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现状、挑战及展望 中美民间 抗疫合作分析 中美民间 抗疫合作分析 全球化智库(CCG) 支持单位: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 China-US non-governmental co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COVID-19 Current conditions,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人类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 公共卫生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及全球化进程带来了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 各国各界通力合作是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的必由之路。中美是世界前两大经济 体,彼此优势互补,且处于抗疫不同阶段,推进中美合作抗疫不仅有助于缓解 美国疫情,也是加强全球合作抗疫的关键所在。疫情出现以来,中美民间开展 了大量合作,为支持两国抗疫作出了巨大贡献,呼吁加强中美合作抗疫的声音 也愈加强烈。 但与此同时, 美国部分政客对华污名化导致两国民众情绪出现对立, 为推进中美及国际抗疫合作蒙上阴影。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世界有国家民族之分,但疆域之别不该阻绝人心善 意的流淌。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面对病毒威胁,尽管相隔万水千山,我们感受 到了相同的悲恸、 惶恐和无奈。 我们也有着相同的期待: 希望这场灾难早日结束, 希望生命的尊严得到更好的呵护 , 希望与众人在阳光下奔腾欢呼。恐惧会令人 退缩、 猜疑, 削弱个体的力量, 但人性中的理性与善意却可以让我们克服恐惧, 团结起来合力抗击疫情,把小小的萤火汇聚成耀眼的光芒。每个人的爱与贡献 都是宝贵而有价值的,中美民间抗疫合作可为抗击全球疫情作出更大贡献,提 振国际合作与全球化发展信心。疫情终将过去,我们希望待到那时,中美两国 民众将因合作抗疫而增进友好、提升互信,缔结更加深厚的友谊。 报告课题组摘 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 界是一次严重危机。疫情全球蔓延不仅使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面临重大威胁,也 给各国开展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带来挑战。 当前, 中美民间抗疫合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果, 为全球抗疫合作释放出积极信号。然而,全球疫情尚未结束,包括美国在内多个国家的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应加强合作,充分发挥民间主体的力量,一 方面通过加强民间合作加速控制疫情,另一方面应更多地关注疫后世界经济恢复和全球 治理创新,合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与政府间抗疫合作相比,民间抗疫合作具有主体多、领域广、资源丰、接地气和打 基础的特点。面对这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中美友好省州及友好城市等地方层面、医 务人员、 在美华人华侨及留学生、 工商界、 非政府组织、 专家学者及普通民众等民间主体, 通过资金及物资捐赠、声援支持、发挥专业优势、多方协调对接等多种方式为两国抗击 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中美民间力量已成为中美抗疫合作的中坚力量。 中美两国民间友好往来的历史积淀、双方密切的经贸人文联系,以及中美文化中的 人道主义精神, 为此次中美民间抗疫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虽然中美在文化上存在差异, 但不同文化及文明背后有着互通性,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可以相互理解,建立友 好联结。中美民间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在抗疫中得到延续和凸显,在中美官方关系陷入 僵局时再次发挥了缓冲作用。根据媒体报道及课题组调研,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深重 的公共卫生危机, 肯定中美民间友好往来意义、 支持中美官方及民间加强抗疫合作的声音, 在中美各领域各群体中广泛存在。 然而,中美民间抗疫合作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与阻碍,未来中美民间合作还面临着全 球化逆流、全球治理机制落后、中美关系起伏、中美地方交流渠道萎缩和全球价值链“脱 钩”等因素带来的挑战。对此,中美民间各主体可发挥自身优势,在加强抗疫合作共同遏 制全球疫情、加强经贸合作重振全球经济发展和拓宽民间交流加深两国民众理解互信三 方面发力, 从民间合作开始自下而上拉近中美距离, 为全球多边主义合作贡献一份力量。 中美之间不应陷入零和博弈思维, 双方合则两利, 斗则俱伤。 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中美双方应站在两国人民福祉、全球和平发展的高度思考和推进两国关系发展,发扬大 国精神,体现大国担当,承担起完善全球治理与推动国际经贸发展的责任。面对新冠肺 炎疫情这一全球性挑战,中美两国需克服偏见,携手战疫,共济前行,以早日战胜病毒, 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及增长,实现人类社会共同的福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