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深度报告:新时代、新格局,电子投资新机遇.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新时代、新格局,电子投资新机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新时代、新格局,电子投资新机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新时代、新格局,电子投资新机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新时代、新格局,电子投资新机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新时代、新格局,电子投资新机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hinastock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table_research 行业深度 报告 电子 2020 年 12 月 14 日 table_main 公司深度报告模板 新时代、新格局 电子投资新机遇 电子行业 推荐 上调 评级 核心观点: 5G 开启电子行业新时代,政策引导行业新格局 我们认为, 5G 将引领新一轮的科技周期,我国有望在下一个 20 年进入电子强国之 列 ,预计到 2035 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增速将 达到 2020 年 的 3.1 倍左右 ,利润总额有望 增长 606%,电子企业盈利能力、盈利质量将大幅提升 , 电子行业 仍将处于快速成长期。 消费电子: 5G 换机潮加速,苹果强周期 启动 手机:全球 5G 手机加速渗透,预计 到 2023 年渗透率将超过 51%,我们 持续 看好新一代iPhone 的 出货量, 建议关注领益智造、蓝思科技等 。手表:智能手表性能提升开启加速渗透模式 , 建议关注环旭电子等。 耳机: TWS 耳机出货量有望维持高增长 , 建议关注 歌尔股份、 立讯精密等 。 半导体: 需求爆发式增长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5G 时代 终端设备数量 、数据规模的爆发增长, 将大幅 增加对底层半导体的需求,为其持续增长注入新动能。 我国 半导体行业受益于需求复苏和国产替代 将 保持较快增长。 设备方面 建议关注 北方华创等 ; 设计领域 关注 澜起科技、韦尔股份 、 兆易创新等 ; 功率半导体关注闻泰科技 、华润微 等 。 面板: LCD 迎来中国时代, OLED 渗透率 快速 提升 LCD 供需格局改善,预计未来 3-5 年中国大陆 的 市场份额将达到 70%以上, 建议关注京东方 A、 TCL 科技、三利谱等。 手机 OLED 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在 2021 年 中国大陆的 市场份额将超过 40%, 建议关注维信诺等。 新兴技术促进 LED、安防、 PCB 等传统行业升级 LED: 2021 年Mini-LED 背光技术商用加速 ,行业拐点 将 至, 建议关注三安光电、利亚德等 。 机器视觉: 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是必然趋势,机器视觉作为核心技术 将迎来重大突破 , 建议关注海康威视、 天准科技 等 。 PCB: FPC 及 HDI 快速发展, 建议关注鹏鼎控股、东山精密、生益科技等 。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 5G 新周期及汽车自动化将为行业带来爆发性的需求增长,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上行期;海外疫情影响下,供给侧加速向中国转移 ;高质量发展战略将促进企业盈利质量的提升。 我们预计 , 2021 年电子行业的盈利端增速将 加速 上升,估值端 亦具备 一定的提升空间,行业整体评级由中性上调至推荐。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水平情况(截至 2020 年 12 月 11 日)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股价 EPS PE/PB 2020E 2021E 2022E 2020E 2021E 002938.SZ 鹏鼎控股 51.96 1.39 1.94 2.43 37.38 26.78 002241.SZ 歌尔股份 37.80 0.86 1.23 1.58 43.95 30.73 688008.SH 闻泰科技 108.50 2.72 3.76 4.66 39.89 28.86 000100.SZ 澜起科技 93.66 1.00 1.40 1.82 93.66 66.90 000725.SZ 京东方 A 5.08 0.10 0.18 0.24 1.92 1.77 资料来源: 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注:京东方 A 估值数据采用 PB 风险提示: 5G 终端产品需求不及预期,汽车电动化渗透率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分析师 傅楚雄 : 010-66568393 : fuchuxiongchinastock 分析师登记编码 : S0130515010001 特此鸣谢:张斯莹、王恺 行业数据 2020-12-11 table_report 资料来源: 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相关研究 5G 将引领产业进一步升级,寻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龙头 2019-01-31 整芯助魂工程彰显集成电路地位,多要素共振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2019-03-11 科创奏响资本市场改革强音,积极拥抱中国科技核心资产 2019-07-20 国产存储突破,进口替代可期 2019-12-25 新冠将给电子行业复苏带来冲击,关注受影响较小的新基建相关标的 2020-04-15 后疫情时代的危与机,中国电子产业亟待升级 2020-06-23 苹果、面板为中 军 ,第三代半导体为先锋 2020-09-23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电子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目 录 一、新时代、新格局下的电子信息产业 . 1 (一) 2035:迈入创新型国家、电子信息强国之列 . 3 (二) 2025:迈入制造强国,补短板夯实基础 . 5 (三) 2021:拥抱 5G 新时代,打开电子新格局 . 6 二、 消费电子: 5G 带来新变化,苹果强周期启动 . 9 (一)手机: 5G 换机潮加速,看好新 iPhone 市场前景 . 9 ( 二 )智能手表:性能创新升级不断, Apple Watch 占半壁江山 . 11 ( 三 ) TWS 耳机: 市场快速渗透,技术迭代加速 . 13 (四) PC/平板:疫情长期化带来在线办公产品新需求 . 15 ( 五 ) VR/AR: 5G 背景下新一代重要终端 . 16 三、半导体: 5G 注入增长新动能,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 17 (一)半导体景气大幅回暖,政策周期进一步强化 . 17 (二)采集端:多摄趋势下,国产 CIS 有望迎来新突破 . 20 (三)存储端:景气度复苏,国内厂商积极布局 . 22 (四)数据处理: 5G 落地加速人工智能芯片新发展 . 23 (五)汽车电动化趋势下,功率半导体开启新周期 . 24 四、面板: LCD 迎来中国时代, OLED 渗透率快速提升 . 28 (一) LCD:供需反转,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 28 (二) LCD:液晶显示进入中国大时代 . 31 (三) OLED:小尺寸显示技术的新霸主 . 33 (四) OLED:中国厂商争创新时代 . 35 五、新兴技术促进传统行业升级 . 36 (一) LED: Mini/Micro 引领新时代 . 36 (二)机器视觉:视频设备迎来智能化新发展 . 40 (三) PCB:受益于 5G 与汽车电动化,行业迎来复苏 . 43 ( 四 )物联网 :全球连接端数量爆发,通信模组率先受益 . 45 六、投资建议 . 47 七、风险提示 . 56 八、附录: . 57 (一) 2020 年电子行业市场表现 . 57 (二)具备 “龙头基因 ”的公司凸显投资价值 . 57 插 图 目 录 . 59 表 格 目 录 . 62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电子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1 一 、 新时代、新格局下的电子信息产业 2020 年即将进入尾声,“十三五”即将结束。 回顾 21 世纪的前 20 年,我国社会、电子信息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 社会进步方面 ,我国已经成为 了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从 2000 年的 10 万亿增长至 2020 年的超过 100 万亿元, 过去 20 年 翻了 10 倍 , 人均 GDP 超过 7 万元,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上升到 32%左右。我国经济结构日益优化,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转向由创新驱动,产业融合速度不断加快;此外,我国在农业生产、脱贫等方面也取得了瞩目成就。 图 1. 2000-2020 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图 2. 2000-2020 年 中国人均 GDP(单位:元) 资料来源: 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电子信息领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收入规模已达世界第一。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近 20 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由 2000 年的 0.95 万 亿元 预计将 上升到 2020 年约 11.4 万亿, 过去 20年 翻了 将近 12 倍 。我国电子 信息产业 得到了长足快速的发展和进步,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据 GII research 统计及预测, 2020 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份额约为 27%,保持全球第一的稳固地位。 图 3. 2000-2020 年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单位: 万 亿元) 图 4. 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工信部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The Yearbook of World Electronics Data 2017,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电子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2 从细分领域来看,我国各领域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例基本超过 30%。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前瞻产业研究院、 Prismark 统计,我国面板、 LED、 PCB 市场规模 已 突破 50%;据 WSTS、 ecia 数据统计,我国半导体、安防、被动元器件市场规模已超过 30%,基本实现了各领域的全方位渗透。 图 5. 电子各细分领域我国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 WSTS,中商产业研究院,前瞻产业研究院, Prismark, ecia,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整理 21 世纪的第二个 20 年即将到来,按照我国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世界银行、 IMF 等多家第三方机构的预测, 我国有望在这一阶段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人均 GDP 也有望在当前基础上进一步翻番: 我们按照中国 GDP 复合增速 为 4.5%,美国 GDP 复合增速 为 2%左右测算,预计 到 2031 年中国 GPD 总量将超过美国,预计中国人均 GDP 将在 2035 年前后达到 2万美元。 中国时代即将到来,沉睡的雄狮即将再度屹立于世界之巅:政策支撑,我国将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 5G 赋能,科技将在新时代中处于战略支撑的地位。科技赋能各行业的发展,将为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动力。 图 6. 2020-2035 年中国、美国 GDP 发展情况测算 (单位:万亿美元) 资料来源: Wind,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整理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电子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3 我们在 2020 年中期策略报告 后疫情时代的危与机,中国电子产业亟待升级 中提出的未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三个可能情景 。 在当前的时点, 基于美国政权交替后,中美关系有望重归理性,电子信息产业有望由全球化碎片中恢复, 我们判断中期将大概率重新走向乐观的情景,我们对未来中 长 期的电子产业的营收增长、增加值的提升都趋于乐观 :根据预测的营收增速及净利润率测算, 预计到 2035年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 营收将 达到 2020年 的 3.1倍左右,利润总额有望增长 606%,电子企业盈利能力、盈利质量将大幅提升 。 我们认为, 考虑到 2020 年 电子信息制造业 营收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预计 2021 年营收增速将恢复至 11%,利润率有望恢复至 5%以上 。 到 2025 年,考虑到民主党执政期间,外交政策上有望遵循其传统的多边主义、理想主义,全球化碎片整理有望迎来观望、缓和 窗口 。预计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有望受益于全球化的修复,中美贸易摩擦的缓和,平均营收增速有望维持在 9%左右,利润率有望增长至 7%。 到 2035 年,预计我国 将迈入电子信息强国行列 ,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新的区域性电子产业链,平均营收增速有望保持在 7%以上,随着产业升级,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 升至 11%左右 。 图 7.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预测(单位: 万亿 元) 图 8.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利润总额预测(单位: 万亿 元) 资料来源:工信部,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工信部,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一) 2035:迈入创新型国家 、电子信息强国之列 2020 年 11 月 3 日,新华社 受 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零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 将坚持创新提升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国家对科技的重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规划有望进一步明确。我们认为,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 年远景目标有望基于我国 5G 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建设,促进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融合, 预计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领域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电子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4 图 9. 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指出的科技创新方向 资料来源: 新华社,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整理 为实现 2035 年迈入创新 型 国家前列的远景目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是必然趋势,产业附加值将大幅提升 。 务实的 RECP 协议的签订将促进我国将一些低端、低效、低附加值的生产转移到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生产。国内的制造将凭借国家更大力度的研发投入、更趋重视的知识产权、更为鼓励的创新发展, 不断壮大 的科学家及工程师红利,逐步向零部件生产、产品设计研发等更高附加值方向升级。我国的科技自信将愈发增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方向将助力我国各行各业 更有效率 的发展。我国已具备高研发投入的、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具备创新和不能 进化能力的龙头企业将肩负出海大任,并有望在布满荆棘的科技升级路上不断壮大。 图 10.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向着高附加值领域升级 资料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整理 我们按照电子产业增加值为总产出与总投入的差值,电子产业增加值率则为增加值与总产出之间的比值,测算出各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率的差异:根据 WIOD 的数据测算, 2014年我国电子产业的增加值率为 16.5%,韩国为 27.8%,日本为 37.4%,美国为 69.2%,全球电子产业的总增加值率约为 27.6%。 我国电子 信息产业增加值率有望在 2035 年超过韩国、德国 。 19 世纪 70 年代韩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电子产业的政策举措,其 电子产业的发展经历了 20 几年的 技术 沉淀, 从落后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电子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5 美国、日本技术十几年,逆袭到电子产业的全球前列。 我们认为, 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的高效融合下,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 将 加速 实现 升级, 其 增加值率有望在 2035 年 左右达到 目前韩国、德国等国的平均水平,并继续向第一梯队美国、日本的产业结构发展。 图 11. 各国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率(总产出与总投入的差值占总产出的比率)较低 资料来源: 美国电子产业增加率为什么能够不断提升?, WIOD,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整理 (二) 2025: 迈入制造强国, 补短板夯实基础 中期来看,美国政权的更替将会对世界政经、科技格局带来新的影响。 此前共和党特朗普政府任期内的美国至上原则加剧了全球的贸易摩擦,使得过去二十年较好的全球化分工开始逆转;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持续在全球扩散,其对全球经济冲击的同时,也引发了区域化的逆转,整个全球化进入碎片整理阶段。同期,美国高密度发动数起对中国科技类企业的制裁案件,主要针对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及大力发展的高科技领域,强行推动中美科技脱钩。 表 1. 近两年 美国高密度发起对中国科技类企业的制裁及政策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2020.12 军方企业黑名单 美国国防部将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海油、中芯国际列入“军工企业”黑名单。 2020.07 出口管制名单 名单新增欧菲光等 11 家中国公司及机构 2020.06 军方企业黑名单 美国国防部决定将包括华为、海康威视、浪潮集团在内的 20 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为“中国军方拥有、控制或有联系”的公司清单 2020.05 出口管制名单 名单新增奇虎 360、云从科技等 33 家中国公司及机构 2019.10 出口管制名单 名单新增旷视科技、科大讯飞、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商汤科技、依图科技、 美亚柏科以及颐 信科技 2019.6 出口管制名单 名单新增天津海光、中科曙光、成都海光集成电路、成都海光微电子技术和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2018.8 出口管制名单 包括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电科及下属企业等 2017.1 确保美国半导体的领导地位 报告称中国的半导体的崛起,对美国已经构成了“威胁”,委员会建议政府对 中国产业加以限制。 资料来源: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电子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6 尽管我们判断美国针对中国经济、科技的压制目标不会因为不同政党的执政方针改变,但采取的手段及过程将不尽相同:我们判断拜登政府将更可能遵循民主党的多边主义及理性主义,在国际惯例、规则内出牌。我们认为, 随着民主党候选人拜登的上台 , 其 外交、科技等 策略将重新修正,全球化碎片整理迎来观望或者缓和窗口。 中美各方面的对抗将由之前的针尖对麦芒演进成相对柔和的对抗,而我国对于这种节奏更加熟悉。 表 2. 美国共和党、民主党的特点及区别 民主党 共和党 意识形态 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 外交思想 多边主义及理性主义 单边主义及现实主义 资料来源: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外部摩擦有望趋缓,中国制造 2025 仍需补充短板夯实基础 。尽管外部环境有望迎来一定的改善,在经历 了 产业链制裁、断供等破坏全球化分工的事件后,我们也深切意识到供应链部分基础环节缺失是整个制造业升级的阿喀琉斯之踵, 产业链自主可控将是补齐我国制造业短板,实现 十四五规划 的重要战略任务 。 目前我国电子企业主要主导产业链中后段的制造和封测环节 ,附加值较高的材料、设计等领域则主要由欧、美、日、韩主导。我们预计,未来五年政策及资金有望加大对集成电路等底层技术的支持力度,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以及基本工程软件等领域都将是中期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 (三) 2021:拥抱 5G 新时代,打开电子新格局 短期来看,全球经济有望摆脱 2020 年的探底而开始逐步修复,电子信息产业的供给、需求整体而言都有望迎来较快的复苏。 肆虐一年的新冠对经济的冲击将随着疫苗的问世以及应对的举措逐步趋弱,疫情经济将逐步退出,全球经济有望摆脱 2020 年的探底而开始逐步修复。电子信息产业的供给 、需求整体而言都有望迎来较快的复苏,但疫情带来需求大幅提升的领域将重回常规轨道。预计我国整个电子信息制造业将呈现出较 2020 年更有活力、更为迅速的增长。 图 12. 5G 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场景愈发丰富 资料来源: GSMA,大地云游,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整理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电子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7 需求端: 5G 的建设快速推进,应用场景愈发丰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主流品牌已全部推出支持 5G 通讯的手机, 5G 终端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智能硬件有望多元化发展 ;社会万物互联的趋势将随着 5G 网络的建设进一步成为现实, 车联网有望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终端层面的创新数量持续增长,未来期待由量变到质变的创新;支持 5G 通讯的设备显著增加,带来的数据量的提升将迎来指数级别的增长 ,数据存储、数据处理都领域都将迎来长足的发展 ; 5G 通信的低延时、高带宽等特性,则为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 。 汽车电动化渗透率提升,电子元器件需求量大幅增长 。在智能化、共享化和网联化, 且环保要求愈发严格的趋势下,电动化是汽车目前发展的主要方向。 2020 年 11 月 2 日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 年)对新 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提出了明确的指向性目标: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应达到 20%左右。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 2020 年1-11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111.9 万辆,渗透率为 4.98%, 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 新能源汽车 动力组成系统、中控系统、充电系统等 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量大幅提升,相关产业链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 图 13. 特斯拉新能源汽车 产业链 资料来源: 特斯拉,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整理 供给端:电子元器件需求大幅增长,部分领域产能供给趋紧 。考虑到下游终端景气度的大幅回暖,以及新产品带来的新空间,部分领域如面板、功率半导体的制造厂商已于 2020H2处于满供状态, 预计 2021H1 供给缺口将会继续加大,带动相关零部件单价的提升 。同时,供应商对行业景气度的判断较为乐观,产能建设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的影响较小:根据日本半导体制造业装置协会数据显示, 2020Q3 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了 30.40%;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了 63.40%,新产线建设热度持续升温。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电子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8 图 14. 半导体设备销售未受到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 (单位: %) 资料来源: 日本半导体制造业装置协会,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整理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说,随着监管机构加大对 法治 建设体系的健全,注册制的逐步推广,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及信息披露有了更高的要求;上交所科创板及深交所创业板也进一步加大了对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支持,更多优秀的公司得到融资并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国家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国台湾企业来大陆上市, 预计以半导体领域、电子制造为代表的全球部分细分领域龙头将收货大陆的投融资,越来越多的优秀电子制造企业上市将使得电子行业的生态更趋成熟、估值更趋合理。 表 3. 注册制改革提升企业直接融资比重 对发行作出实质判断的主体 发行监管件制度 市场化程度 发行效率 注册制 中介机构 证监会形式深刻、中介机构实质性审核 完全市场化 高 核准制 中介机构、证监会 中介机构和证监会分担实质性审查职责 半市场化 一般 资料来源: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从影响估值的层面来说,我国得益于优秀的疫情防控,制造业生产环节较早得到了恢复,货币已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正常化的水平,未来一段时间进一步边际收紧的概率不大,而海外或将进一步放水来刺激经济恢复;信贷端的增速预计短期尚难看到拐点;美国政权的更替可能会带来风险偏好的提升。 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行业投资机会,我们认为电子行业面临的是盈利端增速更快的上升,而估值端具备提升的空间; 2020 年末周期与科技之间的跷跷板效应带来了科技板块的调整,我们认为对电子 行业 而言, 调整 带来了良好的配置机会。根据我们 对未来的展望及 评级模型,我们将电子行业的评级由中性上调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