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设备年度策略报告之二:异质结:引领光伏技术新一轮革命,国产设备将迎来爆发.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光伏设备年度策略报告之二:异质结:引领光伏技术新一轮革命,国产设备将迎来爆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光伏设备年度策略报告之二:异质结:引领光伏技术新一轮革命,国产设备将迎来爆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光伏设备年度策略报告之二:异质结:引领光伏技术新一轮革命,国产设备将迎来爆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光伏设备年度策略报告之二:异质结:引领光伏技术新一轮革命,国产设备将迎来爆发.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光伏设备年度策略报告之二:异质结:引领光伏技术新一轮革命,国产设备将迎来爆发.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research.stocke 1/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Table_main 行业研究类 模 板 深度报告 机械设备行业 报告日期: 2020 年 12月 10 日 异质结 : 引领 光伏 技术 新一轮革命 , 国产 设备 将迎来爆发 光伏设备 年度策略报告 之二 行业研究|机械设备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invest 行业 评级 机械设备行业 增持 分析师:邱世梁 执业证书号: S1230520050001 qiushiliangstocke 分 析师:王华君 执业证书号: S1230520080005 wanghuajunstocke 联系人:李思扬 lisiyangstocke Table_relate 相关报告 【光伏设备】年度策略报告一:“大尺寸”带 来 新 一 轮 迭 代 需求 - 浙商机械 -20201123 table_research 行业观点 异质结 电池 :“增效 +降本”潜力巨大 , 是光伏 电池 未来颠覆性技术 。 ( 1) 异质结( HJT)电池 经历 30 年 左右的发展历史, 产业化脚步已临近 ,2020-2021年将成为 HJT 投资元年, 2022 年进入快速爆发阶段 。 ( 2) 对比 PERC 及 TOPCon电池, HJT电池 潜力巨大, 在转换效率 (目前已超24%) 、工艺步骤 和温度 、双面率、抗衰减 性 等方面优势明显, 将成为第三代电池片技术主流 。未来叠加钙 钛矿技术, 转换效率 将 提升至 30%以上 。 异质结 : 已具产业 化 经济性, 好比 2015 年的 PERC, 下游 扩产 大潮即将 来临 (1) 异质结( HJT)电池的成本主要来自硅片、设备折旧、浆料和靶材,在成本占比中分别约 50%、 8%、 24%和 6%, 我们判断,随着设备厂商的技术进步、银浆 和 靶材的国产化 、以及 硅片的薄片化,将共同推动 HJT技术的真实降本, 预计 2022年 达到与 PERC 旗鼓相当的成本区间 。 ( 2) 复盘 PERC 电池历史, 从 2012-2019 年期间,产业经历了技术验证、成熟和快速放量期。 随着 2017 年 PERC 电池经济性 得到产业认可,短短 3 年时间其市占率从 15%上升至 2019 年的 65%,快速放量成为市场主流技术路线 。 ( 3) 我们判断, 异质结电池 现 处于 PERC 电池发展的 第一 阶段 末期(对比PERC 电池 2015 年) , 目前规划产能超 45GW, 明年有望 迎 10-20GW 落地 。 未来 2 年 PERC将仍为市场主流,但随着 HJT 国产设备的成熟、及经济实用性改善,有望复制 PERC 电池快速渗透历程、开启下一代电池片周期的爆发 。 异质结设备: 2020-2025 年年均增长 80%,到 2025 年市场空间将达 412 亿元 ( 1) HJT 4大 设备 :清洗制绒设备、 PECVD 设备、 PVD/RPD 设备、丝网印刷设备 , 在设备投资额占比分别约 15%、 50%、 20%和 15%。 目前 国产设备厂商已 快速崛起, 纷纷布局 PECVD 等核心设备, 将成为行业突破口。 ( 2) 目前 PERC 设备投资已控制在 1.6-2 亿 元 /GW, HJT设备投资仍处于 5亿元 /GW 左右 。 我们认为, 随着 HJT 国产设备投资降至 3.5-4 亿 元 以内,转换效率提升至 24.5%以上 , 经济性将得到市场快速认可,行业将大爆发 。 ( 3) 我们测算 , 2025 年 HJT 设备市场空间有望达 412 亿元, 2020-2025年CAGR=80%,其中 PECVD设备规模达 206 亿元 。 相关设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 竞争格局: 未来 2 年 HJT 设备行业 “百花齐放”、多技术路线设备共存 ,我们判断 ,行业 有可能 成为 几家寡头 垄断的竞争格局 ( 1) 国内电池设备厂商(迈为、捷佳、 金辰、 钧石、理想) 已 纷纷 在 HJT不同工序环节布局,实现小批量订单销售, 目前 总体竞争格局尚未清晰 。 ( 2)目前,迈为股份已推出 HJT2.0 产品,捷佳伟创已实现 PECVD设备 客户出厂交付 ,金辰股份 PECVD进展顺利有望明年上半年交付客户测试。上机数控作为老牌切片机龙头,在 N 型硅片未来薄片化进程中有望竞争优势延 续。 ( 3) HJT 技术壁垒高、成本优化空间大,只有将 设备 做到极致的企业能最终胜出。参考半导体设备行业, 行业有 可能成为几家寡头垄断 的 竞争格局。 投资建议: 重点推荐迈为股份( PERC 丝网印刷 +HJT电池片设备)、捷佳伟创( PERC+HJT电池片设备)、金辰股份( 光伏 组件设备 +HJT 电池片设备) 、 上机数控(异质结 N 型硅片切片机 +异质结薄片化 N型硅片 ) 。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对光伏行业海外需求;光伏行业技术替代风 险 。 table_page 机械设备行业 深度报告 research.stocke 2/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正文目录 1. 异质结: “增效 +降本 ”潜力巨大,是光伏未来颠覆性技术 . 5 1.1. HJT 产业化脚步已临近,将取代 PERC成为第三代电池片技术 . 5 1.2. 对比 PERC和 TOPCon, HJT“增效 +降本 ”潜力巨大 . 6 2. 异质结投资已具备产业经济性,复盘 PERC 产业化进程, HJT 下游扩产周期有望加速来临 . 10 2.1. 降本提效进行时, HJT成本有望与 PERC打平 . 10 2.2. HJT目前规划产能超 45GW,明年有望迎 10-20GW 落地 . 13 2.3. 复盘 PERC产业化进程,我们预计 HJT有望加速渗透,开启下一代电池片扩产周期的爆发 . 14 3. 异质结设备国产化有望加速, PECVD 为行业关键突破口 . 17 3.1. 异质结拥有 4 大工艺环节, PECVD设备占比价值量 50% . 17 3.2. 设备国产化为行业关键突破口,预计 2025 年市场空间有望超 400 亿 . 19 4. 投资建议:迈为股份、捷佳伟 创、金辰股份、上机数控 . 21 4.1. 迈 为股份:光伏丝印设备龙头,异质结设备先行者 . 21 4.2. 捷佳伟创:光伏电池片设备龙头,异质结设备拓展可期 . 22 4.3. 金辰股份:光伏异质结电池设备新星,组件设备龙头将二次腾飞 . 24 4.4. 上机数控:异质结 N型硅片未来龙头,薄片化切片机龙头! . 26 4.5. 理想万里晖:深耕 PECVD 设备领域多年,研发转换效率超 25% . 28 4.6. 钧石能源: HDT产能超 1GW,与山煤国际战略合作 . 29 5. 风险提示 . 30 图目录 图 1: 光伏行业:之前由政策和技术驱动,未来技术驱动成本下降,平价时代有望来临 . 5 图 2: 光伏晶硅电池发展路径 . 7 图 3: HJT在转换效率上优势明显 . 7 图 4: PERC+、 TOPCon、 HJT工艺流程对比, HJT流程更为简化 . 8 图 5: 松下 HJT电池 24年几乎无衰减 . 8 图 6: 异质结 +钙钛矿有望进一步提升转化效率的上限 . 10 图 7: HJT电池降本提效路线 . 11 图 8: 通威 1GW 异质结项目第一块电池片于 19 年 6月下线 . 13 图 9: 2019年全球电池片产能达 211GW,同比增长 21% . 14 图 10: 2019年国内电池片产能达 164GW,同比增长 28% . 14 图 13: PERC电池为目前行业主流, 2019 年占比 65% . 16 图 14: HJT电池结构示意图 未来几年即将爆发式增长 . 16 图 15: HJT新增产能预测 . 16 图 16: HJT累计产能预测 . 16 图 17: HJT电池 4 大生产工艺环节,相比 PERC大幅简化 . 17 图 18: PECVD为 HJT核心,在设备投资额中占比 50% . 17 图 19: HJT电池 4 大生产工艺环节,相比 PERC大幅简化 . 17 table_page 机械设备行业 深度报告 research.stocke 3/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 20:梅耶博格 HELiA PECVD 沉积系统 . 18 图 21:理想万里晖 U型 PECVD 占比 50% . 18 图 22:冯 阿登纳 XEA 产品示意图 . 18 图 23:捷佳伟创 RPD5500A设备示意图 . 18 图 24:迈为、捷佳、金辰、上机毛利率情况 . 21 图 25:迈为、捷佳、金辰、上机净利率情况 . 21 图 26:前三季度公司营收 16.1亿元,同比增长 58% . 21 图 27: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 2.7亿元,同比增长 50% . 21 图 28:迈为股份 HJT 2.0产品发布会现场,未来已来 . 22 图 29:前三季度公司营收 31亿元,同比增长 71% . 23 图 30: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 4.5亿元,同比增长 32% . 23 图 31:公司自主研发的异质结 PECVD设备出厂交付 . 24 图 32:公司核心业务布局:光伏电池片设备(涵盖 HJT、 TOPCON、 PERC三大技术路径) +组件设备 . 25 图 33:前三季度公司营收 7.9 亿元,同比增长 21% . 25 图 34: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 0.6亿元,同比增长 26% . 25 图 35: 金辰与瑞士 H2GEMINI 共同出资设立金辰双子 ,分别持有 92%和 8%的股权 . 26 图 36:前三季度公司营收 19.5亿元, yoy+317% . 26 图 37: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 3.4亿元, yoy+126% . 26 图 38:公司自主研发的 WSK900B切片机,目前量产切割 210 硅片的良率已达 95% . 27 图 39:公司单晶硅净利率提升(预测值,可能较实际略高些) . 27 图 40: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单晶硅业务收入占比 81% . 27 图 41:客户 SHJ电池( M2)最高效率: 25.11%( ISFH 认证) . 29 图 42: 公司未来目标产能有望超 10000片 /hr( M6硅片) . 29 图 43: 公司 GW 异质结量产 PECVD 设备产能超 4200 片 /小时 . 29 图 44: HDT电池片效率达 24% . 30 表 目录 表 1: HJT产业经历了萌芽期、实验室阶段、初步的商业化阶段和逐步的产业化阶段,预计 2022 年有望迎来爆发 . 6 表 2: HJT vs PERC vs TOPCon: HJT有望成为第三代电池片技术主流 . 9 表 3:预计未来 2 年 HJT电池成本有望和 PERC电池打平 . 12 表 4: HJT规划产能超 45GW,预计 2020年将有 3-5GW的 HJT新增产能投放 . 13 表 5: 各光伏企业探索布局 PERC电池技术 . 14 表 6: 各大光伏企业布局 GW 级扩产项目 . 15 表 7: HJT核心供应环节设备供应商情况, PECVD设备价值量占比达 50% . 19 表 8:参考安徽宣城的 500MW 异质结产线中标价格, HJT设备投资仍较高 . 19 表 9: HJT技术 “百花齐放 ”、多技术路线设备共存,总体竞争格局尚未清晰 . 20 表 10: 2025年 HJT设备市场空间有望达 412 亿元, PECVD 设备达 206 亿元 . 20 表 11:重点推荐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21 表 12:迈为中标安徽宣城 500MW 异质结产线 . 22 表 13:公司在 HJT异质结领域与润阳、爱康均有合作 . 23 表 14:本次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光伏 +半导体设备再加码 . 24 表 15: 4 家重要子公司核心人员 /股东情况: HJT、 TOPCON 等核心子公司 核心团队参股 8-40% . 26 table_page 机械设备行业 深度报告 research.stocke 4/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表 16:公司与天合光能大单合同统计,未执行订单合计金额超 102亿元 . 27 表 17:公司与东方日升、阿特斯大单合同统计,未执行订单合计金额达 149亿元 . 28 表 18:公司异质结核心产品型号 . 28 表 19:公司与山煤国际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30 table_page 机械设备行业 深度报告 research.stocke 5/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 异质结 : “增效 +降本”潜力巨大,是光伏未来颠覆性技术 光伏行业: 由政策 +技术驱动,行业发展犹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伴随每一代技术进步,中国出现了尚德、英利、协鑫、隆基、通威等一批又一批的光伏行业龙头。 BP 最新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数据显示, 2019 年全球煤电占比 36.4%,清洁能源发电(光伏、风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加核电)占比 36.4%,这在历史上首次出现清洁能源发电与煤电占比相当,这是一道分水岭! 根 据 独立非营利性气候与能源智库 EMBER 发布的欧洲电力系统半年分析报告,2020 年上半年,风电和光伏发电总量已占据欧洲总发电量的 21,这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纪录!以风 /光为代表的非水可再生能源,以强劲发展势头成为第一能源。 光伏行业发展的核心是度电成本的下降。主要依靠成本降低 +科技创新 。 异质结电池( HJT)是 未来几年整个光伏行业最重要的突破口,技术具有颠覆性,具有 转换效率高、工艺温度低、稳定性高、衰减率低、双面发电等优点 ,是高转换效率硅基太阳能电池的未来方向。 图 1: 光伏行业:之前由政策和技术驱动,未来技术驱动成本下降,平价时代有望来临 资料来源: CPIA, 浙商证券研究所 1.1. HJT 产业 化脚步 已 临近 , 将 取代 PERC 成为第三代电池片技术 异质结( HJT) 电池 最早 由日本的三洋 ( Sanyo) 公司 于 1990年 研发 , 专利保护于 2010年过期。 在过去 30年间, 产业经历了萌芽期、实验室阶段、初步的商业化阶段和逐步的产业化阶段。 table_page 机械设备行业 深度报告 research.stocke 6/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表 1: HJT 产业经历了萌芽期、实验室阶段、初步的商业化阶段和逐步的产业化阶段 , 预计 2022 年有望迎来爆发 阶段 时间 事件 产业萌芽期 1974年 Walter Fuhs 首先提出融合 a-Si和晶体硅的 HJT结构 1985年 Yoshihiro Hamakawa 制造并获得第一个 HJT电池的专利,有较高的界面状态,较低的 Voc和 FF损耗 1989年 Sanyo在晶圆与掺杂的 a-Si之间插入本征微晶硅层,实现了实质性突破并未改方法申请了专利 1990年 Sanyo用 a-Si薄膜代替本征微晶硅层,效率为 15% 1996年 Sanyo将晶体衬底夹在本征和相对掺杂的 a-Si薄膜之间,该结构获得专利,是 著名的 HJT结构 实验室阶段 1997年 Sanyo开始以 HIT 品牌提供 HJT组件,电池效率 16.4%,组件效率 14.4%( 5 英寸硅片) 2006年 EPFL/CSEM, Switzerland Prof.Ballif 发表 HJT电池论文 2008年 Meyer Burger 在瑞士创建 HJT研发中心 2009年 CEA/INES,法国开始创建 HJT研究室 工业化阶段 2010年 Panasonic(收购了 Sanyo) HJT核心专利过期,失去排他性 2013年 Panasonic 获得世界纪录 24.7%的效率( 5 寸晶片) 2014年 Panasonic 采用被接触式技术,获得世界记录 25.6%的效率( 5 英寸硅片) 2016年 Kanwka 沿用 BC-HJT 技术,最新的效率是 26.6% 产业化阶段 2017年 多个公司开始专注 HJT 技术,最大的实验产线是晋能建立的 100MW 2018年 钧石在中国建立了超过 600MW的 HJT电池片和组件产线 ENEL在意大利建立超过 200MW的 HJT产线 Meryer Burger收到非中国地区 600MW的 HJT电池 &SWCT组件产线订单 2019年 山煤国际、东方日升、通威 、爱康 等纷纷宣布 GW 级 HJT产能规划 汉能 HJT电池研发效率达到 25.11%,成为新的世界纪录 行业爆发阶段 我们判断, 2020-2021年将成为 HJT 投资 元年,随着 HJT“降本 +增效”持续提升, 2022 年行业将进入快速爆发阶段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 浙商证券研究所 整理 我们 预计 , 2020-2021 年将成为 HJT 投资元年 , 随着 设备国产化 、 银浆 和靶材 成本 的降低 、以及 转换效率提升带来的“增效 +降本” 效益凸显 , 2022 年 行业将 进入快速爆发阶段。 HJT 将 成为下一代 主流光伏电 池技术 , 推动 设备需求 新的一轮革新 。 1.2. 对比 PERC 和 TOPCon, HJT“增效 +降本”潜力巨大 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 ( HJT)是在晶体硅上沉积非晶硅薄膜,它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 具有转换效率高、工艺温度低、稳定性高、衰减率低、双面发电等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