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年,我国经济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开局,二季度从疫情中逐渐恢复 , 三、四季度大部 分 领域恢复至正常水平附近,但消费和部分 服务业恢复较慢,离正常水平仍有相当差距。为 应对疫情影响 ,我国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社会融资增量规模在 3-10月份高 速增长,但随着经济恢复正常,货币政策在年末的两个月发生较大转变 。 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 增长 2.3%,增速较低主要是发生在 一季度和二季度,三季度同比增速 恢复至 4.9% ,四季度同比增长 6.5%,已达到正常水平。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 的走势与此相似,比上年增长 2.8%,其中四季 度同比增长 7.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 1.2个百分 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 不断提高,三季度恢复 至 4.3%,四季度达到 7.7%,超过上年同期水平 1 个百分点 。 2020 年,不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 比上年增长 2.9%,虽然增速比上年 低 2.5 个百分点,但全年各月增速一 直是回升的。特别是从建筑业产出看,投资状况 应该是比较好的。从二季度开始,建筑业总产值 始终是快速增长,二季度同比增长 10.2%(现 价),三季度同比增长 10.4%, 四季度同比增长 11.5%。钢材和水泥也 可以作为印证,三、四季 度的钢材产量同比增长 11.5%和 12.6%,水泥产 量同比增长 5.6%和 7.9%。 2020 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 上年下降 1.6%,扣除价格因素后实 际下降 4%,虽然四季度同比名义增 速升至 3.2%,但仍比上年同期低 6.2 个百分点, 离正常水平有相当差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情 况与此相近,比上年下降 3.9%,扣除价格因素 经济增速 恢复至正 常水平 固定资产 投资逐渐 恢复 消费离正 常水平仍 有差距 消费还未恢复正常增长 金融状况在年末发生较大转变 A 宏观 形势 观察 - 8.0 - 6.0 - 4.0 - 2.0 0.0 2.0 4.0 6.0 8.0 14.1 14.4 15.3 16.2 17.1 17.4 18.3 19.2 20.1 20.4 国内生产总值当季同比增长率 - 25 - 20 - 15 - 10 - 5 0 5 10 15 19.03 19.07 19.11 20.04 20.08 20.1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变动趋势 投资名义增长 房地产投资 后实际下降 5.3%,四季度同比名义增长 4.6%, 比上年同期低 3.1 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恢复较慢 与收入增长放缓有一定关系,四季度全国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 7.1%, 增速比上年 同期低 2 个百分点,但更重要的影响来自于疫情 阻碍了人们的消费行动 。 2020年,虽然有新冠疫情封锁、全 球经济下滑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等 多重不利因素,但我国出口仍实现 了较好增长,全年出口 179326亿元,比上年增 长 4%,增速仅比上年低 0.6个百分点。从走势看, 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很大,同比下降 11.5%,二季 度 明显恢复,同比增长 4.5%,三、四季度实现 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 10.2%和 11.2%。 2020年,我国进口状况不如出口,但降幅 不大,全年进口 142231亿元,比上年下降 0.7%。 全年呈 波动走势,二季度降幅最大,同比下降 5.8%,三季度明显恢复,同比增长 4.3%,但四 季度又回落,同比下降 0.1%。进口增长乏力可 能是全球供给能力不足所致 。 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比上年 上 涨 2.5%,涨幅比上年回落 0.4%。 全年呈不断回落态势,同比涨幅从 一季度的 5%降至四季度的 0.1%, 11月份出现了 同比下降。涨幅回落主要是由食品价格带动,同 比涨幅从一季度 20.3%回落至四季度的 0.5%,其 中畜肉类价格由同比上涨 80.8%转为同比下降 1.6%。其他类别的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幅度较小。 从未来走势看,畜肉类价 格水平会进一步走低, 而其他类别价格则大多会趋于回升。 2021年上 半年,前者的影响会更大一些,消费价格指数会 进一步走低,而到了下半年,后者的影响则会更 大一些,消费价格指数将转为上升。 2020年,工业购销价格水平呈先降后升走 势,出厂价格平均水平比上年下降 1.8%,购进 价格平均水平比上年下降 2.3%,降幅分别比上 出口总额 实现较好 增长 消费价格 涨幅呈回 落走势 - 25 - 20 - 15 - 10 - 5 0 5 10 19.03 19.07 19.11 20.04 20.08 20.12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的变动情况 名义值 实际值 - 20 - 10 0 10 20 30 19.03 19.07 19.11 20.04 20.08 20.12 人民币进出口增长率的变动趋势 出口增长率 进口增长率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9.04 19.08 19.12 20.04 20.08 20.12 消费物价的变动趋势 居民消费价格 商品零售物价 年增大 1.5和 1.6个百分点。上半年,受疫情影响, 工业购销价格延续下降走势,同比降幅增大,出 厂价格同比降幅由上年四季度 1.2%增大至二季 度的 3.3%,购进价格同比降幅从 1.9%增大至 4.4%。 下半年,工业购销价格水平由降转升, 同比降幅缩小较快, 12月份,出厂价格同比降 幅缩小至 0.4%,购进价格水平与上年同期持平。 受全球极度宽松政策的影响,工业购销价格上涨 将会在 2021年延续,按目前的涨速推算, 2021 年下半年的同比涨幅将升至 4%以上。在出厂价 格中,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价格回升较快, 12 月份分别比 6月份上涨 8.4%和 5%。在购进价格 中,有色金属材料价格上涨最快, 12月 份 比 6月 份 上涨 9.8%,其次是黑色金属材料价格、燃料 动力价格和化工原料价格, 12月 份 比 6月 份 分别 上涨 6%、 5.9%和 4.1%。 为了应 对新冠疫情对 经济 的影响, 我国在 2020年的大部分时间采取较 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但随着经济逐 步恢复正常,货币政策向稳健回归,在 11月 份 和 12月 份 发生较大转变。主要金融指标的走势 也是如此,前三季度增速上升或保持较快,而最 后两个月普遍回落。年末货币供应量 M2同比增 长 10.1%,增速比上年末高 1.4个百分点,但比 年内高点回落 1个百分点;年末货币供应量 M1 同比增长 8.6%,增速比上年末高 4.2个百分点, 比年内高点回落 1.4个百分点;年末金融机构人 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2.8%,增速比年内高点 回落 0.4个百分点;年末非金融企 业存款余额同 比增长 11.1%,增速比年内高点回落 1.3个百分 点。社会融资增量规模变化巨大, 3月至 10月始 终是高增长,合计同比增长 58.4%, 11月 份 同比 增速急降至 7.1%, 12月 份 则为同比下降 18.2%。 虽然货币政策 逐步向稳健回归是可取的, 12月 份 的情况主要是由表外融资渠道收缩导致的,而 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因此表 外融资渠道进一步收缩是必然的 。 货币政策 在年末发 生转变 94 96 98 100 102 104 19.04 19.08 19.12 20.04 20.08 20.12 工业购销价格同比指数 出厂价格 购进价格 0 3 6 9 12 15 18.06 18.12 19.06 19.12 20.06 20.12 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变动情况 2 4 6 8 10 12 14 16 18 19.04 19.08 19.12 20.04 20.08 20.12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率的变动情况 非金融企业存款 贷款余额 中国经济主要指标的变动情况 (%) 2018 2019 2020 全年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10月 11月 12月 国内生产总值 累计同比 6.6 6.1 2.3 3.2 4.9 工业增加值 当月同比 6.2 5.7 2.8 4.4 5.8 7.1 6.9 7.0 7.3 累计同比 -1.3 1.2 2.8 1.8 2.3 2.8 固定资产投资 累计比上年同期 名义值 5.9 5.4 2.9 -3.1 0.8 2.9 1.8 2.6 2.9 实际值 0.5 2.7 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长率 9.5 9.9 7.0 1.9 5.6 7.0 6.3 6.8 7.0 产成品库存增长率 名义值 7.4 2.0 8.3 8.2 6.9 7.3 住户存款余额 同比增长率 名义值 11.2 13.5 13.9 14.3 13.9 13.9 12.1 14.0 13.9 实际值 8.9 10.3 11.1 10.1 10.3 11.1 8.8 11.0 11.1 出口总额 当月同比 7.1 5.0 4.0 4.5 10.2 11.2 7.6 14.9 10.9 累计同比 -3.0 1.8 4.0 2.4 3.7 4.0 进口总额 当月同比 12.9 1.6 -0.7 -5.8 4.3 -0.1 0.9 -0.8 -0.2 累计同比 -3.3 -0.6 -0.7 -0.5 -0.5 -0.7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当期比上年同期 名义值 9.0 8.0 -3.9 -3.9 0.9 4.6 4.3 5.0 4.6 实际值 7.0 5.9 -5.3 -5.1 -0.4 5.2 4.6 6.2 4.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累计同比增长率 名义值 7.8 7.9 3.5 1.5 2.8 3.5 实际值 5.6 5.0 1.2 -2.0 -0.3 1.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累计同比增长率 名义值 8.8 9.6 6.9 3.7 5.8 6.9 实际值 6.6 6.2 3.8 -1.0 1.6 3.8 居民消费价格 当期同比 2.1 2.9 2.5 2.7 2.3 0.1 0.5 -0.5 0.2 累计同比 3.9 3.3 2.5 3.0 2.7 2.5 比 2000年 49.6 54.0 57.8 56.4 57.3 57.8 58.1 56.9 58.5 商品零售价格 当期同比 1.9 2.0 1.5 1.2 1.4 -0.6 -0.3 -1.1 -0.3 累计同比 2.5 2.1 1.5 1.9 1.6 1.5 生产资料价格 当期同比 4.6 -0.8 -2.7 -4.6 -3.1 -1.7 -2.7 -1.8 -0.5 工业品出厂价格 当期同比 3.5 -0.3 -1.8 -3.3 -2.2 -1.3 -2.1 -1.5 -0.4 货币流通量 M0同比增长率 3.6 5.4 9.2 9.5 11.1 9.2 10.4 10.3 9.2 货币流通量 M1同比增长率 1.5 4.4 8.6 6.5 8.1 8.6 9.1 10.0 8.6 货币流通量 M2同比增长率 8.1 8.7 10.1 11.1 10.9 10.1 10.5 10.7 10.1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率 13.5 12.3 12.8 13.2 13.0 12.8 12.9 12.8 12.8 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速 3.8 5.8 11.1 11.6 12.6 11.1 12.3 12.1 11.1 贷款占金融机构资产的比重 64.6 66.1 66.5 66.7 66.8 66.9 一年期银行 存款基准利率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贸易差额 (累计,亿美元 ) 23303 29745 37096 11889 23054 37096 27072 32143 37096 外汇储备 (亿美元 ) 30727 31079 32165 31123 31426 32165 31280 31785 32165 注: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额 500万元 以上的项目。 1-11 月, 各市 工业运行持 续回升,除武汉外,同比增速全部回至正增长。 上海固定资产 投资增速最快。重庆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率先回 正 。沪深两市外贸出口平稳,进口增 长快。深圳和成都税收增速最快,同比小幅增长 2-3%。 1-11 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3%,比 1-10 月提速 0.5 个百分点,连续 8 个月回升。 九大城市中,除武汉外,工业均回至正增长。第一梯队重庆、青岛和成都的工业增速最 快, 同比增长 4.4%-5.5%, 分别高于全国增速 3.2、 3.0 和 2.1 个百分点。重庆 39 个大类行 业中有 27 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八大支柱产业中, 电子产业增长 13.4%、汽车产业增长 10.2%、材料产业增长 6.4%、医药产业增长 4.3%。青岛 35 个大类行业中超 20 个增加值实 现增长,工业增长面继续扩大,质量效益持续向好。成都连续 9 个月保持回升态势,其中,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 14.2%,增速连续 7 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 贡献率达 79.0%;食品、饮料及烟草产业增长 6.2%,汽车产业增长 0.2%。 第二梯队深圳、广州、北京和天津增速较慢, 1-11 月增速分别为 1.7%、 1.4%、 1.2%和 1.0%,分别低于全国增速水平 0.5、 0.9、 1.1 和 1.3 个百分点。深圳 36 个工业大类中多数累 计增速 较 1-10 月回升或加快,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6%,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5.8%。广州三大支柱 产业实现总产值增长 2.5%,比 1-10 月提升 1.1 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 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分别增长 2.8%、 1.5%和 3.2%,增速自上月以来保持全面正 增长。北京医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 3.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 长 16.0%;汽车制造业增长 4.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 5.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 6.1%;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4.0%。天津 39 个行业大类中 18 个行业实现增长,行业增长 面为 46.2%,较 1-10 月份扩大 5.2 个百分点。 武汉工业生产持续回升。 B 大都市 观察 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快 重庆居民消费增速率先回正 工业经济 0.1 0.4 1.0 0.6 5.0 - 9.8 4.1 4.9 1.2 1.4 1.7 1.0 5.5 - 8.9 4.4 5.3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武汉 成都 青岛 主要城市工业增加值增速比较 1 - 10 月增速, % 1 - 11 月增速, % 1-11 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499560 亿元,同比增长 2.6%,增速比 1-10 月份提高 0.8 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从前 10 月的负增长实现回正。九大城市 中,上海的 固定资产投资 增速最快,达 10.7%,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5.7 个百分点。这与上海 原本固投总额占 GDP 比重 较少有关。深圳、广州和成都的 固定资产投资 增速仅次于上海, 均在 9.1%上下。其中,深圳和广州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 8.6 和 9.3 个 百分比,成都则下降了 1.2 个百分比。北方三城北京、天津和青岛 固定资产投资 增速较慢, 在 2.2%-3%之间,说明北方城市的投资恢复速度整体不如南方城市。北京和上海是九城中唯 二两个投资增速快于去年同期的,具有投资弥补消费不足拉动经济增长的意图。武汉是九大 城市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慢的城市,为 -16.9%,但较年初显著恢复。 1-11 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51415 亿元,同比下降 4.8%。居民消费需求进一 步释放,各地消费市场稳定恢复,社会消费同比增速和 1-10 月比均有所收窄。在“双十一” 购物节和消费节的带动下,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速率先回到正增长 , 1-11 月同比增长 0.4%,回暖态势持续向好。上海、成都和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下降 0.7%、 3.1% 和 4.2%,降幅低于全国;深圳、北京、天津和武汉分别同比下降 6.1%、 9.6%、 15.5%和 23.5%。 各地商品销售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快速增长。 11 月,北京、成都和青岛汽车 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 10.5%、 18.2%和 18.5%。日常生活用品持续向好,线上消费持续活跃。 1-11 月,广州、重庆日用品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 16.5%和 5.9%,广州限上实物商品网上零 售额同比增长 29.5%。 固定资产投资 国内消费 2.9 10.9 8.1 8.5 2.1 3.3 - 22.2 8.5 2.82.2 10.7 9.1 9.2 2.6 3.9 - 16.9 9.1 3.0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武汉 成都 青岛 主要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较 1 - 10 月增速, % 1 - 11 月增速, % - 11 .9 - 2.8 - 5.5 - 7.5 - 15.7 - 0.7 - 25.5 - 3.7 - 9.6 - 0.7 - 4.2 - 6.1 - 15.5 0.4 - 23.5 - 3.1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武汉 成都 青岛 主要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较 1 - 10 月增速, % 1 - 11 月增速, % 1-11 月,九大城市外贸进出口规模和增速差异显著。进口方面,上海、北京和深圳的进 口规模最大,分别达到 1.90 万亿 、 1.69 万亿和 1.22 万亿,远远高于其他城市,是我国最大 的外贸进口城市。 增速方面, 深圳和上海保持着较好的进口增长, 1-11 月进口同比增长 5.1% 和 3.4%。北京的外贸进口相比去年显著下降。出口方面,深圳和上海的 出 口 规模最大,分别 达到 1.52 万亿 和 1.25 万亿, 同比 微幅正增长,是我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城市。 出口增速最快 的是 成渝两市, 1-11 月 成都 进出口同比增速增长 23.8%,重庆增长 12.1%。成都外贸 的快速 增长 主要由加工贸易带动,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比 达 77%, 同比 增长 27%,主要进出口国 家和地区为欧盟(不含英国)、美国、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庆贸易伙伴与成都 相似,电子信息产品占比较高。 1-11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69489 亿元,同比下降 5.3%。上海和广州 1-11 月公 共预算收入分别 为 6665.3 亿元和 3568.26 亿元,广州、重庆等地则均未超过 2000 亿元。 1-11 月,深圳、成都、广州和青岛财政收入同比 小幅正 增长 0.92%-2.83%,上海、重庆、天津和 武汉则同比下降 1.80%、 3.72%、 15.4%和 21.00%。和 1-10 月相比,天津降幅略有增加,其 它城市增速均有所上涨。税收收入方面,成都和深圳 1-11 月同比增长 2.7%和 1.0%,广州和 重庆同比下降 5.7%和 7.9%。个人所得税方面,受居民收入增长影响,深圳和广州 1-11 月同 比增长 20.0%和 5.9%,重庆同比下降 0.4%。企业 所 得 税方面,在企业盈利状况好转的带动 下,广州 1-11 月同比增长 0.1%,重庆和深圳同比下降 4.3%和 9.6%。增值税方面,工业服 务业恢复良好,广州、重庆和深圳 1-11 月同比下降 8.5%、 9.2%和 9.5%。 对外贸易 财政税收 0.43 1.25 0.49 1.52 0.28 0.33 0.13 0.38 0.34 1.69 1.9 0.37 1.22 0.39 0.19 0.12 0.28 0.23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武汉 成都 青岛 主要城市进出口总额(人民币计价)比较 1 - 11 月出口总额,万亿 1 - 11 月进口增速,万亿 6,6 65 1 ,5 4 9 3 ,5 6 8 1,7 65 1 ,8 7 3 1 ,1 6 8 1,3 69 1 ,1 3 8 - 1 .80 0.95 2 .83 - 1 5 .40 - 3 .72 - 21 .00 2.00 0 .92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武汉 成都 青岛 主要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较 1 - 11 月累计,亿元 同比增长, % 重点城 市 主要 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 (%) 2018 2019 2020 H1 全年 Q1 H1 Q3 全年 Q1 H1 Q3 1-10 1-11 北 京 国内生产总值 6.8 6.6 6.4 6.3 6.2 6.1 -6.6 -3.2 0.1 工业增加值 8.3 4.6 7.9 3.5 2.9 3.1 -14.7 -3.7 -0.1 0.1 1.2 固定资产投资 -14.4 -9.9 16.9 14.7 4.7 -2.4 -7.1 -1.5 1.8 2.9 2.2 进出口总额 29.8 27.3 2.8 0.7 -0.7 0.9 -6.2 -18.7 -18.1 -18.1 -18.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4 2.7 3.8 5.4 4.8 4.4 -21.5 -16.3 -13.1 -11.9 -9.6 上 海 国内生产总值 6.9 6.6 5.7 5.9 6.9 6.0 -6.7 -2.6 -0.3 工业增加值 6.4 1.9 -2.8 -2.4 -1.6 0.4 -17.9 -8.2 -1.1 固定资产投资 6.0 5.2 5.0 5.0 4.8 5.1 -9.3 6.7 10.3 10.9 10.7 进出口总额 11.5 8.3 -6.4 -7.4 -6.5 -4.2 -4.0 -0.7 1.7 2.0 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7 7.9 6.3 8.4 7.2 6.5 -20.4 -11.2 -4.6 -2.8 -0.7 广 州 国内生产总值 6.2 6.2 7.5 7.1 6.9 6.8 -6.7 -2.7 1.0 工业增加值 7.4 5.5 5.6 3.7 4.4 5.1 -19.6 -7.7 -0.8 0.4 1.4 固定资产投资 9.1 8.2 19.1 24.8 21.1 16.5 -7.4 1.5 6.3 8.1 9.1 进出口总额 -3.5 3.7 -7.6 -4.5 -4.5 -2.4 -5.1 -7.6 -1.4 -1.3 -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8 7.6 7.7 8.2 8.2 7.8 -15.0 -10.4 -6.2 -5.5 -4.2 深 圳 国内生产总值 8.0 7.6 7.6 7.4 6.6 6.7 -6.6 0.1 2.6 工业增加值 7.4 9.5 8.6 7.4 5.3 4.7 -13.7 -1.6 1.6 1.0 1.7 固定资产投资 22 20.6 22.7 17.6 17.9 18.8 -16.1 7.8 11.4 8.5 9.2 进出口总额 10.5 7.0 -4.3 -0.9 -1.8 -0.6 -11.7 -0.5 2.7 1.9 2.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4 7.6 7.5 7.7 6.8 6.7 -22.9 -14.8 -9.0 -7.5 -6.1 天 津 国内生产总值 3.4 3.6 4.5 4.6 4.6 4.8 -9.5 -3.9 0 工业增加值 3.2 2.4 4.6 3.5 2.2 3.4 -16.0 -5.7 0.1 0.6 1.0 固定资产投资 -17.3 -5.6 26.1 17.4 15.4 13.9 -14.8 -4.0 1.3 2.1 2.6 进出口总额 15.5 8.5 -9.1 -12.8 -14.6 -8.0 -3.4 1.3 2.3 2.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3 1.7 -2.6 5.8 4.3 1.9 -25.5 -21.7 -16.8 -15.7 -15.5 重 庆 国内生产总值 6.5 6.0 6.0 6.2 6.3 6.3 -6.5 0.8 2.6 工业增加值 1.8 0.5 4.3 5.0 5.4 6.2 -10.6 1.0 4.4 5.0 5.5 固定资产投资 5.5 7.0 6.6 6.1 5.5 5.7 -16.1 0.2 2.5 3.3 3.9 进出口总额 19.3 18.7 21.9 16.5 12.3 11.0 -14.1 3.5 11.4 11.4 12.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1 8.7 8.1 8.9 8.6 8.7 -18.6 -7.2 -2.2 -0.7 0.4 武 汉 国内生产总值 8.2 8.0 8.4 8.1 7.8 7.4 -40.5 -19.5 -10.4 工业增加值 8.2 5.7 9.8 7.2 5.6 4.4 -39.7 -20.1 -11.9 -9.8 -8.9 固定资产投资 10.6 10.6 10.3 10.9 10.3 9.8 -81.6 -48.5 -28.1 -22.2 -16.9 进出口总额 5.2 10.9 15.5 7.5 7.0 13.7 -16.1 3.1 11.4 14.6 13.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5 10.5 9.1 9.0 9.0 8.9 -45.7 -34.4 -28.1 -25.5 -23.5 成 都 国内生产总值 8.2 8.0 8.0 8.2 8.1 7.8 -3.0 0.6 3.5 工业增加值 8.0 8.5 8.3 8.0 7.7 7.8 -1.9 2.4 3.5 4.1 4.4 固定资产投资 10.1 10.0 10.0 11.4 9.6 10.0 -7.2 4.1 7.8 8.5 9.1 进出口总额 26.0 26.5 21.0 21.5 18.6 16.9 14.1 23.5 25.3 24.7 23.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1 10.0 8.7 10.0 9.7 9.9 -13.5 -7.7 -4.7 -3.7 -3.1 青 岛 国内生产总值 7.6 7.4 6.9 6.4 6.4 6.5 -7.1 0.1 2.2 工业增加值 7.1 6.8 2.0 -0.2 -2.5 2.8 -8.8 1.1 4.6 4.9 5.3 固定资产投资 6.9 7.9 6.3 7.5 15.3 21.6 2.7 4.0 1.9 2.8 3.0 进出口总额 -4.6 5.7 14.7 17.2 12.2 11.2 -0.4 1.8 6.4 7.1 7.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2 10.0 8.1 8.2 7.9 8.1 -14.3 -9.16 -3.0 01. 国务院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 境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加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力度,进一步深化“放管 服”改革,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主要内容: 一是鼓励东部地区、省会城市对标国际先进先行先试,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非省会 城市以改革促进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二是推广“一业一证”、“一企一证”、“证照联办” 等创新举措,催生更多新市场主体,按市场规则运行。三是促进公平竞争,推进政府项目招 投标市场化改革,规范中介服务,加大信贷中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潜规则”的查处力度。四 是着力提升监管效能,放得开又管得住,增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推 行综合监管、 联合执法,对涉及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等领域实行全覆盖重点监管。 02. 财政部推动以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近日,财政部、工信部制定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扩大中小企业获 得政府采购合同份额,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主要措施: 一、细化预留份额的规定。要求预留采购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小额采购项目( 200 万元以下的货物、服务采购项目, 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原则上全部预留给中小企 业。对超过前述金额的采购项目,预留该部分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 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 业采购,其中预 留给小微企业比例不低于 60%。 二、完善政府采购项目价格评审优惠方法。要求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对未预留份额的 采购项目或者采购包评审时给予小微企业报价 6%-10%(工程项目为 3%-5%)的价格扣除。 政府采购工程项目采用综合评估法但未采用低价优先法计算价格分的,评标时应当在采用原 报价进行评分的基础上增加其价格得分的 3%-5%作为其价格分。 三、多措并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采购人适当缩短对中小企业的支付期限,提高预 付款比例。是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引导中小企业采用信用担保手段,为中小企业在投标(响应) 保证、履约保证等 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鼓励中小企业依法合规通过政府采购合同融资。 四、增强可操作性。细化预留份额四种具体方式,包括采购项目整体预留、设置专门采 购包、采购人要求联合体参加或者要求供应商分包等。明确不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可以不 预留给中小企业的五种具体情形,便于采购人科学合理地预留采购项目。明确采购人、采购 代理机构、供应商、主管部门等相关主体责任,增强了政策执行的刚性。 03. 财政部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近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 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 2021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有关要求: C 产业 政策 观察 一、提出购置补贴标准。 2021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标准在 2020年基础上退坡 20%。为 加快公共交通等领域汽车电动化,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 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 2021年补贴标 准在 2020年基础上退坡 10%。 二、明确产品技术指标门槛要求。 2021年购置补贴政策维持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续 驶里程、能耗等技术指标门槛不变。对按照新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 式)汽车产品,按同 等技术难度,合理规定续驶里程、能耗等技术指标门槛值要求。 三、强化监督管理。强化生产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提出对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 到位造成重大事故被主管部门行政处理处罚的,明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不主动召回、造成 重大事故的,或者被主管部门责令召回的,视程度予以暂停或取消推荐车型目录、暂缓或取 消财政补贴等措施。 04. 发改委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020年版),扩大鼓 励外商投资范围,引导外资投向,提振外资信心。主要内容: 一、进一步增加鼓励外 商投资条目,扩大鼓励范围。在条目上只增不减,修订后的目录 总条目 1235条,比 2019年版增加 127条,全国范围增加 65条,中西部地区增加 62条;修改 88 条,主要是对原条目的涵盖领域进行了扩展。 二、进一步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领域,新增或 修改集成电路封装及测试设备制造、激光投影设备、超高清电视、呼吸机、 ECMO、人工智 能辅助医疗设备等条目。在新材料领域,新增或修改高纯电子级氢氟酸、氟化氢、特种玻璃 纤维、偏光片基膜、扩散膜、掩膜版、多乙烯多胺、高性能纤维等条目。在绿色环保领域, 新增船舶污染物港口接收处置设施建设及设备制造,港口危险化学品、油品应急设施建设及 设备制造等条目。 三、进一步鼓励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研发设计领域,新增或修改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研发、区块链技术开发、污水处理设施设计等条目。商务服务领域,新增高端装备维修、数 字化生产线改造与集成、工业服务网络平台等条目。现代物流领域,新增或修改大宗商品进 出口分拨中心、社区连锁配送等条目。信息服务新增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办公等条目。 四、进一步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黑龙江、云南等省份新增农产品加工、 旅游开发等条目。河 南、陕西、广西等省份新增医疗器械、防疫防护用品、原料药生产等条 目。在湖北、四川、重庆等省份新增半导体材料、工业陶瓷等条目。安徽、陕西等省份新增 职业院校条目。海南新增商贸、航运、金融、旅游等相关条目,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在西部地区鼓励产业设立的外资企业,可减按 15%征收企业所得税。 05. 发改委健全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健全外商投资安全审 查制度,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驾护航。主要内容: 一、外商投资安全审查机构。建立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工作机制,工作机 制办公室设在国 家发展改革委,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牵头,承担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的日常工作。 二、外商投资安全审查范围。对下列范围内的外商投资开展安全审查:投资军工、军工 配套等关系国防安全的领域,以及在军事设施和军工设施周边地域投资;投资关系国家安全 的重要农产品、重要能源和资源、重大装备制造、重要基础设施、重要运输服务、重要文化 产品与服务、重要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品与服务、重要金融服务、关键技术以及其他重要领 域,并取得所投资企业的实际控制权。 三、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申报机制。外国投资者或者境内相关当事人应在实施投 资前主动 申报属于审查范围的投资。对于应报未报的外商投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工作机制办公室有 权要求限期申报。 四、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程序和时限。安全审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步审查,在 收到符合申报要求的材料之日起 1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启动安全审查。第二阶段是一般审 查,在启动审查之日起 30个工作日内作出通过审查的决定,或按程序进入下一阶段审查。第 三阶段是为期 60个工作日的特别审查,只有未通过一般审查的项目才会进入特别审查;特殊 情况下可能延长特别审查时限;特别审查结束后将出具审查决定。 五、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决定 执行。对于通过安全审查的,可实施投资;对于附条件通过 审查的,应当按照附加条件实施投资;对于禁止投资的,不得实施投资。对于拒不申报、弄 虚作假、不执行附加条件等违规行为,可责令当事人限期处分股权或者资产,亦可将其不良 信用记录纳入国家有关信用信息系统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06. 发改委推动放宽海南自由贸易港外资准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 面清单)( 2020年版),负面清单缩减至 27条,进一步提高海南自由贸易港投资自由化便 利化水平。主要内容: 一、 推进增值电信、教育等重点领域开放。扩大增值电信业务开放,取消在线数据处理 与交易处理业务外资准入限制,允许实体注册、服务设施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企业面向自由 贸易港全域和国际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业务,促进海南汇聚数据,发展数字 经济。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独立办学,支持海南国 际教育创新岛建设。 二、扩大商务服务对外开放。法律服务领域,允许外商投资部分涉海南商事非诉讼法律 事务,更好满足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涉外法律服务需求。咨询和调查领 域,除广播电视收听、收视 调查须由中方控股外,取消市场调查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允许外 商投资社会调查,且中方股比不低于 67%,法人代表应当具有中国国籍。 三、放宽制造业、采矿业准入。制造业领域,将全国和自贸试验区“ 2022年取消乘用车 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 企业的限制”提前实施,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汽车产业率先开放。采矿业领域,取消禁止外 商投资稀土、放射性矿产、钨勘查、开采及选矿的规定,按照国家和海南省矿业领域内外资 一致的措施实施管理。 07. 银保监会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 近日,银 保监会印发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短期健康保 险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主要内容: 一、规范产品续保。严禁保险公司通过异化产品设计,“短险长做”误导消费者。明确 短期健康保险不得保证续保,不得使用“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终身限额”等易与长期 健康保险混淆的词句。 二、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