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2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2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2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2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20 年 上半年 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 2020 年 9 月 25 日 2 内容摘要 2020 年上半年,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范围传播,世界经济陷入严重 衰退,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季度以来 国内经济 持续稳定恢复 ,主要经济指标显著改善。外汇市场运 行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有效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 作用。 2020 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经常账户 顺差 765 亿美 元,与 GDP 之比为 1.2%, 继续处于合理区间, 在疫情背景 下表 现出较强的 稳定性和韧性。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增加,服务贸易逆差显著收窄。 跨境资本流动总体稳定。其中,直接投资和债券 投资 是主要顺差来源,合 计顺差 394 亿美元,境外投资者继续投资中国市场和配臵人民币资产的信 心和趋势没有改变; 跨境股票 双向 投资活跃, 疫情全球蔓延导致 国际金融 市场剧烈 动荡 , 3 月 我国 跨境股票投资在合理范围内短期波动,二季度迅速 企稳并 呈现 顺差。上半年, 在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格局下, 外汇 储备 规模 保持基本稳定 。 2020 年 6 月 末,我国 对外净资产 2.2 万亿美元 , 较上年末 增长 3.6%。 2020 年 下半年 , 全球疫情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稳步 恢复,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仍是国 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坚实基础。预计经常账户 差额 继续处于合理区间,跨境 资本流动保持平稳,外汇储备维持总体稳定。外汇管理部门将坚持改革开 放和风险防范 统筹兼顾 ,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 平,支持常态 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好外汇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3 目 录 一、国际收支概况 . 6 (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 6 (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 10 (三)国际收支运行评价 . 17 二、国际收支主要项目分析 . 20 (一)货物贸易 . 20 (二)服务贸易 . 22 (三)直接投资 . 26 (四)证券投资 . 29 (五)其他投资 . 33 三、国际投资头寸状况 . 37 四、外汇市场运行与人民币汇率 . 42 (一)人民币汇率走势 . 42 (二)外汇市场交易 . 45 五、国际收支形势展望 . 50 专栏 1. 主要央行推超宽松政策应对疫情冲击 .9 2. 我国海运服务贸易 稳步 增长韧性 较强 .25 3.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外资流入规模增长且结构合理 . 31 4. 我国外债增长平稳 , 企业跨境融资更加便利 35 5. 我国经常账户保持基本平衡具有长期基础 .51 4 图 1-1 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 1-2 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和货币波动率水平 1-3 全球股票、债券和商品市场价格 1-4 我国季度 GDP 和月度 CPI 增长率 1-5 经常账户主要子项目的收支状况 1-6 资本和金融账户主要子项目的收支状况 1-7 交易形成的 外汇储备资产变动额 1-8 我国国际收支主要结构 1-9 经常账户 差额主要结构 1-10 2020 年 上半年我国 跨境资本流动的结构分析 2-1 进出口差额与外贸依存度 2-2 按贸易主体货物贸易差额构成 2-3 我国 重点商品出口 变化 2-4 我国 与 主要国家和地区 进出口 总额占比情况 2-5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收支总额比较 2-6 服务贸易收支情况 2-7 旅行项目逆差对服务贸易逆差贡献度 2-8 2020 年 上半年 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服务贸易收支情况 2-9 直接投资基本情况 2-10 对外 直接投资状况 2-11 来华 直接投资状况 2-12 跨境证券投资净额 2-13 其他投资净额 3-1 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状况 3-2 我国对外资产结构变化 3-3 我国对外负债结构变化 3-4 我国对外 资产和 负债 收益率 变化 4-1 2020 年上半年 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走势 5 4-2 2020 年 上半年 主要发达和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汇率变动 4-3 2020 年上半年人民币对主要发达和新兴市场货币中间价涨跌幅 4-4 BIS 人民币有效汇率 4-5 2020 年 上半年 主要发达和新兴市场货币有效汇率变动 4-6 境内外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1 年期波动率 4-7 境内外 人民币对美元期权市场 1 年期 风险逆转指标 4-8 中国外汇市场交易量 4-9 中国与全球外汇市场的交易产品构成比较 4-10 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交易量 4-11 中国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结构 C3-1 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存量 C3-2 2020 年 6 月末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渠道结构 C3-3 2020 年 6 月末境外投资者持仓主体结构 C3-4 2020 年 6 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证券投资标的结构 C5-1 我国储蓄率在全球水平及与投资率对比情况 C5-2 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发展情况 C5-3 全球贸易供应链结构 图 表 1-1 我国国际收支差额主要构成 1-2 2020 年上半年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3-1 2020 年 6 月末 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4-1 2020 年 上半年 境内 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概况 6 一、 国际收支概况 (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范围传播,世界经济遭受严重 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面对疫情冲击,中国经济韧性强劲,二季 度以来经济增长稳步恢复。 全球经济增速大幅下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6月再次下调 2020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 -4.9%,较 4月预测下调 1.9个百分点。上半年,主要 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加速下滑,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经济均转入负 增长(见图 1-1), 其中美国二季度 国内生产总值 ( GDP) 环比折年率下降 31.7%, 失业问题突出。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巴西、印度、俄 罗斯、南非等二季度 GDP均现负增长。 4月中旬以来,多个国家逐步放松疫 情防控措施,推进复工复产,世界经济出现改善迹象。 图 1-1 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 注:美国数据为 经季节调整同比 增速 ,其他经济体数据为 未经季节调整 同比 增速 数据来源:环亚经济数据库 , 彭博 全球开启超宽松货币政策。 为应对疫情冲击,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紧 急降息,美联储和英国央行降息至零利率区间,欧央行和日本央行维持负 7 利率,并重启或加大量化宽松,同时还推出面向企业、地方政府等部门的 结构性紧急流动性救助措施,资产负债表相应快速扩张。新兴市场央行也 同步降息,巴西、俄罗斯、印度等经济体利率降至历史低位。超 宽松政策 为加快全球 经济复苏 提供了有利的货币环境,但长期 低利率环境 也加大了 金融脆弱性。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一季度,受疫情冲击影响全球风险资产 价格 普遍下跌, 黄金等传统避险资产也跟随下跌, 反映市场恐慌情绪的 VIX指数 升至 2009年以来高点,美元流动性短缺推升美元指数不断走强。二季度以 来,随着美欧央行持续大幅扩表,美元流动性紧张有所缓解,全球主要股 市快速反弹。上半年,美元指数上涨 1.0%, 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普遍大幅 贬值 ,新兴市场货币指数( EMCI)下跌 11.8%; 美国 标准普尔 500指数 、欧 元区斯托克 50指数和 MSCI新兴市场股指分别 下跌 4.0%、 13.6%和 10.7%, S&P GSCI商品价格指数下跌 25.4%(见图 1-2和图 1-3)。 图 1-2 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和货币波动率水平 数据来源: 彭博 8 图 1-3 全球股票、债券和商品市场价格 注: BSSUTRUU 和 LGTRTRUU 分别为彭博 巴克莱 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主权债券指 数, MXEF 为 MSCI 新兴市场股指, SPX 为美国标准普尔 500 股指, SX5E 为欧元区斯 托克 50 股指, SPGSCI 为标准普尔 GSCI 商品价格指数,均以 2015 年初值为 100 数据来源: 彭博 国内经济稳步恢复。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错综复杂的国内 外形势,我国经济韧性强劲,经济稳步恢复,复工复产逐月好转,二季度 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 国家统计局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45.7万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 1.6%,其中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 比增长 3.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同比上涨 2.5%(见图 1-4),消费 逐步改善,投资降幅明显收窄,进出口好于预期。中长期看,我国经济稳 中向好、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图 1-4 我国季度 GDP 和月度 CPI 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9 专栏 1 主要央行推超宽松政策应对疫情冲击 2020 年上半年 ,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主要央行普遍推出超宽松货币政策, 缓解居民和企业的现金流压力,避免流动性危机演变为偿付危机,并为大规模财政扩张 创造条件,助力经济复苏。央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加剧危机前业已存在的低利率环境,长 期持续可能带来金融脆弱性上升和通胀风险。 全球央行大规模降息。 3 月 美联储 和 英国央行 分别紧急降息 150 个和 65 个基点至 零利率区间 , 欧央行和日 本 央行政策利率维持在 -0.5%和 -0.1%。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央行 也同步降息, 二季度 巴西、俄罗斯、印度、韩国分别累计降息 200 个 、 150 个 、 115 个 和 75 个基点至历史低位。 发达经济体央行重启或加码量化宽松。 美联储 3 月推出无限量量化宽松,截至 6 月 累计购债 2.3 万亿美元, 6 月起维持每月至少 1200 亿美元的购债步伐。 欧央行 和 英国央 行 分别新增 1.47 万亿欧元和 3000 亿英镑量化宽松。 日本央行 多次额外加量购买国债, 在收益率曲线控制( YCC)框架下,等同于美联储无限量量化宽松。 推出定向融资工具支持实体经济。 美联储 出台一级和二级市场企业信贷工具、商业 票据融资工具、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市政流动性工具等多项定向融资工具,支 持企业、居民、州和地方政府融资。 欧央行 调整第 三轮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参数,优惠 利率降至 -0.75%,鼓励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 日本央行 推出约 15 万亿日元的商业 票据和企业债购买计划支持企业融资。 英国央行 推出新的定期融资计划,以不超过 0.25% 的利率向银行提供贷款,鼓励向中小企业放贷。 向金融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 美联储 通过大规模回购、一级交易商信用工具和货币 基金流动性工具,向短期融资市场注入流动性;扩大美元货币互换额度,与全球 14 家 央行进行货币互换,缓解跨境美元流动性紧缺。 欧央行 设立临时性长期再融资操作和大 流行病长期再融资操作,放宽抵押品要求,改善银行再 融资条件。 日本央行 3 月以来多 次通过国债回购操作,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 针对新冠 肺炎 疫情的危机救助与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第一 , 速度快、力度大。以美联储为例, 2020 年 3 月到 6 月美联储扩表 2.9 万亿美元,显著超 过 2008 至 2009 年的 1.3 万亿美元。同期,美欧日英四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合计增加 5.7 万亿美元,较疫情前扩大 37%。 第二 , 政策直达实体。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救助对 10 象主要是贝尔斯登等金融巨头。本 次 新冠 肺炎 疫情 ,主要央行均加大对受冲击更大的中 小企业等私人部门的直接救助。例如,美联储与财政部合作,突破性通过大众企业贷款 计划和薪资保护计划贷款便利,继大萧条后首度直接支持非金融部门中小企业信贷。 第 三 , 本次危机救助的多项政策设计体现货币和财政协同。例如,美国财政部为美联储的 融资便利提供资本金支持,以吸收可能的信用风险损失。 超宽松货币政策缓解疫情冲击,加快经济复苏。 央行宽松货币政策补足私人部门因 疫情所产生的现金缺口,并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流动性,避免流动性危机转化为偿付危 机,引发金融动荡。同时,超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低利率 环境保证政府获得低成本融 资,为大规模财政扩张创造条件。最后,低利率 环境还有助于缓解去杠杆压力,加快经 济在疫情后的复苏步伐,减少 疫情可能带来的后遗症。 需警惕低利率环境长期持续所带来的金融脆弱性上升和通胀风险。 当前 新冠肺炎疫 情 在各国仍未得到控制,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短期难以退出,加剧疫情前已经存在的 低增长、低利率以及高不确定性 的困境 ,相关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第一, 超宽松货币政 策下,金融机构倾向于承担更高风险以获取高收益,造成金融体系脆弱性上升。 第二, 低利率易催生资产价格泡沫。尽管遭受疫情严重冲击,但发达国家股票和房地产价格趋 近历史高位。 第三, 面对疫情,在政府 “救助所有人 ”的政治压力下,财政可能不断推出 新的救助政策,甚至迫使央行对债务进行货币化,超宽松货币政策一旦叠加财政纪律涣 散将加大通胀上行风 险。 (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经常账户 呈现顺差、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小幅逆差 。 2020 年上半年, 我国经常账户 顺差 765 亿美元 ,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逆差 292 亿美元(见 表 1-1)。 11 表 1-1 我国国际收支差额主要构成 单位:亿美元 项 目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上半年 经常账户差额 2360 3042 2022 1951 255 1413 765 与 GDP 之比 2.3% 2.8% 1.8% 1.6% 0.2% 1.0% 1.2% 非储备性质的金 融账户差额 -514 -4345 -4161 1095 1727 378 -292 与 GDP 之比 -0.5% -3.9% -3.7% 0.9% 1.2% 0.3% -0.4%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统计局 货物贸易顺差 扩大 。 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 1,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出 口 10697 亿美元,同比 下降 5%, 进口 8853 亿美元, 下降 6%; 贸易顺差 1844 亿美元 ,增长 2%(见图 1-5)。 服务贸易 逆差收窄 。 上半年,服务贸易收入 1102 亿美元,同比 下降 7%; 支出 1868 亿美元, 下降 25%;逆差 766 亿美元, 下降 41%(见图 1-5) 。 其中,运输项目逆差 191 亿美元, 下降 31%;旅行项目逆差 619 亿美元, 下降 44%, 体现了 新冠肺炎 疫情 蔓延下全球贸易和跨境出行萎缩的影响。 初次收入 2呈现小幅逆差 。 上半年 ,初次收入项下收入 990 亿美元, 同 比下降 23%;支出 1329 亿美元, 增长 6%; 逆差 339 亿美元 ,上年同期为 顺差 37 亿美元 (见图 1-5)。 其中,雇员报酬顺差 7 亿美元,保持基本稳 定;投资收益逆差 351 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顺差 15 亿美元。从投资收益看, 我国对外投资的收益为 911 亿美元;外国来华投资的利润利息、股息红利 等合计 1262 亿美元。 二次收入保持小幅顺差。 上半 年,二次收入项下收入 173 亿美元, 同 1 国际收支统计 口径 的货物贸易 与海关 统计 口径的主要差异在于: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 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 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 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 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 贸易统计;三是补充部分进出口退运等数据;四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将经常项下的 “收益 ”名称改为 “初次收入 ”,将 “经常 转移 ”名称改为 “二次收入 ”。 12 比增加 34%;支出 148 亿美元, 增长 1 倍 ; 顺差 25 亿美元, 下降 54%(见 图 1-5)。 图 1-5 经常账户主要子项目的收支状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直接投资延续顺差。 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 3, 2020 年上半年,直接投资 顺差 210 亿美元,延续相对稳定的顺差格局(见图 1-6)。我国对外直接投 资(资产净增加) 472 亿美元,同比略增 1%;境外对我国直接投资(负债 净增加) 682 亿美元,下降 17%, 体现了 新冠肺炎 疫情蔓延下全球直接投资 低迷的阶段性影响,但总体规模仍明显高于近几年同期低点。 证券投资总体呈现小幅逆差。 上半年 ,证券投资 逆差 108 亿美元(见 图 1-6) ,主要是一季度呈现逆差 532 亿美元,二季度恢复顺差 。 上半年 , 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净增加) 751 亿美元, 同比增长 93%; 境外对我国 证券投资(负债净增加) 643 亿美元 ,增长 4%。 其他投资 逆差保持在平稳水平 。 上半 年, 存 贷款、贸易 应收应付 等其 他投资 逆差 303 亿美元(见图 1-6) ,仍处于稳定区间。上半年, 我国对外 3 国际收支统计 口径 的直接投资 与商务部 统计口径的 主要差异在于, 国际收支统计采用资产负债原则编制和列示,商 务部直接投资数据采用方向原则编制和列示,两者对反向(逆向)投资和联属企业间投资的记录原则不同。除上述 原则外,国际收支统计中的直接投资负债与商务部来华直接投资的差异还在于,直接投资负债包括了外商直接投资 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已分配未汇出利润、盈余公积、股东贷款、金融机构吸收外资等内容。 13 的其他投资 净流出 (资产净 增加 ) 652 亿美元 ,上年同期为净流入(资产净 减少) 105 亿美元; 境外对我国的其他投资净流 入 (负债净 增加 ) 348 亿美 元 ,上年同期为净流出(负债净减少) 233 亿美元。 图 1-6 资本和金融账户主要子项目的收支状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储备资产 保持相对稳定 。 上半 年, 因 交易形成的储备资产(剔除汇率、 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 减少 59 亿美元。其中,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 下降 70 亿美元(见图 1-7) ,保持基本稳定 。 综合考虑交易、汇率折算、 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后, 截至 2020 年 6 月 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 31123 亿 美元,较 2019 年末增加 44 亿美元。 图 1-7 交易形成的 外汇储备资产变动额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14 表 1-2 2020 年 上半年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单位:亿美元 项目 行次 2020 年 上半年 1. 经常账户 1 765 贷方 2 12,962 借方 3 -12,198 1.A 货物和服务 4 1,078 贷方 5 11,799 借方 6 -10,721 1.A.a 货物 7 1,844 贷方 8 10,697 借方 9 -8,853 1.A.b 服务 10 -766 贷方 11 1,102 借方 12 -1,868 1.A.b.1 加工服务 13 65 贷方 14 67 借方 15 -2 1.A.b.2 维护和维修服务 16 21 贷方 17 36 借方 18 -15 1.A.b.3 运输 19 -191 贷方 20 244 借方 21 -434 1.A.b.4 旅行 22 -619 贷方 23 84 借方 24 -703 1.A.b.5 建设 25 15 贷方 26 53 借方 27 -39 1.A.b.6 保险和养老金服务 28 -32 贷方 29 23 借方 30 -55 1.A.b.7 金融服务 31 5 贷方 32 20 借方 33 -15 1.A.b.8 知识产权使用费 34 -129 贷方 35 44 借方 36 -174 1.A.b.9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37 13 贷方 38 178 15 借方 39 -165 1.A.b.10 其他商业服务 40 98 贷方 41 334 借方 42 -236 1.A.b.11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 43 -10 贷方 44 4 借方 45 -14 1.A.b.12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46 -1 贷方 47 15 借方 48 -16 1.B 初次收入 49 -339 贷方 50 990 借方 51 -1,329 1.B.1 雇员报酬 52 7 贷方 53 70 借方 54 -63 1.B.2 投资收益 55 -351 贷方 56 911 借方 57 -1,262 1.B.3 其他初次收入 58 5 贷方 59 9 借方 60 -4 1.C 二次收入 61 25 贷方 62 173 借方 63 -148 1.C.1 个人转移 64 0 贷方 65 17 借方 66 -17 1.C.2 其他二次收入 67 25 贷方 68 156 借方 69 -131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70 -234 2.1 资本账户 71 -1 贷方 72 1 借方 73 -2 2.2 金融账户 74 -233 资产 75 -1,886 负债 76 1,653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77 -292 资产 78 -1,945 负债 79 1,653 16 2.2.1.1 直接投资 80 210 2.2.1.1.1 直接投资资产 81 -472 2.2.1.1.1.1 股权 82 -382 2.2.1.1.1.2 关联企业债务 83 -90 2.2.1.1.1.a 金融部门 84 -82 2.2.1.1.1.1.a 股权 85 -95 2.2.1.1.1.2.a 关联企业债务 86 12 2.2.1.1.1.b 非金融部门 87 -389 2.2.1.1.1.1.b 股权 88 -287 2.2.1.1.1.2.b 关联企业债务 89 -102 2.2.1.1.2 直接投资负债 90 682 2.2.1.1.2.1 股权 91 544 2.2.1.1.2.2 关联企业债务 92 138 2.2.1.1.2.a 金融部门 93 76 2.2.1.1.2.1.a 股权 94 72 2.2.1.1.2.2.a 关联企业债务 95 4 2.2.1.1.2.b 非金融部门 96 606 2.2.1.1.2.1.b 股权 97 472 2.2.1.1.2.2.b 关联企业债务 98 134 2.2.1.2 证券投资 99 -108 2.2.1.2.1 资产 100 -751 2.2.1.2.1.1 股权 101 -459 2.2.1.2.1.2 债券 102 -292 2.2.1.2.2 负债 103 643 2.2.1.2.2.1 股权 104 167 2.2.1.2.2.2 债券 105 476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106 -91 2.2.1.3.1 资产 107 -71 2.2.1.3.2 负债 108 -21 2.2.1.4 其他投资 109 -303 2.2.1.4.1 资产 110 -652 2.2.1.4.1.1 其他股权 111 0 2.2.1.4.1.2 货币和存款 112 -264 2.2.1.4.1.3 贷款 113 -523 2.2.1.4.1.4 保险和养老金 114 -30 2.2.1.4.1.5 贸易信贷 115 313 2.2.1.4.1.6 其他 116 -147 2.2.1.4.2 负债 117 348 2.2.1.4.2.1 其他股权 118 0 2.2.1.4.2.2 货币和存款 119 322 2.2.1.4.2.3 贷款 120 209 2.2.1.4.2.4 保险和养老金 121 12 17 2.2.1.4.2.5 贸易信贷 122 -403 2.2.1.4.2.6 其他 123 208 2.2.1.4.2.7 特别提款权 124 0 2.2.2 储备资产 125 59 2.2.2.1 货币黄金 126 0 2.2.2.2 特别提款权 127 1 2.2.2.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128 -12 2.2.2.4 外汇储备 129 70 2.2.2.5 其他储备资产 130 0 3.净误差与遗漏 131 -531 注: 1. 本表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 2. “贷方 ”按正值列示, “借方 ”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 “贷方 ”加上 “借方 ”。本表除标 注 “贷方 ”和 “借方 ”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三)国际收支运行评价 在国内经济企稳复苏基本面支撑下,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基本平衡。 2020 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 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国际金 融市场剧烈波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我国疫情得到 有效 控制,稳外贸、 稳外资 等 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稳定恢复,有效促进了我国国际收 支基本平衡。上半年,我国 国际收支 总体 呈现 经常账户小幅顺差、非储备 性质金融账户小幅逆差的平衡格局;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储备余 额维持在 3 万亿美元 以上 (见图 1-8) 。 图 1-8 我国国际收支主要结构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18 经常账户 总体顺差 ,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 2020 年上半年, 我国经 常账户顺差 765 亿美元,同比增加 26%,与 GDP 之比为 1.2%(见图 1-9) 。 其中,一季度逆差 337 亿美元,二季度顺差 1102 亿美元。疫情冲击背景下, 经常账户 虽然 有所 波动, 但 总体保持了顺差格局,体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 韧性。从主要项目变化看,上半年货物贸易顺差与 GDP 之比为 2.8%,同比 提升 0.2 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随着企业生产活动加速回归常态,货物贸易 顺差较一季度显著增加,与 GDP 比值回升至 4.6%;服务贸易逆差与 GDP 之比为 -1.2%,同比收窄 0.7 个百分点,主要是旅行支出较快回落,体现了 疫情抑制境外旅游和留学需求的影响;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合计差额与 GDP 之比为 -0.5%,相关变动较为平稳。 图 1-9 经常账户差额主要结构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跨境资本流动总体平稳,中长期境外资本保持净流入态势。 2020 年上 半年,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 292 亿美元 (见图 1-10) ,显著低于 流 出压力较大的 2015-2016 年时期,总体仍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从主要项目看, 一方面, 直接投资和债务证券是主要顺差来源,上半年顺差规模分别为 210 亿美元和 184 亿美元,近年来总体稳定。其中债券证券六成为境外央行持 19 有, 属于中长期稳健型投资,近年来稳定增长 。我国经济复苏早、对外开 放持续推进、人民币资产收益相对较好,外资中长期投资中国市场和增持 人民币资产的信心和趋势没有改变。 另一方面, 在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 冲击下,股票项下跨境资金流动短期波动,总体在合理 与风险 可控的范围 内。上半年,股权性质的证券投资逆差 292 亿美元,主要是 3 月份国际金 融市场剧烈波动时期,境外流动性趋紧,新兴市场跨境资金普遍流出,境 外投资者同步减持我国股票;同时境内主体 投资 香港股票 增多 ,更好实现 资产增值。二季度,股票项下双向投资快速恢复稳定,整体呈现顺差 173 亿美元。 此外, 上半年,其他投资项下 逆差 303 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外 以及外国来华双向存贷款等投资均有所增加,说明相关的投融资活动稳中 有增。 图 1-10 2020 年 上半年我 国跨境资本流动的结构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20 二、国际收支主要项目分析 (一)货物贸易 货物贸易 进出口顺差规模前低后高,总体保持稳定 。 2020 年上半年, 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响,全球贸易跌入低谷, 根据 世贸组织( WTO) 最 新统计,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 同比 下降 14%。我国货物贸易进 出口虽有承压,但总体保持了稳定。 据海关统计, 上半年 , 我国进出口总 额 2.0 万 亿美元, 同比 略降 6%,实现顺差 1679 亿美元 , 略降 5%。 其中, 一季度国内疫情暴发影响企业生产,进出口顺差 降幅明显 ;二季度随着我 国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顺差同比上涨 49%。上半年 ,我国 外贸依存度(即 进出口总额 /GDP)为 31%, 较上年同期下降 0.9 个百分点,说明我国经济 结构优化调整持续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 (见图 2-1)。 图 2-1 进出口差额与外贸依存度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 民营企业 在货物贸易进出口中占据近半份额,国有企业贸易状况明显 改善 。 2020 年 上半年 ,民营企业货物进出口 总额 9217 亿美元,同比 增加 1.3%, 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为 45%,较上年 同期上升 3 个百分点 ; 外 商投资企业货物进出口 总额 7917 亿美元,占 全部进出口总额 的 39%,占比 21 下降 1 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货物进出口总额 3162 亿美元,占比下降 2 个百 分点。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逆差 1162 亿美元,同比收窄 22%;外商投资 企业、民营企业进出口顺差分别为 216 亿和 2624 亿美元(见图 2-2)。 图 2-2 按贸易主体货物贸易 差额 构成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出口产品结构优化,高新技术和防疫物资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 2020 年 上半年,我国高附加值产品表现 出 较强的竞争力,机电产品出口 6436 亿美 元,占总出口的比重 为 59%,较上年同期提高 0.4 个百分点。同时,防疫物 资 出口 快速增长,其中,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增长 27.8%,医药材及 药品出口增长 19.5%(见图 2-3),这也体现了中国在做好本国疫情防控前 提下,与其他国家共同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做出的努力。 图 2-3 我国重点商品出口占比变化 数据来源: 海关 总署 22 我国 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成效彰显,与东盟、非洲经贸往来日趋密切 。 从进出口总额来看,东盟从 2019 年 四 季度开始超过欧盟和美国,成为我国 第一大贸易伙伴,上半年仍保持该地位,进出口总额 3 千亿美元左右,占 我国进出口总额的 15%,同比提升 1 个百分点 (见图 2-4) 。从进出口差额 来看,上半年我国对前三大贸易伙伴继续保持顺差,美国、欧盟和东盟的 进出口顺差分别为 1209 亿美元、 600 亿美元和 304 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 顺差总额的 72%、 36%和 18%。同时,我国对非洲的进出口顺差增长较快, 占我国进出口顺差总额的 9%,同比提升了 6 个百分点。 图 2-4 我国 与 主要国家和地区 进出口总额占比情况 注: 图中占比以美元计价测算 数据来源: 海关总署 (二)服务贸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服务贸易 收支总额下降 。 2020 年 上半年 ,我国 服务贸易收支总额 2970 亿美元, 同比下降 19%,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总额 的比例为 15%(见图 2-5)。 受各国 疫情 防控 限制入境政策 的 影响, 旅行收 支总额下降 46%。 计算机相关服务以及知识产权使用费规模 分别增长 18% 和 4%。 23 图 2-5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收支总额比较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服务贸易收入 小幅下降 。 2020 年 上半年 ,服务贸易收入为 1102 亿美元, 同比下降 7%(见图 2-6)。占服务贸易收入比重较大的项目中, 咨询服务、 技术服务等 其他商业服务 收入 334 亿美元,下降 1%,占比 30%; 运输 收入 244 亿美元, 增长 10%,占比 22%;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收入 178 亿 美元,增长 10%,占比 16%。 图 2-6 服务贸易收支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服务贸易支出 降幅较大 。 2020 年 上半年 ,服务贸易支出 1868 亿美元, 同比下降 25%。占服务贸易支出比重较大的项目中,旅行支出 703 亿美元, 24 下降 45%,占比 38%;运输支出 434 亿美元,下降 13%,占比 23%;咨询 服务、技术服务等 其他商业服务 支出 236 亿美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占比 13%。 服务贸易逆差 大幅下降 。 2020 年 上半年 ,服务贸易逆差为 766 亿美元, 同比下降 41%,旅行逆差仍为服务贸易逆差主要来源(见图 2-7)。 上半年 旅行逆差 619 亿美元, 下降 44%,主要是疫情导致我国 出境旅游人数 大幅 减少 。 服务 贸易 逆差中排名第二 和第三 的 仍 是运输 和知识产权使用费,上 半年 ,运输逆差 191 亿美元, 下降 31%,主要是货物进口下降导致运输支 出减少;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 129 亿美元,下降 8%,主要是知识产权使用 费收入增加。 图 2-7 旅行项目逆差对服务贸易逆差贡献度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服务贸易国别集中度较高 。 2020 年 上半年 ,我国服务贸易前十大伙伴 国(地区)依次为中国香港、美国、日本、 新加坡 、 德国、 澳大利亚、加 拿大 、 英国、 爱尔兰和 韩国,合计规模达 2137 亿美元,占总服务贸易规模 的 72%。除对新加坡为小额顺差外,我国对其余九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地 区)的服务贸易均呈逆差(见图 2-8) ,逆差规模普遍收窄。 25 图 2-8 2020 年上半年 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服务贸易收支情况 数据 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专栏 2 我国海运服务贸易稳步 增长韧性 较强 当前,服务贸易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动力,其中海运作为“走出去”全面 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行业之一,具有较大规模和一定优势 。 2019 年海运服务跨境收支 总 额 521 亿美元, 自 2009 年以来 年均增长 5.6%,对提升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保障 重要资源运输通道畅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0 年上半年遭遇新冠肺 炎疫情冲击,全球运输行业面 临挑战 ,我国海运 服务贸易稳步 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 海运服务 贸易 规模 平稳 上升。 2020 年上半年,海运服务 跨境收支总额 260 亿美元, 同比增长 4%, 收支逆差 11 亿美元,收窄 57%。其中收入增长 12 亿美元、支出减少 2 亿美元 。 虽然航空运输 快速发展, 但海运依然 占运输服务跨境收支的 53%,并且是货物 贸易主要运输方式。 海运货运收入增长明显。 2020 年上半年, 海运货运 跨境收支总额 201 亿美元,同 比增长 6%,收支逆差 32 亿美元,收窄 24%。其中海运货运收入 85 亿美元, 增长 11 亿 美元 。 一是 海运石油运输需求旺盛。上半年波罗的海原油运输指数( BDTI)均值同比 上升 34%,油运企业海运服务收入增幅明显,海运货运涉外收入增幅排名前 10 的企业 中有 3 家石油运输企业,涉外收入合计增长 1.1 亿美元。 二是 头部货运物流企业 收入 稳 定上升。 海运货运涉外收入增幅排名前 10 的企业中有 3 家 货 运 物流 企业, 收入合计增 长 2.2 亿美元。 三是 海运特种运输收入保持增长。 如,某 行业龙头企业拥有规模和综合 实力世界第一的特种运输船队(包括半潜船、多用途重吊船等),上半年在手订单充裕, 26 海运货运涉外收入同比 增加约 7000 万 美元。 海运客运支出大幅下降。 2020 年上半年 , 海运客运跨境 收支 8332 万美元,同比减 少 75%,收支逆差 3840 万美元,收窄 88%。 在旅游跨境支出下滑 40%的影响下 ,海运 客运 支出 降至 6086 万 美元,降 幅 81%。 如,某 邮轮行业巨头上半年海运客运服务支出 合计下降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