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普惠共享 ,触及未来 2017金融科技中心指数 发布稿 近些年来,金融科技在逐渐成为世界焦点的同时重塑着全球金融业的版图 , 而 中国的 金融 科技 在 金融压抑、技术进步 、 市场呼唤、用户拥抱、 政府 支持 、监管包容等因素 的 综合 推动 下 取得了 “爆发式 ”的 发展 ,并逐渐成为 了 全球金融体系中一股 推动性 的力量。 可以说 , 从未有 一 个金融业态 , 让人们 离 “人人生而平等 ”的 金融普惠 愿景 如此 之 近;从未有一个金融业态,让中 国 离 世界之巅 如此 之 近 。 正因如此, 了解 中国金融科技 现状 、 找准未来发展道路、 总结 中国金 融科技实践、 引领世界金融科技发展 才 显得 尤为 重要 。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联合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 /联盟在杭州 共同 发布 2017中国 金 融科技中心指数 ( Fintech Hub Index,简称 FHI) ,以城市为单元 描绘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之全貌, 彰显 金融科技发展的区域特色 , 把脉 金融科技中心的崛起之势 。 FHI编制 FHI从企业、用户和政府这三大市场参与主体出发,以金融科技产业、金融科技体验、金 融科技生态 等 3个 一级指标,五大金融科技行业、五 类 金融科技体验、宏观商业环境、基础设 施、科研实力、政策环境、监管环境、社会关注度等 16个二级指标以及企业数量、市场体量、 资本实力、人才供给、借贷线上化、募资线上化、人均 GDP、百度热点等 39个三级指标构建 指标体系。 一二级 指标 具体如下表所示: 金融科技 产业 (企业视角 ) 金融科技体验 (用户 视角) 金融科技生态 (政府视角) 网贷 行业 网贷 体验 宏观商业环境 众筹 行业 众筹 体验 基础设施 第三方 支付 行业 第三方 支付 体验 科研实力 大数据 征信 行业 大数据 征信 体验 政策环境 区块链行业 区块链体验 监管环境 社会关注度 在行业选择上 , 由于金融科技尚处发展初级阶段,业态发展尚不均衡,业务模式尚不稳定, 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本指数目前仅 挑选了网贷、众筹、第三方支付、大数据征信、区块链 这五大行业,对 未被纳入指标体系的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等业态将会在报告 中进行简要分析。 在城市 选择上,我们 选择了 全国 37个直辖市 、计划 单列市 、副省级城市 和 省会城市 为 样本对象 进行 数据采集和指数 计算 ,并基于指 数结果最终 选取了 排名 前 20名 的城 市 进行 数据呈现 和 报告分析。 在指数计算上, 我们通过逐级、分层、加权的方式计算指数,具 体包括数据标准化、指标赋权、指数分层计算、指数更新等步骤 。 在数据采集上,我们结合了 传统统计数据与大数据 技术 , 从多渠道广泛采集 的数据 覆盖了全国 2953家金融科技企业,以 及以上企业的 3万余条招聘信息、 700余条风投记录 、 2500余份调查问卷和网贷、众筹平台的 20多万条 项目 等等。 崛起 中的 金融 科技中心 根据 FHI排名的不同,我们将上榜的 20个城市划分为全国金融科技中心、区域性金融科 技中心 和 金融科技特色城市 三 大类。 具体而言 : 全国 性 金融科技中心: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 北京 : 北京 虽在金融科技体验方面稍显欠缺,但综合实力依旧强劲。全国顶尖的大学和科 研机构、良好的政策环境、主要金融机构总部的聚集以及以中关村为代表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的建设使得北京在金融科技产业和生态领域快速发展,并不断谋求金融科技全球话语权的提升。 上海 : 清晰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定位、众多的全国性金融交易市场、强大的国企外企资源、 量质兼优的高等学府 和充沛的专业人才储备 均为上海的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不 过,大量国企外企的聚集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上海创新的活力,使得其在金融科技体验上相 对不足。 深圳 :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在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大学资 源的薄弱使其金融科技生态分值略低。近两年各项前瞻性的努力,如全球著名大学及科研机构 的大力引进、国际化金融创新中心的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规划等,将有助于深圳金融科 技的腾飞与升级。 杭州 : 尽管杭州传统金融相对较弱, 著名 院校 /科研所 较少, 人才相对 缺乏 , 但活跃的民营 经济、浓厚的创新氛围以及出色的互联网 龙头企业带来了杭州金融科技尤其是体验的高速发展。 在没有全国性交易市场和主要金融机构的情况下,杭州逐渐成为了中国市场化最高、最具活力 的金融科技中心。 且 积极推动浙商银行、浙商证券、杭州银行的成功上市等补短板行为,以及 全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财富管理中心 、 钱塘金融港湾 的建设也将对杭州金融科技发展产生 持续的推动作用。 广州 : 相比 前四 个 城市 而言稍许 有些差距 。但 近年来,广州致力于推进国家创新中心城市 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为其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现阶段,广州应抓住新金融 发展的机遇,结合自身优势,实现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立足华南,走向全国”的进一步突破。 区域性金融科技中心:成都、武汉、南京、天津、西安 成都、武汉、南京、天津、西安分列第六至十位,金融科技发展态势良好,各具特色,有 望逐步承担起我国西南、华中、华东、华北和西北地区区域性金融科技中心的时代重任。其中, 成都、武汉、西安的 中 西部区域核心地位优势明显,且科研实力雄厚,金融科技发展潜力巨大。 而南京、天津 的民营经济相对 薄弱, 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动力相对不够强劲 , 但良好的经济金 融 和 科研 基础 , 将使其 未来潜力不容小觑 。 金融科技 特色城市 :青岛、济南、重庆、郑州、长沙、宁波、合肥、厦门、大连、贵阳 青岛、济南、重庆、郑州、长沙、宁波、合肥、厦门、大连、贵阳分列第 11至 20位,拥 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其中,青岛作为全国首批科技金融试点城市,正在积极引入各 类院所和科研平台以增强其金融科技生态基础;而被誉为“大数据之都”的贵阳,正在通过差 异化发展战略跻身金融科技全国前 20强,并有望实现大数据、云计算领域的进一步突破。 金融 科技产业、生态 及 体验分指数核心观点 FHI由金融科技产业、体验和生态三大分指数构成。 金融科技产业是城市金融科技发展的 核心动力, 金融科技体验是 城市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纽带, 金融科技生态是城市金融科技发展 的深厚土壤 ,三者 构成了城市金融科技发展的统一整体, 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北上深杭金融科技产业及生态表现优异,推动城市金融科技不断向前: 得益于良好的宏观 商业 环境、金融 及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的科研 人才支撑 、包容的政策监管环境和高度 的社会关注 ,北京 、上海、深圳、杭州在 金融科技 产业 及 生态上 表现 出色, 为城市金融科 技 的可持续发展 打下了良好 的基础 。从企业数量和 市场体量来看, 北京、上海、深圳和 杭 州 位列 前四 ; 从资本实力来看, 北京金融科技企业最受风投青睐,上海、深圳、杭州亦融 资活跃;从人才供给 来看, 上海金融科技人才薪酬最高,北京高学历员工占比最大。 杭州摘得金融科技体验桂冠,将普惠金融落到实处 : 金融科技打开了新金融的大门,并以 达成普惠金融为愿景,惠及到了每一个乐于尝试的用户。甚至可以说,用户拥抱成就了中 国的金融科技,也是未来中国金融科技持续创新发展的源动力,因而其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杭州摘得金融科技体验桂冠,成为全 国唯一一个体验在 90分以上的城市,网贷、众筹、第 三方支付、大数据征信和区块链等五大行业体验均排名全国前列,真正将普惠金融从理念 逐步落实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 , 杭州以 6.54%的免押金信用服务人数占比(免押金 信用服务人数 58.94万人)在大数据征信体验中拔得头筹。在杭州,用户 仅凭信用即可入 住酒店、乘坐公交车、借用共享单车和充电宝,信用逐步 成为了押金的替代品,用户的出 行体验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FHI价值 FHI核心价值体现在: 评估城市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直观反映区域金融科技现状 作为全国首个覆盖国内主要城市的金融科技类指数,金融科技中心指数可以动态记录各城 市金融科技发展的历史轨迹,直观反映城市金融科技的发展水平及全国地位,挖掘金融科技中 心城市。同时,对不同城市之间金融科技发展差异的有效衡量和评价,有利于城市间的相互借 鉴和学习。 明晰金融科技发展努力方向,有的放矢攻克薄弱环节 本指数在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分别从企业、用户和政府三大视角出发构建指标体系并相应 地设立分指数,以完整地涵盖和评价城市的每类参与主体,有助于城市通过各项指标按图索 骥 寻找其在金融科技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揭示发展机遇和努力方向,以便其更加有的放矢地推进 金融科技发展工作。 推广中国优秀实践成果,助力人类社会普惠发展 在全球各国均在大力发展金融科技的背景下,我国虽已在金融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绩,但在国际上话语权弱、发声频率低且质量不高等问题仍普遍存在。金融科技中心指数的 编制和发布有利于未来将中国的优秀实践成果及评价标准从国内城市推向全球,为金融科技发 展的国际对比增加有力的依据,更为人类社会的普惠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关于我们 浙大 AIF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 Academy of Internet Finance,以下简称浙大 AIF)是中国首 个立足于 学科体系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汇聚五个学院的研究力量 开展跨学科研究;以互联网金融、金融 创新、新金融监管与制度设计、大数据处理、云平台建设、风险评估、风险监控等为研究重点,致力于 成为引领国际的中国新金融智库和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的世界级基地。此外,作为浙江互联网金融联 合会 /联盟的联合理事长单位和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互联网金融标准工作组的首批成员单位, AIF积极助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浙大 AIF 司南工作室立志于成为轻量级的指数智库,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其他商业公司提供 经济理论与计算机技术深度融合的大数据指数方案,以严谨科学的指标维度和化繁为简的灵动数值, 洞悉市场风向,跟踪变化趋势,提升决策效力。 浙江互联网金融 联合会 /联盟 浙江互联网金融 联合会 /联盟(以下 简称 “联合会 ”) 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担任业务 主管单位,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蚂蚁金服、浙商 银行联合发起,各互联网金融行业领先的企业 或机构、相关行业及组织共同组建,并在浙江省民政厅正式注册的行业自律性质的社会团体。联合会 前身是于 2015年 9月 29 日成立的浙江互联网金融联盟,联合会正式成立后与联盟双轨并行运营,最 大优化行业服务与协助监管职能。 联合会旨在通过自律与创新服务来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下设提名与审查委员会、自律检查 与规范委员会、金融科技委员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共关系委员会和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六个专委 会以及一个秘书处,协助搭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平台,加强行业监督引导,开展行业创新研究,不断 提 升互联网金融服务经济能力和互联网金融产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助力浙江互联网金融高地建设,推动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更多资讯,敬请联络 浙大 AIF 蔡冬珍 电话: +86-571-88208901 电邮: 浙江互联网金融 联合会 /联盟 于娉 电话: +86-571-87952520 电邮: infoz-
展开阅读全文