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四期中国经济月报.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年第四期中国经济月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第四期中国经济月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第四期中国经济月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年第四期中国经济月报.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年第四期中国经济月报.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季度,我国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 2月份大部 分 经济活动停止, 3月份经济活 动有序恢复,复工率逐渐提高,整个季度的产出和需求均下降较多。为了对冲疫情影响,我 国已采取一系列财政和金融举措,帮助受困企业恢复生产,以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投 资增长。然而,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相当大:一是导致疫情防控压力不 减,而疫情防控对消费需求的恢复相当不利;二是导致供应链中断和外需减弱。因此,二季 度及以后的经济虽然会快速恢复,但很难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部分行业会较长期低迷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季度生产 活动下降幅度较大,但在疫情得到 控制后, 3月份已逐渐恢复。一季度,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 6.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 3.2%;第二产业增加 值下降 9.6%;第三产业增加值下降 5.2%。从分 月数据看, 3月份明显恢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值同比下降 1.1%,降幅比 1-2月份缩小 12.4个百 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 9.1%,降 幅较 1-2月份收窄 3.9个百分点。但各行业恢复不 均衡,有些行业恢复较慢。 3月份,汽车制造业 增加值同比下降 22.4%,汽车产量同比下降 43%,降幅仅比 1-2月份缩小 2.8个百分点。通信 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则恢复较 好, 3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 9.9%,速度比 1-2月 份高 23.7个百分点,增速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 境外疫情快速扩散蔓延致使国内疫 情防控的形势依然严峻,因此疫情 对人们心理的影响难以快速消除, 消费需求的恢复需要更长时间。一季度,全国居 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下降 8.2%,其中城镇居民 下降 9.5%,农村居民下降 5.4%;社会消费品零 售同比下降 19%,其中餐饮收入下降 44.3%,商 品零售下降 15.8%。从分月数据看, 3 月份,社 会消费品零售同比下降 15.8%,降幅比 1-2 月份 生产活动 在疫情后 逐渐恢复 消费需求 的恢复慢 于生产 疫情经济产生重大冲击 社会融资规模增加较多 A 宏观 形势 观察 - 8.0 - 6.0 - 4.0 - 2.0 0.0 2.0 4.0 6.0 8.0 13.2 14.1 14.4 15.3 16.2 17.1 17.4 18.3 19.2 20.1 国内生产总值当季同比增长率 - 14 - 10 - 6 - 2 2 6 10 18.06 18.10 19.02 19.06 19.10 20.03 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当月 累计 缩小 4.7 个百分点,其中餐饮收入下降 46.8%, 降幅比 1-2 月份增大 3.7 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下 降 12%,降幅比 1-2 月份缩小 5.6 个百分点。受 生产活动下降影响,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速明显放 缓,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0.8%, 增速比上年同期低 7.9 个百分点,而收入增速下 降对消费需求恢复是不利的。预计消费需求会继 续恢复,但过程会较长 。 疫情导致外需减弱和消费需求难以 快速恢复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 成为拉动经济唯一支柱。为了推动 投资,政府从资金和用工等方面采取保障措施确 保各地 的重大投资项目尽快复工建设,加快新型 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工程的立项、审批,但经济 活动下降对投资相当不利,并且项目的复工有个 过程,因此 3 月份投资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不 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 9.5%,降幅比 1-2 月份缩小 15 个百分点。分投资主体看,国 有控股投资恢复较好,同比下降 3.4%,降幅比 1-2 月份缩小 21.1 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下降 12.9%,降幅比 1-2 月份缩小 13.5 个百分点。分 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相对较弱。第一产业投资 下降 6.1%,第二产业投资下降 17.8%,第三产 业投资下降 5.3%,降幅分别比 1-2 月份缩小 19.5、 10.4 和 17.7 个百分点。 3 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恢复增长,同比增 长 1.2%,速度比 1-2 月份回升 17.5 个百分点。 但商品房销售仍下降,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14.1%,销售金额下降 14.6%,降幅分别比 1-2 月份缩小 25.8 和 21.3 个百分点。考虑到商品房 销售面积低增长已经持续两年,再加上疫情会导 致消费行为趋向谨慎,因此对房市后期走势不宜 太乐观 。 交通运输中断造成 1-2 月份居民消 费价格涨幅有所增大, 3 月份,随着 交通运输的恢复,食品价格从高位 固定资产 投资逐渐 恢复 居民消费 价格涨幅 回落 96 98 100 102 104 106 108 18.06 18.10 19.02 19.06 19.10 20.02 工业购销价格同比指数 出厂价格 购进价格 - 25 - 20 - 15 - 10 - 5 0 5 10 18.06 18.10 19.02 19.06 19.10 20.03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的变动情况 名义值 实际值 - 25 - 20 - 15 - 10 - 5 0 5 10 15 18.06 18.10 19.02 19.06 19.10 20.03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变动趋势 投资名义增长 投资实际增长 房地产投资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8.07 18.11 19.03 19.07 19.11 20.03 消费物价的变动趋势 居民消费价格 商品零售物价 回落,再加国际原油价格崩塌的影响, 居民消费 价格的上升走势发生逆转,消除季节后比上月下 降 0.6%,同比上涨 4.3%,同比涨幅比 1-2 月份 回落 1 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大。分类别看,食 品价格同比上涨 18.3%, 涨幅比 1-2 月份回落 3 个百分点,其中畜肉价格同比上涨 78%, 涨幅比 1-2 月份回落 4.2 个百分点,鲜菜价格同比下降 0.1%,涨速比 1-2 月份回落 14.1 个百分点 ; 车 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同比下降 14.6%,涨速比 1-2 月份回落 17.1 个百分点。 全球疫情快速蔓延导致众多经济体停摆,对 全球商品价格的不利影响较大。这种影响传导到 国内,再加 上国内需求恢复慢于生产恢复,导致 工业购销价格持续走低。 3 月份,工业生产者出 厂价格比上月下降 1%,同比下降 1.5%;工业生 产者购进价格比上月下降 1.1%,同比下降 1.6%。 3 月份,疫情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已 得到明显缓解。当月出口 12927 亿 元,同比下降 3.5%,消除上年基数 异常高因素后同比增长 2.8%,增速仅比上年四 季度低 1.4 个百分点;当月进口 11532 亿元,同 比增长 2.4%,增速比上年四 季 度低 2.8 个百分 点。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 3.1%,速度比上 年四季度高 5.4 个百分点 。 金融运行状况基本上未受 新冠肺炎 疫情的影响, 3 月份,随着复工复产 的推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 度明显加大。社会融资规模增加较多, 3 月份增 加 51492 亿元,同比多增 21890 亿元,同比增 长 73.9%,主要是人民币贷款和企业债券净融资 增加较多,分别为 30375 和 9819 亿元。货币供 应量和信贷增速上升,广义货币 (M2)余额同比增 长 10.1%,狭义货币 (M1)余额同比增长 5%,金 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2.7%,非金融 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8.4%,增速分别比上月 末加快 1.4、 0.2、 0.6 和 2 个百分点 。 出口和进 口 均 恢复 较快 社会融资 规模增加 较多 - 20 - 10 0 10 20 30 40 18.06 18.10 19.02 19.06 19.10 20.03 人民币进出口增长率的变动趋势 出口增长率 进口增长率 0 3 6 9 12 15 17.09 18.03 18.09 19.03 19.09 20.03 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变动情况 2 4 6 8 10 12 14 16 18 18.07 18.11 19.03 19.07 19.11 20.03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率的变动情况 非金融企业存款 贷款余额 中国经济主要指标的变动情况 (%) 2017 2018 2019 2020 全年 三季度 四季度 一季度 1月 2月 3月 国内生产总值 累计同比 6.8 6.6 6.1 6.2 6.1 -6.8 工业增加值 当月同比 6.6 6.2 5.7 5.0 5.9 -8.4 -1.1 累计同比 5.6 5.7 -8.4 -13.5 -8.4 固定资产投资 累计比上年同期 名义值 7.2 5.9 5.4 5.4 5.4 -16.1 -24.5 -16.1 实际值 1.3 0.5 2.7 2.3 2.7 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长率 7.0 9.5 9.9 10.5 9.9 -7.7 -16.3 -7.7 产成品库存增长率 名义值 8.5 7.4 2.0 1.0 8.7 住户存款余额 同比增长率 名义值 7.7 11.2 13.5 14.4 13.5 13.0 11.2 13.0 实际值 6.1 8.9 10.3 11.7 10.3 7.6 5.6 7.6 出口总额 当月同比 10.8 7.1 5.0 3.9 4.2 -11.4 -3.5 累计同比 5.2 5.0 -11.4 -15.9 -11.4 进口总额 当月同比 18.7 12.9 1.6 -2.9 5.2 2.4 2.4 累计同比 -0.1 1.6 -0.7 -2.4 -0.7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当期比上年同期 名义值 10.2 9.0 8.0 7.6 7.7 -19.0 -20.5 -15.8 实际值 8.9 7.0 5.9 5.7 4.7 -21.9 -23.7 -18.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累计同比增长率 名义值 8.3 7.8 7.9 7.9 7.9 0.5 实际值 6.5 5.6 5.0 5.4 5.0 -3.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累计同比增长率 名义值 8.6 8.8 9.6 9.2 9.6 0.9 实际值 7.3 6.6 6.2 6.4 6.2 -4.7 居民消费价格 当期同比 1.6 2.1 2.9 2.9 4.3 5.0 5.4 5.2 4.3 累计同比 2.4 2.9 5.0 5.4 5.3 5.0 比 2000年 46.5 49.6 54.0 52.7 53.9 59.3 59.1 60.8 59.1 商品零售价格 当期同比 1.2 1.9 2.0 1.8 2.9 3.8 4.3 4.2 2.8 累计同比 1.7 2.0 3.8 4.3 4.3 3.8 生产资料价格 当期同比 8.4 4.6 -0.8 -1.3 -2.1 -1.3 -0.4 -1.0 -2.4 工业品出厂价格 当期同比 6.3 3.5 -0.3 -0.8 -1.2 -0.6 0.1 -0.4 -1.5 货币流通量 M0同比增长率 3.4 3.6 5.4 4.0 5.4 10.8 6.6 10.9 10.8 货币流 通量 M1同比增长率 11.8 1.5 4.4 3.4 4.4 5.0 0.0 4.8 5.0 货币流通量 M2同比增长率 8.2 8.1 8.7 8.4 8.7 10.1 8.4 8.8 10.1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率 12.7 13.5 12.3 12.5 12.3 12.7 12.1 12.1 12.7 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速 8.0 3.8 5.8 5.5 5.8 8.4 3.7 6.5 8.4 贷款占金融机构资产的比重 62.2 64.6 66.1 65.8 66.3 66.2 66.2 66.3 一年期银行存款基准利率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贸易差额 (累计,亿美元 ) 28716 23303 29745 2984 29745 983.3 / -452.9 983.3 外汇储备 (亿美元 ) 31400 30727 31079 30924 31079 30606 31155 31067 30606 注: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额 500万元 以上的项目。 1-2 月 , 各城市 显著 受到了新冠 肺炎 疫情的影响。 除武汉外,重庆经济受到全方位重大 冲击,投资、消费和出口都呈现 30%-40%以上的负增长。 成都经济表现出了韧性, 进出口逆 势实现正增长,消费和工业生产 降幅最小 。 京沪工业领域 投 资 突出 ,北京制造业投资 同比 增 长 11.2%,上海 工业投资小幅收缩 4.1%。 2020 年 1-2 月,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2130 亿元,同比名义下降 20.5%,扣除 价格因素实际下降 23.7%,较 2019 年同期下降了 28.7 个百分点。新冠 肺 炎 疫情对我国整体 的消费影响显著。 九大城市的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最大的是受疫情影响最 严重的武汉,其次是重庆。 1-2 月,武汉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 738.69 亿元,与去年同 期的 1202.32 亿元相比下降 42.1%。去年 1-2 月,武汉还是九大城市中社消总额增速最快的 城市,今年 1-2 月则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了 51.1 个百分点。 1-2 月,重庆的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为 1518.32 亿元,负增长 -24.7%,比去年同期回落了 32.3 个百分点。深圳和上海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受疫情的影响与全国平均持平。北京、成都和广州的收缩程度小于全国 平均水平 ,在九大城市中表现较好。 相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九大城市在住宿和餐饮消费方面受到疫情影响更为明显。 1-2 月,重庆餐饮收入 148.03 亿元,同比下降 47.4%; 北京的餐饮收入负增长 39.8%,住宿业 负增长 40.5%; 上海的住宿餐饮业负增长 35.7%,其中 2 月单月负增长 67.4%; 广州的住宿 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下降 38.1%和 34.9%; 成都餐饮收入则负增长了 26.6%; 深圳的 餐饮收入负增长了 23.8%,受疫情影响略小于其他城市。 批发和零售业受到的影响比餐饮住宿业略小。 1-2月,深圳同比负增长 20%,上 海负增长 18.4%,成都负增长 15.3 %,北京负增长 14.7%,广州负增长 12.0%,收缩程度均较各地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网上购物显著增长, 2月份,广州网络订餐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43.3%; 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 35.8%。成都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达 4.6%的正 增长。 B 大都市 观察 武汉重庆经济大幅收缩 成都进出口逆势增长 社会消费 3 . 0 6 . 3 7 . 6 5 . 5 - 2 . 3 7 . 6 9 . 0 8 . 9 2 . 8 - 1 7 . 9 - 2 0 . 3 - 1 4 . 0 - 2 0 . 5 - 2 4 . 7 - 4 2 . 1 - 1 6 . 9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武汉 成都 青岛 主要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较 2019 年 1 - 2 月累计增速, % 2020 年 1 - 2 月累计增速, % 新冠肺炎疫情显著影响了全国工业生产。 1-2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13.5%,增速较去年下降 19.2 个百分点。九大城市工业生产受到的冲击显著 大于全国 ,其中 六个城市的工业增加值增速都低于全国 平均,只有成都优于全国。其中武汉受影响最大,工 业降幅达 32.6%。其次是重庆、广州和上海,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20-24%。深圳和北京分 别下降 18.5%和 16.2%。 分 行业来看,汽车生产受到的影响最严重,其中重庆下降 39.6%, 广州下降 35.7%,上海下降 24.6%,北京下降 35%,成都下降 31.7%;电子行业也受到了显 著影响,其中重庆 电子产业工业增加速 下降 22.9%,广州下降 21.4%,深圳计算机、通信和 其他电子设备 产业 下降 15.4%,但成都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显示了强大的抗冲击能力, 1-2 月实现正增长 0.2%。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放缓。 1-2 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 下降 24.5%。 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下降 28.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 23.0%。 九大城市中, 武汉和重庆投资增速显著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疫情中心的武汉受影响最大,下降 72.9%,重 庆其次,下降 44.0%; 成都、深圳和北京下降 20-25%之间 ; 广州和上海降幅最小,分别下 降 12.4%和 7.3%。 在 投资方向 上 , 各市重视的投资领域差异 显著 。 京沪 显著 更重视 工业投资, 工业固定资产 投资进度受疫情影响较小,北京制造业投资增长 11.2%,上海工业投资小幅下 降 4.1%,而 西部的成渝两市工业投资 大幅 下降 42.1%和 46.3%。 广州更重视基础设施 领域 的 投资 , 1-2 月仅下降 9.4%,而深圳同期下 降 38%,上海下降 20.6%。 工业经济 固定资产投资 4 . 3 1 . 1 4 . 0 0 . 3 3 . 0 1 1 . 6 8 . 2 - 0 . 9 - 1 6 . 2 - 2 0 . 3 - 2 1 . 8 - 1 8 . 5 - 2 4 . 0 - 3 2 . 6 - 8 . 1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武汉 成都 青岛 主要城市工业增加值增速比较 2019 年 1 - 2 月累计增速, % 2020 年 1 - 2 月累计增速, % 1 4 . 9 4 . 7 1 6 . 5 2 0 . 4 2 4 . 5 5 . 7 1 0 . 0 1 0 . 2 5 . 6 - 1 9 . 9 - 7 . 2 - 1 2 . 4 - 2 2 . 9 - 4 4 . 0 - 7 2 . 9 - 2 4 . 3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武汉 成都 青岛 主要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较 2019 年 1 - 2 月累计增速, % 2020 年 1 - 2 月累计增速,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1-2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 35232 亿元,同比下降 9.9%。 九大城市财政收入也显著下降,武汉下降最大, 1 - 2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38.55 亿元,同 比下降 31.8%;青岛下降幅度最低, 1-2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24.2 亿元,同比下降 1.9%。 税收收入方面, 1-2 月全国 税收收入 31175 亿元,同比下降 11.2%,重庆税收收入显著下滑, 1-2 月同比下降 22.1%,成都较为平稳,同比下滑 4.2%。企业所得税方面,受经营停滞和落 实中小微企业减税政策影响, 1-2 月全国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 6.9%,其中北京、青岛和重庆 分别下降 10.4%、 8.4%和 5.7%。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方面, 1-2 月全国及各市疫情防控等重 点支出得到优先保障,全国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 22.7%,天津、北京、广州、青岛和重庆 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分别为 40.4%、 29.7%、 16.6%、 5.3%和 4.0%。 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停工停业和隔离政策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出现断崖式的下降。 1-2 月,我国出口增速下降 15.9%,进口增速下降 2.4%。九大城市 的 进口和出口增速也 普遍显著 收缩,只有成都进口和出口同时保持着正增长。与此同时,多数城市的 进出口态势纷纷出现 反转,过 去 出口 增长较快的 城市, 在 1-2 月期间 出口 显著放缓 , 进口 快速 增 长 ,过去进 口 增 长快的 城市 ,进口却显著下降, 出口显著 扩大 。 武汉、重庆 、 成都 和深圳在 1-2 月 就 出现了 进口 提速出口放缓 , 成都 1-2 月进口增长 27%,去年同期是下降 3.3%,出口增长 2%,去年 同期是增长 36.1%。广州和北京 转变为出口加快进口放缓 , 北京 1-2 月 出口增长 8.7%,显著 快过去年同期 2.5%的增速, 进口 转为 下降 4.7%,去年同期是增长 12.7%。天津和上海依然 基本保持着以往的进口和出口 特征,但增速 进一步放缓。 财政收支 对外贸易 8 . 7 - 8 . 0 - 1 . 3 - 2 6 . 4 - 1 6 . 2 - 3 1 . 5 - 2 8 . 8 2 . 0 - 4 . 7 - 3 . 8 - 1 4 . 4 - 5 . 9 - 5 . 8 8 . 8 9 . 5 2 7 . 0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武汉 成都 青岛 主要城市进口、出口累计同比增速比较1 - 2 月出口累计增速, % 1 - 2 月进口累计增速, % 1 , 0 4 1 1 , 6 0 7 302 708 384 327 251 539 224 - 6 . 5 - 4 . 9 - 7 . 8 - 1 0 . 9 - 6 . 1 - 1 2 . 4 - 7 . 3 - 3 1 . 8 - 1 . 9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武汉 成都 青岛 主要城市地方公共预算 收入 增速对比 1 - 2 月累计,亿元 同比增速, % 重点城 市 主要 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 (%) 2017 2018 2019 2020 上半年 全年 上半年 全年 一季度 上半年 三季度 全年 1-2 月 北京 国内生产总值 6.8 6.7 6.8 6.6 6.4 6.3 6.2 6.1 工业增加值 5.8 5.4 8.3 4.6 7.9 3.5 2.9 3.1 -16.2 固定资产投资 6.2 5.7 -14.4 -9.9 16.9 14.7 4.7 -2.4 -19.9 进出口总额 19.1 14.7 29.8 27.3 2.8 0.7 -0.7 0.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6 5.2 4.4 2.7 3.8 5.4 4.8 4.4 -17.9 上海 国内生产总值 6.9 6.9 6.9 6.6 5.7 5.9 6.9 6.0 工业增加值 7.8 6.4 6.4 1.9 -2.8 -2.4 -1.6 0.4 固定资产投资 6.4 7.3 6.0 5.2 5.0 5.0 4.8 5.1 -7.2 进出口总额 12.3 9.8 11.5 8.3 -6.4 -7.4 -6.5 -4.2 -5.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1 8.1 7.7 7.9 6.3 8.4 7.2 6.5 -20.3 广州 国内生产总值 7.9 7.0 6.2 6.2 7.5 7.1 6.9 6.8 工业增加值 4.9 5.2 7.4 5.5 5.6 3.7 4.4 5.1 -21.8 固定资产投资 8.6 5.7 9.1 8.2 19.1 24.8 21.1 16.5 -12.4 进出口总额 31.4 10.8 -3.5 3.7 -7.6 -4.5 -4.5 -2.4 -7.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7 8.0 7.8 7.6 7.7 8.2 8.2 7.8 -14.0 深圳 国内生产总值 8.8 8.8 8.0 7.6 7.6 7.4 6.6 6.7 工业增加值 7.8 9.1 7.4 9.5 8.6 7.4 5.3 4.7 -18.5 固定资产投资 30.6 23.8 22 20.6 22.7 17.6 17.9 18.8 -22.9 进出口总额 5.3 10.5 7.0 -4.3 -0.9 -1.8 -0.6 -17.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4 9.1 8.4 7.6 7.5 7.7 6.8 6.7 -20.5 天津 国内生产总值 6.9 3.6 3.4 3.6 4.5 4.6 4.6 4.8 工业增加值 5.6 2.3 3.2 2.4 4.6 3.5 2.2 3.4 固定资产投资 3.6 0.5 -17.3 -5.6 26.1 17.4 15.4 13.9 进出口总额 5.3 10.0 15.5 8.5 -9.1 -12.8 -14.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5 1.7 4.3 1.7 -2.6 5.8 4.3 1.9 重庆 国内生产总值 10.5 9.3 6.5 6.0 6.0 6.2 6.3 6.3 工业增加值 10.4 9.6 1.8 0.5 4.3 5.0 5.4 6.2 -24.0 固定资产投资 12.3 9.5 5.5 7.0 6.6 6.1 5.5 5.7 -44.0 进出口总额 -1.2 6.1 19.3 18.7 21.9 16.5 12.3 11.0 -18.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7 11.0 10.1 8.7 8.1 8.9 8.6 8.7 -24.7 武汉 国内生产总值 7.5 8.0 8.2 8.0 8.4 8.1 7.8 7.4 工业增加值 7.5 7.5 8.2 5.7 9.8 7.2 5.6 4.4 -32.6 固定资产投资 11.5 11.0 10.6 10.6 10.3 10.9 10.3 9.8 -72.9 进出口总额 29.5 5.2 10.9 15.5 7.5 7.0 13.7 -12.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6 10.4 10.5 10.5 9.1 9.0 9.0 8.9 -42.1 成都 国内生产总值 8.2 8.1 8.2 8.0 8.0 8.2 8.1 7.8 工业增加值 8.0 8.4 8.0 8.5 8.3 8.0 7.7 7.8 -8.1 固定资产投资 14.8 12.3 10.1 10.0 10.0 11.4 9.6 10.0 -24.3 进出口总额 66.6 45.4 26.0 26.5 21.0 21.5 18.6 16.9 13.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4 11.5 11.1 10.0 8.7 10.0 9.7 9.9 -16.9 青岛 国内生产总值 7.7 7.5 7.6 7.4 6.9 6.4 6.4 6.5 工业增加值 6.5 6.7 7.1 6.8 2.0 -0.2 -2.5 2.8 固定资产投资 9.3 7.4 6.9 7.9 6.3 7.5 15.3 21.6 进出口总额 26.3 15.7 -4.6 5.7 14.7 17.2 12.2 1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2 10.6 10.2 10.0 8.1 8.2 7.9 8.1 01. 中央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就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 市场交易机制等方面进行部署。主要内容: 一、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市场化配置改革。针对农村土地长期被排斥在土地市场 之外,城市土地存在“招拍挂”和协议出让等不同价格,提出加快修改完善土地管理法实施 条 例,制定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意见,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等改革 举措。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受到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的制约,难以实现市民化的问 题,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 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等。针对金融资源主要流向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 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提出放开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增加服务小微和民营企业的金融 服务供给,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大中小合理分工的银行机构体系。 二、加快培育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健全职务科技 成果产权制度,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 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根据数据性质 完善产权性质,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三、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一是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城乡基准地价、 标定地价的制定与发布制度,逐步形成与市场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健全最低工资标准 调整、工资集体协商和企业薪酬调查制度,稳妥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等改革 举措。二是健全要素市场交易机制。拓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健全科技成果交易平台, 培育大数据交易市场;研究制定土 地、技术市场交易管理制度;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执法,完善失信行为认定、失信联合惩戒、信用修复等机制。 02. 财政部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 近日,财政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 款贴息力度全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通知,发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引导作用,支 持复工复产和创业就业。主要内容: 一、扩大覆盖范围。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 行业的个体工商户,网约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出租车、网约车企业或其子公司,以及对已 享受创业担保贷款贴息 政策且已按时还清贷款、在疫情期间出现经营困难的个人等纳入支持 范围。适当降低小微企业新招工人数占比要求,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符合条件创业担保贷款 申请条件的人数与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的占比,由 20%下降为 15%,超过 100人的企业下降 为 8%。 二、适当提高额度。符合条件的个人最高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由 15万元提高至 20 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合伙创业的,可根据合伙创业人数适当提高贷 C 产业 政策 观察 款额度,最高不超过符合条件个人贷款总额度的 10%。 三、允许合理展期。对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担保贷 款,可给予展 期,最长可展期至 2020年 6月 30日,展期期间财政给予正常贴息。对已发放的个人创业担保 贷款,患新冠肺炎的借款人展期原则上不超过 1年。 四、减轻利息负担。降低利率水平,金融机构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利率适当下降。合理 分担利息,新发放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利息, LPR-150BP以下部分,由借款人和 借款企业承担,剩余部分财政给予贴息。 五、简化审批程序。推行电子化审批,逐步实行全程线上办理。推行“一站式”服务, 实行人社部门审核借款人资格、担保机构尽职调查、金融机构贷前调查“多审合一”,避免 重复提交 材料。鼓励各地自主整合担保基金与经办金融机构办理流程,提升服务效率。 六、免除反担保要求。新发放的 10万元及以下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以及全国创业孵化 示范基地或信用社区(乡村)推荐的创业项目,获得设区的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创业人员、 创业项目、创业企业,经金融机构评估认定的信用小微企业、商户、农户,经营稳定守信的 二次创业者等特定群体,免除反担保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其他创业担保贷款逐步降低 或免除反担保要求。 03. 农业农村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 近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引导 社会资本有序投入农 业农村,加快形成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主要内容: 一、明确投资的重点产业和领域。(一)现代种养业方面,支持社会资本发展规模化、 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种养业,巩固主产区粮棉油糖胶生产,发展设施农业,延伸拓展产 业链,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二)乡土特色产业方面,鼓励社会资本在特色农产品优势 区开发特色农业农村资源。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乡土特色产业,建立利益联结紧 密的建设运行机制,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三)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方面,鼓励社会资本 参与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加 工强县。 二、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探索农业农村领域有稳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推广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模式的实施路径和机制,让社会资本投资可预期、有回报、能 持续,依法合规、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筛选并培育适于采 取 PPP模式的乡村振兴项目,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 鼓励社会资本探索通过资产证券化、股权转让等方式,盘活项目存量资产,丰富资本进入退 出渠道。 三、探索设立各类乡村振兴基金。推动设立政府资金引导、金融机构 大力支持、社会资 本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乡村振兴基金。鼓励有实力的社会资本结合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和 投资情况规范有序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鼓励相关基金通过直接股权投资和设立子基金等方 式,发挥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引导和资金撬动作用,推动农业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 四、完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 型经营主体、小农户,加快全产业链开发和一体化经营,开展规模化种养,发展加工和流通, 开创品牌、注重营销,强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聚焦比较优势突出的产 业链条,补齐产业 链条中的发展短板。支持龙头企业下乡进村建总部、建分支机构、建生产 加工基地,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04. 商务部做好稳外资工作应对疫情 近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应对疫情进一步改革开放做好稳外资工作的通知,布置当前 和今年稳外资工作,在改革开放中千方百计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主要内容: 一、全力支持外资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建立健全应对疫情工作机制,精准解决 外资企业复工复产困难问题,服务重大外资项目建设和落地。 二、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扩大鼓励外 商投资 范围,推进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深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推动国家 级经开区创新提升,推动区域开放发展。 三、进一步推进商务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外商投资 信息报告办法,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推进国家级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用好外经贸发展 专项资金。 四、加强外商投资服务和促进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信息平 台,提升投资促进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展会平台作用,加强多双边投资促进机制建设。 五、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配套规定,加大稳外资政策 落 实力度,保障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投资促进机构和商协会桥梁纽带作用。 05. 商务部加快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 近日,商务部等 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进一步充实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内容,加快工作进度。主要内容: 一、工作要求。试点城市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和精准复工复产要求,加快推动和帮 助供应链龙头企业和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复工复产。试点企业要勇担社会责 任,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协助配套企业解决技术、设备、 资金、原辅料等实际困难 。 二、重点工作。(一)加强供应链安全建设方面,将供应链安全建设作为试点工作的重 要内容,探索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产业的信息沟通等协同机制。(二)推进供应链数字 化和智能化发展方面,加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投入。(三)促进稳定全球供 应链方面,积极促进产供销有机衔接、内外贸有效贯通,全力支持外贸重点企业、重点项目 和重要订单,促进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四)助力脱贫攻坚方面,推动资源、项 目、用工等积极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贫困地区农产品等资源市场开发力度。(五)利用供 应链金融服务实体企业方面,支持试 点企业基于真实交易场景,根据需要开展应收账款、仓 单和存货质押和预付款融资;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的透明度和标准化,持票企业可通过贴现、 标准化票据融资;金融机构加强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合作,创新供应链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机 制。 06.外管局优化外汇管理支持涉外业务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发布关于优化外汇管理支持涉外业务发展的通知,推出促 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支持复工复产,支持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内容: 一、优化外汇业务管理。(一)全国推广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允许符合条件 的企业将资本金、外债和境外上市等 资本项目收入用于境内支付时,无需事前向银行逐笔提 供真实性证明材料。(二)取消特殊退汇业务登记。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分类为 A类 的企业,部分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