年的碳排目标为每公里排碳 95 克, 2025 年和 2030年目标分别为每公里 85 克。而欧洲 17 年乘用车平均碳排为每公里 118.5 克, 2015 年至 2017年基本无变动, 2018 年受 NEDC 转换为 WLTP 影响,欧洲车企平均碳排不降反升至每公里 120.5克 ,因此电动化渗透率提升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2020 年 9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3.8 万辆,同比增长 68%, Q2 国内新能车销量增速转正并明显提速,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复苏如期而至。海外市场的增量主要来自补贴标准和碳排放要求显著提升的欧洲市场, 1-8 月欧洲新能车销量同比增速达到 84%, 7-8 月销量同比增速达到 173%。我们认为, 2020Q4 将是国内和海外新能车同步高增长的开始,看好未来长期高成长性 。 图 1: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预测(单位:万辆) 资料来源: 中汽协、 民生证券研究院 欧洲的补贴政策各国略有区别, 英国和法国按车价百分比补贴,英国纯电动轿车补贴车价的 35%,法国纯电动轿车补贴车价的 27%。德国按汽车价格分级补贴: 4 万欧元以下纯电动汽车补贴 6000 欧元,混插汽车补贴 4500 欧元; 4-6.5 万欧元纯电动汽车补贴 5000 欧元,插混汽车补贴 3750 欧元。 0%10%20%30%40%50%60%70%8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销量 同比增速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5 Table_Page 深度研究 /机械 表 1:欧洲部分新能源车补贴标准 国家 补贴标准 英国 纯电动轿车补贴车价的 35%,最高不超过 3500 英镑(约合 4000 欧元);插混无补贴 德国 纯电动汽车: 4 万欧元以下车型补贴 6000 欧元; 4-6.4 万欧元车型补贴 5000 欧元 插混汽车: 4 万欧元以下车型补贴 4500 欧元; 4-6.5 万欧元车型补贴 3750 欧元 法国 纯电动车型补贴车价的 27%,最高不超过 6000 欧元 资料来源: ACEA Tax Guide , 民生证券研究院 新产品周期驱动: 特斯拉和大众等国外车企新产品周期驱动新一轮电动化渗透率提升周期,新能源汽车方向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短期内,到 2022 年,特斯拉全球产能有望达到 300万辆,大众 MEB 车型的产能可以达到 120 万辆 +; 长期来看, 特斯拉计划 2030 年其电动车产量达 2000 万辆 , 大众计划未来十年新能车产量超 2600 万辆 ,丰田计划在 2025 年全球销售超过 500 万辆新能源汽车。 各大国际车企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强新产品周期是驱动行业高增长的最重要原因,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消费可选范围进一步扩展,新能车行业从之前的政策驱动正式转变为市场驱动。叠加电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目前新能车渗透率不足 5%,未来 5 年有望实现快速放量,行业高成长性可期。 表 2:主要海外主机厂电动化现状及战略目标 整车厂 现状 目标 特斯拉 2019 年特斯拉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超过 30 万辆,同比增长 37% 2020 年 1-8 月特斯拉全球销量 24 万辆,预计全年可达 45 万 +。 2021 年德国工厂和上海工厂二期投产后全球产能达 200 万 , 2030 年全球 3000 万辆产能。 大众 国内 MEB 平台车型尚未上市,预计 Q4 国内上市,欧洲市场反馈较好 国内 MEB 车型 2020 年底上市, 2021 年预计国内30 万 +, 2021 年 50 万 +;未来十年新能车产量超 2600 万辆 丰田 2019 年丰田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超过 5 万辆,同比增长 21% 2025 年全球销售 550 万辆电动化车型,其中包括100 万辆纯电动和燃料电池车 通用 2019 年通用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超过 9 万辆,同比增长 14% 2026 年全球电动汽车的年销量提高到 100 万辆 资料来源: 特斯拉、丰田公司公告 ,盖世汽车网 ,民生证券研究院整理 2、全球动力电池市场: 需求快速释放,电池排产持续超预期 新能源汽车的高增长驱动动力电池行业排产持续超预期,部分头部企业的排产计划和新产线招标都积极扩张 。 宁德时代计划在 2025 年之前扩产超过 500GWh 的产能, LG 在欧洲此前规划超过 260GWh 的产能,在一期扩产 68GWh 之后,总排产计划有望进一步增加 ,以匹配大众 MEB 车型 销量超预期 和特斯拉新产能的释放。 欧洲新能车销量的持续高增长,国内新能车市场在补贴退坡和一季度影响后逐步恢复,三季度销量已经逐步转正。 2021 年全球新能车市场高增长的确定性较强,未来五年行业的平均增速有望达到 40%以上 ,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动力锂电池 装机量 将 超过 900GWh,行业成长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6 Table_Page 深度研究 /机械 空间巨大 。 图 2:全球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及预测(单位: GWh) 资料来源: 高工锂电, 民生证券研究院 3、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 行业低谷已过,高增长如期而至 2016 年 -2018 年之间,受益于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 由 2015年 33 万辆快速提升到 2018 年 126 万辆 , 装机电量也由 2015 年 的约 16GWh, 提升到 2018 年超过 60GWh。 2018 年下半年到 2019 年上半年, 新能源 汽车 补贴退坡 加速,行业盈利能力受到较大冲击,叠加合资车新产品周期几乎空档 , 行业销量出现下滑,预期较低 。 2019 年下半年,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预期加强,以及特斯拉德国工厂的规划,新能源汽车行业 由之前自主品牌电动车型和补贴政策驱动,逐步转变成合资品牌和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新车型驱动,对补贴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此外, 2020 年 4 月 , 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 2 年,原计划的 2020-2022 年补贴退坡力度 放缓 ,给予行业的发展更多空间 。 2020 年三季度国内新能车在疫情影响之 后逐步回暖,行业高增长在 9 月如期而至 。 我们认为,国内新能车的渗透率将在未来 5 年显著提升,电动化趋势拥有较强的确定性,未来 5 年国内的新能车平均增速有望达到 40%+,在 2025 年有望超过 750 万辆。 0%10%20%30%40%50%60%70%0200400600800100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装机量 同比增速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7 Table_Page 深度研究 /机械 图 3: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及预测(单位:万辆) 资料来源: Wind, 民生证券研究院 4、 电动化趋势:智能化驱动下的电动化渗透率提升 我们测算未来五年,国内纯电动乘用车的平均增速将大概率保持在 45%+的水平, 2021 年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 140 万辆, 2025 年有望超过 650 万辆 。 并且随着能量密度和大尺寸电动车型占比的提升,纯电动乘用车的单车带电量将逐步提升 60 度电以上的水平,综合分析,在非常谨慎的预测下,国内动力电池的出货量将超过 500GWh,年平均增速将保持在50%左右的水平。 我们认为,电动化的渗透率提升已经从早期的环保需要驱动,逐步转变为,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对车型电子架构以及电动化要求的提升,倒推行业电动化的趋势。部分智能驾驶的技术需要电动化以及电动车的电子设计架构去支撑部分智能驾驶功能,因此,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充分协同的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电动车的发展并不仅是环保和对新能源的需求驱动,也是 汽车行业技术进步和行业变革需求下驱动的改变,电动车已经成为行业的确定性趋势,渗透率可提升空间巨大。 表 3: 国内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及预测(单位: GWh) 国内动力电池 车型分类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EV 产量(万辆) 客车 11.2 8.9 7.9 8.4 8.8 9.2 9.6 10.0 YOY 25.8% -20.5% -11.2% 6.0% 5.0% 5.0% 4.0% 4.0% 乘用车 79.2 87.7 87.0 139.2 208.8 313.2 455.7 665.3 YOY 65.7% 10.7% -0.8% 60.0% 50.0% 50.0% 45.5% 46.0% 专用车 11.3 7.1 3.2 4.1 5.0 6.0 6.6 7.9 YOY -26.6% -37.2% -55.1% 30% 20.0% 20.0% 10.0% 20.0% PHEV 产量(万辆) 客车 0.6 0.5 0.5 0.6 0.6 0.6 0.6 0.7 YOY -62.5% -16.7% 5.0% 6.0% 4.0% 4.0% 5.0% 5.0% 乘用车 27.8 21.4 20.4 28.4 37.5 47.1 61.2 79.7 YOY 143.9% -23.0% -4.8% 39.5% 32.0% 25.5% 30.0% 30.3% 车总产量(万辆) 130.1 125.6 119.0 180.7 260.7 376.1 533.7 763.6 YOY 52.9% -3.5% -5.3% 51.9% 44.3% 44.2% 41.9% 43.1% EV 平均带电量( kWh) 客车 184.0 194.8 195.8 196.9 197.9 198.9 199.9 200.9 -20%-10%0%10%20%30%40%50%60%70%8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销量 同比增速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8 Table_Page 深度研究 /机械 YOY 19.7% 5.9% 0.5% 0.6% 0.5% 0.5% 0.5% 0.5% 乘用车 39.3 47.2 50.0 53.3 55.9 58.7 61.6 64.7 YOY 45.0% 20.1% 5.9% 6.5% 5.0% 5.0% 5.0% 5.0% 专用车 57.9 74.7 75.6 76.6 77.5 78.4 79.4 80.3 YOY 6.2% 29.0% 1.2% 1.3% 1.2% 1.2% 1.2% 1.2% PHEV 平均带电量( kWh) 客车 49.3 46.3 46.5 46.8 47.0 47.2 47.5 47.7 YOY 17.4% -6.1% 0.5% 0.5% 0.5% 0.5% 0.5% 0.5% 乘用车 13.9 13.7 13.8 13.8 13.9 14.0 14.0 14.1 YOY -6.7% -1.4% 0.5% 0.5% 0.5% 0.5% 0.5% 0.5% 动力电池装机量( GWh) 62.4 67.2 64.4 98.0 143.5 213.8 314.2 468.6 YOY 66.9% 7.6% -4.1% 52.1% 46.4% 49.0% 47.0% 49.1% 动力电池出货量( GWh) 71.8 77.2 74.1 112.6 164.9 245.7 361.2 538.6 YOY 66.9% 7.6% -4.1% 52.1% 46.4% 49.0% 47.0% 49.1% 平均带电量 (kWh) 48.0 53.5 54.1 54.2 55.0 56.8 58.9 61.4 YOY 9.20% 11.48% 1.21% 0.15% 1.48% 3.30% 3.57% 4.23% 资料来源:高工锂电 , 民生证券研究院 图 4:国内动力电池售价(单位:元 /Wh) 资料来源:高工锂电,民生证券研究院 (二) 5G 换机潮提升 3C 锂电池需求 1、 5G 换机潮:带动 3C 电子产品换机升级 5G 通信网络落地实施, 3C 电子产品不断更新发展,共同提高了 3C 锂电池市场增长率。5G 换机潮要求电池保持长续航时间,大容量电池成为智能手机必需品。 5G 推出后,电池容量由原来的 3800mAh 左右增长至 4200mAh 以上。同时软包电池的适用度高和贴合性好符合 5G手机向体型轻、厚度薄趋势发展的要求。 5G 智能手机 的发展, 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需求增长 的 带动, 3C 软包电池 将 成为 3C 锂电池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2、 3C 锂电池市场: 3C 产品消耗碳酸锂当量逐步增长 -35%-30%-25%-20%-15%-10%-5%0%00.511.522.5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平均售价 同比增速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9 Table_Page 深度研究 /机械 我们预计至 2025 年全球手机市场锂电池出货需求提升至 21.5GWh,在考虑 5G 购机潮和单机带电量的双重影响下,预计至 2025 年 5G 手机渗透率将达到 35%,智能手机出货量在 5G带动下由负转正。但考虑到整体手机市场趋于饱和, 5G 换机潮带动存量市场的换机升级,市场整体边际增长较为平缓,预计行业整体未来五年将维持 1.38%的年复合增长,至 2025 年锂电池消耗碳酸锂当量为 1.81 万吨。充电宝是传统 3C 市场增量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未来拉动3C 市 场的核心动力,预计至 2025 年全球除手机外 3C 产品消耗碳酸锂 约 6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 约 为 4%。 表 4:手机锂电池消耗碳酸锂当量及预测 年份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智能手机出货量(亿部) 同比增速 5G 手机出货量(亿部) 14.72 14.05 13.71 13.93 14.52 15.16 15.42 15.65 15.88 -0.90% -4.60% -2.40% 1.60% 4.20% 4.40% 1.70% 1.50% 1.50% 0.14 1.24 2.47 3.24 4.01 4.85 5.56 5G 渗透率 5G 以外手机平均每部电量( Wh) 5G 手机平均每部电量 (Wh) 1.00% 8.90% 17.00% 21.40% 28.1% 31.00% 35.00% 11.5 13.22 13.72 14.22 14.72 15.22 15.72 16.22 16.72 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20.50 智能手机出货量( GWh) 智能手机电池出货量( GWh) 手机电池合计出货量( GWh) 16.9 18.6 18.8 19.8 21.4 23.1 24.2 25.4 26.6 1.5 1.3 0.9 0.9 0.9 0.9 0.9 0.9 0.9 18.3 19.9 19.79 20.07 20.36 20.64 20.93 21.21 21.5 折算碳酸锂需求当量(万吨) 1.54 1.68 1.67 1.69 1.72 1.74 1.76 1.79 1.81 资料来源:高工锂电,民生证券研究院整理 (三)储能 市场驱动行业长期成长性 1、储能电池市场规模: 空间巨大,降本仍是关键 储能电池发展潜力巨大, 但由于电力、储能政策、锂电池价格等原因,相对于动力电池增长滞后。 2019 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总额为 3.8GWh,与 2018 年相比,同比增长 26.7%, 其国内市场出货量 0.7 GWh,占比 18%; 国外市场出货量 3.1 GWh,占比 82%,整体出货实现增长,但国内占比仍然较低 。 我们对储能市场的核心观点 : 1) 拉长时间周期,储能将作为电网峰谷调节的重要环节,储能行业的发展趋势确定性较强 ; 2) 储能电池目前尚未放量的核心原因是电池成本仍然较高,随着电池成本的逐步降低和规模效应的逐步凸显,储能电池放量有望如期而至 ; 3) 政策端支持力度较大,短期放量仍有难度,中长期可以期待 。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0 Table_Page 深度研究 /机械 图 5: 2019 年国内与海外储能电池出货量占比 资料来源:高工锂电,民生证券研究院 2、储能电池市场发展趋势:成本下降将大幅提升市场渗透率 我们认为,储能电池成本降低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1)原材料成本的降低,目前电池行业原材料占比较高,原材料价格的降低是关键; 2)技术迭代,储能电池的技术演变路线将围绕降本去进行的,采用低成本的技术路线; 3)规模效应的体现,目前储能行业的规模仍然较小,规模效应对成本的降低将逐步体现 。 当存量市场渗透率为 30%时,储能装机规模有望达到 435GWh。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计划到 2025年,使储能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能源领域经济新增长点。在政策的刺激下,电池领域上市公司纷纷开启储能产业布局。 (四) 锂电设备 行业具有中长期高成长性 锂电设备行业的推荐逻辑之一 是 下游的高成长性 。电池行业的下游的高成长的三个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1)动力电池是驱动行业高增长的核心因素,特斯拉、大众和丰田等国际主要车企的电动车新产品周期驱动 行业渗透率的显著提升,叠加国内和欧洲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行业高增长在短期、中期和长期都拥有较强的确定性; 2)消费电池将在短期内驱动行业的成长性,由 5G 换机潮驱动的消费类电池新增需求将在 1-2 年内集中释放; 3)储能电池是驱动行业长期增长的驱动因素,目前储能电池的成本仍是阻碍行业放量的核心因素,随着技术进步、规模效应和原材料成本的 降低,储能将在长周期内驱动行业的成长性 。 我们认为,中短期内由特斯拉、大众和丰田等新产品周期驱动的行业高增长,将推动锂电行业的新一轮扩张周期,下游高增长确定性强,头部锂电设备企业将在这一轮扩张周期中更好的匹配下游的新增需求,同时受益于行业的高增长和集中度的加速提升。 18.0%82.0%国内出货量海外出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