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关于中诚信托 中诚信托初创于1995年11月,前身是中煤信托。2010年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本24.57亿元。公司是中国信托业协会首届会长单位,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国债协会会员单位。 作为一家老牌信托公司,中诚信托一直致力于创新发展。2001年,成为全国第一家获准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2005年8月,公司获得首批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资格,同年12月,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获得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资格的信托公司;2007 年,成为国内首批换发金融许可证的信托公司;2008年,公司获得受托境外理财业务资格;2009年,取得了以固有资产从事股权投资业务(PE业务)的资格;公司先后获得QDII,RQFII、QDIE等资格,是首家拥有国际业务全牌照的信托公司。2018 年,公司获得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商资格,成为首批获批的6家信托公司之一。 成立25年来,中诚信托经营稳健,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公司实现连续25年盈利,累计营业收入291.02亿元,净利润175.75亿元。截至2019年末,公司管理信托资产规模2,493.55亿元,固有总资产225.52亿元,净资产176.4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3.55亿元,利润总额10.97亿元,净利润9.67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经过25年的经营发展,中诚信托已经形成自营、信托和创新为主的三大业务平台,深耕传统业务优势,并开拓小微金融、股权投资、国际业务、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创新业务,加强财富管理建设,保持净利润等核心业绩指标在行业内领先地位,赢得业内广泛认可,荣获行业评选四十余项荣誉嘉奖。公司通过参控股国都证券、嘉实基金、中诚资本、中诚宝捷思货币经纪、国都证券等公司,搭建了多元化金融平台。 公司始终注重回报社会,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努力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响应并践行金融扶贫,参与定点扶贫、精准扶贫工作,关心和支持公益事业发展,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履行受托人义务,保障受益人权益,关爱员工发展,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2 关于中诚信托慈善信托工作室 自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首日起,中诚信托积极开展慈善信托业务,落地多单慈善信托项目。为进一步提升慈善信托业务专业能力,中诚信托于2019年4月设立慈善信托工作室,其目标是:以专业的慈善信托受托管理能力为核心,围绕公司业务转型和慈善事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业务协同和慈善资源整合能力,打造一流慈善信托品牌。 慈善信托工作室设立并管理的慈善信托,有力地支持了边疆教育、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公益慈善事业。 边疆教育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首日,中诚信托成立慈善信托,组织公司员工与新疆地区40名贫困学生建立一对一亲情资助,为发展边疆教育事业,维护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 生态保护 公司设立慈善信托,支持在我国风沙灾害的起源区、多发区阿拉善沙漠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为构建我国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脱贫攻坚 公司设立慈善信托分别支持甘肃临洮与和政县、内蒙古察右中旗、后旗以及呼伦贝尔等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事业,探索“产业扶贫”与“精准扶贫”的良性循环,发挥“慈善信托”与“保险保障”的双重优势,累计惠及2万余户贫困群众。 疫情防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通过慈善信托支持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七个街道170余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为坚守一线的工作者和志愿者提供防疫物资保障,有力地支持了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 3 目 录 关于中诚信托. 1 关于中诚信托慈善信托工作室. 2 一、新浪潮:我国慈善事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 4 (一)捐赠仍以现金为主,战疫情掀起慈善浪潮 . 4 (二)个人捐赠热情高涨,互联网慈善发展迅速 . 5 (三)税收政策细化调整,非货币捐赠优惠扩大 . 5 (四)慈善团体标准发布,规范化发展更进一步 . 8 二、四周年:慈善信托取得新的发展成绩. 9 (一)数量规模创历史新高 . 9 (二)备案区域持续扩大 . 14 (三)受托人数量持续增加 . 16 (四)机构型委托人占绝对多数 . 18 (五)信托期限分布更趋均衡 . 19 (六)信托目的更加聚焦 . 21 (七)慈善信托品牌化趋势明显 . 22 (八)信托公司开展慈善信托意愿增强 . 23 三、抗疫情:慈善信托积极发挥社会功能. 25 (一)抗击疫情对社会慈善的核心要求 . 25 (二)慈善信托抗击新冠疫情的功能优势 . 27 (三)慈善信托抗击疫情的创新探索 . 29 四、可持续:慈善信托助力慈善事业长远发展. 33 (一)财产来源可持续 . 33 (二)慈善项目可持续 . 35 (三)运行机制可持续 . 37 附件:慈善信托备案项目一览(2019年9月1日-2020年8月31日) . 39 4 一、新浪潮:我国慈善事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 公益慈善是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2019年以来,我国慈善事业稳步发展,公众慈善热情显著提升,随着慈善税收政策完善和慈善领域行业自律的推进,我国慈善事业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程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捐赠仍以现金为主,战疫情掀起慈善浪潮 2019年以来,我国慈善事业仍以慈善捐赠为主。资金捐赠是慈善捐赠的主要形式,且保持稳步增长。2020年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捐赠表现突出。 1. 慈善组织数量持续增加 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我国共有各类社会组织87.1万个,同比增长5.4%。其中基金会7820个,同比增长8.87%;社会团体37.2万个,同比增长1.09%;民办非企业单位49.1万个,同比增长8.87%。根据慈善中国网站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31日,在全国民政部门登记慈善组织8,664家,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3,107家,已取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慈善组织4,174家。 2. 现金捐赠金额稳步增长 中国慈善联合会披露数据显示,我国社会捐赠结构正在逐步调整,现金捐赠因迅速、直接、有效,愈加得到捐赠主体和捐赠对象的青睐。2018年全国接收货币及有价证券等现金捐赠首次突破1000 亿元,占当年全国社会捐赠总量的 70.03%。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慈善蓝皮书(2020)测算,2019年社会捐赠总量预测约为1330亿元,同比增长4.72%。 大额慈善捐赠金额有所下降。福布斯中国慈善榜显示,上榜的100位企业家及其企业2019年度现金捐赠总额为179.1亿元,同比下降6.6%。入围门槛为1000万元,低于去年的1800万元。公益时报发布的中国慈善榜榜单显示,2020年上榜慈善家共118位(对),合计捐赠54.5036亿元;上榜慈善企业共605家,合计捐赠124.0590亿元,数量和金额较2019年榜单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出现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企业和个人捐赠支出趋向保守,对捐赠规模带来一定影响。 5 3. 抗击疫情慈善捐赠踊跃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踊跃捐资捐物,守望相助同心战疫。2020年6月,公益时报发布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捐赠榜单,统计到捐赠金额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或个人共2903家,捐赠总额达到384.77亿元。其中捐赠额在1000万以上的捐赠者共409个,合计捐赠总额155.17亿元。 (二)个人捐赠热情高涨,互联网慈善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慈善理念的逐渐普及,社会大众对慈善事业的参与度继续提高,个人捐赠金额稳步增长,互联网慈善募捐快速发展。 1. 个人捐赠金额稳步增长 据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企业捐赠是我国慈善捐赠的主力,占社会捐赠总量的61.89%,但捐赠金额有所波动。个人捐赠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18年中国内地的个人捐赠共360.47亿元,同比增长3.24%,仅次于2008年汶川地震的当年的捐赠金额,处于近年最高水平,占社会捐赠总量的比重提升至25.05%,展现出稳健增长的后劲。 2. 互联网慈善发展迅速 以个人捐赠为主的网络募捐总量持续走高。民政部披露,近3年来我国通过互联网募集的善款每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上。2019年募集金额超过54亿元,比2018增长了68%。据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统计,2019年全年,全国点击、关注和参与互联网慈善人次比2018年增长了28.6%。“99公益日”活动在筹款额再创新高,2019年共募得善款24.9亿元,同比增长76%。互联网慈善丰富了公益事业参与渠道、提高了公益资源配置效率、传播了公益慈善文化理念、促进了公益慈善交流合作,已成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新的增长点。 (三)税收政策细化调整,非货币捐赠优惠扩大 为支持慈善事业发展,我国慈善相关的税收政策日渐完善。2019年以来,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了非货币财产捐赠涉及税收问题,并对现有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抵税资格要求作了进一步调整。 1. 非货币捐赠优惠范围扩大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2019年底,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6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99号),将非货币财产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优惠对象扩展到个人,财产类型扩展到房产。 早在201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公益股权捐赠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645号),明确了企业股权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即企业捐赠股权视同转让股权,股权转让收入额以股权历史成本确定,并以股权历史成本为依据在所得税前予以扣除。此次财税2019年第99号公告,进一步明确个人以非货币类财产捐赠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标准。其中捐赠股权、房产的,按照个人持有股权、房产的财产原值确定;捐赠除股权、房产以外的其他非货币性资产的,按照非货币性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 2. 公益性税前扣除资格调整 2020年,财政部、税务总局、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事项的公告(财政部公告2020年第27号),对现有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抵税资格要求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和调整。该公告废止了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规定的财税2008160号、财税201045号、财税2015141号等文件,并在民发2016189号文件的基础上对公益性机构开展慈善活动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标准进行调整。 一方面,明确了抵税资格主体要求。一是将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主体从公益性社会团体扩展为公益性社会组织,扩大了享受政策的机构范围。二是明确了抵税资格有效期为3年,有助于提高公众捐赠行为的稳定性。三是将抵税资格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挂钩。四是将社会组织等级评估达到3A及以上为确认抵税资格的前提条件之一。 另一方面,调整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慈善支出比例和管理费用支出比例要求。仅区分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社会组织与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社会组织,不再按照民发2016189号文件区分基金会、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也不再按照净资产规模分段设定不同标准。总体而言,要想获得抵税资格,社会组织的公益慈善事业支出比例和管理费用支出比例要求有所提高。其中,在慈善支出比例要求方面,对于公募机构没有变化,对于非公募机构要求所有提高。在管理费用支出比例方面,对于公募基金会没有变化,但是对于公募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各类非公募公益机构要求均有所提高。 7 表1-1 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要求的年度慈善支出与管理费用比例 来源:中诚信托慈善信托工作室整理 机构类型 年度慈善支出比例 年度管理费用比例 财政部公告 2020年第27号 民发2016189号 财政部公告 2020年第27号 民发2016189号 公募机构 基金会 上年总收入的70% 上年总收入的70% 当年总支出的10% 当年总支出的10% 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 当年总支出的13% 非公募机构 基金会 净资产6000万 上年末净资产的8% 上年末净资产的6% 当年总支出的12% 当年总支出的12% 800 万元净资产6000万元 上年末净资产的6% 当年总支出的13% 400 万元净资产800万元 上年末净资产的7% 当年总支出的15% 净资产400万元 上年末净资产的8% 当年总支出的20% 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 净资产1000万 上年末净资产的8% 上年末净资产的6% 当年总支出的12% 当年总支出的13% 500 万元净资产1000万元 上年末净资产的7% 当年总支出的14% 100 万元净资产500万元 上年末净资产的8% 当年总支出的15% 净资产100万元 上年末净资产的8%且上年总收入的50% 当年总支出的20% 8 (四)慈善团体标准发布,规范化发展更进一步 2019年以来,我国慈善行业自律持续推进,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了多项慈善团体标准,各地也纷纷加快业务自律建设,持续提升慈善行业的规范化运行。 1. 中慈联推动慈善团体标准化建设 2020年,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慈善组织档案管理规范慈善组织项目管理规范公益项目三A三力评估指南慈善社区创建评价方法等四项团体标准,于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慈善领域的首批团体标准,也是推动慈善行业标准化的重要举措。其中,慈善组织档案管理规范制度建设、收集整理、鉴定销毁、存储保管、开发利用等方面对慈善组织档案管理进行了详细规范;慈善组织项目管理规范对慈善项目立项、执行、结项、评估、信息公开等流程提供操作指引。这些行业标准的出台对于加强慈善组织业务管理,提升慈善项目管理规范,促进依法依规开展慈善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2. 各地加快推动慈善领域行业自律 2019年12月,陕西省公益慈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西安成立。该委员会将结合陕西省实际,加快制定出台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相互配套,且贯穿规划、建设、服务、技能、评价、考核等环节的公益慈善行业标准体系,为全省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在自身建设、党建、项目开展、慈善募捐、资产管理等方面提供工作规范和标准支撑。 2020年4月,青岛市民政局印发青岛市慈善活动指引,首次以标准化文件的形式对青岛市慈善活动作出指导,对慈善活动的人员、场地、设施专业化提出明确规范,对慈善活动中的志愿者管理作出细致规定,对慈善活动中舆情处理的原则和流程加以明确,并对慈善信息化的建设路径提出指导。 2020年4月,佛山市顺德区慈善组织联合会发布团体标准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指引,准则规定了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投资原则、投资准备、投资管理与决策、投资责任、监督与信息披露,将为顺德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提供依据,有力推动慈善组织投资活动的健康发展。 9 二、四周年:慈善信托取得新的发展成绩 从2019年9月1日到2020年8月31日,是慈善法正式实施的第四个完整年度,也是我国慈善信托诞生发展的第四个年度。这一年,取得备案的慈善信托数量和规模均创新历史新高,慈善信托目的在覆盖慈善法列举的所有慈善领域之后,向更聚焦、更精准、更创新的方向发展。社会各界不断挖掘慈善信托的功能价值,慈善信托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一)数量规模创历史新高 民政部慈善中国信息平台的公开数据显示,从2019年9月1日到2020年8月31日,全国成功备案了215单慈善信托,对应慈善信托规模到8.76亿元。四年来,累计备案的慈善信托数量达到446单,财产规模达到32.32亿元。 1.慈善信托数量创历史新高 从年度数量看,慈善信托的数量逐年持续快速增长。本年度(即2019年9月1日-2020年8月31日,下同)增速更快,且成功备案数量接近前三年度总和。慈善法实施第一年(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以此类推)全国共备案42单慈善信托;第二年全国共备案59单,同比增长了40%;第三年共备案130单,同比增长了120.34%;本年度则共备案215单,同比增长65.38%。 数据来源:根据慈善中国信息平台公开数据整理 图2-1:各年慈善信托备案数量(单) 42 59 130 - 50 1 50 25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10 从月度数量来看,本年度每个月都有新的慈善信托备案。与往年慈善信托项目往往在下半年集中备案成立不同,本年度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除2019年年底成功备案数量较多外,2020年以来各个月份成功备案数量均较多,且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和蔓延较为严重的3月份,共成功备案了53单慈善信托项目,这既是慈善信托单月备案数量之最,也是慈善信托快速响应、服务高效的体现。 数据来源:根据慈善中国信息平台公开数据整理 图2-2:各月慈善信托备案数量(单) 2.慈善信托规模大幅增长 从年度规模来看,本年度已备案的慈善信托规模达到8.76亿元,较上年度的7.45亿元增长1.31亿元,平均备案规模407.56万元,较上年的573.09万元下降了28.88%。 9526031742516724081576391853251304560M90M830921M50921M052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