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从 1月下旬开始停止了 大部分 经济活动,对 1-2月份经济冲 击较大,形成了“断崖式”下跌。 但这种冲击是短暂的、一次性的,不会伤及经济发展的基 础。疫情防控的成功,使 14亿中国人的健康重获保障,使未来经济活动免遭疫情伤害。从 2 月下旬开始,全国经济活动有序恢复,预计二季度大部分行业可恢复至正常水平。为了对冲 疫情影响,我国采取了降低企业负担、救助受困企业、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降低金融机 构存款准备金率等众多举措,这些举措可对经济恢复发挥重要作用。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快 速 蔓延会对国内经济造成牵累,不仅会加大我国防境外输入的压力和成本,还会引发供应链中 断和外需减弱,这种影响会随国外疫情加剧而增大 。 新冠肺炎疫情对生产活动的短期冲 击较大,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值同比下降 13.5%,全国服务业生产 指数同比下降 13%。在服务业中仍 有两个行业保持增长,金融业同业增长 4.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 3.8%。由于疫情仅仅是造成生产活动暂时停止, 不会损害生产能力和增长潜能,因此在疫情得到 控制后,大部分行业的生产活动将快速恢复,但 仍有部分行业会恢复较慢 ,如旅 游业、餐饮业、 客运业等,尤其是那些受国外疫情影响较大的行 业,有可能会长时间低迷 。 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很多商场、 交易市场和餐馆关门停业,所有的 人都尽量减少外出购物和消费,限 制人员流动也就限制了网购所必须的快递服务, 人们的消费几乎降至维持生存所需的最低水平。 作出这些改变不易,但大家都明白放弃一个月要 比放弃一生好无数倍,因此所有中国人都做到 了。受这些改变的影响, 1-2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 售同比下降 20.5%,其中餐饮收入下降 43.1%。 虽然下降幅度很大,但这个下降不是坏事,而是 全中国人同心协力抗击疫情的象征。 毫无疑问, 生产活动 将快速恢 复 消费品零 售额受疫 情冲击大 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较大 大部分行业将快速恢复 A 宏观 形势 观察 - 14 - 10 - 6 - 2 2 6 10 18.05 18.09 19.01 19.05 19.09 20.02 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当月 累计 - 25 - 20 - 15 - 10 - 5 0 5 10 18.05 18.09 19.01 19.05 19.09 20.02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的变动情况 名义值 实际值 只要疫情一过,中国的消费就会马上恢复 。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很多投资项目的 建设中断, 1-2 月份,不含农户的固 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 24.5%。分领 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 30.3%,制造业投 资下降 31.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16.3%。分 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 25.6%,第二产业投 资下降 28.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 23.0%。分投 资主体看,国有控股投资下降 23.1%,民间投资 下降 26.4%。在疫情得到控制后,所有投资项目 不仅会恢复建设并且还会加快建设,为了对冲疫 情影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 步加快,而 1-2 月投资占全年的比重又很低,因此全年投资 将会较快增长,增速大概率会明显高于上年 。 1-2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增大, 同比上涨 5.3%,涨幅比上年 12 月 份增大 0.8 个百分点,涨幅增大主要 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所致。为了防控疫情必须尽 可能减少人员流动,大部 分 运输因此而中断,生 鲜食品出现产销对接困难,从而导致食品价格上 涨较多, 1-2 月份同比上涨 21.9%, 涨幅比上年 12 月份增大 4.5 个百分点,其中畜肉价格同比 上涨 87.6%, 涨幅比上年 12 月份增大 21.2 个百 分点,鲜菜价格同比上涨 14%,虽然涨幅比上 年 12 月份增大不多,但比上年四季度增大 12.5 个 百分点。其他类别价格涨幅变动幅度不大,且以 回落居多。纵使受疫情影响很大的医疗保健价格 也上涨不多, 1-2 月份同比上涨 2.2%,涨幅与上 年 12 月份无明显差异。高频数据显示,随着交 通运输恢复正常,鲜菜价格明显回落;生猪生产 在不断恢复中,肉类价格已处于平稳,往后将会 随供应增加转为回落,再加上上年基数的抬高, 肉类价格同比涨幅不仅会快速回落,下半年还会 转为同比下降。随着肉类价格涨幅回落,消费价 格涨幅也将同步走低。 为防控疫情而暂时停止经济活动对工业购 固定资产 投资下降 幅度较大 居民消费 价格 涨幅 增大 - 25 - 20 - 15 - 10 - 5 0 5 10 15 18.05 18.09 19.01 19.05 19.09 20.0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变动趋势 投资名义增长 投资实际增长 房地产投资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8.06 18.10 19.02 19.06 19.10 20.02 消费物价的变动趋势 居民消费价格 商品零售物价 96 98 100 102 104 106 108 18.06 18.10 19.02 19.06 19.10 20.02 工业购销价格同比指数 出厂价格 购进价格 销价格有一定 的不利影响,价格降速有所加快。 2 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月下降 0.5%, 同比下降 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月下 降 0.3%,同比下降 0.5%。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快 速蔓延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将不断增大,会对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产生持续下行的压力,国际原 油价格在 3 月 9 日崩塌,纽约轻质原油价格仅两 个交易日就从每桶 46 美元跌止 30.22 美元。国 际市场价格变动会传导到国内,因此工业购销价 格的降幅会趋于增大 。 新冠肺炎疫情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 均较大。 1-2 月份,我国出口 20406 亿元,同比下降 15.9%,速度比 上 年四季度低 20 个百分点;进口 20832 亿元,同 比下降 2.4%,速度比上年四 季 度低 7.6%。由于 疫情对出口的影响远大于进口,致使 1-2 月商品 贸易出现 426 亿元的逆差。预计出口和进口均会 快速恢复,但国外疫情蔓延对进出口影响较大, 因此不一定能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 。 新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运行状况的 影响不大,金融运行状况仍为基本 稳定。 2 月末,广义货币 (M2)余额 同比增长 8.8%,增速与上年末相当;狭义货币 (M1)余额同比增长 4.8%,增速比上年末提高 0.4 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2.1%,增速比 上年末低 0.2 个百分点 ; 非金融 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6.5%,增速比上年末提 高 0.7 个百分点;住户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11.2%, 增速与上年末回落 2.3 个百分点。 1-2 月份,社 会融资规模增加 5.92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 2717 亿元,主要是企业和政府债券净融资多增 较多。为了抵消疫情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货 币政策仍有进一步放松的较大空间 。 出口和进 口的下降 幅度较大 金融运行 状况基本 稳定 - 20 - 10 0 10 20 30 40 18.05 18.09 19.01 19.05 19.09 20.02 人民币进出口增长率的变动趋势 出口增长率 进口增长率 0 3 6 9 12 15 17.09 18.03 18.09 19.03 19.09 20.02 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变动情况 2 4 6 8 10 12 14 16 18 18.06 18.10 19.02 19.06 19.10 20.02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率的变动情况 非金融企业存款 贷款余额 中国经济主要指标的变动情况 (%) 2017 2018 2019 2020 全年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12月 1月 2月 国内生产总值 累计同比 6.8 6.6 6.1 6.3 6.2 6.1 工业增加值 当月同比 6.6 6.2 5.7 5.6 5.0 5.9 6.9 累计同比 6.0 5.6 5.7 5.7 -13.5 固定资产投资 累计比上年同期 名义值 7.2 5.9 5.4 5.8 5.4 5.4 5.4 -24.5 实际值 1.3 0.5 2.7 2.3 2.3 2.7 2.7 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长率 7.0 9.5 9.9 10.9 10.5 9.9 9.9 -16.3 产成 品库存增长率 名义值 8.5 7.4 2.0 3.5 1.0 住户存款余额 同比增长率 名义值 7.7 11.2 13.5 14.2 14.4 13.5 13.5 11.2 实际值 6.1 8.9 10.3 11.7 11.7 10.3 10.3 5.6 出口总额 当月同比 10.8 7.1 5.0 5.7 3.9 4.2 9.0 累计同比 6.1 5.2 5.0 5.0 -15.9 进口总额 当月同比 18.7 12.9 1.6 2.3 -2.9 5.2 17.7 累计同比 1.4 -0.1 1.6 1.6 -2.4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当期比上年同期 名义值 10.2 9.0 8.0 8.6 7.6 7.7 8.0 -20.5 实际值 8.9 7.0 5.9 6.5 5.7 4.7 4.4 -23.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累计同比增长率 名义值 8.3 7.8 7.9 8.0 7.9 7.9 实际值 6.5 5.6 5.0 5.7 5.4 5.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累计同比增 长率 名义值 8.6 8.8 9.6 8.9 9.2 9.6 实际值 7.3 6.6 6.2 6.6 6.4 6.2 居民消费价格 当期同比 1.6 2.1 2.9 2.6 2.9 4.3 4.5 5.4 5.2 累计同比 2.2 2.4 2.9 2.9 5.4 5.3 比 2000年 46.5 49.6 54.0 52.2 52.7 53.9 58.2 59.1 60.8 商品零售价格 当期同比 1.2 1.9 2.0 2.0 1.8 2.9 3.4 4.3 4.2 累计同比 1.6 1.7 2.0 2.0 4.3 4.3 生产资料价格 当期同比 8.4 4.6 -0.8 0.4 -1.3 -2.1 -1.2 -0.4 -1.0 工业品出厂价格 当期同比 6.3 3.5 -0.3 0.5 -0.8 -1.2 -0.5 0.1 -0.4 货币流通量 M0同比增长率 3.4 3.6 5.4 4.3 4.0 5.4 5.4 6.6 10.9 货币流通量 M1同比增长率 11.8 1.5 4.4 4.4 3.4 4.4 4.4 0.0 4.8 货币流通量 M2同比增长率 8.2 8.1 8.7 8.5 8.4 8.7 8.7 8.4 8.8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率 12.7 13.5 12.3 13.0 12.5 12.3 12.3 12.1 12.1 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速 8.0 3.8 5.8 6.8 5.5 5.8 5.8 3.7 6.5 贷款占金融机构资产的比重 62.2 64.6 66.1 65.4 65.8 一年期银行存款基准利率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贸易差额 (累计,亿美元 ) 28716 23303 29745 12447 2984 29745 29745 -452.9 外汇储备 (亿美元 ) 31400 30727 31079 31192 30924 31079 31079 31155 31067 注: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额 500万元 以上的项目。 2019 年, 减税降费政策全面显效, 各市 税收 收入 同比增速全面放 缓, 个人所得税收入 同比 下降 20%以上 。京沪两市是我国最发达和富裕的城市 , 两市 服务业 最 发达,规模大占比 高; 居民 更富裕, 可支配收入 是九大城市中最高的,人均 超过 7.3 万元 ; 常住 人口 也最 多。 2019 年,全国减税降费政策已 显现 成效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9.04 万亿元,同比 增加 3.8%; 全国税收收入 15.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这两项指标的同比增幅均较 2018 年 的 6.2%及 8.3%有明显下降。 2019 年全国全年减税降费超过 2.3 万亿元,占 GDP 比重超过 2%,为保持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九大城市也纷纷出台更 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用减政府收入来增加企业效益,且大多已成效显现。 九大城市中,上海和北京的财力远高于其他城市。经济体量,是影响各个城市财力的关 键因素。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看,上海和北京 2019 年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 7165 亿和 5817 亿,深圳为 3773 亿,远高于其他城市 。 三市公共预算收入总和占到全国的 8.8%,地 方财力和经济增长质量较高。在预算收入增速方面,天津增速较快,增长了 14.4%,扭转了 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也是得益于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政策。重庆预算收入有所下降,降幅为 5.8%。 上海和北京在公共预算收入总体规模较大的基础上,加上减税降费效应及部分重点工 业行业税收贡献降低的影响,呈低增长态势,增速不足 1%。从收入特点看,新旧动能转换 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财政收入增幅较大。 各地减税降费效应明显,税收收入增幅普遍下降。在税收收入方面,京沪深三地税收收 入远高于其他城市,其中上海是 6216.3 亿,北京和深圳均高于 3000 亿。和 2018 年相比, 2019 年 北京、上海、重庆、青岛税收收入降低,各城市税收收入增幅全部下降。其中,成 都减税效果最明显, 2019 年税收增幅为 2.2%,比 2018 年 下滑 16.4 个百分点。 各市 个人所得税 收入 大幅下降。受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实施 6 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影响, 2019 年全国个人所得税下降 25.1%。九大城市中 , 上海、深圳、重庆个人所得税下降 21.6%、 20.7%、 28.9%。减税降费政策虽然短期会减少部分财政收入,产生明显的减收效应; 但从长期看,可以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拉动投资和消费,带来良性循环 。 B 大都市 观察 减税降费政策全面显效 京沪两市 更 发达 更 富裕 财政税收 6 . 7 7 . 2 9 . 2 0 . 8 8 . 6 1 8 . 5 9 . 8 9 . 9 - 3 . 3 - 1 . 1 5 . 8 0 . 6 - 3 . 9 2 . 2 2 . 0 - 0 . 5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武汉 成都 青岛 主要城市税收同比增速比较 2018 年税收同比增速, % 2019 年税收同比增速, % 2019 年 ,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日益加强。 全国服务业 实现增加值 534233 亿元,同比增长 6.9%,占 GDP 比重 53.9%。北上广 深四个一线城市 的 GDP 总额占全国的 12.5%左右, 而他们服务业增加值总额约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 17%, 服务业 显著 更发达。 其中京沪服务业增加值规模最大, 2019 年增加值分别为 29542.5 亿元和 27752.3 亿元,远 超其他城市;广深为第二梯队,规模相近,约 1.6 万亿元;重庆和成都为第三梯队, 1.2 万 亿 元 上下 ;其 余城市均低于一万亿。 从主要行业结构上看,京沪深的金融服务业最突出, 2019 年三城市金融业增加值分别为 6600.60 亿元, 6544.8 亿元和 3667.6 亿元,同比增长 11.6%、 9.5%和 9.1%,分别占其 GDP 比重的 17.3%、 10.4%和 13.6%。 重庆的批发和零售、金融业 增加值在服务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最高,达 17%左右,增速较快, 分别增长 6.6%、 8.0%。 2019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733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8.9%,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 5.8%, 比去年同期回落了 0.7 个百分点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359 元, 名义 增长 7.9%,实际增长 5%,比去年同期回落了 0.6 个百分点。 2019 年,九大城市 中 , 京沪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最高, 超过 7 万。其中,北 京 73849 元, 同比 增 长 8.6%,超 过上海位列全国第一;上海 73615 元,增 长 8.2%。广州和深圳以 65052 元和 62522 元分列 三四位。九大城市中,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较 低的是重庆、成都、天津和青岛,分别为 37939 元、 45878 元、 46119 元和 54484 元。西部地区的成渝双城收入虽然较低,但是增速较快, 分别为 8.9%、 8.7%,东西部收入差距正在缩小。青岛和天津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 速慢于全国平均的 7.9%,南北差距 开始出现 。 服务业发展 人均可支配收入 73849 73615 65052 62522 46119 37939 45878 54484 8 . 6 8 . 2 8 . 5 8 . 7 7 . 3 8 . 7 8 . 9 7 . 2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武汉 成都 青岛 主要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 2019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019 增速, % 29543 27752 16923 16406 8950 12558 11156 7149 6 . 4 8 . 2 7 . 5 8 . 1 5 . 9 6 . 4 8 . 6 8 . 0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武汉 成都 青岛 主要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对比 2019 年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2019 同比增速, % 2019 年,九大城市中,常住人口数量最多的是重庆、北京和上海。其中,重庆 3124.32 万 , 比去年增长了 22.53 万人。重庆既是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九大城市中唯一户籍人 口与常住人口倒挂的城市,做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吸引力有待提升。上海和北京的常住人口数 量均超过了两千万,分别为 2428.14 万和 2153.6 万人。由于京沪两城的人口政策收紧,因 此,上海人口比去年仅增长 4.36 万,北京更是负增长 0.6 万, 是 九大城市里唯一人口负增长 的城市。 天津人口增量也较少,仅 2.23 万 。 九大城市中,常住人口增量最大的是深圳、广 州和成都,增量分别达 41.22 万、 40.15 万和 25.1 万。广深两城经济活力强而且对人口吸 引 力大。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转常住人口以及户籍政策的放开,深圳和广州的常住人口数量 已经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分别达 1343.88 万人和 1530.59 万人。 2019 年 12 月,九大城市中有七个城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当月同比 低于全国,显 示我国大城市的商品供应充足,价格 涨幅 相对全国水平 较低 。其中,广州 CPI 当月同比最低 2.7%,青岛最高 5.3%,深圳次高 4.9%。按区域看,京津两市的居民消费价格较稳定, CPI 当月同比在 3.3-4%之间;中西部城市居民消费价格略高,在 4-4.4%之间;广 深两市一低一 高差异显著。从结构看,食品烟酒类商品的价格上涨是各市 CPI 上涨的主要原因,其中 畜肉 类 价格涨幅最高,鲜菜类价格涨幅次高。 畜肉类 价格涨幅最高的青岛,当月同比上涨 77.9%, 最低的是京津两市,当月同比上涨 50%上下,但京津两市鲜菜类价格涨幅是九个城市中最高, 当月同比上涨 16-17%;广州鲜菜类价格当月同比下降 1.8%,是最低的;但是,深圳鲜菜类 价格当月同比上涨 8.2%; 显示 季节性、 供货渠道等因 素显著影响 城市 鲜菜价格 。 常住人口 消费价格指数 3 . 3 3 . 8 2 . 7 4 . 9 4 . 1 4 . 0 4 . 2 4 . 4 5 . 3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武汉 成都 青岛 主要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较2019 年 12 月各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当月同比, % 2154 2424 1490 1303 1560 3102 1108 1633 939 2154 2428 1531 1344 1562 3124 1658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武汉 成都 青岛 主要城市常住人口比较 2018 年常住人口,万 2019 年常住人口,万 重点城 市 主要 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 (%) 2016 2017 2018 2019 上半年 全年 上半年 全年 上半年 全年 一季度 上半年 三季度 全年 北京 国内生产总值 6.7 6.7 6.8 6.7 6.8 6.6 6.4 6.3 6.2 6.1 工业增加值 1.7 5.1 5.8 5.4 8.3 4.6 7.9 3.5 2.9 3.1 固定资产投资 6.4 5.9 6.2 5.7 -14.4 -9.9 16.9 14.7 4.7 -2.4 进出口总额 -19.0 -6.1 19.1 14.7 29.8 27.3 2.8 0.7 -0.7 0.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8 6.5 5.6 5.2 4.4 2.7 3.8 5.4 4.8 4.4 上海 国内生产总值 6.7 6.8 6.9 6.9 6.9 6.6 5.7 5.9 6.9 6.0 工业增加值 -4.7 1.0 7.8 6.4 6.4 1.9 -2.8 -2.4 -1.6 0.4 固定资产投资 7.9 6.3 6.4 7.3 6.0 5.2 5.0 5.0 4.8 5.1 进出口总额 -5.9 2.7 12.3 9.8 11.5 8.3 -6.4 -7.4 -6.5 -4.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6 8.0 8.1 8.1 7.7 7.9 6.3 8.4 7.2 6.5 广州 国内生产总值 8.0 6.8 7.9 7.0 6.2 6.2 7.5 7.1 6.9 6.8 工业增加值 6.8 6.5 4.9 5.2 7.4 5.5 5.6 3.7 4.4 5.1 固定资产投资 13.4 8.0 8.6 5.7 9.1 8.2 19.1 24.8 21.1 16.5 进出口总额 -6.2 3.1 31.4 10.8 -3.5 3.7 -7.6 -4.5 -4.5 -2.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4 9.0 8.7 8.0 7.8 7.6 7.7 8.2 8.2 7.8 深圳 国内生产总值 8.6 9.0 8.8 8.8 8.0 7.6 7.6 7.4 6.6 6.7 工业增加值 7.5 6.8 7.8 9.1 7.4 9.5 8.6 7.4 5.3 4.7 固定资产投资 24.3 23.6 30.6 23.8 22 20.6 22.7 17.6 17.9 18.8 进出口总额 -7.1 -4.4 5.3 10.5 7.0 -4.3 -0.9 -1.8 -0.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1 8.1 9.4 9.1 8.4 7.6 7.5 7.7 6.8 6.7 天津 国内生产总值 9.2 9.0 6.9 3.6 3.4 3.6 4.5 4.6 4.6 4.8 工业增加值 8.9 8.3 5.6 2.3 3.2 2.4 4.6 3.5 2.2 3.4 固定资产投资 10.7 12.0 3.6 0.5 -17.3 -5.6 26.1 17.4 15.4 13.9 进出口总额 -13.8 -10.2 5.3 10.0 15.5 8.5 -9.1 -12.8 -14.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6 7.2 5.5 1.7 4.3 1.7 -2.6 5.8 4.3 1.9 重庆 国内生产总值 10.6 10.7 10.5 9.3 6.5 6.0 6.0 6.2 6.3 6.3 工业增加值 10.2 10.3 10.4 9.6 1.8 0.5 4.3 5.0 5.4 6.2 固定资产投资 12.5 12.1 12.3 9.5 5.5 7.0 6.6 6.1 5.5 5.7 进出口总额 -15.2 -10.8 -1.2 6.1 19.3 18.7 21.9 16.5 12.3 1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9 13.2 11.7 11.0 10.1 8.7 8.1 8.9 8.6 8.7 武汉 国内生产总值 7.6 7.8 7.5 8.0 8.2 8.0 8.4 8.1 7.8 工业增加值 4.3 5.6 7.5 7.5 8.2 5.7 9.8 7.2 5.6 固定资产投资 3.4 -2.6 11.5 11.0 10.6 10.6 10.3 10.9 10.3 进出口总额 -0.6 -10.2 29.5 5.2 10.9 15.5 7.5 7.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3 10.0 10.6 10.4 10.5 10.5 9.1 9.0 9.0 成都 国内生产总值 7.5 7.7 8.2 8.1 8.2 8.0 8.0 8.2 8.1 7.8 工业增加值 6.3 6.9 8.0 8.4 8.0 8.5 8.3 8.0 7.7 7.8 固定资产投资 13.9 14.3 14.8 12.3 10.1 10.0 10.0 11.4 9.6 10.0 进出口总额 -13.3 11.0 66.6 45.4 26.0 26.5 21.0 21.5 18.6 16.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0 10.4 11.4 11.5 11.1 10.0 8.7 10.0 9.7 9.9 青岛 国内生产总值 7.4 7.9 7.7 7.5 7.6 7.4 6.9 6.4 6.4 6.5 工业增加值 6.2 6.7 6.5 6.7 7.1 6.8 2.0 -0.2 -2.5 2.8 固定资产投资 13.5 13.7 9.3 7.4 6.9 7.9 6.3 7.5 15.3 进出 口总额 -0.2 26.3 15.7 -4.6 5.7 14.7 17.2 1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4 10.6 10.2 10.6 10.2 10.0 8.1 8.2 7.9 8.1 01. 国务院确定稳外贸稳外资等应对疫情新举措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确定了稳外贸稳外资新举措,推动各 环节协同复工复产,发挥专项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作用支持疫情防控保供和企业纾困发展: 一、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多措并举稳外贸稳外资。一是对除“两高一资”外所有未足额 退税的出口产品及时足 额退税。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外贸信贷投放,落实好贷款延期还本 付息等政策,对受疫情影响大、前景好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可协商再延期。三是支持商业保险 公司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并降低费率。四是做好筹办春季广交会的准备工作,大力促 进对外贸易合作。五是抓紧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使更多领域的外商投资能够享受税收等有关优惠政策。六是对近期出台的减税减费等助企纾 困政策,要确保内外资企业同等享受。 二、分区分级实施精准防控的同时,有序推动全产业链加快复工复产。一要根据疫情形 势完善复工复产防控 指南,发挥国务院复工复产推进工作机制作用,建立跨部门工作专班, 加强统筹指导和协调服务,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以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增强协同 复工复产动能。二要加大国际协调合作,通过增加国际货运航班等措施,维护国际供应链畅 通。三要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产业链核心企业,加大流动资金贷款支持,给予合理信用额 度。支持核心企业通过信贷、债券等方式融资后,以预付款形式向上下游企业支付现金,降 低上下游中小企业现金流压力和融资成本。支持企业以应收账款、仓单和存货质押等进行融 资。适当降低银行对信用良好企业的承兑汇票保证金比例 。 三、落实引导金融机构实施 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和 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企 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加快贷款投放进度,更好保障防疫物资保供、春耕备耕、国际 供应链产品生产、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微企业等资金需求。适当下放信用贷款审批权限。 加强审计监督,防止“跑冒滴漏”,提高支持实体经济实效。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 施,并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 支持,帮助复工复产,推动降低融资成本。 02. 财政部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 关于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公告,自 3月 20日起 将瓷制卫生器具等 1084项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 13%,将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380项产品出口 退税率提高至 9%。此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将有效缓解新冠肺炎疫情给外贸企业造成的压力。 03. 人民银行定向降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 3月 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 C 产业 政策 观察 0.5至 1个百分点,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 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 金融领域贷款。 此次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 5500亿元,其中对达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标 准的银行释 放长期资金 4000亿元,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 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 金 1500亿元。释放长期资金将有效增加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每年还可直接降 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 85亿元,通过银行传导有利于促进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实际利率, 直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04. 市场监管总局等出台支持复工复产措施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出台支持复工复产十条, 针对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实际困难提出有针对性帮扶举措。主要包括: 一、登记网上办理。依托“网上办、掌上办、寄 递办、预约办”等有效手段,进一步压 减登记注册环节、时间和成本,对生产防疫用品的企业登记注册实行特事特办。 二、实行告知承诺。对凡涉及生产许可证、强制性认证的复产转产企业产品,快捷办理, 压缩审批时限。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简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流程。检验检测机构资 质认定,全面实行网上办理、邮寄办理。 三、建立行政许可应急绿色通道。对生产企业转产生产口罩、防护服等应急物资的,简 化生产资质审批程序。对于转产生产医疗器械的企业,实行应急审批。对涉及防治新冠肺炎 的专利申请、商标注册,依请求予以优先审查办理。 四、延 长行政许可期限。对在疫情防控期间营业执照登记事项发生变化又不能及时办理 变更登记的,延期至疫情解除之后一个月内办理。对复工复产企业办理专利、商标、集成电 路布图设计等事务,因受疫情影响超出相关期限的,依法给予期限中止、顺延,以及请求恢 复权利等便利化救济政策措施。 五、加快标准转换应用。加快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转换,推动出口产品依据标准和国 内标准的衔接。对依据国际标准生产,且相关国际标准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强制性国家标准安 全要求的,允许在国内生产销售。对于生产国外标准口罩用于出口、有能力生产国内标准口 罩未取得相关资质 的企业,加快办理。 六、审慎异常名录管理。对生产、经营疫情防控相关物资的企业,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 录的,经企业申请,可以简化流程、尽快移出。对因受疫情影响暂时失联的企业,可以暂不 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七、严查乱收费乱涨价。加强价格监管,严查各类涉及企业的乱收费行为,减轻企业复 工复产负担。 八、加强质量技术服务帮扶。实行计量型式评价专人受理,缩短试验时间。对到期的有 关计量标准器具,经所在单位自行核查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可适当延长有效期。引导认证机 构加强对复工复产企业的技术服务。 九、减免技术服务收费。疫情防控期间对 复工复产企业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收费、产品 质量检验检测项目收费、特种设备检验项目收费减少 50%,对湖北省企业免除各类检定校准 和检验检测费用。对中外标准信息咨询服务、标准时效性确认和标准翻译费用予以免收。 十、鼓励企业参加“三保”行动。持续深入开展“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行动,不 断提升活动覆盖面,为企业搭建与民生期望互通互信的平台。 05. 交通运输部阶段性降低港口收费标准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阶段性降低港口收费标准等事项的通知, 降低货主企业和船公司物流成本,推动物流业产业链协同复工 复产。主要内容: 一、阶段性降低政府定价港口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 2020年 3月 1日至 6月 30日,将政府 定价的货物港务费和港口设施保安费收费标准分别降低 20%,预计港口企业为货主企业减轻 负担 3.8亿元;取消非油轮货船强制应急响应服务及收费。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疫情防控 期间加大收费优惠力度。 二、加强上下游合作,共克时艰。加强港航企业和货主之间的对接和协作,推动建立降 费传导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鼓励港口经营人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继续给予减 免库场使用费等优惠。引导班轮公司合理调整海运收费价格结构,鼓励采 用包干费收取。 三、将降费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国际海运、港口市场监管,依法调查违规行为,配合有 关部门加大查处力度,规范海运、港口收费行为,落实降费政策。督促港航企业和相关单位 落实口岸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和公示制度。 06. 国家医保局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 近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 险费的指导意见,在不影响参保人当期待遇的前提下,减轻企业负担,稳定社会预期,支 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岗。主要内容: 一、因地制宜施策。由各省指导统筹地区根据实际,在确保基金 收支中长期平衡的前提 下,从 2020年 2月起,对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实行减半征收,减征期限最长不超过 5个月。 二、地方分类减征。原则上统筹基金累计结存可支付月数大于 6个月的统筹地区可实施 减征;小于 6个月但确有必要减征的,由各省统筹考虑安排。缓缴政策可继续执行,缓缴期 限原则上不超过 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三、加强同步管理。确保待遇享受、加强基金管理、做好政策衔接。决定实施减征政策 的省份要于规定时限前制定方案并报备,各级医保、财政、税务部门要协同做好政策落实。 07. 发展改革委修订中央定价目录 近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新版中央定价目录,进一步促进政府定价的规范化、法 治化和清单化。主要内容: 一、删除近年来已经明确放开价格或取消收费的定价项目。包括已经放开的部分铁路客 运、部分铁路货运、部分民航旅客票价、计泡包裹寄递资费、银行卡刷卡收单服务费、食盐 价格、增值税税控系统产品及维护服务价格、代办中国公民因私签证服务价格、国家储备糖 和储备肉交易服务价格,以及已经明确取消的商业银行取现收费、渔港收费、国内学历学位 认证服务收费、公民身份认证服务收费。 二、突出垄断环节价格监管和竞争性环节价格市场化改革方向。按照 电力和天然气价格 “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改革思路,将“电力”和“天然气”项目根据自然垄断环节分别 修改为“输配电”和“油气管道运输”,并进一步体现上网电价、销售电价和天然气门站价 格等竞争性环节的价格市场化改革方向。 三、根据机构改革调整定价部门。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定价部门由“国 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修改为“国务院医疗保障部门”,将“公民临床用血的血站供应价格” 的定价部门中“国务院卫生计生部门”修改为“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 四、保留部分定价项目。包括输配电、油气管道运输、基础交通运输、重大水利工程供 水、重要邮政服务、重要专业服务、特殊药品及血液等 7类 16项,将政府定价范围严格限定 在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和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领域。 08. 国务院下放部分用地审批权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在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 用地的前提下,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主要内容: 一、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授权省级政 府批准。对国务院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市在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按土地利用年度计 划分批次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 转为建设用地的,国务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