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huajinsc/ 1 / 3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020年12月21日 行业研究证券研究报告 电子元器件 行业深度分析 格局重塑,聚焦新机 投资要点 基本面改善推升板块行情,龙头涨幅领先:中信面板指数 2020 年初以来上涨27.5%,走势稍弱于电子元器件行业整体,跑赢万得全 A 指数和沪深 300 指数各5.1个和6.0个百分点。自Q2末行业基本面改善,面板开启涨价节奏,供需关系改善,板块市场表现开始回暖,龙头厂商股价涨幅较大,且走势与行业周期基本一致。 周期轮动,LCD重回景气期: LCD面板自今年Q2末持续涨价,以32寸液晶面板涨幅最为领先,近半年涨价 84.8%,而伴随此轮涨价周期的主要变化系韩系厂商宣布产能退出,新增产能释放因疫情延期,供给端短期内明显收缩,同时叠加疫情影响下对 IT 类面板的大幅增加等因素,面板景气周期加速到来。梳理大陆LCD行业真正开始崛起(2012年后)以来的产业发展,供求关系驱动着每一轮周期变化,本轮上涨周期可类比20162017年供给收缩驱动的景气期。 供求关系优化,面板发展进入新秩序:当前面板行业具备持续的上行动力:1)短期供给面积在今年以来收缩显著,处于2017年以来低位,预计Q421Q1供给紧张将有所缓解,但上游材料(IC 驱动、玻璃基板)等紧缺导致有效供给不足;需求端因疫情催生的远程办公、在线教育需求使得 IT 类面板需求持续景气,TV拉货需求强劲,因此供需比处于紧张至良性发展阶段,面板厂商盈利改善逐步释放。2)中长期需求端,TV面板大尺寸化增加对面积产能的需求,Mini LED背光技术加持催生高清化趋势下的升级换代需求。供给端,中国大陆成为全球面板产能重心,未来全球占比超过 60%,韩厂本土产能预计于 2021年前退出,新增产能集中在中国大陆且新增有限,大陆“双巨头”格局成型。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有望不再重演供过于求引起的衰退周期,大陆厂商掌握更多行业话语权,塑造良性行业格局。 投资建议:对于面板板块的投资,我们建议关注具备规模优势和竞争力优势的行业龙头,传统LCD领域建议关注受益周期性基本面改善的京东方、TCL科技。拉长周期来看,建议关注在需求端对行业改善有实质性利好的细分领域,TV大尺寸聚焦Mini LED背光技术,封装龙头国星光电技术储备完善,具备先发优势,有望受益高清化对于Mini LED背光需求的提速;小尺寸领域关注全球龙头深天马A,OLED在2020 年Q4 开始量产,预计明年将进一步放量,深耕智能手机面板领域积累的优势有望快速导入OLED在终端品牌的渗透。 风险提示:行业层面:1)需求:TV大尺寸化不及预期;Mini LED技术进展不及预期;IT类需求动力不足;2)供给:韩厂产能退出延迟;新产能量产爬坡不投资评级 同步大市-A维持 首选股票 评级 000725 京东方A 买入-A 000050 深天马A 买入-B 002449 国星光电 买入-B 一年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贝格数据 升幅% 1M 3M 12M 相对收益 -3.48 -6.08 5.54 绝对收益 -2.33 0.50 30.00 分析师 胡慧 SAC执业证书编号:S0910520110002 huhuihuajinsc 021-20377068 报告联系人 郑超君 zhengchaojunhuajinsc 021-20377169 相关报告 电子元器件:2020年第51周: 中芯国际被正式列入“实体清单”,面板景气周期有望延长 2020-12-20 电子元器件:2020年第50周: 芯片缺货潮延续,面板厂商业绩受益望延续至 2021H1 2020-12-13 电子元器件:2020年第49周: 高通发布骁龙 888 旗舰,半导体涨价持续蔓延 2020-12-06 电子元器件:2020 年 12 月投资策略:半导体、面板涨价忙,建议关注确定性有望持续的细分板块 2020-11-30 电子元器件:2020年第47周: 华为出售荣耀定音,Mini LED 进程打开重启节奏 -11%-2%7%16%25%34%43%52%2019!-12 2020!-04 2020!-08沪深300 电子元器件行业深度分析 huajinsc/2 / 3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及预期;3)价格:持续涨价影响终端产品的需求。公司层面:1)技术开发进展不及需求升级的预期;2)价格波动对盈利能力的影响;3)新增产能爬坡落后于计划。 2020-11-22 qVxXfUhZvZmMsP7NdN8OnPmMmOmMjMqRsQfQoMtRaQpOoRuOpPzRwMmRmN行业深度分析 huajinsc/3 / 3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内容目录 一、核心投资逻辑:关注掌握话语权龙头&有预期增量个股 . 5 二、周期轮动,LCD重回景气期 . 7 (一)供给侧生变,面板开启涨价周期 . 7 1、大尺寸面板半年价格涨幅达85% . 7 2、疫情促使供需关系改善加速到来 . 8 (二)行业复盘:大陆厂商崛起后的4轮周期 . 9 三、供给端:供需趋向平衡,集中度进一步强化 . 11 (一)供应规模收缩明显,供需比低位 . 11 (二)产业集中度提升,大陆厂商迈向主导者 . 12 1、高世代产线分布重心偏向大陆 . 12 2、韩系产能退出,新增集中中国大陆 . 13 (1)三星、LG退出本土产能重心转向OLED . 13 (2)新增产能有限,集中于中国大陆 . 14 (3)大陆龙头厂商收购方案落地,加速行业洗牌 . 14 3、大陆“双巨头”格局成型 . 15 四、需求端:IT高景气,TV新趋势 . 18 (一)疫情驱动,IT类面板需求激增 . 18 (二)TV大尺寸、高清化,催生需求新机会 . 19 1、TV 面板平均尺寸持续增加 . 20 2、Mini LED背光加持,高清化渗透提速 . 21 (三)OLED渗透小尺寸领域 . 23 五、投资建议 . 25 (一)走势回顾:行业回暖下的估值提升 . 25 (二)投资建议 . 26 七、风险提示 . 28 图表目录 图1:核心逻辑结构 . 5 图2:LCD液晶面板价格走势(2016.08 2020.11)(美元/片) . 7 图3:LCD液晶面板价格环比涨幅(2018.01 2020.11) . 8 图4:LCD液晶面板近半年价格涨幅 . 8 图5:全球笔电面板出货量及同比增速 . 8 图6:全球显示器面板出货量及同比增速 . 8 图7:全球电视液晶面板出货量及同比增速 . 9 图8:全球TV分季度出货量及同比增速. 9 图9:面板行业周期变化(2012Q1 2020Q3) . 9 图10:京东方季度收入增速及利润率(2017Q1 2020Q3) . 10 图11:TCL科技季度收入增速及利润率(2017Q1 2020Q3) . 10 图12:20172020年TV LCD面板面积供应季度增速趋势. 11 图13:2019 2020全球TV LCD面板供需比趋势 . 12 图14:2020Q3全球TV LCD面板分尺寸供需比趋势 . 12 图15:全球G5以上TFT-LCD产能市场份额Top6(2019) . 15 行业深度分析 huajinsc/4 / 3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16:全球G5以上TFT-LCD产能市场份额Top6(2022F) . 15 图17:全球电视液晶面板产能面积市占率(2017 2023F) . 16 图18:全球电视液晶面板产能格局发展趋势(2017 2023F) . 16 图19:2019年液晶显示器面板出货量市场份额 . 16 图20:2019年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量市场份额 . 16 图21:各国LCD产能份额发展趋势 . 17 图22:制造商LCD产能份额发展趋势 . 17 图23:全球季度PC出货量及增速 . 18 图24:全球季度平板电脑出货量及增速 . 18 图25:全球液晶显示器面板月度出货量及增速 . 19 图26:全球笔记本电脑面板月度出货量及增速 . 19 图27:全球平板电脑面板月度出货量及增速 . 19 图28:2019 2020年全球电视技术路线图 . 20 图29: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及增速 . 21 图30: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及增速 . 21 图31: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平均尺寸变化趋势(英寸) . 21 图32:2020五一促销期间TV重点尺寸结构及变化 . 21 图33:全球8K电视面板出货量及增速(2019 2022F) . 22 图34:全球8K电视面板渗透率(2019 2022F) . 22 图35:Mini LED背光与传统LED背光 . 22 图36:小米82” Mini LED背光电视(960分区) . 22 图37:全球Mini LED背光电视出货量预测(百万台) . 23 图38:PM / AM Mini LED背光电视出货量及渗透率预测 . 23 图39:智能手机AMOLED渗透率 . 23 图40:智能手机AMOLED出货量统计(单位:亿片) . 23 图41: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预测 . 24 图42: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预测 . 24 图43:中信面板指数涨跌幅(2020年初 2020年11 月底) . 25 图44:中信面板指数走势(2020年初 2020年11 月底) . 25 图45:板块龙头近一年市场走势 . 26 表1:个股推荐标的 . 6 表2:2015年大陆新增量产的8.5代线产能 . 10 表3:全球G7及以上TFT-LCD产线分布 . 12 表4:20202021年全球预计退出的LCD产能 . 14 表5:20202021年全球新增高世代LCD产能 . 14 表6:海外企业允许居家办公政策 . 19 表7:板块个股市场表现(不考虑新股) . 25 表8:个股推荐标的 . 26 行业深度分析 huajinsc/5 / 3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一、核心投资逻辑:关注掌握话语权龙头&有预期增量个股 本篇报告遵循的逻辑解释4个问题:面板行业现状;复盘历史是否有迹可循;当前情况是否具备持续条件;当前趋势下蕴含的投资机遇。 图1:核心逻辑结构 资料来源:华金证券研究所 根据我们的分析,LCD面板自今年Q2末持续涨价,由大尺寸传导至中小尺寸面板价格涨幅逐渐扩大化,主要系韩厂厂商产能退出,新增产能释放因疫情延期,供给端短期内明显收缩。梳理大陆LCD行业真正开始崛起(2012年后)以来的产业发展,供求关系驱动着每一轮周期变化,本轮上涨周期可类比20162017年供给收缩驱动的景气期。 当前面板行业具备持续的上行动力:1)短期供给面积在今年以来收缩显著,处于2017年以来低位,预计Q421Q1供给紧张将有所缓解,但上游材料(IC驱动、玻璃基板)等紧缺导致有效供给不足;需求端因疫情催生的远程办公、在线教育需求使得 IT 类面板需求持续景气,TV拉货需求强劲。供需关系整体得到大幅改善,厂商盈利改善将逐步释放。 2)中长期需求端,TV面板大尺寸化增加对面积产能的需求,Mini LED背光技术加持催生高清化趋势下的升级换代需求。供给端,中国大陆成为全球面板产能重心,未来全球占比超过60%,韩厂本土产能预计于2021年前退出,新增产能集中在中国大陆且新增有限,大陆“双巨头”格局成型。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因此有望不再重演供过于求引起的衰退周期,大陆厂商掌握更多行业话语权,塑造良性行业格局。 对于面板板块的投资,我们建议关注具备规模优势和竞争力优势的行业龙头,传统 LCD 领域建议关注受益周期性基本面改善的京东方 A、TCL 科技。拉长周期来看,建议关注在需求端对行业改善有实质性利好的细分领域,TV大尺寸聚焦Mini LED背光技术,封装龙头国星光电技术储备完善,具备先发优势,有望受益高清化对于Mini LED背光需求的提速;小尺寸领域关注全球龙头深天马 A,OLED在 2020年 Q4 开始量产,预计明年将进一步放量,深耕智能手机面板领域积累的优势有望快速导入OLED在终端品牌的渗透。 行业深度分析 huajinsc/6 / 3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表1:个股推荐标的 代码 名称 市值(亿元) PE(2019A) PE(2020E) PE(2021E) PB 重点推荐 000725.SZ 京东方A 1,803 93.9 47.5 26.5 2.08 000050.SZ 深天马A 364 43.9 25.7 21.2 1.09 002449.SZ 国星光电 63 15.5 25.7 13.7 1.78 建议关注 *000100.SZ TCL科技 968 37.0 29.2 18.3 2.93 资料来源:Wind、华金证券研究所(截至2020年12月18日;*表示采用Wind一致预期) 行业深度分析 huajinsc/7 / 3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二、周期轮动,LCD重回景气期 LCD面板自今年Q2末持续涨价,以32寸液晶面板涨幅最为领先,近半年涨价84.8%,目前传导至中小尺寸面板价格涨幅逐渐扩大化。梳理大陆LCD行业真正开始崛起以来的产业发展,供求关系驱动着每一轮周期变化,而本轮上涨同样是来自供需关系的改善,尤其是供给端收缩。供给端,韩厂产能将在 2021 年底前退出,未来新增产能有限,疫情又导致新增产能释放延迟;需求端,居家办公、在线教育驱动IT类面板的需求持续景气,海外电视拉货动力强劲,TV面板需求提升,供需关系在短时间内大幅改善。 (一)供给侧生变,面板开启涨价周期 LCD 面板自今年 Q2 末开启涨价趋势,涨幅持续超出市场预期,大尺寸涨幅领先,其中 32寸液晶面板近半年涨幅达84.8%,传导至中小尺寸面板价格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这一轮价格上涨主要来源于面板供需关系的改善,其中以供给端产能收缩为主导,韩系产能在2020年初宣布退出,而疫情导致新增产能释放延迟,需求端中尺寸受益疫情带来的远程办公、在线教育需求增长,大尺寸面板海外电视产品拉货动力强劲,整体供给吃紧。 1、大尺寸面板半年价格涨幅达85% 液晶面板行业 20182019 年间持续不景气,供给端大尺寸产线陆续投产造成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使得面板价格持续下行,但这一趋势从2020年6月开始改观。今年6月开始,LCD面板价格开始走势“拐头向上”。 图2:LCD液晶面板价格走势(2016.08 2020.11)(美元/片) 资料来源:Wind、华金证券研究所 面板涨价从大尺寸蔓延至中小尺寸,涨幅方面大尺寸同样领先于中小尺寸。截止至2020年11月面板价格仍保持较高的涨幅,其中,大尺寸TV面板32寸领涨,近半年来价格涨幅达84.8%(5 月价格为 33 美元/片,11 月价格达 61 美元/片),50 寸、55 寸、65 寸等 TV 面板近半年价格涨幅均在30%以上。中尺寸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用面板价格上涨较为平稳,半年涨幅约1015%,而手机用小尺寸a-Si因为IT类面板侵占产能价格涨幅也达到23.8%。 行业深度分析 huajinsc/8 / 3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3:LCD液晶面板价格环比涨幅(2018.01 2020.11) 图4:LCD液晶面板近半年价格涨幅 资料来源:Wind、华金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华金证券研究所 2、疫情促使供需关系改善加速到来 2020 年 5 月以来的面板价格上涨主要来自于行业供求关系的改善,尤其是供给端产能收缩为主导。供给端,韩厂在年初宣布退出本土 LCD 产能的计划,且由于疫情导致新增产能有限。需求端,1)由于疫情的影响,居家办公、在线教育需求大幅增长带动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IT类面板的需求持续景气;2)电视在海外的需求较好,旺季促销拉货动力强劲,叠加电视面板大尺寸化对产能的消耗,TV 面板需求提升。因此,由供给收缩导致的供求关系改善使得面板行业供过于求的局势扭转,叠加疫情扰动带来的短期需求激增,加速了这一进程的到来。 图5:全球笔电面板出货量及同比增速 图6:全球显示器面板出货量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华金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华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分析 huajinsc/9 / 3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7:全球电视液晶面板出货量及同比增速 图8:全球TV分季度出货量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华金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AVC Revo、华金证券研究所 (二)行业复盘:大陆厂商崛起后的4轮周期 面板行业围绕供求关系的平衡发展,呈现周期性特点,通过技术创新、开拓新的应用场景拉动市场需求增长,产能供给不足引发价格上涨,吸引企业进行新的投资扩产,当需求进入平稳发展后,新增产能引发供给过剩、价格下降,从而行业进行主动去产能,而后新的一轮需求增长又引发一轮类似的周期。 通过梳理行业内主要厂商的利润率水平与液晶面板价格的走势,我们发现,在行业上行周期,面板价格上涨,厂商的盈利能力改善,而进入下行周期后,厂商盈利水平下滑伴随面板价格下跌共同发生,而行业见底的一个明显标致就是部分厂商的毛利出现亏损。 图9:面板行业周期变化(2012Q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